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舌鹅口
《丹台玉案》:重舌鹅口
舌者.心之苗也.以为君火.其体本热.而况小儿以纯阳之躯.先受于胎.复感热于外.其之症.未必皆儿之自病.或者其母有以致之也.古人云.若要小儿安.常令饥与寒.饥则不致于伤脾.寒则不致于生热.此保婴之道乎.所谓寒者.亦非使之冻也.惟令常温.不至甚暖耳.冷暖得宜.岂复有鹅口重舌之患耶.然何以名之曰重舌.重者舌下肿突.其状又若一层.故谓之重.非真有两舌也.何以名之曰鹅口.鹅口者.满口皆白.有似鹅之口中.俗谓之雪口是也.分而言之.重舌属心.鹅舌属脾.合而言之.总为心热.何者.心统于脾.故曰治于口也.使不由于心热.则口虽白.而舌自赤.何为而舌上皆白耶.大法内服泻心清热之剂.而外敷凉药.则重者可消.白者可退矣.
【立方】
清热饮 治重舌.
黄连 生地(各一钱) 甘草 木通 连翘 石莲子(各五分) 淡竹叶七片.时时灌入口中.
泻脾饮 治鹅口.
山栀 石膏 黄连(各八分) 生地 黄芩 白茯苓(各七分) 灯心十茎.徐徐灌之即愈
凉心散 重舌鹅口.皆可吹入舌上.
青黛 硼砂 黄连(人乳拌晒) 人中白(各二钱 过) 风化硝 黄柏(各一钱) 冰片()上为极细末吹之.并治口疳.
《活幼心书》:重舌鹅口
孩儿胎受诸邪热,热壅三焦作重舌,或成鹅口证堪忧,用药更须针刺裂。
《奇效简便良方》:重舌鹅口
赤小豆二十四粒,捣末,醋调频涂。或桑白皮煮汁涂。
《小儿推拿广意》:重舌鹅口
孩儿胎受诸邪热.热壅三焦作重舌.或成鹅口证堪忧.推掏还须针刺裂.
凡重舌生于舌下.挺露如舌.故曰重舌.然脾之络脉系舌旁.肝之络脉系舌本.心之络脉系舌根.此三经或为湿热风寒所中.则舌卷缩.或舒长.或肿满.木舌者.舌肿硬而妨乳食.此为风热盛也.盖舌者心之苗.心热则生疮破裂.肝壅则血出如涌.脾闭则白胎如云.热则肿满.风则强木.口合不开.四肢壮热.气喘语涩.即其候也.
〖治法〗推三关 心经 脾经(各一百) 六腑 八卦 运水入土(五十) 分阴阳(二十四) 天河水
□
凡鹅口者.始生婴孩.自一月内外.至半岁已上.忽口内白屑满舌.则上 戴碍.状如鹅口.开而不合.语声不出.
乳食多艰.或生于牙龈上下.名曰马牙.皆由热毒上攻.名虽异治则一也.
〖治法〗推三关 退六腑(各一百) 分阴阳 捞明月 打马过天河
再用扁银簪脚.将牙龈刮破出血.以软绢拭净.古墨涂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