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圣丹
《冷庐医话》:五圣丹
癫狗毒蛇咬人者多死,方书虽有治法,不甚着效,惟萧山韩氏所传五圣丹,获效如神,救人不可胜数,韩氏惟制药施送,秘不传人,鄞拙言司铎开化,从其同寅汪睦斋学博世钤处,得其方见示,汪喜录单方,制药施人,此方得之于其至戚,乃自韩氏窃得者,汪按方制药以拯人,无不应手取效,因录之以广其传。
上号当门子(一钱) 梅花冰片(一钱) 火硝(三分) 上号腰面雄黄(一钱) 九制炉甘石(一钱)
上药共研细末,男左女右,用竹挖耳点近鼻处大眼角七次,隔一日再点七次,再隔一日七次,虽重伤者自愈。若犬咬至二十日外者,亦不治。若用药后,误吃羊肉,用药再治,迟至二十日外者亦不治。宜忌羊肉发物四十九日。兼治痧症闷死,时疫伤寒, 发不出者。亦用此药点眼角,男左女右。(炳章)按∶类此之方,及用量多寡不同者甚多,余汇录《 狗伤补编》内,宜互相参考。杭胡庆余堂,前董雪岩先生,名此方曰龙虎化毒丹,有龙虎二字,化写符录,焚化入药,又一法也。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五圣丹
天南星(煨)一两,半夏(泡七次),陈皮(去白盐水拌)
一两,甘草四钱,杏仁四十九粒(另研)。先以南星,半夏二味研末,姜汁、皂角汁拌匀和作饼。又将甘草。陈皮研末,取竹沥一碗,以药和成饼子;培干,又浸湿,又焙干,以竹沥尽为度。再研杏仁泥,蒸蜜和为九。临时噙化一丸,以薄荷汤送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