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鱼骨
- 《本草崇原》:乌贼鱼骨
- 《本草经集注》:乌贼鱼骨
- 《本草经解》:乌贼鱼骨
- 《雷公炮炙论》:乌贼鱼骨
- 《名医别录》:乌贼鱼骨
- 《千金翼方》:乌贼鱼骨
- 《神农本草经》:乌贼鱼骨
- 《吴普本草》:乌贼鱼骨
- 《新修本草》:乌贼鱼骨
- 《证类本草》:乌贼鱼骨
《本草崇原》:乌贼鱼骨
气味咸,微温,无毒。主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乌贼鱼生海中,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于口旁,无鳞有须,皮黑肉白。其背上只生一骨,浓三四分,两头小,中央阔,色洁白,质轻脆,如通草,重重有纹,以指甲可刮为末。腹中血及胆正黑如墨汁,可以书字,但逾年则迹灭,唯存空纸尔。其骨《素问》名写骨,今名海螵蛸。)
乌贼骨禀金水之精,金能平木,故治血闭肿痛,寒热症瘕。水能益髓,故治赤白漏下,女子无子。《素问》∶治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病名血枯,治以四乌 骨,一茹 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饮以鲍鱼汁。
《本草经集注》:乌贼鱼骨
味咸,微温,无毒。主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肉∶味酸,平,主益气强志。生东海池泽,取无时。(恶白蔹,白芨。)
此是 乌所化作,今其口脚具存,犹相似尔。用其骨亦炙之。其鱼腹中有墨,今作好墨用?
《本草经解》:乌贼鱼骨
气微温.味咸.无毒.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 )
乌贼鱼骨气微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女子以血为主.肝为藏血之脏.肝血不藏.则赤白漏下.其主之者.气温以达之也.肝藏血.血枯则血闭.其主之者.味咸以通之也.肾为藏精之脏.主阴户隐曲之地.肝为厥阴.其经络阴器.其筋结阴器.二经湿浊下注.则阴蚀肿痛.其主之者.气温可以燥湿.味咸可以消肿也.寒热症瘕者.症瘕而发寒热也.乌贼骨.咸可软坚.温可散寒热也.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子.咸温入肝肾.通血益精.令人有子也.
【制方】
乌贼鱼骨同芦茹雀卵丸.治肝伤血枯.同橘红末.寒食面丸.治骨鲠.同蒲黄末.治舌肿出血不止.同北味、杞子、淫羊藿、归身丸.久服令人多子.
《雷公炮炙论》:乌贼鱼骨
雷公云∶凡使,勿用沙鱼骨,缘真相似,只是上文横,不入药中用。凡使,要上文顺浑。用血卤作水浸,并煮一伏时了,漉出,于屋下掘一地坑,可盛得前件乌贼鱼骨多少,先烧坑子,去炭火了,盛药,一宿至明,取出用之,其效倍多。
《名医别录》:乌贼鱼骨
无毒.主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肉平,主益气强志.生东海,取无时.(恶白蔹、白芨、附子.)
《本经》原文∶乌贼鱼骨,味咸,微温.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生池泽
《千金翼方》:乌贼鱼骨
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肉
味酸,平。主益气,强志。生东海池泽,取无时。
《神农本草经》:乌贼鱼骨
味咸微温。
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生池泽。
《名医》曰:生东海,取无时。
案《说文》云:鲗、鸟鲗,鱼名,或作鲫,左思赋,有乌贼。刘逵注云:乌贼鱼,腹中有墨。陶宏景云:此是(暴鸟)乌所化作,今其口脚具存,犹相似尔。
《吴普本草》:乌贼鱼骨
《纲目》卷四十四
冷。
《新修本草》:乌贼鱼骨
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疗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肉,味酸,平,主益气强志。生东海池泽,取无时。
恶白蔹、白芨。此是 乌所化作,今其口脚具存,犹相似尔。用其骨亦炙之。其鱼腹中有墨,今作好墨用之。
〔谨案〕
此鱼骨,疗牛马目中障翳,亦疗人目翳,用之良也。
《证类本草》:乌贼鱼骨
(乌贼鱼骨_图缺)
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肉 味酸,平,主益气强志。生东海池泽。取无时。(恶白蔹、白芨、附子。)
陶隐居云∶此是 (音剥)乌所化作,今其口脚具存,犹相似尔。用其骨亦炙之。其鱼腹中有墨,今作好墨用之。唐本注云∶此鱼骨,疗牛、马目中障翳,亦疗人目中翳,用之良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乌贼鱼骨,主小儿痢下,细研为末,饮下之。亦主妇人血瘕,杀小虫并水中虫,投骨于井中,虫死。腹中墨,主血刺心痛,醋摩服之。海人云∶昔秦王东游,弃算袋于海,化为此鱼。其形一如算袋,两带极长,墨犹在腹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 乌所化也,今目口尚在背上,骨浓三、四分,今出越州。苏恭引《音义》云∶无 字,言是鸭字,乃以《尔雅》中鹎 。一名雅乌,小而多群,腹下白者为之。《图经》又云∶背上骨浓三、四分,则非水乌也。今据《尔雅》中自有 、乌 ,是水乌。似 ,短颈,腹翅紫白,背上绿色,名字既与《图经》相符,则 乌所化明矣。药性论云∶乌贼鱼骨,使,有小毒。止妇人漏血,主耳聋。孟诜云∶乌贼骨,主目中一切浮翳。细研和蜜点之。又,骨末治眼中热泪。日华子云∶乌贼鱼,通月经。骨疗血崩,杀虫。心痛甚者,炒其墨,醋调服也。又名缆鱼,须脚悉在眼前,风波稍急,即以须粘石为缆。
图经曰∶乌贼鱼,出东海池泽,今近海州郡皆有之。云是 (音剥)乌所化,今其口脚犹存,颇相似,故名乌贼,能吸波 墨以溷水,所以自卫,使水匿不能为人所害。又云∶性嗜乌,每暴水上,有飞乌过,谓其已死,便啄其腹,则卷取而食之,以此得名,言为乌之贼害也。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旁。只一骨,浓三、四分,似小舟轻虚而白。又有两须如带,可以自缆,故别名缆鱼。《南越志》云∶乌贼有碇,遇风便虬前一须下碇而住碇,亦缆之义也。腹中血及胆,正如墨,中以书也,世谓乌贼怀墨而知礼,故俗谓是海若白事小吏。其肉食之益人,取无时。其无骨者名柔鱼。又更有章举、石距二物,与此相类而差大,味更珍好,食品所贵重,然不入药用,故略焉。
食疗云∶骨,主小儿、大人下痢,炙令黄,去皮细研成粉,粥中调服之良。其骨能消目中一切浮翳。细研和蜜点之,妙。又,点马眼热泪甚良。久食之,主绝嗣无子,益精。其鱼腹中有墨一片,堪用书字。雷公云∶凡使,勿用沙鱼骨,缘真相似,只是上纹横,不入药中用。凡使,要上纹顺,浑用血卤作水浸,并煮一伏时了,漉出,于屋下掘一地坑,可盛得前件乌贼鱼骨多少,先烧坑子,去炭灰了,盛药一宿,至明取出用之,其效倍多。圣惠方∶治伤寒热毒瓦斯攻眼,生赤白翳。用乌贼鱼骨一两,不用大皮,杵末,入龙脑少许令细,日三、四度,取少许点之。外台秘要∶治 疡风及三年。酢磨乌贼鱼骨,先布磨肉赤,即敷之。千金方∶治妇人小户嫁痛。乌贼骨烧末,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又方∶治丈夫阴头痈,师不能治。乌贼骨末粉敷之,良。经验方∶治疳眼。乌贼鱼骨、牡蛎并等分,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猪子肝内煮,肝熟为度,和肝食,用煮肝泔水下,三、两服。子母秘录∶治小儿重舌。烧乌贼鱼骨和鸡子黄,敷之喉及舌上。南越记∶乌贼鱼自浮于水上,乌见以为死,往啄之,乃卷取入水,故谓乌贼。今鸦乌化为之也。素问云∶乌贼鱼,主女子血枯。丹房镜源∶乌贼鱼骨,淡盐。
衍义曰∶乌贼鱼,干置。四方∶人炙食之。又取骨镂为细。研细,水飞,澄下,比去水,晒干之,熟蜜和得所,点目中翳,缓取效。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