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阴虚发热

经云∶阴虚生内热。更有热病久服寒凉,而身热不止,反口渴消水,大便燥结,此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补肾水以制阳光,前人用六味汤,未尽善也。盖六味惟地黄滋肾,萸肉酸收肝风,丹皮清肝经血热,山药培脾益胃,茯苓、泽泻能泻肝肾浮火,此方治肝肾虚火上炎最妙,若以补北济南则未也。予治沈姓一子,年十七,病热,服石膏二斤余,其热不退,脉虚数,口燥而渴,大便燥结难下,大肉尽脱,服药即呕,纳粥无几,症甚危急。予曰∶阴气大耗,大肉尽脱,在法难治,幸神气尚存,但胃口已受药伤,可将人乳与糯米饮各半杯温服,三日得呕止;再商治法,果不呕,纳稍增,身热口渴便结仍然,乃用鲜生地、鲜石斛、天冬、麦冬、花粉、麻仁、橘红、粉草、松子仁。此方甘寒养津,不犯胃气,四服纳增,余症不减。复用熟地、生地、天冬、麦冬、龟板、川柏、知母、橘红、鲜石斛、甘草,此方大补阴,合甘露饮四服,热退不渴,大便润而易下。若守六味,断难取效,复用八珍汤收功。



杨进士伤手指, 痛发热,服寒凉之药,致饮食顿减,患处不溃。余用托里养血之药,食进疮溃,后因劳每日晡发热,此阴虚而内热也。以四物、软柴胡、地骨皮乃退、更用养血气之药而疮敛。


产后有阴虚发热者,必素禀脾肾不足,及产后气血俱虚,故多有之。其热则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或昼或夜进退无常,或精神困倦,怔忡恍惚。但察其外无表证而脉见弦数,或浮弦豁大,或微细无力,其来也渐。非若他证之暴至者,是即阴虚之候。治当专补真阴,宜小营煎。若阴虚兼火而微热者,宜一阴煎。若阴虚火甚而大热者,宜加减一阴煎。若阴虚火盛而多汗者,宜当归六黄汤。若阴中阳虚火不归源者,宜大营煎。若血虚阳不附阴,烦热作渴者,宜人参当归汤。若气血俱虚,发热烦躁,面赤作渴,宜八珍汤。


小营煎


当归 白芍(酒炒) 山药(炒) 枸杞(各二钱) 熟地黄(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水煎,食远温服。


营虚而惊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枣仁、茯神各二钱;营虚兼寒者,去白芍,加生姜;气滞有痛者,加香附(制)一钱。


一阴煎


生地黄 熟地黄 白芍 麦冬(去心) 丹参(各二钱)牛膝(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水煎温服。


火盛烦躁,加龟胶二三钱;气虚加人参二钱;心虚不眠多汗者,加枣仁、当归各一二钱;汗多烦躁,加五味子十粒;如见微火者,加女贞子一二钱;虚火上浮或吐血衄血,加泽泻一二钱,茜根二钱,或加川续断一钱。


加减一阴煎


生地黄 白芍 麦冬(去心,各二钱) 熟地黄(三五钱)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钱)


水煎服。


躁烦热甚便结者,加石膏二钱;小便热涩者,加栀子一钱;火浮于上者,加泽泻一二钱,或黄芩一钱;血燥血少者,加当归一二钱。


当归六黄汤


当归 黄 (蜜炙,各二钱)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连 黄芩 黄柏(各一钱)


水煎服。


大营煎


当归(二三钱) 熟地黄(三五钱) 牛膝(一钱五分) 枸杞 杜仲(炒,各二钱) 炙甘草 肉桂(各一钱)


水煎温服。


寒滞在经,气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制附子一钱;带浊腹痛,加破故纸(炒)一钱;脾虚加人参、白术(蜜炙);中气虚寒呕恶,加干姜(炒)一钱。


人参当归汤


人参 当归 生地黄 桂心 麦冬(去心) 白芍(各等分) 粳米(一合) 竹叶(十片)


水煎去米,入药五钱,枣二枚,煎服。


八珍汤


人参 白术(蜜炙) 茯苓 炙甘草 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各一钱)


上加姜、枣水煎服。


若热甚脉微者,急加附子、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