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
《普济方·针灸》:肠鸣
治腹虚鸣(资生经)。穴不容治腹满肠鸣。穴胃俞治肠中常鸣。上冲于心。及治妇人。穴脐中治肠鸣。穴太白 公孙 大肠俞 三焦俞治腹胀肠鸣。气上冲胸。穴天枢治心满气逆肠鸣。穴阴都治肠鸣濯濯有如水声。穴阴交治肠鸣相追逐。穴上廉治肠鸣强欠。心悲气逆。穴漏谷治肠鸣泄注。穴膺窗治肠鸣而痛。穴陷谷 湿溜 漏谷 复溜 阳纲治胸胁胀鸣切痛。穴太白治肠鸣。穴三里 三间 京门 关门 三阴交 陷谷 水分 神阙 承满 温溜 三焦俞大肠俞 胃俞 天枢治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口干。不嗜食。胸胁支满。喘息心痛。腰痛不得转侧。穴章门治肠鸣气走疰痛。穴上廉治腹胀肠鸣不便痹虚。令人不乐。身寒善太息。心悲气逆。穴商丘治腹雷鸣。穴复溜治肠痛雷鸣。穴督俞治肠鸣腹胀。上气喘逆。穴承满治食饮不下。腹中雷鸣。相逐痢下。灸承满五十壮。三焦俞。
治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腹痛濯濯。冬月重感于寒则泄。食不化。嗜食。身肿。夹脐急。穴天枢治腹中雷鸣。灸太冲。无限壮数。
治肠鸣泄注。刺下 入二寸。留七呼。灸三壮。
《普济方·针灸》:肠鸣
丹参(微寒) 海藻(寒) 昆布(寒) 半夏(生微寒。熟温)
《医学纲目》:肠鸣
□
〔垣〕如胃寒泄泻,肠鸣,于升阳除湿汤加益智仁五分,半夏五分,生姜、枣子和煎。(升阳除湿汤方见泄泻。)
□
〔丹〕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二陈汤加芩、连、栀子。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全文见水肿。)肠鸣多属脾胃虚。一男子肠鸣食少,脐下有块耕动,若得下气多乃已,已则复鸣。医用疏气药与服,半年不效。予用参、术为君,甘草、连、参、枳、干姜为臣,一帖肠鸣止,食进。又每服吞浓朴红豆丸,其气耕亦平。经云∶脾胃虚则肠鸣腹满。又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此之谓也。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之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浆之声也。(全文见诊病传变。)
□
〔河〕葶苈丸 治涌水,疾行则腹鸣,如囊裹水浆之声。
葶苈(隔纸炒) 泽泻 椒目 桑白皮 杏仁 猪苓(去黑皮,各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二十丸,葱白汤下,不拘时,以利为度。
□
运气 肠鸣有二∶
一曰土发。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
二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治以咸寒是也。
□
针灸 肠鸣有三法∶
其一补脾。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是也。
其二补足太阳。经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补足外踝下留之五分申脉穴也。
其三取太阳。经云∶肠中雷鸣,气上冲胸,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是也。
□
〔《甲》〕腹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下。腹中肠鸣盈盈然,食不化,胁痛不得卧,烦热,泄糜,不嗜食,胸胁 满,喘息而冲,鬲呕,心痛,及伤饱,身黄,骨瘦羸,章门主之。肠鸣相逐,不可倾倒,承满主之。
肠鸣而痛,温留主之。饮食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阳纲主之。
《新修本草》:肠鸣
丹参(《本经》微寒)
桔梗(《本经》微温)
海藻(《本经》寒)
昆布(《别录》寒)
《医碥》:肠鸣
大抵气与水液相冲击而成声。气多则响高,水多则响沉,或无水而有痰食之闭塞,气闭忽通,则鸣也。气有寒有热,热则气盛,其冲击必有力。寒则气不足,不足本不能冲击,然郁积久之,则亦必通。观寒凝腹痛者,以炒葱姜盐熨腹,则腹响而气行痛止,可见也。是故气之和平而流畅者不鸣也,必其或热或寒,有塞有通而后鸣。经谓热淫所胜,病腹中雷鸣,气上冲胸,治以咸寒。又谓中气不足,肠为之鸣,脾虚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是也。胃寒泄泻肠鸣,升阳除湿汤(见泄泻)加益智仁、半夏、枣、姜。火击水者,二陈(见痰)加芩、连、栀子。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之声,河间葶苈丸。
《医碥》:肠鸣
葶苈(隔纸炒) 泽泻 椒目 杏仁 桑白皮 猪苓(去黑皮,各五钱) 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白汤下,以利为度。
《张氏医通》:肠鸣
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枳实理中汤加木香。二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六君子汤加木香。三曰邪在大肠。经云。肠中雷鸣。气上冲胸。邪在大肠。半夏泻心汤。四曰土郁。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平胃散加半夏、木香、茯苓。五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葶苈木香散。金匮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腹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东垣云。如胃寒泄泻肠鸣。于升阳除湿汤中加益智、半夏各五分。生姜、大枣和煎。丹溪云。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乃火激动其水也。二陈加芩、连、山栀。不应。用胃苓汤加减。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葶苈丸加木香。
《证治准绳·类方》:肠鸣
升阳除湿汤(泄泻。) 二陈汤(痰饮。)
河间葶苈丸 治涌水,疾行则腹鸣,如囊裹水浆之声。
葶苈(隔纸炒) 泽泻 椒目 杏仁 桑白皮 猪苓(去黑皮。各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白汤下,以利为度。
《证治准绳·杂病》:肠鸣
《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餐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是也。二曰中气不足。经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补足外踝下,留之五分,申脉穴也。
三曰邪在大肠。经云∶肠中雷鸣,气上冲胸,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是也。四曰土郁。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五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治以咸寒是也。东垣云∶如胃寒泄泻肠鸣,于升阳除湿汤加益智仁五分,半夏五分,生姜、枣子和煎。丹溪云∶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二陈汤加芩、连、栀子。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娄全善云∶肠鸣多属脾胃虚。一男子肠鸣食少,脐下有块耕动,若得下气多乃已,已则复鸣。医用疏气药与服,半年不效。
予用参、术为君,甘草、连、芩、枳、干姜为臣,一帖肠鸣止,食进。又每服吞浓朴红豆丸,其气耕亦平。经云∶脾胃虚则肠鸣腹满。又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此之谓也。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之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浆之声也。河间葶苈丸主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