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
《本草纲目》:黍
「释名」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丹黍米:甘、微寒、无毒。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
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
《本草乘雅半偈》:黍
(别录中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补中,益气。
【核】曰∶出荆、郢州,及汴、雒、河、陕间。待暑而种,与植谷同时,覆土锄治,皆如禾法,但早登为别异也。月令仲夏之月,农既登黍矣。天子以雏尝黍羞,与含桃先荐寝庙。
其其苗大体似稷,故诗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其秀成枝而舒散,一稃二米,两粒并均,虽地有肥瘠,岁有凶穣,大小轻重,略无差等。色玄者 ,色黄者 ,故累 定律,郁成 ,此嘉谷也。
【 】曰∶黍者百谷之精,禀天地中和之气以生,故一稃二米,均无差等。象太极之两仪,是以之定律,为阴阳衡量之始,他谷所不及也。主补中益气者,盖音始于宫。宫,土音也。其数八十一,其声最大而中,声出于脾,合口而通之,四体百骸,动皆中节。
《本草从新》:黍
补中.
甘温.益气补中.(苏颂曰∶粘者为秫、可以酿酒、北人谓为黄米、亦曰黄糯、不粘者为黍、可食、如稻之有粳糯也、时珍曰∶此误以黍为稷、以秫为黍也、盖稷之粘者为黍、粟之粘者为秫、粳之粘者为糯、别录本文、着黍秫糯稻之性味功用甚明、而注者不谙、往往谬误如此、今俗不知分别、通呼秫与黍为黄米矣.)久食令人多热烦.(罗愿尔雅翼云∶黍者暑也、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最粘滞、与糯米同性、其气温暖、故功能补肺、而多食作烦热、缓筋根、治心气疼痛.(煎汤温服.)
《本草分经》:黍
甘温,益气补中,多食作烦热。
《本草撮要》:黍
味甘温.入手足阳明太阴经.功专益气补中.即稷之粘者.久食发热.根治心气疼痛.煎汤服良.
《吴普本草》:黍
《御览》卷八百四十二
神农∶甘,无毒。七月取,阴干。益中补气。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