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荔原翁挟虚伤寒
《程杏轩医案》:洪荔原翁挟虚伤寒
荔翁年逾强仕,冬月重感寒邪,诊脉细紧,见证寒热无汗,头疼体痛,初投附子理阴煎,汗发不出,复诊方加人参麻黄,翁曰∶麻黄性悍,驶不能御,吾质素弱,恐不可服。予笑谓曰∶他人之麻黄或不可服,予之麻黄放心服之。盖医当论方,不当论药,若以此加入表散药中,则诚驶不能御,今合补剂,有人参熟地监制之,虽勇过孟贲,亦难肆其强悍之性矣。古人用散法,有皮毛肌肉血脉筋骨之殊,峻散平散温散凉散之异。至于阳根于阴,汗化于液,云腾致雨之妙,独景岳先生得之。其所制理阴煎,及麻桂饮、大温中饮数方,真可称长沙之功臣,而补其所未备也。况理阴煎方后,有原加麻黄之法,又何疑耶。翁信予信,一服汗出而解。
安波按∶于辛已岁,治王少莲者,夏月纳凉痛饮,日晡觉头重恶冷,至次日壮热憎寒,口燥渴而不饮,目赤汗沾,诊得脉洪大而空,沉按若无,苔来黑滑。余曰∶此肾阳为阴暑所迫,致见阳气上戴,目赤口燥不饮,脉空无神,壮热恶寒,即伤寒论之戴阳证也。拟附子理中汤加香薷人参,一剂而神清楚,寒热顿减,口不燥,目赤退,诸恙稍愈。后以斯方减轻,加以祛暑渗湿而痊。似此案之相类,故亦录出,以广后来者之目。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