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子钦兄感风停食小恙猝变虚脱宜用急疗之法
《程杏轩医案》:鲍子钦兄感风停食小恙猝变虚脱宜用急疗之法
子钦兄幼年质弱,偶因停感,发热腹痛,儿科药用荆防查曲,服后热退痛止,以为应验。距意次日卧床不起,头重目阖,气怯懒言,不饮不食。急延予至,见其形状倦怠,切脉细软无神,维时伊芳舅柳荫千兄在座,予告之曰∶令甥之恙,乃元气不支,切恐虚脱,亟宜峻补,迟则难救。荫兄云∶舍甥病才两日,消散又未过剂,童质固虚,何至遽脱?岂可骤投重补耶?予曰∶小儿脏气易为虚实,脉证疲惫如斯,舍此别无他策。仿补元煎方法与服二剂,病仍未转,伊芳乃堂忧甚,予曰∶凡治病,补虚与攻实不同,攻实可求速效,补虚本无近功。服药病既不增,虚能受补,即为见效。古称填补,如地有陷阱,方能容填。若平地填之,成敦阜矣。
仍根据原方加入 术、茯、神、枣仁合归脾汤,守服浃旬,头竖目开,饮食照常,俨如无病。
安波按∶于庚辰岁治余杭金姓稚子,年甫五龄,形颇肮脏,忽患暴注下迫,形神顿减,小尿短滴,幼医以消导之属,靡不备尝,或有以暴泻属热者,需胡黄连之类,其泻转甚,延余诊治。脉之细弱乏神,按之则空,胎微黑不渴,曰寒邪直中太阴所致,非附子理中汤不可,迟则恐变,乃尊曰∶邪中太阴,已领教矣。然小儿体若纯阳,胡可以热济之乎。余曰∶医贵活泼,不可纽执一说,以塞见闻。彼以为然,投之果应。此症与斯案相类,险为肤见所阻,故录出为固执者鉴。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