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汗
《广瘟疫论》:战汗
时疫不论初起、传变、末后,俱以战汗为佳兆。以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然有透与不透之分。凡透者,汗必淋漓,汗后身凉,口不渴,舌苔净,二便清,胸、腹、胁无阻滞、结痛,始为全解之战汗。否则余邪未净而复热,则有再作战汗而解者;有战汗须三、四次而后解者,有战汗一次不能再战,待屡下而退者;有不能再作战汗,即加沉困而死者,总视其本气之强弱何如耳。
凡战汗之时,不可服药。补则战止而汗不透,留邪为患;汗、下则太过,而成虚脱。应听战汗透彻,再观脉证施治。当战时,或多与热汤饮之,助其作汗。战汗之时,脉多停止,勿讶,待战汗之后,脉自见也。大抵战汗之脉以浮为佳,邪出于表也,虚、散、微、濡应有变,煎独参汤以待之,防其脱也。贫者米饮聊代之,然必察其战后,系邪净而气欲脱,方可用。
凡战汗后,神静者吉,昏躁者危;气细者吉,气粗而短者危;舌萎不能言者死;目眶陷者死;目转运者死;戴眼反折者死;形体不仁,水浆不下者死。
战汗虽为佳兆,亦有吉凶。得战汗固由治得其宜,邪退正复而致,然不可强也。尝见服大发汗药毫不得汗,而饮冷水得汗者;又有用下药得战汗者;凉血活血得战汗者;生津益气得战汗者,种种不一。当知战汗乃阴阳交和,表里通达,自然而然,非可强致也。
《医述》:战汗
战与栗异,战由乎外,栗由乎内。凡伤寒欲解,将汗之时,若正气实,邪不能与之争,则但汗出而不作战。所谓不战,应知体不虚也。若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则为振,甚则为战,正胜邪则战汗而解。故凡邪正之争于外者,则为战,战其愈者也;邪正之争于内者,则为栗,栗其甚者也。《论》曰∶阴中于邪,必内栗也。夫战为正气将复,栗则邪气肆强,故伤寒六、七日,有但栗不战竟成逆候者,此以正不胜邪而反为邪所胜,使非温补回阳,他焉能御?(张景岳)
战而汗解者,太阳也;不战有汗而解者,阳明也;不战无汗而解者,少阳也。(《此事难知》)
《伤寒寻源》:战汗
战汗者.邪正相争也.经云.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故当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观此则知战乃邪气向外之征.而当欲出未出之界.因本虚必先发战.而正犹足以拒邪.故战而汗出.为病解之佳兆也.
战邪向外者也.若邪向内者.则不名之曰战.而名之曰栗.战者身战也.栗者心战也.经云.阴中于邪.必内栗也.又云.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其人则战而栗.战与栗有阴阳之分.不可不知.又有名为振者.与战相近.但战则身为之战摇.振但森然耸动而已.其人素虚.至欲汗之时.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是振较之战为轻也.如经所云.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与夫下后复发汗其人振寒者.皆虚象也.然此犹浅焉者也.若经云.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又云太阳病发汗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之振也.亟与回阳.犹恐不及.又非战汗所可同日语矣.战汗之脉.以浮缓为主.浮则邪出于表.缓则胃气自和.可以托邪外出.而又必察其气.气细而长者吉.气粗而短者危.战汗之时.不可服药.补则汗不透而留邪为患.泄则正气不支而成虚脱.只宜多与热汤.养津液以助其作汗.须静候其脉静气长.便属无害.不必惊慌.俟战止之后.再察其有无留邪.按法施治.若当战时而惊骇叫唤.则神气先乱.邪反胜正.转为危候.不可治矣.
大凡风寒之邪.自表而里.战汗者少.湿热之邪.自里而表.战汗者多.战汗之后.脉静身凉.舌胎已净.胸腹无阻.渐思饮食.斯为全解.否则余邪未净而复热.则有再作战汗而解者.有战汗至三四次而解者.总视里证以为据.又或战定之后.其人忽沉沉睡去.如死一般.须察其脉仍和缓有根者勿讶.俟其气复即醒矣.亦间有脉停者.又必察其呼吸.如呼吸尚长.此属脉厥.久之自复.亦勿讶也.
战解固为佳兆.又或其人脉促气粗.形体不仁.水浆不下.目直视.舌痿不能言.此则欲脱之象.而非战解之象矣.
战汗非由发汗而得.若病之可发汗者.邪在于表也.发汗则汗自出.奚俟于战.战汗者.由里出表也.故往往有清凉攻下之剂.绝不参一毫表药.自得战汗而解者.此由表里通达.阴阳交和.自然而然.而非可逼之使汗也.
《温疫论》:战汗
疫邪先传表后传里,忽得战汗,经气输泄,当即脉静身凉,烦渴顿除。三五日后,阳气渐积,不待饮食劳碌,或有反复者,盖表邪已解,里邪未去,才觉发热,下之即解。疫邪表里分传,里气壅闭,非汗下不可。汗下之未尽,日后复热,当复下复汗。温疫下后,烦渴减,腹满去,或思食而知味,里气和也。身热未除,脉近浮,此邪气拂郁于经,表未解也,当得汗解。如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汤和之,复不得汗者,从渐解也,不可苛求其汗。应下失下,气消血耗,既下欲作战汗,但战而不汗者危。以中气亏微,但能降陷,不能升发也。次日当期复战,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气脱,不胜其邪也。战而厥回无汗者,真阳尚在,表气枯涸也,可使渐愈。凡战而不复,忽痉者必死。痉者身如尸,牙关紧,目上视。凡战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次日当期复战。战汗后复下,后越二三日反腹痛不止者,欲作滞下也,无论已见积未见积,宜芍药汤。
芍药汤
白芍(一钱) 当归(一钱)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甘草(七分)
水姜煎服。里急后重,加大黄三钱;红积,倍芍药;白积,倍槟榔。
《疫疹一得》:战汗
先寒后战,寒极而战,杂症则谓元阳将脱之象,而疫则热毒盘踞于内,外则遍体炎炎。热极之症,是必投以寒凉,火被水克,其焰必伏。火伏于内,必生外寒,阴阳相搏则战,一战而经气输泄,大汗而解矣。
以上五十二症,疫症恶候,变态无常。以下二十症,有因失治于前者,有因不谨于后者。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