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 《顾松园医镜》:痰饮
- 《古今医鉴》:痰饮
- 《经验丹方汇编》:痰饮
- 《景岳全书》:痰饮
- 《临证指南医案》:痰饮
- 《明医杂着》:痰饮
- 《女科证治准绳》:痰饮
- 《全生指迷方》:痰饮
- 《普济方·针灸》:痰饮
- 《时方妙用》:痰饮
- 《寿世保元》:痰饮
- 《万病回春》:痰饮
- 《卫生易简方》:痰饮
- 《吴鞠通医案》:痰饮
- 《校注医醇剩义》:痰饮
- 《校注医醇剩义》:痰饮
- 《血证论》:痰饮
- 《也是山人医案》:痰饮
- 《叶天士医案精华》:痰饮
- 《医学从众录》:痰饮
- 《医学实在易》:痰饮
- 《医学心悟》:痰饮
- 《医学摘粹》:痰饮
- 《医学摘粹》:痰饮
- 《医学正传》:痰饮
- 《新修本草》:痰饮
- 《医理真传》:痰饮
- 《杂病治例》:痰饮
- 《张聿青医案》:痰饮
- 《证治准绳·类方》:痰饮
- 《证治准绳·女科》:痰饮
- 《证治准绳·杂病》:痰饮
- 《症因脉治》:痰饮
- 《周慎斋遗书》:痰饮
《顾松园医镜》:痰饮
痰饮虽为一症,而因则有二。稠浊者为痰,痰因于火,有热无寒,宜分在肺在脾;稀清者为饮,饮因于湿,有热有寒,此属在脾。然湿土寄旺四时,三时主热,一时主寒,故饮症亦究寒湿酿成者少,湿热酿成者多。按仲淳云∶痰之生也,其由非一,其治不同。如由阴虚火动,上炎烁肺,煎熬津液,凝结为痰,是为阴虚痰火,痰在乎肺,而本乎肾,宜壮水清金,降气消痰为治。若由脾湿不能运化,积滞生痰,或因酒醪浓味生痰,浓浓胶固,甚至流于经络,及皮里膜外,或结为大块;或不思饮食,或彻夜不眠;或身重腹胀,不得行走∶或卒然眩仆,不知人事;或发为癫痫;或叫呼异常,或昔肥今瘦∶或泄泻不止,及成瘫痪种种怪症,皆痰之所为。故昔人云∶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良有以夫。此症在脾胃,无关肺肾,宜燥脾行气,散结软坚为治。若有风。寒闭热在肺,而痰嗽喘逆者,亦属在肺,宜豁痰降气,除肺热药中加辛温之剂,以散风寒。故利润、利燥。利散,各有攸当,非可混施也。世以痰饮混称,而不辨稠粘之为痰,清水之为饮,混同施治,岂中病情?要知饮之色状不同,或青、或黄、或绿、或黑、或酸、或苦,或伏于肠胃,或攻于胸胁,则为心痛,为胃脘痛,为胁肋刺痛。或流于经络四肢,则关节不利。或憎寒、发热、自汗,或胸膈满闷喘逆,或不思食,或不得眠,皆其候也。此症多因酒后过饮茶汤,与肠胃湿热之气,凝而为饮。或因怀抱抑郁。或因脾胃虚弱,饮食之湿,不得消散、亦能成饮。总之,必由脾胃有湿所致。宜健脾燥湿,消饮行水,降气散郁为治。考方书论痰,有在肺经者,名为燥痰,其痰涩而难出。
在脾经者,名为湿痰,其痰滑而易出。在心经者,名为热痰,其痰坚而成块。在肝经者,名为风痰,其痰青而多泡。在肾经者,名为寒痰,其痰有黑点而多稀之别。《金匮》论饮症,有四∶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者,曰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者,曰悬饮;水流行于四肢,汗不出而身重者,曰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者,曰支饮。亦分在肺、在脾、在心、在肝、在肾,此诚痰饮病变之无穷,有志深造者,所宜详究焉。
疏邪利金汤〔见伤风。〕原方可加炒麻黄〔散风寒,三、五分。〕 石膏〔清肺热。量用。〕此方因风寒闭热在肺,而痰嗽喘逆者,用以治之。
清金散 清宁膏 噙化丸〔俱见虚劳。〕 接命丸〔见中风。〕此四方阴虚痰火者,择而用之,以肺为燥金,喜凉润而恶温燥故也。如胶固者,加霞天膏。
顺气开痰饮〔见中风,〕治气逆火升,痰滞喉间,如有核上。
原方〔顺气开痰。〕加麦冬 知母 黄柏〔清火。〕 白芍 五味〔敛火下降。〕此顺气开痰降火之剂。
琥珀丸 治痰症如神。
真琥珀 朱砂〔镇心安神。〕 人参〔补气安神。〕 茯神 莲肉〔各三钱。〕 山药〔一两。〕 甘草〔补心益脾。〕 天竺黄〔入心,除热痰。〕 陈胆星〔入肝,祛风痰。〕 可加牛黄〔清心凉肺,除热化痰。一钱更妙。〕〔蜜丸重三钱,朱砂为衣,小儿每丸重一钱。〕此镇心安神除热化痰之剂,为幼科之圣药,凡遇慢惊,所投辄应,兼治小儿一切虚症。
栝蒌橘红丸 治胃中有痰欲吐。
栝蒌仁 橘红〔各四两。〕〔竹沥、姜汁泛为丸。食后服。〕此顺气开痰止呕之剂。
加味栝蒌半夏汤 痰嗽气逆频吐,胸膈如有冷物上塞,饮热汤稍下者,方可用此。
栝蒌霜〔蛤粉拌炒,三钱。〕 半夏〔姜汁炒,一钱五分。一润一燥。原方只二味,下药仲淳加入。〕 苏子〔炒研。〕 橘红 茯苓〔皆消痰降逆之品。各三钱。〕 白豆蔻〔五分。〕 吴茱萸〔有温中下气之能。三、五、七分。汤泡用。〕加竹沥〔一小杯。〕 姜汁〔开痰止呕。五匙。〕此消痰降逆温中下气之剂,因热者大忌之。
二陈汤〔见中风。〕治湿痰及一切饮症之要药。
此燥湿、理气、化痰之剂。虚者加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以运化其痰,名六君子汤。先哲云∶脾为生痰之原。又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若吐涎沫,不甚稠粘,此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也,六君子加益智仁治之。益智辛热,能摄涎 ,非虚寒勿用。每见劳嗝等症,多有吐白涎沫者,此系热极所致。凡临症最宜细审,治始无误。
仲淳痰饮丸〔亦可煎服。〕治一切饮症如神。
六君子去甘草〔健脾燥湿,去甘草,嫌其缓中。各四两。〕加旋复花〔消痰。三两。〕猎苓 泽泻〔行水。各三两。〕枳实〔一两。〕浓朴 木香〔降气散郁。各五钱。〕因酒湿者,加黄连,〔一两。〕因寒湿者,加茅术,〔二两。〕白豆蔻,〔五钱。〕因抑郁者,加紫苏。〔四两,〕〔姜汁稀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淡姜汤下。每服三、四、五钱,日三服。〕此健脾燥湿,消饮行水,降气散郁之剂。凡遇饮症,投之辄效。仲景用桂枝、茯苓、白术、甘草汤,四味通阳,化气渗水,健脾胜湿消饮;用八味肾气丸,补益真阳,使肾气不虚,水不上泛为痰;用葶苈大枣汤,以泻肺气之闭,使气行而饮自不聚。载在《金匮》痰饮门。其方非一,所宜参究。
神术丸 治湿痰〔肥人多患之。〕及一切饮症如神。
茅术〔一斤,黑芝麻一斤。同水研浆拌之,九蒸九晒。〕 〔枣肉为丸。秋月燥令,可用天冬钱许,煎汤送下。〕此治湿消饮之神剂,并治湿痹及脾湿肿胀极效。
茯苓丸 治痰停中脘,脾气壅滞,不得下行,上攻两臂,抽牵作痛,手不能举。〔脾主四肢故也。〕服者立效。
半夏〔二两。〕茯苓〔一两。〕枳壳〔五钱。〕风化硝〔引消痰利气之品,同润下归大肠。二钱五分。〕〔姜汁煮,面湖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淡姜汤下。〕此导痰润下之缓剂。
礞石滚痰丸 治一切积聚痰结,百种怪症。〔病而至于变异百出,症不可凭,脉不可据,莫测端倪者,大属于痰。〕青礞石〔消积滞,坠痰涎之要药。火硝等分, 金色。汤氏治小儿用用一钱,岂有君药反少之理,原方分量疑误。〕制大黄〔驱逐一切积滞,停淡留饮之神剂。〕黄芩〔芩之治痰,假以降其火也。各八两。〕真沉香〔沉之治痰,借以降其气。一两。木香亦可。〕〔水泛为丸,白汤下一、二、三钱。〕此驱痰除热泄结之圣剂。若因于脾湿,不能运化,积滞生痰,或因酒醪浓味生痰,浓浓胶固,咯唾难出者,此药但取痰积,次第而下,并不大泻,应如鼓桴。如阴虚痰火禁用,虚人亦禁。
痰得涩脉难治。
【举例】
一 一人面赤作渴,痰多盛头晕。立斋曰∶此肾虚水泛为痰。用六味而愈。
二 一闺女患痰症,累月不食,起居如常,每发厥逆,不省人事,良久而苏。诸药不效。余曰∶中焦有痰,胃气亦赖以养,方能不食不饥。以琥珀丸服之而愈。广笔记载∶治一小儿 甚,善哭。周岁,每哭即气绝,一饭时方苏。至三岁外,其病日深,哭而气绝,甚至经时方苏。初或一月一发,半月一发,后则频发,有日再发者。投以此药,人参圆肉汤数丸,遂愈。
三 一人患病抽痛,手不能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此由伏痰在内,中脘停滞∶四肢属脾,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作痛。以茯苓丸治之,得愈。方书云∶有人为痰所苦,夜间两臂如人抽牵,两手战掉,不能举动,服者遂愈。痰药多方,惟此立效。
四 一人遍体如虫螫,口舌糜烂,朝起必见二鬼执盘飧以献。士材诊其脉,乍大乍小,疑其为鬼祟。
细察两关弦滑而大,遂作痰饮治。投滚痰丸三钱,虽微有所下,而患病如故。更以小胃丹与之,〔即十枣汤之芫花、大戟、甘遂各五钱,加制大黄一两五钱,黄柏三两,白术煎膏丸,如卜子大。临卧白汤送下四、五分,取膈下湿热痰积。欲利、空心下一钱。〕复下痰积十余碗,遍体之痛减半,至明早,鬼亦不见矣。更以人参三钱,白术二钱,煎汤服小胃丹二钱,大泻十余行,约有二十碗,病若失矣。乃以六君子为丸,服四斤而痊。
五 一人患寒湿,不食久之,势甚危。以治寒热剂投之,不应。仲淳作饮症治之,立愈。盖饮症原有作寒热之条,故治饮病自去矣。
六 一妇因作家郁劳,患饮症,每发呕吐不已,肠如欲出,所吐俱清水盈盆,日夜不止,不思饮食。医以健脾消痰,行气开郁药投之。愈剧。仲淳即以前方加人参三钱,一剂吐止,再剂霍然。随食粥,脾气渐复。至后每病作,检方服之即平。
《古今医鉴》:痰饮
脉
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偏弦为饮。双弦为寒饮,左右手关前脉浮弦大而实者,膈上有稠痰也,宜吐而愈。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灰烟熏黑者,痰也。丹溪曰∶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滞也,卒难侍开,必费调理。
证
夫痰属湿,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胃,或流注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无处不到。其为病也,为喘为咳,为恶心呕吐,为痞隔壅塞,关格异病,为泄利,为眩晕,为嘈杂,为怔忡惊悸,为癫狂,为寒热,为痛,为胸膈辘辘有声,或背脊一点,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无不知也。痰有新久、轻重之殊,新而轻者,形色清白稀薄,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粘凝结,咳咯难出,渐成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
治
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又随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气升属火,顺气在于降火。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积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又中气虚者,宜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虚而痰愈盛矣。
方
二陈汤 一身之痰都管,乃治痰之要药也。欲下行,加引下药,黄柏、木通、防己之类;欲上行,加引上药,升麻、柴胡、防风之类。又曰∶二陈加升提之药,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
陈皮(去白,一钱) 半夏(汤泡,二钱) 茯苓(去皮,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湿痰多软,如身体倦怠之类,加苍术、白术。寒痰痞塞胸中,倍半夏。
甚者,加麻黄、细辛之类。痰厥头痛,倍半夏。风痰,加天竺黄、天南星、枳壳、白附子、天麻、僵蚕、牙皂之类。气虚者,更加竹沥;气实者,加荆沥,俱用姜汁。热痰,加黄连、黄芩。因火盛逆上,降火为先,加白术、黄芩、软石膏之类。眩晕嘈杂者,火动其痰也,加山栀子、黄连、黄芩。血虚有痰者,加天门冬、知母、栝蒌仁、香附、竹沥、姜汁。滞血者,更加黄芩、白芍药、桑白皮。血滞不行,中焦有饮者,加竹沥、姜汁、韭汁三五盏,必胸中烦躁不宁后愈。气虚有痰者,加人参、白术;脾虚者,宜补中益气降痰,加白术、白芍药、神曲、麦芽,兼用升麻提起。食积痰,加麦芽、山楂、神曲、炒黄连、枳实。老痰,用海石、半夏、栝蒌仁、香附、连翘之类。五倍子佐他药为丸,大治顽痰。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结痰也。宜栝蒌仁、杏仁、海石、桔梗、连翘、香附,少佐朴硝、姜汁,炼蜜和丸噙化,此咸能软坚也。久得涩脉,卒时难开,必费调理。气实痰热结者,吐不出,咽不下,气滞者难治。痰在膈上,必用吐法吐之。泻之不去,胶固稠浊者,宜吐之。脉浮,吐之。痰在经络间,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凡用吐药,宜升提其气,便吐。如防风、川芎、桔梗、芽茶、生姜之类,或瓜蒂散。凡吐用布紧勒腹于不通风处行之。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枳实、甘遂、巴豆、大黄、芒硝之类。凡痰用利药过多,脾气虚则痰易生而转盛。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开。在经络中,亦用竹沥,必佐以姜汁、韭汁。膈间有痰,或癫狂,或健忘,或风痰,俱用竹沥、荆沥。气虚少食,加竹沥;气实能食,加荆沥。凡人上、中、下有块,痰也。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方用药。凡人头面、颈颊、腋下结核,不痛不红,作脓者,皆痰注也。宜随用药消之。
清热导痰汤〔批〕(按此方治痰迷之剂) 治憎寒壮热,头目昏沉迷闷,上气喘急,口出涎沫,证类伤寒。此因内伤七情,以致痰迷心窍,神不守舍,神出则舍空,舍空则痰聚。
黄连(炒,一钱半) 枳实(炒,一钱半) 栝蒌仁(一钱) 南星(制,一钱半) 半夏(制,一钱半) 陈皮(一钱) 白茯苓(一钱) 桔梗(一钱) 黄芩(炒,一钱) 白术(炒,一钱) 人参(八分) 甘草(六分)
上锉一剂,姜枣水煎,入竹沥姜汁各三匙,同服。
滚痰丸〔批〕(按此方治诸痰之圣药) 洞虚子曰∶痰证古今未详,方书虽有悬饮、流饮、支饮、痰饮、溢饮之异,而莫知其为病之原。或头风目昏,眩晕耳鸣;或口眼蠕动,眉棱、耳叶瘙痒,或四肢游风肿硬,似痛非痛,或齿颊浮肿,痛痒不一;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色如煤炱,形如破絮;或如桃胶、蚬肉之状,或心下如停冰雪,冷痛时作;或梦寐奇怪鬼魅之类;或足腕痿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疼痛,并无常处,乃至手麻臂痛,状若挫闪;或脊中每有一掌,如冰冻之寒痛者;或浑身习习如虫行者,或眼沿涩痒,口糜舌烂,甚为咽肿喉闭;或绕项结核,似 非 。肿块初起,色白不红者,皆痰也。或胸胁间如有二气交纽,噎塞烦闷;或如烟气上冲;头面烘热,或为失志癫狂;或为中风瘫痪;或为劳瘵荏苒之疾;或为风痹香港脚,或心下怔忡惊悸,如畏人将捕;或喘嗽呕吐,冷涎绿水黑汁;甚为肺痈、肠毒,便脓、挛跛。其为内外奇怪疾病,非止百端,皆痰之所致也。盖津液既凝,为痰为饮。而汹涌上焦,故口燥咽干;流滞于下,则大小便闭塞,面如枯骨,毛发焦干;妇人则经闭不通;小儿则惊痫搐搦。治法以此先逐去败痰,然后调理。括曰∶甑里翻身甲挂金,子今头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 青礞倍若沉。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梧子意常斟。千般怪症如神效,水泻双身却不任。
大黄(酒拌,蒸,半斤) 黄芩(去梗,半斤) 沉香石(五钱) 青礞石(一两,捶碎,焰硝一两,同入砂罐内,瓦片盖之,铁钱缚定,盐泥固济,晒干 红,候冷取出)
上为细末,净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虚实加减,各随引下。一切丧心失志,或癫痫狂妄等症,每服百丸。人壮气实,能饮食,狂甚者,一百二十丸,以上至二三百丸,以效为度。一切中风瘫痪,痰涎壅塞,大便或通或闭者,每服八十丸。人壮气实者百丸,常服三二十丸。无大便不利之患,自然上清下润之妙。一切阳症风毒香港脚,遍身游走疼痛,每服八九十丸,未效再加丸数。一切走刺气痛,每服七八十丸、未效随症再加,一切无病之人,遍身筋骨平白疼痛,不能明状者,每服七八十丸,以效为度。一切头痛,非头风证牙疼,或浮或痒,非风蛀牙者,每服八十丸。一切因风因寒,鼻塞身重,身体不疼,非伤寒症者,每服八九十丸。一切嗳气吞酸及噎膈反胃,痞块攻心,呕吐痰沫者,每服八九十丸。进退加减,存乎病者元气之虚实。一切心下怔忡恍惚,如畏人将捕之状,怵惕不安,阴阳关格,变生乖症,每服七八十丸。一切伤饥失饱。忧思过虑,至于心下嘈杂,饥不能食,每服七八十丸。一切新久痰气喘嗽,或呕吐涎沫,或痰结实热,或头目眩晕;每服八九十丸。虚羸者五六十丸,未效再加十丸。一切急慢喉闭赤眼,每服八九十丸。一切颈项腮颊肿硬,环绕结核,成瘰 者,正服此药。若年深岁久,宜多服之。一切口糜舌烂,咽喉生疮者,每服六七十丸,同蜜少许一处嚼破噙睡,徐徐咽下。些小口疮,如此噙二三夜,即瘥。一切遍身无故游走疼痛,或肿或挛,或无常痛,无定所,肿不在一处,酸软沉滞者,每服七八十丸,量虚实加减。一切心气冷痛,如停冰块、或通身散入腹中绞痛,上攻头面肿硬,遍身四肢痿软,或痛或痒,或溃或不溃,或穿而复闭,或此消而彼长,渐成笃疾,皆系痰毒内攻。或使烂痰臭,或作肠痈内疽,服之以下恶物立效。日浅脓近者,刻日全安。一切胃脘作痛,下连小腹,面黄羸瘦,痛阵日发,必呕吐绿水黑汁冷涎,乃至气绝,心下温暖者,每服八九十丸,立见生意。然后续续服之,以瘥为度。
一切痢疾,不拘赤白相杂;或带血块恶物者,每服八九十丸。次日热退,再进二三十丸,即服止痢药,万无一失。若兼寒热痰涎者,并用仓廪散。一切荏苒之疾,男子女人日久之患,非伤寒内外之证。或酒色过度;或月水愆期,心烦志乱;或腹胀胁痛,目瞀耳聩鼻窒,骨节疼痛,呕吐恶心,百药无效。病者莫能喻其状,方书未尝载其疾,医人不能辨其症。并根据前法,加减服之,无有不效之理也。凡服此药者,必须临睡卧床,用熟水一口送,只送过咽,即便仰卧。令药在咽膈之间,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饮食汤水,及不可起身行坐言语。直候药丸徐逐上焦痰滞恶物过膈入腹,然后动作,方能中病。每次须连进两夜,先夜所服,次日痰物既下三五次者,次夜减十丸;下一、二次者,仍服前数;下五、七次,或只二、三次,而病势顿减者,次夜减二十丸;头夜所服,并不下恶物者,次夜加十丸;壮人病实者,多至百丸。惟狂疾劲实及暴卒恶候,多服无妨。其或服罢仰卧,咽喉沉滞稠粘,壅塞不利者,乃痰气从上,药病相攻之故也。少顷药力既胜,自然宁帖。又或百中有一,稍稍肠痛,腰背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恶物滞 ,闭气滑肠,里急后重,状如痢疾,片晌即已。若其痰涎易下者,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窍爽快,间有片时倦怠者,盖连日病苦不安,一时为药所胜,气体暂和,如醉得醒,如浴初出,如睡方起,即非虚倦也。此药并不洞泄,刮肠大泻,但能取痰积恶物,自肠胃次第穿凿而下。腹中糟粕,并不相伤,惟下部 肠之粪,乃药力不到之处,是故先去其余,余不备述耳。
导痰小胃丹〔批〕(按此方治湿痰峻攻之剂) 治中风眩晕,喉痹,头风,哮吼等症。上可取胸膈之顽痰,下可利胃肠之坚结。
天南星 半夏(二味,用白矾、皂荚,姜汁,水煮透熟,各二两半) 陈皮枳实(二味,用白矾、皂荚,水泡半日,去白矾,晒干,炒,各一两) 白术(炒,一两)苍术(米泔,白矾、皂荚,水浸一宿,去黑皮,晒干,炒,一两) 桃仁 杏仁(二味,同白矾、皂荚水,泡去皮、尖,各一两) 红花(酒蒸,一两)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晒干,一两) 白芥子(炒,一两) 芫花(醋拌一宿,炒黑,一两) 甘遂(面裹煨,一两)黄柏(炒褐色,一两) 大黄(酒蒸,纸裹煨,焙干,再以酒炒,一两半)
上为细末,姜汁,竹沥煮,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极甚者,五七十丸,量虚实加减。再不可太多,恐损胃气也。一切痰饮,卧时白汤下,一日服一次。一中风不语,瘫痪初起,用浓姜汤下三十五丸,少时即能言语一切风头痛,多是湿痰上攻,临卧姜汤下二十一丸。一眩晕多属痰火,食后姜汤下二十五丸,然后二陈汤、四物汤、加柴胡、黄芩、苍术、白芷,倍川芎。热多加知母、石膏。一痰痞积块、临卧白汤送下三十丸,一日一次。虽数年久患,亦不过五七服见效。一哮吼,乃痰火在膈上。临睡姜汤下二十五丸,每夜一次,久久自然取效。一喉痹肿痛,食后白汤送下。
竹沥达痰丸〔批〕(按此方治虚痰平和之剂) 此药能运痰如神,不损元气,其痰从大便中出。丹溪云∶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
半夏(二两,汤泡七次,生姜汁浸透,晒干切片,瓦上微炒熟用之) 橘红(二两)人参(一两五钱) 茯苓(二两) 大黄(二两,酒蒸晒干) 黄芩(二两,酒炒) 沉香(五钱)甘草(炙,一两半) 礞石(一两, 法见前)
上为细末,竹沥二大碗,生姜自然汁三钟,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白汤送下。
清气化痰丸(刘少保传) 治一切痰饮咳嗽,头旋目眩,胸膈痞闷气滞,食积酒积,呕吐恶心。
天南星 半夏 白矾 牙皂(不锉) 生姜(各二两)
上先将南星、半夏、牙皂、生姜,用水浸一宿,将星、半、姜锉作粗片,入白矾同煮至南星无白点,去皂,不用余者,晒干入后药。
青皮(麸炒,五钱) 陈皮(去白,一两) 枳实(麸炒,一两) 白术(一两) 干葛(五钱) 白茯苓(一两) 苏子(炒,一两) 莱菔子(炒,一两) 栝蒌仁(一两) 黄连(五钱) 黄芩(八钱) 海粉(七钱) 香附(一两) 神曲(炒,二两) 麦芽(炒,二两) 山楂肉(一两)
气滞加白豆蔻(一两)。一方去海粉、黄连,加人参、干姜各五钱,杏仁、桔梗、前胡、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竹沥姜汁,调蒸饼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姜汤送下。
清火豁痰丸(高冢宰传) 治上焦郁火,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咽喉烦躁噎塞,吐不出,咽不下,如鲠状。
大黄(酒蒸,三两) 礞石( ,五钱) 沉香(二钱) 黄芩(酒炒,二两) 黄连(酒炒,二两) 栀子(炒,二两) 连翘(一两) 天南星(制,二两) 半夏(制,二两) 白术(炒,二两) 枳实(炒,二两) 贝母(去心,一两五钱) 天花粉(一两) 陈皮(一两)白茯苓(一两) 神曲(炒,一两) 青黛(五钱) 玄明粉(七钱) 甘草(五钱) 白芥子(炒,二两)
上末,姜汁竹沥,丸梧子大,每服姜汤下四十丸。
《经验丹方汇编》:痰饮
百病多兼有痰,故病以化痰为先。善治痰者,兼治气,气顺则痰利。痰脉浮滑者宜降;浮实者宜吐,沉小者不宜吐,恐虚故也。凡治痰症,不可全用利药,过使脾气虚弱,则痰反易生而多。若脾虚生痰者,用健脾燥湿,便要利补兼用。陈皮、白术为佐也。痰乃秽浊之物,宜
竹沥达痰丸(能运痰于大肠,不损元气,神效)
半夏二两(泡七次,姜汁浸透,晒干切片,瓦上焙熟) 白茯苓 陈皮(去白,净)二两炙草 人参各一两 大黄(酒浸透晒) 酒芩各三两 沉香五钱 礞石一两(用焰硝一两和匀放入银罐内,用瓦盖好,盐泥封固,晒干,炭 如金黄色)
上为末,竹沥碗半,姜汁二钟,入锅内熬一刻,将药和捣,磁罐盛之,晒干。仍以竹沥姜汁如前法捣晒七次,仍用竹沥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百丸,食远米饮下。(《万病回春》)
风痰头晕(呕逆、目眩、面色青黄、脉弦者)
半夏 生南星 寒水石( )各一两 天麻五钱 雄黄三钱 小麦面三两
为末,水和成饼,水煮浮起,滤出捣丸,每服五十粒,姜汤下,极效。(《古法机要》)
寒痰气喘
青橘皮一片展开,入巴豆一粒,麻扎紧,火上烧存性,研末。姜汁和酒服。 天台李翰林治莫秀才到口便止。(《张果医说》)
痰火
天花粉一斤,切片,初以藜汁一钟拌晒;次以萝卜汁一钟拌晒;次以竹沥一钟拌晒。为末,每服一钱,好茶下。(《怀德堂录》)
一用 桑白皮四两、款冬二两、薄荷四两、甘草二两、芽茶四两、陈香园四两、卜子五钱、杏仁五钱、鹅管石五钱,水、白糖为丸服。(《卫生备要》)
《景岳全书》:痰饮
经义
《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饮发中满,食减。
《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
《六元正纪大论》曰∶少阴司天,四之气,民病饮发。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土郁之发,为饮发注下。
《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岁阳明在泉,民病喜呕,呕有苦。太阴之胜,饮发于中。太阴之复,饮发于中,唾吐清液。太阳之复,唾出清水,及为哕噫。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论证(共六条)
痰饮一证,其在《内经》,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此《内经》之不重痰证,概可知矣。及考痰之为名,虽起自仲景,今后世相传,无论是痰非痰,开口便言痰火。有云怪病之为痰者,有云痰为百病母者,似乎痰之关系,不为不重。而何《内经》之忽之也。不知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但治其风火,风火息而痰自清也。因虚因实而生痰者,但治其虚实,虚实愈而痰自平也。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虚实可自调者,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也。故《内经》之不言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而痰惟病之标耳。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为痰,而痰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以使臂,灌叶以救根者乎?标本误认,而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矣!难矣!一、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故治此者,当知所辩,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此亦犹乱世之盗贼,何孰非治世之良民。但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尝闻之立斋先生曰∶使血气俱盛,何痰之有?余于初年,颇疑此言,而谓岂无实痰乎?及今见定识多,始信其然也。何以见之?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此其故正以元气不能运化,愈虚则痰愈盛也。然则立斋之言,岂非出常之见乎。今见治痰者,必曰痰之为患,不攻如何得去?不知正气不行,而虚痰结聚,则虽竭力攻之,非惟痰不可去,而且益增其虚。故或有因攻而逐绝者。或偶尔暂苏而更甚于他日者,皆攻之之误也,又孰知痰之可攻者少,而不可攻者多也。故凡将治痰者,不可不先察虚实。
痰有虚实,不可不辩。夫痰则痰矣,皆若有余,又何有虚实之异?盖虚实二字,全以元气为言,凡可攻者,便是实痰,不可攻者,便是虚痰。何为可攻?以其年力犹盛,血气未伤,或以肥甘过度,或以湿热盛行,或风寒外闭皮毛,或逆气内连肝膈,皆能骤至痰饮,但察其形气病气俱属有余者,即实痰也。实痰者,何?谓其元气犹实也。此则宜行消伐,但去其痰,无不可也。何为不可攻?则或以形羸气弱,年及中衰者,即虚痰也。或以多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痰也。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证,但察其形气病气本无有余者,皆虚痰也。虚痰者何?谓其元气已虚也。此则但宜调补,若或攻之,无不危矣。且凡实痰本不多,其来也骤,其去亦速,其病亦易治,何也?以病本不深也。虚痰反多甚,其来则渐,其去则迟。其病亦难治,何也?以病非一日也。是以实痰无足虑,而最可畏者,惟虚痰耳。总之,治痰之法无他,但能使元气日强,则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为害,而且亦充助胃气。若元气日衰,则水谷津液,无非痰耳,随去随生,有能攻之使尽,而且保元气无恙者,吾不信也。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然则,治此者可不辩其虚实,而欲一概攻之,如王隐君所论,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而不知日后之害哉。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但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若肾家之痰,则无非虚耳。盖火不生土者,即火不制水,阳不胜阴者,必水反侵脾,是皆阴中之火虚也;若火盛烁金,则精不守舍,津枯液涸,则金水相残,是皆阴中之水虚也。此脾肾虚实之有不同者,所当辩也。又若古人所云湿痰、郁痰、寒痰、热痰之类,虽其在上在下,或寒或热,各有不同,然其化生之源,又安能外此二脏?如寒痰湿痰,本脾家之病,而寒湿之生,果无干于肾乎?木郁生风,本肝家之痰,而木强制土,能无涉于脾乎?火盛克金,其痰在肺,而火邪炎上,有不从中下二焦者乎?故凡欲治痰,而不知所源者,总惟猜摸而已耳。
非风门有痰论三篇,所当互阅。
论治(共七条)
一、脾胃之痰,有虚有实。凡脾土湿胜,或饮食过度,别无虚证而生痰者,此乃脾家本病,但去其湿滞而痰自清,宜二陈汤为主治,或六安煎、橘皮半夏汤、平胃散、润下丸、滚痰丸之类,皆可择而用之。若胃寒生痰而兼胀满者,宜和胃二陈煎、或兼呕吐而痛者,宜神香散。或为饮食所致,宜加麦芽、神曲、山楂、枳实之类。然脾胃不虚,则虽生痰饮,不过微有留滞,亦必不多,且无大害,惟脾虚饮食不能消化而作痰者,其变最多。但当调理脾胃,使其气强,则自无食积之患。而痰饮即皆血气矣。若脾气微虚,不能制湿,或不能运化而为痰者,其证必食减神倦,或兼痞闷等证,宜六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之类主之,金水六君煎亦妙。若微虚兼寒者,宜苓术二陈煎主之。若脾气大虚,或兼胃寒呕恶而多痰者,宜六味异功煎、温胃饮、理中汤、圣术煎之类主之。又有劳倦本以伤脾,而疲极又伤肝肾。脾气伤则饮食减少,或见恶心;肝肾伤则水液妄行,或痰饮起自脐下,直冲而上。此脾肾俱伤,命门土母之病也。虽八味地黄丸乃其正治,然无如理阴煎,其效更如神也,或加白术、陈皮亦可。
肾经之痰,水泛为痰者也,无非虚证。有以肿胀而生痰者,此水入脾经,谓之反克,脏平者,宜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之类主之;脏寒者,宜理阴煎、加减《金匮》肾气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其或但宜温燥者,则单助脾经,亦能化湿,惟六味异功煎及理中汤、圣术煎俱可酌用。有以虚损而生痰者,此水亏金涸,精不化气,气不化精而然,使不养阴以济阳,则水气不充,痰终不化,水不归源,痰必不宁,宜以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丸,酌其寒热而用之。若阴火乘肺,津液干枯,或喉痛,或烦热,或喜冷,或便实,必察其真有火邪,而痰嗽不已者,宜四阴煎、一阴煎之类加减主之;若火本非真,则但宜纯补,庶保万全也。
风寒之痰,以邪自皮毛内袭于肺,肺气不清,乃致生痰,是即伤寒之类。但从辛散,其痰自愈。宜六安煎、二陈汤,甚者,小青龙汤之类主之。其有风寒外袭,内兼火邪者,亦可兼用黄芩。若血气兼虚者,不得单用消耗,宜金水六君煎主之。若伤寒见风而兼发热嗽痰者,宜柴陈煎主之,或金水六君煎加柴胡亦妙。
中风之痰,本非外感,悉由脾肾虚败所致,治痰之法,详载非风门,当与此互察之。
治痰当分缓急。凡非风等证,其有痰涎壅盛,闭塞上焦,而药食不能进者。此不得不先治其痰,以开清道。若痰之甚者,惟用吐法为最妙。若痰气不甚,食饮可进,盒饭从缓,求其本而治之,不宜妄行攻击。或但以六安煎、二陈汤、润下丸、橘皮半夏汤之类,调之为宜。若火盛生痰者,宜清膈煎、抽薪饮之类主之。若类风等证,但察其上焦无滞,或见其神昏困倦,而胸喉之间,气清息平,本不见痰者,切不可疑其为痰。而妄用克伐消痰等剂,则无有不败者矣。若杂证势已至剧,而喉中痰声漉漉,随息渐甚者,此垂危之候,不可治也。诸吐痰治痰之法,俱详载非风门痰治条中。
治痰当知求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故凡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痰因寒生者,宜温中为主。风痰宜散之,非辛温不可也。湿痰宜燥之,非渗利不除也。
郁痰有虚实,郁兼怒者,宜抑肝邪;郁兼忧者,宜培肝肺。饮食之痰,亦自不同,有因寒者,有因热者,有因肥甘过度者,有因酒湿伤脾者,此皆能生痰,而其中各有虚实,辩之不可不真也。又如脾虚不能制湿,肾虚不能约水,皆能为痰,此即寒痰之属也。或以脾阴干烁,而液化为胶。或以金水偏枯,而痰本乎血,此即热痰之属也。凡此二者,于痰证中十居八九,是皆虚痰之不可攻者也。又或有过用峻利,以致痰反日甚者,亦皆脾肾受伤之候。治不求本,济者,鲜矣。
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标者,虽不可执,亦不可废也,详列如下。痰因表者汗之,因里者下之,挟湿者分利之。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亦不去。胶固稠浊之痰,必用吐。
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达。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除。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能达。热痰火痰,宜清黛、黄芩、天花粉、连翘、石膏。火炎上者,用流金膏。老痰,宜海石、栝蒌、贝母。兼火盛胶固者,节斋化痰丸。实痰火痰,滚痰丸最效,但不宜多用。风痰,用南星、白附子。湿痰,用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泽泻。食积痰,用神曲、山楂、麦芽。酒痰,用天花粉、黄连、白术、神曲,或五苓散、四苓散分利之。痰结核在咽喉,咯唾不出,化痰药中加咸药以软其坚。栝蒌仁、杏仁、海石、朴硝、海藻,佐以姜汁。竹沥导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
荆沥治痰速效,能食者用之。二沥佐以姜汁,治经络之痰最效。痰中带血者,宜加韭汁。海粉,热痰能清,湿痰能燥,坚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药,亦可入煎药。南星、半夏,治风痰、湿痰。石膏坠痰火极效。黄芩治热痰,假其下行也。枳实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五倍子能治老痰。佐以他药,大治顽痰,人鲜知也。天花粉治热痰、酒痰最效。又云∶大治膈上热痰。玄明粉治热痰、老痰速效,能降火软坚故也。硝石、礞石,大能消痰结,降痰火。
研细末,和白糖,置手心中,以舌 服,甚效。苍术治痰饮成窠囊,行痰极效;又治痰挟瘀血成窠囊者,即神术丸之类。润下丸降痰最妙,可常服。小胃丹,治实痰积饮必用之药,不过二三服而已,虚者不可用之。中气不足之痰,须用参、术。内伤挟痰,必用参、、白术之属。多用姜汁传送,或加半夏、茯苓。中焦有痰,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用峻攻,攻尽则大虚矣。
先君吐法记
先君寿峰公,少壮时,素称善饮。后年及四旬而酒病起,遂得痰饮之疾。多见呕酸胀满,饮食日减,眩晕不支,惊惕恍惚,疾疟等证。相继迭出。百方治痰,弗获寸效。因慕张子和吐法之妙,遂遵而用之。初用独圣散、茶调散及齑汁之类。一吐而稍效,再吐而再效,自此屡用不止。虽诸痰渐退,而元气弗复也。如此年余,渐觉纯熟,忽悟其理,遂全不用药,但于五鼓食消之后,徐徐咽气,因气而提,提不数口而清涎先至,再提之,则胶浊后随。自后凡遇诸疾,无论表里虚实,虽变出百端,绝不服药,但一行吐法,无不即日尽却。后至六旬之外,则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全不惮烦,而鹤发童颜,日增矍铄。
斯时也,宾将弱冠,渐已有知,恐其吐伤,因微谏曰∶吐本除痰,岂诸病皆可吐耶?且吐伤元气,人所共知,矧以衰年,能无虑乎?先君曰∶吐以治痰,尔所知也。吐治百病,尔知之乎?吐能伤气,尔所知也。吐能生气,尔亦知乎?余当为尔细谈之。夫先哲中之善治痰积者,无如子和之三法,及丹溪之倒仓,在倒仓之法不易行,亦未敢有用之者。惟子和之法,则为人所常用,而取效不为不速,亦不为不多也。今以余法言之,则有不同者矣。盖子和之吐,用药而吐也。药必苦劣,吐必勇猛,势不我由,不能无伤也;余之吐,不用药而吐者也。痰随气行,气因痰至,徐疾自如,有益无损也。子和之法,其用在急,故但攻有余之实痰;余之法,其用在缓,故可兼不足之百病。
夫百病所因,本自不一,何以皆宜于吐?如痰涎壅盛,格塞胃脘,而清道不通者,不得不吐也。积聚痛急,不易行散者,不得不吐也。胶固稠浊,非药所能消者,不得不吐也。痰在经络膜窍,及隐伏难状等痰,其藏深,其蓄远,药所难及者,不得不吐也,此皆人所易知者也。又若风寒外感者,吐能散之。食饮内伤者,吐能清之。火郁者,吐能发越热邪。寒盛者,吐能鼓动阳气。诸邪下陷者,吐有升举之功。诸邪结聚者,吐有解散之力。且人之百病,无非治节不行,吐能达气,气从则无所不从,而何有于病。故凡有奇怪难治之病,医家竭尽其技而不能取效者,必用吐法,方见神功,此又人所罕知者也。
再如生气之说,则不惟人不知,而且必不信。兹余力行身受,始悟其微。盖天地不息之机,总惟升降二气,升本乎阳,生长之道也;降本乎阴,消亡之道也。余之用气,借此升权,可疾可徐,吐纳自然之生意,无残无暴,全收弗药之神功。故凡吐之后,神气必倍王,尔之所见也;阳道必勃然,我之常验也。使非吐能生气,而有能如是乎。盖道家用督,余则用任,所用不同,所归一也。不惟却病,而且延年。余言非谬,尔切识焉。宾奉此教,常习用之,无不效如附应,第不及先君之神妙耳。
忆自轩岐之后,善用吐法者,惟子和一人。若以先君法较之,则其难易优劣,奚啻霄壤?而所谓亘古一人者,当不在子和矣。倘智者见同,则必有踵而行之,而蒙惠将来者,自应不少。第恐百世之下,泯此心传妙道。故详录语训,以为之记,并列其详法于下∶先君行吐之法,每于五鼓睡醒之时,仰卧用嗳提气,气有不充,则咽气为嗳,随咽随提,痰涎必随气而至。虽以最深之痰,无不可取,但最后出者,其形色臭味,甚有紫黑酸恶不堪言者。所以每吐之后,或至唇肿咽痛,但以凉水一二口漱咽解之。吐毕早膳,悉屏五味,但用淡粥一二碗,以养胃中清气。自四旬之后,绝不用酒。行吐法者,四十余年,所以愈老愈健,寿至八旬之外,犹能登山,及灯下抄录古书。后以无病,忽一旦含笑而辟谷,时年八旬二矣。
述古论(共八条)
仲景《金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在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夫心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剧,必有伏饮。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苦喘气短。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陈无择曰∶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皮及眼下如灰烟黑者,痰也。
《活人书》云∶中脘有痰,亦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膈痞满,有类伤寒者,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
《原病式》曰∶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则消散,得湿则不消,以为积饮,土湿主病故也。大略要分湿热、寒湿之因。
张子和曰∶凡人病痰证有五∶一曰风痰,二曰热痰,三曰湿痰,四曰酒痰,五曰食痰。
如新暴风痰者,形寒饮冷;热痰者,火盛制金;湿痰者,停饮不散;酒痰、食痰者,饮食过度也。
王节斋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浊,则凝聚而为痰。痰乃津液之变,如天之露也。故云痰遍身上下,无处不到。盖即津液之在周身者。津液生于脾胃,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故痰生于脾土也。
薛立斋曰∶凡痰火证,有因脾气不足者,有因脾气郁滞者,有因脾肺之气亏损者,有因肾阴虚不能摄水。泛而为痰者。有因脾气虚不能摄涎,上溢而似痰者,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有因惊而得者,有因气而得者,有因酒而得者,有因食积而得者,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有胸中痰郁而似鬼附者。各审其源而治之。
徐东皋曰∶脾胃为仓廪,所以纳谷,因脾弱不能营运,致血气失于滋养,故不周流,气道壅滞,中焦不能腐谷,遂停滞而为痰为饮。其变为寒为热,为喘为咳,为呕吐,为反胃,为肿满,为眩运,为风痫,为嗳气,为吞酸嘈杂,为噎嗝,为怔忡,为疼痛之类,不可尽状,是皆痰之变病,而其源则出脾湿不流,水谷津液停滞之所致也。
述古治(共七条)
庞安常云∶有阴水不足,阴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者。此当以润剂,如麦门冬、地黄、枸杞之属滋其阴,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则痰自清矣。投以二陈,立见其殆。有肾虚不能纳气归原,原出而不纳则积,积不散则痰生焉,八味丸主之。
吴茭山《诸证辩疑》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
许学士用苍术治痰成窠囊一边行,极妙。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朱丹溪曰∶脾虚者,宜清中气以运痰降下,二陈汤加白术之类,兼用升麻提起。二陈汤,一身之痰都治管。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在上加引上药。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方用药。
王节斋曰∶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又随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气升属火,顺气在于降火。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又中气虚者,宜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薛立斋曰∶凡痰证饮食少思,或胸膈不利者,此中气虚弱也,宜用补中益气为主,中气既健,其痰自运化。若肾气亏损,津液难降,败浊为痰者,乃真脏之病,宜用六味地黄丸为主。肾气既壮,津液清化,而何痰之有哉。亦有因脾胃亏损,中焦气虚,不能运化而为痰者;亦有因峻厉过度,脾气愈虚,不能运化津液,凝滞而为痰者,凡此皆当健脾胃为主。
又曰∶痰者,脾胃之津液,或为饮食所伤,或为七情六淫所扰,故气壅痰聚。盖脾为统血行气之经,气血俱盛,何痰之有?皆由过思与饮食所伤,损其经络,脾血既虚,胃气独盛,是以湿因气化,故多痰也。游行周身,无所不至,痰气既盛,客必胜主,或夺于脾之大络之气,则倏然仆地者,此痰厥也。升于肺,则喘急咳嗽。迷于心,则怔忡恍惚。走于肝,则眩晕不仁,胁肋胀痛。关于肾,不哈而多痰唾。留于胃脘,则呕泻而作寒热。注于胸,则咽痛不利,眉棱骨痛。入于肠,则漉漉有声,散则有声,聚则不利。若脾气虚弱,不能消湿,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若因脾气虚弱,湿热所致,宜用东垣清燥汤。若胃气虚弱,寒痰凝滞者,宜用人参理中汤。若脾胃虚寒而痰凝滞者,宜用理中化痰丸。若脾虚不能运化,而痰滞气逆,宜用六君子加木香。若脾胃虚弱而肝木乘侮,宜用六君子加柴胡。若肺气虚弱,不能清化而有痰者,宜六君子加桔梗。头痛,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若脾肾虚弱,寒邪所乘,以致头痛,宜用附子细辛汤。
又曰∶凡治风痰,若肺经风热而生痰者,宜用金沸草散。若风火相搏,肝经风热炽盛而生痰者,宜用牛黄抱龙丸,或牛黄清心丸。若肝经血燥而生痰者,宜六味地黄丸。若热盛制金,不能平木而生痰者,宜柴胡栀子散。若中气虚弱,不能运化而生痰者,宜六君柴胡、钩藤。若肾虚阴火炎上,宜六味丸。
又曰∶凡治痰结,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治法∶若因七情郁结,痰涎滞于喉间者,先用《局方》四七汤调和滞气,后用归脾汤调补脾血。脾火伤血,用加味归脾汤。肾水亏损,用六味地黄丸。肺经郁火,用知母茯苓汤。若妇人患此而兼带下,皆由郁结伤损肝脾,当佐以四七汤,送青州白丸子。此等证候,属脾胃气虚为本,而气滞痰结为末也。古方用十枣汤、控涎丹、神佑丸、滚痰丸、木香、枳实利膈涤痰,透罗破饮、降气化痰等汤,苏合丸之类,皆形气充实之药也。西北人用之,或有效验。其属虚弱者,必致肚腹胀满而殁。
又曰∶痰之为病,若热病则多烦热。风痰多成瘫痪奇证,冷痰多成骨痹,湿痰多怠惰软弱,惊痰多成心痛癫疾,饮痰多胁痛臂痛,食积痰多成癖块痞满,其为病种种难名。窃谓前证若因肾水虚弱,阴亏难降,使邪水上溢,故多痰唾。宜滋其化源,其痰自消。若因肝木侮脾土,而风痰壅滞者,先用南星、半夏清其痰,后用六君子之类调胃气,痰自不至。若概用风药,耗其阳气,而绝阴血之源,适足以成其风,益其病也。
又曰∶若因脾气亏损,痰客中焦,闭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发为诸病者,理宜壮脾气为主,兼佐以治痰,则中气健而痰涎自化。若倒仓之后而痰反甚,此脾气愈虚,则津液反为痰者,理宜补中益气。非参术二陈之类不能治,最忌行气化痰及倒仓之法。
徐东皋曰∶严氏云∶人之气顺则津液通流,决无痰患。古方治痰,多用汗下温利之法,不若以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气顺则津液流通,痰饮运下,自小便中出矣。此则严氏亦有所见而云然也。《玉机微义》云∶顺气特一法耳,要观痰之深浅,有痰积胶固,气道因之而不得顺,宜先逐去积痰。然后气可得顺。岂可专主理气一法?愚谓有理气而痰自顺者,治其微也。有逐痰而气方畅者,治其甚也。二者皆治痰之要也,不可偏废者也。但看痰与气孰轻而孰重,施治有可急而可缓,故曰逐痰理气,有所先后。
痰饮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六安煎(新和二)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平胃散(和十七) 温胃饮(新热五) 六君子汤(补五) 理中汤(热一) 圣术煎(新热二五) 小青龙汤(散八) 理阴煎(新热三) 金沸草散(散八一) 五苓散(和一八二) 四苓散(和一八七) 苏合香丸(和三七一)归脾汤(补三二) 清燥汤(寒一三二)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一阴煎(新补八) 四阴煎(新补十二)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柴陈煎(新散九) 十枣汤(攻二八)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流金膏(攻四五) 润下丸(和百十六) 五味异功散(补四) 左归饮(新补二) 滚痰丸(攻七七)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左归丸(新补四) 右归丸(新补五) 苓术二陈煎(新和四)六味丸(补一三) 八味丸(补一二一) 理中化痰丸(热九) 清膈煎(新寒九) 抽薪饮(新寒三) 控涎丹(攻八二) 神佑丸(攻四八)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小胃丹(攻七三) 抱龙丸(小八五) 《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神香散(新和二十) 节斋化痰丸(攻八十) 《局方》四七汤(和九七) 知母茯苓汤(外一六一) 附子细辛汤(散三) 柴胡栀子散(散二十) 牛黄清心丸(和三六五)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十五)
论外备用方
吐法(新攻一) 四君子汤(补一) 八物定志丸(补百十七 安神清痰) 术附汤(补四一寒痰) 小半夏汤(和八)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 饮) 大半夏汤(和十一) 温胆汤(和一五二郁痰) 十味温胆汤(和一五三 虚痰) 四磨饮(和五二) 小降气汤(和四二 气滞)苓桂术甘汤(和三六 脾气虚寒) 星香汤(和二四三 痰逆) 星香丸(和百二 气嗽痰)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 温中消痰) 白术汤(和二七 温痰) 茯苓饮(和九三 吐水) 黄芩二陈汤(和五 热痰) 千缗汤(和九五 痰喘) 茯苓丸(和百十四 化顽痰) 加味四七汤(和九八郁痰) 黄栝蒌丸(和百十八 痰喘) 泽泻汤(和九九 支饮眩冒)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湿痰) 导痰汤(和九一 留痰) 消饮丸(和百一 寒痰水) 丹溪润下丸(和百十六 热痰) 五饮汤(和九二 五饮) 清心散(和二四九 风痰不开)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冷气停痰) 玉壶丸(和百五 风痰) 神术散(和百九 湿痰) 茯苓半夏汤(和十二 水饮) 玉液丸(和百六 痰火嗽) 祛痰丸(和百三 风痰眩) 朱砂消痰饮(和百 痰迷心窍) 玉液汤(和九六 气郁痰) 玉粉丸(和百七 气滞痰)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 风痰) 吐痰方(攻八四 痰癖) 青礞石丸(攻七九 食积痰) 清气化痰丸(攻七四、七五、七六) 茶调散(攻百七 吐) 犀角丸(攻九十 火痰) 辰砂化痰丸(攻八一 化痰止嗽) 独圣散(攻百六 吐)参苏饮(散三四 风痰) 芎芷香苏散(散八八 风痰) 双玉散(寒七一 热痰烦喘) 桑白皮散(寒五二 热痰喘) 清膈导痰汤(寒七六 胃火痰) 三生饮(热九四 风痰) 强中丸(热九三 寒痰) 半夏干姜散(热五三 寒痰呕) 安脾散(热六七 寒痰) 倍术丸(热百四饮) 胡椒理中汤(热六 胃寒) 养正丹(热一八八 上壅不降) 黑锡丹(热一八九 寒痰上壅) 温胃化痰丸(热九八 脾寒气弱) 温中化痰丸(热九七 行滞) 丁香半夏丸(热百冷痰)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 温中行滞) 苓桂术甘汤(热八七 支饮) 丁香五套丸(热百一温中) 九还金液丹(小八八 风痰)
《临证指南医案》:痰饮
某(六一) 高年卫阳式微。寒邪外侵。引动饮邪。上逆咳嗽。形寒。仲景云。治饮不治咳。当以温药通和之。(外寒引动宿饮上逆)
杏仁(三钱) 粗桂枝(一钱) 淡干姜(一钱半) 茯苓(三钱) 苡仁(三钱) 炙草(四分)
周 向有耳聋鸣响。是水亏木火蒙窍。冬阳不潜。亦属下元之虚。但今咳聋。喉下有痰音。胁痛。
卧着气冲。乃冲阳升而痰饮泛。脉浮。当此骤冷。恐有外寒引动内饮。议开太阳以肃上。
云茯苓 粗桂枝 干姜 五味(同姜打) 白芍 炙草当午时服。
某(二一) 新凉外束。肺受寒冷。气馁不降。宿饮上干。而病发矣。法当暧护背心。宿病可却。
淡生姜粉 半夏 蛤蜊粉 茯苓 桂枝木 苡仁煎汤。
某(五十) 背寒咳逆。此属饮象。先当辛通饮邪。以降肺气。(饮上逆肺气不降)
鲜枇杷叶 杏仁 茯苓 橘红 生姜 半夏
某(五二) 脉右大弦。气喘。咳唾浊沫。不能着枕。喜饮汤水。遇寒病发。此属饮邪留于肺卫。如见咳。投以清润。愈投愈剧矣。
葶苈子 山东大枣
徐(氏) 痰饮上吐。喘不得卧。乃温邪阻蔽肺气。气不下降。壅滞不能着右。议用宣通。开气分方法。
小青龙去细辛麻黄加苡仁白糖炒石膏。
沈(妪) 冬温。阳不潜伏。伏饮上泛。仲景云。脉沉属饮。面色鲜明为饮。饮家咳甚。当治其饮。不当治咳。缘高年下焦根蒂已虚。因温暖气泄。不主收藏。饮邪上扰乘肺。肺气不降。一身之气交阻。
熏灼不休。络血上沸。
经云。不得卧。卧则喘甚痹塞。乃肺气之逆乱也。若以见病图病。昧于色诊候气。必致由咳变幻。腹肿胀满。渐不可挽。明眼医者。勿得忽为泛泛可也。兹就管见。略述大意。议开太阳。以使饮浊下趋。仍无碍于冬温。从仲景小青龙越婢合法。
杏仁 茯苓 苡仁 炒半夏 桂枝木 石膏白芍 炙草
方(氏) 冷暖失和。饮泛气逆。为浮肿喘咳。腹胀。卧则冲呛。议用越婢方。
石膏 杏仁 桂枝 炒半夏 茯苓 炙草
施(四七) 劳烦太甚胃阳受伤。外卫单薄。怯寒畏冷。食物少运痰饮内起。气阻浊凝胸背皆痛。辛甘理阳已效。当此长夏。脾胃主令。崇其生气。体旺病可全好。(脾胃阳虚) 六君子加益智木香。
黄(三四) 身居沿海。氛瘴雾露客邪。侵入清阳。阳伤畏寒。久嗽病患不知却病护身。犹然用力承办。
里结饮邪。沉痼不却病。茯苓桂枝汤。
胡(四六) 脉沉而微。微则阳气不足。沉乃寒水阴凝。心痛怔忡。渐及两胁下坠。由阳衰不主营运。痰饮聚气欲阻。致痛之来。其心震之谓。亦如波撼岳阳之义。议用外台茯苓饮合桂苓方。
人参 茯苓 半夏 枳实 桂枝 姜汁
白(二六) 脉沉小弦。为阴浊饮邪。 质阳不充旺。胸中清气不得舒展旷达。偶触入寒冷。或误进寒物饮邪暴冷。凝结胸痞。当平日食物。忌用酒肉腥浊。便清阳流行。常服仲景苓桂术甘汤百剂。若病来因冷。即服大顺散。
戴 病去。神已爽慧。但本脉带弦。平素有饮。为阳气不足之体。年纪渐多。防有风痹。此酒肉宜少用。劳怒当深戒矣。议外台茯苓饮方。
人参 茯苓 广皮 枳实 半夏 金石斛
朱(四九) 烦劳太过。阳伤。痰饮日聚。阳跷脉空。寤不成寐卫阳失护。毛发自坠。乃日就其衰夺矣。
初进通饮浊以苏阳。接服外台茯苓饮。
吴(氏) 脉弦。背中冷。左偏微痛。食少欲呕。四肢牵强。此饮邪内结。议通阳气。
桂枝 茯苓 半夏 姜汁 炙草 大枣
某 眩晕恶心胸脘不爽。脉右弦左弱。面色红亮。此乃痰饮上泛。有厥中之事。
炒半夏 制蒺藜 橘红 煨天麻 石菖蒲 茯苓 姜汁
尤 口中味淡。是胃阳虚。夫浊饮下降痛缓。向有饮湿为患。若不急进温通理阳。浊饮必致复聚。议大半夏汤法。
人参 半夏 茯苓 枳实 姜汁
张(二七) 酒客谷少中虚。常进疏散表药。外卫之阳亦伤。其痰饮发时。胸中痞塞。自述或饥遇冷病来。其为阳气受病何疑。不必见痰搜逐。但护中焦脾胃。使阳气健运不息。阴浊痰涎。焉有窃踞之理。(脾阳不运)
生于术 川桂枝 茯苓 淡姜渣 苡仁 泽泻 姜枣汤法丸。
王(三二) 脉沉为痰饮。是阳气不足。浊阴欲蔽。当以理脾为先。俾中阳默运。即仲景外饮治脾之意。
苓桂术甘加半夏陈皮水法丸。
某(三四) 舌白。咳逆不渴。非饮象而何。宜宣温药和之。
杏仁 苡仁 半夏 干姜 粗桂枝 茯苓 浓朴 炙草
某 食后脘中痞阻。按之漉漉有声。手麻胁痛。心烦。耳目昏眩。是气不流行。痰饮内聚中焦。用桂苓丸。竹沥姜汁法丸。
又 桂枝 人参 茯苓 半夏 广皮 炙草
黄 味过甘腻。中气缓。不主运。延绵百天。聚气结饮。东垣云。病久发不焦。毛不落。不食不饥。乃痰饮为患。饮属阴类。故不渴饮。仲景五饮互异。其要言不繁。当以温药和之。通阳方法。固无容疑惑。大意外饮宜治脾。内饮治肾。是规矩准绳矣。议用苓桂术甘汤。
某 形体似乎壮实。阳气外泄。畏风怯冷。脾阳消乏。不司健运。水谷悍气。蒸变痰饮。隧道日壅。
上实下虚。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苓桂术甘得效。从外饮立方。
人参 淡附子 生于术 枳实 茯苓 泽泻荆沥姜汁法丸。
某 老人久嗽妨食。议以外饮治脾。苓桂术甘汤。
王(三四) 脉沉。背寒。心悸如坠。形盛气衰。渐有痰饮内聚。当温通补阳方复辟。斯饮浊自解。(脾肾阳虚)
人参 淡附子 干姜 茯苓 生于术 生白芍
冯 阳虚则形寒汗出。痰饮痞聚。都是阴浊成形。乘阳气衰微。致上干窃踞。古人法则。必通其阳以扫阴氛。但宿病无急攻方。况平素忧郁。气滞血涩。久耗之体。不敢纯刚。防劫液耳。
人参 熟附子 淡干姜 炒川椒 川桂枝 乌梅肉 生白芍 另真武丸(三两)
程(四八) 左脉沉静。右脉微弦。四旬清阳日薄。脾脏鼓运渐迟。加以烦心萦思。水谷悍气。蕴蒸痰饮。
仲景谓外饮当治脾阳。况中年常有遗泄之患。按脉非龙相之动搏。议固下益肾。转旋运脾二方。分早晚服。早服从还少聚精七宝。参用丸方。
熟地 苁蓉 枸杞 五味 萸肉 茯神山药 菟丝 覆盆 鱼胶 菖蒲 远志 龙骨 青盐熟蜜同枣肉捣丸。早服五七钱。
茅术 于术 半夏 茯苓 广皮 生益智 白蒺 钩藤姜枣汤泛丸。晚服三钱。开水下。
徐 清阳未展。浊阴欲踞。久延必结痰饮。议用真武丸二钱五分。人参一钱煎汤送。胃阳得震。
浊当退避矣。十服。
某 脉沉弦。饮泛呛咳。乃下虚无以制上。议早服肾气丸。摄纳下焦散失。以治水泛之饮。午服外台茯苓饮。转旋中焦。使食不致酿痰。茯苓饮去术。
某(七一) 高年久嗽。脉象弦大。寤不成寐。乃阳气微漓。浊饮上泛。仲景云。进温药和之。(脾胃阳虚饮逆咳呕)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川桂枝(一钱) 生姜(一钱) 苡仁(三钱) 炙草(四分) 大
枣(二枚)
顾(二四) 咳嗽数月。呕出涎沫。建中不应。已非营卫损伤。视其面色鲜明。饮食仍进。仿饮邪主治。
小半夏汤加桂枝杏仁姜汁。
李(三八) 劳伤阳气。内起痰饮。卧着气钝饮阻。其咳为多。痰出稍通势缓。且体常汗泄。非风寒表邪不解。并不热渴。亦非火炎烁金。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
茯苓 桂枝木 苡仁 炙草 姜汁
陈 脉涩小。舌白不渴。身动呕痰。身如在舟车中。此寒热攻胃致伤。逆气痰饮互结。通补阳明为正。白术甘草守中。未能去湿。宜缓商。
人参汁 半夏 枳实汁 茯苓 竹沥 姜汁
马(三四) 肌肉丰溢。脉来沉缓。始发右季胁痛。汤饮下咽。汨汨有声。吐痰涎头痛。此皆脾胃阳微。寒湿滞聚。年方壮盛。不必介怀。温中佐其条达。运通为宜。
茅术 浓朴 半夏 茯苓 陈皮 淡姜渣 胡芦巴 炙草 姜汁泛丸
马(四十) 甘缓颇安。辛泄不受。此阳分气衰。将来饮邪日聚。然卧着咳多。清气失旋。先用苓桂术甘汤。继进外台茯苓饮。
曹(四七) 中年阳气日薄。痰饮皆属阴浊。上乾清道。为冲逆咳嗽。仲景治法。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分晰甚明。昔年曾用桂苓泽术得效。是治支饮治法。数年真气更衰。古人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须忌治嗽肺药。
先用小青龙去麻辛 接服外台茯苓饮。
程(五七) 昔肥今瘦为饮。仲景云。脉沉而弦。是为饮家。男子向老。下元先亏。气不收摄。则痰饮上泛。
饮与气涌。斯为咳矣。今医见嗽。辄以清肺降气消痰。久而不效。更与滋阴。不明痰饮皆属浊阴之化。滋则堆砌助浊滞气。试述着枕咳呛一端。知身体卧着。上气不下。必下冲上逆。其痰饮伏于至阴之界。肾脏络病无疑。形寒畏风。阳气微弱。而藩篱疏撤。仲景有要言不烦曰。
饮邪必用温药和之。更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读圣经。焉知此理。(脾肾阳虚饮逆咳呕)
桂苓甘味汤 熟附都气加胡桃。
陈 痛久气乱。阳微。水谷不运。蕴酿聚湿。胃中之阳日薄。痰饮水湿。必倾囊上涌。而新进水谷之气。与宿邪再聚复出。致永无痊期。仲景云。饮邪当以温药和之。又云不渴者。此为饮邪未去故也。则知理阳通阳。诚有合于圣训。断断然矣。真武汤。
张(四一) 痰饮喘咳。肌肉麻痹。痞胀不堪纳谷。冬寒日甚。春暖日减。全是阳气已衰。阴浊逆干犯上。肺药治嗽。无非辛泄滋润。盖辛散则耗阳。滋清助阴浊。浊阻在阳分。气不肃。为夜不得卧。小青龙意。主乎由上以泄水寒。直从太阳之里以通膀胱。表中里药也。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驱阴邪以复阳。一定成法。
早肾气去萸换白芍。炒楂炭水法丸。晚外台茯苓饮。姜枣汤法丸。
程(六十) 肾虚不纳气。五液变痰上泛。冬藏失职。此病为甚。不可以肺咳消痰。常用八味丸。收纳阴中之阳。临时撤饮。用仲景桂苓味甘汤。
孙 未交冬至。一阳来复。老人下虚。不主固纳。饮从下泛。气阻升降。而为喘嗽。发散寒凉苦泻诸药。焉得中病。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后贤每每以老人喘嗽。从脾肾温养定论。是恪遵圣训也。
桂枝 茯苓 五味子 甘草汤代水。加淡姜枣。
李 肠红久病。不必攻治。今者气冲喘嗽。脘胁痞阻。是饮浊上僭。最宜究悉。
川桂枝(七分) 茯苓(三钱) 干姜(一钱) 五味子(同姜合捣一钱) 杏仁(一钱半) 白芍(一钱)炙草(五分) 生左牡蛎(三钱)
吴(二七) 壮年下元久虚。收纳气泄。每交秋冬受冷。冷气深入。伏饮夹气上冲。为咳喘呕吐。疏肺降气不效者。病在肾络中也。盖精血少壮不旺。难以搜逐。病根不去谓此。绝欲一年。小暑艾灸。
静养一百二十天可愈。附都气加车前。(肾阳虚饮逆喘咳呕)
潘(二九) 劳力喘甚。肩背恶寒。饮泛上逆。皆系下元虚损。莫以喘用泻肺等药。薛氏八味丸。
王 秋深天气收肃。背寒喘咳。饮浊上泛。缘体中阳气少振。不耐风露所致。最宜暖护背部。进通阳以治饮。
茯苓 桂枝 半夏 姜汁 苡仁 炙草
又 早肾气丸 夜真武丸
陈 脉虚微。春阳地升浊阴上干。喘不得卧。治在少阴。
人参 淡熟附子 猪胆汁
又 照前方加淡干姜一钱半。
又 脉弦。暮夜浊阴冲逆。通阳得效。议真武法。以撤其饮。
人参 淡附子 生白芍 茯苓 姜汁
又 真武泄浊。脘通思食。能寐昨宵已有渴欲饮水之状。考金匮云。渴者饮邪欲去也。当健补中阳。以资纳谷。
人参 生于术 淡附子 茯苓 泽泻
又 早服肾气丸四五钱。晚用大半夏汤。
人参 半夏 茯苓 姜汁
董 脉弦右濡。阳微恶寒。饮浊上干。咳吐涎沫。且食减胃衰。寒疝窃踞。阴浊见症。岂止一端。喻嘉言谓浊阴上加于天。非离照当空。氛雾焉得退避。反以地黄五味阴药附和其阴。阴霾冲逆肆虐。饮邪滔天莫制。议以仲景熟附配生姜法。扫群阴以驱饮邪。维阳气以立基本。况尊年尤宜急护真阳为主。
人参 茯苓 熟附子 生姜汁 南枣
戴 十二月间。诊得阳微。浊饮上干为咳。不能卧。曾用小青龙汤。减去麻黄细辛。服后已得着枕而卧。想更医接用不明治饮方法。交惊蛰阳气发泄。病势再炽。顷诊脉来濡弱无神。痰饮咳逆未已。谅非前法可效。宗仲景真武汤法。以熟附配生姜。通阳逐饮立法。真武汤去白术加人参。
计 不卧呛喘。泛起白沫。都是肾病。议通太阳膀胱。(肾阳虚膀胱气化不通降)
茯苓 川桂枝 淡干姜 五味子 白芍 炙草
顾 饮邪泛溢。喘嗽。督损头垂。身动喘甚。食则脘中痞闷。卧则喘咳不得息。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二脏失司。出纳失职。议用早进肾气丸三钱。以纳少阴。晚用小青龙法。涤饮。以通太阳经腑。此皆圣人内饮治法。与乱投腻补有间矣。小青龙去麻辛甘芍。加茯苓杏仁大枣。
某 形盛面亮。脉沉弦。此属痰饮内聚。暮夜属阴。喘不得卧。仲景谓饮家而咳。当治其饮。不当治咳。今胸满腹胀。小水不利。当开太阳以导饮逆。小青龙去麻辛合越婢。
桂枝 半夏 干姜 五味 杏仁 石膏 茯苓 白芍
某 服三拗汤。音出喘缓。可见苦寒沉降之谬。素多呕逆下血。中焦必虚。而痰饮留伏显然。议治其饮。
桂枝汤去甘草加杏仁茯苓苡仁糖炒石膏。
某 太阳经气不开。小水不利。下肢肿浮渐上。着枕气塞欲坐。浊饮上干。竟有坐卧不安之象。
医者但以肺病刻治。于理未合。急用小青龙法。使膀胱之气无阻碍。浊饮痰气自无逆冲之患矣。
桂枝 杏仁 干姜 五味 半夏 茯苓
章 伏饮阴浊上干。因春地气主升而发。呕吐不饥。自然脾胃受伤。六君子宣补方法。未尝不妙。今诊得吸气甚微。小溲晨通暮癃。足跗浮肿。其腑中之气开阖失司。最虑中满。夫太阳司开。阳明司阖。浊阴弥漫。通腑即是通阳。仿仲景开太阳一法。
牡蛎 泽泻 防己 茯苓 五味 干姜
张(二七) 呛喘哮。坐不得卧。神迷如呆。气降则清。水寒饮邪。上冲膻中。用逐饮开浊法。(寒饮浊邪上冲膻中)
姜汁炒南星 姜汁炙白附子 茯苓 桂枝 炙草 石菖蒲
某(三四) 咳缓。痰少。脘中不爽。肌腠瘙痒。皆湿邪未尽。痰饮窃踞之象。当用六安法。(肺胃湿痰)
杏仁 白芥子 炒半夏 茯苓 淡干姜 橘红
王 当年阳虚。浊饮上泛喘急。用真武汤丸而效。因平素嗜酒少谷。中虚湿聚。热蕴蒸痰。目黄龈血。未可为实热论治。议方用外台茯苓饮。减甘草佐以微苦。清渗理其湿热。以酒客忌甜故也。(中虚湿热)
茯苓(四两) 人参(二两) 苡仁(四两) 枳实(一两) 半夏(二两) 广皮(二两)
金石斛八两。煮汁为丸。
汪 面色鲜明。脘中漾漾欲呕。因郁勃热气。蒸为痰饮。宜暂缓参术。务清中焦热痰。(中焦痰热)
杏仁 枳实汁 橘红 栝蒌皮 郁金 半夏曲 桔梗 黑栀皮
张(氏) 痰饮挟燥。咳。喉中痒。(痰饮挟燥)
杏仁 花粉 茯苓 象贝母 橘红 半夏曲
陈(妪) 痰饮挟气火上踞。脘痞胀不爽。宜理气热。(气火不降)
半夏 茯苓 栝蒌皮 黑栀皮 橘红 郁金
某 脉弦右涩。面亮舌白。口干不喜饮。头重岑岑然。胸脘痹塞而痛。得嗳气稍舒。酒客谷少中虚。痰饮聚蓄。当此夏令。地气上升。饮邪挟气上阻清空。遂令前症之来。金匮云。脉弦为饮。色鲜明者为留饮。口干不欲饮水者。此为饮邪未去故也。况 汗出。岂是风寒。春夏温邪。辛温发散为大禁。自云身体空飘。年已六旬又四。辛散再泄其阳。不亦左乎。
半夏 姜汁 川连 吴萸 茯苓 枳实 竹沥
潘(三八) 远客路途。风寒外受。热气内蒸。痰饮日聚于脏之外。络脉之中。凡遇风冷。或曝烈日。或劳碌形体。心事不宁。扰动络中宿饮。饮泛气逆。咳嗽。气塞喉底胸膈。不思食物。着枕呛吐稠痰。
气降自愈。病名哮喘伏饮。治之得宜。除根不速。到老年岁。仍受其累耳。(哮喘伏饮)小青龙汤去细辛。
童(五六) 背寒。短气。背痛映心。贯胁入腰。食粥噫气脘痞。泻出黄沫。饮邪伏湿。乃阳伤窃发。此温经通络为要。缓用人参。(饮伏经络)
川桂枝 生白术 炒黑蜀漆 炮黑川乌 浓朴 茯苓
叶(四十) 脉右弦。舌黄不渴。当心似阻。昔形壮。今渐瘦。咳久不已。卧着则咳。痰出稍安。此清阳少旋。
支脉结饮。议通上焦之阳。(胸次清阳少旋支脉结饮)
鲜薤白 栝蒌皮 半夏 茯苓 川桂枝 姜汁
杨 头中冷痛。食入不消。筋脉中常似掣痛。此皆阳微不主流行。痰饮日多。气隧日结。致四末时冷。先以微通胸中之阳。
干薤白 桂枝 半夏 茯苓 栝蒌皮 姜汁
又 微通其阳已效。痰饮阻气。用茯苓饮去广皮加姜汁。
程(三三) 支脉聚饮。寒月喘甚。初因寒湿而得。故食辛稍安。(支脉结饮)
杏仁 半夏 浓朴 苡仁 茯苓 姜汁法丸。
赵 支饮。胁痛咳逆。小青龙去麻辛。
汪(氏) 支脉结饮。阻气喘胀。入胁则痛。厥逆为眩。
茯苓 桂枝 半夏 杏仁 郁金 糖炒石膏
黄 支脉结饮。发必喘急。病发用。
桂枝 茯苓 五味 炙草
冯 悬饮流入胃中。令人酸痛。涌噫酸水。当辛通其阳以驱饮。(悬饮)
桂枝木 半夏 茯苓 炒黑川椒 姜汁
又 照前方加淡附子。
施 诊脉右虚。左小弦。面色黄。少华采。左胁肋痛。五六年未愈。凡久恙必入络。络主血。药不宜刚。病属内伤。勿事腻补。录仲景旋复花汤。加柏子仁归须桃仁。
又 初服旋复花汤。未应。另更医谓是营虚。用参归熟地桂芍炙草。服后大痛。医又转方。用金铃半夏桃仁延胡茯苓。服之大吐大痛。复延余治。余再议方。谓肝络久病。悬饮流入胃络。致痛不已。议太阳阳明开阖方法。
人参 茯苓 炙草 桂枝 煨姜 南枣服苦药痛呕。可知胃虚。以参苓阖阳明。用草桂开太阳。并辛香入络。用姜枣通营卫。生姜恐伐肝。故取煨以护元气。而微开饮气也。
又 前方服之痛止议丸方。
人参 半夏 川椒 茯苓 桂枝 煨姜南枣汤丸。
某 夏季阳气大升。痰多呛咳。甚至夜不得卧。谷味皆变。大便或溏或秘。诊脉右大而弦。议以悬饮流入胃络。用开阖导饮法。
人参 茯苓 桂枝 炙草 煨姜 南枣
又 早诊脉。两手皆弦。右偏大。凡痰气上涌。咳逆愈甚。日来小溲少。下焦微肿。议通太阳以撤饮邪。
人参 茯苓 桂枝 炙草 五味 干姜
又 脉弦略数。不渴不思饮。此饮浊未去。清阳不主营运。前方甘温。主乎开阖。能令胃喜。次法开太阳以撤饮邪。亦主阳通。据自述心下胃口。若物阻呆滞。其浊锢阳微大着。其治咳滋阴。适为阴浊横帜矣。议用大半夏汤法。大半夏汤加炒黑川椒。内经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饮之名。两汉以前谓之淡饮。仲景始分痰饮。因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义。而立大小青龙半夏苓桂术甘肾气等汤。以及内饮外饮诸法。可谓阐发前贤。独超千古。与后人所立风痰湿痰热痰酒痰食痰之法迥异。总之痰饮之作。必由元气亏乏。及阴盛阳衰而起。以致津液凝滞。不能输布。留于胸中。水之清者悉变为浊。水积阴则为饮。饮凝阳则为痰。若果真元充足。胃强脾健。则饮食不失其度。营运不停其机。何痰饮之有。故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乃后人不知痰饮之义。妄用滚痰丸。茯苓丸。消痰破气。或滋填腻补等法。大伤脾胃。堆砌助浊。其于仲景痰饮之法。岂不大相乖谬乎。然痰与饮。虽为同类。而实有阴阳之别。阳盛阴虚。则水气凝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故王晋三先生取仲景之小半夏茯苓。及外台饮三汤。从脾胃二经分痰饮立治法。而先生又取仲景之苓桂术甘。外台茯苓饮。肾气丸。真武汤。分内饮外饮治法。而于痰饮之症。无遗蕴矣。愚历考先生治痰饮之法。则又有不止于此者。然而病变有不同。治法亦有异。如脾肾阳虚。膀胱气化不通者。取仲景之苓桂术甘汤。茯苓饮。肾气真武等法。以理阳通阳。及固下益肾。转旋运脾为主。如外寒引动宿饮上逆。及膀胱气化不通。饮逆肺气不降者。以小青龙合越婢等法。开太阳膀胱为主。如饮邪伏于经络。及中虚湿热成痰者。则有川乌蜀漆之温经通络。外台茯苓饮去甘草。少佐苦辛清渗理湿之法。其饮邪上冲膻中。及悬饮流入胃中而为病者。又有姜附南星菖蒲旋复川椒等。驱饮开浊。辛通阳气等法。丝丝入扣。一以贯之。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非深于得道者。其孰能之。(邹滋九)
《明医杂着》:痰饮
痰属湿热,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胃膈,或留聚肠胃,或客于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上下无处不到。其为病也,为喘,为咳,为恶心呕吐,为痞隔壅塞、关格异病,为泄,为眩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癫狂,为寒热,为痛肿,或胸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点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痰有新久、轻重之殊。新而轻者,形色清白,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结,咳之难出,渐成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治法∶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又随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又气升属火,顺气在于降火。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积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又中气虚者,宜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主方∶二陈汤橘红 半夏(汤泡) 白茯苓 甘草(炙) 生姜上方总治一身之痰。如要下行,加引下药;上行,加引上药。
若湿痰多软,如身体倦怠之类,加苍、白术;寒痰痞塞胸中,倍加半夏,甚者加麻黄、细辛、乌头之类。
愚按痰者,脾胃之津液,或为饮食所伤,或因七情、六淫所扰,故气壅痰聚。谚云肥人多痰,而在瘦人亦有之,何也?盖脾统血、行气之经,气血俱盛,何痰之有?皆由过思与饮食所伤,损其经络,脾血既虚,胃气独盛,脾为己土,胃为戊土,戊癸化火,是以湿因气化,故多痰也。游行周身,无所不至。痰气既盛,客必胜主,或夺于脾之大络之气,则倏然仆地者,此痰厥也,升于肺者,则喘急咳嗽;迷于心,则怔忡恍惚;走于肝,则眩晕不仁,胁肋胀痛;关于肾,不哈而多痰唾;留于胃脘,则呕泻而作寒热;注于胸,则咽膈不利,眉棱骨痛;入于肠,则漉漉有声,散则有声,聚则不利。窃谓若脾气虚弱,不能消湿,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若因脾气虚弱湿热所致,宜用东垣清燥汤;若因胃气虚弱,寒痰凝滞者,宜用人参理中汤;若因脾胃虚寒而痰凝滞者,宜用理中化痰丸;若因脾虚而痰滞气逆,宜用六君子加木香;若因脾胃虚弱而肝木乘侮,宜用六君子加柴胡,头痛宜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若因脾肾虚弱,寒邪所乘,以致头痛,宜用附子细辛汤。
若风痰,加南星、枳壳、白附子、天麻、僵蚕、猪牙皂角之类;气虚者,更加竹沥,气实加荆沥,俱用姜汁。
愚按《脉诀》云∶热则生风,故云风自火出。若风邪气滞,痰蕴于胸中者,宜用之;若因肺经风热而生痰者,宜用金沸草散;若因风火相搏,肝经风热炽盛而生痰者,宜用牛黄抱龙丸或牛黄清心丸;若因肝经血燥而生痰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若因热盛制金,不能平木而生痰者,宜用柴胡栀子散;若因中气虚弱,不能运化而生痰者,宜用六君、柴胡、钩藤。
若热痰,加黄芩、黄连。痰因火盛逆上,降火为先,加白术、黄芩、软石膏、黄连之类。眩晕、嘈杂者,火动其痰也,亦加山栀、黄芩、黄连。
愚按前方若肺胃实火者,宜用之;若风寒郁热,宜用参苏饮加山栀、片芩;若中气虚热,宜用补中益气加半夏、桔梗;若肾虚阴火炎上,宜用六味丸;若肾气虚,寒痰上涌,用八味丸。
若血虚有痰者,加天门冬、知母、栝蒌仁、香附米、竹沥、姜汁;带血者,再加黄芩、白芍药、桑白皮;血滞不行,中焦有饮者,取竹沥和生姜、韭菜自然汁,服三、五盏,必胃中烦躁不宁,后自愈。
愚按前方苦寒甘寒辛辣降火化痰行气破血之剂,须审有是病而乃服是药可也。病去六七,即当止之,过剂则反伤中气,而病益甚。大凡内因之症,原属脾胃虚弱,当审所致之由,而调养之,若稍重其剂,复伤胃气,虚症蜂起。
若气虚有痰者,加人参、白术;脾虚者,宜补中气,以运痰降下,加白术、白芍药、神曲、麦芽,兼用升麻提起;内伤挟痰,加人参、黄 、白术之类,姜汁传送,或加竹沥尤效。
愚按前症若脾肺气虚,不能运化而有痰者,宜用六君子加木香;若肺气虚弱,不能清化而有痰者,宜用六君子加桔梗;若因脾经气滞而痰中有血者,宜用加味归脾汤;若因肝经血热而痰中有血者,宜用加味逍遥散;若因肝肾阴虚而痰中有血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若因过服寒凉之剂而唾痰有血者,必用四君子汤之类以主之。
若食积痰,加神曲、麦芽、山楂、黄连(炒)、枳实以消之,甚者必用攻之,宜丸药。若兼血虚者,用补药送下;中焦有痰者,食积也,胃气亦赖所养,若攻之尽,则虚矣。
愚按前症若元气素实,偶因饮食过多而致者,宜用主方消导宿滞。盖食痰多因脾虚,食难消化而作痰也;血虚者,多因脾气衰弱不能生血也,皆当调补脾胃之气,则无食积之患,而血自生矣。故东垣云∶脾胃之气实,用黄连、枳实泻之;虚,用白术、陈皮补之。其方内用神曲、麦芽。说见上卷。
府庠沈文姬母,食湿面,吞酸,呕吐,绝食,服芩连等剂,加寒热,口干,流涎,又食冬瓜一星,而呕吐愈甚。余谓此脾气虚寒也,急用盐、艾、附子炒热,熨脐腹;又以其子口气接其母气,神气少苏;以参、术、附子、陈皮为末,丸如粟米大,津咽五、七粒,次日加至十余粒,渐服煎剂一二匙,乃思粥饮又以参、术等药,五十余剂而愈。(详见《内科摘要》。)
若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结也。用药化之,加咸药软坚之类,宜栝蒌仁、杏仁、海石、桔梗、连翘、香附,少佐朴硝、姜汁,炼蜜和丸,噙服之。脉涩者,卒难开,必费调理。气实痰热结者,吐难得出,或成块吐咯不出,气滞者难治。
愚按此方治形症充实之法也。前症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治法∶若因七情郁结,痰涎滞于喉间者,先用局方四七汤调和滞气,后用归脾汤调补脾血。脾火伤血,用加味归脾汤;肾水亏损,用六味地黄丸;肺经郁火,用知母茯苓汤。若妇人患此,而兼带下,皆由郁结伤损肝脾,当佐以四七汤,送青州白丸子。此等症候,属脾胃气虚为本,而气滞痰结为末也。古方用十枣汤、控涎丹、神佑丸、滚痰丸,异香枳实、利膈涤痰、透罗破饮、降气化痰等汤,苏合香丸之类,皆形病充实之药也,西北人用之,多有效验。其属虚弱者,皆致肚腹胀满而殁。
大参李北泉,时吐痰涎,内热作渴,肢体倦怠,劳而足热。余曰∶此肾水泛而为痰,法当补肾。不信,另用化痰汤、滚痰丸,吐泻不食,头晕眼闭。余用六君子汤数剂,胃气渐复;用六味丸,诸症渐愈。
一儒者,咳嗽痰盛,胸腹不利,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脉浮大,按之微弱。服二陈、枳壳等药,愈盛。余曰∶脾肺肾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若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枳实、甘遂、巴豆、大黄、芒硝之类;痰在脾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能及;在四肢,非竹沥不开;在经络中,亦用竹沥,必佐以姜、韭汁。膈间有痰,或癫狂,或健忘,或风痰,俱用竹沥,与荆沥同功。气虚少食,用竹沥;气实能食,用荆沥。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
愚按前症多因饮食、起居、七情失宜,耗损元气,内火动而为患者,当求其属,而治其本可也。前法乃悍之剂,非灼见形气俱充实者,决不可用。必先察其病形脉症,则知所挟之邪,随其表里、上下、虚实以治之。若夫挟寒、挟虚之症,不可不论也。
一儒者,脾气虚弱,呕吐痰涎,因怒胸腹膨胀,饮食少思。左关脉弦长,按之无力;右关脉弦长,按之微弱。此木克土也。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栀、木香治之而愈。
一妇人,脾胃虚弱,饮食素少,忽痰壅气喘,头摇目扎,手扬足掷,难以候脉,视其面色,黄中兼青。此肝木乘脾胃也。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治之而苏;更以补中益气加半夏调理而痊。
若老痰,用海石、半夏、栝蒌仁、香附米、连翘之类。五倍子佐他药,大治顽痰,宜作丸服。
愚按前症若脾气壅滞,痰客中焦者,宜先用此方以治其痰,后用六君子以调补脾气,其痰自消。若始未悉治其痰,则脾气益虚,津液不行,而痰益盛矣。
一男子,吐痰,胸膈不利,饮食少思,服海石、栝蒌之类,不应。余曰∶此脾气虚弱,不能消导而为痰,当健脾为主。彼不信,又服驱逐之剂,其痰如涌,四肢浮肿,小腹肿胀,小便涩滞。余曰∶此复损脾肾所致也。先用金匮加减肾气丸、补中益气汤治之,诸症渐减;又用八味丸兼前汤而愈。
一男子,素吐痰,遇怒其痰益甚,胸膈痞满。此肝木制脾土也。用六君加木香治之而痊。
一妇人,素郁结,胃膈不宽,吐痰如胶。用加味归脾汤乃瘥。
一妇人,吐痰,头晕,带下青黄。用四七汤送白丸子,小柴胡加白术、茯苓治之而安。
人身上中下有块,是痰也。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方用药。
若头面颈颊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宜随处用药消之。
愚按前症若脾肺气逆,而痰滞于肉里,或散,或作肉色不变,亦不作痛,按之不硬,此为痰核,宜推其因,而治其本,则痰自消。若因郁怒,亏损肝脾,或因暴怒,触动肝胆经火,以致血病结核,或筋挛于项侧耳前后,或胸胁肿痛,或发寒热,此为瘰 ,宜用柴胡清肝散加钩藤钩、山栀,以养血气、清肝火。若肉色不变,晡热内热,属肝经血虚火旺,宜用逍遥散加龙胆草,以养肝血、清肝火。或结于肢节,或累累如贯珠,其色不变,亦为肝火血燥而筋挛,宜用柴芍参苓散加钩藤以养血气,佐以六味丸以生肾水。
儒者杨泽之,性躁好色,缺盆结一核。此肝火血燥筋挛,法当滋肾水、生肝血。不信,乃内服降火化痰,外敷南星、商陆,转大如碗。余用补中益气及六味地黄,间以芦荟丸,年余元气渐复而肿消。
一妇人,经事不调,肝胆经分结核,如榛如豆,不计其数,肉色不变,大按方痛。或投化痰消毒之药,不按自痛,发热作渴,日晡益甚。余谓属肝火之症,用养血、解郁、清肝之药,百余剂诸症已退,惟项核未消;更以当归龙荟丸数服,及四物、柴胡、山栀而愈。
一妇人,耳前后结核,耳内微肿,寒热,口苦,用小柴胡、山栀、桔梗、川芎,四剂而愈,后因恚怒,耳前后、头两角俱痛,发热憎寒,以小柴胡、山栀、川芎、桔梗、羌活,二剂而愈。(详见《外科枢要》。)
滚痰丸攻泻肠胃痰积及小儿食积痰、急惊风痰甚者,最为要药,常宜合备,但须量人虚实而用之。
愚按滚痰丸夺旗斩关回生起死之剂,必痰滞胸膈,秘结不利,形气病气俱实者,乃可用之。或脾气不能摄涎而上泛,或肾气不能摄水而上溢,苟误认为实痰而用之,祸在反掌,江南人尤慎之。
一妇人,元气素弱,痰气时作,或咽间不利,或胸痞等症。余以为郁结伤脾,用加味归脾汤治之而愈。后遇恚怒,前症仍作,惑于众言,以为痰饮,妄用祛痰之剂,吐泻数次,变诸异症,口噤不醒。余以为脾胃复伤,日用六君子一剂,米饮浓煎,常服匙许,至四日渐进粥食,乃服前药,间以归脾汤,喜其善调养,两月余诸症悉愈。
《女科证治准绳》:痰饮
〔大〕妇人风痰者,由脏腑风冷、水饮停积在于胸膈所成也。人皆有痰,少者不能为妨,多者成患。但胸膈有痰饮,停于胸中,则令眼昏,亦令头眩头痛者。
药隐老人评曰∶夫痰之为害,多因外感五邪,(五邪者,寒、暑、燥、湿、风也。)内伤七气,(七气者,喜、怒、忧、思、惊、恐、恚也。)因五邪而得者,得风为风痰,得寒为寒痰,得暑为暑痰。因七气所伤,多因妇人情性执着,不能容忍,而有些证,岂特只因风冷而成哉。所以外感五邪,内伤七气,则一身之中,血液泪汗涕唾,身中湿者,败浊变而成痰,乘间而为害也。经云∶清则运为精华,浊则凝为痰饮,此之谓也。然有痰、涎、饮、沫四种相类,宜仔细详辨调治。因风而生痰者,宜服三生饮、(卒中暴厥。)星香饮、(杂病中风。)青州白丸子、(杂病中风。)化痰丸。(杂病痰饮。)因寒冷而得者,宜服降气汤、(杂病气。)黑锡丹、(杂病头痛。)养正丹。(头目眩晕。)因热而得者,宜服金沸草散、(杂病咳嗽。)柴胡半夏汤。(本条。)因暑而得者,消暑丸。(杂病伤暑。)因气滞不调,郁结而成者,宜服参苏饮、(杂病发热。)四七汤、(杂病气。)二陈汤。(杂病痰饮。)痰在上者,以瓜蒂散吐之,在下者,以控涎丹(臂痛。)利之。虽曰可吐、可下,亦要观人之盛衰,察脉之虚实,方可投之,切记不可猛吐暴下。所以初虞世有金虎、碧霞之戒也。
〔薛〕前证若肝经恚怒,用小柴胡汤。(伤寒少阳。)肝经风热,用钓藤散。(头目眩晕。)肝肾气虚,用川芎散。(眩晕。)脾经郁结,用济生归脾汤。(杂病健忘。)郁怒伤肝脾,用加味逍遥散。(调经。)脾虚痰逆,用白术半夏天麻汤。(杂病眩晕。)脾气虚弱,用六君子、益气汤。肺气郁滞,用二陈、(杂病痰饮。)贝母、桔梗。阴亏水泛,用六味地黄丸。(杂病虚劳。)肾虚阴火,加减八味丸。(杂病虚劳。)肾虚火不归源,八味丸。(杂病虚劳。)仍与前证互相用之。一妇人内热口干,劳则头晕,吐痰带下。或用化痰理气药,前证益盛,肢体或麻,又用祛风化痰药,肢体常麻,手足或冷或热,此脾土不能生肺金也。余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炮姜,二十余剂渐愈。又用加味逍遥散,三十余剂全愈。后因怒吐痰胸痞,或用清气化痰丸,食少痰甚,胸膈胀满,脉或浮大,或微细,余以六君倍用参、术,少加木香而康。 一妇人咳嗽胁痛,或用清肺化痰降火等剂,久不愈,更加内热晡热。若两胁或小腹内热,其咳益甚,少便自遗。余曰∶此属肝经血虚火动,用六味丸加五味子,滋肾水以生肝血;用补中益气,生脾土以滋肺金而寻愈。
旋复花汤 治妇人风痰呕逆,不下饮食,头目昏闷。
旋复花 枇杷叶(去毛,炙) 川芎 细辛(去苗) 藿香 桂心 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芦) 人参(去芦) 半夏(姜制,各半两) 甘草(炙) 羚羊角屑 赤茯苓(各七钱半,去皮) 羌活(去芦,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大盏,去滓温服,食远日进二服。
天南星丸 治妇人风痰,心膈壅滞。
天南星(姜制) 白附子(炮) 皂角仁(炒黄) 半夏曲(各一两) 白矾(枯,五钱)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生姜薄荷汤送下,食后,临卧,日进二服。
大半夏汤 治痰饮脾胃不和,咳嗽呕吐,饮食不入。
半夏 白茯苓 生姜(各二钱)
上姜水煎服。胃痞加陈皮。(四七汤亦善。)
导痰汤 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
半夏(二钱) 南星 枳实(麸炒) 茯苓 橘红(一钱) 甘草(五分)
上用姜十片,水煎服。
瓜蒂散 疗病痰胸膈痞塞,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痰也,当吐之,宜此法。(方见。)
柴胡半夏汤 治痰热头痛,利膈,除烦闷,手足烦热,荣卫不调,肢节拘倦,身体疼痛,嗜卧少力,饮食无味。兼治五嗽痰癖。
柴胡(八钱) 半夏(三两半) 人参(去芦) 甘草 黄芩 麦门冬(各二两)白术(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服。
《全生指迷方》:痰饮
论曰∶若咽中如炙肉脔,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由胃寒乘肺,肺胃寒,则津液聚而成痰,致肺管不利,气与痰相搏,其脉涩,半夏浓朴汤主之。
半夏浓朴汤
半夏(汤洗七遍,五两) 浓朴(去皮,姜汁涂炙,三两) 茯苓 紫苏叶(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十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若心下盘旋,欲吐不吐,由饮癖停留不散,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
白术(四两) 枳实(麸炒,去瓤,二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若腹满,按之没指,随手而起,余与正水皆同,但四肢聂聂动,其脉亦浮,由肺气久虚为风邪所客,气不得运,百脉闭塞,气结阴聚成水,谓之皮水,亦宜发汗,先以防己汤,以大豆散。
防己汤
防己(三两) 人参(四两) 桂心(二两) 茯苓(四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大豆散(方缺。)
若咳嗽,喘不得卧,面浮肿,脉弦急或迟,由肺胃停寒,水聚成饮,支乘于心,气不得下,谓之支饮,宜先用十枣汤泻之,后宜防己汤主之。
十枣汤
芫花(炒黑)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大枣(十枚)
上先煮枣去滓,内前药末。强人服一钱,虚人服五分。若病不除,再服,得快下利为度后以糜粥自养。
防己汤(见前。)
《普济方·针灸》:痰饮
大黄(寒。大寒) 甘遂(温。大寒) 芒硝(大寒) 茯苓(平) 柴胡(平。微寒) 前胡(微寒)术(温) 细辛(温) 旋复花(微温) 浓朴(温。大温) 人参(微寒。微温) 枳实(寒。微寒) 陈橘皮(温) 半夏(生。微寒。熟。温) 生姜(微温) 甘竹叶(平。大寒) 荛花(寒。
微寒) 高良姜(大热) 乌头(温。大热) 芫花(温。大温)
《时方妙用》:痰饮
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聚则稀而为饮.皆以脾肾二经为主.以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也.金匮以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分四饮.后人加留饮.为五饮.不知留饮即痰饮也.唐宋以后名色愈多.而治法愈乱.兹举数方.为扼要之法.
凡痰脉多应于滑.脉沉而弦者.主悬饮内痛.
一痰饮诸方.以二陈汤为通剂.兹加减法.仿金匮之意故取效倍于诸家.
二陈汤.(八十二)
久嗽气短.加桂枝一钱五分.白术二钱.此从水道以化气也.或与肾气丸互服.停饮胁痛.加白芥子一钱五分.前胡二钱.
四肢肿.身体疼重.加生黄 三钱.防己二钱.
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加木防己三钱.桂枝人参各一钱五分.水煎好.入芒硝八分服.
心下有支饮.其人若眩冒.加泽泻四钱.白术二钱.
咳嗽不已.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以上.俱仿金匮意加减.
火痰.加海粉栝蒌仁黄芩海石.
○寒痰.加干姜附子.
○风痰.加制南星天麻竹沥姜汁.
○加人参白术.
○实痰.加旋复花枳实.
○食痰.加莱菔子.
一实热老痰.变出怪症.不可名状.宜礞石滚痰丸.(六十三)
中脘留伏痰饮.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动.宜指迷茯苓丸.(六十四)
按痰饮之病最多.胸胁疼.呕逆.神识不清.及手足臂痛.皆是.大抵痰为阳邪.随气所到.其症变幻无常.凡苦辛酸咸及竹沥姜汁童便皂角芒硝之类.随症可加入.亦有虚者宜六君子汤桂苓甘术汤.肾气丸.真武汤.小半夏倍加.茯苓汤等.以扶元气.饮为阴邪.唯停于心下胁下.为胀为咳为悸为眩冒.及溢于皮肤而为肿.必以桂苓术附.加生姜汁之类.使离照当空.而群阴力能退避.若以地黄麦冬五味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矣.
《寿世保元》:痰饮
脉双弦者。寒饮也。其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喘短气。经云。脉浮而细滑。
伤饮。脉弦数。有寒饮。春夏难治。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其人短气。四肢历节走痛脉沉者有留饮。左右手关前脉浮弦大而实。膈上有稠痰也。宜吐之。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炭烟熏黑者。亦痰也。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涩也。卒难得开。必费调理。
痰者。病名也。生于脾胃。然脾胃气盛。饮食易克。何痰之有。或食后。因之气恼劳碌惊恐风邪。致饮食之精华。不能传化。而成痰饮矣。有流于经络皮肤者。有郁于脏腑支节者。游溢遍身。无所不至。痰气既盛。客必胜主。或夺于脾之大络。壅气则倏然仆地。此痰厥也。升于肺者。则喘急咳嗽。迷于心者。则怔忡恍惚。走于肝则眩晕不仁。
胁肋胀满。关于肾则咯而多痰。唾流于中脘。则呕泻而作寒热。注于胸。则咽膈不利。眉棱骨痛。入于肠。漉漉有声。散于胸背。则揪触一点疼痛。或塞于手足。或背痹一边。散则有声。聚则不利。一身上下。变化百病。治当各从所因。是以虚宜补之。火宜降之。气宜顺之郁宜开之。食宜导之。风寒湿热。宜发散清燥以除之。故曰治病必求其本。一论有湿痰。
热痰。风痰。老痰。寒痰。食积痰。宜后方加减。
二陈汤
陈皮(去白一钱) 半夏(汤泡二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一湿痰盛者。身软而重。加苍白二术。
一热痰。加黄连、黄芩。痰因火盛逆上。降火为先加白术、黄芩、软石膏、黄连。
一眩晕嘈杂者。火动其痰也。亦加山栀、黄连、黄芩。
一风痰。加天麻、枳壳、南星、白附子、僵蚕、牙皂之类。气虚者。加竹沥。气实者。
加荆沥。俱用姜汁。
一老痰。用海石、半夏、栝蒌、香附、连翘之类。五倍子佐此药。大治顽痰。宜丸药。
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结也。用药化之。加咸药软坚之类。宜栝蒌、杏仁、海石、桔梗、连翘、香附。少佐朴硝、姜汁。炼蜜和丸。噙服之。脉涩者。卒难得开。必费调理。
气实痰热结者。吐难得出。或成块吐咯不出。气滞者。难治。
一寒痰痞塞胸中。倍加半夏。甚者加麻黄、细辛、乌头之类。痰厥头痛。加半夏。
一食积痰。加神曲、麦芽、山楂、炒黄连、枳实以消之。甚者必用攻之。宜丸药。兼血虚者。用补血药送下。中焦有痰者。食积也。胃气亦赖所养。卒不使虚。若攻之尽则虚矣。
噫气吞酸。此系食积而郁。有热。火气动上。加黄芩、南星。
一血虚有痰。加天门冬、知母、栝蒌仁、香附米、竹沥、姜汁。带血者。更加黄芩、白芍、桑皮。血滞不行。中焦有饮者。取竹沥加生姜汁、韭汁。饮三五盏。必胸中烦躁不宁后愈。
一气虚有痰。加人参、白术。脾虚者。宜补中气以运痰。降下加白术、白芍、神曲、麦芽。兼用升麻提起。内伤夹痰。加人参、黄 、白术之类。姜汁传送。或加竹沥尤妙。
一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之不去。胶固稠浊者。必用吐。脉浮者。宜吐。痰在经络间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凡用吐药。宜升提其气。便吐。加防风、川芎、桔梗、茶芽、生姜、齑汁之类。或瓜蒂散。凡吐。用布紧勒肚。于不通风处行之。
一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枳实、甘遂、巴豆、大黄、芒硝之类。凡痰用利药过多。脾气易虚。则痰易生而多。
一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
一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及。在四肢非竹沥不开。在经络亦用竹沥。必佐以生姜、韭汁。膈间有痰。或颠狂。或健忘。或风痰。俱用竹沥。与荆沥同功。气虚少食。用竹沥气实能食。用荆沥。
一凡人身上中下有块。是痰也。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方用药。
一凡人头面颈颊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宜随处用药消之。
一凡痰之为物。无处不到。为随气升降故也。
一论竹沥。大治热痰。又能养血清热。有痰厥不省人事几死者。得竹沥灌之。遂苏。诚起死回生妙药也。
用水竹早姜竹。截长二尺许。小者每段劈作二片。大者劈作四片。入井水浸一时许。以薄砖两块排定。将竹片排于砖上。两头露一二寸。下以烈火迫之。两头以盆盛沥。每六分中。加姜汁一分服之。热甚者。只可加半分耳。以竹沥加入汤药内服之尤妙。取荆沥亦治热痰。亦照此法取之。
一论痰属湿。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故曰痰因火动。降火为先。火因气逆。顺气为要。
加减二陈汤
橘红(去白一钱) 半夏(制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一钱) 贝母(一钱半) 枳实(炒一钱)白术(去芦一钱二分) 连翘(五分) 黄芩(酒炒一钱) 防风(去芦五分) 天花粉(七分)香附(童便炒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一论热痰在胸膈间不化。吐咯不出。寒热气急。满闷作痛者。名曰痰结。
开结化痰汤
陈皮(一钱) 半夏(制二钱) 茯苓(二钱) 桔梗(八分) 枳壳(七分) 贝母(一钱)栝蒌仁(二钱) 黄连(五分) 黄芩(二钱) 栀子(二钱) 苏子(二钱) 桑皮(三钱)朴硝(八分) 杏仁(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水煎。入姜汁磨木香服。
一论遍身四肢骨节走注疼痛。牵引胸背。亦作寒热。喘咳烦闷。或作肿块。痛难转侧。
或四肢麻痹不仁。或背心一点如冰冷。脉来沉滑。乃是湿痰流注。经络关节不利故也。
清湿化痰汤
南星(泡二钱) 半夏(制二钱) 陈皮(一钱五分去白) 茯苓(三钱去皮) 苍术(一钱五分米泔炒) 羌活(二钱) 白芥子(三钱) 白芷(二钱) 甘草(八分)
上锉。水煎。入竹沥、姜汁。磨木香。温服。骨节痛甚。及有种块作痛者。名曰痰块。
加乳香一钱。没药一钱。海石三钱。朴硝五分。头顶痛。加川芎一钱五分。威灵仙三钱。
手臂膊痛。加薄桂引南星至痛处。
一论内伤七情。痰迷心窍。神不守舍。神出舍空。空则痰生。以致憎寒壮热。头痛昏沉迷闷。上气喘急。口出涎沫。症类伤寒。兼治中风痰厥气厥。不省人事者。
清热导痰汤
人参(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去芦) 茯苓(三钱去皮) 陈皮(二钱去白) 半夏(二钱姜制) 南星(二钱姜制) 枳实(三钱麸炒) 桔梗(八分) 黄连(五分) 黄芩(二钱)栝蒌仁(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煎。入竹沥、姜汁同服。
家传清气化痰丸
(制造甚得法。化痰清火。开膈顺气。消痞除胀。醒酒消食殊效。)
天南星(四两) 大半夏(四两)
二味先用米泔水。各浸三五日。以透为度。洗净切片。
以碗一个。盛贮晒干。先姜汁。次皂汁。又次矾汁。又次硝水晒干。一用生姜汁。浸一旦夕晒干一用皂角煎水去渣。浸一旦夕晒干。一用白矾一两煎水。浸一旦夕晒干。一用朴硝一两煎水。浸一旦夕晒干。)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枳壳(去穣麸炒)枳实(麸炒) 白术(去芦) 白茯苓(去皮) 苏子(炒) 白芥子(炒) 萝卜子(炒) 香附(盐水炒) 栝蒌仁 干葛 桔梗(去芦)苦杏仁(去皮) 黄芩(酒炒) 神曲(炒) 麦芽(炒) 山楂(蒸去子) 白豆蔻(去壳)前胡(去芦) 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前浸四味药水。加竹沥一碗。泡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或茶或姜汤送下。
一论健脾胃。清火化痰。顽痰能软。结痰能开。疏风养血。清上焦之火。除胸膈之痰。
清头目。止眩晕。
千金化痰丸
胆星(四两) 半夏(姜矾牙皂同煮半日用四两) 陈皮(去白三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枳实(麸炒一两) 海石(火 一两) 天花粉(二两) 片芩(酒炒二两) 黄柏(酒炒二两) 知母(酒炒一两) 当归(酒炒四两) 天麻(火煨三两) 防风(去芦二两) 白附子(炮二两) 甘草(生三两) 大黄(酒蒸九次五两) 白术(米泔浸炒四两) 气虚。加人参八钱。
上为细末。神曲二两。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茶水送下。
一秤金
一名金珠化痰丸。治痰嗽如神。又治劳嗽。
用半夏十斤。米泔水浸十日。换水三次。取出。切作两半晒干。用白矾五斤。水一桶。
入铁锅内化开。将半夏入矾水内。浸二十日取出。切作四瓣晒干。用生姜十斤。另研取汁。再入半夏浸二十日取出。晒干为细末。听用。粉草十斤。去皮。为粗末。入锅内。添水煮数沸取出。以布滤去渣。将净水仍入锅内。熬成膏子。和成剂。每病重者。用药二钱半。轻者二钱。金箔十张。和一大丸。与病患噙化。忌房事。此药神效。不可轻忽。
一治痰壅方梨汁(一钱) 生姜汁(半钟) 蜜(半钟) 南薄荷末(三两)
上为匀。重汤煮十余沸。任意食。降痰。验如奔马。
一论痰饮为病。或狂或眩晕等症。无不奏效。
白丸子 中州传明岐传。
川南星(四两) 半夏(十两) 白附子(五两) 小川乌(三两)
上俱切片。春七夏三。秋八冬十日。水浸。一日一换。日晒夜露。南星、半夏放瓷器内少加姜汁同浸。去麻性。次将前药磨。又将绢巾滤去渣。澄白粉晒干。白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姜汤滚水任下。其药放舌上不麻为度方妙。
钓痰仙方 鲁府秘方硼砂(一钱) 白矾(半生半焙一钱) 瓷青(上细瓷器打下青研细一钱) 甜瓜蒂(五分)
青礞石( 红浸姜汁内一钱)
上共研细末。每用二厘。薄荷浓汤调入鼻内即愈。
一人气短有痰。小便赤涩。足跟作痛。尺脉浮大。按之则涩。此肾气丸补饮也。用四物送六味丸。不月而康。仲景先生云。气虚有饮。用肾气丸补而逐之。诚开后学之蒙 。济无穷之夭枉。肾气丸即六味丸也。
一儒者体肥善饮。仲秋痰喘。用二陈、芩、连。益甚。加桑皮、杏仁。盗汗气促。加知母、枳壳。不时发热。余以为脾肺虚寒。用八味丸以补土母。补中益气以安中气而愈。
一妇人因怒吐痰。胸满作痛。服四物、二陈、芩连、枳壳之类。不应。更加祛风之剂。
半身不遂。筋渐挛缩。四肢痿软。日晡益甚。内热口干。形体倦怠。余以为郁怒伤肝脾。气血复损而然。遂用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调治。喜其谨疾。年余悉愈。形体康健。
补中益气汤(见内伤) 六味丸 八味丸(俱见补益)
《万病回春》:痰饮
脉:偏弦为饮,或沉弦滑,或结芤伏,痰饮中节,又脉多滑,有弦滑、沉滑、微滑。火痰黑色老痰胶,湿痰白色寒痰清。
王隐君曰∶痰之为病难明,或头晕目眩耳鸣,或口眼蠕动、眉棱骨痛、耳叶俱痒,或四肢游风肿硬,或齿浮而痛痒,或噫气吞酸、心下嘈杂,或痛或哕,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其痰似黑,有如破絮桃胶蚬肉之状,或心下如停冰,心气冷痛,或梦寐奇怪之状,或足腕酸软,或腰肾骨节卒痛,或四肢筋骨疼痛,或手足麻痹、臂痛状若风湿,或脊上每日一条如线红起,或浑身习习如卧芒刺,或眼粘涩痒、口噤喉痹,或绕项结核,或胸腹间如有二气结纽,噎塞烦闷,或失志癫狂、中风瘫痪,或风毒香港脚,或心下怔忡如畏人捕,或喘嗽呕吐,或吐冷涎绿水黑汁,甚为肺痈疡毒者,恶心痞膈、泄泻寒热便脓,或胸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点常如冰冷,皆痰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诸病以化痰为先。善治痰者,兼治气,气顺则痰利。痰脉浮滑者宜降。浮实者宜吐,沉小者不宜吐,恐虚故也。凡治痰症,不可全用利药,过使脾气虚弱,则痰反易生而多;若脾虚生痰者,用健脾燥湿,便要利补兼用,陈皮、白术为佐也。痰乃秽浊之物,宜吐不宜泻,则反加别症矣。
□
痰者属湿,乃津液所化也。
二陈汤 治一切痰饮化为百病,此药主之。
陈皮(去白) 半夏(姜制) 白茯苓(去皮)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咳嗽白痰者,肺感风寒也,(以后诸痰为病,悉根据前方加减。)风痰加南星、桔梗、防风、枳实;寒痰加干姜、官桂。
食积痰者,多餐饮食,郁久成痰也。(小儿多有此症。)加山楂、神曲、香附。
咳嗽线痰者,脾胃有湿也。加苍术、白术、山楂、砂仁。
痰气者,胸膈有痰气胀痛也。(痰在咽喉间,有如绵絮,有如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升或降,塞碍不通,亦痰气也,后成膈噎病。)加砂仁、香附、栝蒌、枳实、苏子、桔梗、当归、贝母,去半夏。
痰饮者,痰在胸膈间,痛而有声也。加苍术、栝蒌、枳实、木香、砂仁、当归、川芎、香附、青皮、白芥子,治痰饮极效。
痰涎症者,浑身胸背胁痛不可忍也。(牵引钓痛、手足冷痹,是痰涎在胸膈也。)加白芥子、砂仁、木香、茴香、香附、枳实、当归、酒炒黄芩。
痰湿流注者,浑身有肿块也。(凡人骨体串痛,或作寒热,都是湿痰流注经络也。)加栝蒌、枳壳、苍术、酒芩、羌活、防风、连翘、当归、香附、砂仁、木香、红花、竹沥、姜汁少许;有热加柴胡;上痛加川芎、白芷;
下痛加黄柏、牛膝,块痛加乳香、没药;头项痛加威灵仙;肿块痛,外加五倍子、朴硝、大黄、南星,四味为细末,醋调敷肿块上,渐渐自消,不散则成脓矣。
痰核者,人身上下结核不散也。(或发肿块者,是痰块也。大凡治痰块、流注结核,俱与湿痰流注同治法。)
俱加皂刺,引药至毒所。湿痰加苍术、白术、砂仁、香附、枳壳、桔梗;热痰加黄芩、山栀、贝母、枳实、桔梗、麦门冬、竹沥,去半夏;痰火加炒黄连、竹沥、贝母,去半夏。
痰呃者,咳嗽气逆发痰呃也,加砂仁;酒痰加炒黄连、砂仁、干葛、乌梅,枳实、桔梗、贝母,去半夏。
项背骨节疼痛者,皆是痰气风热也。老痰加枳实、栝蒌、海石、连翘、香附、黄芩、桔梗、贝母,去半夏。
咳嗽咯吐黄痰者,脾胃有热也。(久不愈成肺痿,口吐痈脓,或痰血作腥臭,难治也。)加栝蒌、枳实、桔梗、片芩、山栀、天门冬、桑白皮、杏仁、苏子、竹沥。
咯吐黑痰成块者,劳伤心肾也。皆是久郁老痰,同治法。
脾虚生痰加白术、人参、白芍、枳实、砂仁、桔梗。
痰喘气急加苏子、砂仁、木香、茴香、白芥子、栝蒌、枳实、酒炒枯芩、羌活、苍术、当归、竹沥、川芎、姜汁少许,去半夏。
痰症发热咳嗽生痰加片芩、麦门冬、五味子、贝母、知母、桑白皮、当归、桔梗、竹沥、姜汁少许,去半夏。
如饮酒呕哕吐痰加砂仁、乌梅。(前二陈汤加减止此。)
□
不能言语者,是痰迷心窍也。咯痰不出者,是痰结也。胸膈有痰不化,元气虚弱,津液干燥,咯不得出,喘嗽身热,痛难转侧者,是痰结也。胁下有痰,作寒热咳嗽、气急作痛者,亦痰结也。喉中漉漉有声,喘急,咯痰不出者,难治也。气郁发喘不得睡者,难治也。服药后,若咯吐痰出为效;若咯痰不出者,亦难治也。(以上六条,俱宜后方。)
栝蒌枳实汤 治痰结咯吐不出,胸膈作痛、不能转侧,或痰结胸膈满闷作寒热气急,并痰迷心窍不能言语者,并皆治之。
栝蒌(去壳) 枳实(麸炒) 桔梗(去芦) 茯苓(去皮) 贝母(去心) 陈皮 片芩(去朽) 山栀(各一钱) 当归(六分) 砂仁 木香(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入竹沥、姜汁少许,同服。痰迷心窍不能言语,加石菖蒲,去木香,气喘加桑白皮、苏子.外用姜渣揉擦痛处。
□
痰燥者,痰火作热烦躁也。痰话者,痰火作热惊惕不安、错语失神也。痰迷心窍,神不守舍,因思忧郁结,惊恐伤心,心不自安,神出舍空,使人烦乱,悲歌叫骂,奔走不识人也。(以上诸条俱宜后方。)
加减温胆汤 治痰燥、痰话、惊惕失志、神不守舍。
茯神(去皮木,一钱) 半夏(姜汁制,一钱) 陈皮(一钱) 枳实(麸炒,一钱) 当归(八分)
酸枣仁(炒,八分) 山栀(炒,一钱) 竹茹(八分) 人参(六分) 白术(去芦,一钱) 麦门冬 辰砂(五分,为末,临服调入) 黄连(姜汁炒,一钱) 竹沥(半盏,临服加入) 甘草(三分)
上锉姜、枣,乌梅煎,调辰砂末温服千般怪症者,多兼痰火也。
滚痰丸
大黄(酒拌,蒸,晒干) 黄芩(去朽,各八两) 沉香(五钱) 金星礞石(一两,捶碎焰硝一两,和匀入砂罐内,铁线扎,盐泥封固、晒干、碳火 过) ─方加朱砂(二两,研极细末为衣)
上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九,量虚实加减服之,各随引子送下。一切失心丧志,或癫或狂等症,每服百丸。人壮盛气实能饮食狂甚者,服百二十丸以上三百丸,以效为度。一切中风瘫痪,痰涎壅塞、大便或通或闭者,每服八九十丸。人壮盛实者,一百丸。常服二三十丸,无大便不利之患,自然上清下润之妙。一切阳症风毒,香港脚,遍身游走疼痛,每服八九十丸;未效,更加十丸。一切走刺气痛,每服七八十丸;未效,再加十丸。一切无病之人,遍身筋骨平白疼痛,不能名状者,每服七八十丸,以效为度。一切头痛非头风症,牙疼或浮或痒非风疰牙疼者,每服八九十丸。一切噫气吞酸,至于嗳逆呃气及胸闭,或从胸中气块冲上,呕吐涎饮状如翻胃者,每服七八十丸;未效再服。一切心中怔忡如畏人捕,怵惕不安,阴阳关格,变生怪症,每服七八十丸。一切失饥伤饱,忧思过虑至于心下嗜杂,或呕或哕,昼夜饮食无度,或只虚饱,腹中稍饥,并不喜食,每服七八十丸。一切新久痰气喘嗽,或呕吐涎沫,或痰结实热,或头目眩晕,每服八九十丸;虚老羸瘦者,五六十丸;未便再加十丸。一切急慢喉闭赤眼,每服八九十丸;腮颌肿硬,绕项结核若瘰 者,正宜服之;若年深,多次服之;口糜舌烂、咽喉生疮者,每服五六十丸,、用蜜少许,口嚼碎噙睡,徐徐咽下些小。口疮如此,噙三四夜即瘥也。一切遍身无故游走疼痛,或肿或挛,或无常处,痛无定所,不肿在一处及酸软沉滞者,每服七八十丸,量大小轻重加减服之。一切心气疼痛如停冰块,或动身散入腹中绞痛,上攻头面肿硬,遍身四肢去处肿起软浮,或痛或痒,或穿或不穿,或穿而复闭,或消或长,渐成笃疾,皆系痰毒内攻,或使烂痰臭,或作肠痈内疽,服之,打下恶物。日浅脓近者,克日全安。一切男妇,久患心疼下连小腹,面黄羸瘦。痛阵日发,必呕绿水、黑汁,冷涎、乃致气绝,心下温暖者,每服八九十丸,立见生意。然后陆续服之,以瘥为度。兼服生津化痰,温中理脾之药,唯豁痰汤加减为妙。一切痢疾,不问杂色,或带血块恶物者,不问曾经推挨,但是新久不已者,或热、或不进饮食,每服八九十丸。次日热退,再进三二十九,即服止痢药,万无一失。若兼寒热痰涎者,并用仓廪散。一切荏苒之疾日久,男妇之患,非伤寒内外之症,或酒色吐血,或月水过期,心烦志乱,或腹胀胁痛劳痛、耳聩鼻窒、骨节酸痛、干呕哕恶心,百药无效,痛者不能喻其状,方书未尝载其疾,医者不能辨其症,并根据前法加减服之,无不效之理也。
大凡服药必须临睡卧床之时,用熟水一口只送过咽喉即便仰卧,令药在咽膈之间徐徐而下,要半日不可饮食汤水及不可起身行坐言语。直候药丸徐逐上焦,痰滞恶物过膈入腹,然后动作,方能中病。每次须当连进两夜,先夜所服,次日痰物既下三五次者,次夜减十丸。上两次者,仍服前数;下五七次或只二三次而疾势顿已者,次夜减二十丸,头夜所服,并不下恶物者,次夜加十丸,壮人病实者,多至百丸。唯狂疾劲实及暴卒恶候,多服无效。其或服罢卧倒,咽喉稠滞,壅塞不利者,乃痰气从上,药病相攻之故也。少顷,药力既胜,自然宁贴。又或百中有一,稍稍腹痛、腰背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恶物滞壅,闭气滑肠、里急后重者,状如痢病,片晌即已。若其痰涎易下者,其为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窍爽快。
间有片时倦怠者,盖连日病苦不安,一时为药所胜,肌体暂和,如醉得醒,如浴方出,如睡方起,即非虚倦。此药并不洞泻、刮肠大泻,但能取痰积恶物自胸胃次第穿凿而下,腹中嗜杂并不相伤。唯下部粘肠之粪,乃药力不到之处,是故先去其余。余不备述耳。
竹沥化痰丸 上可取上之湿痰,下可取肠胃之积痰。一名导痰小胃丹。
南星 半夏(二药用皂矾姜水浸煮,干。各二两) 陈皮 枳实(二药用皂矾水泡半日,炒。各二两)白术(去芦,二两) 苍术(用米泔、皂矾水浸一宿,去黑皮,切,晒干炒,二两) 桃仁(去皮) 杏仁(用皂矾水泡去皮尖。各一两) 红花(酒蒸,一两) 白芥子(炒,一两)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晒干,一两)芫花(醋拌湿,过一宿,炒黑,一两) 甘遂(面裹煨过,一两) 黄柏(炒褐色,一两) 大黄(酒湿纸包煨过,再以酒炒,一两半)
上为末,姜汁、竹沥打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二十丸。极甚者,五七十丸。量人虚实加减,再不可多,恐伤胃气也。一切痰饮,临卧时白汤送下,一日一服,最能化痰,化痞、化积,治中风喉痹极有神效。
一中风不语、瘫痪初起,用浓姜汤送下三五十丸,少时即能说话。
一头风头痛,多是湿痰上攻,临卧时姜汤下二十丸。
一眩晕,多属痰火,食后姜汤下二十五丸;然后以二陈汤合四物汤加柴胡、黄芩、苍术、白芷,倍用川芎;热多加石膏、知母。
一痰痞积块,临卧白汤送下三十丸,一日一服,虽数十年,只五七服见效。
一哮吼,乃痰火在膈上,临卧姜汤下二十五丸,每夜服一次,久服自效。
一喉痹肿痛,食后白汤送下。
□
调理痰火之疾者,宜消补兼济也。
清气化痰丸 化痰顺气、开郁清火、宁嗽止喘,妙不可言。
橘红(盐水洗,去白,二两) 香附米(盐水浸炒,三两) 青黛(四钱) 半夏(温水洗七次,姜汁浸炒,二两) 片芩(酒炒,一两) 贝母(去心,二两) 天门冬(水泡,去心,二两) 栝蒌(去壳,微炒,另研,二两) 桔梗(去芦,二两) 杏仁(水泡,去皮尖,微炒,二两) 枳实(去瓤,麸炒,二两) 山楂肉(蒸,去钱,二两) 黄连(去毛,姜汁炒,二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白术(不油者二两) 苏子(微炒、二两)连翘(去梗,一两) 海石(一两,另研) 皂角(火炮,去皮弦子。一两熬膏)
上为细末,用神曲、竹沥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白汤下,清茶亦可。
千金化痰丸 健脾理胃、清火化痰,顽痰能软、结痰能开、疏风养血,清上焦之火,除胸膈之痰,清头目、止眩晕如神。
胆星(四两) 半夏(姜矾同煮半日,四两) 陈皮(去白,二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枳实(去瓤,麸炒,一两) 海石(火 。一两) 天花粉(二两)片芩(酒炒,二两) 黄柏(酒炒,一两) 知母(酒炒,一两) 当归(酒洗,一两) 天麻(火锻,二两)防风(去芦,二两) 白附子(煨,二两) 白术(米泔浸,炒,二两) 大黄(酒拌蒸九次,五两) 甘草(生,三钱) 气虚加人参(八钱)
上为细末,神曲二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清茶任下。
法制半夏 化痰如神,若不信,将半夏七八粒研入痰碗内,化为清水;有痰疾中风不语,研七八粒用井花水送下,以手摩运腹上一炷香时,即醒能语。
用大半夏一斤、锻石一斤、滚水七八碗入盆内,搅晾冷,澄清去渣,将半夏入盆内手搅之,日晒夜露一七日足捞出,井花水洗净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捞起控干。用白矾八两、皮硝一斤、滚水七八碗,将矾硝共入盆内,搅晾温,将半夏入内浸七日,日晒夜露,日足取出,清水洗三、四次,泡三日,每日换水三次,日足取出,控干入药。
甘草 南薄荷(各四两) 丁香(五钱) 白豆蔻(三钱) 沉香(一钱) 枳实 木香 川芎(各三钱)陈皮(五钱) 肉桂(三钱) 枳壳 五味子 青皮 砂仁(各五钱)
上共十四味切片,滚水十五碗晾温,将半夏同药共入盆内,泡二七日,日晒夜露搅之,日足取出药,与半夏用白布包住,放在热坑,用器皿扣住三炷香时,药与半夏分胎,半夏干收用。有痰火者,服之一日,大便出似鱼胶,一宿尽除痰根,永不生也。
□
按∶上诸方皆治壮人痰火有余之症,宜服之。若虚人痰火,宜照后论治。若脾肺气虚,不能运化而有痰者,宜六君子汤加木香。(方见补益。)若脾气虚弱,不能清化而有痰者,宜六君子汤加桔梗。(方见补益。)若因肺经气滞而痰中有血者,宜加味归脾汤。(方见补益。)若因肝经血热而痰中有血者,宜加味逍遥散。(方见妇人虚劳。)若因肝经阴虚而痰中有血者,宜加味地黄丸。(方见补益。)若过服寒凉之剂而吐痰有血者,必用四君子汤之类以主之。(方见补益。)若中气虚而痰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如未应,加一味姜汁尤妙。
涤痰散 此药清肺消痰、定嗽,解酒毒,除一切痰火。
广陈皮先用白水洗净,每一斤入食盐四两,同入水浸过一宿,锅内煮干,略去筋膜,切作小片炒干,每陈皮一两入粉草二钱,共为末。每日早晚各二匙,白汤调下。
一儒者体肥,仲夏患痰喘,用二陈、芩、连、桔梗,痰喘益甚,加桑皮、杏仁,栝蒌,盗汗气促;加贝母、枳壳,不时发热,饮食渐减,脉大而无力。余以为脾肺虚寒,用八味丸以补土母,用补中益气汤以接中气而愈。
一男子饮食素少,忽痰壅气喘、头摇目札、扬手掷足,难以候脉。视其面色黄中见青,此肝木乘脾土,如小儿慢惊之症。先用六君子、柴胡、升麻而愈;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而痊。张秋官面赤作渴,痰盛头晕,此肾虚水泛为痰。用六味丸而愈。
《卫生易简方》:痰饮
治胸中有痰瘀癖气者 用白矾一两,水二升,煮取一升,入蜜一合,更煮少时,温顿服。须
治冷痰饮恶心 用荜茇一两为末,食前用清米饮调半钱服。
治痰饮胸膈痞满 用大栝蒌洗净槌碎,半夏汤浸七次锉,俱焙干为末,用洗栝蒌水熬成膏,研为丸如桐子大。生姜汤下二十丸。
治痰饮吐水无时 用赤石脂一斤,捣筛为末,每服方寸匕,酒饮任下。加至三匕,服一斤尽,终身不吐痰水,又不下利。
治膈壅风痰 用半夏洗净为末,生姜自然汁和为饼子,湿纸裹,于慢火煨熟。水两盏,用饼子一块如弹子大,入盐半钱,煎一盏,温服。
治风痰 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为末。每服一字,用温浆水一盏,先以少浆水调下,余
治痰涎 用槟榔末,白汤调二钱服。
治一切风痰,食不消化,大便涩滞 用诃梨三枚捣,和酒顿服,三五度良。
治痰饮流注疼痛 用大半夏二两,汤浸洗过为末,风化朴硝一两,以生姜自然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姜汤下,痛在上临卧服,痛在下,空心服。
治唾如胶漆稠粘,咽喉不利 用旋复花为末,每服二三钱,水煎,时呷服,即渐清利。
治中脘停痰,臂痛难举,手足不得转 用半夏二两,茯苓一两,枳壳去穣麸炒半两,风化朴硝二钱半,为末,姜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治痰饮上气,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头目昏眩 用吴茱萸汤泡、白茯苓去皮等分,为末,炼
治中脘气滞,胸膈烦满,痰饮不利,头目不清 用生南星去皮、半夏汤泡七次各五两,为末,以姜汁和软,摊在筛中,以楮叶盖之,令发黄色,晒干收之,须五六月内做;用香附子一两炒去毛,以做成曲二两,共为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后姜汤下。
治胸膈停痰,满闷呕逆,恶心吐痰水 用茯苓去皮二钱,半夏汤洗七次三钱。水一盏,姜七片,煎七分,空心服。
又方 用陈皮、半夏等分。水一盏,姜七片,煎七分服。常服止嗽化痰养液。
治痰壅胸痞气辏 用黑牵牛一斤取头末四两,皂角去皮弦酥炙黄去子一两六钱,生白矾一两二钱,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五日十日一服,轻者半月一月一服,久服永无瘫痪之疾。
治痰盛,宽胸膈快气 用黑牵牛三两,皂角去皮弦二两微烧,白矾枯、半夏曲炒、陈皮去白各一两,为末,煮萝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临卧淡姜汤下。
治顽痰不化 用石青一两,石碌半两,俱水飞为末,曲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一十丸,温汤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损人。
治痰及一切头风 用猪牙皂角炮、延胡索各一钱,青黛半钱,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捏作饼子,晒干。每用一饼,新水化开,男左女右,仰面,以芦筒鼻内灌之,口咬铜钱一十五文,其涎便出,头风更不再发。
《吴鞠通医案》:痰饮
周 四十岁 壬戌八月二十五日 内而暑湿,外而新凉,内外相搏,痰饮斯发。
杏仁粉(三钱) 白通草(三钱) 广皮(二钱) 生苡仁(五钱) 飞滑石(三钱) 小枳实(二钱) 半夏(五钱) 川朴(三钱) 生姜(三片) 桂枝木(三钱) 茯苓皮(三钱)
二十八日 支饮射肺,眩冒,小青龙去麻辛。
桂枝(四钱) 白芍(三钱,炒) 焦于术(三钱) 干姜(二钱) 制五味(一钱) 生姜(三片) 半夏(六钱) 杏仁粉(五钱) 小枳实(二钱) 生苡仁(五钱) 炙甘草(二钱)
初一日 渴为痰饮欲去,不寐为胃仍未和,故以枳实橘皮汤逐不尽之痰饮,以半夏汤和胃令得寐。
半夏(一两) 杏仁粉(三钱) 广皮(三钱) 桂枝(三钱) 生姜(三片) 生苡仁(五钱)枳实(二钱) 秫米(一合)
得寐再诊。
初六日 服半夏汤,既得寐矣,而反咳痰多,议桂枝干姜五味茯苓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逐饮。
桂枝(五钱) 茯苓块(六钱) 苦葶苈(三钱) 半夏(二钱) 肥大枣(四钱,去核) 干姜(五钱) 五味子(三钱)
甘澜水五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再煮一碗服。
初八日 先以葶苈大枣泄肺汤,行业已攻动之饮,令其速去。
苦葶苈(四钱) 肥大枣(五枚)
服葶苈汤后,即以半夏汤和胃。
半夏(一两) 生姜(五大片) 小枳实(四钱) 洋参(二钱,生姜块同捣炒老黄)
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
九月初十日 逐去水后,用《外台》茯苓饮,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块(六钱) 半夏(三钱) 小枳实(四钱) 洋参(二钱,姜汁制黄色) 生姜(八钱)广皮(三钱) 于术(六钱,炒)
十五日 饮居胁下则肝病,肝病则肝气愈衰,故得后与气则愈。先与行胁下之饮,泄肝即所以舒脾,俟胁痛止,再议补脾。
生香附(三钱) 广皮(二钱) 旋复花(三钱,包) 青皮(钱半) 苏子霜(三钱) 降香末(三钱) 半夏(四钱) 枳实(钱半)
二十日 行胁络之饮,业已见效,尚有不尽,仍用前法。
生香附(三钱) 归须(一钱) 半夏(三钱) 广皮(一钱) 苏子霜(钱半) 降香末(钱半)郁金(二钱) 小枳实(一钱) 旋复花(三钱,包)
二帖。
二十二日 通补中阳,兼行胁下不尽之饮。
代赭石(五钱) 焦术(三钱) 旋复花(三钱,包) 桂枝(三钱) 炙甘草(三钱) 茯苓(五钱) 生姜(三片) 半夏(五钱)
四帖。
十月初二日 通降胁下之痰饮,兼与两和肝胃。
旋复花(三钱) 小枳实(二钱,杵) 干姜(钱半) 苏子霜(三钱) 桂枝尖(二钱) 广皮(二钱) 生姜(三片) 半夏(六钱)
□
金氏 二十六岁 癸亥二月初十日 风寒挟痰饮为病,自汗恶寒,喘满短气,渴不多饮,饮则呕,夜咳甚,倚息不得卧,小青龙去麻、杏,加枳实、广皮,行饮而降逆气。
桂枝(六钱) 制五味(钱半) 炙甘草(三钱) 干姜(三钱) 白术(四钱,炒) 半夏(六钱) 小枳实(二钱) 广皮(二钱) 生姜(三片) 茯苓(六钱)
甘澜水八杯,煮成三杯,三次服。
十一日 昨用小青龙,咳虽稍减,仍不得卧,今用葶苈大枣合法。
桂枝(八钱) 广皮(三钱) 干姜(五钱) 五味子(二钱) 半夏(六钱) 炙甘草(三钱)白芍(四钱,炒) 小枳实(二钱) 大枣(去核,五枚) 苦葶苈(二钱,炒香研细)
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十二日 用小青龙逐饮,兼利小便,使水有出路。
桂枝(五钱) 小枳实(二钱) 干姜(二钱) 白通草(钱半) 杏泥(五钱) 制五味(钱半)炙甘草(一钱) 白芍(二钱,炒) 生苡仁(五钱) 半夏(五钱) 生姜(三片)
煮成两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十三日 脉稍平,病起本渴,大服姜桂,渴反止者。饮居心下,格拒心火之渴也,仍以蠲饮为主。微恶寒,兼和营卫。
桂枝(六钱) 茯苓(三钱) 杏泥(四钱) 半夏(六钱) 干姜(三钱) 白芍(三钱,炒)炙甘草(钱半) 广皮(一钱) 生姜(三片) 小枳实(钱半) 制五味(钱半) 大枣(二钱,去核)
煎法如前。
十四日 咳则胁痛,不惟支饮射肺,且有悬饮内痛之虞,兼逐胁下悬饮。
桂枝(六钱) 青皮(二钱) 干姜(四钱) 广皮(二钱) 杏仁泥(四钱) 郁金(三钱) 生香附(三钱) 制五味(钱半) 旋复花(三钱,包) 小枳实(钱半) 半夏(八钱) 苏子霜(二钱)生姜(五钱)
三碗,三次服,渣再煎一碗服。
十五日 咳止大半,惟胁痛攻胸,肝胃不和之故。切戒恼怒,用通肝络法。
半夏 苏子(三钱,去油) 干姜(三钱) 桂枝尖(三钱) 降香末 归须(二钱) 青皮(二钱) 旋复花(三钱) 郁金 生香附头煎二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
谢氏 二十五岁 癸亥二月二十二日 痰饮哮喘,咳嗽声重,有汗,六脉弦细,有七月之孕,与小青龙去麻辛主之。
桂枝(五钱) 半夏(五钱) 干姜(三钱) 白芍(三钱) 小枳实(二钱) 炙甘草(一钱)五味(一钱) 广皮(钱半)
甘澜水五杯,煮成两杯,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二十二日 其人本渴,服桂姜热药当更渴,今渴反止者,饮也。恶寒未罢,仍用小青龙法,胸痹痛加薤白。按∶饮为阴邪,以误服苦寒坚阴,不能速愈。
桂枝(八钱) 小枳实(二钱) 薤白(三钱) 干姜(五钱) 制五味(一钱) 川朴(三钱)半夏(六钱) 焦白芍(四钱) 广皮(二钱) 炙甘草(二钱)
甘澜水五杯,煮成两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二杯服。
二十三日 胃不和则卧不安,亥子属水,故更重。胀也,痛也,皆阴病也,无非受苦寒药之累。
桂枝(八钱) 半夏(八钱) 炙甘草(一钱) 白芍(三钱,炒) 干姜(五钱) 薤白(三钱)生苡仁(五钱) 川朴(三钱) 杏泥(三钱) 苦桔梗(三钱) 五味子(钱半) 茯苓块(五钱)
甘澜水八杯,煮三杯,分三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二十四日 寒饮误服苦寒坚阴,大用辛温三帖,今日甫能转热,右脉始大,左脉仍弦细,咳嗽反重者,是温药启其封固也。再用温药兼滑痰,痰出自然松快。
桂枝(五钱) 生苡仁(五钱) 薤白(三钱) 杏泥(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五钱) 栝蒌(二钱) 小枳实(二钱) 半夏(八钱) 白芍(三钱,炒) 川朴(三钱) 制五味(钱半)
甘澜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二十五日 右脉已退,病势少减,但寒热汗多胸痹,恐成漏汗,则阳愈虚,饮更难愈。
议桂枝加附子,去甘草,以肋胀故也。合栝蒌薤白汤意,通中上之清阳,护表阳为急。
桂枝(六钱) 大枣(二枚,去核) 川朴(三钱) 焦白芍(四钱) 熟附子(二钱) 小枳实(钱半) 生姜(三片) 薤白(三钱)
甘澜水五杯,煮取两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其第一次即啜稀热粥半碗,令微汗佳,第二三次不必啜粥。
二十六日 昨日用桂枝汤加附子,再加薤白法,漏汗已止,表之寒热已和,但咳甚,议与逐饮。
桂枝(六钱) 大枣(五枚,去核) 半夏(五钱) 茯苓块(六钱) 生苡仁(五钱) 葶苈子(二钱,炒研细)
甘澜水八杯,取三杯,分三次服。
□
僧 四十二岁 脉双弦而紧,寒也;不欲饮水,寒饮也;喉中痒,病从外感来也;痰清不粘,寒饮也;咳而呕,胃阳衰而寒饮乘之,谓之胃咳也。背恶寒时欲浓衣向火,卫外之阳虚,而寒乘太阳经也。面色淡黄微青,唇色淡白,亦寒也。法当温中阳而护表阳,未便以吐血之后,而用柔润寒凉,小青龙去麻杏,加枳实、广皮、杏仁、生姜汤主之。服此方十数帖而愈。
□
徐 二十六岁 二月初十日 酒客脉弦细而沉,喘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白滑而浓,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内水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证也。
桂枝(六钱) 干姜(三钱) 杏泥(五钱) 白芍(四钱,炒) 生姜(五片) 半夏(六钱)炙甘草(一钱) 制五味(钱半) 旋复花(三钱,包)
□
邵 四十三岁 癸亥七月二十三日 右关单弦饮癖,少阴独盛,水脏盛而土气衰也。至吞酸饭后吐痰不止,治在胃肾两关。不能戒酒,不必服药,真武法。
熟附子(五钱) 茯苓块(六钱) 生苡仁(六钱) 细辛(钱半) 生姜(五片) 真山连(钱半,同吴萸浸炒) 吴萸(三钱)
水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四帖。
二十八日 内饮用温水脏法,已见大效,但药太阳刚,不可再用,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且议理阳明,以为过峡文本。
半夏(六钱) 广皮(一钱) 小枳实(钱半) 茯苓块(六钱) 生苡仁(六钱) 白豆蔻(一钱) 生姜(六钱)
四帖。
八月初三日 用理阳明,亦复见效,惟吐酸仍然未止。按∶吞酸究属肝病,议肝胃同治法。
半夏(六钱) 桂枝(三钱) 吴萸(三钱) 茯苓块(六钱) 青皮(六钱) 生姜(三片) 苡仁(五钱) 山连(钱半,姜炒)
四帖。
□
某氏 内饮招外风为病,既喘且咳,议小青龙法。
桂枝(三钱) 麻黄(一钱,蜜炒) 制五味(一钱) 白芍(钱半) 细辛(八分) 半夏(三钱) 炙甘草(钱半) 茯苓块(三钱) 干姜(三钱) 生苡仁(五钱)
痰饮喘咳,前用小青龙汤,业已见效,但非常服之品,脉迟缓,议外治脾法。
桂枝(五钱) 炙甘草(二钱) 生于术(三钱) 制茅术(四钱) 茯苓(六钱) 生苡仁(五钱) 益智仁(钱半) 半夏(六钱) 生姜(五片)
四帖。
□
皮氏 四十八岁 甲子十月二十八日 痰饮喘咳,左脉浮弦沉紧,自汗,势甚凶危,议小青龙加杏仁、浓朴,去麻、辛。
桂枝(六钱) 白芍(四钱) 半夏(六钱) 炙甘草(三钱) 干姜(五钱) 浓朴(三钱) 制五味(二钱) 杏仁霜(五钱)
甘澜水八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二十九日 于前方内加∶
云苓块(五钱) 半夏(五钱)
三十日 服青龙已效,然其水尚洋溢,未能一时平复。
桂枝(八钱) 炙甘草(三钱) 五味子(三钱) 杏仁霜(五钱) 半夏(一两二钱) 干姜(五钱) 云苓(八钱) 白芍(五钱,炒) 生姜(五大片) 广皮(三钱)
四帖。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渣再煮一碗,日三夜一,分四次服。
初二日 以眩冒甚,于前方内加∶
于术(六钱)
初四日 脉现单弦,喘止咳喊,眩冒未宁,再太阴属土,既重且缓,万不能一时速愈。
且痰饮五年,岂三五日可了。
于术(六钱) 半夏(一两) 杏仁霜(五钱) 桂枝(五钱) 干姜(三钱) 云苓(六钱) 炙甘草(三钱) 五味子(六钱)
甘澜水八碗,煮三碗,分三次服。
□
福 三十二岁 乙丑二月初三日 痰饮胸痹,兼有胁下悬饮。
杏泥(三钱) 薤白(三钱) 栝蒌(二钱) 桂枝(三钱) 广皮(钱半) 川朴(二钱) 小枳实(三钱) 旋复花(三钱) 生香附(三钱) 半夏(五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三帖。
初七日 胸痹悬饮已愈,惟肠痹食不甘味,议和肝胃,兼开肠痹。
半夏(三钱) 广皮(二钱) 小枳实(二钱) 白通草(二钱) 杏仁(八钱) 生苡仁(五钱)姜汁(三匙冲)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
□
邵 三十八岁 十一月十一日 脉弦细而沉,咳嗽,倚息不得卧,胸满口渴,小青龙去麻辛法。
桂枝(六钱) 白芍(四钱) 炙甘草(三钱) 干姜(五钱) 半夏(一两五钱) 五味子(二钱) 茯苓(一两) 小枳实(七钱) 广皮(三钱)
四次服。
十三日 服小青龙已效,但喉哑知渴,脉见微数,为痰饮欲去,转用辛凉,开提肺气法。
麻黄(三钱,蜜汁) 杏仁(五钱) 石膏(八钱) 生甘草(三钱) 苦桔梗(三钱) 半夏(三钱) 广皮(一钱)
□
焕氏 三十八岁 丙寅正月 痰饮法当恶水,反喜水者,饮在肺也。喜水法当甘润,今反用温燥者,以其为饮也。既喜水,曷以知其为饮?以得水不行,心悸短气,喘满眩冒,咳嗽多痰,呕恶,诸饮证毕具也。既为饮证,何以反喜水?以水停心下,格拒心火,不得下通于肾,反来上烁华盖,又格拒肾中真水,不得上潮于喉,故嗌干而喜水以救之也,是之为反燥。
反燥者,用辛能润法。
半夏(一两) 茯苓块(一两) 小枳实(八钱) 广皮(五钱) 杏仁泥(六钱) 生姜(一两)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渣再煮一碗,分四次服。
□
颜 四十二岁 丙寅正月二十四日 嗽不欲饮,倚息不得卧,胁痛,自汗,不寐,脉弦缓,议小青龙去麻辛,加杏仁、苡仁,再重加半夏。
桂枝(六钱) 干姜(三钱) 五味子(钱半) 炙甘草(钱半) 焦白芍(三钱) 半夏(一两)杏泥(六钱) 生苡仁(一两)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分三次服。
二十七日 呕凉水,于前方内加干姜广皮以消痰气。
干姜(二钱) 广皮(三钱)
二月初一日 《金匮》谓桂枝干姜为热药,服之当遂渴,今反不渴者饮也。兹证不惟不渴,反呕凉水不止,其为寒饮无疑。既真知其饮,虽重用姜桂何惧乎!世人之不能立方者,皆未真知病情也。畏而不敢服者,亦未真知病情也。
桂枝(八钱) 干姜(七钱) 五味子(钱半) 半夏(二钱) 焦白芍(四钱) 带皮苓(四钱)炙甘草(三钱) 生姜(五片) 小枳实(三钱) 广皮(三钱)
甘澜水八杯,煮取三杯,渣再煮一杯,分四次服。
□
昆 四十二岁 正月二十六日 饮家眩冒,用白术泽泻汤法,脉洪滑而沉。
白术(一两) 泽泻(二两) 半夏(一两) 茯苓块(一两) 小枳实(三钱)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渣再煮一碗,分四次服。一帖服三日。
二十六日 于前方内加竹茹六钱,姜汁每杯冲三小匙。
二月初十日 脉沉微数。
于术(一两) 泽泻(二两) 半夏(一两) 茯苓块(一两) 竹茹(一两)
丸方
半夏(八两) 天麻(八两) 泽泻(八两) 白术(六两) 云苓(六两)
共为细末,神曲姜汁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日再服,重则三服。
陶 氏三十六岁 二月二十五日 痰饮脉洪数,咳嗽,倚息不得卧,有汗,胸痹。
桂枝(五钱) 石膏(八钱) 杏泥(五钱) 炙甘草(三钱) 半夏(六钱) 枳实(五钱) 老川朴(三钱) 广皮(二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
某 悬饮者,水在肝也,非下不可。但初次诊视,且用轻法。
半夏(一两) 苏子霜(三钱) 青皮(三钱) 降香末(三钱) 旋复花(四钱) 广皮(三钱)生香附(五钱)
□
佟 氏七十五岁 脉沉细而不调,喘满短气,心悸气上阻胸,咳嗽倚息不得卧,乃中焦痰饮,下焦浊饮为患。年老全赖阳气生活,兹阴气阴邪上僭如此,何以克当。勉与通阳降浊法。
半夏(二两) 茯苓(六钱) 旋复花(四钱) 秫米(一合) 小枳实(一两) 干姜(六钱)广皮(六钱)
煮三碗,分三次服。
十七日 悬饮内痛肠鸣,非下不可,以老年久虚,且不敢下,止有降逆而已。
半夏(二两) 桂枝(五钱) 生姜(一两) 广皮(五钱) 椒目(四钱) 薤白(五钱) 小枳实(一两) 旋复花(三钱) 秫米(五钱)
十八日 年近八旬,五饮俱备,兼之下焦浊饮,随肝上逆,逼迫心火,不得下降,以致胸满而愦愦然无奈,两用通阳降逆,丝毫不应。盖年老真阳太虚,一刻难生难长,故阴霾一时难退也。于前方内加香开一法。
半夏(一两) 生姜(一两) 栝蒌(三钱) 降香(三钱) 小枳实(一两) 干姜(五钱) 桂枝(六钱) 薤白(三钱) 沉香(二钱,研细冲) 广皮(五钱) 茯苓(一两,连皮)
又 五饮而兼浊阴上攻,昨用苓桂,重伐肾邪,大辛以开中阳,虽见小效,大势阴太甚而阳太衰,恐实时难以复解也。勉与齐通三焦之阳法。
桂枝(六钱) 茯苓(一两) 生姜(一两) 老川朴(三钱) 公丁香(三钱) 肉桂(二钱,研细冲) 干姜(五钱) 小枳实(六钱) 薤白(四钱) 黑沉香(三钱) 半夏(六钱) 广皮(四钱)
二十日 仍宗前法而小变之。
桂枝(六钱) 干姜(五钱) 半夏(八钱) 小枳实(五钱) 广皮(四钱) 老川朴(三钱)肉桂(三钱) 生姜(一两) 薤白(三钱) 云苓(一两) 川椒(五钱,炒)
二十三日 膀胱已开,今日可无伐肾邪,心下气阻不能寐,仍然议中焦,降逆法,令得寐。
半夏(二两) 广皮(五钱) 生姜汁(半杯,冲) 秫米(一合) 旋复花(五钱) 小枳实(八钱) 代赭石(八钱)
二十四日 昨用降逆和胃,业已见效,但逆气虽降,仍然有时上阻,阴霾太重,肝气厥逆也。
半夏(一两) 小枳实(六钱) 带皮苓(一两) 旋复花(四钱) 代赭石(八钱) 广皮(四钱) 姜汁(半杯,冲)
□
陈 四十三岁 正月二十五日 病由疟邪伤胃,土虚邪实,六脉俱结,且有块痰,寒滞经脉隧道,病有三虚一实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杏仁泥(一两) 广皮(三钱) 小枳实(四钱) 云苓(五钱) 姜半夏(六钱) 苏子霜(二钱)
甘澜水八碗,煮成三碗,分早中晚三次服。二帖。
二十八日 脊痛,痹也。右腿偏软,痿也。咳嗽而喘,支饮射肺也。日久不愈,皆误补用熟地等壅塞隧道之故,脉洪。
生石膏(三两,研末) 杏泥(五钱) 桂枝(五钱) 片姜黄(三钱) 姜半夏(五钱) 防己(四钱) 广皮炭(三钱) 茯苓皮(五钱) 苡仁(五钱)
煮四碗,分四次服,二帖后退石膏一两,加赤茯苓一两,再两帖后加生石膏一两。以左乳旁有结核,痛加青橘叶三钱。
二月初九日 痹夹痰饮,与开痹蠲饮法,现下痹解而饮未除,脉之洪者减,病减者减其治。
姜半夏(五钱) 桂枝(五钱) 小枳实(三钱) 茯苓(六钱,连皮) 防己(三钱) 生苡仁(五钱) 青橘叶(三钱) 广皮(三钱)
初八日 加 小枳实(二钱) 广皮(二钱) 滑石(六钱)
初八日 加 生石膏(一两)
十一日 肝郁夹痰饮,咳嗽痰多,吐瘀血。
旋复花(三钱,包) 姜半夏(六钱) 广皮炭(二钱) 栝蒌霜(二钱) 青皮(二钱) 苏子霜(三钱) 降香末(三钱) 归须(二钱) 桃仁泥(二钱) 青橘叶(三钱) 广皮(三钱)
丸方
痰饮夹肝郁,吐出瘀血后,以两和肝胃为主。
带皮苓(八两) 姜半夏(十两) 益智仁(四两) 郁金(一两) 广皮(五钱) 香附(六两)生苡仁(八两) 泽泻(八两)
共为极细末,神曲水法丸小梧子大,每服三钱,日三服,白开水下。
六月初五日 暑湿行令,脉弦细,胃不开,渴而小便短,用渴者与猪苓汤法。
猪苓(五钱) 云苓(四钱) 姜半夏(四钱) 泽泻(五钱) 飞滑石(六钱) 益智仁(钱半)广皮(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胃开即止。
初六日 痰饮之质,冒暑欲呕,六脉俱弦,虽渴甚,难用寒凉,与局方消暑丸法。
姜半夏(八钱) 云苓(八钱) 藿梗(三钱) 广皮(三钱) 生甘草(二钱) 姜汁(每杯冲三小匙)
煮三杯,三次服。
初八日 病减者减其制,减∶
半夏(四钱) 云苓(四钱)
十二日 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渴而小便短,议渴者与猪苓汤例。
猪苓(八钱) 泽泻(八钱) 滑石(一两二钱) 云苓皮(六钱) 半夏(六钱)
煮三杯,三次服,以渴减肿消为度。
十四日 脉沉细,胃不开,减∶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飞滑石(三钱) 加藿香梗(三钱) 广皮(三钱) 益智仁(三钱)
十六日 暑湿病退,小便已去,阳气不振,与通补阳气。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白蔻仁(一钱,研) 云苓(五钱) 茅术炭(二钱) 广皮(二钱) 炙甘草(二钱) 生苡仁(五钱)
煮三杯,三次服。
十七日 头胀胸闷,脉缓气歉,暑必夹湿也。
藿香(三钱,叶半梗半) 蔻仁(二钱) 半夏(三钱) 云苓皮(五钱) 广皮(三钱) 苡仁(五钱) 杏仁(三钱)
十九日 小便浊,加∶
猪苓(四钱) 泽泻(四钱)
二十四日 暑月头胀微痛,与清上焦。
藿香叶(三钱) 薄荷(一钱) 荷叶边(一张,去
二十五日 六脉阳微,暑湿之余,小便白浊,与分利法。
萆 (五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云苓皮(五钱) 苍术(三钱) 益智仁(三钱)猪苓(三钱) 苡仁(五钱)
煮三杯,三次服,以便清为度。
七月十九日 湿热为病,与苦辛淡法。
云苓皮(五钱) 半夏(五钱) 滑石(六钱) 猪苓(三钱) 木通(三钱) 泽泻(三钱) 苡仁(五钱) 桂枝(三钱) 杏仁(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二十二日 湿热为病,与苦辛淡法,小便已长,胃不开,与阖阳。
半夏(六钱) 益智仁(三钱) 广皮(三钱) 云苓皮(五钱) 苡仁(五钱) 生姜(三钱)
二十五日 加 白蔻仁(三钱) 枳实(三钱)
九月二十一日 痰饮喘咳,脉双弦,与小青龙法。
桂枝(三钱) 杏仁(四钱) 小枳实(三钱) 白芍(二钱炒) 姜半夏(五钱) 五味子(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广皮(三钱) 干姜(二钱)
二十四日 痰饮胁动而喘渴,是谓悬饮。悬饮者,水在肝也,脉弦数。水在肝内者,外风未净也。
姜半夏(六钱) 杏仁(三钱) 旋复花(三钱) 桂枝尖(三钱) 生姜汁(三小匙,冲) 黄芩炭(钱半) 香附(三钱) 葶苈子(二钱) 青蒿(三钱) 小枳实(四钱) 广皮(二钱)
二十五日 身热退,去青蒿、芩炭、葶苈子,加∶杏仁(三钱)
共服五帖。
二十七日 痰饮胁痛而喘咳,是谓悬饮,水在肝也,脉弦数。
姜半夏(六钱) 香附(三钱) 杏仁(三钱) 桂枝尖(三钱) 广皮(二钱) 姜汁(三匙)旋复花(三钱) 苏子霜(三钱) 小枳实(三钱) 降香末(三钱)
二十九日 病减者减其治,去半夏三钱,枳实一钱,降香末一钱,桂枝一钱,连前共服五帖收功。
□
钱 十七岁 四月二十七日 春初前曾不寐,与胃不和之《灵枢》半夏汤,服至二十帖始得寐。
兹胃仍不甚和,犹有不寐之弊,纳食不旺,再与和胃。
半夏(六钱) 广皮炭(钱半) 云苓块(四钱) 苡仁(五钱) 益智仁(一钱) 白蔻仁(一钱,连皮) 姜汁(三小匙冲)
煮二杯,二次服。
备用方,胆移热于脑,则成鼻渊,苍耳子散主之。
苍耳子(一两,炒) 黄芩炭(二钱) 辛夷(一两) 桑叶(六钱) 连翘(八钱,不去心)银花(八钱) 茶菊(六钱) 苦桔梗(五钱) 薄荷(二钱) 甘草(三钱)
共为极细末,每服二钱,雨前茶调,日二次。
胃不和,数与和胃,已得寐进食,夜眠必流口水者,经谓胃热则虫动,虫动则廉泉开,廉泉开则液自出,与辛凉和胃法。
半夏(六钱) 生苡仁(五钱) 白蔻皮(钱半) 生石膏(八钱) 杏仁(三钱) 带皮苓(六钱) 姜汁(每杯冲三小匙)
煮三杯,三次服。四帖。
初六日 口水减,牙痛,脉如故,再服四帖。
十一日 再服四帖。
十六日 风淫所胜,治以辛凉,佐以苦甘。
苦桔梗(二钱) 连翘(二钱) 甘草(一钱) 银花(三钱) 桑叶(二钱) 香豆豉(三钱)荆芥穗(八分) 杏仁(二钱)
煮两杯,分二次服,热退为度,二帖热退。
十八日 胃热,夜间口中液自出,与和胃阴法。
生石膏(六钱) 麦冬(三钱,连心) 半夏(五钱) 白蔻仁(钱半) 云苓(五钱)
二十二日 诸症皆减,去石膏,加∶
麦冬(二钱)
二十八日 胃中向有饮聚,不寐,服半夏汤已愈。后因痰涎自出,与凉阳明亦减,余饮未除,与外台茯苓饮意。
云苓(五钱) 枳实(钱半) 生姜(三片) 洋参(二钱) 广皮(钱半) 大枣(二钱,去核)麦冬(四钱,连心) 半夏(三钱)
煮二杯,分二次服。
□
吴 五十七岁 六脉洪数,右寸独大,酒客痰多,肺热之至。
生石膏 防己(三钱) 杏仁(五钱) 苡仁 半夏(五钱) 云苓皮(五钱)
五月初十日 加广皮三钱,至五月二十日,共服二十帖。
二十六日 酒客形体壮盛而阳痿,为湿中生热,非精血之虚,其象显然。与诸痿独取阳明法。
半夏(五钱) 黄柏(五钱) 生石膏(三两) 苡仁(八钱) 木通(三钱) 云苓皮(八钱)防己(四钱)
六月十二日 去黄柏二钱,木通三钱,以喉呛太久,今可兼清肺气,加∶
苦梗(三钱) 飞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二十日 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痰多,戒油腻。
生石膏(四两) 半夏(六钱) 苏叶(钱半) 苏梗(钱半) 苦桔梗(三钱) 杏仁(五钱)炙甘草(一钱)
七月二十一日 生石膏(三钱) 生甘草(一钱) 半夏(六钱) 茯苓皮(六钱) 杏仁(四钱) 苦桔梗(四钱)
八月初四日 右寸脉独大,金实无声,已效而未全愈,照前方再服三剂。前后共服三十余帖,计石膏三百数十两。
□
严 三十九岁 五月初二日 六脉弦细短涩,吐血三年不愈,兼有痰饮咳嗽,五更出汗。经谓阳络伤则血上溢。要知络之所以伤者,有寒有热,并非人之有络,只许阳火伤之,不许寒水伤之也。今人见血投凉,见血补阴,为医士一大痼疾。医士之疾不愈,安望病家之病愈哉。此症阳欲亡矣,已难数治,勉照脉症立方。
半夏(六钱) 干姜炭(三钱) 五味子(二钱) 云苓(五钱) 小枳实(二钱) 桂枝木(三钱) 广皮炭(三钱) 焦白芍(三钱)
初六日 据云饮食已增,午后五心烦热如故,脉和缓,诸病必究眠食,得谷者昌,方无可转。至午后之热,方即甘温除大热法也。因脉稍和缓,去干姜炭。
十三日 前后共服过十帖,汗敛食增,血亦不吐,头中发空,得甜食则咳减,中气虚也。加甘草三钱以补中气,再服四帖,以其脉仍紧也。前后共服十四帖,诸症向安。惟脉之弦紧如故,咳甚则欲呕,于原方去五味,减甘草,再服四帖。
二十一日 诸症皆渐减,痰亦渐浓,心悸甚。加∶
枳实(一钱)
四帖。
二十五日 脉弦细如故,咳嗽日减,夜甚阳微,阴盛可知,午后身热已减,惟食后反觉嘈杂,胸中有水状,少时即平,于原方加∶
干姜(一钱) 枳实(二钱)
三十日 汗停嗽减,五心烦热亦减,脉弦数,夜间咳甚,服热药反不渴,饮尚重也。病痰饮者,冬夏难治。
桂枝(三钱) 半夏(六钱) 枳实(五钱) 白芍(三钱) 云苓块(五钱) 苡仁(五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一钱) 五味子(钱半) 广皮炭(三钱)
六月初四日 前方已服四帖,脉弦紧不数,仍不知渴,于前方加∶
甘草(钱半) 干姜(二钱)
再服三帖。
初八日 脉弦紧如故,呛咳如故,舌苔白滑,加桂枝二钱,再加干姜二钱。
十二日 脉之短涩退而弦细如故,痰饮仍重,再加桂枝二钱,干姜二钱,茯苓三钱,以化饮。
十七日 夜咳已止,是其佳处,咳来日减,亦是最好。左脉沉细,右脉弦紧,饮未尽除,至遍身骨痛,久病之故。古人云劳者温之,甘温调营卫而复胃气,气旺进食,久久自愈,病减者减其治。
桂枝(三钱) 半夏(五钱) 枳实(五钱) 炙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广皮(三钱) 五味子(钱半)
蠲饮丸,痰饮久骤,未能一时猝去,业已见效,与丸药缓化可也。戒生冷恼怒。
桂枝(半斤) 广皮(十二两) 益智仁(四两) 干姜(六两) 小枳实(四两) 苍术炭(六两) 半夏(一斤) 炙甘草(六两) 云苓(二十四两)
神曲法丸梧子大,每日三服,每服三钱,饮甚时服小青龙汤。
□
陈 五十一岁 五月初十日 人尚未老,阳痿多年,眩冒昏迷,胸中如伤油腻状,饮水多则胃不快,此伏饮眩冒状也。先与白术泽泻汤逐其饮,再以缓治湿热之阳痿。岂有六脉俱弦细,而恣用熟地久服六味之理哉。
于术(二两) 泽泻(二两)
煮三杯,分三次服。
十三日 已效而未尽除,再服原方十数帖而愈。
李 四十八岁 五月初一日 其人向有痰饮,至冬季水旺之时必发,后因伏暑成痢,痢后便溏,竟夜不寐者多日,寒热饥饱,皆不自知,大便不通。按暑必夹湿,况素有痰饮。饮即湿水之所化。医者毫不识病,以致如此,久卧床褥而不得起。议不食,不饥,不便,不寐,九窍不和,皆属胃病例,与《灵枢》半夏汤令得寐再商。
姜半夏(二两) 秫米(二合)
急流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得寐为度。
十一日 诸窍不和,六脉纯阴,皆痰阴为腻补药所闭,昨用半夏汤,已得寐而未熟,再服前方三帖,续用小青龙去表药,加广皮、枳实,以和其饮。盖现下面色光亮,水主明也。六脉有阴无阳,饮为阴邪故也。左脉弦甚,经谓单弦,饮 也。有一症必有一症之色脉,何医者盲无所知,不知伊芳一生所学何事,宁不愧死。
桂枝(五钱) 姜半夏(六钱) 白芍(三钱,炒) 五味子(二钱) 炙甘草(三钱) 小枳实(五钱) 干姜(二钱) 广皮(三钱)
甘澜水八碗,煮成三杯,三次服。
十八日 胃之所以不和者,土恶湿而阳困也。昨日纯刚大燥,以复胃阳,今诊脉象较前生动,胃阳已有生动之机,但小便白浊,湿气尚未畅行,胃终不得和也。与开太阳阖阳明法。
半夏(二两) 猪苓(六钱) 滑石(三钱) 秫米(一合) 泽泻(六钱) 白通草(一钱) 广皮(三钱) 桂枝(四钱) 云苓皮(六钱)
急流水十一碗,分二次煮成四碗,分四次服。
五月初三日 去滑石、通草,加∶
川椒(三钱,炒去汗)
高五十二岁 乙酉五月十六日 脉弦痰饮喘咳,与小青龙去麻辛,加广皮、枳实。
桂枝(五钱) 姜半夏(六钱) 白芍(三钱) 广皮(三钱) 炙甘草(三钱) 小枳实(五钱)干姜(二钱) 五味子(二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二帖。
十八日 已见小效,汗多,加∶
净麻黄根(三钱)
又三帖。
病减者减其制,去∶
桂枝 枳实(各二钱)
二十四日 服前药汗少,惟喜嚏,周身酸痛,于原方减干姜一钱,加∶
杏仁 防己(各三钱)
□
董 五十四岁 五月二十七日 脉沉细弦弱,咳嗽夜甚,久而不愈,饮也。最忌补阴,补阴必死。以饮为阴邪,脉为阴脉也,经曰无实。
桂枝(六钱) 广皮(三钱,炒) 白芍(四钱) 半夏(五钱) 炙甘草(一钱) 五味子(一钱) 干姜(三钱) 小枳实(二钱)
四帖。
六月初一日 加云苓(三钱) 小枳实(二钱)
十七日 其人本有痰饮喘咳,服小青龙,胃口已开。连日午后颇有寒热,正当暑湿流行之际,恐成疟疾,且与宣通三焦。
杏仁(三钱) 半夏(四钱) 云苓皮(五钱) 白蔻仁(钱半) 枳实(三钱) 苡仁(五钱)广皮(三钱) 藿梗(三钱) 青蒿(二钱)
二帖。
十九日 寒热已止,脉微弱,去蔻仁、青蒿,加桂枝、干姜,以治其咳。
二十二日 咳减寒热止,胃开,嗽未尽除,脉尚细小,效不更方,服至不咳为度。
□
周 二十二岁 正月初七日 六脉弦紧,右脉沉取洪大,先从腰以上肿例。舌白滑喘而咳无汗,从溢饮例之大青龙汤,去甘药,为其重而滞也。
麻黄(六钱,去节) 细辛(二钱) 生姜(三钱) 杏仁(五钱,去皮留尖) 生石膏末(一钱) 炙甘草(二钱) 桂枝(五钱) 大枣(二枚,去核)
煮成三杯,先服一杯,覆被令微汗佳。得汗即止后服,不汗再服第二杯,如上法。
十一日 溢饮,脉紧,无汗,喘咳,浮肿,昨用大青龙汗出,肿消,喘咳减,与开太阳阖阳明法。
半夏(五钱) 苍术炭(二钱) 桂枝(钱半) 广皮(三钱) 猪苓(三钱) 茯苓块(五钱)苡仁(五钱) 泽泻(三钱) 飞滑石(五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已服十数帖,后加∶
益智仁(二钱) 莲子(五钱)
□
陈 七十六岁 正月初十日 悬饮脉弦,左胁不快,为水在肝法,当用十枣汤。近八旬之老人,难任药力,与两和肝胃可也。
半夏(五钱) 青皮(三钱) 旋复花(三钱,包) 广皮(三钱) 香附(五钱) 小枳实(三钱) 淡吴萸(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已服十数帖。
二十三日 脉结加∶杏泥(六钱)
三帖。
□
觉罗 六十二岁 壬戌正月十三 酒客痰饮哮喘,脉弦紧数,急与小青龙去麻辛,加枳实橘皮汤不应。右胁痛甚,此悬饮也,故与治支饮之小青龙不应,应与十枣汤。以十枣大峻,降用控涎丹。
甘遂(五钱) 大戟(五钱) 白芥子(五钱)
神曲糊丸梧子大,先服十三丸不知,渐加至二十一丸,以得快便下黑绿水为度,三服而水下喘止,继以和胃收功。
□
汪 室女 伏暑夹痰饮,与三仁汤重加半夏、广皮,屡效而热不退。痰不除,右脉微结,中有块痰,堵塞隧道。因延郏芷谷兄针中泉穴,紫血出后,继咳老痰二口。以后用药无不见效,半月后伏暑痰饮皆愈矣。
□
钱 三十二岁 甲子八月初十日 咳嗽胃中停水,与小青龙去麻辛,重加枳实、广皮五帖,已愈八九。因回母家为父祝寿,大开酒肉。其父亦时医也,性喜用人参,爱其女,遂用六君子汤,服关东参数十帖。将近一年,胃中积水胀而且痛。又延其父治之,所用之药,大抵不出守补中焦之外。治愈胀而愈痛,以致胸高不可以俯,夜坐不可以卧,已数日不食。其翁见势已急,力辞其父,延余治之。余视其目欲努出,面色青黄,胸大胀痛不可忍,六脉弦急七八至之多,余曰∶势急矣,断非缓药所能救。因服巴霜三分,下黑水将近一桶,势稍平,以和脾胃药调之。三四日后渐平,胃大开,于是吃羊肉饺三十二枚,胃中大痛一昼夜。又用巴霜一分五厘,下后痛止。严禁鱼肉,一月而安。
□
赵 四十六岁 正月三十日 太阳痹则腰脊痛,或左或右,风胜则引也。或喘或不喘者,中焦流饮,上泛则喘,不泛则不喘也。切戒猪肉生冷,与一切补药,周年可愈。六脉洪大已极,石膏用少,万不见效,命且难保。
生石膏(六两) 云苓皮(五钱) 白通草(一钱) 桂枝(五钱) 半夏(五钱) 黄柏炭(二钱) 杏仁(五钱) 小枳实(五钱) 生苡仁(五钱) 防己(四钱)
煮三杯,三次服。四帖。
二月初二日 于前方加∶
猪苓(三钱) 滑石(一两) 小枳实(三钱)
四帖。
初七日 于前方去黄柏炭,加∶
半夏(五钱) 桑皮(三钱) 石膏(四两)
二十七日 减石膏止留一两。
二十八日 石膏仍用四两,因拜扫停药六天。
二十九日 右脉洪大已减,右膏只用一两。
三月一日 石膏每日用二两。
十一日 石膏每日用一两,因感燥气,停药五天。
十二月十三日 石膏每日用二两,共服九帖。
十四日 石膏每日用三两,停药十天。
二十二至三十日、四月初一至初五日 自淮安复至绍兴,又诊得洪大之脉,较前已减七八,然较之平脉,仍大而有力。现下小便赤浊,阴痿,牙缝臭味复出。痹痛虽止,阳明太阳二经湿热未净,太阴化气未复。
十五日 生石膏(四两) 杏仁(四钱) 云苓皮(五钱) 苡仁(五钱) 晚蚕砂(三钱) 海金砂(五钱) 滑石(六钱) 木通(三钱)
四帖。
十九日 脉渐退,减石膏至二两,加∶
姜夏(五钱) 广皮(三钱)
二十至二十二日 每日用石膏一两。
二十三至二十六日 每日用石膏二两。
二十七日 小便不利。
杏仁(四钱) 云苓皮(五钱) 生苡仁(五钱) 海金砂(五钱) 木通(三钱) 飞滑石(六钱) 姜半夏(五钱) 陈皮(三钱) 生石膏(四两)
四帖。
五月初一日 感风寒,服桂枝汤。
初四日 仍服前二十七日方。三帖。
内饮招外风为病。
桂枝(四钱) 广皮(三钱) 杏仁(三钱) 白芍(二钱) 枳实(五钱) 半夏(五钱) 炙甘草(钱半) 干姜(一钱) 防己(三钱)
煮三杯,先服一杯,即啜稀热粥一碗,覆被令微汗即解,得汗后余药不必啜粥。四帖。
十一日 前因风寒夹饮之故,用小青龙法。现下风寒解而饮未除,脉复洪大,仍与大青龙与木防己汤合法,兼治饮与痹也。
桂枝(六钱) 杏仁(四钱) 防己(四钱) 半夏(六钱) 广皮(三钱) 飞滑石(六钱) 云苓皮(六钱) 木通(三钱) 小枳实(三钱) 生石膏(六钱)
八帖。
十四日 其人本有痹症痰饮,现下盛暑发泄,暑湿伤气,故四肢酸软少气,口中胶腻欲呕,与局方消暑丸意。
云苓块(一两,连皮) 炙甘草(三钱) 姜夏(六钱) 鲜荷叶(一张去蒂) 姜汁(每杯三匙)
煮三杯,三次服。三帖。(十九至二十三日停药)
二十四日 仍服十一日方,至六月初七日止,共服十一帖。
六月初八日 停药。
十八日 气急欲喘,新感暑湿之故,于原方加∶
广皮(二钱) 小枳实(二钱)
五帖。
二十二日 桂枝(四钱) 杏仁(四钱) 防己(四钱) 半夏(六钱) 广皮(三钱) 枳实(三钱) 滑石(六钱) 云苓皮(六钱) 木通(三钱) 生石膏(六两)
四帖。
二十七日 于原方减石膏三两,加滑石六钱,共成一两二钱,木通二钱,共成五钱,蚕砂三钱。
四帖。
六月二十九日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苍术(三钱,炒枯) 桂枝(三钱) 藿香(三钱) 云苓皮(六钱) 半夏(五钱) 猪苓(四钱) 泽泻(四钱) 姜汁(每杯三匙)
三帖。
七月初二日 饮食有难化之象,于原方去苍术。加∶
广皮炭(四钱) 炒神曲(三钱) 益智仁(二钱) 小枳实(三钱)
通胃腑,醒脾阳。
二帖。
初七日 右脉洪数,六腑不和,食后恶心,二便不爽,暑湿所干之故,议通宣三焦。
生石膏(三两) 广皮(三钱) 滑石(六钱) 黄芩炭(三钱) 生姜(三钱) 益智仁(三钱)姜半夏(五钱) 白蔻仁(钱半) 枳实(三钱) 茯苓皮(六钱) 生苡仁(五钱)
二帖。
初九日 加益智仁、枳实。
服一帖。
中焦停饮,晚食倒饱,是脾阳不伸之故,一以理脾阳立法。
姜半夏(五钱) 广皮(三钱) 川椒炭(八分) 煨草果(五分) 云苓皮(五钱) 益智仁(钱半) 生苡仁(五钱) 白蔻仁(钱半) 小枳实(二钱)
煮三杯,三次服。二帖。
十七日 停饮兼痹,脉洪,向用石膏,无不见效。数日前因食后倒饱,脉不大,石膏已近三十斤之多,转用温醒脾阳方法,丝毫不应,水之蓄聚如故,跗肿不消,胃反不开,右脉复洪大有力,小便短。思天下无肺者无溺,肺寒者溺短,热者溺亦短,仍用石膏凉肺胃。
生石膏(四两) 广皮(五钱) 杏仁(六钱) 半夏(五钱) 枳实(五钱) 云苓皮(五钱)桂枝(三钱) 防己(四钱) 苡仁(五钱)
四帖。
二十一日 加云苓皮五钱,共成一两,杉木皮五钱,减石膏二两。
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 石膏用四两。
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 石膏用二两。
共服八帖。
二十九日 饮聚不行,小便已清,少时即便臭浊,六腑之不退可知,大药已用不少,而犹然如是,病机之顽钝,又可知矣。议暂用重剂,余有原案。
生石膏(四两) 枳实(五钱) 杏仁(八钱) 飞滑石(一两先煎) 防己(三钱) 半夏(八钱) 云苓皮(八钱) 广皮(四钱) 海金砂(八钱)
八月初一日
初二日 加石膏二两。
初七日 又加石膏二两。
初十日 减广皮四钱,枳实二钱。
以上共服七帖。
九月初四日 脉之洪大不减,加∶
石膏(二两)
至二十七日,共服二十帖。
服石膏至五十斤之多,而脉犹浮洪,千古未有如是之顽病。皆误下伤正于前,误补留邪于后之累。今日去补阳明药,盖阳明之脉大也。
生石膏(八两) 杏仁(一两) 云苓皮(一两) 飞滑石(二两) 防己(五钱) 小枳实(五钱) 木通(三钱)
煮四杯,四次服,专以苦淡行水,服一二帖再商。
初九日 生石膏四两,共成十二两。
九帖。
十三日 脉洪滑,痰饮未除,晨起微喘,足跗肿未消尽,余有原案。
生石膏(八两) 云苓皮(六钱) 杏仁(四钱) 滑石(一两) 葶苈子(三钱) 木通(四钱)生苡仁(六钱) 半夏(六钱)
十五日 气已不急,去葶苈;右脉仍浮洪,加石膏一倍,成一斤。
三帖。
十六日 气急者得葶苈而止,右脉之洪大者,得石膏一斤大减,病减者减其制,但仍滑数,加行痰饮。
生石膏(六两) 枳实(三钱) 杏仁(四钱) 云苓皮(五钱) 半夏(一两) 香附(五钱)广皮(四钱) 旋复花(四钱,包)
二帖。
十八日 脉渐小,减∶
石膏(二两)
二帖。
二十日 脉洪数,加石膏八两,成十二两。
二帖。
二十二日 脉减,减石膏六两,加∶
葶苈(一钱五分)
二帖。
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共服二帖。
脉之洪大者,得石膏一斤大减,病减者减其制,脉复洪大有力,再酌加其制。
生石膏(十二两) 枳实(五钱) 杏仁(四钱) 云苓皮(五钱) 半夏(一两) 香附(五钱)广皮(四钱) 旋复花(四钱,包)
二十九日 小便短,加∶
滑石(一两)
十月初一日 停药三日。
初四日 气喘,于原方加石膏四两,共成一斤。杏仁四钱,共成八钱。广皮二钱,共成六钱。加∶
桂枝(六钱) 生姜(四钱)
五帖。
初二日服妙应丸二分六厘,大枣三枚,煎汤下,清晨服后,约二刻先从左胁作响,坠痛至少腹便下绿水胶痰碗许。
初三日服妙应丸二分六厘,大枣二枚,煎汤下,便痰水如前,汤药未服。
妙应丸方,《金匮》谓凡病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当下之。此症痰饮兼痹,自正月服药至十月,石膏将近百斤之多,虽无不见效,究未拔除病根。左胁间漉漉有声,不时呕咳,此水在肝也。《金匮》谓水在肝,十枣汤主之;又谓偏弦饮 ;又谓咳家之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又谓咳家一百日,至一岁不死者,十枣汤主之。合而观之,此症当用十枣无疑。但十枣太峻,南人胆怯,未敢骤用,降用妙应丸续续下之,庶无差忒也。
制甘遂(五钱) 白芥子(五钱) 制大戟(五钱)
神曲为丸,小梧子大,从三十丸明起得下痰水即止。停数日水不尽再服,以尽为度,初四至初七,共服五帖。
初八日 石膏(一斤) 飞滑石(一两) 苏子霜(二钱) 旋复花(四钱) 云苓皮(六钱)广皮(三钱) 小枳实(五钱) 半夏(一两) 杏仁(八钱)
三帖。
十一日 服妙应丸三分。
十二日 脉仍洪大有力。
生石膏(八两) 杏仁(四钱) 半夏(六钱) 云苓皮(六钱) 广皮(三钱) 香附(三钱)旋复花(四钱) 苡仁(六钱)
一帖。
十三日 杏仁(八钱) 半夏(一两) 广皮(四钱) 云苓皮(五钱) 小枳实(五钱) 香附(三钱) 旋复花(四钱) 滑石(一两) 苏子霜(二钱) 桂枝(六钱) 生石膏(一斤)
二十二至二十九日 去香附,加苏子霜。
五帖。
服妙应丸三分四厘,服之即下痰水。
十一月初四日 服妙应丸三分八厘,下痰水如前。
右脉洪数,本有饮聚,小便不长。
生石膏(一斤) 苡仁(六钱) 云苓皮(六钱) 小枳实(四钱) 半夏(六钱) 杏泥(六钱)飞滑石(一两) 白通草(二钱) 蚕砂(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初六日 服妙应丸三分八厘,下痰水如前。
十二日 于前方加∶
广皮(三钱) 石膏(八两)
十三日 加枳实(二钱) 旋复花(四钱,绢包)
补十一日 于前方加∶
郁金(三钱)
十四日 加苏子霜(四钱)
共服五帖。
十五日 服妙应丸六分,自服丸药,每次皆下痰水,惟此次未下,以服药后即食粥故也。
二十三日 服妙应丸六分,大便仍行痰水。
十一月十七日 痰饮喘咳,右脉洪,左关独浮,与建金制木法。
生石膏(八两) 青皮(三钱) 杏仁(六钱) 旋复花(四钱) 苏子霜(三钱) 香附(四钱)半夏(六钱)
十八至二十六,共服五帖。
二十七日 洪大之脉已退,惟两关独浮,右大于左而兼实,木陷入土。与两和肝胃,兼开膀胱,小便短而水易停故也。
半夏(六钱) 苏子霜(三钱) 香附(三钱) 白芍(四钱,酒炒) 旋复花(三钱) 滑石(一两) 青皮(二钱) 云苓皮(六钱) 广皮(三钱)
十二月初一日 数日不服石膏,右脉复洪数,左关之独浮者,亦未十厘清净。与金木同治法。
生石膏(六两) 半夏(六钱) 杏仁(六钱) 滑石(一两) 香附(四钱) 旋复花(四钱)云苓皮(六钱) 枳实(六钱)
以后凡右脉大者,服此小即停止。
初三日 服妙应丸六分,下痰水如前。
仍服初一日原方。
二帖。
初五日 于初一日方内加桂枝五钱,广皮四钱,至初九日止,以畏寒故也。
初十日 服妙应丸八分,下痰水如前。
十一日 于前方去桂枝、广皮,脉不肯小故也,服至十五日止。
十六日 服妙应丸一钱。
丙戌正月十四日 《金匮》谓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枳术丸主之。兹虽不坚大而水停不去,病情相合,再脉洪大,洪大甚则喘发,最宜服石膏、杏仁。但石膏不可入丸方,议用橘半枳术丸,脉小时用开水下,脉大时暂用石膏汤送下,喘发加杏仁,脉复小,不用石膏。
鹅眼小枳实(一斤) 茅山苍(一斤,炒半枯) 广皮炭(六两) 姜半夏(十两)
神曲汤法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日三服,夏日间服消暑丸亦可。
□
陈 四十六岁 病由疟邪伤胃,土虚则水泛,以致喘而肢软,正虚邪实,六脉俱结,且有块痰,塞滞经脉隧道。病有三虚一实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杏泥 广皮(三钱) 枳实(四钱) 云苓 姜半夏(六钱) 苏子霜(二钱)
甘澜水八碗。煮成三碗。分早中晚服。二帖。
初六日 脊病,痹也。右腿偏软,痿也。咳嗽而喘,支饮射肺也。日久不愈,皆误用熟地等补塞隧道之故。脉洪。
生石膏末(一两) 杏泥(五钱) 桂枝(五钱) 防己(四钱) 片姜黄(三钱) 姜半夏(五钱) 广皮炭(三钱) 茯苓皮(五钱) 苡仁(五钱)
煮四碗四次服。二帖退石膏一两,加赤苓一两,再二帖后加石膏一两,青橘叶五钱。
二月初二日 痹夹痰饮,与开痹蠲饮法,现下痹解而饮未除,脉之洪大者减,病减者减其制。
姜半夏(五钱) 桂枝(五钱) 防己(三钱) 广皮(三钱) 茯苓块(六钱) 苡仁(五钱)小枳实(三钱) 青橘叶(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初八日 加小枳实(二钱) 广皮(二钱) 滑石(六钱)
初九日 加生石膏(一两)
十一日 肝郁夹痰饮,咳嗽痰多,吐瘀。
旋复花(三钱) 姜半夏(六钱) 青皮(二钱) 广皮炭(二钱) 栝蒌仁(二钱) 苏子霜(三钱) 降香末(三钱) 归横须(二钱) 桃仁泥(二钱) 青橘叶(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丸方 痰饮夹肝郁,吐出瘀血后,以两和肝胃为主。
带皮苓(八两) 姜半夏(十两) 香附(六两) 广郁金(二两) 广皮(五两) 益智(四两)生苡仁(八两) 泽泻(八两)
共为极细末,神曲水为丸,梧子大,日三服,每服三钱,开水下。
二月初五日 暑湿行令,脉弦细,胃不开,渴而小便短,用渴者与猪苓汤法。
猪苓(五钱) 云苓块(四钱) 泽泻(五钱) 半夏(四钱) 滑石(六钱) 广皮(三钱) 益智仁(钱半)
煮三杯,三次服,胃开即止。
初六日 痰饮之质,冒暑欲呕,六脉俱弦,虽渴甚,难用寒凉,与局方消暑丸法。
姜半夏(八钱) 云苓块(八钱) 藿梗(二钱) 广皮(三钱) 生甘草(二钱) 生姜汁(每杯冲三小匙)
煮三杯,三次服。
初八日 病减者减其制,减∶
半夏(四钱) 云苓(四钱)
十二日 腰以下肿,当利小便。渴而小便短,议渴者与猪苓汤例。
猪苓(八钱) 泽泻(八钱) 飞滑石(一两二钱) 云苓皮(六钱) 姜半夏(四钱)
煮三杯,三次服,以渴减肿消为度。
十四日 脉沉细,胃不开,减,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六钱) 加藿梗(三钱)
广皮(三钱) 益智仁(三钱)
十六日 暑湿病退,小便已长,阳气不振,与通补阳气。
桂枝(三钱) 姜半夏(三钱) 茅术(二钱) 白蔻仁(一钱,研) 云苓块(五钱) 生苡仁(五钱) 广皮(二钱) 炙甘草(二钱)
煮三杯,三次服。
十七日 头胀胸闷,脉缓气歉,暑必夹湿也。
半叶藿梗(三钱) 白蔻仁(钱半) 姜半夏(三钱) 云苓皮(五钱) 广皮(三钱) 苡仁(五钱) 杏仁(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十九日 小便浊,加∶
猪苓(四钱) 泽泻(四钱)
二十四日 暑月头胀微痛,与清上焦。
藿香(三钱) 薄荷(一钱) 鲜荷叶(一张,去蒂)
煮三杯,三次服。
二十五日 六脉阳微,暑湿之余,小便白浊,与分利法。
川萆 (五钱) 泽泻(三钱) 云苓皮(五钱) 桂枝(三钱) 苍术(三钱,炒) 益智仁(三钱) 猪苓(三钱) 生苡仁(五钱)
煮三杯,三次服,以小便清为度。
七月十九日 湿热为病,与苦辛淡法。
云苓皮(五钱) 姜半夏(五钱) 飞滑石(六钱) 猪苓(三钱) 木通(三钱) 泽泻(三钱)苡仁(五钱) 桂枝(三钱) 杏泥(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二十二日 湿热为病,与苦辛淡法,小便已长,胃不甚开,与阖阳明。
姜半夏(六钱) 益智仁(三钱) 广皮(三钱) 云苓皮(五钱) 苡仁(五钱) 生姜(三钱)
二十五日 加白蔻仁(三钱) 枳实(三钱)
九月二十一日 痰饮喘咳脉弦,与小青龙法。
桂枝(三钱) 杏仁(四钱) 小枳实(三钱) 白芍(二钱,炒) 姜半夏(五钱) 五味子(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广皮(三钱) 干姜(二钱)
煮三杯,三次服。三帖。
二十四日 痰饮胁痛而喘咳,是谓悬饮。悬饮者,水在肝也,脉弦数。身热者,外风未净也。
姜半夏(六钱) 杏仁(三钱) 旋复花(三钱) 桂枝(三钱) 香附(三钱) 广皮(二钱)小枳实(一钱) 姜汁(二匙) 黄芩炭(钱半) 青蒿(三钱) 苦葶苈(二钱)
服法如前。一帖。
二十五日 身热退,去青蒿、黄芩炭、葶苈,加∶
杏仁(三钱)
二帖。
二十七日 痰饮胁痛而喘咳,是谓悬饮。悬饮者,水在肝也,脉弦数。
姜半夏(六钱) 香附(三钱) 杏泥(三钱) 桂枝尖(三钱) 广皮(二钱) 姜汁(三匙)旋复花(三钱) 苏子霜(三钱) 降香末(三钱) 小枳实(三钱)
服法如明。
十九日 病减者减其制,去∶
半夏(三钱) 枳实(一钱) 苏子霜(一钱) 降香(一钱) 桂枝(一钱)
五帖而愈。
十一月初六日 痰饮,脉沉弦,有微喘之意,与小青龙去麻辛。
桂枝(四钱) 干姜(二钱) 云苓块(三钱) 白芍(三钱) 五味子(钱半) 炙甘草(二钱)广皮(三钱) 姜半夏(五钱) 小枳实(三钱)
服法如前。三帖而愈。
十二月初七日 内饮招外风为病,喘咳,脉弦缓,虽头痛恶寒,能大食,只有风而无寒,用小青龙去麻黄,减细辛,兼用桂枝汤啜稀粥令微汗法。
桂枝(一两) 白芍(四钱,炒) 五味子(二钱) 细辛(五分) 炙甘草(三钱) 干姜(三钱) 姜半夏(五钱) 加广皮(四钱) 枳实(四钱) 生姜(三钱) 大枣(二枚,去核)
煮三杯,先服一杯,即啜稀粥一碗,覆被令微汗佳,不可使汗淋漓。得汗服第二杯,不必啜粥,覆被。如不汗,再啜粥,覆被如前。汗后避风要紧。
初十日 脉不浮,外感已解,但弦细,而畏冷,中阳虚也。去细辛。
加桂枝(四钱) 干姜(二钱) 小枳实(二钱)
十三日 于前方加∶
广皮(二钱)
十三日 脉双弦,咳而呕,胃咳也。
姜半夏(八钱) 云苓块(一两) 生姜(五钱) 广皮(三钱) 小枳实(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正月十六日 脉沉弦而缓,饮居右胁,呕痰由肋痛外至脊背恶寒,由厥阴内犯阳明,外犯太阳也。与逐胁下之饮法。
苏子霜(三钱) 香附(三钱) 桂枝尖(三钱) 旋复花(三钱) 广皮(三钱) 小枳实(二钱) 降香末(三钱) 青皮(二钱) 生姜(五钱) 姜半夏(五钱) 干姜(二钱)
《校注医醇剩义》:痰饮
痰饮者,先生痰而后停饮,积水为病也。人非水谷不能生活,然水气太盛,不能流行,则病亦丛生。论者谓人身所贵者水也。天一生水,乃至充周流灌,无处不到。一有瘀蓄,即如江河回曲之处,秽积聚,水道日隘,横流旁溢,必顺其性,因其势而利导之,庶得免乎泛滥,此说是矣。然谓为天一之水,充周流灌,以至于瘀蓄,则窃以为不然。夫天一之水,精也、血也、津液也,此人身之圣水,惟患其少,不患其多,安有变为痰饮之理。且停饮之人,往往呕吐,所吐之水,或清或黄,或酸或腐,动辄盈盆,天一之水,顾若此之贱且多乎!盖水谷入胃,除散精之外,其势下趋,由小肠而膀胱,乃气化而出,无所为饮也。惟脾有积湿,胃有蕴热,湿与热交蒸,脾胃中先有顽痰,胶粘不解,然后入胃之水遇痰而停,不能疾趋于下,日积月累,饮乃由是而成。又况嗜茶太过者,湿伤脾;嗜酒太过者,热伤胃;过嗜生冷者,寒伤脾胃;各各不同。而于是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留饮、伏饮,遂由浅入深,而酿成痼疾矣。其见症与治法,均列于后。
《校注医醇剩义》:痰饮
痰饮者,水从胃出,下走肠间,辘辘有声,胸中微痞,头目作眩,桂术二陈汤主之。
桂术二陈汤(自制)
桂枝(八分) 白术(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枳实(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牛膝(一钱五分) 车前(二钱) 姜(三片)
此方以苓桂术甘、二陈去甘草,以桂枝开太阳,以白术健脾土,治痰饮之本也。去甘草者,欲其速,不欲其缓,欲其通、不欲其满也。姜所以佐桂,枳所以佐橘。车前、泽泻、牛膝所以导水气下行,不嫌其凉者,有姜、桂在焉。祖怡注。
《血证论》:痰饮
痰饮之证.已详于咳血咯血咳嗽诸条.兹因失血诸人.无不兼痰饮者.故更言之.不惮烦复.
痰饮者.水之所聚也.人身饮食之水.由口入.由膀胱出.肺气布散之.脾气渗利之.肾气蒸化之.是以泻而不留也.此水不留.则无饮邪矣.人身津液之水.生于肾中.寄居胞室.随气而上.布于肺经.是为津液.津液散布.则不凝结而为痰矣.
上焦血虚火盛.则炼结津液.凝聚成痰.肺为之枯.咳逆发热.稠粘滞塞.此由血虚不能养心.则心火亢甚.克制肺金.津液不得散布.因凝结而为痰也.豁痰丸治之.二陈汤加黄连黄芩柴胡栝蒌霜亦治之.玉女煎加茯苓白前旋复花.或保和丸.以滋肺.胃为燥土.燥气甚.则津结为痰.指迷茯苓丸主之.顽痰壅塞者.滚痰丸治之.
痰粘喉中哽塞不下者.名梅核气证.仲景用七气汤.理气除痰.血家病此.多兼郁火.宜指迷茯苓丸.加甘草桔梗紫苏香附旋复花薄荷射干栝蒌霜牛蒡.余按咽中乃少阴脉所绕.心经火甚.往往结聚成痰.发为梅核.宜甘桔汤.加射干山栀子茯神连翘薄荷.再用半夏一大枚切片.醋煮三沸.去半夏.入麝香少许.冲前药服.又冲脉亦挟咽中.若是冲气上逆.壅于咽中.而为梅核.必见颊赤气喘等证.审其挟水饮而上者.桂苓甘草五味汤治之.审其挟痰火而上者.猪苓汤.加梅粉栝蒌霜旋复花治之.
夫痰为津液所凝.而津液之生原于肾.下焦血虚气热.津液不升.火沸为痰猪苓汤.地黄汤.加川贝母五味子麦冬旋复花款冬花海蛤粉牛膝白前龙骨牡蛎黄柏知母等药.
饮由水气停蓄.其责在于膀胱.若膀胱之水.因寒上泛.胸腹漉漉有声.喉中潮响.咳嗽哮吼等.此为土不治水.肺受其惫.通用二陈汤治之.六君子汤.真武汤.小青龙汤.治之.
按失血之人.由于阴虚火旺.少病寒饮者.即或咳吐涎水.审其脉滑数心烦热者.仍是火盛水溢.火逆之至.是以水逆之甚也.其治法清火泻水.兼而行之.宜葶苈大枣泻肺汤.消化丸.及二陈汤.加芩连柴胡白前根.参看咳嗽诸条乃详.
《也是山人医案》:痰饮
□
凌(六三)背寒胁痛.咳暮剧.并不渴饮.此属饮邪.
粗桂枝(一钱) 杏仁(二钱) 五味子(三分) 淡干姜(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炙草(五分) 茯苓(三钱)
□
管(四九)脉象沉弦.背寒肢冷.咳嗽暮剧.并不饮渴.此属饮邪.议温药和之.
粗桂枝(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炙草(五分) 杏仁(二钱) 枳实(一钱) 茯苓(三钱) 淡干姜(五分)
《叶天士医案精华》:痰饮
昔肥今瘦为饮.仲景云.脉沉而弦.是为饮家.男子向老.下元先亏.气不收摄.则痰饮上泛.饮与气涌.斯为咳矣.今医见嗽.辄以清肺降气消痰.久而不效.更与滋阴.不明痰饮.皆属浊阴之化.滋则堆砌.助浊滞气.试述着枕咳呛一端.知身体卧着.上气不平.必下冲上逆.其痰饮伏于至阴之界.肾脏络病无疑.形寒畏风.阳气微弱.而藩篱疏撤.仲景有要言不烦.曰.饮邪必用温药和之.更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读圣经.焉知此理.
桂苓甘术汤
□
脉弦右濡.阳微恶寒.饮浊上干.咳吐涎沫.且食减胃衰.寒疝窃踞.阴浊见症.岂止一端.喻嘉言谓浊阴上加于天.非离照当空.氛雾焉得退避.反以地黄五味.阴药附和其阴.阴霾冲逆肆虐.饮邪滔天莫制.议以仲景熟附配生姜法.扫群阴以驱饮邪.维阳气以立基本.况尊年尤宜急护真阳为主.
人参 茯苓 熟附子 生姜汁 南枣
□
十二月间.诊得阳微浊饮.上干为咳.不能卧.曾用小青龙汤.减去麻黄细辛.服后已得着枕而卧.想更医接用.不明治饮方法.交惊蛰阳气发泄.病势更炽.顷诊脉来濡弱无神.痰饮咳逆未已.谅非前法可效.宗仲景真武汤法.以熟附配生姜.通阳逐饮立法.
真武汤去白术加人参
□
脉弦右涩.面亮舌白.口干不喜饮.头重岑岑然.胸脘痹塞而痛.得嗳气稍舒.酒客谷少中虚.痰饮聚蓄.当此夏令.地气上升.饮邪挟气.上阻清空.遂令前症之来.金匮云.脉弦为饮.色鲜明者为留饮.口干不欲饮水者.此为饮邪未去故也.况 汗出.岂是风寒.春夏温邪.辛温发散为大禁.自云身体空飘.年已六旬有四.辛散以泄其阳.不亦左乎.
半夏 姜汁 川连 吴萸 茯苓 枳实 竹沥
□
远客路途.风寒外受.热气内蒸.痰饮日聚于脏之外.脉络之中.凡遇风冷.或曝烈日.或劳碌身体.心事不宁.扰动络中宿饮.饮泛气逆咳嗽.气塞喉底.胸膈不思食物.着枕呛吐稠痰.气降自愈.病名哮喘伏饮.治当得宜.除根不速.到老年仍受其累耳.
小青龙汤去细辛
□
冬温.阳不潜伏.伏饮上泛.仲景云.脉沉属饮.面色鲜明为饮.饮家咳甚.当治其饮.不当治咳.缘年高下焦根蒂已虚.因温暖气泄.不主收藏.饮邪上扰乘肺.肺气不降.一身之气交阻.熏灼不休.络血上涌.经云.不得卧.卧则喘甚痹塞.乃肺气之逆乱也.若以见病图病.昧于色诊候气.必致由咳变幻.腹肿胀满.渐不可挽.明眼医者.勿得忽为泛泛可也.兹就管见.略述大意.议开太阳.以使饮浊下趋.仍无碍于冬温.从仲景小青龙越脾合法.
杏仁 茯苓 苡仁 炒半夏 桂枝木 石膏 白芍 炙草
□
伏饮阴浊上干.因春地气主升而发.呕吐不饥.自然脾胃受伤.六君子宣补.方法未尝不妙.今诊得吸气甚微.小溲晨通暮癃.足跗浮肿.其腑中之气开阖失司.最虑中满.夫太阳司开.阳明司阖.浊阴弥漫.通腑即是通阳.仿仲景开太阳一法.
牡蛎 泽泻 防己 茯苓 五味 干姜
□
夏至节.两关脉弦长.五火燔燎.而肝阳胃阳尤甚.动怒抽掣为肝病.食辛香浓味.即病至.胃病使然.痰火根深.非顷刻可除.惟静养勿恚忿.薄味以清里.此病发之势必缓.由渐加功议药.乃近理治法.
羚羊角 犀角 川连 郁金 山栀 北秦皮 牛黄 胆星 橘红 生石膏 寒水石 金箔 方诸水法丸竹叶灯心汤送下
□
病起痰饮.渐为咳嗽外寒.遇劳倦即发.发必胸膈气胀.吐出稀涎浊沫.病退则痰浓.气降乃已.凡饮邪皆阴浊凝聚.两年之久.渐渐腹中痞闷妨食.肛门尻骨.坐则无恙.行动站立.时时气坠.若欲大便.显系肾虚不能收摄.惑于在前见痰治嗽.苟非辛解.即属寒降.乃致养成锢疾.
肾气汤加紫衣胡桃 沉香汁
《医学从众录》:痰饮
王节斋曰∶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余又从而续之曰∶“痰之成,气也,贮于肺。(俗云∶治痰先治气,谓调其肺气,使之清肃下行也。又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此六语,堪为痰病之纲领。大抵脾肺分其虚实,肾脏辨其水火。肺实者,肺有邪也。若非寒邪,即火邪。寒邪,六安煎、小青龙汤。火邪,清肺饮、清燥救肺汤治之。肺虚者,本脏自虚,治节不行,而痰聚之。或从脾以治之,为扶土生金之法。或从肾以治之,为补子救母之法。盖肺,天也,脾,地也,地气上升,则天气下降。肺,天也,肾,水也,天体不连地而连水。《内经》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以明水天一气也。脾土太过,气滞郁热而生痰,宜王节斋化痰丸主之。脾土不及,气虚不运,食少化迟而生痰者,宜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半夏、茯苓、枳实主之。肾具水火,赵养葵曰∶非水泛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之异耳。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上泛滥为痰,是无火也,故用八味丸以补肾火。阴虚火动,则水沸腾,动于肾者,犹龙火之出于海,龙兴而水附;动于肝者,犹雷火之出于地,疾风豪雨,水随波涌而为痰,是有火也,故用六味丸补水以配火,此不治痰之标,而治痰之本也。然则有火之痰,与无火之痰,何以辨之,曰∶无火者,纯是清水,有火者,中有重浊白沫为别耳。
长孙男心典按∶痰起于肾,而动于脾,聚于肺,分之则有上中下之殊,合之则一以贯之也。痰者,水也,治肾是使水归其壑,治脾是筑以防堤,治肺是导水必自高源也。
化痰丸(方见《三字经》)
王节斋曰∶古人用二陈汤为治痰通用,所以实脾燥湿,治其标也,然以之治湿痰、寒痰、痰饮、痰涎,则固是矣。若夫痰因火上,肺气不清,咳嗽时作,及老痰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间,吐咯难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于上焦,肺气被郁,故其津液之随气而升者,为火熏蒸,凝浊郁结而成,岁月积久,根深蒂固,故名老名郁。此方开其郁,降其火,清润肺金,而消凝结之痰,缓以治之。
六味丸 八味丸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各见《时方》)
理中丸(方见《伤寒》)
清肺饮
贝母(去心) 桔梗 橘红 茯苓 甘草 桑白皮 杏仁
水煎服。
仲景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后人不明四饮之义,加留饮为五饮,不知留饮即痰饮也。)
次男元犀按∶仲景《金匮要略》,分辨详尽,方治神奇,学人宜细心体认。今为初学立法,难以语上,不得不俯以从时,而寻其简要,只四字可以蔽其义,曰∶微甚虚实。微甚者,以病势而言;虚实者,以病患之身体而言也。饮之微者,小青龙驱之于外,真武汤镇之于内,再以倍术丸以燥之,五苓散以利之,桂苓术甘汤以化之,可以收功矣。饮之甚者,邪伏于背俞高处,内与中气相通,外与表气相接,故邪动即大队俱起,势如伏兵,此当表里并治,宜小青龙汤,又木防己去石膏加芒硝茯苓汤治之。又当上下分治,喘不能息,气闭上也。宜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腹满肠间有水,气闭于下也,宜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主之。如饮甚内痛,必用十枣汤之峻,方可捣其巢穴,此治饮之大略也。又当察其人之虚实,以为用药轻重缓急之准。
叶天士曰∶饮为阴邪,非离照当空,氛雾焉能退避。若以地黄、五味阴药,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制,宜附子、人参、茯苓、大枣配生姜汁,除阴维阳为妙。
次孙男心兰按∶叶天士此论,为饮症之虚者而言。
又仲师云∶微饮气短,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此二句可为治虚饮之法。
仲景治痰饮咳嗽诸方,列喘症门,宜细心研究。
倍术丸
白术(炒二两) 桂心 干姜(炒,各一两)
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加至三十五丸,食前服。
小青龙汤 五苓散(方各见《伤寒》)
木防己汤(方见《金匮》)
开三焦水结,通上中下之气属虚者。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水邪实结,愈而复发。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
程氏曰∶防己、椒目导饮于前,清者从小便而出,大黄、葶苈推饮于后,浊者从大便而下,此前后分消,则腹满减而水饮行,脾气转而津液生矣。
肾气丸
苓桂术甘汤
治胸胁支满目眩,并治饮邪阻滞心肺之阳,令呼气短。
甘遂半夏汤
治饮邪流连不去,心下坚满。
程氏曰∶留者行之,用甘遂以决水饮,结者散之,用半夏散痰饮,甘遂之性直达,恐其过于行水,缓以甘草、白蜜之甘,坚以芍药之苦,虽甘草、甘遂相反,而实以相使,此苦坚甘缓,约之之法也。《灵枢经》曰∶约方犹约囊,斯之谓欤?
尤氏曰∶甘草与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盖欲其一战而留饮尽去,因相激而相成也,白芍、白蜜不特安中。亦缓毒药耳。
十枣汤
治悬饮内痛,亦治支饮。
大青龙汤
治溢饮之病属经,表属热者,宜此凉发之。
泽泻汤
支饮虽不中正,而迫近于心,饮邪上乘清阳之位,其人苦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旋转而乍见眩黑也,宜此汤主之。
浓朴大黄汤
治支饮胸满。(支饮原不中正,饮盛则偏者,不偏故直驱之从大便出。)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支饮不得息。
小半夏汤(各方见《金匮》)
治心下支饮,呕而不渴。
茯苓饮(《外台》)
治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此方最妙。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橘皮(一钱二分五厘) 生姜(二钱)
水二杯,煎七分服,一日三服。
《三因》白散(方见《三字经》)
梨藕汁膏
治痰嗽诸虚,奇验如神。
梨汁 藕粉 萝卜汁 生姜 人乳 白糖 砂糖 童便(各四两)
将八味放瓷瓶内,用炭火熬煎至一斤为止,每日空心百滚汤调下四五钱,服完即愈,能常服则精神强健,永无虚损。
款冬冰糖汤
小儿吼嗽,并大人咳嗽方。
款冬花(三钱) 晶糖(五钱)
将二味放茶壶内,泡汤当茶吃,自然渐愈。
海浮石滑石散
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并治大人等症。
海浮石 飞滑石 杏仁(各四钱) 薄荷(二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
人参冬梨方
治痰火骨蒸,吐血,不足之证,重十服八服即愈。
人参 天冬 麦冬(各一钱五分) 茯苓(五分) 杏仁(二枚,去皮尖) 红枣(二枚,去核) 莲子(六枚,去皮心) 人乳(二匙) 白蜜(三匙) 大甜梨(一个,削刀挖去心)
将前药制碎,纳梨内,仍以梨盖盖之,用绵纸封固,饭上蒸熟,日间吃其药,临卧吃此梨。
青黛蛤粉丸
治咳嗽吐痰,面鼻发红者,一服即愈,其效如神。
青黛(水飞极细,晒干,再研,用三四钱) 蛤粉(三钱)
二味炼蜜为丸,如指头大,临卧口噙三丸。
枇杷蜜汤
治痰火。
用枇杷五十叶,去毛,水五十杯,煎至五六杯,再重汤炖至三四杯,每药三茶匙,冬蜜一茶匙调下。
姜糖汤(各方见《种福堂》)
治老人上气喘嗽,不得卧。
生姜汁(五两) 黑砂糖(四两)
用水煎二十沸,时服半匙,渐渐咽之。
五味子汤
治伤燥,咳唾中有血,牵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研)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竹茹 桑根皮 续断(各一钱) 生地(二钱) 赤小豆(一撮)
上九味,水煎空心服,《秘旨》加白蜜一匙。
长孙男心典按∶赤豆易生扁豆五钱,囫囵不研,最能退热补肺,但有寒热往来忌之。去续断、赤豆、地黄,加葳蕤、门冬、干姜、细辛,亦妙。
麦门冬汤(各见《千金》)
治大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膈胀满上气,羸瘦,五心烦热,渴而便秘。
麦冬(二钱,去心) 桔梗 桑根皮 半夏 生地 紫菀茸 竹茹(各一钱) 麻黄(七分,去根节) 甘草(五分,炙) 五味子(十粒,研) 生姜(一片)
上十一味,水煎,空心服。
《医学实在易》:痰饮
二陈汤 治痰饮及诸般咳嗽之通剂。
茯苓(四钱) 半夏(二钱五分) 陈皮(一钱五分) 炙草(一钱
加生姜四片,枣三枚,水煎服(钱数新定。
滚痰丸 治老痰顽痰变生诸种怪病。
青礞石(打略碎,入瓷瓶,加焰硝一两,以盐泥封固 红,取出研飞净三两) 大枣(酒蒸八两) 黄芩(酒洗,各八两) 沉香(一两
水泛为丸,每服一钱五分,仰卧而勿行动,二时许方行动饮食,服后喉间稠粘塞,乃药与病相拒,少顷自愈。
桂苓甘术汤 治痰饮头晕,欲呕,心下悸,小便不利等症。
茯苓(四钱) 白术 桂枝(各三钱) 炙草(一钱五分
水煎服(钱数新定。
桂附八味丸(即肾气丸) 治肾虚诸病,但小便不利者宜之。
熟地黄(四两) 山茱肉 怀山药(各二两) 茯苓 丹皮 泽泻(各一两半) 附子(泡) 肉桂(各五钱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以美膳压之。
王肯堂云∶“相火寄于命门,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因嗜欲竭乏,火无所附,故厥而上行。”桂附与火同气,而其气辛,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道,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火必降下矣。且火从肾出者,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而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巴蜀有火并焉,得水则炽,得火则熄,则桂附者,固治浮游相火之正剂欤。
神仙坠痰丸
黑牵牛(取头末,三两) 皂角(酥炙) 白术(生各一两
为末,水丸梧子大,酒下三、五十丸。
控涎丹
甘遂 大戟 白芥子(各等分
糊丸,临卧姜汤服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数。
十枣汤(见《伤寒论》
礞石滚痰(见上)
青礞石丸(攻) 治食积成痰。
青礞石(敲碎,如枣子大,以焰硝二两,同入瓦罐, 黄色) 茯苓 天南星(慢火煨制) 黄芩(各五钱) 风化硝(三钱,盆洗者,冬月以绢袋盛,悬风前化之
上为细末,神曲糊入姜汁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一方有枳实,倍礞石。
竹沥丸
半夏 陈皮 白术 茯苓 大黄 黄芩 人参 炙草 青礞石(制法同前方,各一两) 沉香(五钱)
末之,以竹沥一大碗半,姜汁三匙,拌匀晒干,如此五、六度,仍以竹沥、姜汁糊丸小豆大,每百丸,临卧姜汤下。
按∶沉香似宜于临制时入之,久晒恐泄香味。
半夏丸(消) 治膈痰结实,满闷喘逆。
半夏(姜汁制,五两) 皂荚(五挺,去皮揉水煮半夏) 生姜(五两,同半夏捣作饼,炙干
为末,蜜为丸如梧子大,姜汤下二十丸。
导痰丸(消) 二陈汤 六君子汤(和) 此条宜香炒六君子汤 济生肾气丸(补) 桂苓甘术汤
沉香茯苓丸(温) 温脾胃,利胸膈,和气血。
沉香(一两) 茯苓 半夏 人参 丁香(各二两) 甘草 陈皮 槟榔 肉豆蔻(煨,各五钱蜜丸(姜汤下二十丸。
本事神仙丸
茅山苍术(一斤,去皮为末) 生芝麻(半两,水淘净,研滤取末) 大枣(十五枚,煮烂,去皮核,研)
三味拌和,乘热入臼杵,丸如梧子大,干之,每日空服温汤吞下五十丸,加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雀、蛤。初服心膈微燥,进山栀散一服不燥矣山栀干为末,沸汤点服。
许叔微云∶“予平生有二疾∶一则脏腑下血,二则膈中停饮。血有时而止,停饮则无时而愈。始因年少时夜坐为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饮食多坠向左边。中夜以后,稍困乏,则饮酒两,三杯,既卧就枕,又向左边侧睡。气壮盛时殊不觉,三、五年后,觉酒止从左边下,漉漉有声,胁痛,饮食殊减,十数日必呕吐数升酸水,暑月止是右边身有汗, 常润,左边病处绝燥。遍访名医及海上方,服之少有验,间或中病,止得月余复作,其补则如天雄、附子、矾石,其利则如牵牛、大戟、甘遂,备尝之矣。予后揣度之,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料臼,不盈料不行,水盈料而后行者也。清者可行,浊者依然停蓄,盖下无路以决之也,是以积之五、七日,必稍吐去而稍宽,数日复作。夫脾土恶湿,而水则流湿,莫若燥脾以胜湿,崇土以填料臼,则疾当去矣。于是悉屏诸药,一味服苍术,三月而疾愈。自此一向服数年,不呕不吐,胸膈宽,饮痰如故,暑月汗周体而身凉,饮亦当中下。前此饮渍于肝,目亦多昏眩,其后灯下能书细字,皆苍术之力也。予初用茅术,半年后止用燥烈味极辛者,削去皮不浸,极有力而亦自然不燥也。山栀散用山栀一味,干为之末,沸汤点服。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边,时或运转,亦消息之法。”
二陈加黄芩、连翘、山栀、桔梗、薄荷汤(清
王节斋化痰丸(润) 治郁痰老痰稠粘,难于咯唾。
天门冬 酒芩 栝蒌仁 橘红 海石粉(各一两半) 香附(盐水炒) 芒硝 桔梗 连翘(各五钱) 青黛(二钱
炼蜜入生姜汁少许和丸,细嚼一丸,清汤下。
《医学心悟》:痰饮
凡病未有不发热,不生痰者。是痰与热,乃杂病兼见之症,似无容专立法门矣。然而有杂病轻而痰饮重,则专以痰饮为主治。书有五痰之名,以五脏分主之也;五饮之名,随症见也。其实犹未确当,大抵痰以燥湿为分;饮以表里为别。湿痰滑而易出,多生于脾,脾实则消之,二陈汤,甚则滚痰丸;脾虚则补之,六君子汤。兼寒、兼热,随症加药。燥痰涩而难出,多生于肺,肺燥,则润之,贝母栝蒌散。肺受火刑,不能下降以致真水上泛,则滋其阴六味丸。饮有在表者,干呕,发热而咳,面目、四肢浮肿,香苏五皮散。饮有在里者,或停心下,或伏两腋,咳则相引而痛,或走肠间,辘辘有声,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随其部位而分治之。此治痰饮之大法也。书云∶治痰须理脾,以痰属湿,脾土旺则能胜湿耳。治痰如此饮亦宜然。然脾经痰饮,当健脾以祛其湿。若肾虚水泛,为痰为饮者,必滋其肾。肾水不足,则用六味;若命门真火衰微,寒痰上泛者,则用八味肾气丸,补火生土,开胃家之关,导泉水下流而痰饮自消矣。
《医学摘粹》:痰饮
痰饮者,肺肾之病也。其根由于土湿,盖肺气降而化水,肾水升而化气,一自阳衰土湿,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痰饮伏留,清道堵塞,此壅嗽发喘,息短胸满,眠食非旧,喜怒乖常,诸变证所由作也。如痰饮伏留而胀满者,以姜苓半夏汤主之,或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如痰饮停滞而喘喇者,以小青龙汤主之,或以麻黄射干汤主之。如饮积于上,气不化水,致饮留心下而化痰者,以桂苓甘术汤主之。如饮积于下,水不化气,致饮泛胸中而化痰者,以真武汤主之。如水饮停瘀脏腑,上在胸膈,宜泄其气分者,以十枣汤主之。下在脐腹,宜泄于水道者,以猪苓汤主之。流溢经络,宜泄于汗孔者,以五苓散主之。
如一切痰饮可吐者,以瓜蒂散主之。
姜苓半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一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生姜(三钱)陈皮(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上热者,加黄芩、贝母。下寒者,佐干姜、附子。宿痰胶固难行者,加枳实开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 (方见喘促) 小青龙汤 (方见《伤寒》) 麻黄射干汤 (方见《金匮》)
桂苓甘术汤
茯苓(四钱) 白术(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一钱半炙) 水煎大半杯,温服。
真武汤
茯苓(三钱) 白芍(三钱) 生姜(三钱) 白术(二钱) 附子(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十枣汤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异筛,秤末,合和之。水二杯,先煮大枣十枚,至七分,去渣滓,纳药末。强人服八九分,羸人服五六分,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明日更服,加三分,利后糜粥自养。
猪苓汤(方见瘟疫)
五苓散
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桂枝(半两) 茯苓(十八铢) 共为末,以白饮和服三钱,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按∶白饮即白开水)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上各等分为末,取二钱,以香豉一撮,用热汤煮作稀糜,和药散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家,不可与之。
《医学摘粹》:痰饮
〔痰饮提纲〕 胸中痰饮有由成,此病多因肺肾生,气水停留全不化,偶增喘嗽令人惊。
小半夏加茯苓汤
(证附) 痰饮停留胀满时,法宜姜夏茯苓施,填胸浊气全能治,用药无多效出奇。
姜苓半夏汤
(证同上 方见心腹痛)
小青龙证
(方见伤寒) 内停痰饮病非轻,咳嗽还兼喘逆生,此证须将何药治,小青龙用患能平。
射干麻黄汤
(证附) 麻黄达表可驱寒,紫菀款冬并射干,半夏更兼姜细味,因痰喘嗽治能安。
桂苓甘术汤
(证附) 水饮停留化作痰,治须术桂合苓甘,扶阳去湿惟求本,立法谁将奥义谙。
真武证
(方见伤寒) 肾阳不化水停时,上泛为痰势甚危,治法务当求病本,汤煎真武总相宜。
十枣汤
(方见伤寒) 水饮如停脏腑中,上居胸膈速宜攻,泄其气分真良法,十枣汤投大有功。
猪苓证
(方见伤寒) 积饮如停脐腹时,泄从水道法尤奇,猪苓汤用真神妙,奥义精微世莫知。
五苓证
(方见伤寒) 胸内素多水饮停,浸淫渐入络兼经,泄从汗孔须何药,对证偏宜用五苓。
瓜蒂证
(方见伤寒) 腹中痰饮有多端,在胃停留入食难,吐法须将瓜蒂用,一经服后遽然安。
《医学正传》:痰饮
论
《内经》曰∶诸气愤郁,皆属肺金。盖肺气郁则成热,热盛则生痰。丹溪曰∶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此为痞、为痛、为噎膈翻胃之次第也。王隐君曰∶痰证古今未详,方书虽有悬饮、留饮、支饮、痰饮诸饮之异,而莫知其为病之源。或头风目昏。眩运耳鸣,或口眼蠕动,眉棱耳叶瘙痒,或四肢游风肿硬,似痛非痛,或为齿颊痒痛,牙床浮肿而痛痒不一,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色似煤 ,形如破絮桃胶蚬肉之类,或心下如停冰雪,心头冷痛时作,或梦寐奇怪鬼魅之状,或足腕酸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烦疼,并无常所,乃至手麻臂痛,状若挫闪,或脊中每有一掌如冰冻之寒痛者,或浑身习习如虫行者,或眼沿涩痒,口糜舌烂,甚为喉闭等证,又或绕项结核,似 非 ,或胸腹间如有二气交纽,噎塞烦闷,有如烟气上冲,头面烘热,或为失志颠狂,或为中风瘫痪,或为劳瘵荏苒之疾,或为风痹及香港脚之候,或心下怔忡,惊悸如畏人将捕,或喘嗽呕吐,或呕冷涎绿水黑汁,甚为肺痈肠毒便脓挛跛,其为内外疾病,非止百端,皆痰之所致也。盖津液既凝为痰为饮,而汹涌上焦,故口燥咽干;流而之下,则大小便闭塞,面如枯骨,毛发焦干。妇人则经闭不通,小儿则惊痫搐搦。治法宜先逐去败痰,然后看虚实调理,故制沉香滚痰丸,为通治三焦痰饮之要药也。愚窃以其论证固详,不问虚实而以一峻药攻之,恐未中乎肯綮也欤。
盖资禀有浓薄,病邪有浅深,一或失手,何以收救。故丹溪有曰∶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反易生而多矣。又曰∶中焦有食积与痰而生病者,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便攻,攻尽则愈虚而病剧。夫滚痰丸,止可投之于形气壮实、痰积胶固为病者;若气体虚弱之人,决不可轻用也。慎之慎之!
脉法
《要略》云∶脉双弦者,寒饮也。(或大下后善虚。)其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又云∶脉浮而细滑者,伤饮。脉弦数有寒饮,春夏难治。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走痛,脉沉者,有留饮。
陈无择云∶饮脉皆弦微沉滑。
或云∶左右手关前脉浮弦大而实者,膈上有稠痰也,宜吐之自愈。
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炭烟熏黑者,亦痰也。
丹溪曰∶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涩也。卒难得开,必费调理。
方法
丹溪曰∶有热痰,有湿痰,有酒痰,有食积痰,有风痰,有寒痰,有老痰。
热痰,用青黛、黄连及用青礞石丸最捷。
湿痰,身多软,而重用苍术、白术。又曰∶湿痰,用黄芩、香附、半夏、贝母。热痰,加栝蒌、青黛。
酒痰,用栝蒌、青黛,蜜丸噙化。
食积痰,用神曲、麦牙、山楂,或化痰丸、消积药攻之。
风痰,用南星、白附子。
寒痰用半夏。(卢氏注曰∶凝结清冷,其状若寒,非寒也。然亦有用温药者,盖寒因热用,使引导无捍格也。)
老痰,用海石、香附、半夏、栝蒌、五倍子。一云∶五倍子佐他药,大治顽痰。
痰结核在咽喉,嗽而不能出,化痰药加咸能软坚之味,栝蒌仁、杏仁、海石、桔梗、连翘,少佐以朴硝、姜汁,蜜丸噙化。
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行。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故无处不到。
脉浮当吐,痰在膈上必用吐,胶固稠浊必用吐,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
凡吐法,宜先升提其气,用防风、山栀、川芎、桔梗、芽茶、生姜之类,或就以此药探吐。吐时,须先以布勒腰腹,而于不通风处行之。
吐法,用萝卜子半升擂,和以浆水一碗,去渣,入少油与蜜,温服。或用虾半斤,入酱、葱、姜等物料,水煮,先吃虾,后饮汁,少时以鹅翎探吐。其鹅翎须先以桐油浸,而以皂角水洗,晒干待用。如服瓜蒂、藜芦等药,不用探法,自吐。
凡虚弱人,中焦有痰,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便攻,攻尽则愈虚。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反易生而多。
许学士用苍术治痰挟瘀血成窠囊,行痰极效。(即神术丸也。)
油炒半夏,大治湿痰,又治喘、心痛,粥丸,生姜汤下。
□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六条)
□
燥湿痰星夏丸
南星 半夏(各一两) 海蛤粉(三两)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青黛为衣,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送下。
中和丸 治湿痰气热。
苍术 黄芩 半夏 香附(各等分)
上为细末,姜汁调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送下。
小胃丹
上可取胸膈之痰,下可利肠胃之痰。能损胃不食,胃气虚而少食者,不可用。
大黄(酒拌,湿纸裹,煨熟焙干,再以酒炒润,一两五钱) 黄柏(炒褐色,二两) 甘遂(面裹煨熟,去面。)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许,洗净晒干用) 芫花(醋拌经宿,炒黑勿焦,各一两)
上为细末,粥丸麻子大,每服十丸,温汤送下。
坠痰丸 能利痰,从谷道中出。
风化硝 枳实(麸炒黄色) 黑牵牛(取头末,五钱) 生白矾(三钱) 猪牙皂角(去皮弦酥炙黄,三钱)
一本有贝母三钱上为细末,莱菔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鸡鸣时服,先见屎,次见痰(古方无硝、枳,而用水丸,分两亦不同。)
青礞石丸 能化痰降痰。一云治食积,去湿痰。
青礞石(敲碎如骰子大,以焰硝同入锅, 黄色) 茯苓 半夏(汤泡七次去皮脐) 南星(慢火煨裂) 黄芩(各五钱) 风化硝(三钱,盆净者,冬月以绢袋盛,悬风前化之)
上为细末,神曲糊入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送下。此药重在风化硝。一方加苍术五钱,滑石一两。一方无南星,有白术。一方有枳实,倍青礞石。
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黄芩治痰,假其下火也。天花粉,大能降上膈热痰。海粉,热痰能降,湿痰能燥,顽痰能消。
人中黄,饭丸,如绿豆大,每服十数丸,白汤送下,能降阴火,清痰,又治食积。
痰因火盛逆上,治火为先,白术、黄芩、石膏之类。
凡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补血制相火,其痰自除,血药必用姜汁传送。
痰成块、吐咯不出、气郁滞者,难治。
脾虚者清中气,二陈汤加白术之类,兼用提药。
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二陈汤 一身之痰都管,治痰之要药也。欲下行加引下药,上行加引上药(引上,柴胡、升麻、防风之类。引下,黄柏、木通、防己之类)。又曰∶二陈加升提之药,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
陈皮(去白,一钱) 半夏(汤泡七次,二钱) 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
(以上丹溪方法又七条)
□
导痰汤(局方) 治风湿痰等证。
半夏(二钱,汤泡七次) 南星(煨裂) 橘红(去白) 枳壳(麸炒黄色)甘草(炙) 茯苓(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如久嗽肺燥热者,去半夏,加五味子九枚,杏仁五分。
千缗汤(局方) 治风痰壅盛。
半夏(汤泡七次,七个四破) 皂角(一寸,去皮炒黄) 甘草(炙,一寸)
上细切,作一服,入生姜三片,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利膈化痰丸(丹溪)
南星(煨裂) 蛤粉 半夏(汤泡) 贝母(去心) 栝蒌仁(去壳) 香附(去皮,童便浸) 皂角(去皮弦) 杏仁(去皮尖,炒) 青黛(各等分)
上以前六味研为细末,却以皂角杵碎煎浓汁,擂杏仁如泥,再以姜汁和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滚痰丸(王隐君方) 治湿热、食积,成窠囊、老痰。
大黄(酒拌蒸) 黄芩(去朽,各半斤) 沉香(五钱) 礞石(硝 黄金色,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强弱,加减丸数。
神术丸(丹溪) 治痰饮。
苍术(一斤,米泔浸) 生芝麻(五钱,用水二小盏研细取浆) 大枣(十五枚,煮肉研细)
上以苍术焙干为末,然后以芝麻浆及枣肉和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汤下。
黄芩利膈丸(东垣) 除胸中热,利膈上痰。
生黄芩 炒黄芩(各一两) 半夏(汤泡七次) 泽泻(去毛) 黄连(各五分) 天南星(煨裂) 枳壳(麸炒)
陈皮(去白,各三钱) 白术(二钱) 白矾(五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入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温水下。忌酒及湿面。
蠲饮枳实丸(丹溪) 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枳实(麸炒) 半夏(泡) 陈皮(去白,各三两) 黑丑(半斤,取头末三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十枣汤(仲景) 治悬饮内痛。
芫花(醋炒黑色) 甘遂(面包水煮) 大戟(各等分)
上为细末,以水一升半,煮大枣十枚,至八合,去渣,调药末,强人一钱,弱人五分,平旦服之。不下,更加五分。
下后,以糜粥调养之。河间曰∶芫花之辛以散饮,大戟之苦以泄水,其甘遂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泄水饮之圣药也。然亦有大毒,人虚者不可轻用。
三花神 丸 治一切湿热沉积痰饮变生诸病,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风痰涎嗽,气血壅滞,不得宣通等证。人壮 气实者,可服。
甘遂(根据前制) 大戟 芫花(醋拌湿炒,各五钱) 黑丑(二两,取头末)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温水下,日三服,加至快利,利后须服,至病根尽除为度。痞闷极甚者,若便多服,则顿攻不开,转加痛闷,则当初服二丸,每服加二丸,至快利即止。
控涎丹(三因方) 治患胸背胁颈项及手足腰胯隐痛不忍,筋骨牵引钓痛,时时走易,乃是痰涎在胸膈间,随气升降,于经络中作楚而然。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误认为瘫痪者。
甘遂(去心,根据前制) 大戟(去皮) 白芥子(主上气发汗,胸膈有冷痰)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姜汤下,食后临卧服,量病患虚实加减丸数。一方名妙应丸,治惊痰,加朱砂为衣。痛甚者,加全蝎。酒痰,加雄黄、全蝎。惊气痰成块者,加穿山甲、鳖甲、玄胡索、蓬莪术。
臂痛,加木鳖子霜、桂心。热痰,加盆硝。寒痰,加丁香、胡椒、肉桂。
半夏丸 治肺热痰嗽。
栝蒌仁(另研) 半夏(汤泡七次,去皮脐焙开,各一两)
上为细末和匀,姜汁打糊为丸服。
取竹沥法∶大治热痰,及能养血清热。有痰厥不省人事几死者,得竹沥灌之遂苏,诚起死回生药也。
用水竹、早 竹(俗名雷竹。苏东坡曰∶淡竹对苦竹为文耳,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我丹溪先生存日,只用此二竹。盖取其为诸竹中之最淡者,以其笋味之甘淡也),截长二尺许,每段劈作四片,以薄砖二块排定,将竹片架于砖上,两头露一、二寸,下以烈火迫之,两头以盆盛沥,六分中加姜汁一分服之。痰热甚者,止可加半分耳。
取荆沥法∶能治热痰,功胜竹沥,但不补耳。
用黄荆截作短片,炙取沥,同上法。
□
(丹溪活套)云∶二陈汤,一身之痰,无所不治。但在上加引上药,在下加引下药。如偏头痛在右,本方加川芎、白芷、防风、荆芥、薄荷、升麻之类;在左,本方合四物汤,亦加防风、荆芥、薄荷、细辛、蔓荆子、柴胡、酒片芩之类。顶痛者,本方加川芎、 本、升麻、柴胡、蔓荆子、细辛、薄荷等药。如痰在腰胯膝下肿痛,本方加苍术、防己、木通、黄柏、萆 、川牛膝之类。如痰在胸腹中作痛或痞满,本方加白术、神曲、麦芽、砂仁之类。如痰在胁下作痛,或漉漉有声,本方加柴胡、青皮、川芎、芍药之类。如痰在经络中,或胸背手足臂膊作痛者,上加防风、羌活、葳灵仙,在下加防己、牛膝、木通之类,冬月加乌、附行经。如风痰壅盛,喘急咳咳不宁,本方加防风、羌活、南星、枳壳、皂角之类。如热痰为病,腹胀喘满,本方加黄芩、黄连、栀子、栝蒌仁、滑石、石膏、竹沥之类。如湿痰,身重倦怠,本方加苍术、白术、南星之类。如酒痰,本方加葛根、枳 、砂仁、神曲、麦芽之类。寒痰,本方加干姜、附子、益智、草豆蔻之类。气痰,本方加木香、槟榔、砂仁、枳壳、乌药、香附之类。燥痰,本方加栝蒌仁、杏仁、贝母、五味子之类。阴虚咯血痰嗽,本方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黄柏、贝母、款冬花、紫菀、马兜铃之类。如痰在中焦,作嗳气吞酸,胃脘当心而痛,或呕清水,恶心等证,本方多加白术、苍术、神曲、麦芽、川芎、砂仁、草豆蔻、枳实、猪苓、泽泻、黄连、吴茱萸、栀子仁、木香、槟榔之类,作丸服之。
□
(医案)
予侄妇何氏在室时,四月间因多食青梅,得痰饮病,日间胸膈中大痛如刀锥,至晚胸中痛止而膝KT 大痛,盖痰饮随气升降故也。一医作胃寒治,用干姜、良姜、官桂、乌、附、丁、沉辈,及煮胡椒粥间与。病日刷,加之口渴,小水淋涩。求予治,诊其六脉洪数而滑,予作清痰处治,令其急烹竹沥服。三日口不渴,小水亦不淋涩,但胸中与膝互痛如旧。用萝卜子研汁,与半碗,吐痰半升许,至夜痛尤甚于前,正丹溪所谓引动其猖狂之势耳。次日用人参芦一两,逆流水煎服,不吐。又次日与苦参煎汤服,又不吐;又与附子尖、桔梗芦,皆不吐。一日清晨,藜芦末一钱,入麝香少许,酸浆水调与,始得大吐,至次日天明,吐方定,前后得顽痰及稠饮一小桶许,其痛如脱,后以软粥将理而安。
《新修本草》:痰饮
大黄(《本经》寒,《别录》大寒)
甘遂(《本经》寒,《别录》大寒)
芒硝(《别录》大寒)
茯苓(《本经》平)
柴胡(《本经》平,《别录》微寒)
芫花(《本经》温,《别录》微温)
前胡(《别录》微寒)
术(《本经》温)
细辛(《本经》温)
旋复花(《本经》温)
浓朴(《本经》温,《别录》大温)
人参(《本经》微寒,《别录》微温)
枳实(《本经》寒,《别录》微寒)
橘皮(《本经》温)
半夏(《本经》平,《别录》生微寒、熟温)
生姜(《别录》微温)
甘竹叶(《别录》大寒)
荛华(《本经》寒,《别录》微寒)
《医理真传》:痰饮
痰饮者,水湿之别名也。脾无湿不生痰,水道清则饮不作。痰清而不胶者,胃阳不足以行水也(宜温中、理中汤)。痰黄而胶,喜生冷者,火旺而津枯也(宜鸡子黄连汤)。痰白、痰青、痰咸,皆由于阳不足(宜温、宜补)。痰臭、痰吐如丝不断,痰结如砂石者,皆由于阴亏火旺(宜五味子汤养血汤)。《金匮》列五饮之名,亦当熟看。
《杂病治例》:痰饮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亦有脾虚而痰饮作者。有五饮。
宣 寸脉实当吐。痰在上,泻亦不去,吐中有发散之意。桔梗、参芦、瓜蒂、藜芦、牙茶选用。
消导 食积∶瑞竹堂化痰丸、钱氏白饼子。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热痰∶青黛、黄连、滚痰丸,二陈加芩连。湿痰∶小胃丹、神佑丸,轻者二陈汤。寒痰∶姜桂丸、温中丸、五套丸。风痰∶青州白丸子、玉壶丸、天南星丸。惊痰∶辰砂化痰丸、保生锭子。
发散 风寒外感,金沸草散、三拗汤。因郁,参苏饮。
下 祛痰丸。有痰实似邪祟狂证,涤痰丸、大利膈丸、蠲饮枳实丸。有悬饮内痛,十枣汤,或三因控涎丹。
理气 四七汤、苏子降气汤。
滋阴 半夏止能泄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肾气丸以主之。海粉,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子,不可入煎药。
镇坠痰饮 升降阴阳 灵砂丹、黑锡丹、来复丹。
《张聿青医案》:痰饮
□
许(左) 天气温和,头晕辄剧,曾经见红,知系火风。甘凉频进,以胃药治肝,火风虽得稍杀,而脾阳为之暗损,旋运不及,遂致胃中之水湿停留,胃脘痞阻,甚则呕吐。脉象沉弦。停饮之兆,久恐延膈。
制南星 赤白苓 淡干姜 制半夏 煨天麻 川雅连 白蒺藜 炒枳壳 竹茹(姜汁炒) 白金丸(三分先服)
□
薛(左) 腹中漉漉,饮象也,口吐涎沫。良以胃气虚寒,津液不能约束,其来也渐,则其愈也难。拟以丸药缓调。
陈半六君丸,每晨服三钱,益智仁一钱,生姜三片,煎汤送下。
□
杨(左) 停饮内阻,火被水抑,不能蒸变,以致谷食不化,涌吐而出。土为火子,命火不治,则脾土不运,大便频泄。脉沉细,右尺更甚。宜理中汤。
潞党参(一钱五分) 炮姜(五分) 制附片(五分) 炒于术(二钱) 炙甘草(三分) 白茯苓(三钱)煨木香(四分)
□
虞(左) 水饮停留,控之不出,攻之不行,刻下食入倒饱,中脘痞胀, 作酸,欲吐不吐,小溲短少,便不畅行。脉象濡软。良由久病脾胃气虚,不能运旋,水谷之气,不能变化,清浊不克分渗。用介宾先生五君子煎,以补脾胃而振中阳,参分化清浊,以观动静。
吉林参(一钱) 云茯苓(四钱) 炙甘草(七分) 炒于术(二钱) 淡干姜(七分) 来复丹(一钱五分药汤送下)
【二诊】 温运脾胃,而厘清浊痛胀不退,欲吐不吐,胸中有窒闷莫名之状,大便不行,小溲涩少。脉沉细微数,舌红前半少苔。停饮日聚于上,胃液日耗于下,攻之不行,执是之故。木为水子,用刚体柔,营液既虚,则木失涵养,横暴之气,挟痰攻冲。脾胃皆受其困。再养营液,参苦辛酸以制强肝,冀其气平而痰饮默化。
干苁蓉(三钱) 炒萸肉(二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甘杞子(三钱) 茯苓(三钱) 白芍(土炒二钱)安胃丸(三钱分二次服)
【三诊】 痰饮结聚于上,肝气纵横于下,以手探吐,痰出略舒,而仍腹满作胀。经谓浊气在上,则生 胀又谓在上者因而越之。姑再遵此立方。
炒于术(二钱) 陈皮(二钱) 石菖蒲(一钱五分) 川朴(二钱) 生熟草(各三分) 广藿梗(四钱)
六味研末,每服三钱。甜瓜蒂一两,赤小豆一两,二味微炒黄色,研细,另服三钱。均开水调送下。
【四诊】 肝气挟饮内阻,吐出痰涎甚多。所有痰涎,当从涌出,而胸膈仍然不舒,噫出腐气。脉象濡弱。良由屡次挖之使呕,胃中之气阴安得不亏,谷气不能变化,酿为腐气。未可漫投消导,用金匮大半夏汤,以通补阳明,而推扬谷气,参重以镇逆,咸以软痞。
吉林参(八分) 代赭石(四钱) 蜜炙干姜(三分) 炙甘草(五分) 制半夏(二钱) 旋复花(三钱包)炒木瓜皮(一钱五分) 橘白(一钱) 南枣(三枚) 白蜜(一钱五分入煎)
□
朱(左) 停饮感寒复发,由脘痛而致呕吐,间日必发,发则脘中不舒,或觉作痛,呕出涎水,方得暂舒。胃无通降之权,饮食因而降序,股肉因而消瘦。脉象沉弦,舌苔白腻,中心浮浊。水饮不化,阳气不能旋运。
拟分化清浊,兼通胃阳。
制半夏(三钱) 茯苓(五钱) 大腹皮(二钱) 广皮(一钱) 干姜(盐水炒五分) 白蔻仁(五分)公丁香(三分) 猪苓(二钱) 来复丹(一钱五分开水先送下)
【二诊】 分化清浊,药进之后,呕出涎水甚多,此病聚于中,不能不出者。既呕之后,至今三日,食未反出,药病不可谓不投。水饮之气,非温不化,再参马元仪法。
上徭桂(五分去粗皮药汁另煎) 制半夏(二钱) 云茯苓(五钱) 公丁香(三分) 淡干姜(七分)大腹皮(二钱) 建泽泻(一钱五分) 淡吴萸(五分) 来复丹(三钱开水先送下)
【三诊】 呕吐暂定,而水气不化,中阳不旋,中脘作痛。脉沉细,苔白质腻。温理中阳,固是定局,然水饮盘踞,阳气何由得宣。再从温化之中,稍寓攻逐之意。
淡吴萸(五分) 陈皮(一钱) 茯苓(四钱) 大腹皮(二钱) 制半夏(二钱) 公丁香(三分)淡干姜(七分) 白蔻仁(六分研后入) 制香附(二钱) 上沉香(三分) 黑丑(四分二味研细末生姜汤分二次下)
【四诊】 温理中阳,兼逐饮邪,阳气转旋,脘痛已止。然正气暗亏,气不得化,小溲不畅。再参扶持中气,以期气化则水湿亦化。
吉林参(另煎冲八分) 茯苓(四钱) 川桂枝(六分) 白蔻仁(六分研后入) 淡干姜(七分) 泽泻(一钱五分) 公丁香(五分) 高良姜(五分) 老姜(三片)
改方仍呕 良姜(七分) 广皮(一钱) 公丁香(三分) 制半夏(二钱) 制香附(三钱打) 干姜(七分)白蔻仁(六分后入) 茯苓(四钱) 上沉香(三分) 黑丑(三分二味同研细末先服)
【五诊】 饮阻于中,复经吐下,脘痛已止。然小溲未畅,水难外泄。恐饮再停聚。宜分化清浊,再利膀胱以开支道。
制半夏(二钱) 茯苓(四钱) 干姜(六分) 建泽泻(一钱五分) 台白术(二钱) 陈广皮(一钱)薄官桂(六分) 公丁香(三分) 木猪苓(二钱) 老姜(一钱) 来复丹(一钱开水先服)
【六诊】 呕吐未作,胃纳渐增。然中脘时仍作痛,大便六日不行。脉行沉细。脾为阴土,主健运而恶湿,今水久停,则脾土不能运旋,腐气因而阻痹。当再通阳。
制半夏(三钱) 白蔻仁(六分) 制香附(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云茯苓(五钱) 丁香(三分)干姜(五分) 猪苓(二钱) 老姜(一钱五分) 半硫丸(一钱五分先服)
【七诊】 助阳气以资鼓舞旋运,大便通行。然水饮之气,旋去旋停,皆因脾胃之阳,久为困遏,不克转旋。
温中蠲饮,参以分利。
制半夏(三钱) 丁香(三分) 白蔻仁(五分) 建泽泻(一钱五分) 云茯苓(五钱) 淡吴萸(八分)广橘皮(一钱) 木猪苓(二钱) 老姜片(二钱) 公丁香(二钱另研饭丸姜汤送下)
【八诊】 水饮根蒂未除,旋去旋停,得呕始宽。燥土利湿,可以通阳,而不能撤水,乘元气未漓,而为攻逐。
叔涛先生所见相同,即行照用。
川桂枝(七分) 茯苓(六钱) 制半夏(二钱) 橘皮(二钱) 淡干姜(七分) 白术(二钱)大腹皮(二钱) 生甘草(二分) 控涎丹(一钱姜汤下)
【九诊】 水饮既去,中气不足,旋运不及,去者自去,停者自停。病至则攻,病去则补。
川桂枝(七分) 制半夏(二钱) 大腹皮(二钱) 公丁香(二分) 茯苓(三钱) 川朴(一钱)老姜(一钱五分) 控涎丹(五分姜汤先服)又诊 水行后,另服补方。
吉林参(一钱五分) 炙上 (二钱) 桂枝(七分) 川椒目(四分) 木猪苓(二钱) 炒于术(二钱) 干姜(七分) 茯苓(五钱) 赤石脂(一钱研末饭糊为丸先服)
□
毛 向有肝气旧恙,秋季肢厥,胸闷头晕,有似发痧,盖气道闭塞,阳气上升,即肝木勃动之先声也。平复未久,忽复身热腹痛,右半胸腹尤甚,当脐坚硬跳动,缠绵已久,咳嗽痰多,经日盈碗。今痛势虽定,而遍右尚觉不舒,所最甚者,中宫窒塞,谷食难容,大便不解。六脉濡软,沉候俱弦,右关尤甚,寸细尺沉,左尺小涩。此肝木纵横,挟内伏之痰饮,乘于土位,肝脏居左,而土位居右,木既乘土,所以痛甚于右也。中脘属胃,胃为戊土,脐居一身之中,亦土位也,金匮当脐动气,有水邪干土之例,正与痰饮一层吻合。夫土中之木,木即气也,气乃无形之物,饮为有质之邪,事楚事齐,则是有形者急,无形者缓。欲治有形,可攻可下,可燥可劫,但可施之于壮实之躯,断难施之于尺脉小涩之体。今食喜暖热,舌苔薄白,而色淡质腻。长沙云、饮家当以温药和之差。饮为阴邪,阴霾闭塞,非阳光煦照,安能雾散云收。况胃为阳土,水谷至此,顷刻即消,吾身之一丹灶也。今气停于是,湿停于是,痰停于是,饮停于是,然则水谷之海,岂是停气停湿停痰停饮之所。特温以煦之,其气既虚,血亦不足,刚燥之品,未免伤阴。拟用长沙栝蒌薤白汤出入,取辛润滑利,以开胃阳。而辛温大热之品,另制为丸,飞渡上焦,免致伤液。药能应手,尚有可为,特气弱年高,胜负之数,不能预决耳。管窥所见,尚乞高正。
薤白头(三钱) 制半夏(二钱) 霞天曲(炒一钱五分) 栝蒌仁(五钱姜汁炒研) 广皮(一钱五分)云茯苓(三钱) 白螺蛳壳(二钱) 生姜汁(两茶匙冲) 上徭桂(三分研细末饭包丸姜汤送下)服药前先服白酒一小杯,药后再服一杯。
【二诊】 伐肝通阳,脐腹之痛大减,中脘痞胀略松,稍思纳谷,大便畅行,然每至食后,中州仍觉不舒。数日之间,先寒后热者再,以胆主开合,为肝之外府,藏病于内,府应于外,则开合为之失度,胆病实肝病也。高年久病,断无破泄之理。然食能知味,非无胃也,食入必胀,土中有木也,木在土中则有胃若无胃矣。胃府以通为用。又肝无补法,前人谓泻肝即所以补肝,则是破泄一层,未便过馁。今右关弦滑,尺脉较前稍起,左关仍弦,沉候尚觉有力。伐肝泻木,虽经病久,尚在急需。拟从辛通之中,参以化痰调气。正之。
半夏曲(二钱) 炒枳壳(一钱) 广皮(一钱) 茯苓(五钱)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白芍(土炒一钱五分) 囫囵砂仁(四分盐水炒后入) 野蔷薇花(七分) 苏 子(磨冲四分) 薤白头(三钱)上徭桂(五分研末饭丸姜汤分两次送下)
□
翁(媪) 痰饮内阻,肺气失降,咳嗽痰多气逆,卧着尤甚,食入胀满。脉象沉弦,舌苔白腻。宜温开饮邪,用重药轻服法。
麻黄(蜜炙后入三分) 淡干姜(三分) 北细辛(二分) 长牛膝(盐水炒三钱) 白芍(酒炒一钱) 桂枝(三分) 五味子(同干姜打四粒) 炙草(三分) 茯苓(三钱)
【二诊】 辛温以开太阳,喘咳稍轻,痰略见少。再用三子养亲汤以温肺蠲饮。
白芥子(五分研) 生莱菔子(二钱) 广橘红(一钱) 炒于术(一钱五分) 淡干姜(三分五味子四粒同打)炒苏子(三钱) 茯苓(三钱) 炒枳壳(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
陈(左) 素体湿盛,日前感受风寒,致风在于上,湿袭于下,上为咳嗽,下为足肿。兹则寒湿之邪,蔓延及上中脘痞满,胸中作痛,中州格截,上焦之气,尽壅于上,不能下降。日来咳甚气升,不能着卧,痰多成块,肌肤带肿,面色黄浮。脉细沉弦,舌苔薄白。三焦升降之机,悉为寒痰所阻,深恐升降不通而喘甚致脱,不得不为预告也。勉拟开降上中,作背城之一战。
甜葶苈 橘红 苏子 连皮苓 枳实 川朴 制半夏 连皮槟 砂仁 沉香(三分) 黑丑(三分) 皂荚子(一分后三味另研末调服)
□
陈(左) 肺有伏寒,咳绵不止者已经两载,去秋复感凉燥,咳遂日剧,气逆不平,不能着枕。数日以来,更带中脘作痛,小腹胀满,大便六日不行。脉形弦滑,苔白口腻。此痰气交阻,土滞木郁,肝木从而不平。深恐元气难支。
薤白头 制半夏 新会皮 白蒺藜 缩砂仁 制香附 炒枳壳 云茯苓 栝蒌仁(姜汁炒研) 上徭桂(四分饭丸分两次服) 沉香化气丸(四钱绢包入煎)
□
朱(左) 停饮凝痰,聚于胃府,胃府之气,升多降少,五七日辄呕粘痰涎水,二便不利。脉象沉弦。夫痰之与津,木属同类,清气化、则随气布而上供,清气不化、则液滞为痰而中阻,气之化与不化,悉视脾阳之转运如何,所以金匮有饮家当以温药和之之例也。然刚燥之药,多服劫阴,攻逐之剂正虚难任,惟有分其清浊,使清津上升,浊液下降,虽难霍愈,或可减轻耳。
制半夏(二钱) 云茯苓(八钱) 老生姜(一钱) 来复丹(一钱药汁送下)
【二诊】 用半夏茯苓汤以行水降胃,兼进分利清浊之品,清升浊降,所以不治呕而呕自止,不攻荡而便自行。惟中脘时有上涌之意。痰气未能悉化,前治稍为扩充。
制半夏(三钱) 云茯苓(一两) 薤白头(三钱) 老生姜(四钱) 来复丹(一钱药汁送下)
□
王(左) 昔肥今瘦,病发则吐呕痰水,倾盆而出,呕至竭尽,往往微呕而带出紫血。夫饮食不为肌肤,而凝聚痰水,及时而发,其为蓄饮略见一斑。惟是痰饮之证,都成于中气虚微,脾阳不运。夫既阳虚气弱,何至呕辄见红。若谓阳明为多气多血之乡,呕动胃络,而血从络溢,亦顷刻间耳,何至随动随出之血,而辄变紫瘀哉。先哲有言,人受气于水谷,水谷之气,流则为津为液,滞则为饮为痰,盖流者气化之流,滞者气化之滞也。尊体丰伟,断非阳虚之比,参诸脉象,左部柔和,右部沉弦而滑。此由肝木之气,失于条达,木郁则土滞,土滞而水湿不行,渐成蓄饮,呕则胃逆,胃逆则肝藏郁勃之气,挟火冲胃,胃络之血溢出,已经火烁,色即变瘀,此实饮病而兼木郁者也。主治之法金匮云、心下有支饮,小半夏汤主之。又云、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盖取半夏散结除湿,茯苓益脾消水,生姜利气止呕,今以此方为君。以半夏浓朴汤分其浊气下出而为之臣。参入橘皮疏胃,合以上诸药即寓二陈之意,而为之佐。气降即火降,参入沉香调和中气降气平肝,而为之使。二十剂后则于晚间服本方,清晨服香砂六君子丸三钱,以微顾其本。当否正之。
制半夏(二钱) 上川朴(四分) 橘皮(一钱) 云茯苓(四钱) 磨苏梗(三分冲) 磨沉香(二分) 生姜汁(一茶匙冲)
□
钟(左) 心下虚悸,脉细濡而右关滑,此由痰水聚于胸中,阴湿弥漫于下,则心阳浮越于上,长沙独得其旨,故玉函经中一则曰心下悸者为有水气,再则曰水停心下则心下悸。近医每以心营不足目之未知圣训耳。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杏仁(三钱) 云茯苓(四钱) 橘皮(一钱五分) 薤白头(三钱) 栝蒌仁(炒研三钱) 生姜汁(二匙冲)
□
某 胃有停饮,胃阳不展,至暮辄作呕吐。脉象沉弦。恐延反胃之证。
制半夏 淡吴萸 猪茯苓 橘红 老生姜 白蔻仁 太乙丹 伏龙肝(煎汤代水)
□
某 中脘漉漉,不为呕吐,即为泄泻。饮停胃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制半夏(三钱) 广陈皮(一钱) 公丁香(三分) 大腹皮(二钱) 淡吴萸(四分) 上徭桂(四分)云茯苓(三钱) 控涎丹(一钱姜汤送下)
【二诊】 泻水甚多,中州稍舒。然仍食入嗳气。再温中助阳。
上安桂(五分) 橘皮(一钱) 制半夏(一钱) 茯苓(四钱) 猪苓(二钱) 淡干姜(炒黄五分)吴萸(四分) 公丁香(三分) 泽泻(二钱) 大腹皮(二钱)
□
丁(左) 停饮虽未复发,然胃失通降,上焦之气火不能下行,以致痰红鼻衄。欲化其在上之热,当祛其在下之寒。
制半夏(一钱五分) 公丁香(三分) 炒枳实(一钱) 白蔻仁(研后入七分) 云茯苓(四钱) 陈广皮(一钱) 大腹皮(二钱) 姜汁炒竹茹(一钱) 伏龙肝(一两煎汤代水)
□
李(右) 中脘不舒,按之漉漉,于结聚之处自觉寒冷,肢厥头面畏风。脉象沉弦。此由寒饮停于胃府,阳气窒塞不宣,阳气所不到之处,即畏风厥逆之处也。症属停饮,饮家当以温药和之。
川桂枝 广皮 木猪苓 炙黑草 白蒺藜 制半夏 茯苓 淡干姜 焦白术 大腹皮
□
刘(左) 痰饮根深,脾阳不运,津液凝滞酿痰,阻于肺下发,则喘咳。肺气不降甲木上逆,眉棱骨痛。脉象沉细濡软。饮家本当以温药和之,但本质既亏,未便过投猛剂,疏理痰气,取其减轻,勿期霍愈可耳。
制半夏(三钱) 炒苏子(三钱) 陈胆星(四分) 炒枳壳(一钱) 白金丸(三分) 广橘皮(一钱)煨天麻(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白前胡(一钱五分) 旋复花(包一钱五分)
□
江(左) 三疟之后,脾阳损伤,以致运旋不及,酿湿生痰,蕴于胃府,水火交通之道阻,而为脘痞不寐。肺气欲降不得,时易气逆,肢体疲软少力。治宜化痰和中。
制半夏(三钱) 枳实(八分) 泽泻(一钱五分) 杏仁泥(三钱) 白蒺藜(三钱) 野于术(一钱五分)茯苓(四钱) 广陈皮(一钱) 姜汁炒竹茹(一钱二分)
□
王(左) 久咳痰多,数日来中脘结聚有形,食入痞阻,痰喘气逆。脉象沉弦,舌苔淡白。此带病感寒。寒湿痰交阻肺胃。大节在迩,有喘脱之虞。用金匮桂枝加浓朴杏子汤。
川桂枝(五分) 川朴(一钱) 海蛤壳(一两) 炒苏子(三钱) 橘红(一钱) 白芥子(三分)砂仁(四粒) 磨沉香(四分) 白茯苓(四钱) 枳壳(四分) 杏仁泥(三钱) 杭白芍(一钱炙草二分炒入)
□
薛(左) 迭经温化痰饮,咳逆已止,然脉象尚带沉弦。脾为生痰之源,以阳为运。再补其气而助其鼓舞运旋。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桂枝(四分) 茯苓(四钱) 野于术(一钱五分) 人参须(六分) 泽泻(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淡干姜(炒黄四分) 广橘红(一钱) 炙黑草(三分)
□
某 痰饮而致咯血,中州痞满不舒,噫出腐气。脉象沉弦。此脾土为湿痰困乏,不能统血。恐损而难复。
川雅连 茯苓 橘皮 焦白术 广郁金 制半夏 炮姜 枳实 炒竹茹 沉香曲
□
某 痰饮已久,向则每发必喘,兹则不时呕吐,吐后神始清爽。脉象沉弦。此饮邪泛逆,驾熟走轻,势难杜截,惟有相机行事而已。
制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旋复花(一钱五分) 控涎丹(八分) 白芥子(三分研) 橘皮(一钱)老生姜(一钱五分) 野于术 煨牡蛎 赤石脂(上三味为末蜜丸服三钱)
□
陆(左) 痰饮化燥,经治渐愈。而屡饮蔗汁甘寒,胃阳阻遏,以致痰湿阻肺气,逆而痰不易出,湿痰蒙蔽,气火郁而不宣,自觉胸腹之间,炽热难受。是谁之过,试细思之。
冬瓜子 杏仁泥 栝蒌霜 蜜炙橘红 黑山栀 炒竹茹 生薏仁 海蛤粉 炒黄川贝 枇杷叶
□
某 六腑以通为用,胃有湿痰,则阳气痞塞。辛温以开其痰之结,如鼓应桴,再从前法进治。
人参须(七分) 浓杜仲(三钱) 茯苓(三钱) 野于术(一钱) 制香附(二钱) 川断肉(三钱)广皮(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砂仁(七分后入) 上徭桂(二分研末饭为丸)
□
胡(左) 脉缓有力,颇得充和,惟右关部稍见滑象,是得天独浓,痰湿亦属有余。大便常带溏行,是中气足以鼓舞,不能僭踞,与火衰脾泄迥殊。至于阳道不与,花甲之年,已不为病,而况古稀者乎。津液二字,俗每并称,殊不知浊中之清者,上升而为津,清中之浊者,下行而为液。寐醒辄觉口渴,然并不引饮,片刻即回,若以清津有亏,何以不饮而渴自解,亦何以除寐醒之余,并无燥渴之见象。盖湿随气化,卧则气闭而湿聚,阻遏清气,不能上升,虽有清津,无从供给,醒则气行湿散,浊者不阻,清者自得上行矣。宜补气运湿,以杜其湿盛生痰。痰热生风之渐,然古稀之年,阴分亦不能不预为之地。仿古匮药法上下分治。即请指正。
龟板胶(一两蛤粉拌炒松) 大生地(三两姜汁拌炒松) 鹿角胶(一两牡蛎粉炒) 炒杞子(一两) 炒白芍(七钱) 真阿胶(一两蛤粉拌炒松)
上药研极细蜜水泛作小丸,如痧药大候干,用制半夏(三两) 野山别直参(三两) 枳实(一两五钱) 炒于术(一两五钱) 云茯苓(三两)广皮(一两五钱) 泽泻(一两五钱) 猪苓(一两五钱)
共研为细末,蜜水将小丸洒湿,照泛丸法,以后项药渐渐包上,如梧子大为度,每日服二三钱,清晨开水送下。
□
王(左) 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津,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于后天生化之机,宛然如绘者也。脉象濡细,而右部软滑。其平时伏有痰饮,发必致喘,投金匮苓桂术甘汤,屡如鼓桴,是内饮治脾之主方,自必投之辄效。特辛温之品,久恐伤阴,则必有和平中正之方,为先事预防之计。窃维精神气血,所以奉生,其次则津与液焉。何为津,浊中之清而上升者也,何为液,清中之浊而下降者也。然津不自生,得气化而口鼻濡润,液不自降,得气化而水道宣通,气化者,足太阴脾气、手太阴肺气也。体丰则中虚,中虚则气弱,气弱则脾土少鼓旋之力,肺金乏清肃之权,于是而向之流布为津为液者,遂凝滞而酿湿为痰,隐匿于中,乘机而发。虽喘咳不过偶作,未必为目前之累,实足为后日之忧也。调理之策,维有补脾降胃,鼓动气机,使气得流化,则不治痰而痰默消,不理湿而湿胥化,经旨之上输于脾而归于肺者,即此意也。兹从外台茯苓汤六君资生等参合丸剂,当否政之。
野山别直参(另研一两五钱) 白蔻仁(另研八钱) 盐水炒枣仁(一两五钱) 制半夏(三两) 盐水炙大有黄 (二两) 木猪苓(一两五钱) 盐水炒菟丝子(二两) 远志肉(六钱生甘草三钱煎汁收入)炒范志曲(二两) 枳实(一两五钱) 广藿香(二两) 甜杏仁霜(二两) 杜仲(三两) 泽泻(一两五钱)广皮(一两五钱) 广木香(七钱) 浙茯苓(三两) 土炒野于术(二两)
上药如法研为细末,用生姜五钱,焦谷芽四两,煎浓汤泛丸,如小梧桐子大,上午半饥时用橘红汤过下,每服二钱。
《证治准绳·类方》:痰饮
水煮金花丸(洁古)
南星 半夏(各一两,俱生用) 天麻(五钱) 雄黄(二钱) 白面(三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五十丸至百丸,先煎浆水沸,下药煮令浮为度,漉出,淡浆水浸,另用生姜汤下。
防风丸(《和剂》) 治一切风及痰热上攻,头痛恶心,项背拘急,目眩旋运,心怔烦闷,手足无力,骨节疼痹,言语謇涩,口眼 动,神思恍惚,痰涎壅塞,昏愦健忘,虚烦少睡。
防风(洗) 川芎 天麻(去苗,酒浸一宿) 甘草(炙。各二两) 朱砂(半两,研,水飞)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荆芥汤化服,茶、酒嚼下亦得,无时。
川芎丸(《和剂》) 消风壅,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治头痛旋运,心忪烦热,颈项紧急,肩背拘倦,肢体烦疼,皮肤瘙痒,脑昏目疼,鼻塞声重,面上游风,状如虫行。
川芎 龙脑薄荷叶(焙干。各七十五两) 桔梗(一百两) 甘草( ,三十五两) 防风(去苗,二十五两) 细辛(洗,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分作五十丸。每服一丸,腊茶清细嚼下,食后、临卧。
化痰玉壶丸(见头痛。)
丹溪搜风化痰丸
人参 僵蚕 槐角 白矾 天麻 陈皮(去白) 荆芥(各一两) 半夏(四两,汤浸) 辰砂(半两)
上为末,姜汁浸蒸饼为丸,辰砂为衣。每服四十丸,姜汤下。
小黄丸(洁古) 治热痰咳嗽。
南星(汤洗) 半夏(汤洗) 黄芩(各一两)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食后。
小柴胡汤(见寒热。)
白术丸(洁古) 治湿痰咳嗽。
南星 半夏(各一两,俱汤洗) 白术(一两半)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玉粉丸(洁古) 治气痰咳嗽。
南星 半夏(各一两,俱汤洗) 橘皮(去白,二两)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人参、生姜汤下,食后。
桔梗汤(《和剂》) 除痰下气。治胸胁胀满,寒热呕哕,心下坚痞,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桔梗(细锉,微炒)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 陈皮(去白。各十两) 枳实(麸炒赤黄色,五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入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姜桂丸(洁古) 治寒痰咳嗽。
南星(洗) 半夏(洗) 官桂(去粗皮。各一两)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姜汤送下,食后。痰而能食,大承气汤微下之;痰而不能食,浓朴汤主之。
胡椒理中丸(《和剂》) 治肺胃虚寒,气不宣通,咳嗽喘急,逆气虚痞,胸膈噎闷,胁腹满痛,迫塞短气,不能饮食,呕吐痰水不止。
款冬花(去梗) 胡椒 甘草(炙) 荜茇 良姜 细辛(去苗) 陈皮(去白) 干姜(各四两) 白术(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温汤、温酒、米饮任服,无时,日二。
吴茱萸汤(仲景)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桂苓术甘汤(见短气。) 十枣汤(见水肿。)
小胃丹
芫花(好醋拌匀过一宿,于瓦器内不住手搅炒令黑,不可焦) 甘遂(湿面裹,长流水浸半月,煮,晒干)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再用水洗,晒干,各半两) 大黄(湿纸裹煨勿令焦,切,焙干,再以酒润,炒熟焙干,一两半) 黄柏(炒,三两)
上为末,以白术膏丸,如萝卜子大。临卧津液吞下,或白汤送下。取膈上湿痰热积,以意消息之。欲利,空心服。一方,加木香、槟榔各半两。
大青龙汤(仲景)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粗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粒,去皮)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如米)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小青龙汤(见咳嗽。) 小半夏汤(见呕吐。)
泽泻汤(仲景)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水二升煮一升,分温再服。
倍术丸(《和剂》) 治五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 饮,水在两胁;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五曰流饮,水在胁间,沥沥有声。皆由饮水过多,或饮冷酒所致。
白术(二两) 桂心 干姜(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加至三十丸,食前服。
大五饮丸(《千金翼》)
远志(去心) 苦参 藜芦 白术 乌鱼骨 甘遂 大黄 石膏 桔梗 五味子 半夏(汤泡) 紫菀 前胡 芒硝 栝蒌 桂心 肉苁蓉 贝母 芫花 人参 当归 茯苓 芍药大戟 葶苈 黄芩(各一两) 常山 甘草 薯蓣 浓朴 细辛(各七钱半)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熬)
上三十二味,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酒下三丸,日三服,稍加之。忌肉食、生物、饧饴、冷水。
五饮汤(海藏) 治五饮最效。
旋复花 人参 陈皮(去白) 枳实 白术 茯苓 浓朴(制) 半夏(制) 泽泻 猪苓 前胡桂心 白芍药 炙甘草(以上各等分)
上每一两,分四服,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因酒成饮,加葛根、葛花、砂仁。
黄芩利膈丸(见痞。)
滚痰丸(《养生主论》) 痰之为病,或偏头风,或雷头风,或太阳头痛,眩晕如坐舟车,精神恍惚。或口眼 动,或眉棱耳叶俱痒。或颔腮四肢游风肿硬,似疼非疼。或浑身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或齿颊似痒似痛,而疼无定所,满口牙浮,痛痒不一。或嗳气吞酸,鼻闻焦臭,喉间豆腥气,心烦鼻塞,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因喷嚏而出,或因举动而唾,其痰如墨,又如破絮,或如桃胶,或如蚬肉;或心下如停冰铁,闭滞妨闷,嗳嚏连声,状如膈气。或寝梦刑戮,刀兵剑戟。或梦入人家,四壁围绕,暂得一窦,百计得出,则不知何所。或梦在烧人,地上四面烟火,枯骨焦气扑鼻,无路可出。或不因触发,忿怒悲啼雨泪而寤。或时郊行,忽见天边两月交辉,或见金光数道,回头无有。或足膝酸软,或骨节腰肾疼痛,呼吸难任。或四肢肌骨间痛如击戳,乍起乍止,并无常所。或不时手臂麻疼,状如风湿。或卧如芒刺不安,或如毛虫所螫。或四肢不举,或手足重滞。或眼如姜蜇,胶粘痒涩,开合甚难。或阴晴交变之时,胸痞气结,闭而不发,则齿痒咽痛,口糜舌烂,及其奋然而发,则喷嚏连声,初则涕唾稠粘,次则清水如注。或眼前黑暗,脑后风声,耳内蝉鸣,眼 肉惕。治之者,或曰腠理不密,风府受邪,或曰上盛下虚,或曰虚,或曰寒,或曰发邪。惟洞虚子备此疾苦,乃能治疗。病势之来,则胸腹间如有二气交纽,噎塞烦郁,有如烟火上冲,头面烘热,眼花耳鸣,痰涎涕泪,并从肺胃间涌起,凛然毛竖,喷嚏千百,然后遍身烦躁,则去衣冻体,稍止片时。或春秋乍凉之时,多加衣衾,亦得暂缓。或顿饮冰水而定,或痛饮一醉而宁,终不能逐去病根。乃得神秘沉香丸方,屡获大效,愈人数万,但不欲轻传匪人,故以隐语括之。诗曰∶甑里翻身甲带金,于今头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 青礞倍若沉。
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梧子意须斟,除驱怪病安心志,水泻双身却不任。
大黄(蒸少顷,翻过再蒸少顷,即取出,不可过) 黄芩(各八两) 青礞石(硝 如金色) 沉香 百药煎(此用百药煎,乃得之方外秘传。盖此丸得此药,乃能收敛周身顽涎聚于一处,然后利下,甚有奇功。
曰倍若沉者,言五倍子与沉香,非礞倍于沉之谓也。以上各五钱)
上为末,水丸如梧子大。白汤食后空心服。
一切新旧失心丧志,或癫或狂等证,每服一百丸,气盛能食狂甚者加二十丸,临时加减消息之。一切中风瘫痪,痰涎壅塞,大便或通或结者,每服八九十丸,或加至百丸,永无秘结之患。一切阳证,风毒香港脚,遍身游走疼痛,每服八九十丸,未效加至百丸。一切无病之人,遍身筋骨疼痛不能名者,或头疼,牙痛,或摇或痒,风蛀等证,风寒鼻塞,身体或疼或不疼,非伤寒证者,服八九十丸,痰盛气实者加之。一切吞酸嗳逆膈气,及胸中疼闷,腹中气块冲上,呕沫吐涎,状如反胃,心下恍惚,如畏人捕,怵惕不安,阴阳关格,变生乖证,食饥伤饱,忧思过虑,心下嘈杂,或痛或哕,或昼夜虚饱,或饥不喜食,急慢喉闭,赤眼,每用加减服。一切新旧痰气喘嗽,或呕吐头运目眩,加减服之。一切腮颔肿硬,若瘰 者,及口糜舌烂,咽喉生疮者,每服六七十丸,加蜜少许,一处嚼碎噙化,睡时徐徐咽之。曾有口疮者,服二三十丸,根据前法噙之,二三夜瘥。一切男妇大小虚实,心疼连腹,身体羸瘦,发时必呕绿水黑汁冷涎,乃至气绝,心下温暖者,量虚实加减服之。若事属不虞之际,至于百丸,即便回生。未至颠危者,虚弱疑似之间,只服三十丸或五十丸,立见生意,然后续续进之,以瘥为度。兼服生津化痰,温中理气之药。一切荏苒疾病,凡男妇患非伤寒内外等证,或酒色过度,或吐血,或月事愆期,心烦志乱,或腹胀胁痛,劳倦痰眩,或暴行日中,因暑伏痰,口眼 斜,目痛耳愦鼻塞,骨节酸疼,干呕恶心,诸般内外疼痛,百药无效,众医不识者,根据前法加减服之效。大抵服药,须临卧在床,用熟水一口许咽下便卧,令药在喉膈间,徐徐而下。如日间病出不测,疼痛不可忍,必欲急除者,须是一根据前卧法服,大半日不可食汤水,及不可起身行坐言语,真候药丸除逐上焦痰滞恶物过膈入腹,然后动作,方能中病,每夜须连进二次,次日痰物既下三五次者,仍服前数,下五七次,或直下二三次,而病势顿已者,次夜减二十丸。
头夜所服并不下恶物者,次夜加十丸,人壮病实者,多加至百丸,惟候虚实消息之。或服过仰卧,咽喉稠粘,壅塞不利者,痰气泛上,乃药病相攻之故也。少顷药力既胜,自然宁贴。往往病久结实于肺胃之间,或只暴病全无泛滥者,服药下咽即仰卧,顿然百骸安静,五脏清宁,次早先去大便一次,其余遍数皆是痰涕恶物,看甚么粪,用水搅之,尽是痰片粘涎。或稍稍腹痛,腰肾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恶物,闭气滑肠,里急后重者,状如痢疾,片晌即已。若有痰涎易下者,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骸爽快。间有片时倦怠者,盖因连日病苦不安,一时为药力所胜,气体暂和,如醉得醒,如浴方出,如睡方起,此药并不洞泄,刮肠大泻,但取痰积恶物自肠胃次第而下,腹中糟粕,并不相伤,其推下腹之粪,则药力所到之处,是故先去其粪。其余详悉,不能备述,服者当自知之。
利痰丸(《玄珠》)
南星 皂角 石膏 牵牛(头末) 芫花(以上各二两)
上为细末,用姜汁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量人虚实用之,姜汤下。一方,加青盐五钱,巴豆少许,青礞石硝 如金色五钱。若风痰壅塞,此药乃为先锋,服之痰即已,如寒不宜用。
导痰丸(《玄珠》)
大半夏(六两,分作三分,一分用白矾一两,为末浸水;一分用肥皂角一两为末浸水;一分用巴豆肉一百粒,为末浸水)
上件余药在下,以半夏在上,浸至十日或半月,要常动水,令二药相透,次相合处,拣去巴豆并皂角,将余水以慢火煮令水干,取出半夏,切,捣碎晒干,或阴干亦佳,后入∶甘遂(制) 百药煎(各二两) 全蝎 僵蚕(各一两)
上为细末,薄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亦量人虚实,白汤下。
妙应丸,即控涎丸。(见行痹。)
祛风丸(《宝鉴》) 有人喜食酸咸,酒色过节,渗注成痰饮,聚于胸膈,满则呕逆,恶心涎流,一臂麻木,升则头目昏眩,降则腰脚疼痛,深则左瘫右痪,浅则厥然仆地。此药宽中祛痰,搜风理气,和血驻颜,延年益寿。
半夏曲 荆芥(各四两) 槐角子(炒) 白矾(生) 橘红 朱砂(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糊丸。每服五六十丸,生姜、皂角子仁汤送下,日三服。
川芎丸(《本事》) 治膈上痰。
川芎(二两,细锉,慢火熬熟) 川大黄(二两,蒸令干)
上件焙干为末,用不蛀皂角五七挺,温水揉汁,绢滤出渣,瓦罐中熬成膏,和前二味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三丸,姜汤下。
保和丸(见伤食。) 消暑丸(见伤暑。) 苏子降气汤(见气。)
导痰汤(《济生》) 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痞塞不通。
半夏(汤洗七次,四两) 天南星(炮,去皮) 枳实(去瓤,麸炒) 赤茯苓(去皮) 橘红(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小半夏茯苓汤(《和剂》)
半夏 茯苓(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七分,服无时。
丁香五套丸 治胃气虚弱,三焦痞涩,不能宣行水谷,故为痰饮,结聚胸膈,呕吐恶心,胀满不食。常服温脾顺气。(方见肩背痛。)
二陈汤(《和剂》) 治痰饮为患,或呕逆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食生冷,饮酒过度,脾胃不和,并宜服之。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两) 白茯苓(三两) 炙甘草(一两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乌梅一枚,煎六分,不拘时热服。
青州白丸子(见中风。) 来复丹(见中暑。)
八神来复丹(《济生》)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瓷器内以微火炒,用柳篦搅,不可火太过,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末) 太阳玄精石(飞研,一两) 五灵脂(水澄清,滤去砂石,晒干)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二两)舶上硫黄(透明) 沉香 木香(坚实者) 天南星粉(白者。各一两)
上为末,飞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八味丸(见虚劳。)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制半夏(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水二盏,姜五片,煎至一盅,去滓,不拘时温服。
理中化痰丸 治脾胃虚寒,痰涎内停,呕吐少食,或大便不实,饮食难化,咳唾痰涎。
此属中气虚弱,不能统涎归源也。
人参 白术(炒) 干姜 甘草(炙) 茯苓 半夏(姜制)
上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白汤下。
补中益气汤(见伤劳倦。) 七气汤(见气。) 越鞠丸(见郁。)
附方
橘皮汤 治胸膈停痰。
橘皮 茯苓 半夏(各一钱半) 旋复花 青皮 桔梗 枳壳(姜制) 细辛 人参(各一钱) 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姜五片,煎一盅,食远服。
前胡半夏汤 治痰盛。
前胡 半夏(姜制) 茯苓(各二钱) 陈皮 木香 紫苏 枳壳 甘草(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乌梅一个,煎至一盅,食远服。
桔梗汤 治胸膈胀满,短气,痰盛呕逆,或吐涎沫。
桔梗(炒) 半夏(姜制) 陈皮(去白,各三钱) 枳实(麸炒,一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姜五片,煎一盅,不拘时服。
枇杷叶散 治痰逆。此药温胃,可思饮食。
青皮(去白,焙) 草豆蔻(各半两) 前胡 枇杷叶(拭去毛,炙黄) 半夏(汤泡) 茯苓(去皮) 人参大腹皮 白术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热服。
旋复花散 治心胸痰热,头目旋痛,饮食不下。
旋复花 甘草(炙。各半两) 枳壳(去瓤,麸炒) 石膏(细研。各二两)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柴胡(去苗) 人参(各一两) 犀角屑 防风(去叉) 黄芩(各七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食后良久温服。
化涎散 治热痰,利胸膈,止烦渴。
凝水石( ,研,一两) 铅白霜(另研) 马牙硝(另研) 雄黄(另研。各一钱) 白矾(枯,研) 甘草(炙。各二钱半) 龙脑(少许)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一钱,不拘时,水调下。小儿风热痰涎,用砂糖水调下半钱。此药大凉,不可多服。
辰砂化痰丸 治风痰,安神志,利咽膈,清头目。
辰砂(飞研,为衣) 白矾(枯,研。各半两) 天南星(炮,一两) 半夏曲(三两)
上为细末,姜汁煮面糊和丸,如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三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半夏利膈丸 治风痰壅盛,头疼目眩,咽膈不利,涕唾稠粘;并治酒过停饮,呕逆恶心,胸胁引痛,腹内有声。
半夏(汤洗,三两) 白附子(生用,二两) 白茯苓(去皮) 白矾(生用) 人参(去芦) 白术 滑石贝母(各一两) 天南星(生用,一两半)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破痰消饮丸 治一切停痰留饮。
陈皮(去白) 川姜(炮) 京三棱(炮,捶碎) 草果(面裹煨) 良姜(湿纸裹煨) 蓬术(炮) 青皮(各一两) 半夏(汤泡七次,三两)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桐子大。阴干,每服五十丸,食远姜汤送下。
化痰铁刷丸 治男妇风痰、酒痰、茶痰、食痰、气痰;一切痰逆呕吐,头疼目眩,肺痿咯脓,声如拽锯,并皆治之。此药坠痰,止嗽定喘。
白附子(炮) 南星(炮) 半夏(洗) 白矾(生用。各半两) 寒水石 皂角(去子。各一两) 干姜(七钱半) 砂 轻粉(各一钱)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用淡姜汤下。
沉香堕痰丸 治宿食不消,咽膈不利,咳嗽痰涎,头目昏晕,呕逆恶心,胸膈不快。
沉香 木香(各二钱) 青皮(去白,二钱半) 槟榔(大者二枚,用面裹煨熟) 半夏曲(二两)
上为细末,用生姜汁浸蒸饼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姜汤下。
茯苓丸(一名《指迷》茯苓丸) 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云∶有人臂痛,不能举手足,或左右时复转移,由伏痰在内,中脘停滞,脾气不流行,上与气搏。四肢属脾,脾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脉沉细者是也。后人为此臂痛,乃痰证也,但治痰而臂痛自止。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者,用此而愈。
半夏(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风化朴硝(二钱五分,如一时未易成,但以朴硝撒在竹盘中,少时盛水,置当风处,即干如芒硝,刮取用亦可)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累有人为痰所苦,夜间两臂如人抽搐,两手战掉,茶盏亦不能举,服此随愈。痰药方多,唯此立见功效。
神仙坠痰丸 治痰饮,胸膈痞塞。此药下痰。
皂角(无虫蛀者,刮去皮弦,酥炙黄色,去子净,一两六钱) 白矾(一两二钱,生用) 黑牵牛(一斤,取头末四两)
为细末,滴水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至百丸,空心温酒送下。看病轻重,轻者五日、十日愈,重者半月、一月愈。久服永无瘫痪之疾。
搜饮丸 治证同前。
木瓜一枚,切下顶,去瓤作罐,用生白矾、半夏曲等分,为细末,填木瓜内,却用原顶盖定,麻缕扎缚,于饭甑上炊两次,烂研,以宿蒸饼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时,姜汤下。
治悬饮,心腹气滞,两胁多疼。
半夏(三两,捣为末) 皂角(六两,三两去黑皮,酥炙令黄 捣为末,三两去皮子捣碎,以酒一升,挪取汁,去滓,煎成膏,将半夏以膏和作饼,以青蒿盖出青衣,如造曲法,捣罗为细末) 旋复花(一两) 木香槟榔(各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姜汤下。
破饮丸 治五饮停蓄胸膈,呼吸之间痛引两胁,胀满气促,胸腹结为 癖,支满胸膈,旁及两胁,抢心疼痛,饮食不下,反胃吐逆,九种心疼,积年宿食不消,久疟久痢,遁尸疰忤,颠痫厥运,心气不足,忧愁思虑,妇人腹中诸病,悉能治之。
荜茇 丁香(不见火) 缩砂仁 蝎梢 胡椒 木香(不见火) 乌梅肉 青皮 巴豆(去皮)
上将青皮、巴豆以浆水同浸一宿,次日滤出同炒,青皮焦去巴豆,水淹乌梅肉,蒸一炊久,细研为膏,入药末和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临睡生姜汤送下。
八珍丸 治膈痰结实,满闷喘逆。
丹砂(研,半两) 犀角(镑) 羚羊角(镑) 茯神(去木) 牛黄(研) 龙脑(研。各二钱半) 牛胆南星硼砂(研。各一两)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人参、荆芥汤下。
鹅梨煎丸 治热痰,凉心肺,利胸膈,解热毒,补元气。
大鹅梨(二十枚,去皮核,用净布绞取汁) 薄荷(生,半斤,研汁) 皂角(不蛀者十挺,去皮子,浆水二升,挪取浓汁) 白蜜(半升) 生地黄(半斤,研取汁,同上五味,慢火熬膏,和下药) 人参 白茯苓(去皮) 白蒺藜(炒,去刺) 肉苁蓉(酒浸,切,焙干) 牛膝(酒浸) 半夏(汤泡) 木香(各一两) 槟榔(煨,二两) 防风(去杈) 青橘皮(去白) 桔梗(炒) 羌活 白术 山药(各七钱半)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同前膏拌匀,杵令得所,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食后荆芥汤送下,日二服。
麝香丹砂丸 治痰热,咽膈不利,头目昏痛。
麝香(另研) 木香 丁香 犀角 甘草(炙。各二钱半) 龙脑(另研,一钱) 人参 藿香(去梗)牛胆南星 防风(去叉) 黄 (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七钱半) 丹砂(另研,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食后嚼破,用荆芥汤下。
金珠化痰丸 治痰热,安神志,除头痛眩晕,心忪恍惚,胸膈烦闷,涕唾稠粘,咳嗽,咽嗌不利。
皂角子仁(炒) 天竺黄(另研) 半夏(汤浸洗七次,生姜二两去皮,同捣作饼,炙微黄) 白矾(透明者,枯过另研。以上各四两) 龙脑(另研,半两) 辰砂(水飞,研,二两)
上将皂角仁、半夏为末,与诸药研匀,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桐子大,金箔二十片为衣。
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食后姜汤下。
皂角化痰丸(东垣) 治劳风,心脾壅滞,痰涎盛多,喉中不利,涕唾稠粘,嗌塞吐逆,不思饮食,或时昏愦。
皂角木白皮(酥炙) 白附子(炮) 半夏(汤洗七次) 天南星(炮) 白矾(枯) 赤茯苓(去皮) 人参(各一两) 枳壳(炒,二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后。
法制清气化痰丸 顺气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 南星(去皮脐) 白矾 皂角(切) 干姜(各四两)
上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却入半夏二味浸两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
陈皮 青皮(去穣) 紫苏子(炒) 萝卜子(炒,另研) 杏仁(去皮尖,炒,研) 葛根 神曲(炒) 麦(炒) 山楂 香附(各二两)
上为末,蒸饼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临卧食后茶汤下。
薛新甫曰∶一男子素浓味,胸满痰盛,余以膏粱之人,内多积热,兴此丸服之而愈。彼见有验,修合馈送,脾胃虚者,无不受害。
飞矾丹 化痰神效。
白矾(通明者,二两,枯) 白僵蚕(一两半,用米醋浸一宿,炒) 半夏(汤洗七次) 南星(各一两,切作片子,用皂角一两半,去皮弦,用水一小碗同熬,水尽去皂角不用,只用南星)
细末,姜汁糊丸,如桐子大,水丸亦可。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姜汤下。又治喉闭,用薄荷两叶,以新汲水浸少时,嚼薄荷吞药,用水送下。咽不得,即用十五丸捣细,用皂角水调,灌下即开。又治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不可开者,亦用皂角水调涂牙龈上,入咽即活。
法制半夏(《御药》) 消饮化痰,壮脾顺气。
用大半夏,汤洗泡七遍,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半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研细,温水化浸半夏,上留水两指许,频搅,冬月于暖处顿放,浸五日夜,取出焙干,用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一日夜,通七日尽取出,再用浆水慢火煮,勿令滚,候浆水极熟,取出焙干,以瓷器收贮。每服一二粒,食后细嚼,温姜汤下。又一法,根据前制成半夏,每一两,用白矾水少许渍半夏,细飞朱砂末淹一宿,敛干焙用,根据前法。亦可用生姜自然汁渍焙用。
神芎导水丸(《心印》 下同)
黄芩(一两) 黄连 川芎 薄荷(各半两)大黄(二两) 滑石 黑牵牛(头末。各四两)
河间制,治一切热证,其功不可尽述。设或久病热郁,无问瘦悴老弱,并一切证可下者,始自十丸以为度。常服此药,除肠胃积滞,不伤和气,推陈致新,得利便快,并无药燥搔扰,亦不困倦虚损,遂病患心意。或热甚必急须下者,使服四五十丸,未效再服,以意消息。常服二三十丸,不动脏腑,有益无损。或妇人血病下恶物,加桂半两,病微者常服,甚者取利,因而结滞开通,恶物自下也,凡老弱虚人,脾胃经虚,风热所郁,色黑齿槁,身瘦萎黄,或服甘热过度,成三消等病,若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病于内则神志躁动,怫郁不开,变生诸证,皆令服之。惟脏腑滑泄者,或里寒脉迟者,或妇人经病,产后血下不止,及孕妇等,不宜服。
十枣汤(见水肿。)
舟车神 丸
甘遂 芫花 大戟(各一两,俱醋炒) 大黄(二两) 黑牵牛(头末四两) 青皮 陈皮 木香槟榔(各半两) 轻粉(一钱) 取蛊,加芜荑(半两)
为末,水丸。空心服。
河间根据仲景十枣汤例制出此方,主疗一切水湿为病。戴人云∶十枣泄诸水之上药,所谓温药下者是已。如中满腹胀,喘嗽淋闭,水气蛊肿,留饮癖积,气血壅滞,不得宣通,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久新疟痢等,患妇人经病带下,皆令按法治之,病去如扫,故贾同知称为神仙之奇药也。缘此方河间所定,初服五丸,日三服,加至快利后,却常服以病去为度。设病愈后,平人能常服保养,宣通气血,消运饮食。若病痞闷极甚者便多服,反烦满不开,转加痛闷,宜初服二丸,每服加二丸,加至快利为度,以意消息。小儿丸如麻子大,随强弱增损,三四岁者三五丸,根据前法加减。至戴人变为神芎丸,神秘不传。
然每令病患夜卧先服百余粒,继以 川等药投之,五更当下,种种病出,投下少末,再服和膈药,须以利为度,有五日一下者,三日一下者,病轻者可一二度止,重者五六度方愈,是擒纵卷舒之妙,临证制宜,非言可谕。观其药虽峻急,认病的确,自非老手谙练,有大负荷者,焉敢见诸行事。予每亲制用之,若合符节,然又随人强弱,当根据河间渐次进服,强实之人,根据戴人治法行之,神效。
大圣浚川散
大黄(煨) 牵牛(取头末) 郁李仁(各一两) 木香(三钱) 芒硝(三钱) 甘遂(半钱)
评曰∶此下诸积之圣药也。诸湿为土,火热能生湿土,故夏热则万物湿润,秋凉则湿复燥干,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通,停滞而生水湿也。凡病湿者,多自热生,而热气多为兼病。《内经》云∶明知标本,正行无间者是也。夫湿在上者,目黄而面浮;在下者,股膝肿厥;在中者,肢满痞膈痿逆;在阳不去者,久则化气;在阴不去者,久则成形。世俗不详《内经》所言留者攻之,但执补燥之剂,怫郁转加,而病愈甚也。法当求病之所在而为施治,泻实补虚,除邪养正,以平为期而已。又尝考戴人治法,假如肝木乘脾土,此土不胜木也,不胜之气,寻救于子,已土能生庚金,庚为大肠,味辛者为金,故大加生姜,使伐肝木,然不开脾土,无由行也,遂以舟车丸先通闭塞之路,是先泻其所不胜,后以姜汁调 川散大下之,是泻其所胜也。戴人每言,导水丸必用禹功散继之,舟车丸必以 川散随后。如寒疝气发动,腰脚胯急痛者,亦当下之,以泻其寒水。
世俗喑于治体,一概卤莽,有当下而非其药,终致委顿而已。岂知巴豆可以下寒,甘遂、芫花可以下湿,大黄芒硝可以下燥,如是分经下药,兼食疗之,非守一方,求其备也。故戴人曰∶养生与攻 ,本自不同,今人以补剂疗病,宜乎不效,是难言也。
《证治准绳·女科》:痰饮
〔大〕妇人风痰者,由脏腑风冷、水饮停积在于胸膈所成也。人皆有痰,少者不能为妨,多者成患。但胸膈有痰饮,停于胸中,则令眼昏,亦令头眩头痛者。
药隐老人评曰∶夫痰之为害,多因外感五邪,(五邪者,寒、暑、燥、湿、风也。)内伤七气,(七气者,喜、怒、忧、思、惊、恐、恚也。)因五邪而得者,得风为风痰,得寒为寒痰,得暑为暑痰。因七气所伤,多因妇人情性执着,不能容忍,而有些证,岂特只因风冷而成哉。所以外感五邪,内伤七气,则一身之中,血液泪汗涕唾,身中湿者,败浊变而成痰,乘间而为害也。经云∶清则运为精华,浊则凝为痰饮,此之谓也。然有痰、涎、饮、沫四种相类,宜仔细详辨调治。因风而生痰者,宜服三生饮、(卒中暴厥。)星香饮、(杂病中风。)青州白丸子、(杂病中风。)化痰丸。(杂病痰饮。)因寒冷而得者,宜服降气汤、(杂病气。)黑锡丹、(杂病头痛。)养正丹。(头目眩晕。)因热而得者,宜服金沸草散、(杂病咳嗽。)柴胡半夏汤。(本条。)因暑而得者,消暑丸。(杂病伤暑。)因气滞不调,郁结而成者,宜服参苏饮、(杂病发热。)四七汤、(杂病气。)二陈汤。(杂病痰饮。)痰在上者,以瓜蒂散吐之,在下者,以控涎丹(臂痛。)利之。虽曰可吐、可下,亦要观人之盛衰,察脉之虚实,方可投之,切记不可猛吐暴下。所以初虞世有金虎、碧霞之戒也。
〔薛〕前证若肝经恚怒,用小柴胡汤。(伤寒少阳。)肝经风热,用钓藤散。(头目眩晕。)肝肾气虚,用川芎散。(眩晕。)脾经郁结,用济生归脾汤。(杂病健忘。)郁怒伤肝脾,用加味逍遥散。(调经。)脾虚痰逆,用白术半夏天麻汤。(杂病眩晕。)脾气虚弱,用六君子、益气汤。肺气郁滞,用二陈、(杂病痰饮。)贝母、桔梗。阴亏水泛,用六味地黄丸。(杂病虚劳。)肾虚阴火,加减八味丸。(杂病虚劳。)肾虚火不归源,八味丸。(杂病虚劳。)仍与前证互相用之。一妇人内热口干,劳则头晕,吐痰带下。或用化痰理气药,前证益盛,肢体或麻,又用祛风化痰药,肢体常麻,手足或冷或热,此脾土不能生肺金也。余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炮姜,二十余剂渐愈。又用加味逍遥散,三十余剂全愈。后因怒吐痰胸痞,或用清气化痰丸,食少痰甚,胸膈胀满,脉或浮大,或微细,余以六君倍用参、术,少加木香而康。 一妇人咳嗽胁痛,或用清肺化痰降火等剂,久不愈,更加内热晡热。若两胁或小腹内热,其咳益甚,少便自遗。余曰∶此属肝经血虚火动,用六味丸加五味子,滋肾水以生肝血;用补中益气,生脾土以滋肺金而寻愈。
旋复花汤 治妇人风痰呕逆,不下饮食,头目昏闷。
旋复花 枇杷叶(去毛,炙) 川芎 细辛(去苗) 藿香 桂心 枳壳(去瓤,麸炒)
前胡(去芦) 人参(去芦) 半夏(姜制,各半两) 甘草(炙) 羚羊角屑 赤茯苓(各七钱半,去皮) 羌活(去芦,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大盏,去滓温服,食远日进二服。
天南星丸 治妇人风痰,心膈壅滞。
天南星(姜制) 白附子(炮) 皂角仁(炒黄) 半夏曲(各一两) 白矾(枯,五钱)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生姜薄荷汤送下,食后,临卧,日进二服。
大半夏汤 治痰饮脾胃不和,咳嗽呕吐,饮食不入。
半夏 白茯苓 生姜(各二钱)
上姜水煎服。胃痞加陈皮。(四七汤亦善。)
导痰汤 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
半夏(二钱) 南星 枳实(麸炒) 茯苓 橘红(一钱) 甘草(五分)
上用姜十片,水煎服。
瓜蒂散 疗病痰胸膈痞塞,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痰也,当吐之,宜此法。(方见。)
柴胡半夏汤 治痰热头痛,利膈,除烦闷,手足烦热,荣卫不调,肢节拘倦,身体疼痛,嗜卧少力,饮食无味。兼治五嗽痰癖。
柴胡(八钱) 半夏(三两半) 人参(去芦) 甘草 黄芩 麦门冬(各二两)
白术(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服。
《证治准绳·杂病》:痰饮
痰皆动于脾湿,寒少而热。湿在肝经,谓之风痰。湿在心经,谓之热痰。湿在脾经,谓之湿痰。湿在肺经,谓之气痰。湿在肾经,谓之寒痰。风痰,脉弦面青,四肢满闷,便溺秘涩,心多躁怒,水煮金花丸、川芎防风丸。热痰,脉洪面赤,烦热心痛,唇口干燥,多喜笑,小黄丸、小柴胡汤加半夏。湿痰,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白术丸,《局方》防己丸。气痰,脉涩面白,气上喘促,洒淅寒热,悲愁不乐,玉粉丸,《局方》桔梗汤。寒痰,脉沉面色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姜桂丸、《局方》胡椒理中丸、《金匮》吴茱萸汤。心下痞闷,加枳实五钱。身热甚,加黄连五钱。体重,加茯苓、白术各一两。气逆上,加苦葶苈五钱。气促,加人参、桔梗各五钱。浮肿,加郁李仁、杏仁各五钱。大便秘,加大黄五钱。(以上本出咳嗽门,咳嗽当参看。)
痰分五色∶色白,西方本色;色黄,逆而之坤;色红,甚而之内,金受火囚为难治;青色受风之羁绊;黑如烟煤点,顺而之北方,不治自愈。
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安有所谓痰者哉。痰之生,由于脾气不足,不能致精于肺,而淤以成焉者也。故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然停积既久,如沟渠壅遏淹久,则倒流逆上,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若不疏决沟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无是理也。《金匮》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谓之痰饮。当以温药和之。又云∶心下有痰饮者,桂苓甘术汤主之。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十枣汤主之。(此药太峻,以小胃丹代之差缓,然虚人切不可用。)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当发其汗。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又云∶呕家本渴,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又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通用海藏五饮汤,《局方》倍术丸。丹溪曰∶痰之源不一,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气而生者,有因风而生者,有因惊而生者,有积饮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因暑而生者,有伤冷物而成者,有脾虚而成者,有嗜酒而成者。
其为病也,惊痰则成心包痛,颠疾。热痰则成烦躁,头风,烂眼燥结,怔忡懊 ,惊眩。风痰成瘫痪大风,眩晕暗风,闷乱。饮痰成胁痛,四肢不举,每日呕吐。食痰成疟痢,口出臭气。暑痰中晕眩冒,黄胆头疼。冷痰,骨痹四肢不举,气刺痛。
酒痰,饮酒不消,但得酒次日又吐。脾虚生痰,食不美,反胃呕吐。气痰,攻注走刺不定。妇人于惊痰最多,盖因产内交接,月事方行,其惊因虚而入,结成块者为惊痰,必有一块在腹,发则如身孕转动跳跃,痛不可忍。按热痰用黄连利膈丸,当下者,用妙应丸加盆硝等分,每服三两丸,亦可用滚痰丸。惊痰用妙应丸加朱砂二钱,全蝎三钱,每用八、九丸,常与之三、五服去尽。惊气成块,妙应丸加穿山甲炒、鳖甲烧各三钱,玄胡索、蓬术各四钱,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以利为度。寒痰,妙应丸加胡椒、丁香、蝎、桂各等分,每服二十五丸。风痰,祛风丸、导痰丸。酒痰,妙应丸加雄黄、全蝎各二钱,每服十丸。饮痰,小胃丹。食痰,保和丸。暑痰,消暑丹。庞安常有言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并宜苏子降气汤、导痰汤各半帖和煎。或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木香各半钱,吞五套丸。或以五套丸料,根据分两作饮子煎服亦好。平居皆无他事,只有痰数口,或清或坚,宜二陈汤、小半夏茯苓汤。痰多间进青州白丸子和来复丹,名来白丸,如和以八神来复丹,即名青神丸,此非特治痰饮,尤甚疗喘嗽,呕逆翻胃。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疼,两手软痹,医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各半钱。大凡病痰饮而变生诸证,不当为诸证牵掣,妄言作名,且以治饮为先,饮消则诸证自愈。故如头风,眉棱角疼,累以风药不效,投以痰药收功。如患眼赤羞明而痛,与之凉药弗瘳,畀以痰剂获愈。凡此之类,非一而足,散在各证门中,不复繁引。有阴血不足,阴火上逆,肺受火侮,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者,此则当以润剂,如门冬、地黄、枸杞子之属,滋其阴,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而息焉,而痰自清矣。投以二陈,立见其殆。
肾虚不能纳气归原,出而不纳则积,积而弗散则痰生焉,八味丸主之。脉来细滑或缓,痰涎清薄,身体倦怠,手足酸软,此脾虚挟湿。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脉来结涩,胸膈不利,或作刺痛,此挟气郁。宜七气汤、越鞠丸。有人坐处,率吐痰涎满地,其痰不甚稠粘,只是沫多,此气虚不能摄涎,不可用利药,宜六君子汤加益智仁一钱以摄之。丹阳贡鲁庵,年七十余,膈间有痰不快,饮食少思,初无大害,就医京口,投以越鞠丸、清气化痰丸,胸次稍宽,日日吞之,遂不辍口,年余困顿不堪,僦舟来就予延医,则大肉已脱,两手脉如游丝,太溪绝不至矣。见予有难色,因曰吾亦自分必死,但膈间胀不可忍,大便秘结不通,诚为宽须更,即死瞑目矣。固强予疏方,以至亲难辞,教用大剂人参、白术煎汤进之,少顷如厕,下积痰数升,胸膈宽舒,更数日而殁。
《症因脉治》:痰饮
【痰饮之症】其人素肥渐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心下胸胁支满,目眩,谓之痰饮
【痰饮之因】饮食不节,水浆不忌,胃虽能纳,脾不能运,肺不通调,停积于胃,则成痰饮。痰饮内积,外不荣于肌表,则素肥渐瘦;由胃下流,水走肠间,则沥沥有声矣。
【痰饮之脉】或见弦数,或见弦紧,或见双弦,甚则沉伏。弦紧寒饮,弦数热痰。
【痰饮之治】《金匮》立法二条,一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而不立方,以水寒,温中健脾,则气化痰行,若用寒凉,反凝结不散矣。一曰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若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痰饮胸满,推展苍朴二陈汤。
苓桂术甘汤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肾气丸 治痰饮短气,当从小便去者。
怀生地 泽泻 白茯苓 山药 丹皮 山茱萸 附子 肉桂
推展苍朴二陈汤 治胃家有水饮,胸满呕吐不渴者,饮伤肺则喘咳,饮伤胃则呕熟半夏 广皮 甘草 白茯苓 熟苍术 浓朴
身热口渴加葛根。小便不利加泽泻。脉数者加山栀、川连。脉迟加煨姜。
《周慎斋遗书》:痰饮
凡痰饮涌甚,用六君子汤加干姜,宜多服之。腹痛、身胀加肉桂。
痰涌难言,用山楂根、青木香,磨水服。
痰之本在肾,人参、黄 、甘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北味、苁蓉。凡用苁蓉,必配北五味为使。盖苁蓉补阴,五味补阴中之阳也。二味丸服,则痰从大便下,信乎治其本痰来多而连吐不绝,六君子汤加生姜,人参多用;或四君子汤加半夏、生姜汁。
痰之本在肾者,肾主五液也。若脾不虚,痰从何来?盖土有防水之功,水有润土之力也。
痰攻两臂,南星、白术、甘草、陈皮、半夏、香附、茯苓、各五分,姜、水煎服。
痰饮由于脾虚、肾弱,若不温之,水何由散?小青龙汤、温肺汤、六君子汤、二陈汤加细辛,皆饮证大法也。
验案
一妇年六旬,患痰饮,头目疼痛,身热不食,二便俱闭,脉洪大有力,右关略弦。此君主失令,相火横行而伤金,故头目疼痛,木不受制,则肝邪起,脾土受侮,则肺金更弱。须泻火补金,则木自平,火自降,所谓金浮水升、木沉火降也。宜用麦冬、甘草、白芍清心肺肝之火;苏梗、广皮引阳气下达,使胃无凝滞;茯苓、山药固其脾阴∶病可痊也。若云脾恶湿,且有痰饮,麦冬似非所宜,是正不然。盖脾虽恶湿,今之脾病,邪在肝木,清火则木安,木安则土宁,病自己矣。若必用半夏治其饮,燥则火就之,又将奈何?古人云∶见痰休治痰,一妇血崩后。咳嗽痰涌,十月未愈,夜间发热自汗,此肾虚也。痰之本在肾,吐痰身瘦,肾之脾胃虚也。用熟地一钱,茯苓七分,山药、肉桂、小茴、五味、益智、姜汁炒杜仲各五分。三帖愈。丸方用八味丸。
一人痰吐盈盆不止,肺脉豁大无力。此内伤不足,脾虚不能统痰,再清其肺,益虚其脾,速死之道也。用人参、附子各五钱,炮姜、荜茇、槟榔、枳壳,再帖而愈。
一人患饮,面目鲜明,六脉弦,两胁痛,身热。先用十枣汤泻之,后以小青龙汤行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