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子怪症
《仿寓意草》:徐氏子怪症
徐某予季秾兄之亲也。予初诊病,兄荐予至徐家诊其子之病,予至其家,见其子始八九岁,立于大厨之榻床上,以手敲厨环连连不住,貌甚清秀,面无病容。予问何病?其父谓敲厨环即病也。予笑而不解,其父曰:且请少坐,还有病来。予见桌上有一方,药三味,芫花、牵牛、大戟,乃张在韶之方也。亦初看未服,忽然声音,其子跌倒在床,旋又扒起将身弯倒头面,出于两脚后,片刻忽又跌倒,扒起身往后弯头面出两脚前,中腹挺起如桥,亦片刻忽又跌倒,扒起仍靠厨敲环,据其父云前幻象甚多,连日变此样耳。恳赐治法,予曰:此冤孽病也,想此子前生乃教戏法之师父,因教小儿,至于伤命,今此小儿来报冤耳。不然此等翻跟头学且难能,何自然而无苦耶?问其眠食如常,惟起床后则有如许异样,盖小鬼头力量有限,尚不能致人于死,全靠医家妄用攻下,伤其正气,乃能索命耳。以后断勿服药,惟多为超度,可望解结也。隔数日遇其父问令郎愈否?则曰:连日不翻跟头,逐日打聊叉矣。又隔多日,见其父问连日如何?则曰:连日不复打聊叉,起床即逼人将伊倒竖,只得将椅靠板壁,将伊头向下脚向上倒竖起来,从朝至暮,并不难过,且要剪子剪纸作人为乐,惟饮食需人喂之,至晚则安眠如故。予曰:此真冤孽光景,尚不至死,何不请高僧放焰口以解释之。时竹林寺恒赞大和尚颇有道行,予嘱令亲往拜请,又数十日遇其父问令郎如何,伊笑对曰:先生真多情人,小儿不过蒙诊一次,而月余来见面必问,可谓难得,今告先生小儿全愈矣。问何以愈?则竹林寺大和尚放焰口之后,一日忽然而愈。此症予初诊病,阅历未深,未敢妄治,而犹记之者,一以见病之奇,一以见冤冤相报,择术不可不慎也。予从来不信释教,自行医后常见鬼神邪祟致成疯魔之病,治无不效,而必嘱服药时放焰口一台,无不即愈,乃知鬼需冥资,竟非诬也。徐父已死,徐子现存,住花巷内。予曾见之,念书未成,年将半百,大有呆形,全非幼少时清秀之貌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