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石南

「释名」风药。


「气味」(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


1、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2、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石南(图缺),生华阴山谷,今南北皆有之。生于石上,株极有高硕者。江湖间出者,叶如枇杷叶,有小刺,凌冬不凋;春生白花成簇;秋结细红实。关陇间出者,叶似莽草,青黄色,背有紫点;雨多则并生,长及二、三寸;根横细,紫色,无花实;叶至茂密。南北人多移以植庭院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入药以关中叶细者良。二月、四月采叶;四月采实,阴干。《魏王花木记》曰∶南方石南木,取皮中作鱼羹,和之尤美。今不闻用之。下有楠材条,其木颇似石南,而更高硕,叶差小,其材中梁柱。今医方亦稀用之。


辛苦平无毒。


《本经》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


发明 石南严冬不凋,凌霜正赤,性温益肾可知,《本经》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皆取益肾之功。古方为风痹肾弱要药,今人绝不知用,盖由甄氏《药性论》有令人阴痿之说,殊不知服此药者,能令肾强。嗜欲之人借此放恣,以致痿弱而归咎于药,良可慨也。


即黄荆


实苦温,根茎甘苦平,茎沥甘平无毒。


发明 荆为治风逐湿、祛痰解热之药。实除骨间寒热下气,治心痛及妇人白带。炒熟酒煎服治小肠疝气。酒浸治耳聋。叶治霍乱转筋,下部湿 香港脚肿满,以荆茎入坛中烧烟熏涌泉穴及痛处,汗出则愈。捣烂罨蛇伤。根主头心肢体诸风,解肌发汗。茎治火灼疮烂。煎水漱风牙痛。荆沥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千金翼》云,凡患风人多热,尝宜以竹沥、荆沥、姜汁和匀热服,以瘥为度。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二汁同用并以姜汁助送则不凝滞。但气虚不能食者则用竹沥,气实能食者则用荆沥。


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除热。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叶采实,阴干。


味辛苦。


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山谷。


《名医》曰:生华阴,二月四月采实,阴干。


(石南_图缺)


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除热。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


实 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干。(五加皮为之使。)


陶隐居云∶今庐江及东间皆有之。叶状如枇杷叶。方用亦稀。唐本注云∶叶似 草,凌冬不凋。以叶细者为良,关中者好。为疗风邪丸散之要。其江山以南者,长大如枇杷叶,无气味,殊不任用。今医家不复用实。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终南斜谷近石处甚饶。今市人多以云∶石南,臣。主除热,恶小蓟,无毒。能添肾气,治软脚,烦闷疼,杀虫,能逐诸风,虽能养肾内,令人阴痿。


图经曰∶石南,生华阴山谷,今南北皆有之。生于石上,株极有高硕者。江湖间出,叶如枇杷叶,有小刺,凌冬不凋。春生白花成簇。秋结细红实。关陇间出者,叶似莽草,青黄色,背有紫点,雨多则并生,长及二、三寸。根横细,紫色。无花实,叶至茂密。南北人多移以植庭宇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入药以关中叶细者良。二月、四月采叶,四月采实,阴干。《魏王花木记》曰∶南方∶石南木,取皮中作鱼羹,和之尤美。今不闻用之。


下有楠材条,其木颇似石南,而更高硕。叶差小,其材中梁柱,今医方亦稀用之。


衍义曰∶石南,叶状如枇杷叶之小者,但背无毛,光而不皱。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苞既开,中有十五余花,大小如椿花,甚细碎。每一苞约弹许大,成一球。一花六叶,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绿色,叶末微淡赤色。花既开,蕊满花,但见蕊,不见花。花才罢,去年绿叶尽脱落,渐生新叶。治肾衰脚弱最相宜。


但京洛、河北、河东、山东颇少,人以此故少用。湖南北、江东西、二浙甚多,故多用,南实今医家绝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