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
《医碥》:抽搐
(《准绳》谓即螈 。螈,拘急也, ,弛纵也。抽搐属螈,然亦微异。盖拘急者,筋脉拘束紧急不得伸舒,观脚指受寒筋急可见。抽搐,则频伸频缩也。)
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或言搐搦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
证属风火,风火为阳邪,主动而不宁。其不为躁扰而为搐搦者,血枯筋急也。若妄加灼艾,或发其表,则死不旋踵。小儿急惊风多此证。宜泻木火,凉惊丸主之。血虚,续断丸。肝邪盛,宜救脾者,小建中汤(见劳倦)加减。热伤元气,人参益气汤。(见痹。)血气虚弱,内火盛,兼中外风,风火相煽,则不得不加发散之品,续命煮散。兼心神昏愦者,独活汤。产后血虚发热,热盛生风得此,八珍汤(见虚损)加丹皮、钩藤,以生阴血。不应,兼补脾胃以生血。小儿吐泻后,脾胃之阴气亏损,成慢惊风者,亦多见此,为虚风虚热。若更阳气虚陷,其风火尤为无根之虚焰。虚者,十全大补(见虚损)加桂、附;陷者,补中益气汤(见气)加桂、附。此等阳虚之证,肢体恶寒,脉微细,为真状。若脉浮大,发热烦渴,为假象,不可泥于证属风火一语,以为实邪也。
若戴眼反折,汗出如珠,不治。(按血枯筋急,恐未尽然。观御痛者恒握拳切牙,与小儿惊搐切牙捏拳形状相同,可知此证必因风火内攻,有难于禁当者,故有此抵御情状。风火忽动忽息,故搐搦有作有止,若果由血枯筋急,则应缩多伸少,两拳常捏,且不必有切牙情状矣。抽搐,风木曲直之象也;
握搦切牙,病患禁当之情也。)
《医碥》:抽搐
龙胆(末) 防风(末) 青黛(研,各三钱匕) 钩钩藤(末,二钱匕) 牛黄 麝香(各一字匕) 黄连(末,五钱匕) 龙脑(研,一钱匕) 同研,面糊丸,粟米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煎金银汤下。
□
续断(酒浸) 川芎 当归(酒浸) 半夏(姜制) 橘红 干姜(炮,各一两) 桂心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汤下。
□
防风 独活 当归 人参 细辛 葛根 芍药 川芎 甘草 熟地黄 远志荆芥 半夏(各五钱) 桂心(十钱半) 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片,煎八分,通口服。汗多者加牡蛎粉一钱半。
□
独活 羌活 人参 防风 当归 细辛 茯苓 远志 半夏 桂心 白薇 菖蒲川芎(各五钱) 甘草(炙,二钱半) 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