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溺
《本草蒙筌》:人溺
气凉。无毒。童男者用,彻清者良。头尾剪除,降火最速。或搀药同服,或单味竟吞。劳热咳嗽能驱,鼻洪吐衄堪止。治扑损瘀血作痛,和酒立可消除;疗产后败血攻心,温饮则能压下。难产胎衣不出,煎同姜葱;毒蛇 犬咬伤,热淋患处。又轮回酒,乃自己尿。若蠲诸积倒仓,全仗荡涤肠胃。暴发赤眼,亦可洗明。 积垢在漩桶中,入药称人中白。
澄底白者,瓦上烧灰。(须置于风露下二三年者始可用之。)去传尸劳热殊功,止肺痈唾血立效。
秋石丹炼,务在秋时。聚童溺多着缸盛,用秋露须以布取。(清晨露水盛降之时,用布二、三匹铺禾草梢上一宿,即时湿透搅入盆内收之。)石膏水飞细末,桑枝刀削直条。四者办齐,如法炼就。(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自浮于上,侯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弱搀完,清液倾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即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渗晒于成为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
制度如期,灵性完具。入药拯济,诚养丹田。若复入罐固封,文火 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谓之秋石,名实相符。然阴阳分炼略殊,由男女所属不一。阴炼者为男属阳,孤阳不生,必取童女真阴,(男病取女溺炼。)即采阴补阳之法;阳炼者谓女属阴,独阴不成,务求童男纯阳,(女病,求男溺炼。)亦阳配阴之方。采彼有余,补我不足。两无偏胜,才得生成。《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实窃此竟尔。或作散服,或作丸吞。(古方以枣肉捣丸,温酒送下。)滋肾水返本还元,养丹田归根复命。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堪用,鼓胀代盐可尝。明目清心,延年益寿。
(谟)按∶秋石丹务聚童溺炼之,取无淫欲外侵,真元内守故也。投石膏欲易澄清,而精英即结。搅秋露资兼肃杀,而邪秽不容。古人立名,实本此义。然制炼分阴阳为二,采补使男女俱同。此又妙合《内经》,玄通《周易》。所加丹字,示乃仙成。故人部中每称乳汁、河车并斯三者,均为接命之至宝也。奈何世医未得真授,四时妄为。溺虽求诸男人,无问年之老幼。阴阳采补懵然罔知,秋露石膏纤毫蔑有。但加皂荚,入水搅澄。或向日干,指为阴炼;或用火 ,阳炼为云。卤莽虽成,玄妙尽失,于道何合,于名何符?只可谋利欺人,安能应病获效?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理势必然,不待忖料而后识也。
《本草衍义》:人溺
须童男者。产后温一杯饮,压下败血恶物。有饮过七日者。过多,恐久远血藏寒,令人发带病;气血虚无热者,尤不宜多服,此亦性寒,故治热劳方中亦用。
《顾松园医镜》:人溺
〔咸寒,入、肺、胃、膀胱三经。雪白者可角,炼成秋石,失其真元之气。不及人溺多矣。〕清天行狂乱,〔咸寒能除邪热,故别录主寒热头痛温气。〕解劳热骨蒸,〔凡阴虚火动,热蒸如燎,服药无益者,非此不除。〕行瘀而不伤其峻,止血而无患其凝,吐衄产家皆圣药,〔味咸走血,故治诸血病。褚澄云∶喉有窍,咳血杀人,服寒凉百无一生,饮溲溺百无一死。吴球言∶诸虚吐衄咯血,须饮小便最效,以其滋阴降火甚速也。产后即饮一杯,压下败血如神。〕损伤跌扑是仙方。〔凡一切伤损,俱宜服之,推陈致新,其功甚大。诸药恐无瘀血,反致误人,惟此万无一失。〕〕中暑昏倒,灌入即苏;〔外用土拥脐作窝,小便溺满之。又治火烧闷绝,绞肠痧痛,饮之俱效。〕咳嗽肺痿,久服皆良。〔饮入于胃,随脾之气,上输于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旧路也。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肺肾有火者,必需之物。
人中白主用相同,〔一人鼻衄仅存喘息,服之即止。〕兼治口舌诸疮。
阳虚无火,食不消,肠不实者,忌之。
《雷公炮制药性解》:人溺
味咸,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主劳热吐衄,痰喘咳嗽,扑伤瘀血,产后败血,生津解渴,能通二便,童男者犹胜。积垢在器,即名人中白,瓦上文火?之存性,酒醋兼制,与溺同功,疗口疮痰结,须露天经年者佳。
按∶人溺降火最速,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肺主气,心属火,宜均入之,降火而不伤于寒凉,且补益之功甚大,而本草不言,惜哉?褚澄云∶以童便治血证,百不一死,庶得其用矣。
《名医别录》:人溺
治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
《千金翼方》:人溺
疗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溺白KT ∶疗鼻衄,汤火灼疮。东向圊厕溺坑中青KT∶疗喉痹,消痈肿,若已有脓即溃。
《医学入门》:人溺
人溺气寒能降火,鼻洪吐血血攻心,劳嗽肺痿胎难产,扑杖蛇伤患处淋。
即人尿。味咸。无毒。疗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丹溪云∶降火最速,热劳方中多用之。主吐血衄血卒血攻心,和姜汁煎二三沸乘热服瘥。止劳嗽失音肺痿,破 积,明目益气,润肌肤,利大肠,推陈致新之药,胃虚及气血虚无热者不可用。又治难产及胞衣不下,和姜葱煎三沸,热服即下。产后饮一杯,压下败血恶物,免血晕之疾。伤胎血结心腹痛,并扑打瘀血攻心,单煎,服之效。被蛇犬等咬,以热尿淋患处。人中白,即尿桶中澄底结白者,须置风露下,经二三年者可用,又名秋白霜。丹溪云∶能泻肝火,降阴火,故治传尸热劳肺痿,心膈热,鼻衄吐血,羸瘦渴疾。又敷汤火灼疮及紧辱疮。凡用须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干研末。
以上治热通用。
《医方考》:人溺
咳血者,宜此一物饮之。
褚澄,齐之圣医也。其《遗书》曰∶咳血不易医,喉不容物,毫发必咳,血渗入喉,愈渗愈咳,愈咳愈渗,饮溲溺则百不一死,服寒凉则百不一生。吾于是乎师其言矣。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人溺
疗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日华子云∶小便,凉。止劳渴,嗽,润心肺,疗血闷热狂,扑损瘀血,运绝及蛇犬等咬。以热尿淋患处。难产,胞衣不下,即取一升用姜葱各一分煎三两沸,乘热饮便下。
《证类本草》:人溺
疗寒热头疼,温气。童男者尤良。
陶隐居云∶若人初得头痛,直饮人尿数升,亦多愈,合葱、豉作汤,弥佳。唐本注云∶尿,主卒血攻心,被打内有瘀血。煎服之,一服一升。又主症积满腹,诸药不瘥者。服之皆下血片块,二十日即出也。亦主久嗽上气失声。尿坑中竹木,主小儿齿不生,正旦刮涂之即生。
日皲裂,能润泽人。蛇、犬等咬,以热尿淋患处。难产及胞衣不下,即取一升,用姜、葱各一分,煎三、两沸,乘热饮,便下。吐血、鼻洪,和生姜一分绞汁,并壮健丈夫小便一升,乘热顿饮,瘥。今按陈藏器本草云∶溺,寒。主明目,益声,润肌肤,利大肠,推陈致新,去咳嗽肺痿,鬼气 病。弥久停臭者佳。恐冷,当以热物和温服。久臭溺,浸蜘蛛咬,于大瓮中坐浸;仍取乌鸡屎炒,浸酒服。不尔,恐毒入。口中涎及唾,取平明未语者,涂癣疥良。
杨氏产乳疗伤胎血结心腹痛。取童子小便,日服二升,瘥。
衍义曰∶人溺,须童男者。产后温一杯饮,压下败血恶物。有饮过七日者;过多,恐久远血脏寒,令人发带病,人亦不觉。气血虚无热者,尤不宜多服。此亦性寒,故治热劳方中亦用。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