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妪本病风痱加感暑邪
《程杏轩医案》:某妪本病风痱加感暑邪
本证风痱,近加受暑,脉虚身热,倦怠口渴。经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伤气是以倦怠。夫暑乃六淫标邪,虽无大害,特恐质亏不胜病耳。商仿清暑益气汤大意,以俟消息。脉仍虚急,热甚心烦,夜不安寐,方内酌除 术,加以玉竹,本草言其用代参 ,不寒不燥,且能治风淫湿毒,寒热 疟,大便五日未圊,小溲数热,肺与大肠相表里,又与膀胱通气化。
古人治暑证,每用生脉散者,以其有保肺清金之能也。病躯加受暑邪,恙经六日,两进清暑益气,辅正涤邪,形倦肤干,热仍 ,心烦口渴,溲数便闭。张介宾云∶干锅赤裂,润自何来,但加以水,则郁蒸畅然,而气化四达。宗玉女煎。早服玉女煎,薄暮复视,病势依然。暑邪留着,原难急驱。今日已服药两渣,末便再进,暂与荷蜜煎代茶。便通肤泽,往日早晨热缓,交午复甚,心内如焚,今午热势平和,无焦烦辗转之状,病躯治标,亦不得已。兹既势平,自当斟酌,无使过也。前药退松,昨午其热复甚,溲数口渴,心如煎熬,质虚恙重,况加反复,切虚更改。揣诸病情,得无心营胃液,为热灼伤,以致焦烦嘈杂者欤。宗阿胶鸡子黄汤法。
安波按∶方议均佳。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