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胀拟似变
《六因条辨》:痧胀拟似变
夫我崇俗,所谓麻痧者,是果有诸。盖东南方卑气湿,或岭南气暖,沿江濒海,雾露飓潮,较别处尤甚,每交夏令,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故山岚海瘴阴霾晦蔽之邪,乘时窃发,人在此蒸淫热逼之中,正气有亏,则邪浊(1)自口鼻直据膜原。夫膜原者胃络也。前吴又可制达原饮一方,即此意也。盖邪既内伏。乘时发动,先觉胸腹胀闷,懊侬似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此暑湿秽浊阻遏中腕,致阳明气机壅塞,脉络俱闭,四肢麻木,甚至筋挛拘急,此属痧胀,实系闭症,即方书所谓绞肠痧,干霍乱是也。此与吐泻后,转筋麻木,冷汗阳脱之症,相去径庭,用药亦有霄壤之殊,夫脱症宜温宜补,闭症宜疏宜通,而其仓促危险,大约相等。若痧胀不得吐泻,而懊侬闷乱异常,以致脉伏肢冷,甚则麻木拘攀,此阳症似阴,闭症似脱,例宜宣通。但以栀豉汤服下,以指探吐,俾气机得宣,邪能泄越,即可向愈。考方书有烧红食盐,童便调服,得吐而愈者,试之极验。或用白矾含化,觉味甜如冷糖者,痧胀无疑,即任意咽下涩口得吐亦愈。若已经吐泻者,气已宣通,不可再用,徒伤胃气,如或胃中仍有不和,腹中烦满,恶逆不食,犹恐余邪未尽,更以藿香正气散和之,亦可全愈。故近俗所谓麻痧者,即此是也。若云冷麻痧者,殊属可笑,并有莽卤之医,竟不顾名思义,妄认为痧,而以疏泄解表之药,施于阳气欲脱之候,定(2)不为投井下石乎!草菅人命,莫此为甚,谨之戒之。
(1)浊:原作乍"触",据文光书局本改。
(2)定:据文义疑为"岂"字之误·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