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板疮
《奇效简便良方》:坐板疮
丝瓜皮,焙研末,烧酒调搽。或嚼生芝麻敷。
又方 生桐油搽,出黄水擦干再搽,数次愈。或旧鞋底炙热熨数次。
《外科启玄》:坐板疮
坐板疮(图缺)
此疮乃脾经湿热湿毒郁久.以致生于臀部.最痛最痒.况至阴之所.血亦罕来.药力少至.治宜内疏脾经湿热.外宜火拈油布触之更妙.方见后.
《外科心法要诀》:坐板疮
坐板疮在臀腿生,形如黍豆痒 疼,暑湿热毒凝肌肉,初宜烫洗油捻烘。
【注】此证一名风疳,生于臀腿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 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由暑令坐日晒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暑湿热毒,凝滞肌肉而成。初宜芫花、川椒、黄柏熬汤烫洗即消;或毒盛痒痛仍不止者,宜用油缸青布三指宽一条,香油调雄黄末一钱,摊于布上,卷之燃着,吹灭焰头,向疮烘之,其痒痛即止,甚效。
坐板疮图(图缺)
《医宗金鉴》:坐板疮
【方歌】坐板疮在臀腿生,形如黍豆痒焮疼,暑湿热毒凝肌肉,初宜烫洗油拈烘。
【注】此证一名风疳,生于臀腿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焮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由暑令坐日晒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暑湿热毒,凝滞肌肉而成。初宜芫花、川椒、黄柏熬汤烫洗即消;或毒盛痒痛仍不止者,宜用油缸青布三指宽一条,香油调雄黄末一钱,摊于布上,拌之燃着,吹灭焰头,向疮烘之,其痒痛即止,甚效。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