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 《本草求真》:消渴
- 《扁鹊心书》:消渴
- 《慈幼便览》:消渴
- 《儿科萃精》:消渴
- 《古今医案按》:消渴
- 《古今医鉴》:消渴
- 《仁术便览》:消渴
- 《奇效简便良方》:消渴
- 《脉症治方》:消渴
- 《普济方·针灸》:消渴
- 《普济方·针灸》:消渴
- 《圣济总录》:消渴
- 《时方妙用》:消渴
- 《寿世保元》:消渴
- 《万病回春》:消渴
- 《卫生易简方》:消渴
- 《医学从众录》:消渴
- 《医学入门》:消渴
- 《医学心悟》:消渴
- 《新修本草》:消渴
- 《医碥》:消渴
- 《杂病治例》:消渴
- 《张聿青医案》:消渴
- 《证治汇补》:消渴
- 《竹林女科证治》:消渴
《本草求真》:消渴
消渴之症。按书有言三焦火起而渴。盖人津液有限。火胜则水必竭。犹之釜里火猛。谷食皆焚。水必竭泽而燥。而渴以生。是谓火渴。有言表里热盛而渴。盖以气以卫外。血以营内。表里邪闭。津受煎熬。犹之地气上升。天气闭塞。人物皆烦。而渴应见。是谓热渴。有言表里寒盛而渴。盖以人身阳胜则阴微。阴胜则阳弱。阳气既微于中。阴气复增于内。则身中外皆寒而气不温。犹之坚冰既至。滴点全无。而渴应有。是谓阴渴。(寒渴。)有谓食滞中宫而渴。盖以人身上下。本贵通活。一有物滞。则上不克下。下不克上。津液断绝。两不相接。(滞渴。)犹之谷食在釜。内有物闭。气实不空。津不克上。而渴应生。是为滞渴。有谓津藉精生。精虚则津无由而布。犹之天雨不降。地无醴泉。而渴以成。是谓水衰而渴。有谓津赖火充。火衰而气不化。精不附气。犹之釜里无薪。锅盖干灼。而渴应见。是谓火衰而渴。有谓津藉气布。气实则气充而津生。气衰则气馁而津竭。犹之天气既降。地气不升。而渴应有。是谓气衰而渴。凡此火不外于三黄石膏知母。热不外于大黄朴硝花粉贝母。寒不越乎麻桂升葛姜附丁桂。滞不越乎香附川朴枳壳。至于渴属精虚。则六味有不可离。渴属火衰。则八味必不可弃。渴属气薄。则参耆白术自必见用。毋谓渴皆属实。虚症全无。而悉可用苦寒之味也。
〔火渴〕
大黄 黄柏 黄芩 黄连 石膏 知母
〔热渴〕
大黄 朴硝 花粉 石膏 知母
〔寒渴〕
麻黄(外寒) 桂枝(外风) 升麻(外寒) 干葛(外寒) 干姜(内寒) 附子(内寒)丁香(内寒) 肉桂(内寒)
〔滞渴〕
香附 川朴 枳壳 木香
〔虚渴〕
人参 白术 黄 当归 山药 熟地 附子 肉桂
《扁鹊心书》:消渴
此病由心肺气虚,多食生冷,冰脱肺气,或色欲过度,重伤于肾,致津不得上荣而成消渴。盖肾脉贯咽喉,系舌本,若肾水枯涸,不能上荣于口,令人多饮而小便反少,方书作热治之,损其肾元,误人甚多。正书,春灸气海三百壮,秋灸关元二百壮,日服延寿丹十丸,二月之后,肾气复生。若服降火药,临时有效,日久肺气渐损,肾气渐衰,变成虚劳而死矣。此证大忌酒色,生冷硬物。若脾气有余,肾气不足,则成消中病,脾实有火,故善食而消,肾气不足,故下部少力,或小便如疳。孙思邈作三焦积热而用凉药,损人不少。盖脾虽有热,而凉药泻之,热未去而脾先伤败。正法先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一斤而愈。(消渴虽有上中下之分,总由于损耗津液所致,盖肾为津液之原,脾为津液之本,本原亏而消渴之证从此致矣。上消者,《素问》谓之鬲消,渴而多饮,小便频数。中消者《索问》谓之消中,消谷善饥,身体消瘦。下消者,《素问》谓之肺消,渴而便数有膏。饮一溲二;后人又谓之肾消,肾消之证则已重矣。若脉微而涩或细小,身体瘦瘁,溺出味甘者,皆不治之证也,大法以救津液,壮水火为生。)
【治验】
一人频饮水而渴不止,余曰∶君病是消渴也,乃脾肺气虚,非内热也。其人曰,前服凉药六剂,热虽退而渴不止,觉胸胁气痞而喘。余曰∶前证止伤脾肺,因凉药复损元气,故不能健运而水停心下也。急灸关元、气海各三百壮,服四神丹,六十日津液复生。方书皆作三焦猛热,下以凉药,杀人甚于刀剑,慎之。(津液受伤,不惟消渴,亦兼杂病,而误用寒凉者不少,时医以此杀人,而人不悟奈何。)
《慈幼便览》:消渴
(三条)
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天冬、麦冬各三钱,花粉、黄芩、知母各钱半,黄连、黄柏各一渴而多饮善饥为中消胃热∶生地、麦冬各三钱,山药、知母、丹皮各钱半,黄连、黄柏各一钱。
渴而小便白浊不禁下消肾热∶六味汤加麦冬、五味子。
蚕茧汤 通治三消之症。
用蚕茧,或取丝棉结块者,每以六钱,水三碗,煎至二碗,时时当茶温饮,饮至二七,无不愈者。三消虽为火盛水衰,然虚热者多,实热者少,勿误作有余治之。余见内科。
消渴,日夜饮水无度。猪肚一个,洗极净,入淡豆豉五钱在内,以绵缝之,煮极烂,取汁饮之,肚亦可食。又方,煮猪血,清汤不入油盐,多饮极效。猪血能滋阴降火,专走血分,脾气虚者,间日饮之,恐防作泄故也。
《儿科萃精》:消渴
小儿消渴,由心火动而消上,上消乎心,移热于肺,渴饮茶水,饮之又渴,名曰上消。小便最多,由其水不能停,所以饮水无厌,凡饮一溲一者可治,饮一溲二者不可治,古法主莲花饮(如白莲须、粉干葛、茯苓、生地、黄连、天花粉、人参、北五味、知母、炙甘草、淡竹叶,引用灯芯)。
〔真按〕小儿口渴消水,方用制天冬钱半,浓麦冬二钱,天花粉一钱,枯黄芩一钱,盐知母一钱,炙甘草五分,西洋参五分。
《古今医案按》:消渴
罗谦甫曰.顺德安抚张耘夫.年四十五岁.病消渴.舌上赤裂.饮水无度.小便数多.东垣先师以生津甘露饮子治之.旬日良愈.古人云.消渴多传疮疡.以成不救之疾.今效后不传疮疡.享年七十五岁而终.其论曰.消之为病.燥热之气胜也.内经云.热淫所胜.治以甘苦.以甘泻之.热则伤气.气伤则无润.折热补气.非甘寒之剂不能.故以人参、石膏炙甘草、生甘草之甘寒为君.启玄子云.益水之源.以镇阳光.故以知、柏、黄连、栀子之苦寒.泻热补水为臣.以当归、麦冬、杏仁、全蝎、连翘、白芷、白葵、兰香.甘辛寒和血润燥为佐.以升、柴之苦平.行阳明少阳二经.白豆蔻、荜澄茄、木香、藿香.反佐以取之.重用桔梗为舟楫.使浮而不下也.为末.每服二钱.抄在掌内.以舌舐之.此制治之缓
震按古今治消渴诸方.不过以寒折热.惟苦与甘略不同耳.要皆径直.无甚深义.独此方委蛇曲折.耐人寻味.
东坡集载眉山揭颖臣.长七尺.素健饮啖.忽得渴疾.日饮水数斗.饭亦倍进.小便频数.服消渴药逾年.病日甚.自度必死.蜀医张 .取麝香当门子.以酒濡湿.作十余丸.用枳 子煎汤.服之遂愈.问其故.张曰.消渴消中.皆脾衰而肾败.土不胜水.肾液不上溯.乃成此疾.今诊颖臣脾脉极热.肾脉不衰.当由酒果过度.积热在脾.所以多食多饮.饮多溺不得不多.非消渴也.麝香坏酒果.枳 能化酒为水.故假二物.去其酒果之毒也.
震按此人似消渴.实非消渴.张公之见识殊高.用药最巧.
汪石山治一妇年逾三十.常患消渴善饥.脚弱.冬亦不寒.小便白浊.浮于上者如油.脉皆细弱而缓.右脉尤弱.曰.此脾瘅也.宜用甘温助脾.甘寒润燥.以参、 各钱半.麦冬、白术各一钱.白芍、花粉各八分.黄柏、知母各七分.煎服病除.
张景岳治周公.年逾四旬.因案牍积劳.神困食减.时多恐惧.自冬春达夏.通宵不寐者.半年有余.而上焦无渴.不嗜汤水.或有少饮.则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如膏浊液. 羸至极.自分必死.岂意诊之.脉犹带缓.肉亦未脱.知其胃气尚存.慰以无虑.乃用归脾汤去木香.及大补丸煎之属.一以养阳.一以养阴.出入间用.至三百余剂.计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此神消于上精消于下之证.可见消有阴阳.
不得尽言火.
震按此条与汪案略同.但无渴.且不能饮.已具有虚无火之象.景岳喜用温药.然所谓养阳者.并不参以桂、附.则知消而且渴.必非桂、附所宜矣.予请下一转语曰.消有虚实不得遽认为寒.
孙东宿治一书办.年过五十.酒色无惮.忽患下消症.一日夜小便二十余度.清白而长味且甜.少顷凝结如脂.色有油光.他医治半年不验.腰膝以下皆软弱.载身不起.饮食减半.神色大瘁.孙诊之.六部大而无力.经云.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法当温补下焦.以熟地六两为君.鹿角霜、山茱萸各四两.桑螵蛸、鹿角胶、人参、茯苓、枸杞、远志、菟丝、山药各三两为臣.益智仁一两为佐.桂、附各七钱为使.蜜丸.早晚盐汤送四五钱.不终剂而愈.此证由下元不足.无气升腾于上.故渴而多饮.以饮多小便亦多也.今大补下元.使阳气充盛.熏蒸于上.则津生而渴止矣.
震按生生子此条.实宗仲景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之法也.张杲治黄沔久病渴.极疲瘁.劝服八味丸数两而安.其学甚高.然治一水二火者患消渴而用此方.则大误.又阅滑伯仁案.一消渴者医谓肾虚津不上升.合附子大丸服之.渴益甚.目疾亦作.滑斥之曰.此以火济火.不焦则枯.令弃前药.以寒剂下之.荡去火毒.继以苦寒清润之剂乃愈.是不可同年而语矣.洎宅编载一仕人患消渴.医者断其逾月死.又一医令急致北梨二担.食尽而瘥.隋炀帝服方士丹药.荡思不可制.日夕御女数十人.入夏烦躁.日引饮数百杯而渴不止莫君锡进冰盘于前.俾时刻望之.是皆法外之法也.他如本草载淡煮韭苗.于清明前吃尽一斤.刘完素以生姜自然汁一盆置室中具杓于傍.给病患入室HT 之.渴甚.不得已而饮.饮渐尽.渴反减.是皆内经辛以润之之旨.而交州记曰.浮石体虚而轻.煮饮治渴.故本事方神效散浮石为君.实神效无比.
又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也.江氏分类集案.不立燥之一门.缘诸病有兼燥者.已散见于各门.却无专门之燥病可另分一类耳.故于湿之下.火热之上.间以消渴.盖消渴有燥无湿也.其见解极是.允宜配列在此.
《古今医鉴》:消渴
脉
心脉多浮,肾脉多弱。经云∶阴不足,阳有余,则为热中。又云∶脉软散当消渴,气实血虚也。又云∶脉数大者生,沉小者死;实而坚大者生,细而浮短者死。
病
《内经》曰∶二阳结,为之消。又曰∶瘅成为消中。东垣曰∶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液,病消则目黄口干,乃津液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若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乃血不足也。结者,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也,此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当以养血滋阴,生津降火,兰除陈气也。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其气剽悍,能助燥热也。歧伯曰∶实脉,病久可治;脉弦小,病久不可治。当分三消而治之。高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饮,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者是也,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中消者,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数。叔和云∶口干饮水,多食肌虚,瘅成为消中是也,以调胃承气汤、二黄丸治之。下消者,烦渴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叔和云∶焦烦水易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丸治之。《总录》所谓未传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痈;不能食者,必传中满膨胀。皆不治之证也。洁古老人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干葛治之。上中既立,不复传下消矣,先哲用药,厥有旨哉?然脏腑有远近,亦宜斟酌,如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肾肝位远,其制大其剂,皆适其至所为。故如过与不及,皆诛罚无过之地也,如高消、中消制之大急,速过病所,久而无中满之病,正谓上热未除,中寒复生者也,非药之罪,失其缓急之故也。治斯疾者,宜加意焉。
治
张洁古曰∶上消者,肺也,多饮水少食,大小便如常,此心火刑于肺金,而渴生焉。法当降火清金,宜白虎汤加减治之。
软石膏(二钱半) 知母(一钱) 甘草(五分) 人参(七分) 升麻(一分) 黄柏(一钱)
上锉一剂,粳米一撮,水煎,食后温服。
中消者,胃也,多饮食而小便黄赤。盖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血中伏火,则津液消烁而渴矣。治以调胃承气汤,三黄丸主之。
黄连 黄芩 大黄 石膏(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
下消者,肾也,小便淋浊如膏,烦渴引饮,耳叶焦黑,小便频数。能食者,必发痈疸背疮;不能食者,必传中满腹胀,须分治之。
若能食而消者,宜加减白虎汤主之。
石膏(二钱半) 知母(一钱) 甘草(三分) 人参(七分) 五味子(十粒) 黄柏(七分)玄参(五分)
上锉一剂,粳米一撮,水煎,食后服。
若不食而消者,宜加减白术散主之。
人参 白术 茯苓 木香 甘草 黄柏 知母(各五分) 干葛(一钱) 五味子(十粒)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丹溪曰∶三消者,多属血虚不生津液,俱宜四物汤为主治。
上消者,加人参、五味、麦门冬、天花粉煎,入生藕汁、生地黄汁、人乳,饮酒人加生葛根汁。
中消者,加知母,石膏、寒水石以降胃火。
下消者,加黄柏、知母、熟地黄、五味子以滋肾水,又当间饮缫丝汤为上策。
一人被烧酒醉伤成消渴之疾,饮水无度,余以绿豆汤频频少饮,用生冬瓜去皮,细细嚼咽,渴则又饮豆汤,不一日而止渴也。
方
生津养血汤〔批〕(按此方治上消之剂) 治上消火盛,制金烦渴引饮。
当归(一钱) 川芎(八分) 白芍(煨,一钱) 生地黄(酒洗,一钱) 知母(五分)黄柏(蜜水炙,五分) 麦冬门(一钱) 石莲肉(五分) 天花粉(七分) 黄连(八分) 乌梅(五分) 薄荷(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清凉饮子〔批〕(按此方治中消之剂)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黄 (一钱) 当归身(六分) 生地黄(六分) 龙胆草(酒洗,钱半) 柴胡(一钱)
升麻(四分) 防己(五分) 羌活(一钱) 黄芩(酒洗,一钱) 防风(五分) 杏仁(十个) 生甘草(五分) 炙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加酒一匙,稍热服。
人参茯苓散〔批〕(按此方治下消之剂) 治肾消善饮而食,小便频数,白浊如膏。
人参(一分) 白术(二分) 茯苓(五分) 泽泻(二分) 滑石(一钱半) 寒水石(一钱半) 干葛(五分) 连翘(三分) 黄芩(五分) 桔梗(二分) 栀子仁(二分) 薄荷(五分) 大黄(五分) 天花粉(二分) 甘草(七分) 缩砂(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入蜜服,肾消食前,上消食后服。
缫丝汤 治三消渴如神。
如无缫丝汤,却以原蚕茧壳丝绵煎汤,皆可代之,无时饮之,大效。盖此物属火,有阴之用,大能泻膀胱中伏火,引阴水上潮于口而消渴也。
玉泉散 治消渴之神药也。
白粉葛 天花粉 麦门冬 生地黄 五味子 甘草 糯米
上锉一剂,水煎服。
神仙减水法 治三焦虚热,三消渴疾,日夜饮水无度。
黄 人参 麦门冬 黄连 天花粉 知母 苦参 白扁豆 浮萍(照水晒干,各一两) 黄丹(二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
神白散(即益元散,方见中暑) 治真阴素被虚损,多服金石等药,或嗜炙爆咸物,遂成消渴,用温水调服,或大渴饮冷者,新汲水尤妙。
秘方〔批〕(按此方总治三消之剂) 治三消。
用退雄鸡汤,澄清饮之,神效。
清神补气汤 消渴症才愈,止有口干腹不能拿,或者又添舌白滑,微肿,咽喉咽津觉痛嗌痛,时时有渴,喜冷冻饮料,口中白沫如膏。
当归身(一钱) 生地黄(一分) 黄连(酒,五分) 知母(五分) 石膏(四分) 柴胡(七分) 升麻(一钱半) 防风(一钱) 荆芥穗(一钱) 桃仁(一钱) 杏仁(五个) 红花(少许) 川椒(二个) 细辛(一分) 生甘草(一分)
肾气八味丸〔批〕(按此方治消渴收功之剂) 治心肾不交,消渴引饮。
《仁术便览》:消渴
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中消者,胃也,多饮食而小便赤黄。下消者,肾也,小便频数,浊淋如膏之状。三消皆禁用半夏,脉洪大者生,微小者死。
治方
黄连末 天花粉末 人乳汁 藕汁 生地黄汁
上将三汁佐以姜汁,入蜜为膏,和二末,徐徐留舌上,以滚白汤少许送之。能食易饥者,加软石膏、黄芩。小便频数,或如膏者,加五味子、知母、黄柏、玄参。若泄泻,先用白术、白芍药炒为末,调服,后服此药。
一方 用缲丝汤饮之,如无缲丝汤,以茧壳煮汤代之。此物属火,有阴之用,能泻膀胱中相
《奇效简便良方》:消渴
饮水日至一石者
浮萍捣汁服。如饮水多而小便不利者,葵花根五两、煎汤早上服。
《脉症治方》:消渴
【脉】
两寸脉滑者为上消.两关洪数者为中消.两尺浮大为下消.濡散为气实血虚.洪大为阳盛阴虚.脉沉小有力者可治.实大浮涩者皆难治.
【症】
内经云∶二阳结谓之消.东垣云∶二阳者.手足阳明也.手阳明.大肠主津.病则目黄口干.是津不足也.足阳明.胃主血.热则消谷善饥.胃中伏火.火烁而血干涸也.津血不足.而消渴生矣.虽有三者之分.因于火则一也.上消者心移热于肺.多饮而渴.少食而呕.中消者.脾移热于胃也.善食而瘦.大便燥.而小便黄.下消者.肾移热于膀胱也小便淋浊.如脂膏之状.大抵渴症皆因膏粱甘肥之变.或过服金石热药.致阳盛阴虚.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责于火也.
【治】
宜养肺降火生血为主.或曰上消渴.是心火刑炼肺金所致.治宜降火清金.以黄连、麦门冬、兰草、白豆蔻、仁梨、藕汁,加升麻、黄柏、之类.清气上升.而渴自止矣.中消渴者.胃中伏火.不生津液.食已则饥.不营肌肉.宜芩、连、石膏、治之.甚者.调胃承气汤.下消渴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小便如膏.正所谓焦烦水易亏是也.此为肾消.宜六味地黄丸主之.圣济总录云∶未传能食者.必发痈疽背疮.不能食者.必得中满豉胀.背为不治之症.洁古分而治之.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加干葛治之.上下既平.则不复传下矣.
【方】
五汁饮 总治三消川黄连(一钱五分) 麦门冬(一钱五分) 天花粉(一钱) 生甘草(三分) 人参(八分) 石膏(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 白芍药(八分) 黄柏(七分) 梨汁(以下临服加入) 藕汁 生地黄汁 人乳汁(各一盏) 姜汁(二匙) 竹沥(半盏)
上作一服.加兰草叶一钱.同煎.食远服.临服时.将五汁加入.连药服之.外无加减.
《普济方·针灸》:消渴
治烦中渴(资生经)。穴商丘治消渴。身热面目黄。穴意舍治消渴嗜饮。穴然谷治饮渴。穴隐白治苦渴食不下。穴劳宫治寒热渴。穴曲池治嗌干善渴。穴太冲 行间治小便黄。舌干消渴。穴兑端治肾虚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俯仰。腹胀胁痛。穴中膂俞。意舍。
治舌纵。烦满消渴。穴然谷治消渴。饮水无度。穴水沟治消渴。穴阳纲治消渴嗜饮。穴承浆 意舍 关冲 然谷治消渴饮病。兼身体疼痛。穴隐白治消渴。咽喉干。灸胃脘下俞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灸之。又灸胸堂五十壮。足太阳五十壮。
治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
治消渴咳逆。灸手厥阴。随年壮。
治消渴。口干烦闷。灸足厥阴百壮又灸阳池十壮。
治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两足小指头。并灸项椎佳。又灸当脊梁中央解间一处。
与腰眼上两处。凡三处。又灸背上脾俞下四寸。当夹脊梁灸之两处。皆随年壮。又灸肾俞三处。又灸腰目在肾俞下三寸。亦夹脊骨两傍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关元一处。又两傍各二寸二处。阴市二处。在膝上当伏兔上行三寸。临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曰肾系者(黄帝内经云。伏兔下一寸)。曲泉。阴谷。阴陵泉。复溜。此诸穴断小便最佳。不损阳气。
亦云治遗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跗阳。行间。大敦。隐白。涌泉。凡此诸穴。各一百壮。腹背两脚。凡四十七处。其肾俞。腰目。关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壮。五日一报之。各得一百五十壮佳。涌泉一处。可灸十壮。大敦隐白行间此处可灸三壮。余者悉七壮。皆五日一报之。满三灸止。若灸诸阴而不愈。宜灸诸阳。在脚表。并灸肺俞募。按流注孔穴壮数。如灸阴家法。
治男子妇人血结胸。面赤大燥。口干消渴。胸中疼痛不可忍者。刺足厥阴经之期门二穴王氏云。凡消渴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不歇。遂致痈疽羸瘦而死。
亦忌误针。若误针。则所饮之水。皆于疮中变成脓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刺之。
诸气类
《普济方·针灸》:消渴
白石英(微温) 石膏(微寒。大寒) 茯神(平) 麦门冬(平。微寒) 黄连(寒。微寒)
知母(寒) KT 根(寒) 茅根(寒) 枸杞根(大寒) 小麦(微寒) 竹叶(平。大寒) 土瓜根(寒) 葛根(平) 李根(寒) 芦根(寒) 菰根(大寒) 冬瓜(微寒) 马乳(冷) 牛乳(微寒)
羊乳(温) 铅丹(微寒) 桑根白皮(寒)
《圣济总录》:消渴
论曰消渴者,渴而引饮,乃复溲少是也,得之五石之气,内燥津液,肾气不化,故渴甚而溲少也,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变为痈疽。
治三消渴疾。硝石散方
硝石 茜根 铅霜(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冷水调下。
治三消渴疾。桃红散方
赤石脂 石膏(各研) 栝蒌根(锉) 白石脂 铅丹(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六味,捣罗为散,冷水调下二钱匕。
治三消渴疾。铅黄丸方
铅丹 黄连(去须各半两) 干葛粉 栝蒌根(各三分)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冷水下二十丸。
治消渴。香墨散方
墨(一两) 栝蒌根(三两) 铅丹(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拌匀,第一日服药末二钱匕,新水一盏调下,次日一服水调药末一钱匕,不计时候,服药时不得忌水,任意饮三两盏后,自然怕水,服三五日见效。
治消渴,饮水无度。沃焦散方
泥 鱼(一十头阴干去头尾烧灰碾细为末) 干荷叶(碾细为末)
上二味,末等分,每服各二钱匕,新汲水调下,遇渴时服、日三,候不思水即止。
治消渴,日饮水数斗不止。葛根丸方
葛根(锉) 栝蒌根(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 铅丹(炒令紫研各一两)
上四味,先将三味捣罗为散。入铅丹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茅根汤下、日三。
治消渴饮水无休。菝 饮方
菝 (锉炒) 汤瓶内碱(各一两) 乌梅(二两并核椎碎焙干)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于石器中煎至七分,去滓稍热细呷。
治消渴,饮水不休。神应散方
滑石(研) 寒水石(研各半两)
上二味,碎研为散,用生鸡子一枚,凿破去黄留清,调和药末,令如稠膏,却纳在鸡壳内,以纸封口,用盐泥固济,曝干炭火内烧,令通赤,放冷去土并壳,取药研令绝细为度,每服大人二钱匕,小儿半钱匕,米饮调下。
治消渴。银宝丸方
水银(一两用铅结为沙子) 栝蒌根(一两半) 苦参 牡蛎( 为粉) 知母(焙) 密陀僧(各一两) 铅丹(半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若阳人患,用未曾生长雌猪肚一枚,若阴人患,用雄猪肚一枚,贮药在内,以线缝合,用索子十字,系在一新砖上,不令走转,又别用栝蒌根,半斤细切,入在水中,一处同煮,自平旦煮至午时,取出候冷,细切肚子,及药同捣为膏。丸如梧桐子大,阴干,每服五丸,温水下。
治消渴。殊胜散方
乌贼鱼骨(去甲) 海浮石 桔梗(锉炒) 葛根(锉) 丹砂(研水飞) 虎杖(烧过各一分)
上六味,捣罗为散,渴时煎麦门冬汤。调下二钱匕,空心日午夜卧、各一服。
治消渴,饮水不止。栝蒌根丸方
栝蒌根(锉) 黄连(去须) 知母(焙) 麦门冬(去心各五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治消渴,饮水日夜不止。生津丸方
青蛤粉 白滑石(各一两)
上二味,研为细末,用黄颡鱼涎,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陈粟米饮下,不拘时候。
治消渴累年不愈者。莎草根散方
莎草根(去毛一两) 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陈粟米饮调下,不计时候。
治消渴减食,饮水不休。楮叶丸方
干楮叶(炒) 桑根白皮(锉炒)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定粉(各一两)
上五味,为细末,取楮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人参汤下,不计时候。
治消渴疾久不愈,楮叶散方
蜗牛(焙干半两) 蛤粉 龙胆(去土) 桑根白皮( 炒各一分)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煎楮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治渴疾。澄水饮方
银汤瓶内碱 水萍(焙干) 葛根(锉)
上三味,各等分,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消渴。亥骨饮方
猪脊骨(五寸) 枣(二十枚劈碎) 甘草(微炙锉) 干姜(炮各半分)
上四味, 咀,以水三升,同煎至二升,发时量意加熟水服。
治消渴。竹龙散方
五灵脂 黑豆(生去皮各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冬瓜汤调下,无冬瓜即用冬瓜苗叶子煎汤俱可,一日二服,小可渴只一服瘥,渴定后不可服热药,唯宜服八味丸,仍更宜用五味子代附子。
治消渴后。八味丸方
熟干地黄(焙四两) 桂(去粗皮) 牡丹皮 山芋 白茯苓(去黑皮) 山茱萸(各一两)泽泻 五味子(各一两)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薄盐汤下。
治消渴。金英丸方
铅丹 麦门冬(去心焙) 牡蛎( 研如粉) 知母(焙各一两) 黄连(去须) 栝蒌根 苦参(各二两) 金薄(一百片) 银薄(一百片) 生栝蒌根(二两研如膏)
上一十味,捣罗为末,用生栝蒌根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后米饮下,日再夜一,当日渴止,十日已来,渐觉减,即一日两服,服三十五丸,一月外,每日一服,服三十丸,夏月即用蜜为丸,服药之次,腹中忽冷痛,即取浓朴二两,去粗皮姜汁炙,陈橘皮三分,去白焙,生姜二两切,以水二升,煎取半升,去滓分温二服,服讫良久以饭压之,如腹中不痛、即止。
治消渴及诸渴不止。冬瓜饮方
大冬瓜(一枚) 黄连(去须半斤)
上二味,先捣黄连为末,将冬瓜三停中,截去一停,取二停净去瓤子,内黄连末于冬瓜中,却取截下一头盖却,搜白面浓裹冬瓜令遍,即更以黄土硬泥、裹一重,候微干。坐瓜在灰火中,四面簇炭火,烧令泥赤即止,候冷打去泥土,并剥去面,揭开瓜头里面,有黄连汁。不限多少滤过,每服一盏,渴即饮之、立瘥,未瘥更作一服。
治因好食热面炙肉,及服补治壅热药,并乳石,三焦气隔,心肺干热,口干舌焦,饮水无度,小便日夜不知斗数,心欲狂乱,服此救急止渴。栝蒌饮方
栝蒌(一枚黄熟者去皮用瓤并子) 冬瓜(一枚中样者割破头边内栝蒌瓤子在冬瓜心内)
上二味,用黄土泥裹冬瓜令匀,可半指浓候干,簇炭火烧,令泥通赤,即止,去泥取瓜,就热碎切烂研,布绞取汁 约七八合,更入白蜜两匙头,搅令调匀,候稍冷,即分三度服,脏腑热歇,即不思水,自无小便,如不是栝蒌熟时节,即独烧冬瓜服之。
治消渴疾。人参煎方
人参(一两) 葛根(锉二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每发时,须得 猪汤一升已来,入药末三钱匕,又入蜜二两,都一处于铛子内,慢火熬之,至三合已来,似稠黑饧,便取出,贮于新瓷器内,每夜饭后,取一匙头,含化咽津,重者不过三服。
治消渴,口干烦躁,饮水无度。铅霜丸方
铅霜(半两) 青黛 栝蒌根末(各一两) 龙脑(少许)
上四味,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微嚼、煎竹叶汤下。新汲水下亦得,食后日三。
治积年消渴,好食冷物。竹叶汤方
青竹叶(锉碎) 白茯苓(去黑皮) 地骨皮(锉) 栝蒌根(各一两) 桂(去粗皮)甘草(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小麦一撮,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治消渴,膈热烦躁,生津液。梅苏丸方
白梅肉 紫苏叶 乌梅肉(各半两) 人参(一分) 麦门冬(去心三分) 百药煎(三两) 甘草(炙锉一两半) 诃黎勒(炮去核一分)
上八味,捣罗为末,炼黄蜡汁拌和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不计时候,路行解渴。
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丸方
牛膝(酒浸切焙五两) 生地黄汁(五升)
上二味,先细捣罗牛膝为末,入地黄汁浸,夜浸昼曝,复浸汁尽为度,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久服壮筋骨,驻颜黑发。
治消渴不止。铅黄散方
铅(一斤) 水银(二两先熔铅旋投入水银候铅面上有花晕上便以铁匙掠取于乳钵内研细) 皂荚(一挺不 者涂酥炙令黄去皮子入麝香一钱同研为末)
上三味为散,每抄皂荚末一钱匕,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放温,食后、调下铅黄散半钱匕,服之。
治消渴方
冬瓜(一枚削去皮)
上一味,埋在湿地中,一月将出,破开取清汁饮之, 二三料遂愈。
治渴疾,饮水不止。甘露散方
干猪胞十枚
上剪破出却气去,却系着处,用干盆子一只,烧胞烟尽,取出研令极细,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治消渴,饮水不止。姜鱼丸方
干生姜末(一两)
上一味,用鲫鱼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米饮下,不拘时候。
治消渴,饮水不止,水骨丸方
汤瓶内水碱(一两)
上一味,研为细末,烧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人参汤下,不拘时候。
治消渴发作有时,心脾有热,饮水无度。人参汤方
人参 桑根白皮(锉炒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焙) 知母 枇杷叶(拭去毛炙) 黄连(去
上一十味,细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治消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桑白皮汤方
桑根白皮(锉炒) 人参 黄 (锉炒) 草豆蔻(去皮各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 青木香蜜涂炙半两)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治久渴、旬日见效。 散方
鸡 黄皮 鸡肠(各五具炙干) 鹿角胶(炙燥) 白龙骨 白石脂 漏芦(去芦头炙各一两) 土瓜根(三两) 黄连(去须) 苦参 牡蛎粉(各二两半) 桑螵蛸(三七个炙)
上一十一味,为散,每服一钱匕,至二钱匕,米饮调下,日三夜一。
治消渴,饮水过多。麦门冬丸方
麦门冬(去心焙) 栝蒌根 大麻仁(研) 大黄(蒸二度切炒) 苦参粉 铁粉(各三两)鸡 黄皮(炙七枚) 黄芩(去黑心) 泽泻(各一两半) 龙齿(研) 土瓜根 知母(焙) 石膏(研
上一十四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煎生地黄汤,下二十五丸,日二服治消渴,黄连牛乳丸方
黄连(去须一斤为末),麦门冬(去心二两烂研),牛乳 地黄汁 葛汁(并一合)
上五味,合研,众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粥饮下,日再,渐加至四十丸。
治消渴,小便数少,虚极羸瘦。黄 丸方
黄 (锉) 鹿茸(去毛酥炙各二两) 牡蛎( 一复时) 土瓜根 黄连(去须) 白茯苓(
上七味,捣罗为末,研令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何首乌汤下。
治消渴,饮水不止。麦门冬丸方
麦门冬(去心焙) 升麻 黄连(去须) 黄柏(去粗皮) 黄芩(去黑心各五两) 生干地黄
上九味,捣罗为末,以牛乳和,众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
治消渴饮水不辍,多至数斗。竹叶汤方
甘竹叶(切) 大麻仁(炒) 赤秫米(各一升淘净) 鹿脚(四只汤浸去皮毛骨细研肉) 白
上六味,锉如麻豆,分作八服,每服先以水三盏,煎麻仁竹叶取二盏,去滓澄清。入诸药鹿脚,又煎去滓取一盏,微微饮之,渴止为度。
治消渴,小便数少。菝 饮方
菝 土瓜根(各二两半) 黄 (锉焙) 地骨皮 五味子(各二两) 人参 牡蛎(熬粉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
治消渴,及小便无度。铅丹散方
铅丹 白石脂(研) 赤石脂(研) 胡粉(各半两) 石膏(碎) 甘草(如手指大者生) 泽
上八味,捣研为散,每服三钱匕,新汲水调下,日三,更量虚实加减,若渴甚夜二服,勿用酒,合剂,一方可救数人,铅丹久服肠痛,宜减之,小儿每服一二钱匕,亦疗酒渴。
治消渴,初因酒得。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半生半炙各一两)
上二味,粗捣筛,以 猪水,去滓澄清,取五升,同煎至二升半,去滓渴即饮之。永瘥治消渴。黄连丸方
黄连(去须一两) 苦参(一斤) 麝香(一钱)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腹茶下、日再,任意吃茶。不限多少。
止渴。备急方
大豆芽
上以嫩者三五茎。涂酥炙令黄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人参汤调下。
《时方妙用》:消渴
口渴不止为上消.治以人参白虎汤.食入即饿为中消.治以调胃承气汤.饮一溲一为下消.治以肾气丸.赵养葵大变其法.谓治消无分上中下.先以治肾为急.以六味丸料一斤.入肉桂一两五味子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冷冻饮料之.熟睡而渴如失矣.白虎承气皆非所宜也.
喻嘉言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开.则水无输泄而为肿满.关门不 .则水无底止.而为消渴.金匮肾气丸.蒸动精水.上承君火.而止其下入之阳光.彼症取其开.此症取其.一开一合.具通天手眼.子和诋之.何其陋也.又白茯苓丸.治肾消方.用白茯苓复盆子黄连栝蒌根萆 人参熟地黄元参各一两.石斛蛇床子各七钱半.鸡 三十具.微炒共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磁石汤送下.喻嘉言治验加犀角一两.又以六味丸加犀角收功.
○抄此与八味地黄丸.一阴一阳.相为表里.皆为神方.
脉宜数大. 忌虚小.
《寿世保元》:消渴
消渴之脉。数大者活。虚小病深厄难脱。
夫消渴者。由壮盛之时。不自保养。任情纵欲。饮酒无度。喜食脍炙。或服丹石。遂使肾水枯竭。心火大燔炽。三焦猛烈。五脏干燥。由是渴利生焉。心烦口渴。燥强中。二症皆消渴也。多渴而利。燥渴者。由热中所作。但饮食皆作小便。自利而渴。令人虚极短气。强中者。阳具不交。而精液自出。凡消渴之人。常防患痈疽。所怕者。一饮酒。
二房劳。咸食及面。俱宜忌之。大抵脉大者。易治。细小者。难医也。
一论消渴。引饮无度。脉实是也。
黄连 麦冬 牛乳 生地黄汁 生藕汁(各等分)
上二味熬汁去渣。入和牛乳二汁。佐姜和蜜为膏。徐徐于舌上。以白汤些少送下。或将前二味药和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一日进十次。
一论治三消总治之方。服之立愈。
人参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当归(酒洗) 生地黄(各一钱) 黄柏(酒炒) 知母黄连 麦门冬(去心) 天花粉 黄芩(各八分) 桔梗(五分)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天池膏 治三消如神。
天花粉 黄连(各半斤) 人参 知母(去壳) 白术(炒去芦各四两) 五味子(三两)
麦门冬(六两去心) 藕汁(二碗) 怀生地黄汁(二碗) 人乳 牛乳(各一碗) 生姜汁(二酒杯)
上先将天花粉七味切片。用米泔水十六碗。入砂锅内浸半日。用桑柴火慢熬。至五六碗滤清。又将渣捣烂。以水五碗煎至二碗。同前汁又煎二三碗。入生地等汁。慢熬如饧。加白蜜一斤。煎去沫。又熬如膏。乃收入瓷罐内。用水浸三日。去火毒。每用二三匙。安舌咽之或用白汤送下。
一论消渴。口干心烦。用天花粉长流水煎。当茶服之。立效。
一论治三消渴神效。用缫丝汤。如无缫丝汤。却以原蚕茧壳丝绵煎汤。皆可代之。不时饮之。极效。盖此物属火。有阴之用。大能泻膀胱中伏火。引阴水上潮于口而不渴也。
一论阴虚火盛。烦渴。引饮无度。
养血清火汤
当归(一钱) 川芎(八分) 白芍(酒炒一钱) 生地黄(酒炒一钱) 麦冬(一钱) 石莲肉(五分) 天花粉(七分) 知母(一钱) 黄连(八分) 薄荷(五分) 乌梅肉(五分) 黄柏(蜜水炒五分) 甘草(五分)
上锉。水煎。温服。
一治消渴病通用。
生地黄膏
生地黄束如碗大一把。洗切研细。以新水一碗调开。用冬蜜一碗。煎至半。取出。入人参五钱。白茯苓去皮一两。为末。拌和。瓷器密收。以匙挑服。夏月可加五味子、麦门冬。
一治消渴。
玉泉丸
人参 黄 (半生半蜜炙) 白茯苓 干姜 麦冬 乌梅肉 甘草(各一两) 天花粉(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汤嚼下。
一人消渴。引饮无度。或令食韭苗。或炒或作羹。无入盐。日二三次。其渴遂止。
一人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者。鹿角烧令焦为末。以酒调服五分。日三次。渐加至方寸匕一治消渴。
天花散
天花粉(一两) 生地黄(一两) 麦门冬(五钱) 五味子(三钱) 葛粉(五分) 甘草(五钱)
上锉。糯米一撮。水煎服。
一论肾水枯竭。不能运上。作消渴。恐生痈疽。
参 救元汤
黄 (蜜炒) 人参 粉草(炙)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
上锉。水煎。入朱砂少许。不拘时服。
一论一常人平日口干作渴。因饮酒食炙爆。补剂房劳。凡若此类过多。致令肾水枯竭。
不能上制心火。故有此症。后必有疽发也。宜先服此。以绝其源。及痈疽发后服此。尤有益也。
八味丸
怀生地黄(酒浸瓦焙干二两) 山药(一两) 牡丹皮(八钱) 泽泻(酒浸焙干八钱) 山茱萸(去核焙一两) 肉桂(五钱) 白茯苓(去皮八钱) 五味(微焙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五更时。淡盐汤送下。温酒亦可。
一论心肾不交。消渴引饮。有人病渴用渴药。累年不愈。用加减八味丸而愈。其疾本以肾水枯竭。不能制火。心火上炎。是以生渴。此药降心火。生肾水。
一人不时发热。日饮冷水数碗。寒药二剂。热渴益甚。形体日瘦。尺脉洪大而数。时或无力王太仆曰。热之不热。责其无火。寒之不寒。责其无水。又云。倏热往来。是无火也。时作时止。是无水也。法当补肾。用加减八味丸。不月而愈。
一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蚀。咽喉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以六味丸加肉桂一两。五味子四两。
一人形体魁伟。冬日饮水。自喜壮实。余曰。此阴虚也。不信。一日。口舌生疮。或用寒凉之剂。肢体倦怠。发热恶寒。以六味丸、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晡热内热。不时而热。作渴痰唾。小便频数。而口舌生疮者。此下焦阴火也。以六味丸效。
《万病回春》:消渴
脉∶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紧洪数,阳盛阴惫;血虚濡散,劳则浮迟;短浮莫治,数大难医。
消渴者,口常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知内有湿也。(湿宜泻之。)小便自利而渴者,知内有燥也。(燥宜润之。)大抵三消者,俱属内虚有热也。
缫丝汤 治三焦渴如神。如无缫丝汤,却以原蚕茧壳丝煎汤皆可代之,无时饮之,大效。盖此物属火,有阴之用,大能泻膀胱中伏火,引阴水上潮于口而不渴也。
黄连地黄汤
黄连(去须) 生地黄 天花粉 五味子(去梗) 川当归 人参(去芦) 干葛 白茯苓(去皮)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一枚、竹叶十片、水二盏煎,去渣温服。若上焦渴者,加山栀、桔梗;中焦渴者,加黄芩;头眩渴不止者,加石膏;下焦渴者,加黄柏、知母。若作丸,加薄荷,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咽下。
玉泉丸
黄连 干葛 天花粉 知母 麦门冬(去心) 人参 五味子 生地汁 莲肉 乌梅肉 当归 甘草(各等分) 加人乳汁、牛乳汁、甘蔗汁、梨汁、藕汁。
上先将各汁入蜜一斤半,煎熬成膏,后将各药为末,和前膏蒸热,汁数沸。每服五茶匙,食前清米汤调下。
忌一切辛热之物。
□
上消者肺火,饮水多而食少也。
黄芩汤 治上焦渴症。
黄芩 山栀 桔梗 麦门冬(去心) 当归 生地黄 干葛人参 天花粉 白芍(各等分) 乌梅(一个)
上锉一剂,食远频服。
□
中消者胃火,消谷易饥,不生肌肉,小水赤黄是也。(用人参白虎汤治之。)
滋阴降火汤 治下焦渴症。(方见虚怯。)根据本方加白术、天花粉、山栀。葛粉、乌梅、焙炒黄连、知母,去白芍。
六味地黄丸 治心肾不交,消渴引饮。(方见虚怯。)根据本方加麦门冬、五味子。
丹溪曰∶三消者,多属血虚不生津液,俱宜四物汤为主治之。(方见补益。)上消者,加人参、五味、麦门冬、天花粉,煎熟入生藕汁、生地黄汁、人乳。饮酒之人加生葛根汁。中消者,加知母、石膏、滑石、寒水石,以降胃火。下消者,加黄柏、知母、熟地黄、五味子,以滋肾水;又当间饮缫丝汤为上策。
秘方 总治三消,兼治吐血。
黄连 天花粉(二味为末) 藕汁 人乳汁 生地黄汁上以姜、蜜和二味为膏,每次一指头大。放在舌上,徐徐白汤送下。
《卫生易简方》:消渴
治消渴 用水萍曝干、栝蒌等分,以人乳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又方 用拣黄连二两锉碎,水一碗,煎半碗,去渣顿服之,立止。
又方 用栝蒌三十斤,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渣,以牛脂五合,煎取水尽。以暖酒先服如鸡子大,日二服即效。
又方 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经宿饮之,每日易。
又方 用萝卜生捣汁服,大效。
又方 用韭或炒作羹勿入盐,每日吃三五两,吃至十斤即佳。过清明勿食,入酱无妨,极效。
又方 用霜降后葵根皮一握,水一斗,煮取三升服之。但酒渴、伤寒渴,皆治。
又方 用栝蒌根大尺围者,生取汁服之,或煮水服。
又方 用黄连、栝蒌根等分为末,生地黄汁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食后服,牛乳送下。
又方 用淡豆豉煮汁,任性欲之。
又方 用白药为末,每服方寸匕,冷水调下;亦可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日二服。
又方 用黄丹炒、胡粉炒、赤石脂、白石脂、石膏、泽泻各五分,另研;甘草炙、栝蒌根各十分为末,共再研匀。水调方寸匕,日三服,少壮服匕半,渴甚者夜间二服。
又方 用生牛乳顿饮,渴时再饮,自便不渴,大患不过十次。
又方 用结子萝卜三枚,洗净薄切,日干为末。每服二钱,煎猪肉汁澄清调下,食后并夜卧;日三服,不过三剂大妙。
又方 用蚕沙炒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调下。
又方 用黄连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
治消渴烦闷 用乌梅肉三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渣,入豉二百粒,再煮至半盏,去渣,临卧服。
又方 用糯米二升淘取泔,饮讫则定;或用糯米研取白汁,恣饮之,以瘥为度。
治消渴下元虚损 用牛膝五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昼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如桐子大。
治渴若远行无水 用水花即水沫和苦栝蒌为丸,早朝预服二十丸,永无渴。
治消渴小便多 用栝蒌五两,水五升,煮取四升,随意饮之良。
治一切消渴,或先渴而欲发疮;或病痈疽而后渴者,并皆治之 用黄 去芦蜜涂炙六两,甘
治心热或酒多消渴 用朱砂一两别研,黄连三两,生地黄二两,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灯心,枣子煎汤送下。
治一切消渴不能止者 用大豆五升,大黄一两半,大甘草四两打碎。用水一桶,煮三五时,豆软盛于盆中放冷,令病患食豆,渴饮汤汁。食尽未止再煮如前,不三次,病悉去矣。
又方 用米以冷水浓淘泔汁,澄清饮之,俟至酸,饮尤佳。
又方 用白芍药、甘草炙各钱半。水盏半,煎八分,服不拘时,日三服,疾止则已。
又方 用密陀僧二两,黄连一两,为末,蒸饼丸如桐子大。浓煎茧皮、盐汤或茄根汤吞五丸,日增五丸,至二十丸止。
又方 用雄牛穿鼻木,烧灰存性,为末。酒调服;或锉碎,煎汤数服,见效。
《医学从众录》:消渴
伤寒太阳症消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厥阴症消渴,宜大承气汤之类。与杂病之消渴,名同而病异。宜分别之。
《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昔医名为上消,以白虎汤加人参治之。又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昔医谓为中消,以调胃承气汤下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或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以肾气丸主之。
赵氏曰∶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症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白虎、承气,皆非所治也。或曰,人有服地黄汤而渴仍不止者,何也?曰∶此方士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盖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肝肾位远,宜制大其服。如上消中消,可以前丸缓而治之;若下消已极,大渴大燥,须加减大八味丸料一斤、纳肉桂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冰冷冻饮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处方之制,存乎人之变通耳。
或问下消无水,用六味丸以滋少阴肾水矣,又加附子、肉桂者何?
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观其尿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桂、附之辛热,壮其少阴之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苗得雨,生意维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
张隐庵(讳志聪,本朝人,着《本草崇原》并《侣山堂类辨》)曰∶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凉药治消,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诚观泄泻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输而惟下泄,故而以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凉润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热治渴,人所不知也。
《医学入门》:消渴
消渴先明气血分,
经曰∶二阳结谓之消渴。二阳者,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足阳明胃,主血,津血不足,发为消渴。又有燥结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也。有气分渴者,因外感传里,或服食 燥,热耗津液,喜饮冷水,当与寒凉渗剂,以清利其热,热去则阴生,而渴自止矣;有血分渴者,因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病后胃虚亡津,或余热在肺,口干作渴,喜饮热汤,当与甘温酸剂,以滋益其阴,阴生则燥除,而渴自止矣。
总是火炎不必问;
消者,烧也,如火烹烧物理者也。三消上中既平,不复传下,上轻、中重、下危,总皆肺被火邪,熏蒸日久,气血凝滞,故能食者,末传痈疽,水自溢也;不能食者,末传胀满,火自炎也,皆危。
上消引饮便如常,
热在上焦心肺,烦躁,舌赤唇红,少食引饮,小便数者,四物汤合生脉散,加天花粉、地黄汁、藕汁、乳汁,酒客,加葛汁。能食者,白虎加参汤;不食者,钱氏白术散、清心莲子饮。又膈满者,谓之膈消,门冬饮子。火留肉分,变为痈肿者,忍冬藤丸、黄 六一汤、益元散。
中消善饥无尿粪;
热蓄中焦脾胃,消谷善饥,不甚渴,小便赤数,大便硬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石膏、黄芩、滑石以降火。热甚者,调胃承气汤,三黄丸。初病寒中,阴胜阳郁,后变为热中者,升麻葛根汤、泻黄散。湿积毒者,消渴痞丸。虚者,钱氏白术散。便闭者,当归润燥汤。泄泻者,白术芍药汤。上、中二消者,兰香饮子。心火乘脾者,黄连猪肚丸。肝侵气冲,肌热不食,食即吐蛔者,乌梅丸、铁粉丸。有虫耗其津液者,单苦楝汤。水停于下,变为跗肿者,五苓散,或去桂加人参尤妙。
肾消溺浊阴茎强,
热伏下热肾分,精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小便混浊如膏淋然,腿膝枯细,面黑耳焦,形瘦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五味子、玄参、人乳汁,善调水火;或补阴丸、肾气丸、先坎离丸、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玄菟丹、鹿菟丹、梦授天王补心丹、威喜丸、妙香散、单茧丝汤;或十全大补汤去桂,倍地黄,加知母、黄柏。上热下冷者,清心莲子饮。有五石过度之人,真气既尽,石气独留,阳道兴强,不交精泄者,谓之强中。小便或油腻,或赤黄,或泔白,或渴而且利,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饮食滋味入腹,如汤浇雪,随小便而出,落于沟中,结如白脂,肌肤日瘦者,无治法。
保肺滋肾脾自运。
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盖本在肾,标在肺,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焦,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然心、肾皆通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苓白术散是也。三消通用单文蛤为末,水调服,回津止渴,单栝蒌根丸,消渴神药。大忌半夏燥剂。抑论水包天地,人身脏腑亦津液真水所包。然有形者,凡水也,兑也,坤也;无形者,天一所生之水气也,坎也,干也,能以无形之水,沃无形之火,是谓既济。杂病渴多虚热,实热者不少,凡渴后,忌针灸,令疮口出水而死。
《医学心悟》:消渴
问曰∶消渴何以属厥阴热证?答曰∶消渴者,热甚能消水也。邪传太阴,则嗌干,未甚渴也;至少阴,则口燥舌干而渴;至厥阴则消渴矣。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不知消归何有也。可见厥阴热甚,则大渴而能消水也。又问曰∶三阳经亦口渴,何也?答曰∶太阳证本无渴,其小便不利而渴者,太阳腑病也。外显太阳证,而又兼口渴,故用五苓散以分利之,俾小便通而渴自止矣。阳明经病亦无渴,不过唇焦漱水尔,其有渴者,则阳明腑病也。邪未结聚,热势散漫而口渴者,白虎汤,邪已结实,腹胀便闭而口渴者,承气汤,此阳明腑病之治法也。至于少阳,乃表里交界之所,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兼有口渴者,乎欲入里矣。故于小柴胡中,去半夏,加栝蒌根以清其热,倍人参以生津液,此少阳经之治法也。至于太阴,虽嗌干,而渴犹未甚也;少阴则燥渴,渴渐甚矣;厥阴则消渴,渴之至而无复加者也。又问曰∶阳明腑病,口大渴,与厥阴消渴,何以别之?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也,三阳三阴之邪,皆得传之。今厥阴经消渴者,阳明胃中消之也。夫饮与食,皆入胃者也。胃热则消,胃寒则不能消也。厥阴邪热极盛,攻入胃腑,则消渴之证生,非厥阴肝经另有一口而能饮能消也,因其有囊缩、烦满、厥逆诸证,故名曰厥阴。因其由厥阴证而发消渴,故以消渴属厥阴也。又问曰∶热甚亦有不渴者,何也?答曰∶此热极神昏,不知渴也。其始极渴,其后则不知渴,口燥唇焦,身如槁木,势亦危矣。又问曰∶直中寒证,亦有渴者,何也?答曰∶此阴盛隔阳于上,渴欲饮水而不能饮,名曰假渴,其人烦躁,欲坐卧泥水之中,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也。又或因汗下重亡津液,胃中干燥,致令思水,所饮常少而喜温。又少阴证,肾经虚寒,频饮热汤以自救,乃同气相求之理,但小便色白,而外见清谷、厥逆诸寒证。以上诸证,与厥阴囊缩而消渴者,相隔千里,是不可以不辨。
《新修本草》:消渴
白石英(《本经》微温)
石膏(《本经》微寒,《别录》大寒)
茯神(《别录》平)
麦门冬(《本经》平,《别录》大寒)
黄连(《本经》寒,《别录》微寒)
知母(《本经》寒)
栝蒌根(《本经》寒)
茅根(《本经》寒)
枸杞根(《别录》大寒)
小麦(《别录》微寒)
竹叶(《别录》大寒)
土瓜根(《本经》寒)
葛根(《本经》平)
李根(《别录》大寒)
芦根(《别录》寒)
菰根(《别录》大寒)
冬瓜(《别录》微寒)
马乳(《别录》冷)
牛乳(《别录》微寒)
羊乳(《别录》温)
桑根白皮(《本经》寒)
《医碥》:消渴
黄 (六钱,半生半炙) 甘草(一钱,半生半炙)为末,白汤点服二钱,亦可煎服。
□
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两) 五味子(酒浸,别为末七两) 白茯苓 干莲肉(各三两) 上为末,别碾干山药末六两,将所浸酒余者,添酒煮糊,搜和所得,捣数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
(制法详《丹溪心法附余》)
水银(一斤) 硫黄(四两) 上二味,用新铫内炒成砂子,入水,火鼎 炼为末,糯米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枣汤、米饮、井花水、人参汤任下。量病轻重,增至五七丸。忌猪羊血、绿豆粉、冷滑之物。
□
黄连(去须) 粟米 栝蒌根 茯神(各四两) 知母 麦冬(去心,各二两) 上为细末,将大猪肚一个洗净,入药于内,以线缝口,置甑中炊极烂,取出药别研。以猪肚为膏,再入炼蜜搜和前药,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参汤下。(又方加人参、熟地、干葛。又方除知母、粟米,用小麦。)
□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茎花叶皆可用之,勿犯铁器,生者效速) 上以米曲酒于瓶内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饮任下。
□
人参 干山药 莲肉(去心) 白扁豆(去皮,姜汁浸,炒,各一斤半) 白术(于潜者,二斤) 桔梗(炒令黄色) 砂仁 白茯苓(去皮) 薏苡仁 炙甘草(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或加姜、枣煎服。或枣肉和药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汤送下。或炼蜜丸,如弹子大,汤化下。
□
(一方无栝蒌,有天冬、人参、乌梅。)
黄 (蜜炙) 茯苓(去皮木) 栝蒌根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五味子 炙甘草(各一钱半)
水二钟,煎一钟,食远服。
□
人参 白术 黄 (蜜炙) 山药 白茯苓 粟米(微炒)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姜、枣煎服。如故,不思饮食,加扁豆一两,名八珍汤。
□
干葛(二两) 枳实(去白,麸炒) 栀子仁 豆豉(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每服四钱,水煎,不拘时温服。
《杂病治例》:消渴
上消则多饮水而少食。渴而饮食多,便赤,为中消。下消则膏淋,面色黑而瘦。
养肺降火 人参白虎汤、东垣兰香饮子、麦门冬饮子。
滋阴 八味丸、丹溪补阴丸。
清镇 朱砂黄连丸、三因珍珠丸。
生津补气血 东垣生津甘露饮子。
下 谓胃承气汤。
润燥 黄连末、天花粉末、生地汁、生藕叶和入牛乳,佐以姜汁、蜜,或单用浮萍汁
《张聿青医案》:消渴
□
某 渴而溲赤,肺消之渐也。
煨石膏 元参 冬瓜子 空沙参 地骨皮 活水芦根
□
王(左) 消渴虽减于前,而肌肉仍然消瘦,舌干少津,溲多混浊。脉象沉细。水亏之极,损及命火,以致不能蒸化清津上升。汤药气浮,难及病所,宜以丸药入下。
附桂八味丸(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上下午各一服)
□
杨(左) 膏淋之后,湿热未清,口渴溲浑酸浊,为肾消重症。
天花粉(二钱) 川萆 (二钱) 蛇床子(一钱五分) 川石斛(四钱) 秋石(三分) 天麦冬(各一钱五分) 覆盆子(二钱) 海金砂(二钱) 炙内金(一钱五分入煎) 川连(二分)
病发 小溲稍清,口渴略减。再清下焦湿热。
寒水石(三钱) 淡竹叶(一钱五分) 海金砂(一钱五分) 赤白苓(各二钱) 泽泻(二钱) 龟甲心(五钱) 炒黄柏(二钱) 车前子(三钱) 滑石(三钱) 大淡菜(两只)
【三诊】 脉症俱见起色。效方出入,再望转机。
海金砂(三钱) 秋石(二分) 滑石块(三钱) 茯苓神(各二钱) 龟甲心(五钱) 福泽泻(一钱五分)车前子(三钱) 炒牛膝(三钱) 川柏片(一钱) 大淡菜(二只) 鲜藕汁(一杯冲)
□
左 频渴引饮溲多。湿热内蕴,清津被耗,为膈消重症。
煨石膏(四钱) 甜桔梗(一钱) 杏仁泥(三钱) 黑大豆(四钱) 黑山栀(一钱) 栝蒌皮(三钱)川贝母(四钱) 炒竹茹(一钱) 枇杷叶(二片)
□
左 频渴引饮,溲多混浊,目昏不寐。此肺胃湿热熏蒸,将成膈消重症。
煨石膏(四钱) 栝蒌皮(三钱) 磁石(三钱) 黑山栀(三钱) 川贝母(二钱) 酸枣仁(二钱川连二分拌炒) 茯苓(三钱) 黑大豆(四钱) 夜交藤(四钱) 淡竹叶(一钱)
□
左 频渴溲多。膈消重症,不能许治。
天花粉(三钱) 煨石膏(六钱) 淡天冬(二钱) 大麦冬(二钱) 川萆 (二钱) 肥知母(二钱)云茯苓(四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 甜桔梗(三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又 渴饮稍退。的是气火劫烁津液。消渴重症,还难许治。
煨石膏 肥知母 大麦冬 覆盆子 枇杷叶 淡天冬 天花粉 川楝子 甜桔梗
□
唐(左) 消渴略定。的属中焦之气火过盛,荣液亦为煎灼。药既应手,效方续进。
天花粉(一钱五分) 鲜生地(六钱) 川雅连(三分) 黑大豆(四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茯神(三钱) 甜桔梗(二钱) 枇杷叶(去毛四片)
又 小溲略少,再踵前法。
鲜生地 甜桔梗 川雅连 黑大豆 肥知母 茯神 炒松麦冬 天花粉 枇杷叶(去毛)
《证治汇补》:消渴
大意
二阳结.谓之消渴.(内经)二阳者.手阳明大肠.主津液.足阳明胃.主血气.津血不足.发为消渴.(入门)
内因
水之本在肾.末在肺.(内经)真水不竭.何渴之有.人惟酒色是耽.辛热太过.或以甘肥爆炙适其口.或以丹砂玉石济其私.于是火炎上熏.津液干枯而病生焉.
外候
上消者.心也.多饮少食.大便如常.溺多而频.中消者.脾也.善渴善饥.能食而瘦.溺赤便闭.下消者.肾也.精枯髓竭.引水自救.随即溺下.稠浊如膏.(医鉴)
三消移热
上消于心.移热于肺.中消于脾.移热于胃.下消于肾.移热于膀胱.传染既久.肠胃合消.五脏干燥.(辨疑)故上轻中重下危.(入门)
三消传变
凡消病火炎日久.气血凝滞.能食者.末传脑疽背痈.不能食者.末传噎膈鼓胀.皆不治之症也.(总录)
死症
上消心火亢极.肺金受囚.饮一溲二者死.中消胃阳独旺.脾阴困败.下利而厥.食已善饥者死.下消肾阴枯涸.邪火煎熬.精溺时泄.如油如脂者死.
脉法
胃脉浮数者消谷.肺脉滑数者消渴.大率数大者生.细微者死.沉小者生.牢实者死.
治法
治宜补肾水.泻心火.除肠胃燥热.济身中津液.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自已矣.(玉机)
血分气分
气分渴者.因外感传里.或过食香燥.热耗津液.喜饮冷水.当与寒凉渗利以清其热.热去则阴生.而渴自止.血分渴者.因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病后亡津.或余热在肺.口干作渴.喜饮热汤.当与甘温酸剂以滋其阴.阴生则燥除而渴自止.(入门)
治宜滋补
初起宜养肺清心.久病宜滋肾养脾.盖五脏之津液.皆本乎肾.故肾缓则气上升而肺润.肾冷则气不升而肺枯.故肾气丸为消渴良方也.又五脏之精华.悉运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脾健而津液自化.故参苓白术散为收功神药也.(汇补)
治无太峻
如上消中消.治之太急.久成中满之症.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起也.
用药
上消初起.人参竹叶汤.久则麦冬饮子.中消初起.加减甘露饮.久则钱氏白术散.下消初起.生地饮子.久则小八味丸.若心肾不交.水下火上.无以蒸气而消者.桂附八味丸.若脾胃虚衰.不能交媾水火.变化津液而渴者.参苓白术散.夏月伏暑心胞.患消渴者.香薷散主之.其他如缲丝汤、天花粉、芦根汁、淡竹叶、麦冬、知母、牛乳.皆消渴之神药也.不可不审.
消渴选方
人参竹叶汤 治上消属实者.
人参 淡竹叶 炙甘草 麦门冬 栀子 黄连 黄芩麦冬饮子 治上消属虚者.
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茯神 生地 干葛 炙甘草 花粉 知母(各等分) 竹叶(十四片)
水煎服生津甘露饮(加减) 治中消属实.
石膏(二钱半) 甘草 升麻 人参(各一钱) 知母(二钱) 桔梗 山栀(各一钱) 兰叶 麦冬当归(各五分) 白豆蔻 白芷 连翘(各一钱) 黄连 木香 藿香(各三分) 柴胡(三分)
为末.浸饼捏作饼子.晒干.每服杵碎二钱末.随津咽下.此方制治之缓.不惟不成中满.亦不作痈疽下消矣.
钱氏白术散 治中消属虚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藿香 甘草(各一两) 干葛(二两)
桔梗(五钱) 白蜜(十匙)
生地黄饮子 治下焦虚炎者.
人参 生地 熟地 麦冬 天冬 石斛 五味子 枇杷叶 甘草 茯苓磁石荠 丸 治强中消渴.不交精泄者.
荠 大豆 茯苓 磁石 玄参 石斛 花粉 地骨皮 鹿茸(各一两)
沉香 人参(各五钱) 熟地(四两)
猪肾一具.煮烂.捣和蜜丸.空心盐汤下.
加味地黄丸即六味丸加麦冬、五味.
一方 水梨取汁.和蜜熬成.不时调服.或藕汁亦妙.
一方 消渴能食.防其将生痈疽.用忍冬不拘根茎花叶.酒浸火煨晒干.入甘草、花粉为末.蜜丸服.
《竹林女科证治》:消渴
产后虚渴必口干少气,足弱头昏目晕,宜熟地黄汤。若大消渴饮水不止,由于液枯火燥之极,宜止渴四物汤。
熟地黄汤
人参(四钱) 天花粉(六钱) 炙甘草(一钱) 麦冬(去心,二钱) 熟地黄(五钱) 姜(二片)枣(二枚)
水煎服。
止渴四物汤
熟地黄 当归(各二钱) 白芍 川芎 知母 黄柏 茯苓 黄 (各一钱)
水煎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