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水苏

「释名」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气味」(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1、漏血,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2、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3、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4、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为末,冷水送服。


5、鼻渊(按:鼻渊俗名脑漏,鼻中不断流水、流脓,或脓中带血)。用水苏叶、麦站科、川芎、桑白皮、炙黄芪、炙甘草、生地黄(焙),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送下。


6、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去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荆芥汤送下。


7、突然耳聋。用水苏叶生捣,棉裹,塞耳内。


8、头生白屑。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


9、蛇虫咬伤。用水苏研末,酒冲服。并以敷伤处。


(本经中品)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



气味与紫苏不同,辛而不和,然一如苏,但面不紫,及周遭槎牙如雁齿,香少。


(一名龙脑薄荷.)


【茎叶】【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水苏之功.专于理血下气.清肺辟恶消谷.故太平和济局方.治吐血衄血唾血咳血下血血淋口臭口苦口甜喉腥邪热诸病.有龙脑薄荷丸.方药多不录.用治血病果有殊效.


一名鸡苏


辛温,无毒。子名荏子。


《本经》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


发明 水苏即苏之野生,色青者其气芳香,故《本经》所主一皆胃病,专取芳香正气之义。《局方》用治血病者,取以解散血中之气也。气散则血亦散矣。


无毒.主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苴,一名瓜苴,一名道华.生九真.七月采.


《本经》原文∶水苏,味辛,微温.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


味辛,微温。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


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 ,一名芥苴。生九真池泽,七月采。


假苏∶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 ,瘰 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一名鼠 ,一名姜芥。生汉中川泽。


一名鸡苏,处处有之。多生水旁,苗似旋复,两叶相当。气香馥,味辛微温,无毒。主肺痿、吐血、衄血、血痢、崩中、带下、产后中风及血不止,头风目眩,诸气疾脚肿。下气消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恶毒瓦斯,久服通神耐老。可作菜。


味辛微温。


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生池泽。


《吴普》曰:荞蒩一名水苏,一名劳祖(《御览》)。


《名医》曰: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蒩,一名芥苴,生九真,七月采。


案《说文》云:苏,桂荏也。《广雅》云:芥蒩,水苏也。《尔雅》云:苏、桂、荏。


郭璞云:苏荏类,故名桂荏。方言云:苏、亦荏也,关之东西或谓之苏或谓之荏,周郑之间,谓之公贲,沅湘之南,谓之(上艹下害),其小者谓之(艹酿)葇,按(艹酿)葇,即香薷也,亦名香葇,《名医》别出香薷条,非,今紫苏薄荷等,皆苏类也,《名医》俱别出之。



上菜,中品三种,旧四种,考葱实宜与同条,今并假苏,宜入草部。



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苴,一名瓜苴,一名道华。生九真池泽,七月采。


方药不用,俗中莫识。昔九真辽远,亦无能识访之。


〔谨案〕此苏,生下湿水侧,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济、开、河间人名为水苏,江左名为荠苎,吴会谓之鸡苏。主吐血、衄血、下气、消谷大效。


而陶更于菜部出鸡苏,误矣。今以鸡苏为水苏之一名,复申吐血、衄血、血崩六字也。


(水苏_图缺)


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鸡苏,一名劳祖,一名芥 (音祖),一名芥苴(七余陶隐居云∶方∶药不用,俗中莫识。九真辽远,亦无能访之。唐本注云∶此苏生下湿水侧,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齐、河间人名为水苏,江左名为荠 ,吴会谓之鸡苏。主申吐血紫白挪碎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可烧作灰汁及以煮汁,洗头令发香,白屑不生。又,收讫酿酒及渍酒,常服之佳。日华子云∶鸡苏,暖。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又名臭苏、青白苏。


图经曰∶水苏,生九真池泽,今处处有之。多生水岸旁,苗似旋覆,两叶相当,大香馥,青、济间呼为水苏,江左名为荠 ,吴会谓之鸡苏。南人多以作菜。主诸气疾及脚肿。江北甚多谓鸡苏、水苏是两种。陈藏器谓荠 自是一物,非水苏。水苏叶有雁齿,香薷气辛,荠 叶上有毛,稍长,气臭。主冷气泄痢,可为生菜。除胃间酸水,亦可捣敷蚁 。亦有石上生者,名石荠 ,紫花细叶,高一、二尺,味辛,温,无毒。主风血冷气煮汁服,山中人多用之。


梅师方∶治吐血及下血并妇人漏下。鸡苏茎、叶煎取汁,饮之。又方∶治鼻衄血不止。


生鸡苏五合,香豉二合,合杵研,槎如枣核大,纳鼻中,止。又方∶卒漏血欲死,煮一升服之。


衍义曰∶水苏,气味与紫苏不同,辛而不和,然一如苏,但面不紫,及周遭槎牙如雁齿,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