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中恶

(此证其状猝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人中青黑,即服苏合丸。未醒,以皂角末吹鼻,兼用辟邪膏)


辟邪膏


降真香 白胶香 沉香 虎头骨 人参 鬼箭羽草 龙胆 雄黄(各五分) 麝香(一字)


上为末,烂蜜作膏,取少许乳香汤调下儿口中,又令儿带之及烧卧内,尤效。


一方∶故汗衣烧灰二钱,白沸汤调下。


一方∶以唾和麝香一钱研,和醋一合,服之即瘥。


一方∶白檀香或紫檀香煎服,为好。


一方∶中恶心腹痛,雄黄、朱砂等分,研为末,乌药煎汤调下。尸厥,苏合丸研香油灌下。灸巨阙七壮。


较客忤更甚。如老柩腐尸、淫祠古树、冷庙枯井、败屋阴沟,皆有恶毒之气,小儿触之,从鼻孔入肺,闭其清道,窒塞胸中。忽然而倒,四肢厥冷,两手握卷,上气喘急者是也。复有中恶毒之物者,如菌蕈、河豚、瘟牛、疫马自死六畜,并水鸡虾蚌等类,自口而入,则肠胃受之,故心腹刺痛,腹皮青黑。前后二症,俱宜搐鼻散搐鼻,令其喷嚏,毒瓦斯散出,然


返魂汤 治前症中恶气死者。


麻黄(去节,二钱) 杏仁(去皮,七个) 炙草(一钱) 葱白(三寸) 水(一盅) 煎至半盅,分数次


解毒雄黄丸 治后症中毒物死者。


明雄黄 巴豆霜(各一钱) 川郁金(二钱) 研末,醋和米汁打糊为丸,绿豆大,每用三五丸,白汤下,以利为度。


小儿神气未充,一为邪恶所触,何能主持,自然神魂离舍,目闭面青,闷乱,不省人事,古法主内服苏合香丸,除其邪(方见肛门内合),外以生皂角末开其窍,嚏出,则气通而苏矣。


〔真按〕小儿中恶,外以生半夏末,生皂角末等分,以少许吹鼻,先通关开窍,内以灯芯十茎,淡竹茹钱半,煎浓汤,调抱龙丸细末五分,服之。


附∶抱龙丸方制胆星(一钱) 天竺黄(八分) 雄黄末(五分) 镜朱砂(五分) 炒麦冬(二分) 共为末,水糊丸。


夫有痘疹收后,举止饮食,已复如常,忽然遍身汗出如水,或只心腹绞痛而死者,此是元气尚亏,外虽无病,里实空虚。一感疫疠不正之气,正不胜邪。一中而死谓之中恶也。间有用人参汤研苏合香丸服之而苏,殆如大人之因虚而暴中之类欤。


孕妇忽然心腹刺急绞痛.如鬼击之状.不可按摩.闷绝欲死.或衄或吐血.以调补正气为主.治用金银藤煎汤饮神效.或用熟艾拳大一丸.煮汁频服.


中恶心腹疼痛.


当归散


当归 川芎(各二两) 丁香(六钱) 青皮(一两) 吴茱萸(五钱用桔梗汤泡炒黑)


共和匀为末.温酒调.每服五钱.


木香散


生地(二钱) 枳壳 木香(各七钱五分)


和匀为末.温酒下三钱.


苦梗散


苦梗(一两炒) 生姜(五钱)


水煎服.


又方 男子汗衣(烧灰存性) 百沸汤调服.


一法 用盐水探吐.或用灶心土为末.井水调服.(二钱)


心主脉属火.肝主筋属气.气火相炽.则为 .治法平脉降火.兼养气血.用钩藤汤加柴胡.山栀.黄芩.白术.若风痰上涌.加竹沥.南星.半夏.如风邪急搐.加全蝎.僵蚕.若亏损气血.宜八珍汤.加钩藤.山栀若无力抽搐.角弓反张.汗出如珠等症.此肝经绝也不治.


(〔吴按〕 者即刚柔二痉.如类中风.乃伤寒之变症也.)


钩藤汤


钩藤 当归 茯苓 人参(各一钱) 桔梗 桑寄生(各五分)


水煎服.忌猪肉.炒.煎.若烦热加石膏一钱五分.临产加桂心(四发)


〔大〕夫妊娠忽然心腹刺痛,闷绝欲死者,谓之中恶。邪恶之气中胎,伤于人也。所以然者,血气自养而为精神之主。若血气不和,则精神衰弱,故邪毒之气得以中之,妊娠之病,亦致损胎也。


〔薛〕前证当调补正气为善,用金银藤一味煎汤饮之。


当归散 治妊娠中恶,心腹 痛。


当归 丁香 川芎(各三两) 青橘皮(二两) 吴茱萸(半两,去梗汤泡三次,炒黑)


上为细末,无时,温酒调一钱。


又方 生干地黄(一两) 枳壳 木香(各七钱半) 为细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又方 苦梗(二两,细锉略炒) 生姜(半两) 水煎服之。


《补遗》治妊娠中恶,心腹绞急切痛,如鬼击之状,不可按摩,或吐血,或衄血者,用熟艾(如拳大。)煮汁频服。


又方 用盐一盏,水二盏,调和服,以冷水 之,吐出即安。


又方 灶心土为末,每二钱,井水调服,白汤调亦可。


又法 取汗衣,用男子贴体久染汗者佳。烧灰存性,百沸汤调服。


鬼箭(寒) 芍药(平。微寒) 牛黄(平) 雄黄(平。大温) 朱砂(微寒) 麝香(温) 芎(温) 吴茱萸(温。大热) 乌头(温。大热) 当归(温。大温) 升麻(平。微寒) 桃仁(微温) 耳(实温。叶微寒) 桃皮(平) 桃胶(平) 桔梗(微温) 干姜(大热)


大全云∶夫妊娠忽然心腹刺痛,(俗谓绞肠痧即此)闷绝欲死者,谓之中恶。盖邪恶之气,中于胎而伤人也,所以然者,血气自养,而为精神之主,若血气不和,则精神衰弱,故邪毒之气,得以中之。妊娠病此,亦致损胎也。


薛氏曰∶前证当调补正气为善,用金银藤一味,煎汤饮之。


当归散 治妊娠中恶,心腹绞痛。(温行恶气)


当归 丁香 川芎(各三两) 青橘皮 吴茱萸(半两,去梗汤泡三次,炒黑)


上为细末,温酒调下一钱,无时。


又方


生干地黄(一两) 枳壳 木香(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又方


苦梗(一两。细锉略炒) 生姜(半两)


水煎服。


散滞汤 治触恶冒气伤胎,肚痛,手不可近,不思饮食。


青皮(三钱) 黄芩 芍药(各二钱) 归尾(一钱半) 川芎(一钱) 木香(五分) 甘草(炙,少许)


上分二帖,水三盏,先煮苎根两大片,至二盏,去苎根,入前药同煎至一盏,热服。


补遗方 治妊娠中恶,心腹绞急切痛,如鬼击之状,不可按摩,或吐衄血者。


用熟艾如拳大,煮汁频服。(此真中恶也,煮艾方极妙)


一方 用盐一盏,水二盏,调和服,以冷水 之,吐出即安。


一方 用灶心土为末,每服二钱,井水调服,白汤亦可。


论曰志弱心虚,精神失守,忤犯邪恶,令人心腹暴痛,闷乱如死,无所觉知,故曰中恶,又曰卒忤,盖阴阳痞隔,气道厥逆,上下不通,阳气散乱,故令不知人也,气还则生,不还则死,久不已则变注。


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排,及中蛊毒注,吐血下血,及心腹卒痛,腹满寒热毒病,备急散方


雄黄(研二两) 丹砂(研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一分) 桂(去粗皮) 藜芦(各一芫花(醋炒四


上九味,将巴豆别治如脂,余为细散,以巴豆合捣令匀,瓷器贮之,密封勿泄气,遇急病,水服一字许,加至半盏匕,老幼减半,病在头,当鼻衄,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利,在四肢则汗出而愈。


治中恶心痛,胸胁 刺喘急,桃皮汤方


桃东行枝白皮(锉一握) 丹砂(研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当归(切焙三两) 桂(去粗


上八味,除丹砂外,锉如麻豆和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碎,煎取七分,去滓入丹砂末半钱匕、温服。


治卒中恶心腹刺痛,去恶气,麝香散方


麝香(研一分) 犀角屑 木香(各半两)


上三味,捣研为散拌匀,每服二钱匕,空心熟水调下,日再,未止更服。


又方:韭根(一握切) 乌梅(十四枚碎) 吴茱萸(汤洗焙干炒二两半)


上三味,以潦水五升煮之,以病患栉内其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时治中恶心腹痛欲绝方 伏龙肝(五合) 盐(一撮


上二味和研,每服一钱匕,水一盏调下。


治中恶喘急,桃皮汤方


桃皮 白杨皮(各一握) 栀子仁(十四枚) 真珠(研)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各三两)


上九味,除真珠末外,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切,煎至一盏,去滓内真珠末半钱匕,搅匀温服。


治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痛,甚者短气不语,以手按之,得其痛处,则病患色动。恐人近之,宜艾叶敷方


取生艾小叶 碎,敷痛上浓寸余,以沸汤和灰作泥令热,敷艾上,冷则易之,不过再敷愈。


治中恶,气欲绝不省方


皂荚生为细末,内鼻孔中,一方用细辛等分,取屑如胡豆大,吹两鼻中。


治中恶气欲绝方


取新牛粪绞汁服,无新者即以干者浸汁服。


又方:仰卧以物塞两耳、以两竹筒内病患鼻中,使两人吹之,塞口傍无令气得出,半日病患即噫噫,则勿复吹也。


一论中恶天吊者。冒犯邪气也。小儿卒中恶毒。心腹刺痛。闷乱欲死等症。


辟邪膏 治中恶。


真降香 白胶香 沉香 虎头骨 兔肉 龙胆草 人参 白茯苓(去皮各五钱)


上为细末。入雄黄五钱。麝香一钱。炼蜜为丸。乳香汤下。


治卒中恶短气不省人事欲死及疗诸昏迷 用麻黄四钱,甘草一钱,桂心二钱,杏仁八十枚。


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拘时,立效。


治中恶卒死 用菖蒲生根捣绞汁,灌之立瘥。


又方 用女青屑一分,安鼻中,以水或酒送下立活。


治卒中恶心痛 用茱萸五合,酒三升,煮三沸,分三服。


又方 用桂心八分锉细,水四升,煮一升,分二服。


治中恶或先病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 用薤捣汁,灌鼻中。


治卒死无脉,无他形候者 牵牛临鼻上二百息,牛不肯舐者,以盐汁涂面上,即肯舐。


治中恶客忤卒死者 用皂角末吹鼻,或研韭汁灌耳中,以艾灸脐中百壮。


治中恶卒死及魇魅、自缢、溺水、压 、产难、气绝者用皂角末或半夏末,丸如豆大,内鼻


治卒死心头热者 用百草花曝干,水渍,封埋百日,砂锅内连水熬稠,丸如皂角子大。放一


治中鬼气死,口鼻出血 用雄黄末一钱,煎桃叶汤调下。


治一切 气或近尸恶气入腹久不愈 用阿魏打如麻子大,以面裹作馄饨,煮熟食之,日三,


治中恶客忤睡死 用麝香一钱研,和醋二合,服之即瘥。


治尸厥奄然死去,腹中气鸣 用生姜汁半盏和酒煎沸灌之,仍灸丹田、百会、气海穴。


治被鬼击 用灶心土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及以少许吹鼻中。


又方 用桃、柳东行枝各三七寸,煎汤二盏,温灌之。


治恍惚见鬼发狂 用平胃散加辰砂末,枣汤调服。


治卒中恶不省者 用韭菜研汁,灌入鼻中。


治尸压如死,脉动如故 用灶突中黑煤土如弹子大一块,浆水和饮之。


又方 用豆豉水煮汁服之。


又方 用官桂为末,水调灌之。


脑中 痛,属胃气虚,恶气客之所致。


忌同绞肠痧。


宜辟恶气,通畅胃气,辛散。


龙脑香 檀香 麝香(孕妇忌用) 牛黄 乳香 苏合香 沉水香 丹砂 雄黄 鬼臼 藿香 白豆蔻 石菖蒲 橘皮 木香 远志 干姜 桂


中恶之证,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头旋晕倒,昏不知人。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病。先以苏合香丸灌之,苏后再以调气散和平胃散与服。(《证治准绳》)


中恶者.入庙登冢.吊死问疾.飞尸鬼击.故为中恶.其症牙关紧急.昏不知人.似乎中痰.但头面青黑.肌肤粟起.可以知其中恶也.内经云.大凡外邪之入.必与内邪相合.中恶之人.先有痰食在胃.正气不旺.然后鬼昧得以犯之.治是症者.当以安神化痰为先.俟其气顺痰消.方可议补.薛立斋云.中恶先因正气大虚.然后为恶所中.治当大补元气.勿以痰治.然初起必先化痰.不可顾母失子也.


安神化痰汤


茯神 远志 陈皮 半夏 杏仁 石菖蒲 麦冬 桔梗 甘草


有食加枳壳浓朴.



〔杨〕小儿神守则强,邪不干正,若真气衰弱,则鬼毒恶气中之,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是也。凡中恶,腹大而满,诊其脉紧细而微者生,脉大而浮者死。即服苏合香丸。未醒,以皂角末搐鼻,次服沉香降气汤加人参、茯苓,又能辟邪,客忤亦宜服。


降真香 白胶香 沉香 虎胫骨(酥炙) 人参 鬼箭草 草龙胆(各五钱)


上为末,次入雄黄五钱,麝香一钱,炼蜜丸,乳香汤化。又令儿带及烧卧内,尤妙。



〔《广》〕治中恶客忤,唾化麝香一钱,重研,和醋二合服之,即瘥。



〔海〕龙脑膏治小儿发热在心胃,卒不知人。(方见痘黑陷门,即《活人》方。)



〔汤〕凡中暑闷倒,急扶在阴凉处,切忌与冷,若得冷即死,当用补药及热汤熨脐腹间,暖即瘥。如无汤,即掬热土晕于脐上,仍拨小窝子尿于中,可代汤。熨之良久,嚼大姜一块,以水咽下,续用解暑药。



〔《甲》〕小儿口中腥臭,胁膈气满,劳宫主之。



麝香(《本经》温)


雄黄(《本经》平、寒,《别录》大温)


丹砂(《本经》微温)


升麻(《别录》平、微寒)


干姜(《本经》温,《别录》大热)


巴豆(《本经》温,《别录》生温、熟寒)


当归(《本经》温,《别录》大温)


芍药(《本经》平,《别录》微寒)


吴茱萸(《本经》温,《别录》大热)


鬼箭(《本经》寒)


桃枭(《本经》微温)


桃皮(《别录》平)


桃胶(《别录》微温)


乌头(《本经》温,《别录》大温)


乌雌鸡血(《别录》平)


(附鬼击尸疰)其证卒然仆倒。口噤肢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昏不知人,参后精神不守,错言妄语。由冒犯不正之气,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证。苏合香丸。(见诸中)


灌之,候苏,以调气散和平胃散服,名调气平胃散。(平胃散内有苍术,可以辟邪。)飞尸鬼击等邪证附后。


此多由精神衰虚,遂为邪鬼所击,或附着于体,昏昏沉沉,妄言谵语,或评露人事,或言未来祸福,多中。人有起心,即能知之,登高涉险,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见人,此为鬼物所凭者也。旧有五尸之说。一曰飞尸∶发无由渐,昏然而至,(尸,即鬼物。)其人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一曰遁尸∶停遁在人肌肉血脉间,触即发动,证与前同,瘥后复发。一曰沉尸∶发时亦心腹绞痛,胀满喘急,虽歇之后,犹沉锢在人脏腑。一曰风尸∶在人四肢,循环经络,其状冷跃,去来沉沉,默默不知痛处,冲风则发。一曰伏尸∶隐伏五脏,积年不除,未发如无病患,发则心腹刺痛,胀满喘急。又诸尸疰乃死尸传注之气,如传尸痨虫之属,流注身体,令人寒热淋漓,腹痛胀满喘急,或 踊起,或挛引腰脊,或举身沉重,精神昏谬,每节气改变,辄至大恶。积年累月,渐至顿滞而死,死后复易旁人,乃至灭门。以上皆用忍冬藤叶,锉数斤,煮浓汁,日三服瘥。太乙精神丹、苏合香丸最妙。喻嘉言治祟方,用犀角、羚羊角、龙齿、虎威骨、鹿角霜、牡蛎粉、人参、黄 等药为末,羊肉半斤,煎浓汁,调作一次服,立效。盖祟附于身,与人之神气交持,原逼处不安,但无隙可出,故用诸多灵物之遗形,引以羊肉之 ,俾邪祟转附骨角,移从大便而出也,说甚有理。


木香 乌药 白豆蔻仁 檀香 砂仁(各一钱) 藿香(二钱一分) 苍术(一钱半)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雄黄(油煎七日) 雌黄 朱砂(光莹者) 磁石 曾青(各一两) 金牙石(六钱) 上各研细,将二黄、朱砂醋浸三日,曾青用好酒于铜器中浸,纸封曝百日,急用七日亦得,如天阴用火焙干。六味同研匀,用沙合盛令药满得三分许,以此集合子大小,先以赤石脂末固缝,外用六一泥固济讫,须候透干,以睛明六合吉日合,别用泥作三个柱子,高五寸,令平稳如鼎足状,安合子。下置炭火三斤,逐旋添炭,常令及五斤,只在合底,不得过口, 五日为度。放冷水中浸合子,候泥透,剥去泥,将合子轻手取开。其药精英五色,尽在盖上,亦有三色者,纯白为上。研细,枣肉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丸,米饮服之。如口噤牙紧,斡前两齿灌下即苏。六一泥法∶矾石(黄泥裹,火烧一伏时,研细) 黄矾(远看如金丝色,精明其色本绿,以黄泥裹,火烧通赤如血,取出研细) 蚯蚓粪 咸土盐(各一两) 黄泥(一斤) 同为末,以纸一处,捣和成泥。


小儿神气末充实,触恶何能自主持,目闭面青惊闷乱,苏合皂角功效奇。


[注]


小儿神气末充,一为邪恶所触,何能主持,自然神魂离舍,目闭面青,闷乱不省人事,内以四合香丸除其邪,外以皂角末开通其闭,嚏出则气通而苏矣。


(苏合香丸)方见肛门内合。


小儿神气未充实,触恶何能自主持,目闭面青惊闷乱,苏合皂角功效奇。


【注】小儿神气未充,一为邪恶所触,何能主持?自然神魂离舍,目闭面青,闷乱不省人事。内以苏合香丸除其邪,外以皂角末开通其闭,嚏出则气通而苏矣。


苏合香丸(方见肛门内合)


此证比之客忤为更甚。盖客忤无非外来人畜不正之气,中恶则中恶毒之气。如老柩荒厝,淫祠古树,冷庙枯井,败屋阴沟,皆有恶毒之气存焉。小儿触之,从鼻而入,肺先受之,闭其清道,填塞胸中,忽然而倒,四肢厥逆,两手握拳,上气喘急者是也。


复有中恶毒之物者,亦谓之中恶。如菌草河豚,瘟牛疫马,自死六畜,并水鸡虾蚌之类。自口而入,则胃肠受之,故心腹刺痛,腹皮青黑,闷乱欲死。前后二证,俱宜霹雳散搐其鼻,令其喷嚏之后,毒瓦斯已出,然后用药。前证中毒瓦斯死者,用返魂汤;此中毒物死者,用雄黄解毒丸下去之。


【入方】


霹雳散 治中恶卒死,并一切卒暴之证。


猪牙皂(三分) 北细辛(五分) 大川芎(五分香) 白芷(五分) 踯躅花(半分) 明雄黄(二分)真麝香(半分)


上为极细末,每用少许,以灯芯三寸长,蘸药点鼻孔内,以得喷嚏为验。


返魂汤 治中恶卒死,宜此主之,即仲景之麻黄汤也。因其毒瓦斯闭塞肺窍,以此开通之。


净麻黄(去节,二钱) 光杏仁(去皮,七个) 炙甘草(一钱) 葱白(三寸)


水一盏,煎半盏,分数次服。


雄黄解毒丸 方见卷二类搐疮疡门。


一曰非搐,即幼科之慢惊风、慢脾风者是也。


按∶幼科有言曰∶急惊传慢惊,慢惊成慢脾。慢脾者纯阴之证也。然慢惊亦有虚热,尝多便秘痰壅气塞,便误认为实热。妄用巴、黄,以下痰行便;或妄投脑、麝,以通窍凉脏。致使阴气愈张,阳气愈弱,幸不死而成此证。又有一名虚风,因吐泻日久,风邪入肠,乃大便不禁,面色虚黄,脾气已脱,真元已亏,继此发热,即是慢脾。此不必皆由急惊传至,男子以泻得之为重,女子以吐得之为重。其候面青舌短,头低眼合,吐舌切牙,声音沉小,睡中摇头,四肢微搐,冷而不收。身则有冷有热,痰涎凝滞,神志昏迷,沉沉喜睡。逐风则无风可逐,疗惊则无惊可疗,乃至重之候,十难救一二也。治法大要∶生胃养脾,回阳益志,镇心定魄,化痰顺气。若眼半开半合,手足不冷,二便涩滞,此尚有阳证,须温和化痰理气,不可即用回阳,然亦不可因阳证而用清凉之药。


此仅虚火往来,会成如阳证耳。在幼科所论者如此。


予见此等辨论,娓娓其辞,自相矛盾,乖误多端,惟有拊膝长嘘而已。孰料幼科谫劣,一至此哉!既知慢脾为纯阴之证,又误以慢惊之虚热作实热,误下痰,误通窍,乃致变为慢脾。又有因吐泻日久,风入肠胃,大便不禁,面色虚黄,脾气已脱,真元已亏,继此发热,即是慢脾,如此之候,即应急救真元,维持竭绝,何得以眼之半开半合,手足不冷,二便涩滞,为尚有阳证,不可即用回阳?吁,此浅近之理,犹且未明,而尚欲立言传世乎!盖眼之半开半合,名为昏睡露睛。此脾胃两伤,败极之证,安得目为有余?手足为诸阳之本,四时皆宜温和,今手足不冷,犹幸有一线微阳,牵引接续,尚未至于厥逆,岂可谓之阳证?二便涩滞,由其气血伤败,大肠枯焦,无以滋荣传送,又岂里实便秘之比哉?此等之证,治之得法,尚可挽回,而乃称为阳证,为之顺气化痰,岂眼之半开半合,手足不冷,二便涩滞,果为阳热有余耶?抑由痰凝气滞耶?不然,化痰顺气,将焉用之?呜呼,幼科浅陋,莫可挽救!凡小儿有热,不辨表热里热、虚热实热,阳浮作热,阴极发躁,一概称为阳火。今慢脾之热,无非纯阴之证,真阳被逼,不能保存,浮越肌表,散漫无归,亡在倾刻,即急为收摄敛纳,犹虑不及,而反谓之阳证,必欲其口鼻无气,两眼不开,四肢冰雪,二便长流,始可谓之阴证乎!立言者见地如斯,继述者自可知矣。予故于此等之证,以非搐名之。使知一意挽救,不用猜度,且亦不须细辨。请以幼科夏禹铸之言,以明斯证之误,亦可见予言之不虚也。


夏禹铸曰∶世人动曰慢惊,予独曰慢证,盖此证多成于大病之后。庸工一见病愈,遂不防守去路,或初误汗误下,吐泻久而脾胃虚极,故成慢证。慢字缓字,虽对急字而言,然所以成此证者,亦由于父母怠慢之故。或有汗多不止者听之,吐泻不止者听之,以致汗多亡阳,吐久亡胃,泻久绝脾,成难起之证,故曰慢证。慢证何惊之有?以慢证而云惊,皆属庸医见儿眼翻手搐握拳,形状似惊,故以惊名之,一作惊治,或推或拿或火,是犹儿以下井,而复落之以石也。慢证者,脾虚也。眼皮属脾,脾败故眼皮不能紧合,而睡则露睛;虚则脾失元气,故两目无神而漂泛;脾败则枯涎无统,故凝滞咽喉而有牵锯之声;手足为脾胃所司,脾胃败,故四肢厥冷;虚必生寒,寒则大便泻青而小便清利。便知为慢脾之候。若疗惊则无惊可疗,祛风则无风可祛,除痰则无痰可除,解热则无热可解,惟脾间枯痰虚热往来耳。治此或以六君子汤加炮姜,或理中汤加附子。


此夏氏之见,超乎流俗。申明慢惊慢脾,一皆竭绝之证,而疗惊祛风、除痰解热之治,毫不可用,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今以夏氏所云吐泻脾败之证,列之于前,复以景岳所云大惊卒恐次之,归于非搐条下,以见此等之证,总非风搐,庶不乞灵颅囟,枉害无辜也。以上治法,悉根据夏氏、张氏原方,予毋容复赘。


苏合香丸(见卒中。)


调气平胃散


木香 乌药 白豆蔻仁 檀香 砂仁(各一钱) 藿香(一钱二分) 苍术(一钱半) 浓朴(姜汁炒)陈皮(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盅,生姜三片,食前服。


〔大〕夫妊娠忽然心腹刺痛,闷绝欲死者,谓之中恶。邪恶之气中胎,伤于人也。所以然者,血气自养而为精神之主。若血气不和,则精神衰弱,故邪毒之气得以中之,妊娠之病,亦致损胎也。


〔薛〕前证当调补正气为善,用金银藤一味煎汤饮之。


当归散 治妊娠中恶,心腹 痛。


当归 丁香 川芎(各三两) 青橘皮(二两) 吴茱萸(半两,去梗汤泡三次,炒黑)


上为细末,无时,温酒调一钱。


又方 生干地黄(一两) 枳壳 木香(各七钱半) 为细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又方 苦梗(二两,细锉略炒) 生姜(半两) 水煎服之。


《补遗》治妊娠中恶,心腹绞急切痛,如鬼击之状,不可按摩,或吐血,或衄血者,用熟艾(如拳大。)煮汁频服。


又方 用盐一盏,水二盏,调和服,以冷水 之,吐出即安。


又方 灶心土为末,每二钱,井水调服,白汤调亦可。


又法 取汗衣,用男子贴体久染汗者佳。烧灰存性,百沸汤调服。


中恶之证,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


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头旋晕倒,昏不知人。即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病。苏合香丸灌之,候稍苏,以调气散和平胃散服,名调气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