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 《本草纲目》:鼠李
- 《本草经集注》:鼠李
- 《本草图经》:鼠李
- 《本草衍义》:鼠李
- 《本经逢原》:鼠李
- 《名医别录》:鼠李
- 《千金翼方》:鼠李
- 《医学入门》:鼠李
- 《神农本草经》:鼠李
- 《吴普本草》:鼠李
- 《新修本草》:鼠李
- 《证类本草》:鼠李
《本草纲目》:鼠李
「释名」楮李、鼠梓、山李子、牛李、皂李、赵李、牛皂子,乌槎子、乌巢。
「气味」(子)苦、凉、微毒。
「主治」
1、诸疮寒热,用鼠李生捣敷涂。
2、虫牙肿痛。用鼠李煎汁,空腹饮一碗,是时频频含漱。
3、痘疮黑毁。采黑熟了的鼠李子,捣烂取汁,熬成膏,瓷瓶收存,须令透气。每服如皂角大一团。煎桃胶汤化下。约过两小时,再服一次痘疮自然红活,方中加麝少许更好,如无新鲜鼠李子,取干者如水熬膏亦可。
《本草经集注》:鼠李
主治寒热瘰 疮。皮∶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生田野,采无时。
此条又附见,今亦在副品限也。(《新修》一五七页,《大观》卷十四,《政和》三五三页)
《本草图经》:鼠李
鼠李(图缺),即乌巢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蜀川多有之。枝叶如李子,实若五味子,色 黑,其汁紫色。味甘、苦,实熟时采,日干。九蒸酒渍服,能下血。其皮采无时,一名牛李。刘禹锡《传信方》∶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万不失一用山李子根,亦名牛李子,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以来,汁浓,即于银、铜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瓷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必瘥。忌酱、醋、油腻、热面,大约不宜食肉。如患发背,重汤煎令极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疮上,神效。
襄州军事柳岸妻窦氏,患口疳十五年,齿尽落,龈亦断坏,不可近,用此方遂瘥。
《本草衍义》:鼠李
即牛李子也。木高七八尺,叶如李,但狭而不泽。子于条上四边生,熟则紫黑色,生则青。叶至秋则落,子尚在枝,是处皆有,故经不言所出处,今关陕及湖南、江南北甚多,木皮与子两用。
《本经逢原》:鼠李
当作楮李子,一名牛李子,熬汁可以染绿,今造纸,马铺取汁刷印绿色,故又名
绿子
苦凉微毒。
《本经》主寒热瘰 疮。
发明 牛李,生青熟黑,而带红紫,入肝肾血分。其味苦凉,善解诸经伏匿之毒。《本经》治寒热瘰 ,《大明》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积冷。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惜乎世鲜知用。惟钱氏必胜膏治痘疮黑陷及出不快,或触秽气黑陷,方用牛李熬膏,桃胶汤化皂子大一丸;如人行十里再进一丸,其疮自然红活。盖牛李解毒去湿热,桃胶辟恶气活血耳。
《名医别录》:鼠李
皮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柙.生田野,采无
《本经》原文∶鼠李,主寒热瘰 疮.
《千金翼方》:鼠李
主寒热瘰 疮。
其皮
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 。生田野,采
《医学入门》:鼠李
即牛李子也。木高七八丈,叶如李,但狭而不泽,子生于条上四边,生青熟黑,至秋叶落,子尚在枝,是处有之。味苦,小毒。主寒热瘰 、 疮,日干,九蒸,酒渍服。能下血,除疝瘕,积冷气,治水肿腹胀。皮主诸疮、寒热毒痹,除身皮热毒。根,主口中疳疮,和蔷薇根煎膏,含咽即瘥,亦可敷背发。煮浓汁含之,治 齿;服之治疳虫蚀脊。
《神农本草经》:鼠李
主寒热瘰疬创。生田野。
《吴普》曰:鼠李,一名牛李(《御览》)。
《名医》曰: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啤,采无时。
案《说文》云:楰,鼠梓木。《尔雅》云楰,鼠梓。郭璞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毛诗》云:北山有楰.《传》云楰,鼠梓,据《名医》名鼠梓,未知是此否。《唐本》注云:一名赵李,一名皂李,一名乌槎。
《吴普本草》:鼠李
《御览》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牛李。
《新修本草》:鼠李
主寒热瘰 疮。皮,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柙。
生田野,采无时。
此条又附见,今亦在副品限也。
〔谨案〕此药一名赵李,一名皂李,一名乌槎树。皮主诸疮寒热毒痹。子主牛马六畜疮中虫,或生捣敷之,或和脂涂皆效。子味苦,采取晒干,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能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大良。皮、子俱有小毒。
《证类本草》:鼠李
(鼠李_图缺)
主寒热,瘰 疮。
其皮 味苦,微寒,无毒。主除身皮热毒。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 (音卑)。
生田野,采无时。
唐本注云∶此药一名赵李,一名皂李,一名乌槎。树皮主诸疮,寒热毒痹。子主牛马六畜疮中虫,或生捣敷之,或和脂涂,皆效。子味苦,采取晒干,九蒸。酒渍服三合,日再,能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大良。皮、子俱有小毒。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味苦,凉,微毒。治水肿,皮主风痹。
图经曰∶鼠李,即乌巢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蜀川多有之。枝、叶KT黑,其汁紫色,味甘、苦,实熟时采,晒干。九蒸,酒渍服,能下一名牛李。刘禹锡《传信方》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万不失一。用山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以来,汁浓,即于银、铜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瓷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必瘥。忌酱、醋、油腻、热面,大约不宜食肉。如患发背,重汤煎令极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疮上,神效。襄州军事柳岸妻窦氏患口疳十五年,齿尽落,龈亦断坏,不可近,用此方∶遂瘥。
食疗云微寒。主腹胀满。其根有毒,煮浓汁含之治 齿。并疳虫蚀人脊骨者,可煮浓汁灌之良。其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饼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其煮根汁,亦空心服一盏,治衍义曰∶鼠李,即牛李子也。木高七、八尺,叶如李,但狭而不泽。子于条上四边生,熟则紫黑色,生则青。叶至秋则落,子尚在枝。是处皆有,故《经》不言所出处。今关陕及湖南、江南北甚多。木皮与子两用。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