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就唐表兄脘痛呕吐危证治验
《程杏轩医案》:黄就唐表兄脘痛呕吐危证治验
就兄体素虚寒,向患腹痛,服温药相安,年来痛移上脘,气逆呕吐,饮食渐减,丁亥之秋,病发益剧,食全不纳,自服理中六君之属,温理脾阳未应,形羸气怯,卧床不起,遣价逆予。诊脉胃少弦多,望色青白不泽,自以为殆,予曰无妨,治未中肯耳。尊体平素虚寒,原宜温理,据兹脉证,由于心境欠舒,木郁不达,厥阴干犯阳明,肝气逆横,胃降失职。仲圣云∶厥阴为病,气上冲心,心中热疼,饥不欲食。夫肝为将军之官,脏刚性急,脾胃虽俱属土,然须分别治之,不容笼统而论。叶香岩谓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数语,实发前人之所未发。观其食入即呕,足见其病在胃而不在脾。理中六君,皆是脾药,不能治胃,今胃空若谷,必须参力扶持,始克有济,寒士购参不易,姑思其次,以高丽参代之,乃于六君子汤中,除术甘之守,加入川椒、乌梅、干姜、木瓜、白芍,另用陈仓米水煎服。药则辛酸并投,法合制肝安胃。予辞归。
越日就兄专札来云∶妙方连服两剂,痛缓呕止,稍能安谷,颇见效灵,深为感佩。尚祈加减,照原法略为出入,守服而痊。次春相唔郡城饶君扬翁宅中,丰采倍胜于前。
安波按∶此亦病久胃虚,故丽参能受。然必须参入梅椒瓜等,仿安胃腕,以辛散、酸收、甘缓三法并济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