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目痛

治目瞳子痛痒(资生经)。穴阳白治下 痛。穴太冲治目急痛赤肿。穴太冲 阳谷 昆仑治目赤肿痛。穴曲泉治目痛赤。穴阳溪 阳谷治目外 赤痛。逆寒泣出。目痒。穴侠溪治目 伤。穴三间治目痛不能视。先取 。后取天牖风池。穴风池 脑户 玉枕 风府 上星治目痛视如见星。穴照海治目如脱。穴天柱 陶道 昆仑治目痛如脱。穴太陵 头维治目急痛。穴前谷 三间治面目痛目眵。穴阳白治头面浮肿。痛引目外 上赤痛。忽头旋目KT KT 视不明。穴目窗治目睛痛。不能远视。穴上星 脑户治目痛不能视。目痛如脱。穴玉枕疗头风目如脱。穴天柱疗目痛。穴心俞 阴跷疗头眩眼痛。穴飞扬 阳谷疗目内挛系急痛。失枕头重。项痛。风眩目痛。头寒多汗。耳聋鼻塞。穴玉枕治目痛僻戾。目不明。穴四白治目痛不明。穴龈交治眼痛。穴下廉治眼疼不可忍。刺足少阳经风池二穴。手阳明合谷二穴。立愈。


治目痛。穴前谷治头目风痒赤痛。穴人中 鼻柱灸二壮。


疗头目风痒赤痛。穴通里 百会 后顶治目如拔。穴昆仑治头重目眩。穴陶道治目瞑视。穴天柱治头风目瞑。脑风头痛 穴脑空治头眩目瞑。远视KT KT 。穴天府治目瞑身汗出。穴承浆治目微涩痛。或两傍生小米珠。频去其睫自愈。不必针灸。


治目不得闭。穴大迎治目瞑。远视KT KT 。穴目窗治雀目KT KT 。穴偏历夫眼生倒睫拳毛者。两目紧急皮缩之所致也。盖内有热。致阴气外行。当去其内热并火邪。眼皮缓则眼毛立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


刺以三棱针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针锋立愈。


治目眶岁久赤烂。俗呼为瞎是也。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热立愈。


治雀目KT KT 少气。灸五里。右取左。左取右。


治干劳邪气眼赤。灸当阳二穴百壮。


治眼急痛。不可远视。灸当阳。


治伤寒目瞑。穴风门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阴乔,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自“目眦外决”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篇》。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乔。


目内眦,阴乔脉也,故取所主之输也。


平按:“乔”《灵枢》、《甲乙》作“蹻”。


目眦外决于面者,为兑眦;在内近鼻者,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人之目眦有三:外决为兑眦,内角上为外眦,下为内眦。准《明堂》兑眦为外眦,近鼻者为内眦也。


平按:《灵枢》“兑”作“锐”;“近鼻者”下有“为内眦”三字。注“准《明堂》”袁刻作“唯《明堂》”。


经云有二∶一谓目 白眼痛,一谓目珠黑眼痛。盖目 白眼疼属阳,故昼则痛甚,点苦寒药则效,经所谓白眼赤脉法于阳故也。目珠黑眼痛属阴,故夜则痛甚,点苦寒药则反剧,经所谓瞳子黑眼法于阴故也。凡目痛皆属于热之所致,烦燥者气随火升也。东垣云∶元气虚损而热,轻手HT 之,热在皮毛血脉也,重手按之,筋骨热甚者,热在筋骨也,不轻不重而热热在肌肉也。又云∶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热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燥,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夜发热是重阳无阴也,亟泻其阳,峻补其阴也



天行赤热,时气流行,三焦浮燥,泪涩睛疼,或椒疮沙擦,或怕热羞明,或一目而传两目,或七日而自清宁。往往尔我相感,因虚被火熏蒸,虽曰浅病,亦弗为轻,倘犯禁戒,变症蜂生,要分虚实须辨六经。


此症目赤痛,或睥肿头重,怕日羞明,泪涕交流等病,一家之内,一里之中,往往老幼相传,然有虚实轻重不同,亦因人之虚实,时气之轻重若何,各随其所受,而分经络以发,病有轻重,不可概言。此章专为天时流行,热邪感染,人或素有目疾,及痰火热病,水少元虚者,尔我传染不一。若感染轻而本源清,邪不胜正者,七日自愈。盖火数七,故七日火气尽而愈,七日不愈,而有二七者,乃再传也。二七不退者,必其触犯及本虚之故,须防变生他症矣,宜服∶


驱风散热饮子


连翘 牛蒡子(炒,研) 羌活 苏薄荷 大黄(酒浸) 赤芍药 防风 当归尾 甘草(少许) 山栀仁 川芎(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食远热服。少阳经,加柴胡;少阴经,加黄连。


桑白皮散 治肺气壅塞,热毒上攻眼目,白睛肿胀,日夜疼痛,心胸烦闷。


旋复花 枳壳 杏仁(去皮尖) 桑白皮 天花粉 玄参 甘草 甜葶苈 甘菊花 防风黄芩(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泻热黄连汤(见卷二。按∶此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少阳、少阴之药也。)



暴风客热忽然猖,睥胀头疼泪似汤,寒热往来多鼻塞,目中沙涩痛难当。


此症非天行赤热,尔我感染,并寒热似疟,病发则目痛,以及肿胀如杯,久积退迟之比也。乃素养不清,燥急劳苦,客感风热,卒然而发也。有肿胀,乃风热夹攻,火在血分之故治亦易退。宜服∶


局方洗心散 热胜者服。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节烦疼,热气上冲口苦唇焦,咽喉肿痛,痰涎壅滞,涕唾稠粘,心神烦燥,眼涩睛疼,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咽干多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大便秘涩。并宜服之。


荆芥穗 甘草 当归 大黄(煨) 赤芍药 麻黄(各六钱) 白术(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生姜薄荷汤煎服。


以白术合大黄入心,故名洗心,而从以麻黄、荆芥,亦是表里药。


洗肝散 风热俱胜者服,治风毒上攻,暴作目赤,肿痛难开,瘾涩,眵泪交流。


薄荷叶 当归 羌活 甘草(炙) 山栀仁(炒) 防风 大黄 川芎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三钱,食远沸汤调下。


羌活胜风汤(风胜者服,见卷二)



风火炎炎炽六阳,面浮脑肿泪如汤,羞明赤涩头疼痛,晓夜无宁不可当。此症目赤痛,而头面浮肿,皮内燥赤也,状若大头伤寒,夏月多有此患,有湿热、风热湿热多泪而皮烂。


风热多胀痛而憎寒,若失治则血滞于内。虽得肿消,而目必有变病矣。宜服∶


普济消毒饮 罗谦甫云∶先师监济源税时,四月,民多疫疾,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之多不救先师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盛。


黄连 黄芩(各五钱) 白僵蚕(炒,一钱) 鼠粘子 连翘 橘红 板蓝根 黑玄参 柴胡 桔梗 甘草梢(生用) 马屁勃 升麻(各二钱) 人参(三钱)


上为末。半用沸汤调,时时服之,半用炼蜜为丸,噙化之。


上方以黄芩、黄连味苦寒,泻心肺间热为君;橘红味苦平,玄参、柴胡苦寒,解利诸毒生甘草甘寒泻火;人参甘温补气为臣;连翘、鼠粘子味辛平,板蓝根味苦寒,马屁勃、白僵蚕、升麻味苦平微寒,行少阳、阳明,二经气不得伸;桔梗味苦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或加防风、苏薄荷、川芎、当归身,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热,食后时时服之。如大便硬,加酒制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肿势甚者,宜砭刺之。


愚按∶时行疫疾,虽由热毒所染,其气实之人,下之可愈,气虚者概下之,鲜不危者。


故东垣先生制为此方,以救气虚者,其惠溥矣。


住痛解毒丸


硼砂(五钱) 没药(五分) 川芎 荆芥穗 朴硝 白芷 石膏 家菊花(各一钱) 麝香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钱半,不拘时,温汤送下。



怕日羞明症,实虚两境施,目疼并赤肿,络滞气行迟,火炽兼脾燥,心肝脾辨之,但分邪实治,病亦不难驱,不疼不赤肿,单为血家虚。


此症谓目于明亮之处,而痛涩畏避不能开也。凡病目者,十之七八,皆有此患,病原在心肝脾三经。总而言之,不过一火燥血热,病在阳分,是以见明亮而恶泪涩痛也。盖己之精光既弱,则阳光不能敌矣。是以阴黑之所则清爽,然有虚实之辨。盖怕热乃有余之病,羞明乃不足之症。若目不赤痛而畏明者,乃血分不足,胆汁少而络弱,故不能运精华,以敌阳光也。宜服点∶


明目细辛汤 治两目发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风寒,怕火,眼睫成纽,眵糊多,瘾涩难开,眉攒肿闷,鼻塞,涕唾稠粘,大便微硬。


川芎(四分) 本 当归身 白茯苓(各五分) 红花 细辛(各二分) 生地黄(酒制) 蔓荆子(各六分) 防风 羌活 荆芥穗(各一钱) 川花椒(十粒) 麻黄(八分) 桃仁(泡,去皮尖,十个)


上锉剂。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临睡温服。按∶此足太阳、厥阴、手少阴药也。


归葵汤(一名连翘饮子 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瘾涩,小角紧,久视昏花,逆风有泪


连翘 红葵花 当归 人参 甘草 蔓荆子 生地(各五分) 升麻(八分) 黄 酒黄芩防风 羌活(各七分) 柴胡(二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食远温服。按∶此足三阳、少阴、厥阴之药也。


吹云膏 治视物睛困无力,瘾涩难开,睡觉多眵,目中泪下,及迎风寒泣羞明怕日,常欲闭目,喜在暗室,塞其户牖,翳膜遮睛。此药多点,神效。


防风 青皮 连翘(各四分) 生地黄(一钱五分) 细辛(一分) 柴胡(五分) 甘草 当归身(各六分) 黄连(三钱) 蕤仁(去皮尖) 升麻(各三分) 荆芥穗(一钱,浓汁取用)


上锉剂。除连翘外,用净水二碗,先熬诸药去半碗,入连翘,熬至一大盏,去滓,入银盏内,文武火熬至滴水成珠,加熟蜜少许,熬匀点之。


决明益阴丸(见卷二)



睑热睛疼似擦沙,血瘀脾热隐肝家,睛疼头痛睑坚硬,泪涩昏蒙症变他。


此症不论有障无障,但两睑坚硬而睛疼。若头痛者,尤急,乃风热在肝,肝虚血少,不能荣运于目,无水以滋,火反乘虚而入,会痰燥湿热,或头如缚,血滞于脾内,睛因火系而痛,轻则内生椒疮,重则肿胀如杯,瘀血贯睛等症。治当敷药,翻睥开道,若坚硬不能翻,或头痛脑胀不退,此头风欲成毒之症也。宜服∶


二术散 治睑硬睛疼,去翳障。


蝉蜕(去头足) 龙胆草(酒洗,炒) 黄连(酒洗,炒) 枸杞子(焙干) 苍术(米泔浸炒)地骨皮 白术(土炒) 牡丹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荆芥汤调下。


肿膏


腻粉(少许) 黄蜡 代赭石(各五钱,研) 细瓷末 黄柏(细末) 麻油(各二两)


上为极细末,入铜杓内,入油蜡同煎为膏。涂敷于硬睑处。


目痛有二。一谓目 白眼痛。一谓目珠黑眼痛。盖目 白眼痛属阳。故昼则疼甚。点苦寒药则效。经所谓白眼赤脉法于阳是也。目珠黑眼痛属阴。故夜则疼甚。点苦寒药反剧。经所谓瞳子黑眼法于阴故也。


楼全善云。夏枯草散。治目珠痛。至夜则疼甚者神效。血热。本方加当归、芍药。虚人。四物汤换生地加羌活、香附。下咽则疼减。风热瞳痛甚。泻青丸、洗肝散选用。


白眼痛多有赤脉。若恶寒脉浮为在表。选奇汤。脉实有力。大府闭为在里。泻青丸加薄荷、甘草。亦有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 乃脾肺气分隐伏之湿热。秋天多有此患。故俗谓之稻芒赤。


泻青丸加黄 、甘草。


天行赤热证目赤痛。或睥肿头重。怕热羞明。涕泪交流。里巷老幼相传。治法前后不可镰洗。只用童子小便煎黄连温洗。日三五遍。更用宣胡二连、白矾、雄黄。共研细调。姜汁点大 。通其恶泪。其痛立止。先服洗心散一剂。次用洗肝散一二服。此证只气候瘴毒之染。全属外因。虽有赤丝乱脉。赤肿痛甚。终不伤损瞳神也。二七日不愈。必犯本虚之故防变他证。


暴露赤眼证 此证与天行赤热眼同。而天行能传染。此但患一人。而无传染。天行虽痛肿而无翳。此则痛而生翳。为不同耳。切不可镰洗。亦不可用补。先宜酒煎散发散。次与大黄当归散疏通血气。洗以黄连、当归、赤芍滚汤泡。乘热熏洗。冷即再温。日三五次。


暴风客热证 卒然而发。其证白仁壅起。包小乌睛。疼痛难开。此肺经受毒风不散。热攻眼中。致令白睛浮肿。虽有肿胀。治亦易退。非若肿胀如杯之比。宜服泻肺汤。肿湿甚者。稍加麻黄三四分。赤肿甚者。加黄连半钱。生地黄一钱。


火胀大头证 目赤痛而头目浮肿。夏月多有此患。有湿热风热。湿热多泪而睥烂。风热多胀痛而憎寒。普济消毒饮随证加减。若失治则血滞于内。虽得肿消。而目必变也。


羞明怕热证 热亮之处。则目痛涩。畏避不能开。火郁于上也。病在心肝脾三经。火燥血热。


偏在阳分。盖己之精光弱而不能敌彼之光者。生料六味丸换生地去山萸。加决明、羌活、芩、连。若风气攻注。眵泪羞明。密蒙花散。风痛日久。渐变作火而羞明畏热。头目胀痛。若以风药与之则火愈炽。此风火相煽。选奇汤倍加葱白。怕热皆有余证。羞明有不足证。患久不已。此风从火化也。还睛丸。若目不赤痛而羞明者。乃血不足。胆汁少也。神效黄 汤。今人皆称怕日羞明。俗传音近之误。


睑硬睛疼证 不论有障无障。但或头痛者尤急。乃风热痰火。及头风夹攻。血滞于睥内所致。


先用香油调姜粉擦之。稍软翻睥开导。若坚硬之甚。其胀日高。虽治不退不软。此头风欲成毒也。石膏散加羌活、全蝎。不应。用通肝散。若有障膜。绛雪膏、石燕丹选用。


赤热如邪证 眼不赤不疼。乍痛如神祟者。阴阳升降不和。气血偏胜相攻使然。或有血虚者。


下午痛。大黄当归散。或有气虚火旺者。上昼痛甚。助阳和血汤。


气眼痛 才怒气则目疼。肝火过旺也。石决明、草决明、楮实、香附、木贼、甘草、川芎、蝉蜕等为末。清茶调下。


珠痛如针证 病属心经实火。若蓦然一二处如针刺。目虽不赤。亦是心经流火。宜洗心散。


然此证多有体疲目劳。营气不上潮于目而如针刺之痛者。宜养其营。若降火则殆矣。


热结膀胱证 目病小便不通利而头疼寒热者方是。若小便清利者非也。宜先利其水。后治其目。五苓散加车前、滑石之类。血热。导赤散合益元散。


肝风目暗证肝肾虚热。生风疼痛。举发无时。眼睛坠疼。颇有赤涩泪出。眼前多花发。一物如见两般。白蒺藜散、还睛丸选用。


大小雷头风证 不论偏正。但头痛倏疾而来。疼至极而不可忍。身热头旋。恶心呕吐。目痛便秘。若失治。祸变不测。目必损坏。轻则HT 凸。重则结白如珠而变内障。清震汤。


左右偏头风证 久则左发损左目。右发损右目。有左损反攻右。右损反攻左而二目俱损者。


若外有赤痛泪热等病。则外证生。若内有昏眇眩晕等病。则内证生矣。痛从内起止于脑。则攻害迟。痛从脑起止于内。则攻害速。若痛从中发。及眉梁内上星中发者。两目俱害也。从头风例治之。


阳邪风证 额板眉棱骨痛也。发则多于六阳用事之时。元气弱者。则有内证之患。若兼火者。


则有证外之病。选奇汤、清空膏、还睛丸选用。


阴邪风证 脑后枕骨痛也。多发于六阴用事之时。发则虚晕耳鸣。久而不治。内障成矣。三因芎辛汤。


巅顶风证 顶骨内痛极如锤如钻也。夹痰湿者。每痛多眩晕。若痛连及目珠而胀急瘀赤者。


外证之恶候。若昏眇则内证成矣。外证用羌活胜风汤。内证冲和养胃汤。痰湿。礞石滚痰丸。


卒脑风证 太阳内如槌似钻而痛也。若痛及目珠。珠外有赤脂纵贯及瘀滞者。外证之恶候也。


若珠不赤痛。自觉视如云遮雾障渐渐昏眇者。内证成矣。治法如巅顶风证。急早治之。以免后虑。游风证 头风痛无常位。一饭之顷。游易数遍。若痛缓而珠赤。必变外障。痛甚而肿胀紧急者。必有瘀滞之患。久而失治。不赤痛而昏眇者。内证成矣。


邪风证 人素有头风。因而目病。内经所谓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是也。发则头痛目亦病。目病头亦痛。轻则一年数发。重则连绵不已。先用羌活胜风汤。次与还睛丸。目中常若风吹状者。此火气内伏。阳气不行于外也。大追风散。若无赤痛而止内胀昏眇者。内证成矣。


补肝散(《简易》) 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五钱) 香附子(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服无时。


《本事方》治睛疼难忍者。


川当归 防风 细辛 薄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熟水调下,食后、日午、夜卧各一服。


止痛散(《保命》) 治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作内障也,得之于肌饱劳役。


柴胡(一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栝蒌根(二两) 当归(一两) 黄芩(四两,一半酒浸,一半炒)生地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临卧热服。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五钱。


桔梗丸(《保命》) 治太阳经卫虚血实,目肿赤,睑重,头中湿淫肤翳,睛痛肝风盛,眼黑肾虚。


桔梗(一斤) 牵牛(头末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至一百丸,食前温水下,日二次。


柴胡复生汤(《原机》) 治红赤羞明,泪多眵少,脑巅沉重,睛珠痛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敢久视,久视则酸疼,翳陷下,所陷者或圆或方,或长或短,如缕、如锥、如凿。


柴胡(六分) 苍术 茯苓 黄芩(各半钱) 薄荷 桔梗 炙甘草 白芍药(各四分) 羌活独活 本 蔓荆子 川芎 白芷(各三分半) 五味子(二十粒)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热服。


上方以 本、蔓荆子为君,升发阳气也。川芎、白芍、羌活、独活、白芷、柴胡为臣,和血补血,疗风,行厥阴经也。甘草、五味子为佐,为协诸药,敛脏气也。薄荷、桔梗、苍术、茯苓、黄芩为使,为清利除热,去湿分上下,实脾胃二土,疗目中赤肿也。此病起自七情五贼,劳役饥饱,故使生意下陷,不能上升,今主以群队升发,辅以和血补血,导入本经,助以相协收敛,用以清利除热,实脾胃也。睛珠痛甚者,当归养荣汤主之。


当归养荣汤 治睛珠痛甚不可忍,余治同上。


白芍药 熟地黄 当归 川芎(各一钱) 羌活 防风 白芷(各一分半)


上煎服法同上。


上方以七情五贼,劳役饥饱,重伤脾胃。脾胃者,多血多气之所,脾胃受伤,则血亦病。血养睛,睛珠属肾。今生意已不升发,又复血虚不能养睛,故睛痛甚不可忍。以防风升发生意,白芷解利,引入胃经为君。白芍药止痛,益气通血,承接上下为臣。熟地黄补肾水真阴为佐。当归、川芎行血补血,羌活除风,引入少阴经为使。血为邪胜,睛珠痛者,及亡血过多之病,俱宜服也。服此药后,睛痛虽除,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减者,助阳活血汤主之。


助阳活血汤 治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余治同上。


黄 炙甘草 当归 防风(各五分) 白芷 蔓荆子(各四分) 升麻 柴胡(各七分)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


上方以黄 治虚劳,甘草补元气为君。当归和血补血为臣。白芷、蔓荆子、防风主疗风,升阳气为佐。升麻导入足阳明、足太阴脾胃,柴胡引至足厥经肝经为使。心火乘金,水衰反制者,亦宜服也。有热者,兼服黄连羊肝丸。


黄连羊肝丸 治目中赤脉,红甚眵多,余治同上。


黄连(一钱) 白竭羊肝(一个)


先以黄连研为细末,将羊肝以竹刀刮下如糊,除去筋膜,入擂盆中研细,入黄连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茶清汤下。忌猪肉及冷水。


上方以黄连除热毒、明目为君。以羊肝,肝与肝合,引入肝经为使。不用铁器者,金克木,肝乃木也,一有金气,肝则畏而不受。盖专治肝经之药,非与群队者比也。肝受邪者,并皆治之。睛痛者加当归。


决明益阴丸 治畏日恶火,沙涩难开,眵泪俱多,久病不痊者,立皆治之,余治同上。


羌活 独活 归尾(酒制) 五味子 甘草(炙) 防风(各五钱) 石决明( ,三钱) 草决明黄芩 黄连(酒制) 黄柏 知母(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茶汤下。


上方以羌活、独活升清阳为君。黄连去热毒,当归尾行血,五味收敛为臣。石决明明目磨障,草决明益肾疗盲,防风散滞祛风,黄芩去目中赤肿为佐。甘草协和诸药,黄柏助肾水,知母泻相火为使。此盖益水抑火之药也。内急外弛之病,并皆治之。


加减地黄丸 除风益损汤(俱见为物所伤。)


龙脑黄连膏 鼻碧云散(俱见目赤。)


当归补血汤(《原机》) 治男子衄血、便血,妇人产后崩漏亡血过多,致睛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俱各酸痛。


当归 熟地黄(各六分) 川芎 牛膝 白芍药 炙甘草 白术 防风(各五分) 生地黄天门冬(各四分)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恶心不进食者,加生姜煎。


上方专补血,故以当归、熟地黄为君。川芎、牛膝、白芍药为臣,以其祛风续、绝定痛,而通补血也。甘草、白术大和胃气,用以为佐。防风升发,生地黄补肾,天门冬治血热,谓血亡生风燥,故以为使。


滋阴地黄丸(见目昏。) 选奇汤(见头痛)


抵圣散 治目偏风牵疼痛。


荆芥穗(二两) 芎 羌活(去芦) 楮实(麸炒) 木贼(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菊花散(《本事》) 治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眼痛。


甘菊花 牛蒡子(炒。各八两) 防风(三两) 白蒺藜(去刺,一两) 甘草(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熟水调下,食后临卧。


泻青丸 治眼暴发赤肿疼痛。(见头痛。)


洗肝散(《和剂》) 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


薄荷叶 当归 羌活 防风 山栀仁 甘草(炙) 大黄 川芎(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熟水调下。


四物龙胆汤(海藏) 治目赤,暴作云翳,疼痛不可忍。


四物汤(各半两) 羌活 防风(各三钱) 草龙胆(酒拌炒焦) 防己(各二钱)


上水煎服。


《本事》地黄丸 治风热上攻,眼目涩痛,不可服补药者。


熟地黄(一两半) 黄连 决明子(各一两) 没药 菊花 防风 羌活 肉桂 朱砂(各半两)


细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下。


桑白皮散 治肺气壅塞,毒热上攻,眼目白睛肿胀,日夜疼痛,心胸烦闷。


桑白皮 玄参 川升麻 旋复花(去枝梗) 赤芍药 杏仁 甘菊花(去枝梗) 甜葶苈(炒)


防风(去芦) 黄芩 枳壳(去瓤,麸炒) 甘草(炙。各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大黄丸 治白睛肿胀,痛不可忍。


大黄(锉,炒) 蔓荆子(去皮) 甘菊花 土瓜根 防风(去杈) 陈皮(去白) 青皮(去瓤) 黄连(去须) 前胡 丹参 吴蓝 葳蕤(各一两) 决明子(微炒) 冬瓜子 青葙子 地肤子 车前子(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玄参丸 治肺脏积热,白睛肿胀,遮盖瞳人,开张不得,赤涩疼痛。


玄参 川升麻 汉防己 羚羊角屑 沙参 车前子 栀子仁 桑根白皮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各一两) 大麻仁 川大黄(微炒。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时再服。


泻肺汤 治暴风客热外障,白睛肿胀。


羌活 玄参 黄芩(各一两半) 地骨皮 桔梗 大黄 芒硝(各一两)


上锉碎,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后温服。


朱砂煎 治眼白睛肿起,赤涩疼痛。


朱砂(细研) 杏仁(汤浸,去皮尖) 青盐(各二钱半) 马牙硝(细研) 黄连(细研。各半两)


上研匀,绵裹,以雪水参合,浸一宿,滤入瓷盒中,每用以铜箸点之。


洗眼青皮汤 治眼白睛肿起,赤碜痛痒。


青皮(去粗皮) 桑根白皮 葳蕤(各一两) 川大黄 玄参 栀子仁 青盐(汤澄下。各半两) 竹叶(一握)


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半,入盐,滤去滓,微热淋洗,冷即再缓。


附方治睛痛难忍者白芷 细辛 防风 赤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砂糖二钱,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决明子丸 治风热上冲眼目,或因外受风邪,疼痛,视物不明。


决明子(炒) 细辛(去苗) 青葙子 蒺藜(炒,去角) 茺蔚子 芎 独活 羚羊角(镑) 升麻防风(去杈。各半两) 玄参 枸杞子 黄连(去须。各三两) 菊花(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淡竹叶煎汤送下。


乳香丸 治眼疼头痛,或血攻作筋急,遍身疼痛。


五灵脂(二钱) 乳香 没药 夏蚕砂 草乌(各半两) 木鳖子(五枚)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薄荷茶汤下。如头疼,连进三服即止。


住痛解毒丸


川芎 荆芥 朴硝 白芷 石膏 菊花(各一两) 硼砂(五两) 没药(五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温汤下。


定痛饮


防己(一两) 当归 黄芩(各五钱)


上 咀,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入红酒半盏,温服。


救苦散 治眼睛痛不堪忍。


川芎 当归 防己 防风(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热酒调服。


一捻金 治眼睛痛。


乳香 没药 黄连 雄黄 盆硝(各等分)


上为细末,鼻内搐之。一方加脑、麝少许。


点眼金华水 治肝脏有热,血脉重滞,津液不荣,目中涩痛。


黄连末(一分) 砂(豌豆大,研) 乳香(黑豆大,研) 铜绿(一字, 过) 腻粉(一钱匕,研) 杏仁(七枚,去皮尖双仁,研) 龙脑(研) 滑石(研) 艾灰(研。各半钱匕) 青石老钱(三文,与诸药同浸)


以上九味,研细令匀,与古老钱在绵子内,以井华水浸三七日后,点目 头。


黄牛胆煎 治眼涩痛。


黄牛胆汁 鲤鱼胆汁 猪胆汁 羊胆汁(各半合) 胡黄连(研末) 熊胆 黄连(研末) 青皮(研末。各二钱半) 白蜜(三两)


上将诸药末与蜜并胆汁和匀,入瓷瓶内,以油纸封头牢系,坐饭甑中蒸,待饭熟为度,用新净绵滤过。每以铜箸取如麻子大,点目 ,日二三度。


治眼涩痛方 治目涩痛,不能视物及看日光,并见灯火不得者,用熟羊头眼中白珠子(二枚),于细石上和枣汁研之,取如小豆大,安眼睛上,仰卧,日二夜二,不过三四度瘥。


《局方》汤泡散 治肝经风热上壅,眼目赤涩,睛疼多泪。


赤芍 当归 黄连(等分)


上为末,每二钱,汤顿调热洗,日三五次。《御药院方》加荆芥。


《三因》立胜散 治风热攻眼,隐涩羞明肿痛。黄连 秦皮 防风 黄芩(各等分)


上 咀,水煎热,用新羊毫笔蘸刷洗眼。


〔天行赤热证〕须审系何气,参上法并目赤条,分经络阴阳表里以施治,不拘一方。


〔暴风客热证〕


风胜者,羌活胜风汤。(见外障。) 热胜者,《局方》洗心散,东垣泻热黄连汤。风热俱盛,洗肝散(见前。) 泻青丸(见头痛。)


《局方》洗心散 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热气上冲,口苦唇焦,咽喉肿痛,心神烦躁,多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大便秘滞。


大黄(煨) 甘草 当归 芍药 麻黄 荆芥穗(各六钱) 白术(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生姜、薄荷汤煎服。


以白术合大黄入心,故名洗心。而从以麻黄、荆芥,亦是表里药。


东垣泻热黄连汤 治眼暴发赤肿疼痛。


黄芩(酒制炒) 黄连(制同上) 草龙胆 生地黄 柴胡(各一两) 升麻(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煎去滓,日午前、饭后热服。


按∶此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少阳、少阴药也。


〔火胀大头证〕


普济消毒饮子(见头痛。)


〔羞明怕热证〕


决明益阴丸(见前。) 明目细辛汤(见目赤。) 连翘饮子(见脾急紧小。) 吹云膏(见通治。)


〔睑硬睛疼证〕


通肝散(见内障。)


二术散 治睑硬睛疼,去翳障。


蝉蜕 白术 黄连 枸杞子 苍术(米泔浸,炒) 龙胆草 地骨皮 牡丹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食后荆芥汤下。


〔赤痛如邪证〕


小柴胡汤(见往来寒热。) 合四物汤。(见虚劳。)


〔气眼证〕


复元通气散(见气。)


治气眼方石决明 草决明 楮实子 香附子 木贼 甘草 蝉蜕(去足) 川芎(各等分)


上为细末,茶清下。


又方石决明 草决明 香附子 蚌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


通明散 治气眼。凡人之目,必患后损其经络,喜怒哀乐之情有伤于心,发作不时,此乃气轮受病故也。


升麻 山栀子(各一两半) 细辛 川芎 白芷 防风 羌活 草决明 白芨 白蔹夏枯草(各一两) 杨梅皮 蝉蜕 五倍子(各五钱) 甘草(一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淡竹叶七皮,同煎,食后温服。


〔痛如针刺证〕


洗心散(见前。) 加味八正散(见后。) 还睛散(见内障。)


补肝散 治眼痛如针刺,外障。


人参 茯苓 芎 五味子 本(各一两) 细辛 茺蔚子(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米饮调服。


〔热结膀胱证〕


五苓散(见消瘅。) 导赤散(见淋。) 益元散(见伤暑。)


加味八正散 治心热冲眼,赤肿涩痛,热泪羞明。


瞿麦 蓄 滑石 车前子 甘草 栀子 木通 大黄 桑白皮 灯芯 苦竹叶 生地黄上水煎,食后服。


〔大小雷头风证〕


〔左右偏头风证〕(治见头痛门。)


磁石丸 治雷头风变内障。


磁石(烧赤,醋淬三次) 五味子(炒) 干姜 牡丹皮 玄参(以上各一两) 附子(炮,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茶清或盐汤送下。


《三因》羌活散 治风毒瓦斯上攻,眼目昏涩,翳膜生疮,及偏正头疼,目小,黑花累累者。


羌活 川芎 天麻 旋复花 青皮 南星(炮) 本(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入生姜三片,薄荷七叶。


参 羚角汤 治风牵眼,偏斜外障。


羚羊角(镑) 防风 五味子 赤茯苓 人参(各一两) 黄 茺蔚子 知母(各一两半)


上水煎,食后服。


槐子丸 治肝虚风邪所攻,致目偏视。


槐子仁(二两) 酸枣仁(微炒) 覆盆子 柏子仁 车前子 蔓荆子 茺蔚子 牛蒡子蒺藜子(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白汤送下。


〔阴邪风证〕


选奇汤 祛风清上散(俱见头痛。)


上清散 治头风痛,眉骨痛,眼痛。


川芎 郁金 赤芍药 荆芥穗 薄荷叶 芒硝(各半两)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各一钱)


脑子(另研,半钱)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鼻内搐之,甚妙。


〔阳邪风证〕


小芎辛汤(见头痛。)


〔卒脑风证〕


外证,羌活胜风汤(见外障。) 内证,冲和养胃汤(见内障。)


〔巅顶风证〕


挟痰湿者,动辄眩晕。用∶大黄(酒蒸九次,二两) 酒芩(七钱) 白僵蚕 酒天麻 陈皮(盐煮,去白) 桔梗(各五钱) 半夏(牙皂、姜汁煮,一两) 薄荷叶(三钱) 白芷 青礞石(各二钱)


上末之,滴水丸,如绿豆大。食后、临卧茶吞二钱。分外内证,治同前。


〔游风证〕


加减知母汤


知母(二钱) 黄 (去芦) 白术 羌活 防风 明天麻 甘菊花 山茱萸肉 蔓荆子本 川芎 当归(各一钱) 细辛 甘草(各五分)


水二盅,煎至一盅,温分二服,日三。头面肿,加牛蒡子(炒研,二钱)。


〔邪风证〕


羌活胜风汤(见外障。)


目赤肿痛,人知降火而不知活血,所以不得力,只用四物汤,内地黄用生,芍药用赤,加酒蒸大黄,赤茯苓、薄荷叶治之甚妙,此戴复庵法。又云∶早晨盐汤下养正丹二三十粒。又云∶若眼赤久而不愈,用诸眼药不效,早用苏子降气汤下黑铅丹,临卧则以消风散下三黄丸,日中则以酒调黑神散,此数药不独治久赤眼,诸眼皆治之。


降火必兼活血,发前人所未发。若不活血,寒仍凝涩,火何由而降。气血流通,火亦随之而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