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中气

中气之证,气逆为病也。盖七情皆能为中,因怒而中者尤多。大略与中风相似,风与气亦自难辨。但风中身温,气中身冷;风中多痰涎,气中无痰涎;风中脉浮应人迎,气中脉沉应气口。先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继进八味顺气散、木香调气散;余痰未平,宜四七汤、星香散。若其人体实痰气上逆,关格不通,或大便结秘者,宜三和丸。(《证治准绳》)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道家谓之黄婆。婴儿姹女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黄芽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炙 茯苓二钱 干姜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四维之病,另有专方,此四维之根本也。


(此为气逆,与中风门东垣所论气虚卒倒证各别。)其证卒然仆倒,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身、支冷,(中风则身、支温,与此异。)无痰涎。(即有亦不如中风之多。气滞于内不外达,故身冷,气结于中,故痰不上出。)因七情动气,(因怒者尤多。)结塞于中,上下不通,故卒死也。其脉沉,应气口。(中风则脉浮而应人迎,与此异。)中气甚类中风,以气药治风则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风药指续命等言,盖发散之剂也,嫌其散气。若指清心、泻心等寒剂言,则中气原非火证,亦不应用寒凉矣。三方并见中风。)以苏合香丸(见诸中)灌之,候苏,虚人继以八味顺气散加香附三、五钱;壮人继以木香调气散。内有痰未除,(前言无痰,非无痰也,特不壅出于喉口间耳。)四七汤(见气)、星香散。(见中风。)若其人本虚,痰气结滞,关隔不通,上下不得升降,或大便虚秘,三和丹。有不治而气复自苏者。《经》日无故而喑脉不至者,虽不治自已,为气暴逆也,气复自愈。


白术 白茯苓 青皮(去白) 香白芷 陈皮(去白) 天台乌药 人参(各一两) 炙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白豆蔻仁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两) 藿香叶 炙甘草(各八两) 缩砂仁(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不拘时点服。



即养正丹(气) 黑锡丹(呃逆) 来复丹(中暑)


苏合香丸(见卒中。)


八味顺气散(《济生》) 凡中风人,先服此药顺气,次进治风药。


白术 白茯苓 青皮(去白) 香白芷 陈皮(去白) 天台乌药 人参(各一两) 炙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木香调气散(《和剂》) 治气滞胸膈,虚痞恶心,宿冷不消,心腹刺痛。


白豆蔻仁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两) 藿香叶 炙甘草(各八两) 缩砂仁(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不拘时点服。


四七汤(见气。) 星香散(见中风。)


三和丹 即养正丹、黑锡丹、来复丹。


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七情皆能为中,因怒而中者尤多。大略与中风相似,风与气亦自难辨。风中身温,气中身冷。风中多痰涎,气中无痰涎。风中脉浮应人迎,气中脉沉应气口。以气药治风则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才觉中气,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继以八味顺气散加香附三五钱,或木香调气散。尚有余痰末尽平复,宜多进四七汤及星香散。若其人本虚,痰气上逆,关隔不通,上下升降,或大便虚秘,宜用三和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