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
- 《本草备要》:茹
- 《本草便读》:茹
- 《本草从新》:茹
- 《本草分经》:茹
- 《本草撮要》:茹
- 《本草经集注》:茹
- 《本草蒙筌》:茹
- 《本草图经》:茹
- 《本草衍义》:茹
- 《本经逢原》:茹
- 《得配本草》:茹
- 《冯氏锦囊秘录》:茹
- 《名医别录》:茹
- 《千金翼方》:茹
- 《新修本草》:茹
《本草备要》:茹
泻,破血
辛寒,有小毒。蚀恶肉,排脓血,杀疥虫,除热痹,破症瘕(《内经》同乌贼骨。治妇人血枯)。
根如莱菔,皮黄肉白,叶长微阔,折之有汁,结实如豆,一颗三粒。甘草为使。
《本草便读》:茹
茹(图缺)
散瘀积之稽留.乌 茹.经方有法.达肝家之脉络.辛咸寒毒.风癞兼宜.( 茹即茹.其根皮黄色.肉带黑色.折之有汁出.辛咸寒毒.入肝经.宣通脉络中瘀血.血行风自灭.故本经又称其能治大风.又能杀疥虫.排脓血.蚀恶肉.除症瘕.然寒毒之品.亦非可常用之物也.)
《本草从新》:茹
泻、破血.
辛寒.蚀恶肉.排脓血.杀疥虫.除热痹.破症瘕.(素问、同乌 骨、治妇人血枯.)
根如莱菔.皮黄肉白.叶长微阔.折之有汁.结实如豆.一颗三粒.甘草为使.
《本草分经》:茹
辛寒,破血排脓,蚀恶肉杀疥虫。
《本草撮要》:茹
味辛寒.有小毒.入足厥阴经.功专蚀恶肉.排脓血.杀疥虫.除热痹.破症瘕.内经云.同乌 鱼骨治妇人血枯.甘草为使.
《本草经集注》:茹
味辛、酸、寒、微寒,有小毒。主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去热痹,破症瘕,除息肉。一名屈据,一名离娄。生代郡川谷。五月采根,阴干。黑头者良。(甘草为之使,恶麦门冬。)
今第一出高丽,色黄。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故云漆头。次出近道,名草 茹,色白,皆烧铁烁头令黑,以当漆头,非真也。叶似大戟,花黄,二月便生。根亦治疮。(《大观》卷十?
《本草蒙筌》:茹
味辛、酸,气寒。有小毒。近产河阳,原出高丽。苗逢春暖方起,叶类大戟常青。
花色黄结子绝无,根皮赤(似萝卜根)断则流汁。黑凝如漆,故云漆头。五月采根,阴干,惟取头黑者胜。使甘草节,恶麦门冬。载《素问》中,云去恶血。古姚僧坦,用治痈疽。作散频敷,肉满便止。破症瘕,杀疥虫。逐败疮死肌,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亦着《本经》。
又草 茹,其根色白。因医取黑头入剂,采多烧热铁烁之。作假代真,主治不异。敷溃疡作散,载古方亦多。
《本草图经》:茹
茹(图缺),生代郡川谷,今河阳、淄、齐州亦有之。二月生苗,叶似大戟而花黄色;根如萝卜,皮赤黄,肉白,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三月开浅红花,亦淡黄色,不着子。陶隐居谓出高丽者,此近之也。四月、五月采根,阴干。漆头者良。又有一种草 茹,色白。采者烧铁烁头,令黑,以当漆头,非真也。然古方有用两种者。姚僧垣治痈疽生臭恶肉,以白 茹散傅之,看肉尽便停,但傅诸膏药。若不生肉,又傅黄 散。恶肉仍不尽者,可以漆头赤皮 茹为散,用半钱匕,和白 茹散三钱匕,合傅之,瘥。是赤、白皆可用也。
《本草衍义》:茹
茹治疥,马疥尤善。服食方用者至少。
《本经逢原》:茹
辛寒,有小毒。折之汁出凝黑如漆,故名漆头。 茹色白者名草 茹。
《本经》主疽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寐。
发明 茹《本经》治恶肉败疮等病,而《素问》四乌 一 茹丸,当非此 茹可知也。《圣惠》治头风旋眩,《千金》治小儿痈疽,并用漆头 茹,姚僧坦治痈疽去恶血有白茹丸,二者皆取能散血。其治善忘不寐,亦是因风热侵犯心包、胆腑所致,散其风热,则无不寐善忘之患矣。
《得配本草》:茹
白者名草 茹
甘草为之使。恶麦门冬。
辛,寒,有小毒。排脓杀虫。破症瘕,除热痹,去死肌,退风热。配海螵蛸丸服,治妇人血枯,(血瘀而枯。)配苦酒、猪脂,涂甲疽。
《冯氏锦囊秘录》:茹
味咸、辛,寒,有毒。
茹,其黑如漆,故又云漆头。去恶血,治痈疽,作散频敷,肉满便止,破症瘕,杀疥虫,逐败疮死肌,除大风热气。又草 其根色白,主治相同。
《名医别录》:茹
味酸,微寒,有小毒.去热痹,破症瘕,除息肉.一名屈据,一名离娄.生代郡.五采根,阴干.黑头者良.(甘草为之使,恶麦门冬.)
《本经》原文∶ 茹,味辛,寒.主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生川谷
《千金翼方》:茹
味辛酸,寒,微寒,有小毒。主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善忘不乐。去热痹,破症瘕,除息肉。一名屈据,一名离娄。生代郡川谷,五月采根,阴黑头者良。
《新修本草》:茹
味辛、酸,寒、微寒,有小毒。主蚀恶肉败疮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去热痹,破症瘕,除息肉。一名屈据,一名离娄。生代郡川谷。五月采根,阴干。黑甘草为之使,恶麦门冬。今第一出高丽,色黄。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故云漆头。次出近道,名草 茹,色白,皆烧铁烁头令黑,以当漆头,非真也。叶似大戟,花黄,二月便生。根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