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天雄

「释名」白幕。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


1、元阳虚损(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用乌头、附子、天雄一起炮制并去皮脐,等分咬细,每服四钱,加水二碗、姜十五片,煎至成,温服。此方名“三建汤”。


2、男子失精。用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共三细。每服半钱,酒送下。


3、大风癞。用天雄、乌头的苗及根,去土勿洗,捣成汁。另取细粒黑豆(不脱皮者)浸叶中一夜。次日取豆晒干,如此七浸七晒,可供服用。开始时每次吞服三枚,以后渐加至六七枚。禁忌猪鸡肉及蒜,犯之即死。


(本经下品)


【气味】辛温,有大毒。


【主治】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


【核】曰∶不生附侧,经年独长而大者,天雄也。生成已具附子条内。修事如附子法。


远志先人云∶合名与形,当属阳中之阳,只能助长,不能化育,命门之用药也。


【 】曰∶天以体言,雄以用言,不杂于阴柔,不惑于邪乱者也。一名白幕,幕者,军旅行舍,喻天行健,自强不息之象也。主轻身健行,望见其雄武矣。若大风、寒湿痹证,及积聚邪气金疮,嫌于无阳者,乃得行险而不失其正。


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


(附子种在土中,不生侧子,经年独长大者,故曰雄也。土人种附子,地出天雄,便为不利,如养蚕而成白僵也。时俗咸谓一两外者为天雄,不知天雄长三四寸许,旁不生子,形状各异。)


天雄、附子,《本经》主治稍异,而旨则同,故不加释。


(李士材曰∶天雄之用,与附子相仿,但功力略逊耳。李时珍曰∶乌头、附子、天雄皆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补下所以益上也。若是上焦阳虚,即属心脾之分,当用参 ,不当用天雄也。乌附天雄之尖皆是向下,其气下行,其脐乃向上,生苗之处。寇宗 言其不肯就下,张元素言其补上焦阳虚,皆是误认尖为上耳。唯朱震亨以为下部之佐者得之,而未发出此义。卢子由曰∶天以体言,雄以用言,不杂于阴柔,不惑于邪乱。若夫风寒湿痹证,及积聚邪气、金疮,嫌于无阳者,乃得行险而不失其正。)


附子细长者为天雄,大燥回阳,补下焦肾命阳虚,逐风寒湿,为风家主药,发汗久止阴汗。


味辛温.入手厥阴少阳经.功专治一切风.得乌头、附子治元阳虚惫.得白术、桂枝、龙骨疗男子失精.得乌头、黑豆.治大风恶癞.



味辛、甘,温、大温,有大毒。主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治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一名白幕。生少室山谷。二月采根,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细而长者便是,长者乃至三、四寸许,此与乌头、附子三种,本并出建平,谓为三建。今宜都 山最好,谓为西建。钱塘间者,谓为东建,气力劣弱,不相似,故曰西水,犹胜东白也。其用灰杀之时,有冰强者并不佳。(敦煌本《新修》


卷十,《大观》卷十,《政和》二四四页)


(乃种附子而生出.或变出.其形长而不生子.故曰天雄.其长而尖者.谓之天锥.象形也.)


【气味】


辛温有大毒.


【主治】


大风寒湿痹. 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治一切风.一切气.助阳道.暖水脏.补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窍.利皮肤.调血脉.四肢不遂.下胸膈水.破 癖结.排脓止痛.续骨.消瘀血.背脊伛偻.霍乱转筋.发汗.止阴汗.炮含治喉痹.但乌附天雄.皆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补下所以益上也.若是上焦阳虚.即属心脾之分.当用参.不当用天雄也.且乌附天雄之尖.皆是向下生者.其气下行.其脐乃向上生苗之处.皆误认尖为上耳.


辛温,大毒。即附子之独颗无附,大倍附子者,制法与附子同。


《本经》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骨髓,轻身健行。


发明 天雄禀纯阳之性,补命门三焦,壮阳精,强肾气过于附子,故《本经》用以治大风寒开湿痹历节拘挛诸病,阳气衰痿者佐人参用之。天雄、附子性皆下行,若上焦阳虚者,当用参、 ,不当用此也。且乌、附之尖皆是向下生者,其脐乃向上生苗处。宗 、元素皆误认尖为上,惟震亨以为下部之佐者得之。《肘后》三建汤治元阳素虚,寒邪外入,厥冷脉沉及伤寒阴毒,川乌、附子、天雄炮制等分,每服四钱,加生姜十五片温服。《金匮》治男子失精,用天雄、龙骨、桂枝、白术为散,酒服半钱;淮南用天雄一枚,纳雄鸡腹中,煮烂捣,食之令人勇,取壮肝肾之气也。


远志为之使。恶腐婢。忌豉汁。


辛,热,有大毒。通九窍,利皮肤。治风痰冷痹,发汗,又能止阴汗,亦风家之要药。


始种不生附子、侧子,经年独长大者,为天雄。制法与附子同。


性味经络功用与附子同,主疗头面风去来疼痛,远志为使,恶腐痹。


按∶天雄即附子之长而尖,巅顶不正者,其气亲上。故洁古云∶主上焦阳虚。


雷公云∶天雄,身全矮,无尖,周匝四面有附孕十一个,皮苍色,即是天雄。


凡使,宜炮皴坼后,去皮尖底用,不然,阴制用。


若阴制使,即生去尖底了,薄切,用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然后漉出,于日中晒令干用。


每十两,用生乌豆五两,东流水六升。


味甘,大温,有大毒.主治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生少室.二月采根,阴干.(远志为之使,恶腐婢.)


《本经》原文∶天雄,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


味辛甘,温,大温,有大毒。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节痛,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一名白幕。生少室山谷,二月采根,阴干。


天雄壮阳散寒湿,上疗头面风邪急,侧子专治偏痹风,疮 痈肿效可立。


东垣云∶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凡上焦虚阳,头面风去来疼痛,喉痹,背脊伛偻,胸膈痰水,气喘促急,霍乱,必用之。久服令人心雄,力作不倦,故名。余与乌、附同,但天雄走上,乌、附达下。取身全、短、无尖,周匝有附子孕十一个,皮苍色者佳。凡丸,炮去皮尖、底须,汤药和皮生用亦佳。远志为使。恶腐婢,忌豉汁。侧子,专治腰脚冷痹,半身不遂及遍身风疹,颈上鼠 ,一如痈肿皆验。余与乌、附相同。


味辛温。


主大风,寒湿痹,沥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一名白幕。(《御览》引云,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名医》曰:生少室,二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上艹下左米右焦),奚毒,附子也,一岁为萴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淮南子》缪称训云: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



按∶此药参见本书“大豆黄卷”条,《本经》首载此药。



味辛、甘,温、大温,有大毒。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创,强筋骨,轻身,健行。


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作不倦,又堕胎。一名白幕。


生少室山谷。二月采根,阴干。


远志为之使,恶腐婢。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细而长者便是,长者乃至三、四寸许,此与乌头、附子三种,本并出建平,谓为三建。今宜都 山最好,谓为西建。钱塘间者相似,故曰西水犹胜东白也。


其用灰杀之时,有冰强者并不佳。


〔谨案〕天雄、附子、乌头等,并以蜀道绵州、龙州出者佳。余处纵有造得者,气力劣弱,都不相似。江南来者,全不堪用。陶以三物俱出建平故名之,非也。按国语置堇于肉,注云乌头也。《尔雅》云∶芨,堇草。郭注云∶乌头苗也,此物本出蜀汉,其本名堇,今讹为建,遂以建平释之。又石龙芮叶似堇草,故名水堇。今复说为水茛,亦作建音,此岂复生建平耶言《本草音义》亦论之。天雄、附子、侧子并同用八月采造。其乌头四月上旬,今云二月采,恐非时也。


独颗无附,即雄附子。性味虽雄,但能温经逐冷,不能顷刻回阳,湿痹寒甚宜之。


味辛,性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驱寒泻湿,秘精壮阳,温肾荣筋,治阳痿精滑、膝挛腰痛,心腹疼痛、胸膈痰水,续筋接骨,化癖消癥,排痈疽脓血,起风痹瘫痪,治霍乱转筋。


天雄即附子长大者,制法与附子同,煨,去皮脐,切片,隔纸焙干。稍生服之,则麻木昏晕。


味辛甘,温,大温,有大毒。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强筋骨,轻身健行,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药性论》云∶君。忌∶豉汁。大热,有制用之。能治风痰冷痹,软脚毒风,能止气喘促急。杀∶禽虫毒。日华子云∶治一切阳道,暖水脏,补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窍,利皮肤,调血脉,四肢不遂,破 癖症结脓止痛,续骨,消瘀血,补冷气虚损,霍乱转筋,背脊偻伛,消风痰,下胸膈水,发汗阴汗,炮含治喉痹。远志为之使。恶∶腐婢。


(天雄_图缺)


味辛、甘,温,大温,有大毒。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行,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阴气,强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一名白幕。生少室山谷。二月采根,阴干。(远志为之使,恶腐婢。)


陶隐居云∶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细而长便是。长者乃至三、四寸许。此与乌头、附子三种,本并出建平,故谓之三建。今宜都 山最好,谓为西建。钱塘间者谓之东建,气力劣弱不相似。故曰西冰犹胜东白也。其用灰杀之,时有冰强(巨两切)者,不佳。唐本注云∶天雄、附子、乌头等,并以蜀道绵州、龙州出者佳。余处纵有造得者,力弱,都不相似。


江南来者,全不堪用。陶以三物俱出建平故名之,非也。按国语置堇于肉,注云∶乌头也。


为建,遂以建平释之。又石龙芮叶似堇,故名水堇。今复为水莨,赤作建音。此岂复生建平耶,检字书,又无莨字,甄立言《本草音义》亦论之。天雄、附子、侧子并同用。八月采造,其乌头四月上旬,今云二月采,恐非时也。臣禹锡等谨按淮南子云∶天雄,雄鸡志气益注云,取天雄三枚,纳雄鸡肠中,捣生食之,令人勇。药性论云∶天雄,君,忌豉汁,大热,有大毒。干姜制,用之能治风痰,冷痹,软脚,毒风,能止气喘促急,杀禽虫毒。日华子云∶治一切风,一切气,助阳道,暖水脏,补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窍,利皮肤,调血脉,四肢不遂,破癖症结,排脓止痛,续骨消瘀血,补冷气虚损,霍乱转筋,背脊偻伛,消风痰,下胸膈水,发汗,止阴汗,炮含喉痹。凡丸散,炮去皮脐用,饮药即和皮生使,甚佳。可以便验。又云∶天雄,大长少角刺而虚,乌喙似天雄,而附子大短有角,平稳而实。乌头次于附子,侧子小于乌头,连聚生者,名为虎掌,并是天雄一裔,子母之类,力气乃有殊等,即宿根与嫩者耳。以上并忌豉汁。


图经文具侧子条下。


陈藏器∶天雄,身全短无尖,周匝四面有附子,孕十一个,皮苍色即是。天雄宜炮皴坼后,去皮尖底用之。不然,阴制用,并得。别说云∶谨按此数条,说前项悉备。但天雄者始种乌头,而不生诸附子、侧子之类。经年独生长大者是也。蜀人种之忌生。此以为不利。如养蚕而为白姜之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