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释名」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用活蛙三个,每个口内放一铜钱,钱上涂黄连末少许;另取猪肚一个,以茶油洗净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会取出,去掉蛙的皮、肠,只吃蛙肉和猪肚,酒磁定。忌食酸、咸、鱼、面、鸡、鹅、羊肉,宜吃猪、鸭。此方名“蛤馔”。


2、水蛊腹在。动有水声,皮肤变黑。用干青蛙二个,以油炒干;蝼蛄七枚,炒过;苦戎芦半两,炒过。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温酒送下。三服可愈。


3、毒痢噤口。用青蛙一个,连肠肚捣碎,瓦上烘热,加麝香五分,作饼贴脐上,气通后即能进食。


4、诸痔疼痛。用青蛙一个,烧存性,研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每空腹时,先吃饭二匙,再服药十五丸,枳壳汤送下。


5、恶疮如眼(上高下深,颗颗累垂如眼,顶上露出舌状物,毒孔透里)。用蛙皮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匀敷患处。



味甘,寒,无毒。主治小儿赤气,肌疮,脐伤,止痛,气不足。一名长股。生水中,取无?


凡蜂、蚁、蛙、蝉,其类最多。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鸭,其鸣甚壮。又一种黑色,南人名?


四五三页)


(湿生)清热利水闭气


蛙(专入膀胱肠胃)。与螺蚌皆产于水。其味虽甘。而性则寒。故能清热利水。如水蛊腹大。用干青蛙二枚。以酥炒干蝼蛄七枚。炒苦葫芦半两。为末。空心酒服三钱即愈。通身水肿。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熟。食之即治。毒痢噤口。以水蛙一个。并肚肠捣碎。瓦焙。入麝香五分。作饼贴脐上。即通。时行面赤项肿瘟毒。用金线捣汁水调。空腹顿服。即效。然肉虽寒。而骨善跳则热。性虽动而气善蓄则闭。食之令人作淋。及或多食令人尿闭。脐下酸痛。治须擂以车前顿水。或烧酒行气之类以解。(脏热者须用车前。脏寒者须用烧酒以通。)


至于孕妇。食尤有忌。(令子寿夭。)不可不知。



蛙其色青,腹细,嘴尖,后脚长,故善跃。大其声则曰蛙,小其声则曰蛤。《月令》所谓“雀入大水化为蛤”者也。唐韩退之诗∶“一夜青蛙啼到晓”者是此。食之,性平,解劳热。


俗作蛙


甘寒无毒。


发明 时珍曰,蛙产于水,与螺蚌同性,故能解热毒,利水气。但系湿生之物,其骨性复热,食之小便苦淋。妊娠食蛙令子寿夭。小蛙多食令人尿闭,脐下酸痛,擂车前水饮之可解。戴原礼云∶凡浑身水肿或单腹胀者,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熟食之,则自消也。嘉谟曰∶时行面赤项肿名蛤蟆瘟,以金丝蛙捣汁水调,空腹顿饮即效。


味甘,寒,无毒.主治小儿赤气,肌疮,脐伤,止痛,气不足.一名长股,生水中,取无时.


味甘,寒,无毒。主小儿赤热,肌疮,脐伤,止痛,气不足。一名长股。生水中,取无时。



味甘,寒,无毒。主小儿赤气,肌疮,脐伤,止痛,气不足。一名长股。生水中,取无时。


凡蜂、蚁、蛙、蝉,其类最多。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鸭,其鸣甚壮。又一种黑色,南人名为蛤子,食之至美。又一种小形善鸣唤,名蛙子,此则是也。


味甘性寒,即田鸡。其骨热食之,令小便淋。妊妇食之,令子声哑寿夭。


小蛙食多,令人尿闭,脐下酸痛。有至死者,擂车前水,饮可解。正月出者名黄蛤,不可食。渔人多以蟾蜍去皮伪充,有毒勿食。


(蛙_图缺)


味甘,寒,无毒。主小儿赤气,肌疮,脐伤,止痛,气不足。一名长股。生水中,取无时。


陶隐居云∶凡蜂、蚁、蛙、蝉,其类最多。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鸭,其鸣甚壮。又一种黑色,南人名为蛤子,食之至美。又一种小形善鸣唤,名蛙子,此则是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背有黄路者,名金线。杀尸疰病虫,去劳劣,解热毒,身青绿者是。


图经曰∶蛙,《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云生水中,今处处有之。似虾蟆而背青绿色,俗谓之青蛙。亦有背作黄纹者,人谓之金线蛙。陶隐居云∶蜂、蚁、蛙、蝉,其类最多,大腹而脊青即《尔雅》所谓在水曰黾者是也。黑色者,南人呼为蛤子,食之至美,即今所谓之蛤,亦名水鸡是也。闽、蜀、浙东人以为珍馔。彼人云∶食之补虚损,尤宜产妇,即此也。小形善鸣唤者,名蛙子,即药中所用蛙是也。其余蝼蝈、长肱、蠼子之类非药中所须,不复悉载也。


衍义曰∶蛙,其色青,腹细嘴尖,后脚长,故善跃。大其声则曰蛙,小其声则曰蛤,《月令》所谓雀入大水化为蛤者也。唐·韩退之诗∶一夜青蛙啼到晓者是。此食之性平,解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