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中总论
《医碥》:诸中总论
诸中,谓中风、中寒、中暑、中湿、中气、中食、中恶也。皆卒然仆倒,昏不知人。若痰涎壅盛,咽喉作声,证在危急。但见闭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是也。)不见脱证者,(详下。)不论何中,且先与治痰通关,并可用麻油、姜汁、竹沥调苏和丸。虚寒者,三生饮加人参、竹沥、姜汁,抉开口灌之,如抉不开,则令人含药口内,以竹管吹入其鼻,自能下咽。二药必是闭非脱者方可用。若止中血脉,不入脏腑,亦勿轻用,恐引邪入内。且先用通关散;细辛、皂角、菖蒲为末,(或加南星、生半夏、薄荷末。)吹鼻,得嚏则苏。又痰壅宜吐,急救,稀涎散∶猪牙皂角,肥实不蛀者四挺,去黑皮,晋矾光明者一两,为细末,轻者五分,重者七分,温水调灌。又碧霞丹∶拣好石绿研,水飞再研,取二、三钱,同冰片三、四豆许,研匀,以生薄荷汁、温酒调服。二药不大呕吐,但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即苏。又本门方载此二方,与此大同小异,酌轻重用之。无汗表实,三圣散;有汗里实,巴矾丸,皆吐药也。若见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此为脱症,不治。然五症不全见者,速灸脐下(气海穴),服参 膏,亦有生者。切忌苏合、牛黄等丸。(牛黄丸见中风。)发直吐沫,摇头上撺,面赤如 或赤黑,汗缀如珠,皆不治。诸中,或未苏或已苏,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红色者,死。卒中,眼上戴不能视者,灸第二第五椎骨上各七壮,一齐下火,炷如半枣核大。涎涎潮卒,则当扶入暖室中正坐,沃醋炭火内,当面熏之,气入鼻内良久,涎之聚于心者,自收归旧处,立苏。不可令吃一滴汤水,恐涎系于心络,不能去,必成废人。
卒仆,六脉多沉伏,(邪滞于里,气不外达也。)亦有洪盛者,(暴仆时多沉伏,苏醒时即转洪盛矣。)
浮缓吉,坚大急疾凶。浮进为寒。虚大为暑,不当暑(言非暑月)。则为虚浮涩,为湿。浮大为风。浮数无力亦为风。微而数,沉而迟,皆气中。风应人迎,气应气口,洪数为火,滑为痰。更当察时月气候,及其人之起居饮食,参以显证,以定病之主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