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骨
《本草便读》:乌贼骨
入肝经治血分之 .带下崩中.经方有考.去湿浊味咸温兼涩.虫疳下痢.审证随施.点眼则去翳摩星.贴疮可燥脓收水.(乌贼骨一名海螵蛸.乃乌贼鱼中之骨也.味咸性温.乃肝经血分药.虽系血药.而其质又燥.故能治女人崩带淋浊.一切下部虫疳淫 之疾.内经虽云治血枯.然观其经文全旨.毕竟非肝经之血枯.是肝经之湿浊.故又能点目翳.燥脓疮.自可想见其功用耳.)
《本草分经》:乌贼骨
咸温,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涩泻痢。墨鱼肉酸平,益气通经。
《本草分经》:乌贼骨
见肝和。
《本经逢原》:乌贼骨
即乌 骨,俗名海鳔蛸
咸微温无毒。
发明 乌 骨,厥阴血分之药,兼入少阴,其味咸而走血,故治血枯血瘕,经闭崩带,阴蚀肿痛,丈夫阴肿,下痢疳疾,厥阴本药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为藏血室,少阴为隐曲之地,故诸血病、阴病皆治之。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吐血,四肢软,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 骨、一 茹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饮以鲍鱼汁,所以利肠中及伤肝也,观此入厥阴血分可知。
《雷公炮制药性解》:乌贼骨
味咸,性微温,有小毒,入肾经。主崩漏赤白带下,经闭阴蚀肿痛,除目翳止泪,理金疮止血,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茎因寒肿,疮多脓汁,寒热症瘕。久服令人有子,恶白蔹,白芨、附子。
按∶乌贼之咸,宜归水脏,治病有殊效。今用之者鲜,夫亦未达其功欤。
雷公云∶凡使勿用沙鱼骨,缘真相似,只是上纹横,不入药中用。凡使要上纹顺,以血沾作水浸,并煮一伏时了,漉出于屋下掘一地穴,可盛得前拌为贼鱼骨多少,先烧坑子去炭灰,盛药一宿,至明取出,用之其效倍多。
《医学入门》:乌贼骨
乌贼骨温燥脓汁,阴痈耳聋目翳泣,止痢杀虫心腹疼,消肿更治崩漏急,通经破癖令生儿,肉味酸平志气立。
又名墨鱼,性嗜乌, 出腹中墨以混水自卫,乌见以为死,往喙之,乃卷取入水而食之,故谓之乌贼,骨名海鳔蛸。味咸,微温,无毒。止疮多脓汁不燥,丈夫阴头痈久不愈者,为末敷之良。妇人阴蚀肿痛,烧末酒调服之。又治耳聋有水、目中赤白、浮翳泪出、小儿疳眼。止下痢,为末,粥中调食之。杀小虫并水中虫,惊气入腹,腹痛环脐,水肿。主女子崩漏赤白。血枯经闭寒热,血 血瘕,阴寒无子。凡使,水煮一时,炙令黄,去皮,细研,水飞,日干。恶白蔹、白芨、附子。腹中墨,主血刺心痛,醋磨服之,甚者醋炒服之。肉,味酸、平,益气强志,常服令人有子。有无骨者谓之柔鱼,须长直,味尤佳,风浪稍急,即以须粘石为缆。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