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淋
《保婴撮要》:诸淋
夫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二经相为表里,俱主水道,水入小肠,下行于胞则为溺。若膀胱热,则津液内涸,水道不通。肾气热,则小便淋沥,或少腹引脐而痛。夫淋有五∶石淋者,肾热化石,内塞水道,痛引膀胱;气淋者,肺气壅热,小腹胀满,小便涩滞;热淋者,三焦有热,传入肾、膀胱,流入于胞,小便赤涩;血淋者,心热血散失其常经,溢渗入胞;
寒淋者,膀胱气冷,与正气交争,寒战气解是也。亦有因妊母肝热,及乳母恚怒者,当分五脏蓄热治之。若心脏有热者,导赤散加黄连。肝脏有热者,柴胡栀子散;大便不通,泻青丸。脾脏有热者,泻黄散;脾气不足,异功散;脾气下陷,补中益气汤。肺脏有热者,泻白散;肺气虚热,异功散加炒黑山栀。肾脏有热者,地黄丸。或因乳母肝经热者,用栀子清肝散;恚怒者,用柴胡清肝散。乳母浓味者,用加味清胃散;心小肠热者,用清心莲子饮。或儿早近色欲,小便涩滞或作痛,及更去后大小便牵痛者,皆属肝肾不足也,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加牛膝、车前、肉桂。未应,当参五脏所胜,不可轻用渗泄寒凉之药,大损胃气,仍参前小便不通症览之。
治验一小儿小便不通,服五苓之类不应,颏间及左腮色赤,乃肝肾虚热也,用四物、山栀及地黄丸而愈。后因感冒误汗,小便仍不利,余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安。
一小儿小便不利,茎中涩痛,时或尿血,此禀父胃热为患也,先用五淋散以疏导,又用滋肾丸、地黄丸补肝肾,渐愈。后出痘色紫,小便短赤,颏间右腮或赤或白,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前症并愈。
一小儿小便不利,衄血、鼻色赤,属脾肺有热也,用济生犀角地黄汤而愈。后颏间常赤,作渴有痰,此禀赋肾气不足,用地黄丸而诸症瘥。
一小儿十五岁,所赋虚怯,且近女色,小便滴沥,误服五苓散之类,大小便牵痛,几至不起,用六味丸而愈。
金砂散 治小便淋沥不通。
郁金 海金砂 滑石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煎地肤子汤调下,灯心、木通亦可。
又方 冬瓜最治实热,小便不通,内热口渴。
立效散 治小儿诸淋不通,茎中作痛。
木通 甘草 王不留行 胡荽 滑石 海金砂 山栀子 槟榔(各等分)
上每服一钱,水煎。
五淋散 治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或小腹肿胀。
赤茯苓 赤芍药(各五分) 山栀(炒) 当归(各三分) 甘草(二分)
上用灯心十根水煎。
木通散(方见小便不通)
导赤散(方见心脏)
泻青丸(方见肝脏)
泻黄散(方见脾脏)
四物汤(方见急惊)
清胃散
异功散(二方见内钓)
补中益气汤(方见虚羸)
泻白散(方见肺脏)
地黄丸(方见肾脏)
柴胡清肝散
栀子清肝散(二方见发热,即柴胡栀子散)
滋肾丸(方见腹胀)
清心莲子饮
茯苓散(二方见白浊)
五淋散(方见五淋)
圣济犀角地黄汤(方见尿血便血)
《仁术便览》:诸淋
淋痛有五,皆属热。
治诸淋
白术 茯苓 泽泻 猪苓(各二钱) 滑石(二钱) 甘草梢(五分) 灯草(三十茎)山栀(一
《金匮翼》:诸淋
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肾气通于阴,阴,津液下流之道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为津液之府,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其状小便数起少出,少腹弦急,痛引于脐,有石淋、劳淋、血淋、气淋、膏淋之异。
透格散
硝石(一两) 不夹泥土,雪白者,生研为末,每服二钱。
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米煎汤下,通后便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满急。热淋,小便热赤色,脐下急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沙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内,隔纸炒至焦为度,再研,用温水调下,并空心调药,使消如水,乃服之。(沈存中《灵苑方》)
淋症所感不一,或因房劳,或因忿怒,或因醇酒浓味。房劳者,阴虚火动也。忿怒者,气动生火也。醇酒浓味者,酿成湿热也。积热既久。热结下焦,所以淋沥作痛。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沙、如石也。夫散热利小便,只能治热淋、血淋而已,其膏、石、沙淋,必须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方可也。古方用郁金、琥珀,开郁也。青皮、木香,行气也。蒲黄、牛膝,破血也。黄柏、生地黄,滋阴也。东垣治小腹痛,用青皮、黄柏,夫青皮疏肝,黄柏滋肾,盖小腹乃肝肾部位也。
《寿世保元》:诸淋
脉盛大而实者生。虚细而涩者死。
夫淋者。有五淋之别。气砂血膏劳是也。皆由膏粱之味。湿热之物。或烧酒炙肉之类过多。
或用心太过。或房劳无节。以致心肾不交。水火无制。而成五淋之症。名虽有五。大概属热者居多。故有新久虚实之不同耳。学人审症而变通焉。慎毋胶柱以调瑟也。
一论气砂血膏劳五淋。气淋为病。小便涩滞。常有余沥不尽也。砂淋为病。阴茎中有砂石而痛。溺不得卒出。砂出则痛止也。膏淋为病。溺浊如膏也。劳淋为病。遇房劳即发。痛引气冲也。血淋为病。遇热则发。甚则尿血。候其鼻准色黄者。知其为小便难也。
一论心经蕴热。脏腑闭结。小便赤涩。癃闭不通。及热淋尿淋。如酒后恣欲而得者。则小便将出而痛。既出而痒。以此药主之。
八正散
大黄(三钱) 瞿麦(二钱) 木通(二钱) 滑石(三钱) 蓄(二钱) 栀子(二钱) 车前(三钱) 甘草(八分)
上锉一剂。灯心水煎。空心服。
按上方治诸淋属实热者宜之。
一治五淋神方。
海金沙散
当归(二钱) 雄黄(一钱) 川牛膝(三钱去芦酒浸) 大黄(三钱) 木香(八分) 海金沙(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五分。临卧。酒调服。两服见效。
按上方治诸淋。不问虚实宜之。
一治淋沥疼痛。兼红淋。
滋阴清火散
当归(二钱) 生地黄(三钱) 熟地黄(三钱) 黄柏(二钱) 知母(二钱) 黄芩(三钱)黄连(八分) 木通(三钱) 桑白皮(三钱)
上锉。水煎。空心服。
一治诸淋。久不止者。
加味滋阴散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芍(二钱) 熟地黄(三钱) 陈皮(二钱) 半夏(二钱)白茯苓(三钱) 甘草(八分) 升麻(三分) 柴胡(五分) 牛膝(二钱) 黄柏(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五分)
上锉。水煎。露一宿。空心服。
一论诸淋。多属膀胱之气虚弱。不能运用水道而成诸淋也。宜补中益气汤殊效。(方见内伤)
一论下淋久不止。乃元气下陷故也。宜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参、 减半。加川芎、白芍、熟地、半夏、茯苓、牛膝、黄柏、知母、苍术。水煎。露一宿。空心服。
一论纵欲强留不泄。淫精渗下而作淋者。
益元固精汤
人参 白茯苓 莲蕊 巴戟 升麻 益智仁 黄柏(酒炒各二钱) 山药 泽泻(各一钱五分) 甘草梢(三钱)
上锉。水煎。空心。温服。
一治小便淋沥不通。又治老人虚寒者。患死血作淋。痛不可忍者。宜六味地黄丸。(方见补益)根据本方倍茯苓、泽泻。又治小便频数不禁。去泽泻。用益智仁。
一治病苦淋沥。而茎中痛不可忍者。六君子汤(方见补益)加黄柏一钱五分。知母一钱五分。石苇三钱。滑石三钱。琥珀八分。水煎服。
一治冷淋。诸药不效者。四君子汤(方见补益)加猪苓、泽泻、木通。连进三服。又以菟丝子研极细。用鸡翎管吹入小便孔内。极效。
一治心经积热。小便涩。及五淋。
火府丹
生地黄(一两捣膏) 木通 黄芩(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通煎汤送下。加甘草名导赤散。
学士云。一卒病渴。日饮水斗许。不食者三月。心中烦闷。时已十月。余谓心经有伏热与火府丹数服。而渴止食进。此本治淋。用以止渴。可谓通变也。
一李司马茎中作痛。小便如淋。口干唾痰。此思色精降而内败。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儒者发热无时。饮水不绝。每登厕。小便涩痛。大便牵痛。此精竭复耗所致。用六味丸加五味子。及补中益气。喜其谨守。得愈。若肢体畏寒。喜热饮食。用八味丸。
一老人阴痿思色。精不出。内败。小便水道。涩痛如淋。用八味丸加车前、牛膝。立效一老人精已竭而复耗之。大小便牵痛。愈痛愈便。愈便愈痛。服以八味丸。其功最效。
《卫生易简方》:诸淋
治五淋 用苎根两茎打碎,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顿服即通,大妙。
又方 用虎杖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不拘时。
又方 用石决明去粗皮甲,研细;如有软硬物淋,即添朽木细末,熟水调二钱匕服。
又方 用石燕子七个,捣如黍米大,新桑根白皮三两,锉如豆粒,匀作七帖。用水一盏,煎半盏,去渣温服,空心午前至夜各一服。
又方 用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服。
治热淋 用白茅香根四个锉细,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令冷,仍暖饮之,日二服。
又方 用赤小豆三合,慢火炒熟,为末。煨葱一茎细切,暖酒调二钱匕服。
又方 用干地黄、木通、甘草等分,锉细。每服三钱,水一盏,竹叶少许,煎六分,温服,不拘时。
治血淋 用麻根十枚,水五升,煮二升,一服血止,神效。
又方 用鲟鱼煮汁饮之良。其 多食,令人少气,发疮,动风;与笋干同食,患瘫缓风,心痛,腰痛;小儿食,结症瘕及嗽。
治石淋 用石首、鱼头中石枕磨服,亦烧灰米饮调下。
又方 用蝼蛄七枚,盐二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温酒调一钱匕,服之即愈。
又方 用桃胶如枣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汤三合,和为一服,日三。常下石,石尽即止。
又方 用胡桃肉一升,细米煮浆粥一升,相和顿服即瘥。
又方 用猕猴桃并藤汁服。
又方 用车前子二升以绢囊盛,水八升,煮三升服之,须臾石下。
治淋 用黄芩四两袋贮之,水五升,煎三升,分三服。
治小便赤少,茎中涩痛 用冬麻子一升,水一升研滤取汁,和米三合煮粥,着葱、椒、姜、豉,空心服。
又方 用紫草一两为末,食前井水调一钱匕下。
治小便淋涩或有血 用赤根楼葱近根截一寸许,安脐中上,以艾灸七壮。
治卒患诸淋小便赤涩,遗沥疼痛 用三叶酸浆草净洗,研绞自然汁一合,酒一合,搅匀、暖
又方 治血淋、热淋,用酸浆草捣汁,入蜜同服。
治下焦结热,小便淋闭作痛,有时尿血 用甘草炙三钱,瞿麦穗一钱,栀子去皮炒半钱。水
治淋病热痛并小便小利 用竹园荽晒干为末。每服一二钱,空心食前用蜜水调服,立效。
治五淋 用船底青苔如鸡子大,水一盏,煎五分,温服。
治沙石淋涩者 用琥珀二钱研为细末,空心浓煎葱白汤调服。无问诸般淋证,一二服立效。
又方 用九肋鳖甲一个酥炙脆,为末。每服一匙,酒调下,以效为度。
又方 用牛膝一握,水五盏,煮一盏,去渣,以麝香、乳香少许,研细调服。
又方 用黑豆一百二十粒,粉草二寸锉。水煎,乘热入滑石末一钱,空心服。
治小便淋沥 用黄牛尾烧灰为末,每服半钱,水调下。
治血淋 用平胃散,每服五钱,加龙骨一钱,水煎,空心服。数服见效。
又方 白梅烧灰存性,为末,入麝香少许,酒糊为丸如桐子大。熟水吞五十丸下。
治五淋 用榆白皮阴干为末。每日旦、晚以水五合,末三钱,调如膏服,亦治 喘虚烦。
又方 用葵子杵碎,煎汤饮即通快。
又方 用黄蜀葵花作末,每服一二钱,通草煎汤调下。
又方 用滑石、琥珀各一两,木通、当归、木香、郁金、扁竹各半两,为末。每服三、五钱,以芦苇叶同煎,日三服。
又方 用地肤子或茎叶五两,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