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本草纲目》:粟
「气味」粟米:咸、微寒、无毒
「主治」
粟米:
1、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2、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加少许醋吞下。
3、鼻血不止。用粟米粉小煮服。
4、汤火伤。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又方:粟米,半生半炒,研为末,酒调敷伤处。
粟泔汁:
1、眼热赤肿。用粟泔汁(淘粟水)发酸的沉淀,加生地黄等分,研匀摊于布上,方圆约二寸,贴目上熨热。药干即换。
2、疳疮月蚀。用粟泔汁沉淀敷涂。
《本草备要》:粟
补肾
甘咸微寒。养肾益气。治胃热消渴,止霍乱,利二便(《千金方》粟米粉水丸,梧子大,煮七枚,纳醋中,细吞之,治反胃吐食)。即粱米。有青、黄、赤、白、黑诸色,陈者良。
《本草乘雅半偈》:粟
(别录中品)
【气味】咸,微寒,无毒。
【主治】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
【核】曰∶粟字,本义作 ,象穗在禾之上,春秋题辞云∶粟乃金所立,米为阳之精,西叶米而粟成矣。古者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即今之粟,在古但称为粱。粱与粟,亦有别,穗大毛长,粒粗者粱也;穗小毛短,粒细者粟也。南北皆有,北田尤多。苗都似茅。
色有青、赤、黄、白、黑、褐之殊,或因姓氏地名,或因形似时令,随义赋名,不啻十数种矣。如早有赶麦黄、百日粮之类;中有八月黄、老军头之类;晚有雁头青、寒露粟之类。齐民要术云∶粟之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山泽有宜异,收实有息耗,质性有强弱,气味有美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性返道,劳而无获。大抵早粟皮薄而米充,晚粟皮浓而米稀。大而粘者粱,细而粳者粟,故一名 粟。
【 】曰∶粱粟不独大小有别,粱之味甘,粟之味咸。甘入脾,咸入肾,亦自有辨也。
故粟益肾气,开窍于二阴。设肾苦燥,致脾胃中热,则消渴引饮以自救矣。陈者尤良,谓以咸转苦,则自下者上,从内者外,辅水之体,复具水之用矣。
《本草从新》:粟
北方谓之小米.补气养肾.
咸淡微寒.补虚损.益丹田.开脾胃.利小便.治反胃热痢.粱之小者为粟.(小儿重舌、嚼哺之.)
《本草撮要》:粟
味咸淡微寒.入手足太阴少阴经.功专补虚损.益丹田.开脾胃.利小便.治反胃热痢.粱之小者为粟.小儿重舌嚼哺之效.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