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眩晕

眩晕者,目花黑暗旋倒也。其状头眩目闭,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上,惕惕然不能镇定之象。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故仲淳以眩晕责之肝血少,兼肾水虚所致。丹溪云∶无痰不作眩,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其痰,故作眩晕。然致眩之因亦不一,有外感六淫之邪而眩晕者,宜各从本门以施治。如因血少阴虚者,补其肝肾;因火炎痰动者,治其痰火,有因气虚眩晕者,宜用异功、补中益气之属;因失血过多〔或上或下皆是。〕眩晕者,选用保阴、集灵、归脾之属;有肾中阳衰,浊阴上逆眩晕者,最恶之候,急用人参、沉、砂、八味之属,直达阳气归原为主。有产妇眩晕,不省人事,谓之血晕,亦最恶之候,治在本门。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多宜消痰降火,或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补肾,而兼养肝之剂,此治眩晕之大旨也。


逍遥散〔见虚劳。〕宜加甘菊 钩藤。〔平肝降眩要药,通可加用。〕因肝血虚者,再加枣仁、枸杞,因肝火甚者,用加味逍遥,再加羚羊角、天麻。


此肝经之要药,诸风掉眩属肝,通主此加减治之。


六味汤 左归饮〔俱见虚劳。〕宜加甘菊 钩藤 白芍。〔丹溪言∶治眩晕药中,宜加制肝药为佐使。菊、藤虽言平木、白芍,虽言制肝,然皆不克伐。〕枣仁〔补肝养阴。〕牛膝〔益精填髓。〕此二方,眩晕属肾水虚者,通可采用。


保阴煎 集灵膏 归脾汤〔俱见虚劳。〕此三方,眩晕属血虚者,宜分别用之。如吐衄过多,有肺热痰嗽者,则宜保阴加甘菊、钧藤、白芍、枣仁;无肺热者,可用集灵膏加上药;崩漏便血,及产后失血过多,则宜归脾加甘菊、钩藤、地、芍、天冬之属。亦有不宜者,仍用保阴之属。


异功散〔见中风。〕补中益气汤〔见泄泻。〕此二方,眩晕属气虚者,可采用之。


二陈汤〔见中风。〕宜加天麻 枳壳 香砂。如挟火者,加芩、连,挟虚者,加参、术。


此治湿痰厥逆眩晕之剂。


【举例】



一 一妇时多暴怒,以致经水复止。入秋以来,渐觉气逆上厥,如畏舟舡之状,动辄晕去,久久卧于床中,时若天翻地复,不能强起,百般医治不效。因用人参三、五分,略宁片刻,最后服至五钱,一剂,病转凶危,大热引饮,脑间如刀劈,食少溺多,已治棺木,无他望矣。嘉言诊之,许以可救。盖怒甚则血郁于上,而气不返于下者,名曰厥巅疾。厥者逆也,巅者高也,气与血俱逆于高巅,故动辄眩晕也。又以上盛下虚者,过在足少阳胆经。胆之穴,皆络于脑,郁怒之火,上攻于脑,得补而炽,其痛如劈,因为厥巅之疾也。风火相煽,故振摇而热蒸;木土相凌,故艰食而多泻也。于是会《内经》铁落镇坠之意,以代赭石、龙胆草、芦荟、黄连之属,降其上逆之气;以三七、丹皮、赤芍之属,行其上郁之血;以龙骨、牡蛎、五味之属,敛其浮游之神。最要在每剂药中,生入猪胆汁二枚;盖以少阳热炽,胆汁必干,亟以同类之物济之。药一入口,便觉神返其舍忘,其口苦,连进十数剂,服猪胆二十余枚,热退身凉,饮食有加,便泻自止,始能起床,行动数武。然尚觉身轻如叶,不能久支。恐药味太苦,不宜多服,减去猪胆、龙荟,加入当归一钱,人参三分,姜、枣为引,平调数日痊愈。


二 一人头晕恶寒,形体倦怠,得食少愈,劳而益甚。立斋曰∶此脾肺虚弱,用补中益气,加蔓荆子而愈。


三 一人脐下有热气上冲,甚则有时眩晕,此肾虚不能纳气归元也。余以人参〔二钱。〕熟地〔一两。〕砂仁〔二钱。〕服之而愈。


四 一人因房劳过度,气短头晕吐痰。服辛香之剂,痰甚遗尿。两尺脉浮大,按之如无。立斋曰∶此肾虚不能纳气归元,而为头晕;不能摄水,而为痰涎,香燥致甚耳。用八味丸料,三剂而愈。


头风眩晕者,由血气虚,为风邪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因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疏,而受风邪,头风之上头面多汗,恶风,甚则头疼心烦闷,或因新浴发,中外风,亦为此病,久不瘥,眩晕,由风邪流入于脑,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晕也。其脉寸口洪大而长。是也,服大效香砂丸,必愈。


喻嘉言治吴添官生母.时多暴怒.以致经行复止.秋间渐觉气逆上厥.如畏舟船之状.动辄晕去.久久卧于床中.时若天翻地覆.不能强起.百般医治不效.因用人参三五分.略宁片刻.最后日服五钱.家产费尽.病转凶危.大热引饮.脑间有如刀劈.食少泻多.已治木.无他望矣.姑延喻诊.喻曰.可治.凡人怒甚.则血菀于上.而气不返于下.名曰厥巅疾.厥者.逆也.气与血俱逆于高巅.故动辄眩晕也.又以上盛下虚者.过在少阳.少阳者.足少阳胆也.胆之穴皆络于脑.郁怒之火.上攻于脑.得补而炽.其痛如劈.同为厥巅之疾也.风火相煽.故振摇而热蒸.木土相凌.故艰食而多泻也.于是会内经铁落镇坠之意以代赭石、龙胆草、芦荟、黄连之属.降其上逆之气.以蜀漆、丹皮、赤芍之属.行其上菀之血.以牡蛎、龙骨、五味之属.敛其浮游之神.最要在每剂药中.生入猪胆汁二枚.盖以少阳热炽.胆汁必干.亟以同类之物济之.资其持危扶颠之用.病者药一入口.便若神返其舍.忘其苦口.连进十数剂.服猪胆二十余枚.热退身凉.饮食有加.便泻自止.始能起床行动数步.然尚觉身轻如叶.不能久支.喻恐药味太苦.不宜多服.减去猪胆及芦、龙等药.加入当归一钱.人参三分.姜、枣为引.平调数日而全愈.


喻嘉言诊金道宾之脉.左尺和平.右尺如控弦.如贯索.上冲甚锐.喻曰.是病枝叶未有害.本实已先拨.必得之醉而使内也.曰诚有之.但已绝欲二年.服人参斤许.迄今诸无所苦.惟闭目转盼.则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不识可治与否.喻曰.夫人生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则不脱.阴欲下脱.阳上吸之则不脱.惟大醉后大犯房劳五脏翻覆.百脉动摇.二气乘之脱离.有顷刻殒于女身者.病之得有今日.犹幸也.但真阳不能潜藏.常欲飞腾泄越耳.治之之法有三.以涩固脱.以重镇怯.以补理虚.更佐以介类沉重下伏之物.引之潜降.使真阳复返其宅.凝然与真阴相恋.再用大封大固之法.可以收功.经云.阳者亲上者也.阴者亲下者也.故凡上脱者.妄见妄闻.有如神灵.下脱者.不见不闻.有如聋 .上脱者.身轻快而汗多淋漓.下脱者.身重着而肉多青紫.昔有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者.此上脱也.又有人寝而遭魇.身如被杖.九窍出血者.此下脱也.是病始于溺情.继以纵欲.必须大夺其情.永积其精.再加千日之把特乃不为倏然之上脱矣.


〔附〕一人忽觉自形作两.并卧.不别真假.不语.问亦无对.乃离魂也.用朱砂、人参、茯苓浓煎服.真者气爽.假者即化.


松陵贡士吴友良.年逾古稀.头目眩晕.服补中益气汤.始用人参一钱.加至三钱.遂痞满不食.坐不得卧.三昼夜喃喃不休.石顽往候.见其面赤.进退不常.左颊聂聂 动.诊其六脉皆促.或七八至一歇.或三四至一歇.询其平昔起居.云是知命之年.便绝欲自保饮啖自强.此壮火烁阴.而兼肝风上扰之兆.与生料六味.除去茱萸.易入钩藤.大剂煎服.是夜即得酣寝.其后或加鳖甲.或加龙齿.或加枣仁.有时忘动怒火.达旦不宁.连宵不已.则以秋石汤送灵砂丹.应如桴鼓.盛夏酷暑.则以小剂生脉散代茶.后与六味全料.


调理至秋而安.


震按眩晕有实有虚.如壮盛人实痰实火脉滑大有力者.二陈、芩、栀.不恶心者.用酒制大黄二三钱.或加入.或为末茶调下.如肥白人痰多气虚脉濡大或细软者.六君加 、附又内经谓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故因于外风者.二陈加荆、防、钩藤、天麻.因于内风者即类中之渐.宜虎、膝、牡蛎、枸杞、首乌、桑叶、菊花、生地、人参.戴复庵曰.头脑挟风.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常黑花.如见有物飞动.或见物为两.宜大追风散.或秘旨正元散加鹿茸.不效.一味鹿茸.每服五钱.酒煎去渣.入麝少许.盖鹿之阳气钟于头故以类相从也.此即就风之一端而有虚实之分也.若在夏月有冒暑而眩晕者.又不得概从风治.夫肝为风木之脏.故内经以眩晕专责之肝.若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者.近时最多.董载臣曰.妇人患此更多.宜逍遥散为主.轻则合四物.重则合六味加黄连.极有效验.他如晨晕属阳虚.昏晕属阴虚.亦辨证之大旨.未可据以为准.今所选三案.原不越乎诸法.而议论卓荦.方药巧妙.实能驾乎诸法.原本类案所载者不及也



风寒暑湿,气郁生涎,上实下虚,皆晕而眩。风浮寒紧,湿细暑虚,涎弦而滑,虚脉则无。治眩晕法,尤当审谛。先理痰气,次随症治。又曰∶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右手脉实有痰积,脉大是久病。



夫眩者言其黑,晕者言其转。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皆属于肝风邪上攻所致。然体虚之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当以脉症别之。风则脉浮有汗,项强不仁;寒则脉紧无汗,筋挛制痛;暑则脉虚烦闷;湿则脉沉细重吐逆。及七情所感,遂使脏气不和,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眉棱骨痛,眼不可开,寸脉多沉,此为异耳。若疲劳过度,下虚上实,金枪吐衄,及妇人崩伤产后,去血过多,皆令人眩晕,当随其所因而治之。


眩晕之症,人皆称为上盛下虚所致,而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盖所谓虚者,血与气也;所谓实者,痰涎风火也。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有血虚者,乃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阴补血。此皆不足之症也。有因痰涎郁遏者,宜开痰道郁,重则吐下;有因风火所动者,宜清上降火;若因外感而得者,前论须分四气之异,皆当散邪为主。此皆有余之症也。世有所谓气不归元,而为丹药镇坠,沉香降气之法。盖香窜之气,丹药助火,其不归元之气,岂能因此而复?即《内经》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气之不归,求其本,用药则善矣。



丹溪曰∶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其痰也。此证属痰者多,盖无痰不能作眩也。虽有因风者,亦必有痰。又曰火动其痰,二陈汤加黄芩、苍术、羌活。挟气虚者,亦以治痰为主,兼补气降火药。


人因忧思劳苦,发作眩晕,眼暗耳鸣,面赤口干,发热气喘,有汗不食,六脉洪数,用十全大补汤,去桂,加生地黄、姜炒黄连麦门冬、五味子、陈皮,酒炒黄柏、知母。



清晕化痰汤(云林制)


橘红(一钱五分) 半复(制,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 甘草(三分) 川芎(八分)白芷(七分) 羌活(七分) 枳实(麸炒,一钱) 南星(制,六分) 防风(六分) 细辛(六分) 黄芩(酒炒,八分) 气虚加人参(七分) 白术(一钱) 有热加黄连(六分) 血虚倍川芎加当归(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以此作丸亦可。


黑将军散(秘方)〔批〕(按此方治痰火眩晕之剂) 治因痰火太盛,眩晕难当。


用大黄酒炒为末,清茶调下。或用大黄酒浸,九蒸九晒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食后临卧清茶送下,神效。


仙术通神散 治风热上壅,头旋目眩,起则欲倒,即防风通圣散去麻黄、芒硝,加藿香、砂仁、甘菊花、苍术。如风热上攻,头目昏眩闷痛,痰喘咳嗽,根据本方去麻黄、芒硝,加甘菊花、人参、砂仁、寒水石。


半夏白术天麻汤〔批〕(按此方治气虚痰厥眩晕之剂) 治头旋眼黑,恶心烦闷,气促上喘,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能安睡。此乃胃气虚损停痰所致。


半夏(制,一钱半) 白术(炒,二钱) 天麻(一钱半)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芎归汤〔批〕(按此方治血虚眩晕之剂) 治血虚眩晕,或去血过多之后眩冒。


川芎(二钱五分) 当归(二钱五分)


上锉一剂,水二盏,煎至八分,空心温服。


左手脉数热多,脉涩而有力为死血。右手脉实有痰积,脉大是久病,为气血俱虚,痰浊不降也。此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痰也。眩,言其黑。晕,言其转。无痰不能作眩。经云∶诸风眩晕,皆属肝木。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滞,此四气乘虚而眩晕。


又或七情郁而生痰,痰因火动随气上厥,此七情致虚而眩晕也。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而上,此气虚而眩晕也。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摄荣气,故使诸血失道妄行,此血


治方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桔梗 枳壳 黄芩 苍术 羌活 白术


头晕体丰,心悸脉动,类中之渐,须安养调治。


熟地 茯神 麦冬肉 甘菊 白蒺藜 老桑叶 归身 枣仁 石决明 柏子霜



质弱火炎,耳鸣头晕,膈次不宽。先用疏肝清理,然后进补。


元生地 青蒿 石决明 花粉 泽泻 制首乌 甘菊 老桑叶 钩丁 甘草



耳鸣头晕,六脉弦滑不柔,肝火挟痰为患。先清后补。


制首乌 法半夏 淮牛膝 白蒺藜 茯苓 石决明 甘菊花 黑山栀 冬桑叶



头晕膈胀,阴虚肝络不舒也。理气疏风兼治。


归身 茯神 甘菊花 川郁金 女珍子 橘叶 白芍 枣仁 白蒺藜 制香附 阿胶



头晕多痰,心悸少寐,坎离不交,心志不宁。以苦泄安神,自然安适。


川连 辰砂拌麦冬 枣仁 丹参 橘红 法半夏 云茯神 龙齿 橘叶 竹茹


湖墅,张春桥,素禀不坚,头眩脑鸣,频服温补药,甚觉畏冷。人皆谓其体偏于寒也。


辛丑春,始请孟英诊之,脉甚数。曰∶阴亏也。温补非宜。改服滋水培元之剂,颇为有效。夏间,或劝以灸火,云∶“可以除百病”。盖未知灼艾之可以除百病者,谓可除寒湿凝滞、阳气不能宣通之证,非谓内伤外感一切之病皆可以灸除之也。故仲景有“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之训,正以艾火大能伤阴也。


灸后数日,即寒少热多,宛如虐疾,医者以为“脾寒”病,投以温散,日以滋甚。春桥知药治未符,坚不肯服,乃父与之询其故,漫曰∶要儿服药,须延王先生延医。与之遂邀孟英治之,切其脉,滑数倍加,曰∶阴虚之体,内热自生,灸之以艾,火气内攻。当时溽暑,天热外烁,三者交加,阴何以堪?再投温散,如火益热,当从“瘅疟”治。专以甘寒熄热,则阴津不致枯涸,而寒热可不攻自去。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竟不用一分表散药而治愈。



一老广文,俸满来省验看,患眩晕。医谓“上虚”,进以参、 等药,因而不食不便,烦躁气逆。孟英诊曰∶“下虚”之证,误补其上,气分实而不降,先当治药,然后疗病。与∶(山)栀 (豆)豉 (黄)芩 桔(梗) 枳(实) 橘(红)(紫)菀 贝(母),一剂粥进便行,嗣用滋阴熄风法而愈,



王雪山令媳,患心悸眩晕。广服补剂,初若甚效,继乃日剧,时时汗出,肢冷息微,气逆欲脱,灌以参汤,稍有把握。延逾半载,大弗不资。庄之阶舍人,令延孟英诊视,脉沉弦且滑,舌绛而有黄腻之苔,口苦溲热,汛事仍行。病属痰热 ,误补则气机壅塞,与大剂清热涤痰药,吞当归龙荟丸,服之渐以向安。仲夏即受孕,次年二月诞一子,惜其娠后停药,去痰未尽,娩后复患悸晕不眠,气短不饥,或作产后血虚治不效,仍请孟英视之。脉极滑数,曰∶病根未刈也。与蠲痰清气法,果应。



比丘尼心能,体浓蹒跚。偶患眩悸,医以为虚。久服温补,渐至发肿不饥。仲夏,延孟英视之,脉甚弦滑,舌色光绛。主清痰热,尽撤补药,彼不之信,仍服八味等方。至季夏再屈孟英诊之,脉数七至,眠食尽废,不可救药矣,果及秋而荼毗。(和尚死叫荼毗)。


曾稼梅令嫒,患眩晕,脘痛,筋掣,吐酸,渴饮,不饥,咽中如有炙脔,朱某与温胃药,病日剧。孟英诊脉,弦滑,投∶(竹)茹 贝(母) (吴茱)萸 (黄)连 旋(复) 赭(石) 栀(子) 楝(实) 枳(实) 郁(金) 雪羹之药,十余剂始愈。



胡秋谷令嫒,年甫笄(女子十五岁为笄),往岁患眩晕,孟英切其脉滑,作痰治,服一、二剂,未愈。更医谓“虚”,进以补药,颇效,渠信为然。今冬复病,径服补药,半年后,眠食皆废,闻声惊惕,寒颤自汗,肢冷如冰。以为久虚欲脱,乞援于孟英。脉极细数,目赤便秘,胸下痞塞如 ,力辨其非虚证。盖痰饮为患,乍补每若相安,惟具只眼者,始不为病所欺也。投以∶旋(复) 赭(石) (竹)茹 贝(母) 蛤壳花粉 桑(叶) 栀(子) 栝(蒌) 薤(白) (黄)连 枳(实)等药,数服即安,而晕不能止,乃去赭(石)、薤(白)、(栝)蒌、枳(实),加元参、菊花、“二至”、“三甲”之类,服匝月,始能起榻。



李甫华令正,患头震。孟英脉之,弦滑,乃肝经郁怒火升也。投∶当归龙荟丸而瘥。然不能惩忿,其病屡发之后,更兼溺闭,腹胀,喘汗欲绝。亟邀孟英视之,脉甚弦涩。口苦苔黄,舌色紫黯,汛虽不愆,内有瘀滞也。以∶雪羹加金铃 旋复 栀子 滑石 桃仁 茺蔚 车前子 木通,仍吞龙荟丸,外以田蠃、大蒜、车前草,捣贴脐下,服后果先下黑血。溲即随通。继而更衣,粪色亦黑,遂愈。


(火动其痰。)


二陈汤加黄芩、苍术、羌活,散风行湿。或用防风行湿之剂可也。


昔有一老妇,患赤白带一年半,是头眩,坐立不久,睡之则安。专用治赤白带除之,其眩自安矣。


《鸡峰》云∶夫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中蓄热而实,故有头风面热之所为也。痰热相感而动风,风与心火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闷瞀也。又云∶头风目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牵引目系故也。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血气与脉并上为目系属于脑,后出于项中,血脉若虚,则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转,而目系急,故成眩也。诊其脉洪大而长者,风眩也。


按∶眩晕虽为风病,而有内外之分。鸡峰所谓痰热相感而动风者,风自内生者也。血气虚风邪入脑者,风从外入者也。内风多从热化,引之则弥盛。外风多从虚入,清之则转加。二者不可不辨也。


《素问》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下虚者,肾虚也,故肾虚则头痛;上虚者,肝虚也,故肝虚则头晕。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摇不定,目瞑耳聋,皆晕之状也。


高鼓峰云∶肾阴不足,三阳之焰,震耀于当前,中土虚衰,下逆之光,上薄于巅顶,阴虚而眩者,目中时见火光,土虚而眩者,必兼恶心呕吐也。


按∶中土虚衰,不能下蔽真阳,则上乘清道,所谓上入之光也。然亦有中虚肝气动而晕者,如土薄则木摇也。大抵眩晕多从肝出,故有肝虚头晕,肾虚头痛之说,虽亦有肝病头痛者,要未有眩晕而不兼肝者也。


《圣济总录》云∶风头旋者,以气虚怯,所禀不充,阳气不能上至于脑,风邪易入,与气相鼓,致头旋而晕也。亦有胸膈之上,痰水结聚,复犯大寒,阴气逆上,风痰相聚而结,上冲于头,亦令头旋,治当用人参丸、祛痰丸之类者也。


徐 脉左浮弦数。痰多。脘中不爽。烦则火升眩晕。静坐神识稍安。议少阳阳明同治法。(痰火)


羚羊角 连翘 香豆豉 广皮白 半夏曲 黑山栀


某 痰火风在上。舌干头眩。


天麻 钩藤 菊花 橘红 半夏曲 茯苓 山栀 花粉


某 酒客中虚。痰晕。二陈加术白蒺藜钩藤天麻。


江(五十)脉弦动。眩晕痰多。胸痹窒塞。此清阳少旋。内风日沸。当春地气上升。最虑风痱。(内风挟痰)


明天麻 白蒺藜 桂枝木 半夏 橘红 茯苓 苡仁 炙草


又 头额闷胀。痰多作眩。外台茯苓饮加羚羊角桂枝竹沥姜汁法丸。


吴(四五)诊脉芤弱。痰多眩晕。心神过劳。阳升风动。不可过饮助升。治痰须健中。熄风可缓晕。


九蒸白术 炒杞子 白蒺藜 茯苓 菊花炭


周 内风挟痰眩晕。吐出清水。


半夏 茯苓 广皮 天麻 钩藤 菊花


张 肝风内沸。劫烁津液。头晕。喉舌干涸。(肝风)


大生地 天冬 麦冬 萸肉 阿胶 生白芍


陈 肝风动逆不熄。头晕。


九制首乌(四两) 甘菊炭(一两) 杞子(二两) 桑椹子(二两) 黑芝麻(二两) 巨胜子(一两半) 牛膝(一两半) 茯神(二两) 青果汁法丸。


洪(四十)内风逆。头晕。


经霜桑叶(一钱) 炒黄甘菊花炭(一钱) 生左牡蛎(三钱) 黑 豆皮(三钱)徽州黑芝麻(二钱) 茯神(一钱半)


某 两寸脉浮大。气火上升。头眩。甚则欲呕吐。厥阴上干。久则阳明失降。土被木克。脾胃俱伤。


先当镇肝阳。


制首乌 豆皮 炒杞子 柏子仁 紫石英 茯神 天冬 南枣


某 操持惊恐。相火肝风上窜。目跳头晕。阴弱欲遗。脉左弦劲。右小平。


生地 白芍 丹皮 钩藤 天麻 白蒺藜 黄菊花 橘红


王(六三)辛甘寒。眩晕已缓。此络脉中热。阳气变现。内风上冒。是根本虚在下。热化内风在上。上实下虚。先清标恙。(络热)


羚羊角 元参心 鲜生地 连翘心 郁金 石菖蒲


又 照前方去菖蒲郁金加川贝花粉。


某(二四)晕厥。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烦劳阳升。病斯发矣。据述幼年即然。药饵恐难杜绝。(阴虚阳升)


熟地(四两) 龟版(三两) 牡蛎(三两) 天冬(一两半) 萸肉(二两) 五味(一两)茯神(二两) 牛膝(一两半) 远志(七钱) 灵磁石(一两)


田(二七)烦劳。阳气大动。变化内风。直冒清空。遂为眩晕。能食肤充。病不在乎中上。以介类沉潜真阳。咸酸之味为宜。


淡菜胶 龟版胶 阿胶 熟地 萸肉 茯苓 川斛 建莲 山药浆丸。


严(四五)营虚。内风逆。心悸头晕。(营血虚)


炒杞子 柏子仁 三角胡麻 川斛 生左牡蛎 冬桑叶


李(七三)高年颇得纳谷安寝。春夏以来。头晕。跗肿。不能健步。此上实下虚。肾气衰。不主摄纳。肝风动。清窍渐蒙。大凡肾宜温。肝宜凉。温纳佐凉。乃复方之剂。(下虚)


附都气加车前淡天冬建莲丸。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其症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火盛者。先生用羚羊山栀连翘花粉元参鲜生地丹皮桑叶。以清泄上焦窍络之热。此先从胆治也。痰多者必理阳明。消痰如竹沥姜汁。菖蒲橘红。二陈汤之类。中虚则兼用人参。外台茯苓饮是也。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至于天麻钩藤菊花之属。皆系熄风之品。可随症加入。此症之原。本之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门合而参之。(华岫云)


徐评 眩晕清火养肝。固为正治。但阳气上升。至于身体不能自主。此非浮火之比。古人必用金石镇坠之品。此则先生所未及知也。忆余初至郡中治病。是时喜用唐人方。先生见之。谓人曰。有吴江秀才徐某。在外治病。颇有心思。但药味甚杂。此乃无师传授之故。以后先生得宋板外台秘要读之。复谓人曰。我前谓徐生立方无本。谁知俱出外台。可知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先生之服善如此。犹见古风。所谓药味杂。即指金石品也。因附记于此。


肝热上攻太阳穴.胸膈涎壅.头旋.目眩晕.或腮项肿核.


(〔吴按〕两腮肿核为 腮.以靛花.柿油.调涂.即消.柿油乃补伞人所用.)


消风散


石膏 防风 羌活 甘菊 川芎 羚羊角 当归 白芷 荆芥穗 大头黄芩(各一钱) 炙甘草 芽茶(各五分)


水煎食远服.


治诸风热困倦.时发昏眩.


犀角散


犀角 拣参(各钱半) 山栀仁 羌活 黄连 青黛(各八分) 川芎 茯苓 白芷 甘草(各一钱) 生姜(三片)


研食远服三钱.


消风散 治妊娠肝脏热毒上攻太阳穴,胸膈涎壅,头旋目晕,或腮项肿核。


石膏( ) 防风(去芦) 川羌活(去芦) 甘菊花(去枝梗) 川芎 羚羊角(镑)当归(酒浸,去芦) 大豆黄卷(炒) 荆芥穗 白芷(各一钱) 炙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好芽茶半钱,煎至一盅,食远服。


犀角散 治妊娠妇人诸风热困倦,时发昏眩。


犀角 楝参 山栀仁 川羌活 黄连 青黛 川芎 吴白芷 茯苓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竹叶七叶,煎至一盅,食远服。



论曰∶头眩之状,谓目眩旋转,不能俯仰,头重不能举,目不能开,闭则不能视物,(史氏《指南方》云∶观物如反,或如浮水。)或身如在车船上,是谓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由肝虚血弱,则风邪乃生,盖风气通于肝。又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左手关脉虚弦,谓之风眩,香芎散、桃红散主之。


香芎散


芎 独活 旋复花 本(去苗) 细辛(去苗) 蔓荆子(各一两) 石膏(研) 甘草(炙) 荆芥穗(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桃红散


白附子(新罗者) 黄丹(等分)


上同炒,候黄丹深紫色,筛出黄丹不用,只将白附子为末,清茶调下一钱匕。


若头眩,发则欲呕,心下温温,胸中如满,由胸上停痰,胃气不流,盘郁不散,气上腾入脑,脑满则眩,关脉沉弦,或谓之痰眩,旋复花丸主之。


旋复花丸(见前热证门。)


若但晕而不眩,发则伏地昏昏,食顷乃苏,由荣卫错乱,气血溷浊,阳气逆行。(《指南下


流气饮子


紫苏叶 青皮 当归(洗) 芍药 乌药 茯苓 桔梗 半夏(汤洗七遍,焙干,为末,姜汁各三分) 木香(一分) 连皮大腹(锉,姜汁浸一宿,焙,一两) 川芎(三分)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盖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草乌头汤


草乌头(去皮尖,生用) 细辛(去苗) 茶芽(等分)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缓缓服尽。


若但欲上视,目瞑不能开,开而眩,唾出若涕,恶风振寒,由肾气不足,动作劳损,风搏于肺,肾气不足,膀胱不荣于外,故使强上瞑视。因其劳而受风在肺,故唾出若涕而恶风谓之劳风,芍药黄 汤主之。


芍药黄 汤


芍药(二两) 黄 (三两) 川芎(二两) 乌头(炮,去皮,半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眩,目花也。晕,头昏也。其病之因有五∶一曰无痰不眩,一曰无火不晕,一曰木动生风,一曰水不涵木,一曰土虚木摇是也。医者莫分,药多罔效,灸神庭穴,自获安全。若未中机,再灸肝俞必验。


神庭(从鼻上直入发际五分,即眉心上三寸五分。)


肝俞(八节下,各开二寸。)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兴志  陶怡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目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头晕是头运时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严重的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


造成眩晕的原因,有外感与内伤之不同。外感所致眩晕,主要是由于六淫之邪外袭,盖头为诸阳之会,耳目为清空之窍,外邪侵袭,则表阳与清道首当其冲。内伤之眩晕多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所致。


眩晕最早始见于《内经》。有关本病的记载,历代医籍论述颇多。归纳如下:①外邪致病,《灵枢·大惑论》载“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指出,邪袭太阳,阳气郁而不得伸展。或邪郁少阳,上干空窍。并立小柴胡汤治少阳眩晕;刺大椎、肺俞、肝俞治太少并病之眩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云,“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逢身之虚则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也”。唐,王焘《外台秘要》及宋代《圣济总录》亦从风邪立论。②因虚致病,《灵枢·卫气篇》说,撋闲樵蜓;《灵枢·口问)云撋掀蛔銛;《灵枢泛B邸匪担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仲景提出,胃阳虚、清阳不升;阳虚水泛,上犯清阳。用真武汤治少阴阳虚水泛之眩晕。明,李东垣《脾胃论》方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所致眩晕。明·张景岳特别强调因虚致眩,认为“无虚不能作眩;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陈修园把眩晕的病因病机概括为“风”、“火”、“痰”、“虚”四字。③与肝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眩晕》华岫云按,认为眩晕乃“肝胆之风阳上冒”,其证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之别,治法亦有治胃、治肝之分。火盛者先用羚羊、山栀、连翘、花粉、玄参、鲜生地、丹皮、桑叶以清泄上焦窍络之热,此先从胆治也;夹痰者必理阳明,消痰如竹沥、姜汁、菖蒲、橘红、二陈汤之类;中虚则兼用人参,外台茯苓饮是也;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充阴潜阳,镇摄之治是也。④因痰、饮致病,仲景在《金匮要略》指出,痰饮停积于心下,清阳不升。用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等治痰饮眩晕。明,李东垣(兰室秘藏吠吠?所论恶心呕吐、不食、痰唾稠粘、眼黑头旋、目不能开,如在风云中……,即是脾胃气虚,浊痰上逆之眩晕,主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并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元,朱丹溪更力倡“无痰不作眩”之说,(丹溪心法吠费?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医学六要吠费?记载湿痰、痰火证侯立方;(证治汇补)、《医学心悟)亦提出湿痰类型及治疗。⑤因瘀致病,明,虞抟在(医学正传肪硭姆眩运)中说,“外有内呕血而眩晕者,胸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对跌仆外伤致眩晕已有所认识。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用通窍活血汤治疗昏晕。⑥因火致病,金·刘完素主张从“火”立论,“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明,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眩晕门)提出撈咔橛舳刀饠。《医学六要吠费!??? 及《医学心悟》分别提出痰火、肝火致眩。⑦与运气有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撃居糁ⅰ踉蚨W獢。


此外,部分医家还认识到眩晕与头痛、头风、肝风、中风诸证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元,朱丹溪与明·虞抟认为,眩晕者,乃中风也。明,张景岳亦谓,“至于中年之外,多见眩仆卒倒等证,亦人之所常有之事。但忽运忽止者,人皆谓之头运眼花;卒倒而不醒者,人必谓之中风中痰”。清,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按语中更明确地指出,“此证之原,本之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合而参之”。


1,病因病机


综合历代医家论述,结合现代认识,眩晕的病因病机可归纳为:


1.1  肝阳上亢 肝力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劲,主动主升。凡临床上遇到肝阳的作用有浮动现象,便称做“肝阳上亢”或“肝阳旺盛”。引起肝阳浮(动)的原因,一种情况是由于肝热而阳升于上。见于素体阳盛之人,阴阳失衡,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上扰清空;或忧郁、恼怒太过,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伤阴,阴血耗暗,风阳上浮。另一种情况为阴虚而阳不潜藏。如肾阴素亏不能养肝,水不涵木,木少滋荣,阴不维阳,阳亢于』:。但是肝热引起的肝阳亢盛可兼阴血虚,阳血虚引起的肝阳亢盛亦多见内热,前者偏于实,后者属于虚;总的来说,肝阳的性质近于热,基本上是一个虚证。肝阳上亢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既有阳亢于上(主要表现在头面部)的上盛症状,又有阴血不足于下的下虚证侯,故称作“上盛下虚”。正如(临症指南·眩晕门)华岫云按说,摼浦罘绲粞#??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阳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类证治裁费T?载,“良由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或由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或由病后精神未复,阴不吸阳,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这段明确指出内风之起,皆由肝之阴阳失调,肝阳上亢所致。


1.2  气血亏虚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思虑太过,或劳疫过度,饮食不节,则内伤脾胃;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体弱,阳气虚衰,而致脾胃虚弱,水谷运化失司,气血之源匮乏,或久病不愈,耗伤血气;或失血之后,气随血耗,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不能上奉于脑。正如《景岳全书·眩晕)所说,“病原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有血虚者,乃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阴补血,此皆不足之证也”。说明气血亏损是造成眩晕的主要原因。


1,3  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髓聚而成为脑。故脑为髓之海。若年老肾精亏虚;或因房事不节;或先天不足,阴精不充;或劳役过度,伤骨损髓;或阴虚火旺,扰动精室,遗精频仍;或肾气不足,精关不固,滑泄无度,皆可导致肾精亏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上下俱虚,发生眩晕。正如(灵枢·海论)所说,撃晕柚、撍韬2蛔悖蚰宰炙??? 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1,4  痰浊中阻 饮食伤胃,劳倦伤脾;若过食肥甘厚味,或忧思太过,损伤脾胃,以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生痰;或肺气不足,宣降失职,水失通调输布,津液留聚而生痰;或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泛而为痰;或肝气郁结,湿郁生痰。痰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引致眩晕。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吠费?中强调指出撐尢翟虿蛔餮。


1.5  瘀血阻滞 跌仆坠损,头部外伤,瘀血停留,阻滞经脉,而致气血不能荣于头目;或瘀停胸中,迷闭心窍,心神飘摇不定;或妇人产时感寒,恶露不下,血瘀气逆,并走于上,追乱心神,干扰清空,皆可发为眩晕。如(医学正传肪硭姆眩运)说,“外有因坠损而眩运者,胸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是宜行血清经,以散其瘀结”。《景岳全书·妇人规)论述产后血晕时说“血晕之证本由气虚,所以一时昏晕,然而壅痰盛者,亦或有之。如果形气、脉气俱有余,胸腹胀痛上冲,此血逆证也,宜失笑散”。足见血瘀致眩晕,在临床上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1.6  六淫外袭  盖头为撝钛糁釘、撉逖糁當,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若气血充足,阴阳升降如常,则头脑清晰,轻劲有力。倘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则头脑眩晕不清。大凡外邪入侵,多因起居不慎,劳倦太过,或坐卧当风,易感风、寒、湿、热之邪,而又以风为先导。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故外邪自表侵袭于经络,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气血不畅,阻遏络道,故而致眩。且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时气为患,若挟寒邪,寒凝血滞,络道受阻;若挟热邪,热扰清空;若挟湿邪,湿蒙清窍,清阳不展,皆可致眩晕。若伴有湿邪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呈现恶心呕吐,苔腻淡黄等症。


综上所述,眩晕一证,致病因素以内伤为主,但也不可忽视外感致病因素,每遇临床由于外感致眩,或素有眩晕,招至外邪而眩晕更甚,徒从内伤辨治,非但眩晕未能治愈,反致闭门留寇,愈治愈甚。《内经》云“伏其所主,先其所因”。做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一般中医在分析疾病时,首先要弄清是外感还是内伤,尽管眩晕一证多数属于内伤所造成,现在教科书中未谈及外感病因及辨证类型,仍然要遵循《内经·至真要大论》所指示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精神,严格区分有邪与无邪,一般说来,有邪当先祛邪,倘若有邪不祛,徒治内伤,不但眩晕未愈,恐他病丛生,甚至变成坏证。这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


内伤所致眩晕较为多见,或因于素体阳盛之人;或因于七情所伤,如忧郁、恼怒太过;或因于饮食不节,肥甘厚味太过;或因于忧思劳倦、劳役太过;或因于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肾虚;或因于久病不愈、房事不节;或因于跌仆坠损、头受外伤,诸种因素,皆可导致眩晕。临床所见以肝阳上亢、气血虚损以及痰浊中阻为常见。古人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等,均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病变的肝、脾、肾三脏为重点,三者之中,又以肝为主。


2,诊断与鉴别诊断


2,1  诊断 眩晕的诊断,主要根据目眩、头昏等临床表现,患者出现眼花或眼前发黑,视外界景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摇动,如坐舟车,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昏仆、汗出等症状。


2。2  鉴别诊断  眩晕应当与下列病证鉴别:


2。2.1  眩晕与头痛 可单独出现,亦可二者同时并见。病因上外感头痛较多,内伤眩晕较多见;在辨证方面头痛属于实证者多,而眩晕则属于虚证者多。


2。2,2 厥证 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发作后一般常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后遗症。但特别严重的,也可以一厥不复而死亡为特点。如《素问·厥论篇》说,“厥……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眩晕发作严重时,也出现昏倒或眩晕仆倒,但神智清楚,往往伴有恶心欲吐,昏后汗出乏力,恢复后一如常人。


2,2,3  中风 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偏瘫,失语;或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本证昏仆必然昏迷不省人事,且伴有歪斜不遂,与眩晕昏仆迥然不同。


2.2,4  痫症 以突然仆倒,昏迷不醒,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点。本证昏仆与眩晕昏仆相似,但痫证发作前有先兆,常出现眩晕、乏力、胸闷等症。痈证之昏迷亦必然不醒人事,但往往伴有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等表现。


3.辨证论治


3.1  肝阳上亢  即肝阳旺盛。


3.1.1  主要症状 头胀眩晕微痛。其特点:头胀痛偏在两侧,眩晕更为明显,目胞酸重,怕见阳光,喜静恶烦,泛漾呕恶,睡眠不宁,少寐多梦,精神兴奋,严重的巅顶如物重压。每遇烦劳焦虑、恼怒则头晕、头痛加剧。兼见面部潮红,目赤口苦,耳聋耳鸣,性情急躁,易动怒,胸胁闷痛,腰酸腿软,小溲赤或尿痛,尿血,大便干燥,舌偏红,或见苔黄,脉弦劲有力或弦细而数。


3.1.2  病机分析 肝阳浮动,上冒巅顶,故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阳升于面则面部潮红。肝阳升发太过,故易怒;横犯中土,故泛漾呕恶。阳扰心神,故少寐多梦。火灼津液,故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者,则兼见腰膝酸软,健忘遗精,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若肝阳亢极化风,则可出现眩晕欲仆,语言不利,步履蹒跚等动风之象。此乃中风之先兆,宜加防范。


3,1.3  治法 子肝熄风,滋阴潜阳。正如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所指出的,用清滋柔镇,使其潜降。原文载“凡肝阳有余,必须介类以潜之,柔静以摄之,味取酸收,或佐咸降,务清其营络之热,则升者伏矣”。这种治法,完全符合肝阳的病理,也说明了本质。


3.1.4  处方 偏十二阳亢时,多以平肝为主,稍佐以养阴、益肾,可用天麻钩藤饮之类;偏于阴虚时,以滋肾养肝为主,稍佐清肝,可用杞菊地黄丸之类;阴虚与阳亢均十分严重时,常常是肝风内动之先兆,可用育阴潜阳法,用大定风珠之类。其他如虫类熄风药,亦可配合使用。


天麻钩藤饮方解:本方重点在平肝熄风,对肝阳旺盛所致眩晕、头痛疗效很好。方中以天麻、钩藤乎肝熄风治晕为主,配合石决明潜阳,牛膝、益母草使亢盛于…匕之阳得以下行;黄芩、栀子以清肝;杜仲、桑寄生以养肝肾;夜交藤、茯神以养心肝,安神魂。若肝阳化火,可加龙胆草、牡丹等以清肝泄热,或改用龙胆泻肝汤加石决明、钩藤以清肝泻火,乎阳熄风。若兼腑热便秘者,可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若肝阳亢极化风,宜加羚羊角、生牡蛎、代赭石之类以镇肝熄风,或选用羚羊钩藤汤加生石决明、牛膝以防中风变证的出现。若肝肾阴虚明显者,加滋肝肾之阴药物,如牡蛎、龟板、鳖甲、首乌、生地之属,或选用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地黄、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甘草、鳖甲、鸡子黄)。


3.1.5  辨证注意点 在临床上,肝阳上亢与肝肾阴虚发展有轻重不同。有的是以阳亢为主,而兼阴虚;有的以阴虚为主,兼有阳亢;也有二者均明显者,因此,在临床辨证时,必须区别以上3种情况,一般说来,偏于阳亢者,病人头部症状较为明显,如头晕目眩兼有头痛胀,面部发热,头部沉重,眼胀,日中晕甚,往往伴有恶心等症;以阴虚为主者,头面部症状较少或较轻,而以腰膝酸软无力,心悸失眠,舌红等肝肾阴虚症状较为明显。若二者兼而有之,则出现“上盛下虚”之症。


3,1,6  鉴别 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肝气郁结,在病机上互有联系,而区别在于:肝阳上亢,根本上由于肝阴不足,不能制约肝阳,而使其肝阳升动太过,故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阴血的不足;肝火上炎,是由于气火上逆,并非阴血不足,故其矛盾在于肝的阳气有余(阳气有余,指阳亢则热,热极生火的意思,即所谓后世提出的“肝阳化火”);肝气郁结是由于肝的疏泄不及,并非是肝的阳气升动太过,但发展下去,郁久化热,耗伤肝阴,则阳气浮动,而转成肝阳证,或气郁化火而成肝火上炎。故中医理论认为:肝气郁而不舒为肝郁;郁久化热,而使肝阳浮动为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为肝火,肝火必伤肝阴,阴血不足,亦可导致月于阳旺盛。虽然阳亢、郁热、肝火都会伤阴,表现阴伤,但由于病因不尽相同,故其治法也不尽相同。这是临床医师需要认真回味的。以上是概括地说明肝阳亢盛、肝郁、肝火之间的内在联系、转化及差别。


肝风与肝阳亢盛:肝风内动属于内风。肝为“风木之脏”,血虚则生燥生风,称为“肝风”。它在临床上的特点是,“肝阳升动无制”而化风,多见严重的眩晕、剧烈的头痛、手足抽搐、震颤、头摇、筋惕肉困、肢麻挛急,甚至痉厥、口眼歪斜、偏瘫。脉弦、弦细、弦数、苔糙舌红等症。故《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多因肝肾阴液过度亏损,肝的阳气得不到肝肾阴液的濡养和制约,肝阳升逆无制而造成。《临症指南》中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是由“脏阴少藏”肝阳化风而成。因此,肝风往往是肝的阴阳、气血失调,发展至极期的病理表现。肝风和肝阳是两个证侯,习惯上又以肝风都是由肝阳所化,即所谓“肝阳化风”,又称之为“厥阴化风”,因而常把“风”和“阳”结合起来。如果说肝阳是血虚内热而阳浮动的一种证侯,那么,肝风便被认为纯粹是一种虚象,不仅肝的阴血不足,而且肾阴亦虚,阴虚阳亢,亢极化风,风自内生的一种表现。肝风往往挟痰挟瘀,如突然眩晕,跌仆,不省人事,喉间痰声漉漉,语言蹇涩,半身不遂,便称为“中风”,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


临床证明,肝阳轻者用清平潜镇,重者佐以滋肾养肝。肝风则必须填补肝肾,滋液养阴以潜阳治其本,乎肝熄风以治其标。可选用《温病条辨》大定风珠。本方主治温热之邪消烁真阴,神倦瘼疯,脉弱舌绛,时有虚脱现象,故用大队滋阴药,佐以介壳类潜阳镇定。在肝病中遇到肝肾阴血极虚内风煽动不熄,如眩晕不能张目,耳鸣、筋惕肉困,心慌泛漾,亦常用此方加减。凡风阳上扰,肝肾多虚,且有水不涵木现象,故常用生地、白芍之类治其本,结合熄风潜阳。但肝阳亢宜于凉镇,肝风必须填补,将本方和羚羊钩藤汤、天麻钩藤饮作对比,可以看到用药浅深的不同。常用药物:


平肝熄风的天麻、钩藤,一般稍见肢麻、震颤等即可使用;其次为地龙、全蝎、蜈蚣、僵蚕、蝉衣等虫类熄风药,且有化瘀通络的作用,在中风后遗症及脑血管病变时,多用以通络熄风。


育阴潜阳的如地黄、白芍、阿胶、龟板、鳖甲、牡蛎等,其中牡蛎、鳖甲等介壳类潜阳药物也有熄风作用。


如见闭证则予以芳香开窍或豁痰开窍等药,以救其急。如风定神清后,遗留有手足麻木或口眼歪斜者(如中风后遗症),多属瘀血阻滞脉络,可用补气化瘀法,或养血祛瘀法如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3.1,7  病案举例  肝阳上亢。


张X X,男,56岁,1991年5月17日初诊。患者眩晕头胀,行走欲仆,如坐舟车,如登云雾,后逐渐加重,伴有恶心欲吐,每逢日中眩晕加重,面部潮红,足冷无力,心烦焦躁,多梦少寐,喜静恶烦,病发之时喜闭目默坐,舌质红绛,苔薄黄,脉弦而有力。血压25.3/14,7k


服药后眩晕明显减轻,眩渐安,精神渐充,脉弦较前缓和,上方得效,效不更方,更加茯苓15g,连服10剂,眩晕遂解,血压亦恢复正常。有时因工作繁忙劳累,血压尚有小波动,稍加休息,配合服药,即能如常。


此型为临床所常见,因此必须详细掌握,才能适用于临证。况眩晕以内伤为主,多属肝的病变,在此反复详细地阐述,实属必要。


3.2 气血亏虚


3.2.1  主要症状 眩晕,甚则昏倒。昏倒前往往伴有恶心欲吐,俄顷间即欲昏倒,但神智清楚,醒后汗出乏力。本症动尤甚,遇劳即发。并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或皓白或萎黄、或面有垢色,心悸少寐,纳减倦怠,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虚弱;或兼见食后腹胀,大便溏泄;或兼畏寒肢冷,虚汗出,唇甲淡白;或兼诸失血症。


3,2,2  病机分析 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清窍失养,故眩晕如酒醉状,甚则昏仆。活动后眩晕加重,遇劳即发。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藏血,其华在爪;脾统血主唇;故血虚则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肝失养,神魂失舍,故心悸少寐而多梦。脾肺气虚,故气短声低;脾失健运,故纳减体倦。舌色淡、质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厚,脉细或虚弱,均是气血虚少之象。若气虚至极,出现中气下陷,则兼见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气虚进一步发展,出现睥阳虚衰,《内经》有云“中气不足,便是寒”。则出现畏寒肢冷,唇甲淡白。


3,2,3  治法 益气补血,健脾养肝,宁心安神。凡气虚者,必从脾胃着手,因为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虚,肺气先虚,又肺主皮毛,虚则皮聚毛落,少气懒言,语音声低。补肺气从脾着手,为“培土生金”之意。脾胃气虚至极则中气下陷,宗《内经》“气虚宜掣引之”,宜补中益气,提升中阳;进…步发展而为中阳不足,寒者宜温之,宜温中散寒。凡血虚,必从肝脏入手,因为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调节作用。故血虚宜补肝血:临床常见由于肝血不足而导致心血不足,谓之“母病及子”。肝血不足引起肾阴虚,谓之“于盗母气”,宜用“滋水涵木”法。若心肝血虚,而补魂失舍,宜“养肝安神”法。血虚严重时,除补肝血之外,还须补气、补阳,是根据《内经》 “阳生阴长”的道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因此补血方中有补气之品仍称补血剂,为八珍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人参白薇汤等。


3.2,4  处方用药  补气基本方为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由此所派生出来的有五味异功散(上方加陈皮)、六君子汤(上方加半夏)、香砂六君子汤(上方加木香、砂仁),均为补气剂,主要补脾胃之气。中气下陷者,则在补益脾胃之气四君子汤、异功散的基础上加入提升中阳的升麻、柴胡之品,便组成补中益气汤。若出现心血不足,如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在补气基本方中加入桂元、当归、酸枣仁、远志等养心安神药,组成补益心脾血虚之剂,如归脾汤。注意在补气药中适当加入行气之品,使之补而毋滞,如异功散、补中益气汤中有陈皮,归脾汤中有木香。我在临床上常将三方(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加减使用。


补血剂基本方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此方以补肝血为主,一切营血虚滞皆可选用。由本方所派生出来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均为补血剂。当归补血汤中黄芪5倍于当归,仍称为补血之剂,亦可以作为益气补血的基本方,在临床上加减化裁运用。若血虚而肾阴亦不足者,可在补血剂中加滋肾之品,如枸杞、首乌、桑椹、女贞子等;若气不足而又肾阳虚者可用十四味健中汤即十全大补汤加麦冬、半夏、肉苁蓉、附子组成。若中阳虚衰,可用归芍理中汤加肉桂。


若眩晕由失血引起者,应弄清出血的原因而施治。如气不摄血者,可用归脾汤加阿胶、熟地,谓之益气摄血。若暴失血而突然晕倒者,可急用针灸促其复苏,内服参附汤,或六味回阳饮,重用人参,以取血脱益气之意。


我在临床上常遇一些眩晕病人,晕甚则恶心欲吐,旋即昏仆,神智尚清,苏醒后汗出,异常疲倦,女者为多,脉见沉细或弱,苔薄白质淡红。多数发作频繁。认为血虚而脑失营养,每投人参白薇汤(人参、白芍、炙甘草、白薇),(《本事方》)仅服一二剂即奏效。


3.2.5  辨证施治注意点 一般血虚以补肝血为主;血虚稍重兼有气虚者,宜益气补血;重者益肾补血。血虚严重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龟板、紫河车、鹿角胶、阿胶等。一般气血亏虚而脾胃尚佳者,可选八珍汤气血平补;十全大补汤温补气血;人参养荣汤,补益气血兼养心安神。临床上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见到头部症状眩晕兼头痛,不管属哪一个类型,即行疏散、辛香走串之品,过则伤气耗血,仍然要抓住证而后施治。


3.3  痰浊中阻


3,3.1  主要症状 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脘痞闷,泛漾欲吐,心悸神疲,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多眠少言,苔腻浊而厚,脉滑而弦或见濡滑。或兼见视物旋转,如坐舟中,头目胀痛,心烦口苦,少寐多梦,胁痛尿赤,苔黄腻,脉弦滑。


3.3。2  病机分析 痰浊中阻,上阻清窍。又痰为湿聚,湿性重浊,阻遏清阳,故眩晕、头重如裹;痰浊中阻,气机不利,放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痰浊阻遏,中阳不振,故食少多寐;舌胖、苔腻浊而厚,脉滑或弦滑,为痰浊内蕴之象。若痰浊久郁化火,内蕴于胆,又肝与胆相表里,肝热阳升,上扰清空,故口苦心烦,胁痛尿赤,头目眩晕,胀痛,视物旋转,如坐舟中,苔黄腻,咏弦滑。


二。3。3  治法  健脾燥湿,化痰熄风。若肝胆郁热而阳升挟痰者,宜镇厥阴、清少阳郁火。


3.2,4  处方用药 常用半夏天麻白术汤。


本方所用系《医学心悟》的半夏天麻白术汤,是东垣(脾胃论》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化裁而来。由二陈汤加白术、天麻、生姜、大枣所组成。二陈汤燥湿化痰;白木健脾运湿;天麻熄风,适用于因风痰所引起的眩晕头痛证。东垣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寇宗奭说,“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天麻与半夏、白术配伍,专治脾虚痰厥眩晕头痛。更加生姜、大枣起到辅助调和脾胃之作用。诸药相伍,使脾胃能运,痰湿能除,内风得熄,眩晕能除。若眩晕而胀,愠愠欲吐者,加代赭石、竹茹;若胸脘痞闷、不食者,加藿香、白蔻仁、生稻芽、荷叶;若痰涎郁胆,郁热内蕴,宜用温胆汤,兼肝阳上亢者,加生石决明、钩藤、桑叶、白蒺藜之品,以清镇熄风。


3.3,5  鉴别 本方与东垣《脾胃论》半夏天麻白术汤的不同。东垣立方重点在于恢复脾胃机能,适用于脾胃素虚,由于某种因素重伤脾胃之气,已趋于中气下陷之边缘,故方中用六君子汤加黄芪峻补脾胃之气,因尚未脾气下陷,所以来用升麻、柴胡提升中阳之品口中医认为,湿聚而为痰,痰湿重者,若重补恐越补湿愈聚,气机滞塞,因此《医学心悟)方中去掉人参、黄芪峻补之药,而东垣则认为由于脾胃气虚甚,而湿浊方内生,只有重健脾胃之气,湿浊才能祛除,这里可以看出用药浅深之不同,脾胃虚的程度不同,这是临床大夫掌握的重点。东垣在方中还用二妙散之苍术、黄柏,加强燥湿功能;用泽泻利水除湿;干姜温中化湿;更用神曲、麦芽消食导滞,以助脾运。诸药都是从调补脾胃出发,脾胃一健,则升清降浊,而诸症自愈。


3,3.6  体会 我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眩晕、心悸等症之时,常合用苓桂术甘汤、代赭石,尿少者合五苓散,每获良效。还常遇见一些顽固性梅尼埃氏症患者,曾多方医治,中西药效不显,我用“清少镇厥”法,即温胆汤加珍珠母、石斛、白芍、木 瓜、钩藤、桑叶、白蒺藜、牛膝等治疗,每收奇效。


3,4  瘀血阻络


3.4,1  主要症状 头晕目眩,经日不愈,头痛绵绵,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寐、呆痴少神、心悸烦躁,面或唇紫黯,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3.4,2 病机分析 瘀血内阻,络脉失和,血气不能正常流通疏布,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日久不愈;因气不通之时症见头痛,痛有定处;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故兼见健忘、失寐、心悸、少神。唇、舌、面见紫黯,舌有紫斑瘀点,脉弦涩、细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


3,4,3  治法  活血化瘀,清络通窍。


3,4.4  处方与用药 选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合通窍活血汤。方中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柴胡、枳壳、桔梗舒肝理气,取“气行则血行”之意,麝香通络开窍,诸药凑合,瘀祛窍通,血气流布,眩晕何故之有。若兼有气虚者,身倦乏力,少气自汗宜加黄芪,并加以重用,以补气行血;若兼见寒象,畏寒肢冷,可加附子,仍宜用重(30g,先煮半小时,不麻为度),桂枝以温经活络,舒通气血。若为产后血瘀血晕,可用清魂散,加当归、延胡索、血竭、没药、童便,本方以人参、甘草益气活血;泽兰、川芎祛瘀活血;荆芥理血祛风;合当归、延胡索、血竭、没药、童便等活血去瘀药,全方具有益气活血,祛瘀止晕的作用。


3.5  肾精不足


3.5,1  主要症状 眩晕而见精神萎靡、腰膝酸软、滑精、耳鸣、发落、齿摇、舌瘦嫩或嫩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偏于阴虚者,则兼见颧红、咽干、形瘦、五心烦热、舌红绛、苔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则兼见四肢不温、形寒怯冷、面色皓 白或黧黑、舌淡嫩、苔白或根部有浊苔、脉沉迟或弱迟尤甚。


3.5.2  病机分析 肾精不足,不能上充于脑,故眩晕。经之“精生气,气生神”。精髓不足,则精神萎靡不振而健忘。又肾主骨,腰为肾之府,齿为骨之余,精虚骨骼失养,故腰膝酸软,牙齿动摇。肾虚而精关不固,故滑精遗泄。肾开窍于耳,精虚不能上荣,故耳鸣时作。肾其华在发,肾虚精亏,故发易脱落。若肾阴不足,虚热内生,故颧红、咽干、形瘦、五心烦热、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精虚无以化气,肾气不足,日久真阳虚衰,故形寒肢冷、面色皓白或黧黑、舌淡嫩、苔白或根有浊苔、脉沉迟或弱、两尺尤甚。


3,5.3  治法 补肾益精,充养脑髓。


3,5.4  处方用药 常用河车大造丸。本方以党参、茯苓、熟地、天冬、麦冬大补气血而益真元;紫河车、龟板、杜仲、牛膝补肾益精血;黄柏坚肾以清妄动之相火。若增强补肾填髓之力,可选加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女贞子、沙苑子等。若眩晕较甚者,可选加龙骨、牡蛎、鳖甲、磁石、珍珠母之类,育阴潜阳。若遗精频频者,可选加莲须、芡实、桑螵蛸、覆盆子等以补肾固精。


偏于阴虚者,滋阴补肾宜右归丸。方中熟地、萸肉、菟丝子、牛膝、龟板补益肾阳;鹿角胶填精补髓;阴虚内热者可加炙鳖甲、知母、黄柏、地骨皮;偏于阴虚者,宜补肾助阳,可用右归丸。方中熟地、山萸肉、菟丝子、杜仲为补肾主药;山药、枸杞、当归补肝脾以助肾;附子、肉桂、鹿角胶益火助阳。


3.6  六淫上犯 外感眩晕多猝发而暂时,虽然较内伤眩晕少,但在临床上亦不可忽视。从临床所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纯由外感而来,六淫外袭,以风为先导,炎为至高之巅,惟风可到。风邪往往有挟寒、湿、燥、火之不同,按外感论治,表邪解而眩晕自除;另一种是宿有眩晕,因新感而触发,形成新感与宿疾同时俱病。一般处理,有外邪先治外感,然后再治宿疾,以免闭门留寇;或两者兼顾,既治眩晕,又祛外邪。切忌不管有无外邪,徒从内伤治眩晕,非旦不能治愈眩晕,反至闭门留寇,适得其反。


总之,治疗眩晕,首先分辨外感与内伤,新感与宿疾。内伤眩晕又以肝阳上亢、痰湿中阻、气血亏虚为多见,若因脑外伤,又需从瘀血阻络去考虑。临床上往往几型互见,临证时要灵活变通,巧妙处理。



耀山云∶血虚则阴虚,阴虚则发热而渴,腹胀呕吐必兼中气太虚,故用补治如此。若仆时晕倒在地,此气逆血晕也。按《急救方》补注∶用血管鹅毛 存性一钱,老酒调服即醒。


又有真元不足,不能摄气归元而晕者,仍用补剂可也。如失血过多而晕者,用芎归汤亦可。


内经云.上虚则眩.又云.肾虚则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皆指不足而言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宗河间之说.亦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皆指有余而言.前圣后贤.何其相反至此.不知此症不离于肝.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风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则风生而火发.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然一身聚邪之处.即为偏虚之处.头为诸阳之会相火得以逆行上 者.非上焦之虚而何.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髓海空而头重.故内经以上虚及肾虚髓海不足立论也.言虚者.言其病根.



脉数热多 脉涩血少. 弦为肝风. 滑实痰责. 虚小气虚. 大为病进.


一眩晕脉弦发热.或寒热往来.宜逍遥散.加半夏天麻钩藤主之.(四十八)


一眩晕脉数或滑实.大小便闭.胸胁作痛.耳聋耳鸣多怒.凡属肝经实火.宜当归芦荟丸


○此法.从喻嘉言寓意草医吴添宫之母一案得来.


一眩晕脉涩.乃精气不足.欲荣其上.必灌耳根.宜六味地黄汤.倍地黄.去丹皮泽泻.加细辛炙甘草各一钱.川芎二钱.枸杞子三钱.肉苁蓉


一脉虚细弱小.是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加天麻半夏钩藤.(五)


一脉弦而滑.眩晕而呕逆.为痰饮.宜泽泻四钱白术二钱水煎服.或用二承汤.加天麻合此二味.


一实火眩晕不可当.宜大黄酒炒三遍研末.茶调下二三钱.


一虚眩诸药不效.宜鹿茸五钱.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许服.缘鹿茸生于头.以类相从也.


一眩晕大虚.诸药不效.及虚人愈后调理.俱宜正元丹.(二十)桂附八味丸.(十五)


风寒暑湿。气郁生涎。下虚上实。皆晕而眩。其脉风浮寒紧。湿细暑虚。涎弦而滑。虚脉则无。治眩晕法。尤当审谛。先理痰气。次随症治。


眩者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眩晕之与冒眩。其义一也。其状目闭眼眩。身转耳聋。


如登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盖虚极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轨也。风则有汗。寒则掣痛。


暑则热闷。湿则重滞。此四气乘虚而眩晕也。喜怒哀乐。悲恐忧思。郁而生痰。随气上厥七情致虚而眩晕也。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原。使诸气逆奔而上。此眩晕之出于气虚也明矣。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之生于血虚也又明矣。以至新产之后。血海虚损。或瘀不行。皆能眩晕。是可不推寻致病之因乎。治法。随机应敌。其间以升降镇坠行焉。最不可妄施汗下。然而眩晕欲解。自汗则有之。若诸逆发汗。剧者。言乱目眩。与夫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汗者。此虚极而脱也。识者将有采薪之忧


清晕化痰汤 主方。治眩晕之总司也。


陈皮(去白) 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半) 防风 羌活(各七分) 甘草(三分) 枳实(麸炒一钱) 川芎 黄芩(酒炒各八分) 白芷 细辛 南星(姜汁炒各七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以此作丸。亦可。气虚。加人参七分。白术去芦一钱。


血虚。加当归。倍川芎。有热。加黄连姜炒七分。


一论头旋眼黑。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言语。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若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此乃胃气虚损。停痰而致也。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见头疼)


一论劳役之人。饥寒眩晕者。脉虚弱也。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加半夏、天麻、白芍、熟地黄。


一眩晕属气虚有湿痰者。根据本方去升麻、柴胡。加白茯苓、川芎、半夏、大麻、桔梗、白芷。


一论阴虚火动眩晕者。脉必数也。清离滋坎汤(方见痨瘵)根据本方加川芎、天麻、山栀、竹沥少许。


一论真阳不足。上气喘急。气短自汗。眩晕欲倒。如坐舟车。手足冷。脉沉细。


参附汤


人参(五钱) 大附子(炮三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一论眩晕之症。因气虚痰火炎上故也。


清阳除眩汤


人参(六分) 白术(去芦一钱) 白茯苓(一钱) 陈皮(一钱) 半夏(汤泡一钱) 明天麻(八分) 槟榔(八分) 旋复花(八分) 甘草(四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论肥白人。日常头旋目花。卒时晕倒者。名曰痰晕。


清痰祛眩汤


天南星(姜泡) 半夏(姜汁制) 天麻 苍术(米泔浸) 川芎 陈皮 茯苓(去皮)桔梗 枳壳(去穣) 乌药 酒芩 羌活(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水煎。临服。入竹沥、姜汁同服。


一论虚体之人。一时为寒所中。口不能言。眩晕欲倒。手足厥冷。


姜附汤


干姜(一两) 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


上锉。每五钱。水煎温服。


一论一切失血过多。眩晕不醒者。


芎归汤


川芎 当归(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虚甚。加炮过大附子。


一论气血两虚而挟寒。作头目眩晕者。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根据本方。如有痰。加陈皮、半夏。


一人气短痰晕。服辛香之剂。痰盛遗尿。两尺浮大。按之如无。予以为肾家不能纳气归原。香燥致甚耳。用八味丸料。三剂而愈。(八味丸见补益)


一人形体丰浓。劳神喜怒。面带阳色。口渴吐痰。或头目眩晕。或热从腹起。左三脉洪而有力。予以为足三阴亏损。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冬、五味。及加减八味丸而愈。


大方痰晕汤


法半夏(一钱) 橘红(一钱) 赤茯苓(一钱) 黄芩(酒洗七分) 白术(一钱五分) 川芎(五分) 黄连(五分) 黄柏(酒炒七分) 知母(七分) 石膏(一钱) 薄荷(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临卧服。


一生圆形体魁梧。不慎酒色。因劳怒头晕仆地。痰涎上涌。手足麻痹。口干引饮。六脉洪数而虚。予以为肾经亏损。不能纳气归原而头晕。不能摄水归原而为痰。阳气虚热而麻痹。虚火上炎而作渴。补中益气合六味丸料。治之而愈。其后或劳役。或入房。其病即作。用前药而愈。


一孟都宪者。气短痰晕。服辛香之剂。痰盛遗尿。两尺浮大。按之如无。余以为肾家不能纳气归原。香燥致甚耳。以八味丸料三剂而愈。


一孙都宪形体丰浓。劳神喜怒。面带阳色。口渴吐痰。或头目眩晕。或热从腹起。左三脉洪而有力。右三脉洪而无力。余谓足三阴亏损。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及加减八味丸而愈


十全大补丸(见补益)


补中益气汤(见内伤)


八味丸


六味丸(俱见补益)


脉∶风寒暑湿,气郁生涎;下虚上实,皆头晕眩。风浮寒紧;湿细暑虚;痰弦而滑;瘀芤而涩;数大火邪;虚大久极。先理气痰,次随症脉。


眩者,言其黑运旋转,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盖虚极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轨也。



大凡头眩者,痰也。


清晕化痰汤 治头目眩晕。


陈皮(去白)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各一钱半) 甘草(三分) 川芎(八分) 白芷 羌活(各七分) 枳实(麸炒,一钱) 南星(姜汁炒) 防风 细辛(各六分) 黄芩(酒炒,八分)气虚,加人参七分,白术;有热,加黄连六分;血虚,加川芎、当归各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以此作丸,亦可。



肥人头眩者,属气虚湿痰也。


四君子汤 治气虚湿痰头眩。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黄 (蜜炒) 川芎 陈皮 半夏(姜制) 天麻桔梗(去芦) 白芷 当归(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



瘦人头眩者,属血虚痰火也。


四物汤加减 治血虚痰火头眩。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 人参(减半) 陈皮 片芩 山栀 茯苓(去皮) 天麻(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



忽时眩晕倒者,是风痰,脉浮滑也。


二陈汤加减


茯苓 陈皮 羌活 防风 人参 当归 白术(去芦) 枳实(麸炒) 南星(姜制) 川芎桔梗 瓜蒌仁(各等分) 甘草(少许)


上锉一剂。水煎,入竹沥、姜汁同服。


劳役之人,饥寒眩晕者,脉虚弱也。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加半夏、熟地黄、白芍、天麻。


阴虚火动眩晕者,脉必数也。滋阴降火汤加减(方见虚劳)。根据本方加川芎、天麻、山栀、竹沥少许。



虚极欲倒,如坐舟车,手足冷者,脉沉细也。


参附汤 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气短、自汗、眩晕。


人参(五钱) 大附子(炮,三钱)


上锉一剂。生姜十片,水煎,温服。


若泄泻多而眩晕,时时自冒者,难治也。头旋眼黑,如在风云中者,乃胃气虚停痰而致也。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见头痛)。


头目昏眩者,乃风热上攻也。防风通圣散,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闷痛、痰喘咳嗽。根据本方去麻黄、芒硝,加菊花、人参、砂仁、寒水石(方见中风上治)。



临事不宁,眩晕嘈杂者,此心脾虚怯也。


滋阴健脾汤 此治气血虚损,有痰作眩晕之仙剂也。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五分) 白芍 生地黄(酒洗,八分) 人参(七分)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去皮,一钱) 陈皮(盐水洗,去白,一钱) 半夏(姜制) 白茯神(去皮木) 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各七分) 甘草(炙,四分)


上锉一剂。姜、枣水煎,早晚服。



大学士中玄高公,患头目眩晕,耳鸣眼黑如在风云中,目中溜火,一医以清火化痰,一医以滋补气血,俱罔效。余诊六脉洪数,此火动生痰。以酒蒸大黄末三钱,茶下。一服而愈。盖火降则痰自消矣。


一熊槐二官,年六十余,身体胖大。余诊其脉,下手即得五至一止,余乃惊曰∶君休矣!渠曰∶连日微觉头晕,别无恙也,何故出此,愿实教焉。予曰∶越十日用药,相哂而退。


少顷间中痰,求救于余。见其必不可治,令以香油灌之,即醒。逾十日,果卒。


治一时为寒所中,口不能言,眩晕欲倒 用干姜一两,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每服三钱,水盏半,煎七分,食前温服。


治诸风目眩 用蝉蜕为末。米饮下一钱匕。


治一切失血过多眩晕不苏 用芎 、当归酒浸等分。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


治冒雨中湿,眩晕呕逆,头重不食 用川芎、半夏汤洗七次、白术各一钱,甘草半钱炙。水


治头目眩晕 用大黄、荆芥穗、防风等分,为粗末。大作剂水煎,去渣服,以利为度。一方有川芎。


治感寒湿,头目眩晕 用附子、白术、川芎各一钱,官桂、甘草炙各半钱。水盏半,姜七片,煎七分,温服。


治发汗多,头眩筋惕肉 用牡蛎粉炒黄、防风、白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米饮


时(六一)痰火上实.头晕.


桑叶(一钱) 炒焦半曲(一钱五分) 钩藤(三钱) 羚羊角(一钱五分) 广皮白(一钱) 白甘菊(一钱) 明天麻(二钱煨)



冯(六三)肝风内动.眩晕.


制首乌(四钱) 黄甘菊(一钱) 白蒺藜(一钱五分) 豆皮(三钱) 杞子(二钱) 云茯神(二钱) 霜桑叶(一钱)



倪(四六)烦劳则阳气张大.脉来寸急尺缓.为呕逆眩晕.是厥阳变化.内风鼓动.而后上凭诸窍.病不在乎中上.经云.上实下虚.为厥巅疾.信斯言也.


熟地(四钱) 杞子(二钱) 白蒺藜(一钱五分) 清阿胶(二钱) 菊花炭(一钱) 云茯神(二钱) 豆皮(三钱)


经义


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素问》)


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


哲言


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若甚而良久方醒者,又名郁冒,谓如以物冒其首也。(《证治汇补》)


眩晕之证,《内经》虽云皆属于肝风上攻,然体虚之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当以脉证别之。风则脉浮有汗,项强不仁;寒则脉紧无汗,筋挛掣痛;暑则脉虚烦闷;湿则脉沉吐逆。及其七情所伤,遂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眉棱骨痛,眼不可开,寸脉多沉,此为异耳。若疲劳过度,吐衄便利,妇人崩伤产后,去血过多,皆令人眩晕,当随其因治之。(严用和)


眩晕之病,悉属肝胆风火。风火属阳,阳主动,故目眩而头晕也。譬如火焰得风,则旋转不已。


○有肾阴不足,三阳之焰震耀于当前,故阴虚之人常若眩晕。目中忽见火如星炮,胸隔必多痰,晕时眼不能开,开则所见之物非斜即倒。


○有中土虚衰,下逆之光上浮巅顶,发则眩仆呕吐,而五心烦热。(《己任编》)


肥白人湿痰滞于上,阴火起于下,痰挟虚火,上冲头目,邪正相煽,故忽然眼黑生花,所谓无痰不作眩也。


○黑瘦人肾水虚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作眩晕,所谓风胜则地动,火得风而焰旋也。(朱丹溪)


头痛之病,上实证也;头眩之病,上虚证也。《内经》分别甚明,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又曰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此以邪气在上,所以为痛,故曰上实也。至若眩晕之病,则曰上气不足,又曰上虚则眩,未闻言上之实也。而后世诸家,有曰结而为饮,随气上逆者;有曰疲劳过度,下虚上实者;有曰肾不纳气,使诸气逆奔而上者。即如丹溪亦曰痰在上,火在下。凡此皆言上实也。何与《内经》相反若此?噫!此后人之不明耳。夫眩晕之证,或为头重眼黑,或为脑髓旋转,不可以动。求其言实之由,不过谓头重者为上实。不知头本不重于往日,而惟不胜其重者,乃甚于往日耳。上力不胜,阳之虚也,岂上实乎?又何气不归元及诸气逆奔之有?盖上实者宜降宜抑,上虚者最不宜再伐生气。此上实上虚之旨,不可不辨。


○头眩有大小之异,察之可得虚实之情。


如今人之气禀薄弱者,无论少壮,或于劳倦酒色之后,每有耳鸣如磬,或头眩眼黑,倏顷而止者,乃常有之事。


至于中年之外,多见眩仆卒倒等证,亦常有之事。但忽晕忽止者,人皆谓之头晕眼花;卒倒而不醒者,人必谓之中风中痰,不知忽止者,以其气血未败,故旋见而旋止,即小中风也;卒倒而甚者,以其根本既亏,故遽病而难复,即大眩晕也。且必见于中年之外,而较之少壮益又可知。于此察之,则是风非风,是痰非痰,而虚实从可悟矣。(张景岳)


补编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泽泻汤主之。(《金匮》)


眩晕一证,人皆称为上盛下虚,而不明言其所以然之故。盖所谓虚者,血与气也;所谓实者,痰涎风火也。


原病之由,有气虚者,乃清气不升,或汗多亡阳所致,当升补阳气;有血虚者,乃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阴补血。此皆不足之证也。有因痰涎郁遏者,宜导痰开郁,重则吐下;有因风火摇动者,宜清上降火。此皆有余之证也。世有谓气不归元,而用丹药镇坠,沉香降气,盖香窜散气,丹药助火,其不归之气岂能因此而复耶?《经》谓治病求本,气之不归,求本用药则善矣。(刘宗浓)


丹溪论眩晕曰∶无痰不作眩,虽有风者,亦必有痰挟气,虚者亦宜治痰为主。若据此论,则凡眩晕无非痰证也。何轩岐之言,绝不及痰,故在丹溪则曰无痰不作眩,当以治痰为主。余则曰∶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张景岳)


眩晕一证,有虚晕、火晕、痰晕之不同,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曷言乎虚晕也?如纵欲脱血,痈溃产后,老年精衰诸伤阴者,其证面赤口干,烦躁不寐,便秘溺赤,其脉弦细而数,或弦大而数,无非精血受亏,阴虚为病。盖蒂固则真水闭藏,根摇则上虚眩仆,此阴虚之晕也。如劳倦费神,吐泻汗多,悲哀痛楚诸伤阳者,其证面青神倦,畏寒厥冷,身面浮气,其脉沉细而迟,或浮大而空,无非元阳被耗,气虚为病。盖禀浓则真火归藏,脏亏则气逆上奔,此阳虚之晕也。治阴虚者,用归芍六味汤加人参之类,壮水之主,以生精血;治阳虚者,用八味养血汤加人参之类,益火之原,以生元气,所谓滋苗者必灌其根也。曷言乎火晕也?如房劳则火起于肾,暴怒则火起于肝,思虑则火起于脾。其证耳鸣目黑,上重下轻,眩仆卒倒,脉象细弱,无非动作烦扰,虚阳不藏。盖火藏则清明内持,动扰则掉摇散乱,此虚火之晕也。若实火眩晕者,人必强健,证必暴发,渴必引饮,脉必洪数,呕吐酸苦晕稍定,饮食寒凉晕稍缓,便解燥结晕稍止,无非风火相搏,实火为害。盖有余则上盛而火炎,壅塞则火炽而旋转,此实火之晕也。治虚火者,用六味、逍遥之属,滋阴以制火,舒肝以养脾;治实火者,宜三黄、竹叶、石膏之属,清降以抑火,辛凉以泻热,所谓虚火可补,实火可泻也。曷言乎痰晕也?如水沸水泛,则痰起于肾;风火生涎,则痰起于肝;湿饮不行,则痰起于脾。其证头重眼花,脑转眩冒,倦怠嗜卧,食饮不甘,脉象缓滑,无非疲劳过度,虚痰为虐。盖清升则浊阴下走,气滞则津液不行,此虚痰之晕也。若实痰眩晕者,脉证必实,积热在阳明,阻塞在经络,郁遏在肠间,无非风火结聚,积痰生灾。盖液凝则浊阴泛上,饮停则火逆上升,此实痰之晕也。治虚痰者,宜六味、八味、归脾之属,补肾之原以治痰之本;治实痰者,宜二陈、芩、连、滚痰丸之属,冷肠胃之热以治痰之标。大抵虚晕者十之六、七,兼痰火者十之二、三。且今人气禀薄弱,酒色不谨,肝肾亏而内伤剧,以致眩晕大作。望其容则精神昏倦也,闻其声则语言低微也,察其证则自汗喘促也,切其脉则悬悬如丝也。当此之时,须执定见,毋惑多岐,参、 、归、术,重剂多进,庶可转危为安。倘病家畏补而生疑,医家见补而妄驳,旁人因补而物议,以虚证为实火,以参、 为砒毒,卒中之变至,危脱之象见,虽有智者,无如何矣!(《会心录》)


戴复庵云∶有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生黑花,常见有物飞动,或见一物为两,宜《秘旨》正元散,加鹿茸,兼进养正丹。不效,一味鹿茸,每服半两,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许。缘鹿茸生于头,头晕而主以鹿茸,从其类也。此为虚寒也。丹溪云∶眩晕不可当者,大黄酒炒为末,茶调下,每服一、二钱。此为实热也。(张路玉)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其证有夹痰夹火、中虚下虚、治胆治胃治肝之分。火盛者,用羚羊、山栀、连翘、花粉、元参、生地、丹皮、桑叶,以清泄上焦窍络之热,此先从胆治也。痰多者,必理阳明,消痰如竹沥、姜汁、菖蒲、二陈汤之类。中虚则兼用人参、《外台》茯苓饮是也。下虚者必从肝治,补肾滋肝,育阴潜阳镇摄。至于天麻、钩藤、菊花之属,皆系熄风之品,可随证加入。此证原本肝风,当与肝风、中风、头风门合而参之。(《临证指南》)


脉候


浮而散者为眩仆。


○春脉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素问》)


肝脉溢大主眩。若风浮寒紧,湿细暑虚,痰弦而滑,瘀芤而涩,数大火邪,濡大虚极。(《证治汇补》)


选案


刘允功,形体魁伟,不慎酒色,偶因劳怒,头晕仆地,痰涎上涌,手足麻痹,口干引饮,六脉洪数而虚。


余以为肾经亏损,不能纳气归原而为晕,不能摄水归原而为痰,阳气内虚而麻痹,虚火上炎而作渴,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丸治愈。(薛立斋)


吴添官母,时多暴怒,经行复止,气逆上厥,如畏舟船,动则晕去,久卧于床,时若天翻地覆,大热引饮,脑如刀劈,食少泻多。余以怒甚则血菀于上,而气不返于下者,名曰厥巅疾。厥者,逆也。巅者,高也。气与血俱逆于高巅,故动辄眩晕也。又以上盛下虚者,过在少阳,少阳者,胆也,胆之穴络于脑,郁怒之火,上攻于脑,得补而炽,其痛如劈。同为厥巅之疾,风火相煽,故振摇而热蒸;木土相凌,故艰食而多泻。


于是会《内经》铁落镇坠之意,以代赭、龙胆、芦荟、黄连降其上逆之气,以蜀漆、丹皮、赤芍行其上菀之血,以牡蛎、龙骨、五味敛其浮游之神。最要在每剂药中生入猪胆汁二枚,盖以少阳热炽,胆汁必干,亟以同类之物济之,资其持危扶颠之用。连进十数剂,服猪胆二十余枚,热退身凉,食加泻止,始能行步。尚觉身轻不支,减去猪胆、芦、龙,加入参、归、姜、枣,平调而愈。(《寓意草》)


一人常头目眩晕,步履不稳,寸脉豁大,关脉多滑。医谓老年体虚,用补。余曰∶脉大无力,固虽属虚,然滑则多痰,徒补而不消痰,则眩晕不去,步履何由而健?必须补中兼消。方用六君汤,加菊花、川芎、酒炒黄芩,与服十剂,证觉减轻。再加归、芍,配合丸药。熟地泥膈,肉桂助火,皆非所宜。(程星海)


《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摇也。眩,昏乱旋转也。皆由金衰不能制木,木旺生风,风动火炽。风火皆属阳而主动,相搏则为旋转。《内经》又云∶上虚则眩,是正气虚而木邪干之也。又云∶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皆言不足为病。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宗河间之说,亦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皆言有余为病。前圣后贤,何其相反如是。余少读景岳之书,专主补虚一说,遵之不效。再搜古训,然后知景岳于虚实二字,认得死煞,即于风火二字,不能洞悉其所以然也。盖风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则风生而火发,故河间以火风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究之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但河间诸公,一于清火驱风豁痰,犹未知风火痰之所由作也。余惟于寸口脉滑,按之益坚者为上实,遵丹溪以酒大黄治之。如寸口脉大,按之即散者为上虚,以一味鹿茸酒治之。寸口脉微者,以补中益气汤,或黄 白术煎膏入半夏末治之。


然欲荣其上,必灌其根,如正元散及六味丸、八味丸,皆峻补肾中水火之妙剂。乙癸同源,治肾即所以治肝,治肝即所以熄风,熄风即所以降火,降火即所以治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难以笔楮传也。如钩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润熄风之品,无不可于各方中出入加减,以收捷效也。


清臣曰:眼花为眩,头旋为晕。或火、或痰、或血虚、气虚、或阴虚、阳虚,或脾肾虚,或肝肾虚,务须分辨明白,治乃无误。


火盛,丹栀逍遥散或芩连二陈汤,俱加枳壳、菊花、天麻。


痰盛,苍白二陈汤加南星、天麻;或二陈加芎、星、旋覆、天麻、竹沥。


血虚,四物加橘、半、天麻;或四物加人参、天麻。


气虚,六君加枳实、天麻;或补中加川芎、天麻。


阴虚火盛,一阴煎或加减一阴煎,俱加川芎、天麻。


阳虚寒盛,参附汤加炮姜、天麻;或附子理中汤加天麻。


脾肾两虚,朝补中汤,夕六味丸,俱加天麻。


肝肾两虚,理阴煎加橘、半、枣皮,枸杞、天麻;或大补元煎加天麻。


通用防眩汤:熟地、当归、白芍、焦术各一两,川芎、枣皮、半夏各五钱,人参三钱、天麻一钱,陈皮五分。或清晕化痰汤,陈皮、半夏、茯苓、川芎、白芷、羌活、防风、枳实、南星、黄芩、天麻二味酒炒,细辛、生姜。火盛加黄连、炒栀;痰盛加姜汁、竹沥;血虚去羌、防、星、芷,加归、地;气虚去羌、防、白芷,加参、术。


二陈汤(见痰饮一味鹿茸酒 注云∶鹿缘茸生于头,头晕而主鹿茸,盖以类相从也。用鹿茸(半两,)酒煎去滓,入麝香少许服。


一味大黄散 丹溪云∶“眩晕不可当者,此方主之”。大黄酒制三次,为末,茶调下,每服一钱至二、三钱。


玉液汤(《济生》) 治眉棱骨痛。


半夏(六钱,汤泡七次,切片作一服,加生姜十片


水煎去滓,纳沉香末少许服。


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内动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是也,逍遥散主之。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有气虚挟痰者,书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重下轻也,六君子汤主之。亦有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者,六味汤。亦有命门火衰,真阳上泛者,八味汤。此治眩晕之大法也。予尝治大虚之人,眩晕自汗,气短脉微,其间有用参数斤而愈者,有用参十数斤而愈者,有用附子二、三斤者,有用 、术熬膏近半石者,其所用方,总不离十全、八味、六君子等。惟时破格投剂,见者皆惊,坚守不移,闻者尽骇,及至事定功成,甫知非此不可。想因天时薄弱,人禀渐虚,至于如此。摄生者。可不知所慎欤!


加味逍遥散(见类中。


眩晕者,眩冒而旋转不定也。如因肝风痰饮而致者,统以二陈汤加味主之。如因虚而致者,以一味鹿茸酒主之。如因火亢而致者,以一味大黄散主之。


二陈汤


半夏(三钱) 陈皮(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炙)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属肝风者,加防风、玉竹、天麻、钩藤。如属痰饮者,倍半夏,倍加泽泻。火盛者,加黄芩、元参。


一味鹿茸酒


鹿茸(一两) 酒煎去渣,入麝香少许服。


一味大黄散


大黄(制) 为末茶调下,每服一钱至二三钱。清宁丸亦可代之。


〔眩晕提纲〕 眩因痰饮与肝风,或火或虚病亦同,辨证立方均得法,一投药饵便成功。


二陈加味汤


(证附) 专属肝风眩晕时,苓甘陈夏喜兼施,防麻玉竹钩藤入,加味煎汤效更奇。


二陈加味汤


(证附 二陈汤见上) 眩晕如因痰饮生,二陈主治患能平,倍加半夏还兼泽,火盛元芩入更精。


一味鹿茸酒


(证附) 珠生顶上号斑龙,头眩因虚用此茸,好酒煎汤加麝饮,一杯灵药快浇胸。


一味大黄散


(证附) 大黄研末用茶调,好似金茎露降霄,眩晕确知因火得,一杯入腹热全消。


眩,惑乱也,从目从玄。玄,黑暗也,谓眼见黑暗也。(虚人久蹲陡起,眼多黑暗是也。)


晕与运同,旋转也,所见之物皆旋转如飞,世谓之头旋是也。此风火上冲使然。经以掉眩属风木,风即火气之飘忽者,风从火生,火藉风煽,观焰得风而旋转,可见矣。(外风、内风、热风、冷风,皆能煽火。)经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然则目之能视者,乃脏腑之精气灵明为之也。此上注之精气。必安静不摇,而后 物有定,若为风火所煽而旋转,则所见之物亦旋转矣。此乃目之精气为病,非目睛之转动也。然经谓目系属于脑,出项中,邪(邪指风邪言)中项入深,随目系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转眩。赵以德谓顺静宁谧者水之化,动扰挠乱者火之用。头以脑为主,脑者髓之海,目之瞳子亦肾之精,二者皆属肾水,喜宁静而恶动扰。宁静则清明内持,动扰则散乱昏惑,故目眩脑转云云。则风火煽动,固有脑转系急,而目转眩者乎。六淫七情,饮食痰水诸邪,皆能动火生风,风火盛极即然,虽壮实人亦有之,不必虚弱也,但虚者多耳。昧者定归之虚,试观醉人眼花,与虚何涉哉。刘宗浓以为上实,经以为上虚,非相悖也。盖虚者血与气也,实者风火与痰涎也,正自虚而邪自实也。痰涎随风火上壅,浊阴干于清阳也,故头风眩晕者多痰涎。丹溪谓无痰不作眩,必搐去而后愈。


当归 川芎(各二钱) 芍药 熟地黄 陈皮(各一钱半) 甘菊花(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旋复花 半夏 橘红 干姜(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 白术(各半两) 锉,每服一两,姜水煎。



猪牙皂角(一个) 玄胡索(一分) 青黛(少许) 上为末,水调豆许,鼻内灌之,其涎自出。


先仰卧灌鼻,俟喉中酸味,即起身,涎退场门,咬铜钱一文任流下。



天雄(炮,去皮) 细辛(洗去土,多三钱) 山茱萸(去核) 干姜(炮,各五两) 防风 山药(炒,各七两) 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



红豆(炒) 干姜(炮) 陈皮(去白,各三钱)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茯苓(去皮,各二两) 肉桂(去粗皮) 川乌(炮,去皮,各两半) 附子(炮,去皮尖) 山药(姜汁浸炒) 川芎 乌药(去木) 干葛(各一两)


黄(炙,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加生姜三片,枣一枚,盐少许,食前温服。



好辰砂 草乌 瞿麦 黄药子(各一两) 上为粗末,瓷碗一个,以姜汁涂炙数次,入砂在内,上铺诸药,复以盏盖了,掘一小坑,安碗在内,用熟炭五斤, 令火尽,吹去草药灰,取辰砂研细,或只独用辰砂末。每服一钱半,淡姜汤下。或加用鹿茸,去毛,切片酒浸,为末,三两,和黄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人参汤调下,空心服。熟砂有毒,更宜斟酌。



天麻(五分) 半夏(汤洗,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苍术 橘皮 黄 泽泻 白茯苓(各五分) 神曲(一钱,炒) 大麦 (一钱半) 干姜(三分) 黄柏(二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一钟,去渣热服,食前。


眩晕之病形何如.曰.眩晕之病.悉属肝胆两经风火.风火属阳阳主动.故目眩转而头晕也.譬如火焰得风.则旋转不已.缘手少阳之支者.从耳后出至目锐 .而交于足少阳.足少阳之支者.从跗上.入大指爪甲.出三毛.而交于足厥阴.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目系以入于脑.人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而转矣.所谓邪者.总风寒湿热内外之诸邪也.然则何为而属于肝胆.盖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是必循筋脉而才能上注.肝主筋.肝有风火.则筋病.而上注者.壅而不行.所谓目系者.因风火而燥.燥则收引而急.急则目眩.此一说也.又胆经之脉.从童子 穴.终足厥阴.故胆经风火.亦致掉眩也.故经曰.诸风掉眩.悉属于木也.又有太阳之气.标在于巅.又络于脑.又膀胱穴.自睛明出至阴于足外.故寒水之气太过.凌逼真火.亦眩仆也.又有心下有支饮.其人冒眩.是格心火不行.而上冲头目也.又有风寒相搏.食谷即眩.是内受湿饮之郁.而不足之微阳.与所郁之热.并而上冲于头目为眩也.睛明穴.属阳明.(谦按.睛明穴属太阳.此言属阳明.故注以俟考.)又阳明支者.入目内 .故眩也.又有肾阴不足.三阳之焰.震耀于当前.(阴虚之人.常若眩晕.目中忽见火如星炮.胸膈必有痰.发晕时眼不可开.开则所见之物.非倒即斜.)中土虚衰下.逆之光.上薄于颠顶.(土虚之发.其眩仆也不能起.必恶心呕吐.而五心烦热.)此则似乎不关于肝胆两经.不知其始也.各有所因.其终也.不能不由其所从历之途.而见端于极也.则仍谓之悉属于木可也.(此与吞酸两症.四明分晰详尽.而俱不立方治.须参丹溪损庵立斋景岳诸法治之.)


伤损之证,头目眩晕:


●有因服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


●有因亡血过多,以致眩晕者。


●如兼腹胀呕吐,宜用六君子汤。


●兼发热作渴,不思饮食者,宜十全大补汤。


按、方剂:●六君子汤方见胸腹痛闷


●十全大补汤方见瘀血泛注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


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


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之声。切不可全谓耳鸣为虚。此头脑挟风所致。有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常黑花。观见常如有物飞动。或见物为两。宜三五七散。或秘旨正元散加鹿茸。兼进养正丹。不效。一味鹿茸。每服半两。酒煎去滓。入麝少许。缘鹿茸生于头。头晕而主以鹿茸。盖以类相从也。曾有服头痛药不愈。服茸朱丹而效。此为虚寒也。若实者用之。殆矣。故丹溪曰。眩晕不可当者。大黄三次酒炒干为末。茶调下。每服一钱至二钱。刘宗浓曰。眩晕乃上实下虚所致。所谓虚者。血与气也。所谓实者。痰涎风火也。经云。上虚则眩。又云。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则与刘氏所称。无乃冰炭乎。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亦何冰炭之有。然当以脉法辨之。寸口大而按之即散者为上虚。以鹿茸法治之。寸口滑而按之益坚者为上实。以酒大黄法治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然无不因痰火而作。谚云。无火不动痰。无痰不作晕。须以清火豁痰为主。而兼治六淫之邪。无不愈者。风寒在脑。或感邪湿。头眩重痛欲倒。呕逆不定。三因芎辛汤。冒雨或中湿。眩晕呕逆。头重不食。本方去细辛、芽茶加半夏、茯苓。恶风眩晕。头旋眼黑恶心。见风即复作者。半夏苍术汤。风虚眩晕多痰。导痰汤加天麻。肾气素虚而逆者。沉香降气下养正丹。不应。八味丸。风热眩晕眼掉。川芎茶调散。痰厥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痰火眩晕者。二陈汤加白术、川芎、天麻。有热。更加山栀、黄芩。七情郁而生痰。亦令头眩。但见于郁悒之人。及妇女辈。二陈加木香、丁香、白术、砂仁。早起眩晕。须臾自定。乃胃中老痰使然。古方用黑锡丹劫之。不若青礞石丸镇坠。后用理中丸调理。痰结胸中。眩晕恶心。牙皂末和盐汤探吐。吐定。服导痰汤。劳役过度。眩晕发热者。补中益气汤加天麻。兼呕逆。六君子汤。气虚而喘。加黄 。阴虚火炎痰盛。少加熟附子。煎成加姜汁、竹沥。因虚致眩。虽定后。而常欲向火。欲得暖手按者。阳气不足故也。附子理中汤。淫欲过度。肾与督脉皆虚。不能纳气归源。使诸逆奔上而眩晕。六味丸加沉香、鹿茸。名香茸八味丸。肥白人眩晕。清火降痰为先。而兼补气药。黑瘦人眩晕。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胸中有死血。作痛而眩。饮韭汁酒良。产后血晕。见妇人本门。


〔诊〕 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浮弦为肝风。右手滑实痰积。脉大是久病。虚大是气虚。


石预治司业董方南夫人。体虽不盛。而恒有眩晕之疾。诊其六脉皆带微弦。而气口尤甚。盖缘性多郁怒。怒则饮食不思。恒服消导之味。则中土愈困。饮食皆化为痰。痰从火化而为眩晕矣。岂平常肥盛多湿之痰可比例乎。为疏六君子方。水泛为丸。服之以培中土。中土健运。当无数化不及。留结为痰而成眩晕之虑。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朔客梁姓者。初至吴会。相邀石顽往诊。时当夏月。裸坐盘餐。倍于常人。而形伟气壮。热汗淋漓于头项间。诊时不言所以。切其六脉沉实。不似有病之脉。惟两寸略显微数之象。但切其左。则以右掌抵额。切其右。则易左掌抵额。知其肥盛多湿。而夏暑久在舟中。时火鼓激其痰。而为眩晕也。询之果然。因与导痰汤加黄柏、泽泻、茅术、浓朴二服而安。


又治松陵贡士吴友良。年逾古稀。头目眩晕。乃弟周维。素擅岐黄。与补中益气数服。始用人参一钱。加至三钱。遂痞满不食。坐不得卧。三昼夜。喃喃不休。仲君孝廉谦六。相延石顽往候。见其面赤。进退不常。左颊聂聂 动。诊其六脉皆促。或七八至一歇。或三四至一歇。询其平昔起居。云。是知命之年。便绝欲自保。饮啖自强。此壮火烁阴而兼肝风上扰之兆。与生料六味除去茱萸。易入钩藤。大剂煎服。是夜即得酣寝。其后或加鳖甲。或加龙齿。或加枣仁。有时妄动怒火。达旦不宁。连宵不已。则以秋石汤送灵砂丹。应如桴鼓。盛夏酷暑。则以小剂生脉散代茶。后与六味全料调理。至秋而安。



右 调气熄肝,眩晕不定。左脉弦大,尺部空虚。下虚上实。拟介类潜阳,为进一层治。


生龟板(七钱) 磁石(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阿胶珠(二钱) 生牡蛎(五钱) 朱茯神(三钱)池菊花(一钱五分) 黑豆衣(三钱) 钩钩(三钱) 淮小麦(五钱)



钱(左) 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肝经之气,横扰不平,则腹胀胸闷。在下则为气,上旋则为风,风阳上旋,则为眩晕。今大势虽定,而根柢不除,牙龈胀痛,亦属风阳阻于胃络也。脉象细弦。宜为柔养。


川石斛(四钱) 大麦冬(三钱)生牡蛎(六钱) 生白芍(二钱) 白蒺藜(三钱) 小黑豆衣(三钱)酒炒女贞子(三钱) 阿胶珠(一钱五分) 干橘叶(一钱)



某 头目旋晕,经久不愈,投滋纳减,此痰阻中宫。痰能作眩,古人之言,岂欺我哉。


温胆汤加蚕砂蒺藜僵蚕天麻蒌仁杏仁。另白金丸五分先服。



李(右) 气血两亏,木失涵养,致阳气不和,头昏眩晕,皮寒骨蒸,时易汗出。阳气不能外卫,非偏热所能常进也。


川桂枝(五分) 地骨皮(二钱桂枝同炒) 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白茯苓(三钱) 白归身(二钱)炙黑草(三分) 橘白(一钱) 淮小麦(五钱) 大南枣(三枚)



叶(右) 但寒不热,渐致腹满作痛,头昏目眩,饮食少思。脉弱而弦。气滞于下,阳升于上。宜调气熄肝。


醋炒香附(二钱) 当归(二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 白蒺藜(三钱) 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钩钩(三钱) 半夏曲(一钱五分) 干橘叶(一钱) 甘菊花(一钱五分) 佛手花(七分) 生熟谷芽(各一钱)


【二诊】 眩昏少减,食入仍满。再和协肝脾。


制香附(二钱) 广陈皮(二钱) 朱茯神(三钱) 冬白芍(一钱五分) 缩砂仁(五分后入) 炒枳壳(一钱)炒枣仁(三钱研) 香橼皮(一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 沉香曲(二钱炒) 焦麦芽(二钱)



梁(右) 每交阴分,火升眩晕颧红,阳气尽从上凌,两足不温,头发脱落。宜导阳气下行。


生牡蛎(四钱) 炙龟板(三钱先煎) 池菊(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石决明(四钱)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钩钩(三钱) 粉归身(一钱五分) 滋肾丸(一钱五分盐汤先服)



茅(右) 脉细濡而右关带滑。叠进育阴潜阳,昏晕依然不定,有时 作酸。良以清津为阳气所炼,渐欲成痰,致浊阻清位,所以昏晕不能定也。再以退为进。


制半夏 晚蚕砂 云茯苓 杭菊 广橘红 煨天麻 白蒺藜 白金丸(三分)


【二诊】 阳气浮越在上,时时昏冒。在上之阳气日浮,在下之阳气日乏,所以叠进潜阳,而病不少退。拟金匮附子汤以导阳气下行。


台参须(一钱另煎) 野于术(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熟附片(四分) 煨牡蛎(四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白蒺藜(三钱) 老生姜(二片)



金(右) 眩晕呕吐,舌本牵强,脉滑苔腻,火升右太阳作痛。肝阳挟痰上升。宜化痰熄肝。


桑叶(一钱五分) 山栀(三钱) 僵蚕(二钱) 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二分) 丹皮(一钱)蔓荆子(一钱) 橘红(一钱) 竹茹(一钱) 白金丸(五分分二次先服)



杨(左) 白疹已化,热亦渐轻。而四肢欠温,痰多频咳,有时自觉热冲至巅,则头昏眩晕。脉象沉弦。良由痰饮内阻,阳气不克宣通,所谓无痰不作眩也。拟化痰以通阳气。


制半夏(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炒苏子(三钱) 白蒺藜(三钱去刺) 僵蚕(二钱) 白茯苓(三钱)制南星(四分) 川桂枝(四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煨姜(二片)


【二诊】 头晕恶寒已退,痰多欲咳。的是痰饮内动,阳气郁阻。再化痰降气。


于术(二钱) 川桂枝(三分) 补骨脂(盐水炒一钱) 干姜(三分) 炙草(二分) 橘红(一钱)白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五加皮(二钱)


【三诊】 昨吐痰涎甚多,余邪上泛也。今吐痰尚作恶心,胃气已经虚馁,况吐出带黑。拟四逆法。


台参须(另煎冲八分) 上广皮(一钱) 生熟薏仁(各二钱) 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熟附片(五分) 淡干姜(五分) 竹茹(姜汁炒一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四诊】 投附子四逆,呕吐已止,痰亦渐少,咳嗽较定,而咽中觉燥,舌仍淡白。本质阴亏,未便温燥过节。


拟六君以治脾胃为主。


台参须(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于术(一钱五分) 上广皮(一钱) 生熟草(各一分) 竹茹(姜汁炒一钱) 佩兰叶(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五诊】 祛痰补气,咳嗽痰多俱减,咽燥转润。的是寒饮内阻,脾胃气虚。药向效边求。


台参须(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陈皮(一钱) 姜汁炒竹茹(一钱) 炒于术(二钱)生熟草(各二分) 云茯苓(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玫瑰花(二朵) 真武丸(三钱先服)


【六诊】 痰多咳逆气喘。脉象沉弦,左部细弱。脾胃肾皆虚,气不收摄。拟摄纳阳气。


台参须 补骨脂 浓杜仲 云茯苓 车前子 菟丝子 怀牛膝 济生肾气丸


【七诊】 温摄脾肾,气喘已平,痰亦渐少。可见脾虚不运则生痰,肾虚不纳则气逆。药既应手,宜再扩充。


台参须(一钱) 炒于术(一钱五分) 牛膝(盐水炒三钱) 车前子(三钱) 上广皮(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沙苑(盐水炒三钱) 菟丝子(盐水炒三钱) 茯苓(三钱) 巴戟肉(三钱) 杜仲(三钱)补骨脂(盐水炒三钱)


【八诊】 气喘已平,每至戌后阴分,痰辄上逆。再以温药和之。


台参须(一钱) 茯苓(三钱) 炒于术(二钱) 桂枝(四分) 炙甘草(二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杜仲(三钱) 巴戟肉(三钱) 橘红(一钱) 菟丝子(盐水炒三钱) 济生肾气丸(三钱)


丸方 脾虚则生湿,气虚则生痰,痰饮内踞,为喘为咳为眩晕。温脾所以燥湿化痰,而脾土之阳,化生于命火,历投温补脾肾,颇形康胜。此次喘发甚重,守前意进退施治,渐得平定。惟衰年气血皆亏,阴腻之药,必助寒饮,惟血肉有情之品,斯温不涉燥,柔不涉腻。


炙上 (四两) 煨天麻(一两) 巴戟肉(三两) 白茯苓(三两) 炙甘草(八钱) 奎党参(六两)炒山药(三两) 广郁金(三两) 川桂枝(八钱) 炒于术(三两) 甘杞子(三两) 浓杜仲(三两)炒萸肉(二两) 制半夏(二两) 广橘红(一两) 泽泻(一两五钱) 肥玉竹(二两) 补骨脂(盐水炒二两) 白蒺藜(去刺炒二两) 菟丝子(盐水炒二两) 蜜炙淡干姜(六钱) 炒霞天曲(一两) 胡桃肉(十二枚打碎)


上药各炒研为末,用鲜河车一具,漂净酒煮打烂,捣药糊丸,每服三钱。


伤损之证,头目眩晕,有因服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有因亡血过多,以致眩晕者。如兼腹胀呕吐,宜用六君子汤,兼发热作渴不思饮食者,宜十全大补汤。


六君子汤(方见胸腹痛闷)


十全大补汤(方见瘀血泛注)


大意


诸脉皆系于目.脏腑筋骨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气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者.随目系而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而眩矣.(经文)


内因


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内经)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虚.因暑.因湿者.(汇补)


外候


其状目暗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不省人事.盖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若甚而良久方醒者.又名郁冒.谓如以物冒其首.不知人事也.(汇补)


眩分虚实


虚者.内外之邪.乘虚入表而上攻.实者.内外之邪.郁痰上结而下虚.(入门)


湿痰眩晕


肥白人湿痰滞于上.阴火起于下.痰挟虚火.上冲头目.邪正相煽.故忽然眼黑生花.所谓无痰不作眩也.(丹溪)


肝火眩晕


黑瘦人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谓风胜则地动.火得风而旋焰也.(丹溪)


肾虚眩晕


人身阴阳.相抱而不离.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若淫梦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原.使诸气逆奔而上.此眩晕出于肾虚也.(直指)


血虚眩晕


血为气配.气之所丽.以血为荣.凡吐衄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直指)


脾虚眩晕


脾为中州.升腾心肺之阳.堤防肾肝之阴.若劳役过度.汗多亡阳.元气下陷.清阳不升者.此眩晕出于中气不足也.(刘纯)


气郁眩晕


七情所感.脏气不平.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必寸口脉沉.眉棱骨痛为异.若火动其痰.


必兼眩晕嘈杂.欲作吐状.(汇补)


停饮眩晕


中气不运.水停心下.心火畏水.不敢下行.扰乱于上.头目眩晕.怔忡心悸.或吐涎沫.宜泻水利便.使心火下交.其眩自已.(汇补)


外感眩晕


外邪所感者.风则项强自汗.寒则拘挛掣痛.暑则烦闷口渴.湿则重着吐逆.此四气乘虚而眩晕也.(心法)


晨昏眩晕


有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日以为常.谓之晨晕.此阳虚也.有日晡眩晕.得卧少可.谓之昏晕.此阴虚也.(绳墨)


死症


凡眩晕言乱.汗多下利.时时自冒.卧亦旋转者.虚极不治.(入门)


脉法


肝脉溢大必眩.若风浮寒紧.湿细暑虚.痰弦而滑.瘀芤而涩.数大火邪.濡大虚极.


治法


先理痰气.次随症治.(举要)外邪和解清痰火.内虚本固标自移.(入门)


用药


外邪痰火.主以二陈汤.加天麻、蔓荆等.挟风.加荆、防.挟寒.加 本、细辛.挟暑.加香薷、藿香.挟湿.


加苍术、浓朴.挟火.加山栀、黄芩.气虚.主以四君子汤.气陷.主以补中益气汤.血虚.主以人参养荣汤.肾虚.


主以鹿茸肾气丸.阳气久虚.遇寒必冒者.桂附八味丸.相火妄动.遇劳必眩者.加减逍遥散.


丹药禁用


世有所谓气不归源.而用丹药镇坠.沉香降气.误人极矣.盖金石助火.香窜散气.多致飞越之祸.岂能镇其不归之气耶.


【附:郁冒症】


郁冒者.由肾气大亏.每遇风寒.即发眩冒.不仁不省.冷汗时流.宜十全大补汤主之.


【附:肝厥症】


肝厥之症.状如痫疾.僵仆不醒.醒则呕吐.头眩发热.宜二陈汤.加柴胡、枳壳、甘菊、钩藤、干葛、山栀、生姜.


【附:头重症】


湿气在上.头重如山.有似眩状.宜红豆散搐鼻内.


眩晕选方


二陈汤 统治头眩.属风寒湿痰.诸有余之疾.(方见痰症)


四君子汤 治头眩.属脾弱气虚.诸不足之症.


补中益气汤 治头眩.属脾气下陷.清汤不朝于巅顶.(二方俱见中风)


人参养荣汤 治头眩.属脾肝血虚.荣气不充于三阴.


即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陈皮、远志、五味子.


鹿茸肾气丸 治眩晕.属肾气衰弱.不能纳气归原.


即六味丸加鹿茸、菟丝子、石斛、巴戟、龟板.


桂附八味丸 治眩晕.属阳气孤浮.引火归原.(方见中风)


加减逍遥散 治头眩.属气血不足.肝肾相火兼郁者.


当归 白术 白芍 茯苓 柴胡 丹皮 熟地 黄柏 炙甘草或加山栀、薄荷.舒郁尤捷.


消风散(见头痛。)


川芎散(《本事》) 治风眩头晕。


山茱萸(一两) 山药 甘菊花 人参 茯神 小川芎(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无时,日三服。不可误用野菊花。


羚羊角散 治一切头眩。


羚羊角 茯神(各二钱半) 芎 防风 白芷 甘草 半夏(汤洗。各半两) 枳壳 附子(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盅,生姜五片,慢火煎七分,温下。


都梁丸(《百一》) 治风吹项背,头目昏黑眩痛。


香白芷(大块者,用沸汤泡洗四五次,焙干)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用荆芥汤点茶下。


青州白丸子(见中风。)


芎 散 治风头旋,眼目昏痛,眩晕,倦怠心忪。


芎 前胡 白僵蚕(炒) 人参(各一两) 蔓荆子 天麻(酒浸,焙) 防风(去叉。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


白术饮 治风邪在胃,头旋不止,复加呕逆。


白术 浓朴(去皮姜炙) 甘菊花(各半两) 防风(去叉) 白芷 人参(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一盏,食前温服。


防风饮子 疗风痰气发即头旋,呕吐不食。


防风 人参 橘皮(各二两) 白术 茯神(各三两) 生姜(四两)


上锉碎,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四服,一日令尽。忌醋、桃、李、雀肉、蒜、面。


菊花散 治一切风,头目昏眩,面浮肿。


菊花 旋复花 牛蒡子 羌活 独活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咀,每服五钱,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食远服。


不换金正气散 姜附汤(俱见中寒。)


《济生》三五七散 治阳虚风寒入脑,头痛目眩运转,如在舟车之上,耳鸣,风寒湿痹,香港脚缓弱等疾。


天雄(炮,去皮) 细辛(洗去土。各三两) 山茱萸(去核) 干姜(炮。各五两) 防风 山药(炒。各七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


黄连香薷饮 十味香薷饮 消暑丸(俱见伤暑。) 肾着汤 渗湿汤(俱见伤湿。)


《济生》芎术汤 治冒雨中湿,眩晕呕逆,头重不食。


川芎 半夏(制) 白术(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七片,同煎,不拘时服。一方,有附子、桂心,无半夏。


羌活汤(东垣) 治风热壅盛上攻,头目昏眩。


羌活 防风 黄芩(酒洗,各一两) 柴胡(七钱) 黄连(酒煮,一两) 黄柏(酒炒) 栝蒌(酒洗。各半两) 甘草(炙,七钱) 白茯苓(五钱) 泽泻(三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取清,食后或先卧通口热服之,日二服。


钓藤散(《本事》) 治肝厥头晕。清头目。


钓藤 陈皮 半夏 麦门冬 茯苓(各半两) 石膏(一两,生) 人参 甘菊花 防风(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盅半,姜七片,煎八分,温服。


仙术芎散 治风热壅塞,头目昏眩。消痰饮,明耳目,清神。


川芎 连翘 黄芩 山栀子 菊花 防风 大黄 藿香叶 当归 芍药 桔梗(以上各七分) 石膏 滑石(各一钱半) 苍术 甘草(各一钱) 薄荷叶 缩砂仁 荆芥(各四分)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服。


蔓荆子散 治风头旋晕闷,起则欲倒。


蔓荆子 甘菊花 半夏(汤泡) 羚羊角(屑) 枳壳(麸炒) 茯神(去木) 芎 黄芩 防风(各七钱半) 麦门冬(去心,焙) 石膏(各一两) 地骨皮 赤箭 细辛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忌热面、饴糖、羊肉。


羌活汤 治风头眩,筋脉拘急,痰涎壅滞,肢节烦疼。


羌活 前胡(去苗) 石膏(研碎) 白茯苓(去皮) 芎 枳壳(麸炒) 黄芩(去黑心) 甘菊花防风 细辛(去叶) 甘草(炙,锉) 蔓荆子 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鸡苏三叶,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


芎术除眩汤(《直指》) 治感湿感寒,头重眩晕。


附子(生) 白术 川芎(各半两) 官桂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锉,每服三钱,姜七浓片,同煎,食前服。


理中汤(见霍乱。) 来复丹(见中暑。) 养正丹(见气。) 十四友丸(见惊。) 安肾丸(见喘。)七气汤(见气。)


益气补肾汤


人参 黄 (各一钱二分) 白术(二钱) 白茯苓(一钱) 甘草(炙,五分) 山药 山茱萸肉(各一钱半) 水二盅,枣二枚,煎八分,食用服。


补肝养荣汤


当归 川芎(各二钱) 芍药 熟地黄 陈皮(各一钱半) 甘菊花(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若肾虚气不降者,去菊花,入前补肾汤。


芎归汤 治产后去血过多,眩晕不省,及伤胎崩中,金疮、拔齿,去血过多,悬虚心烦,眩晕头重,目暗,举头欲倒。用川芎、当归各等分。每服五钱,水煎,不拘时服。


守中丸 治风头眩脑转,目系急,忽然倒仆。


人参 白术 甘菊花 枸杞子 山药(各二两) 白茯苓(去皮,十两) 麦门冬(去心,三两)生地黄(二十斤,绞取汁。)


上为细末,先用生地黄汁于银器内,入酥三两,白蜜三两,同煎,逐旋掠取汁上金花令尽,得五升许,于银器内拌炒前七味药,渐渐令尽,候干,入白蜜同捣数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服百日后,五脏充满,肌肤滑润。此药须择四季旺相日或甲子日修合,亦名五芝地仙金髓丸。


半夏白术天麻汤(东垣)


天麻(五分) 半夏(汤洗,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苍术 橘皮 黄 泽泻 白茯苓(各五分) 神曲(一钱,炒) 大麦 (一钱半) 干姜(三分) 黄柏(二分)


上件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服,食前。


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亦治内风之神药也。内风者,虚风是也。黄 甘温,泻火补元气。


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甘苦温,除湿补中益气。泽泻、茯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神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 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躁也。右气虚挟痰眩晕。余尝治一人卧则稍轻,但举足则头旋眼黑,以天麻、半夏、茯苓、白附、陈皮、僵蚕、参、 、甘草、当归、生姜、黄芩煎汤服之,五六日愈,盖仿此方加减之也。


旋复花汤(《济生》)


旋复花 半夏 橘红 干姜(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 白术(各半两)


上锉,每服一两,姜水煎服。


半夏加茯苓汤(见呕吐。)


茯苓半夏汤 治胃气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当先实其脾胃。


茯苓 白术 半夏 炒曲(各一钱) 大麦 (一钱半) 陈皮 天麻(各三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柴胡半夏汤 治风证不敢见风,眼涩头痛,有痰,眼黑,恶心兀兀欲吐,风来觉皮肉紧,手足重难举,居暖处有微汗便减,如见风即复作。一名补肝汤。


柴胡 苍术(各一钱半) 半夏(二钱半) 白茯苓(二钱) 炒曲 本(各一钱) 升麻(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五片,煎至一盅,食远服。


玉液汤 治七情所伤,气郁生涎,随气上逆,头目眩晕,心嘈忪悸,眉棱骨痛。


半夏(肥大者六钱,汤泡七次,切作片)


上作一服,水一盅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入沉香末少许,不拘时温服。


五苓散(见消瘅。)


人参前胡汤 治风痰头晕目眩。


人参(去芦,一钱半) 前胡 南星(汤泡) 半夏曲 木香 枳壳(麸炒) 橘红 赤茯苓 紫苏叶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一盅,食后服。


汉防己散 治上焦风痰攻注,头目旋晕,心神烦乱。


汉防己 麦门冬(去心,焙) 前胡(以上各一两) 半夏(汤泡) 旋复花 防风 细辛 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赤茯苓 人参 芎 羚牛角屑 枳实(麸炒) 荆芥(以上各七钱五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拘时温服。忌饴糖、羊肉。


羚犀汤 治暗风,头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节疼痛。


羚羊角屑 旋复花 紫菀(去苗土) 石膏 甘草(炙。各一两) 细辛(去叶,半两) 前胡(七钱五分) 犀角屑(二钱五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人参丸 治风头旋目眩,痰逆恶心,胸膈痞滞,咳嗽痰涎,喘满呕逆,不欲饮食。


人参 白术 旋复花(炒) 炙甘草(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 枳壳(麸炒) 前胡(各二两)木香(半两)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温生姜汤下。


祛痰丸 治风头旋,痰逆恶心,胸膈不利。


南星(生) 半夏(生) 赤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 干姜(泡。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温米饮送下。


天南星丸 治风虚痰,头目旋晕,肢节拘急。


天南星(炮) 附子(炮,去皮脐) 白附子(炮) 华阴细辛 旋复花 半夏(汤泡) 芎 (各半两)天麻(一两)


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不拘时,用荆芥、薄荷煎汤下。


麝香天麻丸 治风痰气厥头疼,目眩旋晕,四肢倦怠,睡卧不宁,精神不爽。


麝香(二钱,研) 天麻(酒浸) 防风 芎 (各一两) 甘菊花(七钱五分) 南星(一枚,重一两者,先用白矾汤洗七次,后用水煮令软,切片焙干)


上为细末,炼蜜丸,鸡头实大。每服一丸,不拘时,细嚼,荆芥汤送下。


青黛散(子和)


猪牙皂角(一个) 玄胡索(一分) 青黛(少许)


上为末,水调豆许,鼻内灌之,其涎自出。先仰卧灌鼻,俟喉中酸味,即起身涎出,口咬铜钱一文,任流下。


瓜蒂神妙散(见头痛,但河间方无瓜蒂一分。)


神芎散 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塞,并牙关闷痛。


川芎 郁金 荆芥 薄荷 红豆(各等分)


上为细末,入盆硝研匀,鼻内搐之,力慢加药。


郁金散 治头痛眩晕。


郁金 滑石 川芎(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空心用齑汁调服。此木郁达之之法也。若胸中有宿痰,宜瓜蒂散吐之。


独圣散


瓜蒂(不以多少) 郁金(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齑汁调下,用鸡翎探吐。后服愈风饼子。(方见头痛。)


防风通圣散(河间)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盆硝是,以上各半两)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涎嗽,加半夏(半两,制。)


如服药,不可无生姜同煎。


贾同知通圣散


防风 芍药(各二钱半) 甘草 滑石(各三两) 薄荷 黄芩 石膏 桔梗(各一两) 川芎当归 大黄 麻黄 连翘(各半两) 荆芥(三钱半) 白术 山栀子(各二钱半) 无芒硝,无缩砂。


崔宣武通圣散


防风 芍药 荆芥 当归 白术 山栀子(各二钱半) 川芎 大黄 薄荷 麻黄 连翘黄芩 桔梗 缩砂(各半两) 甘草 石膏(各一两) 滑石(三两)


刘庭瑞通圣散 有缩砂,无芒硝,其余皆同。缘庭瑞于河间守真先生得师傅之秘,从二年,始受于方,斯可取为端,而可准凭以用之。兼庭瑞以用治病,百发百中,何以疑之,因录耳。以前药庭瑞临时以意加减,一根据前法,嗽加姜制半夏半两。


若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痤。此劳汗出于玄府,脂液所凝。去芒硝,倍加芍药、当归发散玄府之风,当调其荣卫。俗云风刺,或生瘾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黄、盐豉、葱白出其汗,麻黄去节。亦去芒硝,以咸走血而内凝,故不用之。发汗罢,根据前方中加四物汤、黄连解毒,三药合而饮之,日二服。故《内经》曰∶以苦发之,为热在肌表连内也。


小便淋闭,去麻黄,加滑石、连翘,煎药中调木香末一钱匕。麻黄主于表,而不主于里,故去之。腰胁走注疼痛者,加硝石、当归、甘草,一服各二钱,调车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钱。故经曰∶腰者肾之府。破伤风者,如在表则辛以散之,在里则苦以下之,兼散之,汗下后通利荣血,祛逐风邪,每一两加荆芥穗、大黄各二钱,调全蝎末一钱,羌活末一钱。诸风痫搐,小儿急慢惊风,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肠胃干燥,寝汗切牙,上窜睡语,筋转惊悸,肌肉蠕动,每一两加大黄二钱,栀子二钱,茯苓末二钱匕。如肌肉蠕动者,调羌活末一钱。经曰∶肌肉蠕动,命曰微风。风伤于肺,咳嗽喘急者,每一两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钱。如打扑伤损,肢节疼痛,腹中恶血不下,每一两加当归、大黄各三钱半,调没药、乳香末各二钱。解利四时伤寒,内外所伤,每一两加益元散一两,葱白十茎,盐豉一合,生姜半两,水一碗,同煎至五七沸,或煎一小碗,温冷服一半,以箸投之即吐,吐罢后服一半,稍热服,汗出立解。如饮酒中风,身热,头痛如破者,加黄连须二钱,葱白十茎,根据法立愈。慎勿用桂枝麻黄汤解之。头旋脑热,鼻塞,浊涕时下,每一两加黄连、薄荷各二钱半。《内经》曰∶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已。王注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不已,如水泉者,故曰鼻渊也。此为足太阳脉与阳明脉俱盛也。如气逆者,调木香末一钱。


搜风丸(河间) 治邪气上逆,风热上攻,头目眩晕,大小便结滞。


人参 茯神(各半两) 滑石(二两) 藿香(二钱半) 干姜 白矾(生。各一两) 蛤粉 南星(一作半两)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四两) 薄荷(半两)半夏 寒水石(各一两)


上为末,滴水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生姜汤下,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白术附子汤(仲景)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


白术(二两) 附子(一两半,炮,去皮) 甘草(炙,一两)


每服五钱,姜五片,枣一枚,水一盅,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芎附汤(见鼻衄。) 正元散(见自汗。) 灵砂丹(见呕吐。) 养正丹(见气。) 茸朱丸(见头痛。)


沉香磁石丸 治上盛下虚,头目眩晕,耳鸣耳聋。


沉香(别碎) 蔓荆子 青盐(别研) 甘菊花(各半两) 巴戟(去心) 葫芦巴 山药(炒) 川椒(去目,炒) 磁石(火 醋淬,细研水飞) 山茱萸(去核) 阳起石(火 ,研)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酒煮米糊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用盐汤送下。


松花浸酒方 治风头旋,脑皮肿痹。


上以松花并台,春三月取五六寸,如鼠尾者,不拘多少,蒸,细切一升,生绢囊盛贮,以酒三升,浸五日。每日空心暖饮五合,晚食前再服。


消风散 治妊娠肝脏热毒上攻太阳穴,胸膈涎壅,头旋目晕,或腮项肿核。


石膏( ) 防风(去芦) 川羌活(去芦) 甘菊花(去枝梗) 川芎 羚羊角(镑)


当归(酒浸,去芦) 大豆黄卷(炒) 荆芥穗 白芷(各一钱) 炙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好芽茶半钱,煎至一盅,食远服。


犀角散 治妊娠妇人诸风热困倦,时发昏眩。


犀角 楝参 山栀仁 川羌活 黄连 青黛 川芎 吴白芷 茯苓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三片,竹叶七叶,煎至一盅,食远服。


有一患者,腹胀呕吐眩晕,用柴胡、黄芩、山栀、紫苏、杏仁、枳壳、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四剂而定,后又出血过多,昏愦目黑,用十全大补等药而苏。时肌肉溃烂,脓水淋漓,筋挛骨痛。薛切其脉浮而涩,沉而弱,此因气血耗损,不能养筋,筋虚不能束骨,遂用养气血之药,治之而愈。


有一患者,杖疮愈后失于调理,头目不清,服祛风化痰等药反眩晕,服牛黄清心丸又肚腹疼痛,杖痛肿痒,发热作渴,饮食不思,痰气上升,以为杖疮余毒复作,诊左尺脉洪大,按之如无。薛曰∶此肾经不足,不能摄气归源,遂用人参、黄 、茯苓、陈皮、当归、川芎、熟地、山药、山茱萸、五味、麦门、炙草服之而寻愈。后因劳热渴头痛,倦怠少食,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痊。


眩谓眼黑眩也,运如运转之运,世谓之头旋是也。《内经》论眩,皆属肝木,属上虚。丹溪论眩,主于补虚治痰降火。仲景治眩,亦以痰饮为先也。赵以德曰∶丹溪先生主火而言者,道也。然道无所之而不在,道之谓何?阴阳水火是也。其顺净清谧者水之化,动扰挠乱者火之用也。脑者,地气之所生,故藏于阴,目之瞳子,亦肾水至阴所主,所以二者皆喜静谧而恶动扰,静谧则清明内持,动扰则掉扰散乱,是故脑转目眩者,皆由火也。《灵枢》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目而为之精,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所谓邪者。风寒湿热内外之诸邪也。


然诸邪昼谓以火之所成眩者何?《内经》谓诸风掉眩,皆属肝木者,是专言风邪矣。《原病式》释之曰∶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头目为之眩晕而旋转,火本动也,焰得风则自然旋转,于是乎掉眩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此非风邪之因火所成者欤。然风有内外,外入者、兼火化者、则如是。若内发者,尤是因火所生之风也。及诸篇中考之,有谓厥阴司天,客胜,耳鸣掉眩。厥阴之胜者亦然。此司天之气,从上受者,外入者也。又谓发生之纪,与岁木运太过,皆掉眩巅疾,善怒。肝脉太过,善忘,忽忽冒眩巅疾。又徇蒙招尤,过在足少阳、厥阴者,言目 动蒙暗也。巢氏亦谓胁下痛头眩者,肝实也。此或得于肝脏,应天气者所动,或因本脏虚实之气自动,皆名之为风,非火之烈焰,何能上于巅也。至于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者,尤是肝木中火发之甚也。此天气内应于脏,与肝虚实之气动者,是皆名内发之风者也。又谓太阳之胜,热反上行,头项顶脑中痛,目如脱。注文谓寒气凌逼,阳不胜之,太阳之气,标在于巅,入络于脑,故病如是。谓太阳司天,善悲,时眩仆。《灵枢》谓邪在心者病亦同。二者皆是邪逼于心下,致神志不安则悲,心火不行则妄动上炎。谓太阴之复,阴气上厥,饮发于中,头项胸痛而掉螈尤甚。注文谓湿气内逆,寒气不行,太阳上留,故为是病。谓太阴在泉,病冲头痛,目似脱。注文云亦是足太阳病也。谓太阴司天,头项痛,善眩。《灵枢》谓邪在肾,颈项时眩。此皆湿邪害肾,逼太阳之气留于上而然也。至于《金匮要略》谓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者,亦是格其心火不行而上冲也。谓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谓阳明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二者因脾胃虚而阳气不足,所以外见迟紧之脉,内受湿饮之郁,不足之微阳者,始与所郁之热,并而冲上于胸目也。用此比类言之,则眩运之病,非一邪而可终。若夫太乙天真元气,皆得胃脘之阳以行于周身,分三阴三阳之经脉。六气应天之阴阳,营运于表者,谓之六化。布五行于五脏,属之气,应地之阴阳营运于里者,谓之五阳。虽然表里固分为二,及乎一经合一脏相通气而行,则表里必似二而一,一而二者也。悉如其天之有德、有化、有用、有变于气交者,备在身形之中。经曰∶成败倚伏,皆生于动,动之清静则生化治,动之躁乱则苛疾起。自此言之,掉眩由人气所动者,岂止如《金匮》所云湿饮而已。若此五阳六化妄动而病者,又可胜数哉。且夫,凡有过节,即随其所动,经脏之气而妄起,因名曰厥阳之火。厥阳之火有五,谓之五邪。五邪之变,遂胜克之病作。又或肾水不足,或精血伤败,不能制其五阳之火独光,或中土虚衰,不能堤防下气之逆,则龙雷之火得以震动于巅,诸火上至于头,重则搏击为痛,轻则旋转为眩晕矣。夫如是比类之,道在经有之,诸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其此之谓欤。或曰治诸邪当何如?曰∶夫火因动而起,但各从其所动之因而治之。因实热而动者,治其热。因邪搏击而动者,治其邪。因厥逆逼上者,下治所厥之邪。因阴虚而起者,补其阴,抑其阳,按而收之。因阳虚而气浮上者,则补其阳,敛其浮游之气。因五志而动者,各安其脏气以平之。因郁而发者,治其所郁之邪,开之、发之。因精血不足者补之,不已则求其属以衰之。因胜克而动者,从盛衰之气而补泻之。


中气虚衰而动者,补其土以安之。上焦清明之气虚,不能主持而动者,亦当补中焦之谷气,推而扬之。


因五脏六腑上注之精气不足而动者,察其何者之虚而补之。如是虽不专治其火,而火自息矣。凡治百病之由火而生者皆然,非唯掉眩而已。严氏云∶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当以脉证辨之。风则脉浮有汗,项强不仁,《局方》消风散、《本事》川芎散、羚羊角散、都梁丸、青州白丸子。寒则脉紧无汗,筋挛掣痛,不换金正气散加芎、芷、白芍药,甚则姜附汤、《济生》三五七散。暑则脉洪大而虚,自汗烦闷,黄连香薷饮、十味香薷饮、消暑丸。湿则脉细沉重,吐逆涎沫,肾着汤加川芎名除湿汤、渗湿汤、《济生》芎术散。风热,羌活汤、钩藤散。寒湿,芎术除眩汤、理中汤,仍吞来复丹,甚者养正丹。七情相干,眩晕欲倒,用十四友丸、安肾丸二药夹和,以《和剂》七气汤送下,仍间用乳香泡汤下。有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所致。当升阳补气,黄 、人参、白术、川芎、当归、甘菊花、柴胡、升麻之类。《直指方》云∶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气归元,使诸气逆奔而上,此眩晕出于气虚也,宜益气补肾汤。有血虚者,乃因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气补血芎归汤之类。《直指方》云∶吐衄崩漏,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宜补肝养荣汤。有因虚致晕,虽晕醒时面常欲近火,欲得暖手按之,盖头面乃诸阳之会,阳气不足故耳。丹溪云∶一男子年七十九岁,头目昏眩而重,手足无力,吐痰口口相续,左手脉散大而缓,右手缓而脉大不及于左,重按皆无力,饮食略减而微渴,大便三四日一行。众人皆与风药,至春深必死。予曰此大虚证,当以补药作大剂服之,众怒而去。予教用人参、当归身、黄 、芍药、白术,浓煎作汤使,下连柏丸三十粒,如此者服一年半,而精力如少壮时。连柏丸,冬加干姜少许,余三时皆根据本法。连柏皆姜汁炒为细末,又以姜汁煮糊为丸。东垣云;范天 之内,素有脾胃之病,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晚归,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


又疑药力少,复加七八十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吐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予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两次,则重损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之而愈。中脘伏痰,呕逆眩晕,旋复花汤主之。《金匮》方,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头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又云∶心下有支饮,(短气倚息,形如肿,为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白术汤主之。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水二升,煮一升,分温再服。痰闭不出者,吐之。青黛散搐鼻取涎,治眩神效。头风眩晕,可用独圣散吐之,吐讫可用清上辛凉之药,防风通圣散加半夏等味。仲景云∶此痰结胸中而致也。大小便结滞者,微利之,河间搜风丸。体虚有寒者,温之。仲景云∶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白术附子汤主之。肝厥,状如痫疾,不醒呕吐,醒后头虚运发热,用麻黄、钩藤皮、石膏、干葛、半夏曲、柴胡、甘草、枳壳、甘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钩藤散,钩藤、陈皮、半夏、麦门冬、茯苓、石膏、人参、甘菊、防风各等分,甘草减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七片,煎八分温服。戴复庵云∶有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常黑花观见,常如有物飞动,或见物为两,宜小三五七散。或芎附汤、生料正元饮加鹿茸一钱,下灵砂丹。或用正元饮加炒川椒一十五粒,下茸朱丸。若不效则独用鹿茸一味,每服半两,用无灰酒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麝香少许服。缘鹿茸生于头,头晕而治以鹿茸,盖以类相从也。曾有头痛不愈,服茸朱丹而效。右上一条,为虚寒者设也。若实热者用之殆矣。故丹溪云∶眩晕不可当者,大黄三次酒炒,干为末,茶调下,每服一钱至二钱。刘宗浓以眩晕为上实下虚所致,而又明之曰,所谓虚者,血与气也。所谓实者,痰涎风火也。是固然矣。然《针经》胃风篇云∶上虚则眩。


又五脏生成篇云∶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蒙、昏冒也,招、摇掉也,瞑、黑眩也,即眩晕之证。则刘氏所称,无乃与之冰炭乎?盖知虚者正气虚,实者邪气实,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则虚即实,实即虚,何冰炭之有。然亦当从寸部以定虚实。上虚者,以鹿茸法治之。上实者,以酒大黄法治之。《本事方》治虚风头旋,吐痰涎不已,以养正丹主之,称其升降阴阳,补接真气,非止头旋而已。严氏云∶世所谓气不归元,而用丹药镇坠、沉香降气之法。盖香窜散气,丹药助火,其不归之气,岂能因此而复耶!《内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气之归,求其本,而用药则善矣。


【诊】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右手脉实痰积。脉大是久病。


《北梦琐言》云∶有少年苦眩晕眼花,常见一镜子。赵卿诊之曰∶来晨以鱼 奉候,及期延于内,从容久饥,候客退,方得交接。俄而台上施一瓯芥醋,更无他味,少年饥甚,闻芥醋香,迳啜之,逡巡再啜,遂觉胸中豁然,眼花得见。卿云∶君吃鱼 太多,故权诳而愈其疾。


古名医治病,必详其原,随病化裁,出奇制胜,以冀必效。近世稍有微名,一切书籍,置之高阁,自以为得轩歧真传,若是者,误人匪浅。午夜扪心,能无愧乎,余虽昏耄,仍不敢掉以轻心,若应一诊,归必记病源,参稽古籍,所以慎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