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溢饮

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此无药证.当灸大椎.


大椎一穴.一名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针五分.留三呼.泄五吸.灸以年为壮.


溢饮者,水气旁流于四肢也。脾受水邪,溢入四末,故肢节作肿,身重无力,桂苓神术汤主之。


桂苓神术汤(自制)


桂枝(八分) 茯苓(三钱) 白术(一钱) 茅术(一钱) 苡仁(八钱)广皮(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 砂仁(一钱) 姜(三片)


此方合苓桂术甘、二陈、平胃,去甘草加苡仁、砂仁,纯用温运胃脾,而水饮自化。祖怡注。


【溢饮之症】水气流行,归于四肢,身体疼重,支节烦疼,谓之溢饮也。


【溢饮之因】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饮水多,水性寒冷,停滞气逆,逆则溢于四肢,当汗不得汗,不能外散,身得湿则重,复得寒则疼,故曰身疼重而成溢饮之症矣。


【溢饮之脉】《金匮》曰∶脉沉而数,脉沉而弦,悬饮也。又云∶病溢饮者,当发汗,不言脉象,桢意其必浮大浮紧,未必沉弦沉数。


【溢饮之治】《金匮》治悬饮内痛,用十枣汤。又曰∶病溢饮者,当发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夫悬饮脉沉弦,饮悬于内而痛者,故用下法;溢饮溢于外,故用汗法。


大枣汤 见前悬饮。


大青龙汤 治溢饮身体疼重,肢节烦疼,当发汗者。


麻黄 桂枝 甘草 生姜 杏仁 大枣 石膏


小青龙汤


麻黄 甘草 桂枝 白芍药 五味子 干姜 半夏 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