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子
《本草经集注》:菥子
味辛,微温,无毒。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治心腹腰痛。
久服轻身,不老。一名 菥,一名大蕺,一名马辛,一名大荠。生咸阳川泽及道傍。四月、五月采,曝干。(得荆实、细辛良,恶干姜、苦参。)
今处处有之,人乃言是大荠子,世用甚稀。(《大观》卷六,《政和》一六七页)
《本草图经》:菥子
菥 子(图缺),生咸阳川泽及道旁,今处处有之。《尔雅》云∶菥 ,大荠。
郭璞云∶似荠 ,细叶,俗呼之曰老荠。苏恭亦云∶是大荠。又云∶然菥 味辛,大荠味甘。陈藏器以大荠即是葶苈,非菥 ,菥 大而扁,葶苈细而圆,二物殊也。而《尔雅》自有葶苈,谓之 (音典)
。注云∶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大抵二物皆荠类,故人多不能细分,乃尔致疑也。四月、五月采,曝干。古今眼目方中多用之。崔元亮《海上方》∶疗眼热痛泪不止,以菥 子一物,捣筛为末。欲卧,以铜箸点眼中,当有热泪及恶物出,并去 肉。可三、四十夜点之,甚佳。
《本经逢原》:菥子
荠菜
辛微温,无毒。
《本经》明目治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
发明 菥 即荠之大而有毛者,与荠之性不甚相远。其子专于明目,《千金》治目暗去翳方用之,亦治目中 肉,捣筛为末,夜夜点之,久久其膜自落。甄权以荠治青盲不见物,补五脏不足,二荠之性总不出《本经》主治也。
《名医别录》:菥子
无毒.主治心腹腰痛.一名大荠.生咸阳.四月、五月采,曝干.(得荆实、细恶干姜、苦参.)
《本经》原文∶析 子,味辛,微温.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久服轻身不老.一名
《千金翼方》:菥子
味辛,微温,无毒。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疗心腹腰痛。久服轻身不老。一名蔑菥,一名大蕺,一名马辛,一名大荠。生咸阳川泽及道旁,四月五月采,曝干。
《新修本草》:菥子
味辛,微温,无毒。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疗心腹腰痛。久服轻身不老。一名 菥,一名大蕺,一名马辛,一名大荠。生咸阳川泽及道旁。四月、五月采,曝干。
得荆实、细辛良,恶干姜、苦参。今处处有之,人乃言是大荠子,俗用甚稀。
〔谨案〕《尔雅》云∶是大荠,然验其味甘而不辛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