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禁
- 《顾松园医镜》:小便不禁
- 《金匮钩玄》:小便不禁
- 《金匮翼》:小便不禁
- 《明医杂着》:小便不禁
- 《女科证治准绳》:小便不禁
- 《盘珠集胎产症治》:小便不禁
- 《普济方·针灸》:小便不禁
- 《济阴纲目》:小便不禁
- 《圣济总录》:小便不禁
- 《续名医类案》:小便不禁
- 《续名医类案》:小便不禁
- 《药症忌宜》:小便不禁
- 《也是山人医案》:小便不禁
- 《医学入门》:小便不禁
- 《医学心悟》:小便不禁
- 《证治准绳·类方》:小便不禁
- 《证治准绳·女科》:小便不禁
- 《证治准绳·杂病》:小便不禁
《顾松园医镜》:小便不禁
小便不禁,内经有责之膀胱,〔宜分寒热。〕责之肾者,〔分水衰火衰〕有责之肺,〔分气盛气虚。〕责之肝者。〔分实火虚火〕按赵氏云∶天暖衣浓则多汗,天寒衣薄则多溺,多溺者寒也。至于不禁,虚寒之甚。又戴氏云∶睡。着遗尿者,此系下元冷所致。又言∶遗尿此属于虚,所以婴儿脬气不固,老人下元不足,多有此症。河间独以为旋溺遗失,此系热症。《明医杂着》亦云∶因肾水不足,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禁,而小便频数也。老人每多患此。当补阴〔地、冬、龟甲。〕泻火〔知、柏、白薇。〕为主,佐以收涩〔萸肉、牡蛎。〕引导之剂,〔猪胆鸡肠。〕毋用温药。诸说不一。惟晚村则言∶多溺不禁,有热有寒,临症细审,不可执一。旨哉斯言。
固脬丸〔自制,亦可煎汤〕经曰∶膀胱不约为遗溺。又曰∶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宜此固之。
熟地 枸杞〔补肾益阴。〕山萸 五味〔酸以收之〕。龙骨 牡蛎〔涩以固之,〕覆盆子续断〔益肾脏,缩小便。〕鸡肠〔专治溺数不禁遗尿。 存性〕猪脬〔咸寒引导入脬。挟寒宜用羊肠。〕可加紫河车、〔嘉言云∶取以脬补脬,而助膀胱之化原,只宜入丸药。〕人参、柏仁〔仲淳云∶小便不禁,属气血虚。〕挟热加知、柏、二冬、白薇〔益阴除热。〕挟寒加破故纸,益智仁〔暖下焦,缩小便。糯米糊为丸,桐子大,空心白汤下。〕此方补肾益阴敛涩,以助其封藏,固其脬气为主,当因症寒热,而随宜加减之。
左归丸饮〔见虚劳。〕宜参固脬丸诸药加之。
此方因肾水衰而火迫,遗失不禁者用之。
八味丸〔见不能食。〕宜去泽泻〔嫌其渗泄。〕加收涩引导诸药,及鹿茸、鹿角胶〔鹿角补督脉,经言∶督脉生病为遗溺,故也。〕此方因真火衰而阳虚失禁,遗尿旋溺者用之。
竹叶石膏汤〔见伤寒。〕治肺热,溺数不禁。〔经言∶肺气盛则小便数。盖气有余便是火,火热入肺,高原之水,为炎威所逼,病趋而下,故溺数甚则不禁。〕宜加芦根、生地、知柏、白薇。
此方清其肺热,固为先务,然除下焦热药,如知柏、生地之属,亦不可少。
生脉散〔见中暑。〕治肺气虚,溺数不禁。〔东垣云∶小便频数,肺气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参补之,不愈,当责之肾。〕宜加黄 、覆盆,续断、鸡肠,或合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仁。
此方一补一清,一敛肺气,虚而有热者甚宜。按薛氏云∶若系脾肺虚,宜补中益气汤加益智之类。
加味逍遥散〔见虚劳。〕治肝经热甚,阴茎失职,溺数不禁,虚火加二冬、白薇,实火加胆草、黄连,〔猪胆汁炒。〕俱加鸡肠。
此方宜分别虚火实火,加减用之。
遗尿若见诸绝症,不治。
【举例】
一 一人忧愤经旬,忽小便不禁。医皆用补肾固脬之剂投之,一月而转甚。士材云∶六脉举之则软,按之则坚,此肾肝之阴有伏热也。用猪胆炒黄连〔一钱。〕丹皮〔二钱。〕清肺经之伏热,盐炒苦参〔八分。〕清肾经之伏热,白茯苓〔二钱。〕甘草梢〔六分。〕调鸡肠末,与服六剂而安。一医云∶既愈,当大补之。数日后仍复不禁。士材云∶肝家素有郁热,得温补而弥炽,遂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调鸡肠末服之,四剂即止。更以四君子加黄连、山栀,一月而痊。
二 一妇患饮食不进,小便不禁。士材曰∶六脉沉迟。水泉不藏,是无火也。用八味丸料,兼用异功散,加益智、肉桂二剂,数日而安。
《金匮钩玄》:小便不禁
属热、属虚。
戴云∶小便不禁,出而不觉,赤者有热,白者为气虚也。热者,五苓散加解毒散。虚者,五苓散加四物汤。
《金匮翼》:小便不禁
有命门阳衰,不能约束水液者,经所谓水泉不止,膀胱不藏,乃失守之死候也。急宜温固肾气,多有生者。
《济生》菟丝子丸
菟丝子(制,二两) 肉苁蓉(酒浸,二两) 牡蛎( ) 桑螵蛸(酒炙,五钱) 五味子 鹿茸(酒炙,各二两) 鸡 (炙干,五钱) 附子(炮,二两)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
有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为不禁者,《金匮》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宜补中益气之属为主,而以固涩之剂佐之。张景岳曰∶小便不禁,古方多用固涩,此亦治标之意,而非塞源之道也。盖水虽主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不然徒障狂澜,无益也。又古方书论小便不禁,有属热属虚之辨,不知不禁之谓,乃以小水太利为言,皆属虚寒,何有热证。若因热而小便频数,则淋沥点滴,不能禁止,而又出之不快,或多痛涩,非遗失不禁之谓矣。倘以虚寒误认为热,而妄投泻火之剂,岂不殆哉。
巢氏云∶人睡中尿出者,是其素禀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膀胱与肾气俱冷,不能制于水,而夜卧阳气衰状,不能制于阴,阴气独盛,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也。
治之方
雄鸡肠 桂心二味等分捣为丸,服如豆大一枚,日三服。
《明医杂着》:小便不禁
小便不禁或频数,古方多以为寒,而用温涩之药,殊不知属热者,盖膀胱火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能禁而频数来也。故年老人多频数者,是膀胱血少,阳火偏旺也。治法当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而佐以收涩之剂,如牡蛎、山茱萸、五味子之类,不可用温药也。病本属热,故宜泻火。因水不足,故火动而致小便多,小便既多,水益虚矣,故宜补血、泻火治其本也,收之、涩之治其标也。
愚按经云膀胱不约为遗溺。小便不禁,常常出而不觉也。人之旋溺,赖心、肾二气之所传送,盖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若心肾气亏,传送失度,故有此症,治宜温暖下元,清心寡欲。又有产褥不顺,致伤膀胱,若内虚寒者,秘元丹、韭子丸之类;若内虚湿热者,六味地黄丸,或加五味、杜仲、补骨脂,年老者,八味丸;产褥收生不谨,损破尿胞者,参术补胞汤加猪羊胞煎之。窃谓肝主小便,若肝经血虚,用四物、山栀;若小便涩滞,或茎中作痛,属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若小便频数,或劳而益甚,属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五味子;若小便无度,或淋沥不禁,乃阴挺痿痹也,用六味地黄丸;若小便涩滞,或补而益甚,乃膀胱热结也,用五淋散,其脾肺燥不能化生者,黄芩清肺饮;膀胱阴虚,阳无所生者,滋肾丸;膀胱阳虚,阴无所化者,六味丸;若阴痿,思色精不出,茎道涩痛如淋,用加减八味丸料加车前、牛膝;若老人精竭复耗,大小便牵痛如淋,亦用前药,不应,急加附子,多有生者。
刘大参,年逾六旬,形气瘦弱,小便不禁或频数,内热口干,或咳痰喘晕。余以为肺肾气虚,用六味丸、益气汤以滋化源。彼不信,反服补阴、降火、涩精之剂,阴窍作痛,或小便不利。仍服前药,不两月而愈。
大尹刘天锡,内有湿热,大便滑利,小便涩滞,服淡渗之剂,愈加滴沥,小腹腿膝皆肿,两眼胀痛。
此肾经虚热在下,反服淡渗,导损阳气,阴无以化。遂用地黄、滋肾二丸,小便如故,更以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兼服而愈。
州守王用之,肚腹膨胀,饮食少思,服二陈、枳实及淡渗之类,小便不利,大便不实,咳嗽,腹胀,手足俱冷。余谓足三阴虚寒,用金匮肾气丸而康。
《女科证治准绳》:小便不禁
〔陈〕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
〔丹〕尝见收生者不谨,损破产妇尿脬,致病淋沥,遂成废疾。一日有徐妇年壮难产得此,因思肌肉破伤在外者,宜可补完,胞虽在腹,恐亦可治。遂诊其脉虚甚,予曰∶难产之由,多是气虚,产后血气尤虚,试与峻补。因以参、 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但剂小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
〔乔町〕妇人产后尿不禁,面微浮,略发热于午后,此膀胱为坐婆所伤。
黄 归身尾 芍药(各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少许)
上水煎,热服之。
〔薛〕前证若脾肺阳虚,用补中益气汤。若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若肝肾之气虚寒,用八味地黄丸。一产妇小便不禁,二年不愈,面色或青赤、或黄白,此肝脾气虚血热,用加味逍遥散为主,渐愈,佐以六味地黄丸而痊。后因怒,小便自遗,大便不实,左目顿紧,面色顿赤,仍用前散,佐以六君子汤,以清肝火,生肝血,培脾土而痊。
《广济》疗产后小便不禁。
鸡尾毛烧存性,酒调下一匕,日三服。
《千金》治产后遗尿不知出。
白薇 芍药(各等分)
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桑螵蛸(半两,炒) 龙骨(一两)
上为末,食前粥饮调下二钱。
固脬散 治妇人临产时伤手脬破,小便不禁。
黄丝绢(自然黄者,染黄者不用。三尺,以炭灰汁煮极烂,以清水洗去灰,令净,入黄蜡半两,蜜一两,白茅根二钱,马屁勃末二钱)
上用水二升,再煎至一盏,空心顿服。服时饮气服之,不得作声,如作声无效。
补遗补脬饮 治产后伤动脬破,终日不小便,但淋湿不干。
生丝绢(黄色者,一尺) 白牡丹根皮木 白芨(各一钱)
用水一碗,煎至绢烂如饧服之,勿作声,作声无效。
鸡内金散 治产后溺床失禁。
以鸡 一具,并肠,洗、烧为末,酒调服方寸匕。
《盘珠集胎产症治》:小便不禁
非肺气虚而不能约制,即肾气竭而虚热移于膀胱也。
气虚不能制,人参、黄 、桑螵蛸、鹿茸、牡蛎、赤石脂。
脾肾虚寒,七味丸。(补三十一)
尿脬破损,猪、羊胞煎汤,入人参、黄 、当归、熟地、陈皮、茯苓、桃仁,于极饥时饮之,然须急治,缓则不能成功也。又补脬饮,用生黄丝绢一尺,煎碎,白牡丹根皮、白及各一钱,俱为末,水一碗,同煮至绢烂如饧,空心顿服。服时不得作声,作声则不效。
膀胱阴虚,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桑螵蛸,以补肺肾,则小便自不淋沥。(补六)
《普济方·针灸》:小便不禁
治小便不禁(资生经)。穴承浆治小便数。穴关元 涌泉治遗尿。穴关元 中府 神门治失禁遗尿不自知。穴阴陵泉 阳陵泉治遗溺善满。穴关元治遗溺。穴箕门 通里 大敦 膀胱俞 太冲 委中 神门治遗溺不禁。穴阴包治遗溺。穴阳陵泉。足阳明各随年壮。又灸水道侠玉泉五壮。
治大便失禁。穴大敦。行间。各七壮。
治遗尿。穴曲泉 阴陵泉 复溜资生经云。此诸穴断小便。利大便。不损阳气。
治阴暴痛。遗尿。穴少府治遗溺失禁。出不自知。穴阴陵泉。灸随年壮。
治遗溺。灸脐下横文七壮。垂两手两髀上。尽指头上有陷处。灸七壮。
治腹中满。小便数起。玉泉下一寸名尿胞。一名屈骨。端。灸二七壮。小儿以意减之。
《济阴纲目》:小便不禁
陈氏曰∶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
丹溪云∶尝见收生者不谨,损破产妇尿脬,致病淋沥,遂成废疾。一日有徐妇,年壮难产得此,因思肌肉破伤,在外者宜可补完,胞虽在腹,恐亦可治,遂诊其脉虚甚,予曰∶难产之由,多是气虚,产后血气尤虚,试与峻补。因以参 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妙在有破血之药),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但剂小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
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
薛氏曰∶前证若脾肺阳虚,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智;若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若肝肾之气虚寒,用八味地黄丸。
一产妇小便不禁,二年不愈,面色或青赤,或黄白,此肝脾气虚血热,用加味逍遥散为主,渐愈,佐以六味地黄丸而痊。后因怒小便自遗,大便不实,左目顿紧,面色顿赤,仍用前散,佐以六君子汤,以清肝火生肝血培脾土而痊。
千金方 治产后小便不禁。(以下七方悉有至理,考之本草,乃见方不虚立,集次有条,醒心会意者当自得之)
白薇 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温酒调下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治产后小便不禁。
桑螵蛸(半两,炙) 龙骨(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鸡内金散 治产后溺床失禁。
用雄鸡 一具并肠洗,烧为末,温酒调服方寸匕。
广济方 疗产后小便不禁。
用鸡尾毛烧灰存性,酒调下一钱匕,日三服。
黄 当归汤 妇人产后尿不禁,面微浮,略发热于午后,此膀胱为坐婆所伤。
黄 归身尾(归尾破血) 芍药(各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少许)
上水煎,热服之。
固脬散 治妇人临产时伤手脬破,小便不禁。
黄丝绢(自然黄者,染黄者不用,取三尺,以炭灰汁煮极烂,以绢水洗去灰令净) 黄蜡(半两) 蜜(一两) 白茅根 马屁勃(为末,各二钱)(黄绢煮烂固脬,黄蜡护膜生肌,茅根破血止血,马勃塞虚漏之隙)
上用水二升再煎至二盏,空心顿服。
补脬饮 治产后伤动脬破,终日不小便,但淋沥不干。
生熟绢(黄色者,一尺) 白牡丹根皮 白及(各二钱)(丹皮破血,白及补敛)
上用水一碗,煎至绢烂如饧,服之。
《圣济总录》:小便不禁
论曰内经言膀胱不约,为遗溺,亦肾虚不能约制水液,故小便利多,甚则下焦伤竭,真气不固,而小便不禁也。
治肾脏虚冷,腰膝无力,小便不禁,或溺白色,苁蓉丸方
肉苁蓉(净刷去皴皮酒浸两宿薄切焙干二两半) 黄 (细锉三两) 桂(去粗皮二两)杜淘去浮
上七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剂,更臼内涂酥,杵令匀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煎黄 汤,下三十丸,至晚再服。
治肾脏虚腰脐冷疼,夜遗小便,鹿茸散方
鹿茸(去毛酥炙令黄锉) 乌贼鱼骨(去甲微炙各三两) 当归(切焙) 人参 白芍药龙
上八味,先捣罗前七味为细末,更与龙骨同研令匀细,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空心日晚临卧各一。
治小便不禁,菟丝子散方
菟丝子(酒浸两宿焙干微炒别捣细罗为粉一两) 蒲黄(微炒细研) 黄连(去须各一两半)
上六味,先同捣四味为细散,再入菟丝子粉与蒲黄,同研匀细,每服两钱匕,酒调食前服,日三。
治小便不禁,黄 散方
黄 (细锉) 狗脊(去毛锉) 牡蛎( ) 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两三分) 土瓜根(三两)两半)
上九味,先捣罗八味为细散,更与赤石脂同研匀,每服一钱匕,酒调食前服,至午间夜卧各一服,渐加至两钱匕。
治小便不禁,日夜无数,鸡肠散方
黄雄鸡肠(四具切破净洗炙令黄熟) 肉苁蓉(酒浸切焙) 苦参 赤石脂(研) 白石脂(
上六味,捣罗四味为细散,更与赤石脂白石脂,同研匀细,每服二钱匕,酒调食前服,日二夜一。
治小便不禁,柏白皮汤方
柏白皮(焙干锉二斤) 酸石榴枝(一握烧灰细研)
上二味,先捣柏白皮为粗末,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下石榴枝灰一钱半匕,更煎至八分,空心服,至晚再服。
治小便不禁,牡蛎丸方
牡蛎(白者三两盛瓷合子内更用盐末一两盖头铺底以炭火约五斤烧半日取出研如粉) 赤石脂(三两捣碎醋拌匀湿于生铁铫子内慢火炒令干研如粉)
上二味,再同研匀,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盐汤下。
治小便不禁,鹊巢散方
重鹊巢中草(一斤烧作灰细研如粉) 蔷薇根皮(去土五两)
上二味,先捣蔷薇根为粗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合,去滓调鹊巢灰两钱匕,空心服。
治小便不禁,干姜饮方
干姜(炮裂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芎 (三分) 桂(去粗皮半两) 麻黄(去根
上五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至晚再服。
治气牵腰背及胁内痛,小腹坚,小便不禁,当归汤方
当归(切焙) 大黄(锉炒) 桂(去粗皮各三两) 人参一两 干姜(炮裂一两) 甘草(炙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
《续名医类案》:小便不禁
(附频数遗沥)
李士材治张方伯夫人,患饮食不进,小便不禁。李曰∶六脉沉迟,水泉不藏,是无火也。投以八味丸料,兼进六君子加益智仁、肉桂,二剂减,数剂瘳。
俞文学忧愤经旬,忽然小便不禁,医皆以固脬补肾之剂投之,凡一月转甚。李诊之,曰∶六脉举之则软,按之则坚,此肝肾之阴有伏热也。用丹皮、茯苓各二钱,甘草梢六分,黄连一钱,煎成,调黄鸡汤与服,六剂而安矣。适有吴门医者曰∶既愈当大补之。数日后仍复不禁,再求治。李曰∶肝家素有郁热,得滋补而转炽。遂以龙胆泻肝汤加黄鸡汤服之,四剂即止。更以四君子加黄连、山栀,一月而痊。
张三锡治一人,病风狂,服甘遂等利药太过,小水不禁,服桑螵蛸散,未终一料而安。真桑螵蛸同桑皮炒、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龟板醋炙,已上各一两,为末,以参汤调下二钱。
薛立斋治一妇人,患小便频数,日晡热甚。此肝脾血虚气滞而兼湿热也,用加味逍遥散加车前子而愈。
一妇人患前症,发热烦躁,面目赤色,脉洪大而虚。此血虚发躁,用当归补血汤,数剂而痊。
一妇人久患前症,泥属于火,杂用寒凉之剂,虚症悉具。曰∶此脾胃亏损,而诸经病也,当补中气为主。遂以六君、补中二汤兼服,两月余而愈。
刘大参年逾六旬,形气瘦弱,小便不禁,或烦数,内热口干,或咳痰喘晕。此肺肾气虚,用六味丸、益气汤以滋化源。彼不信,反服补阴降火涩精之剂,阴囊作痛,或小便不利。仍服前药不两月而愈。
王执中壮年寓学,忽有遗沥之患。因阅方书,见有用五倍子末酒调服者,服之愈。药若相投,岂在多品?而亦无事于灸也。(《资生经》。)
《续名医类案》:小便不禁
薛立斋治一产妇人,小便频数,时忽寒战,乃属脾肺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为主,佐以桑螵蛸散而安。
一产妇患前症,吐痰发热,日晡作渴,此膀胱阴虚,用补中益气汤,佐以六味丸而愈。又患痢后小便频数,手足俱冷,属阳气虚寒,用前汤及八味丸而瘳。
一产妇小便不禁,二年不愈,或面色青赤,或黄白,此肝脾气血虚热,用加味逍遥散为主渐愈,佐以六味丸而痊。后因怒,小便自遗,大便不实,左目顿紧,面色顿赤,仍用前散,佐六君子汤以清肝火,生肝血,培土而瘳。
一产妇小水淋沥,或时自出,用分利降火之剂,二年不愈。以为肺肾气虚,用补中益气及六味丸而痊。
《药症忌宜》:小便不禁
属气血虚。
忌降下,湿润,燥热。
宜同膀胱虚,加牡蛎 龙骨 鹿茸 桑螵蛸 鸡
频数不能少忍,加 麦门冬 五味子 山茱萸 天门冬 黄柏 柏子仁 鳖甲 牛膝 甘枸杞子
《也是山人医案》:小便不禁
周(十八)冲年遗溺.知识太早.肾脏不司藏聚.非关足太阳腑经.当从心肾议治.亦肾与膀胱表里相应之征也.
熟地(四钱) 覆盆子(一钱) 芡实(一钱) 桑螵蛸(二钱) 龙骨(生打三钱)建莲(三钱) 远志(八分) 五味子(一钱) 茯神(二钱)
《医学入门》:小便不禁
小便不禁不自觉,赤者为热白者虚;
实热,乃膀胱火动,四苓散合三黄汤,加五味子、山茱萸少许;虚热,四苓散合四物汤,加山栀、升麻。虚乃肾与膀胱气虚,十全大补汤加益智仁,或缩泉丸、大菟丝子丸、二苓丸。遇夜阴盛愈多,内虚自汗者,秘元丹;内虚湿热者,肾气丸,八味丸减泽泻、附子,加五味子、杜仲、故纸,倍山茱萸;内虚寒冷者,古桂附汤、大菟丝子丸加肉桂。
心脾劳者频频少,
轻于不禁,劳心者,妙香散、桑螵蛸散;劳役伤脾者,补中益气汤。脾约证见伤寒。
不约多遗或沥余。
下虚内损,则膀胱不约,便溺自遗,或尿后余沥,皆火盛水不得宁,治宜补膀胱阴血,泻火邪为主,而佐以牡蛎、山茱萸、五味子之类,不可温药,古方补阴丸最妙。妇人产后伤胞,小儿胞冷,鸡 散主之。
《医学心悟》:小便不禁
经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所以不约者,其因有三。一曰肝热,肝气热则阴挺失职,书云∶肝主疏泄是已,加味逍遥散主之。二曰气虚,中气虚则不能统摄,以致遗溺,十补汤主之。大抵老幼多见此症,悉属脬气不固。老人挟寒者多,婴儿挟热者众,挟寒者,用本方,挟热者,六味地黄丸。三曰肾败,狂言反目,溲便自遗者,此肾绝也。伤寒曰久见之,多难救。中症见之,随用大剂附子理中汤,频灌间有得生者,盖暴脱者可以暴复,若病势曰深则不可为也。然中症亦有阴虚而遗溺者,不宜偏用热药,治者详之。
加味逍遥散 (见类中。
十全大补汤 (见虚劳。
六味地黄丸 (见虚劳。
附子理中汤 (见中寒。
《证治准绳·类方》:小便不禁
二气丹 治虚寒小便不禁。(见恶寒。)
家韭子丸(《三因》) 治少长遗溺,及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泄精。此药补养元气,进美饮食。
家韭(子炒,六两) 鹿茸(四两,酥炙) 肉苁蓉(酒浸) 牛膝(酒浸) 熟地黄 当归(各二两) 菟丝子(酒浸) 巴戟(去心。各一两半) 杜仲(炒) 石斛(去苗) 桂心 干姜(各一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食前盐汤、温酒任下。小儿遗尿者,多因胞寒,亦禀受阳气不足也,别作小丸服。
菟丝子丸(见小便数。)
固脬丸
菟丝子(二两,制) 茴香(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 桑螵蛸(炙焦。各半两) 戎盐(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白茯苓散
白茯苓 龙骨 干姜(炮) 附子(炮,去皮脐) 续断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 熟地黄 桑螵蛸(微炒。各二两)
上锉碎,每服四钱,水一盏,煎六分,食前温服。
鹿茸散 治小便不禁,阴痿脚弱。
鹿茸(二两,去毛,酥炙) 韭子(微炒) 羊踯躅(酒拌炒干) 附子(炮) 泽泻 桂心(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服。
菟丝子散 治小便多或不禁菟丝子(二两,酒浸三日,晒干,另捣为末用) 牡蛎( 粉) 附子(炮,去皮脐) 五味子(各一两)鸡 (中黄皮,微炒) 肉苁蓉(各二两,酒浸,炙黄)
上制服法同上。
桑螵蛸散 治小便频数,如稠米泔色,由劳伤心肾得之。
桑螵蛸(盐炙) 远志(去心) 龙骨 石菖蒲(盐炙) 人参 茯神(去木) 鳖甲(醋炙) 当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人参汤调服。
鹿角霜丸 治上热下焦寒,小便不禁。
上用鹿角带顶骨者,不拘多少,锯作挺子,长三寸,洗了用水桶内浸,夏三冬五昼夜,用浸水同入锅内煮之,觉汤少添温汤,日夜不绝,候角酥糜为度,轻漉出,用刀刮去皮,如雪白,放在筛子上,候自干,微火焙之,其汁慢火煎为膏,候角极干,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不。
阿胶饮 治小便遗失。
阿胶(炒,三两) 牡蛎(烧粉) 鹿茸(酥炙) 桑螵蛸(酒炙,无则缺之,或以桑耳代。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服。
鹿茸散 治肾脏虚,腰脐冷疼,夜遗小便。
鹿茸(去毛,酥炙黄) 乌贼鱼骨(去甲,微炙。各三两) 白芍药 当归 桑寄生 龙骨(另研)人参(各一两) 桑螵蛸(一两半,中劈破,慢火炙黄)
上为细末,入龙骨同研令匀,每服一钱,用温酒调,空心、日晚、临卧各一服。
泽泻散 治遗尿,小便涩。
泽泻 牡丹皮 牡蛎( 为粉) 鹿茸(去毛,酥炙) 赤茯苓 桑螵蛸(微炒) 阿胶(捣碎,炒黄。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酒调服。
茯苓丸 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不止,用赤茯苓、白茯苓等分,为细末,以新汲水 洗,澄去筋脉,控干,复研为末,别取地黄汁与好酒,同于银石器内熬成膏,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空心用盐酒送下。
牡蛎丸
牡蛎(白者三两,盛瓷器内,更用盐泥四两,盖头铺底,以炭五斤烧半日,取出研) 赤白脂(三两,捣碎,醋拌匀湿,于生铁铫子内慢火炒令干,二味各研如粉)
上同研匀,酒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白薇散
白薇 白蔹 白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下。
鸡肠散
黄鸡肠(雄者四具,切破,净洗,炙令黄) 黄连(去须) 肉苁蓉(酒浸,切,焙) 赤石脂(另研) 白石脂(另研) 苦参(各五两)
上为细末,更研匀,每服二钱,食前酒调服,日二夜一。
神芎导水丸(痰饮。) 大菟丝子丸(咳嗽。) 加味逍遥散(虚劳。) 补中益气汤(劳倦。) 六味丸八珍汤(俱虚劳。)
补脬饮 治产后伤动,胞破不能小便而淋漏。
生黄丝绢(一尺,剪碎) 白牡丹(根皮,用千叶者) 白芨(各一钱,俱为末)
上用水一碗,煮至绢烂如饧,空心顿服。服时不得作声,作声则不效。
桑螵蛸散 治阳气虚弱,小便频数,或为遗尿。
桑螵蛸(三十个,炒) 鹿茸(酥炒) 黄 (各三两) 牡蛎(煨) 人参 赤石脂 浓朴(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粥饮调服。
《证治准绳·女科》:小便不禁
〔陈〕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
〔丹〕尝见收生者不谨,损破产妇尿脬,致病淋沥,遂成废疾。一日有徐妇年壮难产得此,因思肌肉破伤在外者,宜可补完,胞虽在腹,恐亦可治。遂诊其脉虚甚,予曰∶难产之由,多是气虚,产后血气尤虚,试与峻补。因以参、 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但剂小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
〔乔町〕妇人产后尿不禁,面微浮,略发热于午后,此膀胱为坐婆所伤。
黄 归身尾 芍药(各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少许)
上水煎,热服之。
〔薛〕前证若脾肺阳虚,用补中益气汤。若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若肝肾之气虚寒,用八味地黄丸。一产妇小便不禁,二年不愈,面色或青赤、或黄白,此肝脾气虚血热,用加味逍遥散为主,渐愈,佐以六味地黄丸而痊。后因怒,小便自遗,大便不实,左目顿紧,面色顿赤,仍用前散,佐以六君子汤,以清肝火,生肝血,培脾土而痊。
《广济》疗产后小便不禁。
鸡尾毛烧存性,酒调下一匕,日三服。
《千金》治产后遗尿不知出。
白薇 芍药(各等分)
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桑螵蛸(半两,炒) 龙骨(一两)
上为末,食前粥饮调下二钱。
固脬散 治妇人临产时伤手脬破,小便不禁。
黄丝绢(自然黄者,染黄者不用。三尺,以炭灰汁煮极烂,以清水洗去灰,令净,入黄蜡半两,蜜一两,白茅根二钱,马屁勃末二钱)
上用水二升,再煎至一盏,空心顿服。服时饮气服之,不得作声,如作声无效。
补遗补脬饮 治产后伤动脬破,终日不小便,但淋湿不干。
生丝绢(黄色者,一尺) 白牡丹根皮木 白芨(各一钱)
用水一碗,煎至绢烂如饧服之,勿作声,作声无效。
鸡内金散 治产后溺床失禁。
以鸡 一具,并肠,洗、烧为末,酒调服方寸匕。
《证治准绳·杂病》:小便不禁
《原病式》云∶热甚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神无所用,故津液渗入膀胱而旋溺遗失,不能收禁也。考之《内经》则谓督脉生病为遗溺。《灵枢》谓肝所生病为遗溺。盖因二经循阴器,系廷孔,病则荣卫不至,气血劳劣,莫能约束水道之窍,故遗失不禁。刘河间可谓得此旨矣。然《内经》复言膀胱不约为遗溺。《灵枢》言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其病虚则欠KT ,小便遗数。由此观之,则又不独病在阴器廷孔而已。夫如是者,内由三焦决渎之失常也。何则?手少阳之脉,从缺盆布膻中,下鬲循属三焦。足太阳之脉,从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属膀胱。三焦虚则膀胱虚,故不约也。肺从上焦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又上连肺,故将两脏,是子母也。母虚子亦虚,此上中下三焦气虚,皆足以致遗溺矣。由是而知三焦所部,五脏之淫气变而为五邪者,悉能干于下焦肾肝膀胱出水之窍而为不禁之病,何止于热极郁结痿痹肾部而已乎。又自《内经》所谓太阴在泉,客胜,湿客下焦,溲便不时。太阴之复,甚则入肾,窍泄无度者观之,则知湿主于痞,况是所胜之邪,其不为郁结痿痹者乎。从而思之,圣人之言,举一隅盒饭以三隅反,前所谓肝肾膀胱之病,不言其邪,可见诸邪尽能病之也。次言手太阴列缺虚者,为子母脏气之要也。可见所生、所胜、不胜之五邪,皆足以乘之也。
其言太阴之胜复,则湿为所胜之重者也。其他风寒燥热,虽不及言,可知在其中矣。治法,上虚补气。
下虚涩脱。东垣云∶小便遗失者,肺金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 、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有热,加黄柏、生地。下虚谓膀胱下焦虚。经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仲景云∶下焦竭则遗溺失便,其气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又云∶下焦不归则遗溲,世用桑螵蛸、鸡 之类是也。古方多燥热,如二气丹、家韭子丸、菟丝子丸、固脬丸、白茯苓散、鹿茸散、菟丝子散,内有桂、附,唯真虚寒者宜之。桑螵蛸散、鹿角霜丸、阿胶饮、鹿茸散,温补而不僭。小便不禁而淋沥涩滞者,泽泻散、茯苓丸。滑脱者,牡蛎丸。如白薇散、鸡肠散,内俱有寒药,内热者宜之。娄全善治一男子遗溺不觉,脉洪大盛,以黄柏、知母、杜牛膝为君,青皮、甘草为臣,木香为佐,桂些少反佐,服数帖大效。此法与《千金》白薇散,皆河间所谓热甚,廷孔郁结,神无所用,不能收禁之意也。遗尿有实热者,用神芎导水丸,每服百丸,空心白汤下。若一服利,止后服。此谓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痹谓气血不通宣也。戴云∶睡着遗尿者,此亦下元冷,小便无禁而然。宜大菟丝子丸,猪胞炙碎煎汤下。
凡遗尿皆属虚。通用方,薏苡仁盐炒煎服。
鸡肠一具,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一方用雄鸡烧灰为末,用三指撮,温浆水调一钱,向北斗服之,更良。雄鸡喉咙及矢白, 里黄皮,烧为末,麦粥清调服。羊脬盛水贮令满,系两头煮熟,开取水顿服之。鸡 一具,并肠洗净烧灰,男用雌,女用雄,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服。
一方加猪脬灰。燕蓐草主眠中遗尿不觉,烧令黑,研,水进方寸匕。膀胱咳者,咳而遗溺。
【妊娠尿出不知】用白薇、芍药为末,酒调下。或白矾、牡蛎为末,酒调二钱。或鸡毛灰末,酒服一匕。或炙桑螵蛸、益智仁为末,米饮下。薛氏云∶前证若脬中有热,宜加味逍遥散。若脾肺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加益智。若肝肾阴虚,宜六味丸。
【产后小便数】乃气血不能制故也。薛氏曰∶若因稳婆不慎,以致胞损而小便淋沥者,用八珍汤以补气血,兼进补脬饮。若因膀胱气虚而小便频数,当补脾肺。若膀胱阴虚而小便淋沥,须补肺肾。
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宜补脬饮、桑螵蛸散、白薇散。薛氏曰∶前证若脾肺阳虚,用补中益气汤。若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若肝肾之气虚寒,用八味地黄丸。若肝脾气血虚热,用加味逍遥散,佐以六味丸。丹溪云∶尝见尿胞因收生者不谨,以致破损而得淋沥病,遂为废疾。有妇年壮,难产得此,因思肌肉破伤在外者,可以补完。胞虽在腹,恐亦可治。诊其脉虚甚,遂与峻补,以参、 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但剂小者,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