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节
《本草备要》:松节
燥湿,去风
松之骨也,坚劲不凋,故取其苦温之性,以治骨节间之风湿(丹溪曰∶能燥血中之湿)。
杵碎浸酒良(史国公药酒中用之)。
松脂 苦甘性燥。祛风去湿,化毒杀虫,生肌止痛。养生家炼之服食,今熬膏多用之(龋齿有孔,松脂 塞,虫即从脂出)。
松毛 酿酒(煮汁代水),亦治风痹香港脚。
《本草便读》:松节
松节(图缺)
治肢节有功.燥湿宣风痹可去.味苦温无毒.骨强筋利病能除.惟松香具止痛之能.甘温略异.除消肿与和营之外.功用相同.(松节.松乃木之长.故字从公.其质坚.其性燥.味苦而温.节乃松之骨也.故能治骨节间风湿.凡一切痹痛香港脚等证.皆可治之.浸酒良.因其能利筋骨.故入肝肾可知.松香即松之脂也.苦而带甘.其性本燥.其质变润.故能活血止痛.治风杀虫.古人炼服之法颇多.皆谓有轻身延年辟谷之功.而今人但知外治耳.)
《本草撮要》:松节
味苦温.入手太阴阳明少阴足厥阴经.功专驱骨中之风.燥血中之湿.化毒杀虫.酿酒良.血分虚者忌服.松毛浸油涂头生发.并敷冻疮.治阴囊湿痒.松花为末止血.擦豆疮伤损.并湿烂不痂.松脂止痛生肌.熬膏贴崩中恶痹及牙痛.松子与柏子同功.
《本经逢原》:松节
苦温,无毒。
发明 松节质坚气劲,久亦不朽,故筋骨间风湿诸病宜之,但血燥人忌服。松花润心肺,益气除风湿。今医治痘疮湿烂,取其凉燥也。
《顾松园医镜》:松节
〔苦温〕。祛风湿,而止骨节之痛,能舒筋骨,而除挛急之 ,性燥,血虚者,中病即止。。
《名医别录》:松节
温.主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
《千金翼方》:松节
温。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