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儿光墀单腹胀奇验
《程杏轩医案》:次儿光墀单腹胀奇验
墀儿年逾弱冠,向无疾病,夏间偶患腹胀,以为湿滞,无关紧要,虽服药饵,然饮食起居,失于谨慎。纠缠两月,腹形渐大,肌瘦食减,时作呕吐,自疗不愈。就同道曹肖岩余朗亭二公延医,药如和渗温清消补,遍尝无验。其时尚能勉力出户,犹不介意。予思既诸药无功,谚云∶不药得中医。遂令停药。迨至冬初,因事触怒,病益增剧,食入旋呕,卧即气冲,二便欠利。予忆经云∶肝主怒,怒则气上,得无肝气横逆,阻胃之降。是以为呕为胀,与自拟越鞠逍遥,及安胃制肝方法,亦不应。渐至腹大如鼓,坚硬如石,筋绽脐突,骨立形羸,行步气促。予技已穷,复邀同道诸公视之,皆称证成中满,消补两难,有进专治鼓胀丸药者,言其音如响,一下其腹即消。予料彼药乃巴黄霸劫之品,今恙久胃虚,如何能受。即古治单胀,有用鸡矢醴一方,顾斯畏食呕吐,气味亦不相投,昼夕踌躇,无策可画。俄延至腊,忽睹梅梢蕊放,见景生情,旋摘数十枝,令以汤泡代茶,日啜数次。机关勘破,触类旁通,家有藏酿,用木瓜橘饼各三钱,另以村醪煎熟,与藏酿对冲,晚饮两杯。以前腹胀否塞,绝不响动。如此啜饮三日,腹中微鸣,不时天气,坚硬稍软,迨至旬余,胀势减半,二便觉爽,食入不呕,夜能安卧,匝月后腹胀全消。当时胀甚腹如抱瓮,疑谓何物邪气?若此之盛,及其胀消,大便并无秽恶遗出,可知即此身之元气,与此身为难首耳。儿病愈后,咸以为奇。
友人问予所用梅花治胀,出于何书。予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予之会心偶中,无古可师。大概梅占先春,花发最早,其气芳香,故能舒肝醒脾。橘皮调和诸气。肝以敛为泻,木瓜酸柔,能于土中泻木,更藉酒力,是以得效。友人喟然曰∶子良工也。公郎之疾,固虽有术起之于后,尚且无法疗之于前。此医之难也。然使此证患于不明医理之家,当其迫切之际,未有不随下药而毙者。此又医之不可不知也。予聆斯语,不觉悚然。
安波按∶膨证一候,世乏良方。细绎此子得愈之由,缘年正方刚,血气甚盛,虽病久形衰,而根蒂尚固。更兼年轻无知,郁怒未深,并非冤沉海底,大怒不解,日就忧抑者同日而语。不然腊残春回,木升当阳,其病日增之不暇,岂藉梅花微末之材,可能却病乎?余见是证,不治者甚众,其年均在四五六左右,三十以外,尚未之闻也。余生也晚,不然责之杏翁,以为然乎否乎。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