象牙
- 《本草分经》:象牙
- 《本草分经》:象牙
- 《本草蒙筌》:象牙
- 《本草求真》:象牙
- 《本草图经》:象牙
- 《本草衍义》:象牙
- 《本草择要纲目》:象牙
- 《冯氏锦囊秘录》:象牙
- 《海药本草》:象牙
- 《饮膳正要》:象牙
- 《证类本草》:象牙
《本草分经》:象牙
甘凉,清心肾之火,疗惊悸骨蒸痰热疮毒,锉屑煎服。
《本草分经》:象牙
见心寒。
《本草蒙筌》:象牙
气平,无毒。出诸番国土,孕五岁始生。色青,西竺者色白。朝廷蓄养,资守禁门。恶闻大声,知人曲直。(遇斗讼人,行立嗅之,理直者则过,理曲者以鼻卷之,掷空数尺,以牙接而刺之,载《安南志》。)牙生在口两边,下垂夹鼻;初解难竞取用,须假易真。(白木作假易之。)凡入剂中,旧者尤胜。(旧牙梳及诸器皿并妙。)刮屑末研细和水,治杂物铁刺如神。刺入喉中调饮,刺入肉里调敷。生煎服之,可通小便闭涩;烧灰饮下,又止小便过多。胆汁不附于肝,随时而在四腿。春左夏右,前足才见。秋左冬右,后足可寻。
搀乳目住疼,搀水箍疮毒消肿。肉配十二辰属,易象由此立名。(《本经》又云∶象一身具百其本肉。)煮熟恣餐,令人体重。(宜少食。)齿作屑汤下,诸痫疾易痊。胸前小横骨烧灰,酒服能浮水出没。鼻端有爪,锐可拈针;蹄底类犀,纹堪作带。耳如鼓皮。一刺便薨,不可不识。
《本草求真》:象牙
(兽)拔毒外脱
象牙(专入肌肉)。味甘性寒。按象性主刚猛。而牙则善脱。故凡皮肉间有形滞物。及邪魅惊悸风痫。并恶疮内有毒未拔者。服之立能有效。以其具有脱性。故能以脱引脱耳。是以痈肿不解。用牙磨水服之。并挫末蜜调。涂之即效。诸铁竹木刺入肉。刮削煎汤。温服即愈。诸骨鲠入于喉。刮下薄片频服即吐。不吐再服。以吐出为度。象皮味咸气温。专治金疮不合。用皮 灰存性敷之。亦可熬膏入散。
《本草图经》:象牙
象牙(图缺),旧不着所出州郡。《尔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今多出交趾,潮、循州亦有之。彼人捕得,争食其肉,云肥脆堪作炙。或曰∶象有十二种肉,配十二辰属,惟鼻是其肉。又胆不附肝,随月在诸肉间。淳化中,上苑一驯象毙,太宗命取胆不获,使问徐铉,铉曰∶当在前左足,既而剖足,果得。又问其故,铉曰∶象胆随四时,今其毙在春,故知左足也。世传荆蛮山中,亦有野象,盖左氏传所谓楚师燧象,以奔吴军,是其事也。然楚粤之象皆青,惟西竺、弗林、大食诸国乃多白象。樊绰《云南记》、平居诲《于阗行程记》皆言其事。象牙主诸物刺人肉,刮取屑细研,和水傅疮上,刺立出。咽中刺,则水调饮之。旧牙梳屑尤佳。齿及肉、目睛等,医方亦或有用者。
《本草衍义》:象牙
取口两边各出一牙下垂夹鼻者,非口内食齿,齿别入药。今为象笏者是也。
《本草择要纲目》:象牙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风痫惊悸.一切邪魅精物.热疾骨蒸.及诸疮.并宜生屑入药.诸铁及杂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之立出.凡夏月合药.宜置象牙于傍.取其辟邪镇心.疗一切邪魅迷惑之疾也.
《冯氏锦囊秘录》:象牙
象牙,味甘,寒,无毒。象性勇猛,而牙善蜕,故能出一切皮肉间有形滞物,又能治邪魁惊悸风痫,又恶疮拔毒长肉生肌,去漏管之用。象胆,极苦极寒,入肝、脾二经。肝热则目不明,脾家郁热则成疳积或口臭。脾主肌肉,肝主血分二经,蕴热多主疮肿,苦寒能除二经之热,故并主之。又治疳症痨瘵传尸者,总取其苦寒能杀疳虫,痨虫除脏腑一切热结也。
象牙,治杂物铁刺如神,刺人喉中调饮,刺入肉中调敷,生煎服之,可通小便闭涩,烧灰饮下,又止小便过多。象胆主明目,治疮痈以水化涂之,治口臭以棉裹少许贴牙根,平旦漱去,数度即瘥。象皮其性最宜收敛,入以钩插皮中,拔出半日即合,故入膏散为长肉合金疮之要药。
主治(痘疹合参) 象牙极利小便,故痘不收靥用之者亦以其善利水也。一云又能起痘,凡眼中有痘,磨水上最妙。
《海药本草》:象牙
谨按《内典》云∶象出西国,有二牙四牙者。味寒,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得琥珀、竹膏、真珠、犀角、牛黄等良。西域重之,用饰床坐。中国贵之,以为笏。昆仑诸国有象,生于山谷,每遇解牙,人不可取。昆仑以白木削为牙,而用易之。《酉阳杂俎》云∶生文理必国富。又云∶龙与象,六十岁骨方足。(《大观》第十六卷,8页;《政和》371页,《纲目》1765页)
《饮膳正要》:象牙
无毒。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傅疮上即出。
《证类本草》:象牙
(象牙_图缺)
无毒。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取屑细研,和水敷疮上,及杂物刺立出。
齿 主痫病,屑为末,炙令黄,饮下。
肉 味淡。不堪啖。多食令人体重。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
胆 主目疾,和乳滴目中。
胸前小横骨 令人能浮水,作灰酒服之。身有百兽肉,皆自有分段,唯鼻是其本肉,余并杂肉。(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象牙,平。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小便多,烧灰饮下。胆,明目及治疳。蹄底似犀可作带。南海药∶诸云∶象胆,以清水和涂疮肿上,并瘥。又口臭,每夜和水研少许,绵裹贴齿根上。每夜含之,平明暖水洗口,如此三、五度瘥。
图经曰∶象牙,旧不着所出州郡,《尔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今多出交趾,潮、循州亦有之。彼人捕得,争食其肉,云肥脆堪作炙。或曰象有十二种肉,配十二辰属,唯鼻是其肉。又胆不附肝,随月在诸肉间。淳化中,上苑一驯象毙,太宗命取胆不获,使问徐铉,铉曰∶当在前左足,既而剖足果得。又问其故,铉曰∶象胆随四时,今其毙在春,故知左足也。世敷荆蛮山中亦有野象。盖《左氏传》所谓楚师燧象以奔吴军,是其事也。然楚、粤之象皆青,唯西竺、弗林、大食诸国乃多白象。樊绰《云南记》、平居诲《于阗行程记》皆言其事。象牙,主诸物刺人肉,刮取屑细研,和水敷疮上,刺立出。咽中刺,则水调饮之。旧牙梳屑尤佳。齿及肉、目睛等,医方∶亦或有用者。
陈藏器云肉味咸、酸,不堪啖。胆主目疾,和乳滴目中。序云∶象胆挥粘。海药∶谨按《内典》云∶象出西国,有二牙、四牙者,味寒。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琥珀、竹膏、真珠、犀角、牛黄等良。西域重之,用饰床座。中国贵之,以为笏。昆仑诸国有象,生于山谷,每遇解牙,人不可取,昆仑以白木削为牙,而用易之。《酉阳杂俎》云∶生纹理必国富。又云∶龙与象,六十岁骨方∶足。肘后方∶治箭并金折在肉中。细刮象牙屑,以水和敷上,即出。简要济众主小儿误为诸骨及鱼骨刺入肉不出。水煮白梅肉,烂研后,调象牙末,浓敷有刺处,自软。太平广记安南有象,能知人曲直。有斗讼者,行立而嗅之,有理者则过,无理者,以鼻卷之,掷空数丈,以牙接而刺之。以水洗牙,饮之愈疾。象胆随四时在四腿,春在前左,夏在前右,如龟定体,鼻端有爪可拈针,肉有十二般,唯鼻是本肉。胸前小骨,灰之酒服,可令人能浮水出没。食其肉,令人体重。古训云∶象孕五岁始产。
衍义曰∶象牙,取口两边各出一牙,下垂夹鼻者,非口内食齿;齿别入药。今为象笏者是牙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