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式如兄阴暑感证转为瘅疟前后治法不同
《程杏轩医案》:汪式如兄阴暑感证转为瘅疟前后治法不同
证经七朝,两投温解,寒热退而复发,干呕不渴,舌腻头疼。病缘本质不足,因热贪凉,感受阴暑之邪,怯者着而为病。方订理阴煎,冀其云蒸雨化,邪从少阳转枢,归于疟途则吉。
寒热如期,呵欠,指甲变色,似走疟途,证因阴暑逗留,非开手正疟可比。仍宜壮中温托,参以姜枣和解。现下寒来,且看晚间热势若何,明日再议。
寒热仍来,邪犯未解,口仍不渴,体犹怕风,时当盛夏,姜附服至四剂,并无火象,使非阴暑,安能胜任。不问是疟非疟,总属正虚邪留,辅正即所以祛邪,强主即所以逐寇。昨发热至五更,汗出始退,今日午初又至,呕恶呵欠,前次尚有微寒,此番并无寒意,脉见弦急,由阻转阳之机。大凡阴证得以转阳为顺,证既转阳,温药当退,中病则已,过恐伤阴。病经多日,正气受亏,辅正驱邪为是。汗出热退,头痛稍减,脉仍弦急,舌苔转黄,疮刺俱见,寒邪化热无疑。恐其热盛伤阴,酌以补阴益气煎出入。质亏感证经十二朝,单热无寒,午初起势,黎明汗出退凉,确系伏暑为病,较之伤寒,其状稍缓,较之正疟,寒热又不分明。经云∶少阳为枢,阴暑伏邪,得从枢转,尚属好机,不然则邪正溷淆,如白银中参入铅铜,不成银色矣。夫伤寒一汗可解,温暑数汗不除。盖暑湿之邪,伏匿膜原,所以驱之不易。今寒邪既化,似可清凉,惟嫌受病之原,终从阴分而来,甫经转阳,苦寒未便骤进。昨用养阴和解,夜热稍轻,头痛稍减,脉急稍平,窥其大局,守过二候,当可获效。热来稍晏,势觉和平,黎明退凉,渴饮较多。汗至午时,尚未收静。夫暑汗与虚汗不同,经言暑当与汗,皆出勿止,脉急渐缓,头痛渐轻,小便渐淡,邪剩无多。今将二候,愈期不远,按纯热无寒,曰瘅疟,瘅即阳亢之名,用药自应转手。昨热作止,势犹仿佛,脉急已平,神采稍好,惟舌根尚有黄苔,口犹作渴,仍属伏暑余波,今明两日,热难骤止,好在发作有时,上瘅疟同例。内经以为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参加减一阴煎。昨热仍作,其势较轻,证属瘅疟,因系伏暑,了无遗义。喻氏论瘅疟,会《内经》、《金匮》微旨,从饮食消息,调以甘药二语悟入,主用甘寒保阴存液,《指南医案》治用梨蔗,亦此意也。推诸病状,似与秋时晚发之证相类,气候稍有不符,情形不略则一。必须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届期可许霍然。
安波按∶秋时伏气之疾,考方书惟《己任编》另出心裁,论之甚晰。迄今以来,叶氏独得其妙,此外无几人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