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疮
- 《古今医鉴》:诸疮
- 《仁术便览》:诸疮
- 《活幼心书》:诸疮
- 《急救广生集》:诸疮
- 《经验丹方汇编》:诸疮
- 《圣济总录》:诸疮
- 《寿世保元》:诸疮
- 《外科全生集》:诸疮
- 《万病回春》:诸疮
- 《幼科发挥》:诸疮
- 《幼科折衷》:诸疮
- 《杂病治例》:诸疮
《古今医鉴》:诸疮
方
隔蒜灸法 治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盖火以畅达,拨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
用大蒜头去皮,切三文钱浓,安疮头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势,不能为害。如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换。如不痛,或不作脓,及不起发,或因疮尤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脓,不起发者,不治,此气血虚之极也。
葱熨法 治虚怯人肢体患肿块,或作痛,或不痛,或风袭于经络,肢体疼痛,或四肢筋挛骨痛,又治流注,跌扑伤损肿痛杖打,刺痛及妇人吹乳,乳痈阴证腹痛,手足厥冷。
葱头细切,杵烂炒熟,敷患处,冷则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豆豉饼 治疮疡肿硬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
江西淡豆豉为末,唾作饼子如钱大,浓如三文,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则易之。如背疮用漱口水调作饼,复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如未成者即消,已成者能消其毒,如有不效者,气血虚故也。
洪宝丹(西园公方) 治一切肿毒,散血消肿,治汤荡火烧,金枪打扑,出血不止,如神。
天花粉(三两) 白芷(二两) 赤芍药(二两) 郁金(一两)
上为末,热用茶调,冷用酒调涂患处,如衄血不止,水和涂后项上,最能绝血路。
隔纸膏(两川叔传) 治一切恶疮肿毒顽疮。
鸡屎(炒,一两) 松香(生,一两) 百草霜(八钱) 雄黄(五分) 枯矾(四分)
上为末,香酒调,用伞纸贴患处,摊药于纸上,再将原纸返展盖住。
神捷膏(郑中山传) 治诸般顽疮,及内外 疮,久年不愈者。香油半斤,先煎,入黄蜡一两,松香五钱,慢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取出候冷,加后药。
乳香(三钱) 没药(三钱) 轻粉(三钱) 血蝎(三钱) 孩儿茶(三钱) 枯矾(三钱)龙骨(火 ,三钱) 川椒(四钱)
上为细末,搅之煎膏内,瓷器收贮。若遇顽疮,先用花椒、细茶、艾叶浓煎水,频频温洗令净。却用油纸以封刺孔,比如疮口大,俱刺遍伤,药将孔面贴疮上,一日换三次,二日后换一日一次,每换药必须洗净方贴,效。
敛疮止痛生肌散(杜桐冈传) 治诸疮及痈疽、黄水、热泡等疮。
官粉(火 黄色,一钱) 黄柏(末,一钱) 黄连(末,五分)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孩儿茶(五分)
上为末,掺患处。
散解毒(黄宾江传) 治诸疮肿毒,并喉闭、赤眼暴发疼痛。
雄黄(三钱) 白硼砂(三钱,铜杓微火炒) 胆矾(六钱,打碎,先炒白色,再炒紫色)
上共为细末,治疮,或将烧酒,或吐津抹湿疮上,将末药着指磨上,立消。治眼用津抹湿眼胞,将药抹之,立消。喉闭,吹喉中。
追风解毒汤(两川叔传) 治血风疮,并湿热生霉,其形如钉高起寸许者。
连翘 黄芩 栀子 黄柏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全蝎僵蚕 蒺藜 金银花 威灵仙 归尾 赤芍 甘草
上锉,各等分,水煎服。
寸金黄(刘甘泉传) 治一切红肿热毒疮疖。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皮硝 青黛 白矾 五倍子
上各等分为末,鸡清调搽。
《仁术便览》:诸疮
痈疽,只是热胜血,阴阳相滞而生。中年以后,不宜有此病。《脉诀》曰∶痈疽浮数,恶寒发热,若有痛处,痈疽所发。脉数,发热而痛者阳,不数、不热、不痛者阴。疮发痈之脉,弦洪相搏,细沉而直,肺肝俱数。
《活幼心书》:诸疮
满头及额生如癞,但用连床得安瘥,遍身糜溃更多烦,一抹金涂无不快。
《急救广生集》:诸疮
疥疮 疥有五种,上体多者,偏风热盛。下体多者,偏风湿盛。用硫黄(四钱)、明矾、花椒(去目各二钱)
装萝卜内,煨枯为末,入葱白、猪油捣烂,以夏布包擦。(《图经家宝》)
湿疥疮 油合桃肉 生猪脂油(各一两) 硫黄末 水银(各一钱) 捣如泥,鼻闻,擦患处。(《简要济众》)
干疥疮 水银 雄黄 樟脑 川椒 轻粉 枯白矾(各二钱) 大风子肉(一百枚,另研) 共研细末。同大风子肉碾匀,加地沥青一两化开,和药作丸,如圆眼大,先以鼻臭,次擦患处。
锁口疮 用木耳焙黄为末,香油调搽,其疮即红。(《奇方类编》)
羊须疮 小红枣烧灰存性,清油调敷。(同上)
年久脓水疮并血风疮 用如意草阴干为末,微炒,鸡子清调 ,神效。
黄水疮 凡毒水流处,即生泡疮,即为黄水疮。手少动即破,乃热毒郁于皮毛。用雄黄、防风(各五钱)、水十碗煎沸,去渣取之,洗之即愈。(《岐天师传》)
痱疮 由暑气伤热而生,有雪水洗之随灭,急不能得。一方最妙,用黄瓜切片,擦之即愈。(同上)
抓疮 伤处出水,肿痛,用耳垢封之,一日水出尽即愈。(《郑师甫方》)
坐板疮 萝卜子种(三钱) 杏仁(去皮尖十四粒) 轻粉(一钱) 冰片(半分) 共研为末,以手擦疮口上即愈。(《仲景外函》)
热毒疮 遍身痛而不痒,或手足尤甚,粘着衣被,夜不得睡。用菖蒲末,多铺席上,使患者恣卧其上,仍以衣被覆之,五六日愈。
驴眼疮 患在脚胫骨,如 疮样者,取田螺,俟吐出水涎,频敷自效。
天泡疮 用荷花瓣贴之效。以上(《同寿 》)
白 疮 遍身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或搔起白皮。用猪脂、苦杏仁等分共捣,绢包擦之,甚效。(《百一方》)
水窠疮 石菖蒲研末擦之。(《济世集》)
脓窠疮 白芷 白芨 硫黄(各等分) 为末,和鲜猪油捣丸,如弹子大,不时擦抹。旬日可愈。但须服忍冬酒,或银花汤,以清毒瓦斯为妙。
头面诸疮 脂麻生嚼敷之。(《普济方》)
鬓HT 疮(一作腊梨) 川椒(一两) 麻油 菜油(各一钟) 同煎浓搽之。(《思诚堂梓方》)
一方,用雄黄、猪胆汁和敷之。(《圣济 》)
头秃疮、剥皮疮 牛皮 破鞋(各一两) 白矾 雄黄(各五钱) 旧毡(三钱) 共烧为细末,猪油加面调和,连擦三次。须晒干擦之。(《海上方》)
椒疮 (生于眼皮里,形如椒粒赤色) 粟疮(生上下眼皮,形如黄米) 当归尾 石菖蒲 赤芍药(各二钱)
生川连 生杏仁 地肤子(各一钱) 羌活(五分) 胆矾(二分) 共研粗末,以红 包之,如樱桃大,甜滚水浸包,乘热洗,勿见尘土。若眼皮里有红丝者,乃血热有瘀,法以灯草擦疮处,令血出即愈。(《医宗金鉴》)
小疮 (一名针眼) 生于眼皮毛睫间,致面浮肿,目赤涩痛。用枯矾末,鸡子清调敷肿处,再用南星末、生地黄同捣膏,贴于太阳穴自消。
鼻中疮 用马绊绳烧灰掺之。(《本草纲目》)
疮 有于指掌之中,形如茱萸,两手相对而生,久不能愈,痒必生虫,治以杀虫为主。用藜芦、苦参(各一两)、猪脂油(八两),将二味炸枯,滤去渣,入松香(一两)溶化开,离火,再加枯矾末、雄黄末(各一两)搅匀,候温,涂之即痊。忌风及鸡鹅鱼腥物勿食。(同上)
漆疮 蟹黄(一两) 神曲(三钱) 共为末,蜜调涂患处,湿则干搽。(《蔡室秘宝》)
一方,磨铁槽中泥涂之。(同上)
一方,嚼川椒涂鼻上,不生漆疮。(《奇方纂要》)
火气入疮 用黄柏皮为末糁之,或薄荷煎涂亦可。(《丹方汇编》)
下部湿疮 热痒而痛,乍寒乍热,大小便涩,身面微肿,饮食减少。用马齿苋(四两) 捣烂,入青黛(一两),再研匀敷上。(《外台秘要》)
一方,用开口红椒(七粒)、连根葱白(七个)同煮洗之。(《项氏传方》)
下疳疮 用真轻粉(一两)、珍珠(一钱入豆腐煮,研细末)、青靛花(五分缸花更妙)共研极细 如飞灰,收贮瓷罐,搽患处即愈。如腐烂疼痛,用甘草水净,猪脊髓调涂。(《方钞》)
一方,白蜜调生甘草末涂之。(《延生一术》)
阴囊生疮 甘草汤温洗,用腊茶末敷。(同上)
外肾生疮 蚯蚓粪(二分) 绿豆粉(一分) 水研涂,干后再敷。(《乾坤秘韫》)
腿上一切寒湿血风等疮 鸽子屎不拘多少,烧灰存性。如干疮,研细末,加桐油调匀,摊隔纸膏贴之。有黄水出者,加飞丹少许,干掺,不过数次愈。(《单方全集》)
脚上生疮 孔如乱蜂窝者,用如意草捣烂敷之。或用干如草为末,鸡子清调涂亦效。(《经验良方》)
脚面生疮不收口 松香 枯矾 杉木灰(各一钱) 为末,用真麻油调敷,数次即愈。(《秘方集验》)
脚胫骨上生疮久烂黑或发孔或臭秽不可近 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真清油调,用箬叶盛,隔贴疮上,以绢帛扎定,不数次愈。(同上)
遍身生疮针法 血海穴,在膝膑上内 白肉际二寸。风市穴,在膝上外 两筋中。梁邱穴,在膝盖二寸。三阴交穴,在足大拇指本节后。公孙穴,在踝骨尖上,以四指按骨尖尽处,用食指点到是穴。曲池穴,在手脘横纹尽处。(《刺灸心法》)
三十六种风结疮 马齿苋(五斤) 黄蜡(三两) 水一锅,煎成膏敷。(《夏氏简易方》)
卒得恶疮不识者 用桃皮为末,纳疮上。(《曹氏验方》)
白蛇缠腰 腰起红泡一圈,若不早治,被其缠到,不救。缚腰如 腰样)用蛇壳一条,烧灰存性,坑侧板上浮泥,刮下同研细,用童便调敷,数次即愈。(《单方秘本》)
一方,用锅脐灰,将臭饭、脚水调敷。(同上)
偷粪老鼠 取 鱼尾贴之(忌铁器)。干则再易,数次即散。(《桂轩随 》)
一方,用猫屎,井底泥和匀,围之立愈。(《陈氏拾遗》)
艾火带 雉鸡毛及鹅毛,烧灰敷之。(《青囊纂要》)
一方,用白 泥炒研细,香油调涂。(《吕氏传方》)
疮生蝇蛆 懒于洗浴,积脓污秽,苍蝇丛聚生蛆。用寒石细研末,掺之。或皂矾飞过,为末撒之,其蛆化水矣。(《删繁方》)
疮口生皮 高山石上青苔衣,取下焙干,研末掺上,疮口即生皮。慈惠小编
收口药 白螺蛳壳( 末) 灯草灰 旧黑伞纸灰 轻粉(各三分) 血竭(二分) 冰片 珍珠(各半分)
共为细末,掺之即愈。(《世效单方》)
《经验丹方汇编》:诸疮
棉花疮
水银一两 白锡一两(先化锅入水银为末听用) 银珠六钱 铜绿五钱 官粉二两 黄香一两五钱 朱砂 轻粉各五钱
上为末,用前药一股先摊纸上,其纸条长七寸,加后药二股,亦同摊纸条上卷成条,无太紧。临用时蘸香油点着,横放瓦上,令患者覆睡,以手托席,用被盖蒙头,不令走气,口鼻闭息,如忍不住略转动,气即闭。先一条熏眉心;次一条熏鸠尾;第三条熏脐下一寸,次第熏。汗如雨,熏尽后睡,五日愈。(钱氏秘方)
疮
铅一两,打极薄片,剪碎,和水银三钱,入去衣猪板油研烂,摊油纸上。外以川椒二两
煎汤洗净,贴之。即五、六年者可愈。 或黄牛屎尖,用阴阳水各一碗和匀,化开滤去渣,要醋一碗,大冬青叶四十九片,砂罐属性武火煮干,留水醋半盏浸在内,每日换三次贴疮,叶尽即消,永不发。 单用冬青叶醋煮熟贴亦效。(单方)
疮溃烂
川椒 松香 黄蜡各一钱四分
共研。忌铁器。用连根葱白十四段共捣烂,做夹纸膏摊贴,效。(心岐传)
血风疮(癣疮、虫疮、坐板疮、疥癞疮并效)
大枫子肉五钱 蛇床子五钱 水银二钱 枯矾 白锡各一钱
为末。先将锡化开,次入水银,再入末药、地沥青共捣匀,搽疮,宜干些。腊猪油亦可用。(
脓疥疮
烟膏一两 东丹一两 雄黄 硫黄各三钱 轻粉一钱
为末,腌猪油调抹。如连片,将油纸摊药,缚好不动,三日脱光。(《集验秘方》)
恶疮
雄黄一钱五分 杏仁三十粒(去皮) 轻粉一钱
为末,洗净,以猪胆汁调上,二、三日即愈,百发百中。(种德堂方)
天泡疮
天萝水调宫粉敷上立愈。若日欠作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者,石膏( )、轻粉各一两,青黛等分为末,瓦花汁调抹,立效。(《外科备要》)
坐板疮
松香五钱 雄黄一钱
如湿加苍术二钱。为末和匀,绵纸包,捻作纸条二个,腊猪油溶化,浸透火烧,滴下油搽疮上,立效。(《先醒斋笔记》)
冻疮
五倍子、猪油捣成膏填入裂。 冻耳,用姜汁煎除;冻脚跟,茄根煎汤洗;冻折,油胭脂烘热敷之,立效。(《集验秘方》)
抓疮(伤水肿,痛难忍者)
用耳垢封之,一夕水尽出,全愈。郑云甫云∶“予常病此,一丐传此方”。(采医书)
火珠疮(其疮如珠,始于发中,相染不已。亦有伤命者)
用生萝卜捣烂,将滴醋浸敷患处。
寒湿疮
鸡子煮熟,去白用黄,慢火炒去油,加黄柏末掺上,立效。
金丝疮(形如绳线,巨细不一,上下至心即死)
治法∶于疮头截住,刺之出血后嚼浮萍涂之即愈。(俱出《集验》)
黄水疮
取雄猪胆一个,黄柏一两,浸,焙干为末敷之。(周氏抄本)
瘌痢疮
酒肉店内油透陈竹灯台一个,劈碎装磁瓶内,口上用旧KT 铁丝覆瓶上。倒转下,再用一空磁瓶,以此瓶合于下瓶口上,用火 之,其汁溜下,取抹疮,神效。 一用锻石窑内烧过红土基(流结上渣,轻虚而色 者)四两,百草霜、雄黄各一两,胆矾六钱,榆皮三钱,轻粉一钱,猪胆汁调,剃头搽之效。(积德堂陆氏方)
一用 花椒煎汤或苦参汤洗净,猪骨髓或黄连末搽,神效。(周氏抄录)
漆疮(木形人遇漆起泡,发痒变疮,肢肿作痛,甚者寒热交作)
用蟹唾抹之。或磨刀水泥涂;或杉木煎汤洗;或蟹壳、滑石研末,干者蜜和涂之,湿者干末掺之;或石膏、轻粉、韭汁调敷之。内服∶元参、知母、石膏、人中黄、黄连、升麻、连翘、牛蒡各等分,甘草五分,淡竹叶二十片,煎之,不拘时服。忌浴热水,兼戒口味,否则变为顽风癣,愈而又发者多矣。(《秘方集验》)
肥疮(极凶者屡试屡验)
苦参、胡麻、首乌、灵仙、甘草、石菖蒲、当归、生地、连翘、蝉蜕、金钱花,酒煎服。
一用大枫子肉五钱,白信三分,油胡桃五个,共捣匀作三丸,夜间取一丸在心口,用手擦至二更天气药散开,仍聚胸膛,仰面而卧,次夕亦然。间一夜再擦一丸,七日后全愈。(鸿喜
头面肥疮
轻粉 飞丹 雄黄 白矾
等分研末,入葱管内,两头扎煨过,加龟板灰少许,研。菜油调抹,立效。(《经验良方》)
面上毒疮(初起者)
急寻水蜒蚰一、二条,用酱少许,共捣涂纸上,贴之即退。纸上留小孔出气。此乃凌潢章秘传极效方也。(谈野翁试验方)
海上仙方
头面疮、剥皮疮。牛皮、破鞋各一两,白矾、硫磺各五钱,旧毡三钱,一处烧为细末,猪
诸疮(不论肥、 、脓、疥,湿、风、坐板,神妙)
硫黄三钱 鸡蛋二个(煮熟去白用黄,用黄铜器内微炒,取油听用) 胡椒四十九粒(为末
将二椒末并蛋油黄入菜油内熬数沸,擦疮神验。如疥疮加飞矾少许。(《医方秘授》)
《圣济总录》:诸疮
论曰诸疮皆缘风热湿毒之气,种类甚多,载之方书备矣,然有俗名疮、方论未见收录,考之皆不离于邪气逆肉理,害肌肤者,今各随其证,以治法附之,虽田野下俚,取而用之,判治一切风刺,面上生无名疮疖,因饮酒食炙爆物得之。刘混康先生当归丸方
当归(四两) 青盐(二两)
上二味,先以水洗当归,乘润用青盐渗遍,阁在高处,三日取下,去盐,以当归曝干为末,滴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治面露疮作脓窠、如香瓣。柳絮散方
柳絮(捣末) 腻粉
上二味、等分研匀,灯盏中油调涂之。
治大人小儿头面上无名疮,黄水不止。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 蛇蜕(各一枚)
上二味,同于碗内烧过为灰每看疮口大小,用腻粉少许和匀,生油调,鸡翎扫之。
治髭须疮有脓窠。金粉饼方
郁金 绿豆粉(各半两) 白蔹(一分)
上三味,捣罗为末,用朴硝水和作饼贴之。
治肺风上攻,眉额生疮。苦参散方
苦参 蓝叶(阴干) 威灵仙(去土) 蔓荆实(去皮) 何首乌 荆芥穗 胡麻子 乌药(锉)天麻
上九味等分,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后温酒调下,日三夜二。
治大人小儿蚀透腮颊,初生如米豆,名金腮疮。二金散方
鸡内金(是肚内黄皮焙) 郁金
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散,先用盐浆盥漱了贴之,忌米食。
治鬈毛疮在头中,初生如葡萄,痛不止。黄香饼方
黄柏(一两) 郁金(半两) 乳香(一分)
上三味,捣研为末,用槐花水调作饼,于疮口贴之。
治发际疮,初生如黄米大,或痒或痛。龙骨散方
龙骨 乌贼鱼骨(去甲) 胡粉(各半两) 铅丹(一钱炒紫色)
上四味,研细,先用盐汤洗了贴之,日三五上。
治咽漏疮,初生结喉上如痈肿,破后有眼子。雄黄散方
雄黄 密陀僧(各一钱) 腻粉(三钱匕) 麝香(一字)
上四味,研细,如未破,用白梅汤调涂,已破、挹去脓汁干贴。
治缘唇疮。海带散方
海带(不拘多少)
上一味,为散,临卧贴,一两宿瘥。
治彻耳疮。井苔散方
井中苔 土马鬃(各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灯盏中油调涂之。
治紧唇面肿。马苋涂方
马齿苋(不拘多少)
上一味,捣汁涂之,冬用干末,水调涂。
治鼻疳疮,侵蚀鼻柱。麝香散方
麝香 草乌头(烧灰)
上二味,等分,研细贴之。
治睛漏疮,目大 出脓汁,有孔子。白龙散方
龙脑 马牙硝(各半钱) 绿豆粉(一钱)
上三味,同研极细,用灯心蘸药点之,日四五上。
治颐颏疮,一名独骨疮。百合散方
百合 黄柏(各一两) 白芨(一分) 蓖麻子仁(五十粒研)
上四味,捣研为散,用朴硝水,和作饼贴之,日三五上。
治玉枕疮,生枕骨上如痈,破后如筋头。石苇散方
石韦 原蚕蛾(炒)
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散,干贴取瘥。
治腮颔肿痛,或破成疮。芙蓉敷方
芙蓉叶(不拘多少)
上一味,烂捣敷之,以帛系定,日一换。
治粉钤疮,绕项赤烂多汁。红粉散方
密陀僧( ) 龙骨(各半两) 胡粉(二钱) 铅丹(一钱炒紫色)
上四味,研细,挹去脓汁,用生油调涂,日三夜一。
治天柱疮生脊大椎上,如钱大,赤色出黄汁不止。败蹄散方
驴蹄(削二十片烧灰) 胡粉(一分熬) 麝香(少许研)
上三味合研,未破、以醋煮面糊,和成膏涂入,已破干渗。
治吹乳。葡萄酒方
葡萄(一枚)
上一味,于灯焰上燎过,研细热酒调服。
治吹乳。鲮鲤甲散方
鲮鲤甲(一两炙黄又名穿山甲) 自然铜(半钱生用) 木通(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温酒下一钱匕,不拘时。
治乳头裂方
丁子香(不以多少)
上一味,捣为末敷之立愈。
治乳痈方
赤小豆末 蛇蜕皮(烧作灰)
上二味,以鸡子白和之,敷上少干即易。
治诸恶疮疼痛不可忍,上诸药不效者,宜涂。黄柏散方
黄柏(一分微炙) 黄丹(一分炒令紫色) 密陀僧(一分) 白狗粪(半两烧灰) 腻粉(半两) 麝香(一钱细研) 麒麟竭(一钱)
上七味,捣罗为细散,都研令匀,先用甘草汤洗疮口,后用津唾调涂之。
又方:熊脂(不以多少)
上一味,细研涂之、良。
治乳汁不时泄,蓄积于内,遂成痈,名妒乳。漏芦散方
漏芦(一两) 黄芩(一两去黑心) 米粉(半两)
上三味,捣为细散,水调如膏,涂于乳上。
治吹乳痈肿疼痛,寒热发歇,昼夜不可忍。蛇蜕皮散方
蛇蜕皮(烧灰半两) 麝香(二钱)
上二味,研令匀细,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并三服,不计时候。
治妇人乳痈,汁不出,蓄积内结成脓肿,名妒乳。方
露蜂房(不以多少烧为灰)
上一味研细,每服二钱匕,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治妇人吹乳。独胜散方
白丁香(半两)
上一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不计时候。
治乳痈。黄连散方
黄连(一分去须) 大黄(一分锉炒) 鼠粪末(二分)
上三味,捣罗为细散,煮黍米粥饮,调和如膏,于乳四边敷之。
治疮破似蜂窠,瘥而还发。方
胡粉 朱砂(各等分)
上二味,细研为末,以蜜和合,涂于疮上,日三换之、即愈。
《寿世保元》:诸疮
一专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疽、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恶疮药中至宝。病危者立效复苏。万无一失。乃家传之秘方。
不可轻视。宝之宝之。
飞龙夺命丹
雄黄(三钱) 朱砂(二钱为衣) 轻粉(五分) 血竭(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 铜绿(各二钱) 胆矾(一钱) 麝香(五分) 寒水石(一钱) 蜗牛(二十一个) 蜈蚣(一条酒浸炙黄去头足) 蟾酥(二钱干煮好酒化)
上为细末。先将蜗牛连壳捣烂。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为丸。
朱砂为衣。每服二丸。先用葱白三寸。令病患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将药丸裹于葱内。用无灰热酒送下。于无风处。以衣盖护之。约行人五七里之久。复再饮热酒数杯。以助药力。以发汗为度。病初觉。二丸即消。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消。三五日病重者。再进二丸即愈。如疔疮走黄过心者。难治之。汗出冷者。亦难治。如病患不能嚼葱。擂烂亦可。
疮在上。食后服。疮在下。食前服。药后忌冷水王瓜茄子猪鸡鱼肉湿面。一切发风发疮之物数方校正无差。
清毒百应丸 单水云传。
锦纹大黄(一斤切碎) 苍术 黄柏 当归 槐花 金银花 皂角(各四两)
上将六味细切。水二十碗。煎至十碗。去渣。浸大黄令透。取起晒干。又浸又晒。以干尽为度。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六十四丸。白汤送下。以大便下滞物为效。
一治无名肿毒疼痛。痈疽乳硬等疮。初发时。即用真香油一杯。温热饮之。则毒不攻心可以缓治。
一切无名肿毒疮。须臾肿起痛难当。即将妙药频敷贴。免使猖狂作祸殃。
一治无名肿毒。发背痈疽疔疮等毒。白矾不拘多少为末。入新汲水内。用粗纸三张浸内将一张贴患处。频频贴。更贴十数次。立消。
一方。用葱头杵烂。炒熟敷患处。冷则易之。
一方。用五倍子炒为末。醋调涂患处。
一方。用大黄为末。醋调涂患处。
一方。以端午日。取白矾研为末。但遇疮毒初起。每服三钱。加葱头切拌。用酒调服。
一切无名肿毒初起。牙皂七个。烧存性为末。入真蛤粉炒过七钱。搅匀。用生酒调服。
一敷诸疮肿未破者。虾蟆一个。先以锻石炒过。后将虾蟆剁烂。同研如泥。用绵帛摊上贴患处自破。
一治诸疮恶毒。 疮疔疮。搭手背疮等疮。
葱白(一斤) 马齿苋(一斤) 锻石(一斤)
上三味。湿捣为饼。阴干为细末。贴疮即效。
一外消肿毒方。
猪苦胆(三个) 生姜(半斤取自然汁) 好醋(一盏)
上三味。合和一处。以好京墨磨浓。抹肿处立消。
一治外科诸毒。肿痛初起未破。用连须葱数根。用稻杆烧过。半熟捣烂。入蜜二匙。再捣匀成饼。敷患处立消。内服白矾熔化为丸。朱砂为衣。每服三钱。用葱酒送下。汗出立止。
一治无名肿毒。用家园生地黄敷之。立已。
一切无名肿毒疮疖。
树上马蜂窝(二钱) 壁钱扯破(一钱) 乳香 没药 孩儿茶(各八分) 鸡肫皮(一钱)
上各为末。蚕茧扯破一钱。撺香三根。共铺绵纸上。卷作筒。线缠。蘸入香油点着。照患处立消。如肿盛。加艾少许。
一治诸般恶毒。肿痛不可忍者。
一枝煎
白芨 天花粉 知母 牙皂 乳香 金银花 半夏 穿山甲(酥炙) 贝母(各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酒两钟。煎一钟。温服。汗出立愈。
一切疮毒肿痛成脓。用火罐拔三次。即将脓水拔出。而消散矣。
洪宝膏
天花粉(三两) 赤芍(二两) 白芷 姜黄(各一两)
上为细末。茶调敷之。此药一凉而已。能化血为水。凉肌生肉。去死肌烂肉。及能破血退肿又能止痛出脓。或用三分姜汁。七分鸡清调敷。能使血退。姜汁性热。能引血潮。故血破散而后成脓。如热盛。疮毒恐随干又痛。赤肿不消者。用鸡清调敷。取其难干。如汤烧疗亦同也。
一敷治一切肿痛如神。
铁箍散
南星 草乌 白芨 白蔹 白薇 黄柏 天花粉 吴茱萸 白芷(各一两) 芙蓉叶(二两)
上为末。用鸡清调敷。
一治血风疮。并湿热生微。其形如钉。高起寸许者。
追风解毒汤
连翘 黄连 黄芩 黄柏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僵蚕 全蝎 蒺藜 金银花 威灵仙 归尾 甘草 赤芍
上锉。各等分。水煎服。
一治血风疥癣虫疮癞疮。痛痒发热等症。徐完初试验。
大枫子(去壳一两) 樟脑(五钱) 水银(二钱) 轻粉(一钱) 核桃肉(十个)
上共研烂为丸。如弹子大。放手掌心揉擦。其疮自已。连擦四五次。以愈为度。或将药擦疮上亦可。
一治软疮疖毒。久不能开口。疼痛不可忍者。巴豆用线穿。灯上烧存性为末。放疮顶上以膏药贴之即溃。
一治坐板疮。 四九兄传。
花椒(一钱炒) 胡椒(七分) 枯矾(一钱) 人言(一分)
上为末。地沥青调搽。
一治坐板疮痛痒经年弗愈。中州傅爱泉传。
人言(一分) 密陀僧(三分) 硫黄(二钱) 石膏(一钱五分)
上为末。生猪油调搽患处。
一治疮口难敛。及多年恶疮。百方不瘥。或痛 起不已者。马齿苋擂罨如泥。敷周遭立效。
一治诸疮毒臭烂不堪闻者。
雄黄 生白矾上等分。煎汤洗之。
一治湿挠疮方。
黄蜡 白蜡 铜绿 黄丹 童女发(各一钱)
上用香油二两。入铜杓内熬。入药同煎。将纸折作十数层。入锅内熬贴疮。
一治冻疮用茄子根浓煎汤洗。并山雀儿脑髓涂之。
一诸处冻疮久不瘥。年年发不歇。先痒后痛。然后肿破。出黄水不止。用雄雉黄一枚。
捣烂黄蜡各等分。清油减半。同于慢火熔熬。调搽患处。如治手脚痛疮。用橄榄烧存性为末。
入轻粉。油调涂上。
一治头上风疮。肿痛臭烂。用包银朱粗纸烟熏发内。虫即死而愈。
一治蛇头指。用鸡子开一窍。将指入内。待蛋化水。又换一个。如此三枚即已。
一手足患缠爪黄。肿痛作脓。不可忍者。用 加锻石捶烂。敷上立已。
一蛇头指。痛不可忍。臭不可闻。用蜈蚣一条。焙干为末。猪胆汁调涂。
一又指无名肿毒。痛不可忍者。
白芨(一钱) 蟾酥(三分)
上共和一处。用鸡清调涂。当时肿消痛止。
一治血风疮。
石膏 硫黄 百草霜
上各等分。地沥青调搽。
一治肥疮黄水疮。
红枣(烧灰) 枯矾 黄丹 宫粉 松香(各一钱) 银朱(三钱)
上为细末。湿则掺之。干则香油调搽。
一治脚上诸般疮毒膏药方。
水银(一钱) 没药(五分新瓦焙干) 黄丹(五钱) 细茶(三钱) 大枫子(十个去芦) 轻粉(一钱) 黄蜡(五钱) 石乳香(五分瓦焙) 片脑(三厘) 真麻油(一盏)
上药俱研极细末。筛过。用黄蜡麻油同煎。用文武火慢慢煎熔成膏。稍冷方下片脑。再煎一刻。取退。用细嫩油纸薄抹。随疮大小为度。不宜太阔。二日一换。每帖用后药煎水洗净疮口。方贴。
大黄 苦参 黄柏 苍术 防风 金银花 艾叶 茶叶
上各等分。煎汤洗疮口。
一多年顽疮久不愈者。并诸疮不收口者。
黄蜡(二两) 黄丹(四两) 轻粉 乳香 没药 血竭 孩儿茶(各一钱)
上为细末。先将真麻油半斤。煎至滴水成珠。下黄蜡化开。再入黄丹。就起离火。方下诸药。搅匀。入罐收用。
一翻花疮及似花之状。
胭脂 贝母(各三钱) 胡粉(一钱五分) 硼砂 没药(各二钱)
上为细末。先用温浆水洗净。后敷之。
一月蚀疮。虫或生小耳内。
胡粉(炒微黄) 枯山矾 黄丹( ) 黄连 轻粉 胭脂(各三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以浆水洗之。拭干后搽药。上麻油调敷即愈。
一脚生鸡眼作痛者。以 鸡汤剥洗效。
一脚指缝白烂者。用鹅掌黄皮烧存性为末。敷之。如水出。用飞黄丹入花蕊石粉掺之。
一治脚胫上生疮肿痛。顽毒溃烂久不已。
隔纸膏 陈云岳传。
枯矾(三钱) 密陀僧(三钱) 龙骨( 三钱) 黄丹(水飞三钱)
上用油纸。将布针刺孔。桐油调掺上。贴患处。
一治软疖方。用牛胶将滚水泡软贴患处。中留一孔出气。久之自落。
一人累年遍身疮疥风痒热毒。苦楚难禁。予制此。或服之永不疮疥。妙不可言。
当归(酒洗一两) 白芍(乳汁炒二两) 怀生地黄(酒洗二两) 防风(去芦二两) 熟地黄(酒蒸二两) 川黄柏(盐水炒一半童便炒一半各一两) 知母(去毛酒炒二两) 白术(用壁土炒一两) 土茯苓(六两) 苦参(去皮炒四两)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用猪肚一个。好酒四壶。文武火煮烂。捣成药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忌鸡鱼牛羊肉。
一治疮疽久不愈。
黄 (一两) 当归(一两五钱) 白芍(二两) 白茯苓(一两) 白芷(三钱) 川芎(二两)浓朴(五钱) 官桂(七钱) 陈皮(一两) 炙甘草(一钱)
上锉。姜、枣煎服。
《外科全生集》:诸疮
疮疥之生,独由于湿,故南方卑下之地,患生最多。昔书皆言湿热所致,方中皆用生地凉血,未见医愈一人。且以熏罨为法,熏虽疮愈,然毒归腹,定成疮 。凡患诸疮,宜戒沐浴,浴则湿气愈重,难以速痊。痊后再戒月余,庶免复发,忌食鸡羊虾蟹一应发毒新鲜等物,并戒房事。欲愈诸疮者,非得良方,未易痊也。按其名类,有脓窠、癞疥、绣球风、猴狲疳、泾风顽癣、蛀发癣、小儿疳、肥疮、蜡梨、火珠、 疮、烂腿、漆疮。
马曰∶诸疮癞癣,用药水洗,亦可见功。憔熏则不宜。
又曰∶有热者,生地又在所必用。湿重者,当用二妙为妥。
《万病回春》:诸疮
防风通圣散 治诸疮肿毒神效。(方见中风。)
隔蒜灸法 治一切恶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知痛而止。
其毒随火而散。盖火有畅达之义,此从治之法也,大有回生之验。用大蒜头切三文钱浓,安疮头上,用艾壮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败,大势不能为害。如疮大,用大蒜捣烂摊疮上,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换。如不痛或不作脓,不起发或阴毒痛,更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脓者不治,此气血虚也。
葱熨法 治虚怯人患肿块,或痛或不痛,或风袭于经络、肢体疼痛,或四肢筋挛骨痛;又治流注、跌扑损伤肿痛、棒打刺痛及妇人吹乳、阴症腹痛、手足厥冷并治。
用葱头细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冷则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如神。
豆豉饼 治疮疡肿硬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
用江西豆豉为末,以唾调作饼子三文钱浓,置患处上,将艾壮灸之,干则易之。如疮势大及发背,用水漱口水调作饼,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如未成即消,已成即败,其毒势易愈。如不效者,气血虚也。
□
一切无名肿毒
洪宝丹 治一切肿毒,败血消肿,及汤烫火烧、金疮打扑,血出不止并效。
天花粉(三两) 白芷(二两) 赤芍(二两) 郁金(一两)
上为末,热毒用茶调,冷用酒调,涂患处。衄血不止,冷水调涂颈项上。此药最绝血路。
三白散 治一切肿毒、诸疮疼痛。
白芨(一两) 白蔹(一两) 白矾( ,五钱)
上为细末,用时入药于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纸托水搭于患处。热则再易。连搭连易,直待其肿处冰冷,将药敷上,立时即消。
千金消毒散 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发背疔疮、便毒初发,脉洪数弦实、肿甚欲作脓者。
连翘 黄连 赤芍(各一钱) 归尾(一两) 金银花(一两) 皂角刺 牡蛎 大黄 天花粉芒硝(各三钱。)
上锉,酒、水各半煎服。
祛毒汤 治一切无名肿毒、疼痛初起神效。
贝母 穿山甲(土炒成珠) 僵蚕(各一钱) 大黄(三钱,半生半熟)
上锉作剂,水煎热,用好生酒一盏搅匀,空心热服。渣再煎服,以利为度。
□
一切恶疮洗法∶
洗毒汤 治一切恶疮疥癞。
地肤子(即扫帚子) 用升半煎汤频浴,数次渐愈。
涤法 洗诸般恶毒。
艾叶 细茶 葱白 桃柳枝 花椒。
上锉,水煎,入盐少许,频洗。
《幼科发挥》:诸疮
发挥云.心火者.君火也.君务德而不为毒.为痒痛疮疡者.乃命门相火之所为也儿诸疮.皆胎毒也.命门者.右肾也.虽云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父母命门之中.原有伏火.胚胎之始.儿则受之.既生之后.其火必发为痈疽丹疹癣一切恶疮.名曰胎毒者.是也.古人立法.于儿初生之时.有拭口法.有黄连甘草朱密法.无非以解毒而设也.后人因之.合上三法.取脐带合药.名曰育婴延龄解毒丹.方备载在前幼疾条内.
东垣之治红丝瘤.丹溪之治小便淋.皆有解毒之法.见格致余论.请博求.
予立一方.以丹溪三补丸半生用半酒炒.甘草半生半炙.各等分为末.雪水丸.麻子大砂雄黄各二分之一.水飞为衣.淡豆豉汤送下.初生二腊内服之良.天行痘疹之岁.尤宜服小儿初生.有育婴延龄解毒丹.服之能解其胎毒.其有发疮疡者.有溯源解毒汤.乳母丹瘤.此胎毒之最酷者.即红丝瘤也.名龙缠火带也.乃小儿之恶疾.二岁以上儿可治周岁者难治.百无一二也.发处肿硬一块.其色甚赤.手不可近.如火炙流铜.往下HT 走.自头上起至心即死.自足下起至肾即死.古方治法.无可取者.唯家传蜞针法砭法.出其恶气.以泄其火毒.十治六七.诚良法也.经云血食者决之是也.切不可用寒冷之药敷之.使火毒郁而不得泄.入腹为腹胀.为腹痛.为喘.为惊狂.为搐搦者.必死.宜用通圣散全料.锉细入酒中浸湿晒干炒.碾为极细末.蜜水调服.外以通圣散加金银花藤叶煎汤浴之.此水渍法.亦火郁则发之也.先发惊后发丹者.可治.通圣散主之.或用导赤散加连翘玄参防风荆芥穗泻青丸.先发丹后发惊者不治.
疥癣.干者可治.胡麻丸主之.若浸淫溃烂.内无完肤.日夜啼哭者.不可治.切不可用砒硫粉汞为药搽之.使毒瓦斯乘虚入腹.发搐发喘者皆死.
胡麻丸
胡麻仁(炒) 苦参 甘菊花 大力子(炒) 石菖蒲 何首乌 威灵仙 蔓荆子 乌梢蛇(酒
.竹叶汤下.此祖传十三方也.
治小儿疮疥.宜调乳母.溯源解毒汤主之.
人参 归身 赤芍药 川芎 黄连(酒炒) 连翘 木通 生地黄 陈皮 甘草 水煎服.以少许喂儿佳.一本有竹沥.
小儿生下.遍身虫疥干痒.喜人摩拍.予制一方.用乌蛇酒浸焙干取肉一钱.苦参酒浸二钱.胡麻仁(炒) 白蒺藜(炒去刺) 各一钱五分共为末.用浸蛇与苦参酒糊为丸.甘草汤下愈.
一儿五岁.每至春时.则遍身生脓胞疮.此胎毒也.予戒用搽药.恐粉砒硫之毒.乘虚入腹.以胡麻服之而愈.更灸风池血海曲池三里.自此再不发矣.
儿疮入腹.腹胀.大小便不通.或喘或作搐者.先用雄黄解毒丸治之.
鸡冠雄黄(飞二钱) 真郁金 庄大黄(各二钱) 巴豆霜(一钱) 一本无大黄 上共碾匀.水糊丸.小豆大.每服一二丸.茶清下. 此祖传十三方也.
黄州李四守.生子五个月.遍身湿疥.一旦尽干.召全问之.全曰.疮出惊止无忧也.连更数医不能治.
小儿生痈毒者.不可轻针.恐伤筋骨.慎之.
一子盈月后.血盆中发一痈.请外科胡长官针之.断其骨.竟不可救.
小儿颈下或耳前后有结核者.此热也.切不可作瘰 治之.内服蟹螯.外施针灸及烂药.必杀儿也.戒之.予家传消结神应丸.乃新立.真神方也.
黄芩(酒炒) 黄连(炒) 山栀仁 生贝母 海昆布(酒炒) 海藻(洗) 桔梗 麦 (炒各一
糊丸.芡实大.每服一丸.酒下.
蕲水朱震三子.结喉上生一核如李.问予求治.予谓病原式云.结核者.热也.又考本结喉之药.立一方与之.遂买药制成.碾末.温汤调服.效.病此者服之.无不应验.乃名之曰神应丹.
团风帅碧泉.致仕在家.唯一公子.项下生一结核.惑于医作 治.用药破烂.转加肿大.此任脉所过之路.元气受伤.致成疳证.医无识其证者.及请予往.势不可为矣.
王思泉一女四岁.耳后侧有结核.问予.予曰.非 疮.乃痰核也.不必治.亦不为害他医所惑作 治之.用斑蝥内消之药过多.脾胃受伤.致成疳痨而死.哀哉.马刀多生于耳前后.肿硬赤痛.俗名 腮.用散毒散敷之.神效.
主方用生绿豆.碾为细末.酽醋调如膏.敷之再换.神效.
又方.治结核用五倍子研为细末.醋调服之皆效.此皆家传之方也.
肥疮脓血堆久不愈.用熟皮灶上烟胶松香共研.清油调搽.如虫多不绝.用水银铅制入钟内.指揉唾调搽上.虫尽毙矣.
软疖不愈.只用紫金丹水磨搽之.脓尽干而自效也.又苦参研末敷之.
耳前后.或鼻下.或眉间.生疮赤烂.用炉甘石海螵蛸研末.入轻粉三分之一.和匀敷脚背上生疮.痒痛不常.久不愈.俗呼牛颈癣.用鸡子黄熬油搽之.
舌上生疮.此心脾二经有热也.用柏连散搽之.
生黄柏 生黄连 生地黄(各等分) 白槟榔(减半) 研细末搽之.
满口舌生疮.乳食不得者.宜洗心散服之.
大黄 麻黄 白术 当归 芍药 荆芥穗 甘草 薄荷叶(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更用柏连散搽之.
满口生白雪疮.又名鹅口疮.先翁用朱砂白矾.研末涂口舌效.又用鹅公一只.以糯米于口中喂食尽.取水洗之.
一儿患口舌生疮.医用药服之搽之者.皆芩连知柏类无效.予曰.心热所为.苦入心而反助其热.宜无效.乃作洗心散与之.一服而安.
予外甥.李中庵子也.满口生疮.咽喉唇舌皆是.令人取药.予制一方.用柏连一钱.朱砂白矾五分.鼠妇焙干三分.共研细.敷之立效.乃奇方也.
儿有重舌重龈者.宜用三棱针.刺去血.内服东垣凉膈散.凡口内诸病.唯针最捷.
舒舌者.心热也.导赤散.弄舌者.脾热也.泻黄散主之.
钱氏云.心主惊.心藏神.儿心气怯弱.或闻大声.见异物异人.未有不动其神也.谓之客忤.
惊后其气不散.郁而生痰.痰生热.热生风.如此而发搐者.钱氏所谓气逆而作搐而发惊者是也.此惊风二字.所以不同.
凡因惊而发搐者.此心火旺而肝木乘之.宜先止其搐.导赤散作汤吞下河间当归龙荟丸安其神.钱氏安神丸主之.有痰涎壅塞者.先降其痰.辰砂膏主之.次止其搐.后安其神.
辰砂膏.下痰甚妙.
辰砂(飞三钱) 硼砂 马牙硝(各钱半) 玄明粉(二钱) 全蝎(去毒) 珍珠(各一钱)
麝香治胎惊.乳汁和枣汤下.
先翁治惊风至圣保命丹 方见肝部.此但加蝉蜕(一钱) 使君子(一钱五分)
英山县大尹吴清溪子病惊风.诸医作风治之不效.急差人请予.予往见尹曰.非风也.乃因惊得之.风从肝治.惊从心治.不识病原.如何有效.乃取至圣保命丹治之.搐止.次日邑中僚属士夫皆来问之.尹曰.名不虚传.果良医也.彼一见自有主意.不似他人费力.留住数日.浓待而归.
心属火恶热.心热则烦.多夜啼.宜导赤散主之.或日夜啼.皆宜服之.
本县大尹张鼎石公子.生四月无乳.取一名壮妇人乳之.一夜大啼.取医甘大用治之.
初所治者.呼为腹痛.用理中汤不效.又呼为伤食.用益黄散.又不效.夜更啼哭.急请予视之.甘语其故.意欲我扶同其言也.心本恶热.药中又犯干姜丁香.如何不助火而增益其病也.乃请公子看之.尹曰.夜啼四日矣.全曰.夜啼有四.心烦一也.尹曰.伤食乎.腹痛乎.余曰.腹痛则面多青.伤食则面多 白.今面多赤.心烦证的也.大用趋出.予用导赤散加麦冬灯心进一服.次早往问.大用自内出云.昨夜到天明不止.予叹之.彼喜其药不中病也.不知病退矣.余入问.尹曰.昨夜哭犹甚也.予告之曰.公子病安矣.公子贵体违和.四日夜未乳.昨夜病退思乳.乳母在外.故知往夜之哭.病哭也.昨夜之哭.饥哭也.尹喜曰.怪哉乳母来后.再不复啼矣.病果退矣.
心热.有喜面合卧者.有喜仰卧者.宜导赤散.三黄泻心丸主之.
儿性执拗.凡平日亲爱之人.玩弄之物.不可失也.失则心思.思则伤脾.昏睡不食.
不得则怒.怒则伤肝.啼哭不止.此忤其心也.谓客忤成病也.平日未亲爱之人.未见之物.不可使之见.见则惊.惊则伤心.凡未见之人.不可使之近.迫近则恐.恐则伤肾.令儿成痫.此皆客忤病也.今之为父母者.则称所畏者以止之.如长老止夜啼之故事.为医者因儿不服药.则持针抟灸以迫之.令儿生病.
楚府典仪胡西序渤.三溪翁之伯子也.幼多疾.托予调养.至丁酉七月七夕周岁.三溪.请予作乞巧会.日没后.哭不止.予视之无疾.复即席.初更哭犹甚.母促再视.果无疾.曰.无疾何以黄昏哭.一更不止.予思外候无证.但见儿左右顾盼其当值之人.如有所失者.口不能言.但啼哭.此拗哭也.猛询问.其当值曰.此儿今日所戏者.是玉印子也.已收拾矣.急命取与之.儿笑而哭止.三溪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善哉.添酒欢醉而归.
《幼科折衷》:诸疮
【总括】满头及额生如癞,但用连床得安瘥;通身糜烂更多烦,一抹金涂无不快。
《内经》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火郁内发致有斯疾。盖心主乎血,血热生风,热郁内甚递相传袭,故火能生土。
血注阳明,阳明主肌肉,风热与血热相搏,发见皮肤,其名不一。有黄脓而白者,土生金,母归子也。始生微痒而热轻,肿痛、溃烂为热极。血凝化水,气滞成脓。甚则寒热作而饮食减,此尤为可虑。宜宣泻风毒、凉心经、解胃热,用当归散加黄连、升麻、干葛、姜、葱、灯心煎服,及牛蒡汤,涂以四黄散、一抹金。
若头散生成片,常常燥痒,毛发稀少,有类白屑,此因积热上攻,名曰秃疮。虽生于头,世人只知以药外敷得愈,不逾旬月,其疮又发,何为而然?盖头乃诸阳所会之处,洪范五行,火曰炎上,热毒上攻,两阳相灼,故疮生于头,法当解陈 之积热,导心经之烦躁,斯可矣。宜百解散,倍加五和汤、姜、葱、灯心煎服,次以连床散涂之,及四黄散亦可。
有遍身糜烂成片,甚至烦躁衣不可着,盖风火内郁于阳明,流毒于外,名曰风热疮,用百解散加五和汤,入何首乌、荆芥、白芷煎服,及牛蒡汤。疏涤肠胃,解散风热,其疮自愈,不致再生。外敷以四黄散及连麻散。汤火疮,先用人参羌活散发表,次以去霜膏涂之,即效。
有小儿疮疡遍身,头上疮盖如饼,此为胎气热毒所感,宜以犀角解毒丸加减疗之。然最忌敷药洗浴,恐其入腹,为患不浅。
至若疮疡作楚,潮热不止,此虽系脾虚,亦因肺气受损,先以理脾补虚,然后复治其疮疡,以当归解毒汤治之。
【附方】
当归散 见诸泻症内。
牛蒡汤 见淋症内。
四黄散 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滑石 五倍子 用香油调敷。
一抹金 芦荟 蛇床 黄丹(水飞过,各三钱) 硫磺 赤石脂 白矾(火 ) 五倍 黄柏(各二钱半) 轻粉(五分) 猪油或清油调。
百解散 见热症内。
五和汤 当归 赤茯苓 大黄 枳壳 甘草
连床散 黄连 蛇床 五倍 轻粉 用荆芥和葱,煮水候凉洗,拭干后即敷药。
人参羌活散 见伤寒症内。
玄霜膏 用好糯米五升,将坚硬铁器盛贮,见天处以雪水浸一二日,不问腐烂仍取出,于竹器内,将水淋过,晒干、焦炒、研为末,用新汲水调敷之,如干燥又以鸡毛蘸水拂疮,使疮润痛减。药少再涂用,自然取效。一名玄霜散,炒透黑色,烟青为度。
犀角解毒丸 犀角 黄连 玄参 桔梗 连翘 薄荷 大力子 当归 山栀 甘草 生地 黄芩 赤芍 天花粉(各一两)
为末服。
当归解毒汤 陈皮 当归 赤茯 山楂 黄柏 知母 柴胡 人参 金银花
《杂病治例》:诸疮
初起者,疔疽发背,便蒸之。或毒下陷,亦可用方别内托。
发汗 在背羌活为主,在面白芷,在肩胁柴胡,在胸腹白芷、升麻。东垣最妙,脉数滑浮大者,宜东垣消毒散。沉细者,十补散。滑数疮在下,宜当归拈痛汤。
蒸 蒜片或白芷、木鳖为末,蜜和作饼用。多年冷疮,用附子片。
下 脉实,疮肿 ,便闭,宜内疏黄连汤。汗多脉大,谵语,破棺丹。
从治 有因食一切毒物及死驴马肉,而发疮肿者,有湿毒等致,宜服后药。
飞龙夺命丹∶治一切疔疮恶肿,痈疽初发,或发而内陷者。如热毒脉盛,宜后饮子。
天南星 雄黄 巴豆(各一钱) KT 砂 黄丹 信石 乳香(各半钱) 班虎(十六个,去翅皮) 麝香(少许)
上为末,取蟾酥和丸,如黄黍米大,每十一二或十四五丸,看疮上下,食前后好酒送下。忌食诸般肉、油腻七日。一方有矾(一钱) 半夏(一钱,)无雄。
东垣黄连消毒饮∶治痈疽发于脑顶或背,肿势外散,热毒 发,麻木不痛,宜灸之。
黄连(酒炒) 羌活(各一钱) 黄芩 黄柏(各半钱,酒炒) 生地 知母(炒) 独活 防风归尾(各四钱) 连翘(四钱) 本 防己 桔梗(各半钱) 黄 苏木 陈皮 泽泻(各二钱) 人参 甘草(各三钱)
上咀片,作一服,水煎服。若肿势已过,宜后方复煎散∶地骨 芩 苓 参 芍 白术 桂 甘草 防己 当归(各一钱) 防风(三钱) 作一服,先取仙术三钱煎,水煎。
灸 瘰 疮,须灸之,肩井二穴,曲池前骨端二处。内作散肿溃坚丸一二料服之。
双解 厥逆咽塞寒热,五香连翘汤。风热,防风通圣散。脉实丹毒,千金漏芦汤。
内托 脉虚胃热,复煎散、圣济托里汤、东垣黄 人参汤、黄 汤。
外治 有脓者开之,久疮肉冷者蒸之。敷药,初起用湿山药,少加木鳖、蓖麻,捣敷,消。反肉,青金锭子选用之。下湿疮用文蛤散。郭氏水澄膏,敷红赤色,攻 疼痛。
针 缘唇疮,须去恶血,下注疮亦然。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