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药食一)
《妇人规》:药食(药食一)
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药,各有所宜。故凡寒者宜温;热者宜凉;滑者宜涩;虚者宜补。去其所偏,则阴阳和而生化着矣。今人不知此理,而但知传方,岂宜于彼者亦宜于此耶?且或见一人偶中,而不论宜否而遍传其神,兢相制服,又岂知张三之帽,非李四所可戴也。今录十方于后,择宜用之,庶获济矣。
妇人血气俱虚,经脉不调,不受孕者,惟毓麟珠随宜加减用之为最妙。其次则八珍益母丸亦佳。若脏寒气滞之甚者,用续嗣降生丹亦妙。
毓麟珠(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气血俱虚,经脉不调,或断续、或带浊、或腹痛、或腰酸、或饮食不甘,瘦弱不孕,服一、二斤,即可受胎。凡种子诸方,无以加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芍药(酒洗各二两) 川芎 炙甘草(各一两) 当归 熟地(蒸捣各四两)菟丝子(制四两) 杜仲(酒炒) 鹿角霜 川椒(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空心嚼服一、二丸,用酒或白汤送下,或为小丸吞服亦可。如男子制服,宜加枸杞、胡桃肉、鹿角胶、山药、山茱萸、巴戟肉各二两。如女子经迟腹痛,宜加酒炒破故纸、肉桂各一两,甚者再加吴茱萸五钱,汤泡一宿炒用。如带多腹痛,加破故纸一两、北五味子五钱,或加龙骨一两醋 用。如子宫寒甚,或泄或痛,加制附子、炮干姜随宜。如多郁怒气,有不顺而为胀为滞者,宜加酒炒香附二两,或甚者再加沉香五钱。如血热多火,经早内热者,加川续断、地骨皮各二两,或另以汤剂暂清其火,而后服此,或以汤引,酌宜送下亦可。
八珍益母丸(见《妇人规古方》)治血气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不调,或腰酸腹胀,或断或续,赤白带下,身作寒热,罔不获效。服一月之后,即可受胎。虚甚者用药一斤,必能受子。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川芎(各一两) 当归(酒洗) 熟地(酒洗各二两) 炙甘草(五钱)芍药(醋炒一两) 益母草(四两,五六月采取,只用上半截带叶者,不见铁器晒,杵为末)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空心蜜汤或酒下一丸,或为小丸亦可。脾胃虚寒多滞者,加砂仁一两,姜汁炒。腹中胀闷者,加山楂肉一两,饭上蒸熟。多郁者加香附一两,酒制。此徐思鹤医统方。又一方名八珍益母十全丸,于前方内用益母草八两,外加沉香四钱。思鹤曰∶资益坤元,补养气血,除淋带,壮形体,胎前和气,产后补虚,真妇人之圣剂,超古今之神方,有室家者,不可不知也。予哂斯世之医,惟集古方香附胜金丹为女人开郁调经之要药,殊不审古今虚实之异,古人气实,故可用香附开导。香附味辛性燥,但能开破而已,多用之大耗气血,虚者愈虚,病者愈甚,而于滋补何有哉?今世十妇九虚,非补不可,再用香附以耗之,寝成怯弱之证,是辨之不早则危殆而难痊矣。妇人经脉不调,或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者,宜服此以调养之。经不通者,服一料即通,不调者一月即调,素不孕者,服一月即孕。胎前间用一服,则胎固而安。产后用一服,以童便、酒化开调下,则无壅滞血晕之候。多服之补虚活血,凡治产后诸疾极稳。若急欲取效,以酒调化服。
续嗣降生丹(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五脏虚损,子宫冷惫,不能成孕。并治男子精寒不固,阳事衰弱,白浊梦泄。妇人带下寒热,诸虚百损,盗汗短气,无不感应。此方乃温隐居《求嗣保生篇》所载,云东京焦员外三世无嫡嗣,后遇一神僧,问其故,曰∶无嗣者有三∶一、祖宗无德,自身无行;二、夫妻年命,恐犯禁忌(按∶此均属唯心之词);三、精神不守,妻外家血寒。焦公曰∶治之有道乎?僧曰∶先修德,后修身。
三年之后到台山,令行童赐以方药,名续嗣降生丹,根据方服之,后不及二十年,子孙数人皆贵显。此方无怪诞克伐之品,且温且固,凡血海虚寒者,服之必佳,但温力有余,补力不足,倘益以人参、白术、熟地、川芎、炙甘草各一两,则八珍全而温补赞育之功,当非浅也。因命名曰加味续嗣降生丹。
当归(酒洗) 杜仲(酒炒) 茯神 益智仁 龙骨( ) 桂心 吴茱萸(制) 干姜(半生半熟)川椒(去目) 台乌药(各一两) 白芍药(酒炒) 川牛膝(酒浸) 半夏(制) 防风 秦艽 石菖蒲(去毛) 北细辛 桔梗(各五钱) 附子(一枚重一两者,脐下作一窍,入朱砂一钱,面裹煨熟,取出朱砂,留为衣) 牡蛎(大片者,以童便浸四十九日,每五日一换,取出用硫黄一两为末,酒和涂遍,用纸皮糊实,米醋浸湿,外以盐泥浓固之,候干,用炭五斤, 过为末,每料止用二两,余可收贮,再用。)
上为末,以酒煮糯米糊为丸,梧子大,以前朱砂为衣,每服三、五十丸,渐至七、八十丸,空心滚白汤或盐汤、温酒下。
男子脏气平和而惟精血不足者,宜还少丹、全鹿丸、无比山药丸。若右肾阳气不足者,宜右归丸或毓麟珠俱妙。若阳痿精衰虚寒,年迈艰嗣者,必宜赞育丹。若阳盛阴虚,左肾精气不足者,宜左归丸或延年益嗣丹。
若火盛水亏,多内热者,宜大补阴丸。此外,如河车种玉丸、乌鸡丸、黑锡丹之类皆可用之。
杨氏 还少丹(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其气亏损,肌体瘦弱等证。
熟地黄(二两) 山药 山茱萸 杜仲(姜汤炒) 枸杞(二两) 牛膝(酒浸) 远志(姜汁浸炒)肉苁蓉(酒浸) 北五味 川续断 楮实子 舶茴香 菟丝子 巴戟肉(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
《秘方》全鹿丸(见《古方八阵·补阵》)此药能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功效不能尽述。人制一料服之,可以延年一纪。其法须四人共制一鹿,分而服之,逾年又共制之,四人共制四年,则每人得一全鹿。若一人独制一料,恐久留变坏,药力不全矣。
中鹿一只,缚杀之,退去毛,将肚杂洗净,同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同杂,仍入原汤熬膏和药末、绞肉,加炼蜜和捣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同入之。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 (蜜炙) 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 牛膝(酒拌蒸) 山药(炒) 芡实(炒) 菟丝(制) 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酒炒) 巴戟肉 胡芦巴(酒拌蒸) 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 楮实子(酒拌蒸) 秋石 陈皮(上各一斤) 川椒(去目炒) 小茴香(炒) 沉香 青盐(各半斤)
上先须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胶成就,和捣为丸,桐子大,焙干,用生黄绢作小袋,约盛一斤,悬置透风处,用尽一袋,又取一袋。阴湿天须用火烘一二次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临卧姜汤、盐汤、白汤任下,冬月温酒亦可。
《局方》无比山药丸(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诸虚损伤,肌肉消瘦,耳聋目暗。常服壮筋骨,益肾水,令人不老。
山药(二两) 菟丝子(三两酒浸蒸) 五味(拣净六两) 肉苁蓉(四两切片酒浸焙) 杜仲(三两酒炒)牛膝(一两酒浸蒸) 熟地 泽泻 山茱萸 茯苓 巴戟肉 赤石脂(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温酒或米饮下。
右归丸(见肾虚经乱)
赞育丹(见《新方八阵·因阵》)治阳痿精衰,虚寒无子等证妙方。
熟地(八两蒸捣) 白术(用冬术八两) 当归 枸杞(各六两) 杜仲(酒炒) 仙茅(酒蒸一日)巴戟肉(甘草汤炒) 山茱萸 淫羊藿(羊脂拌炒) 肉苁蓉(酒洗去甲) 韭子(炒黄各四两) 蛇床子(微炒) 附子(制) 肉桂(各二两)
上炼蜜丸服,或加人参、鹿茸亦妙。
左归丸(见肾虚经乱)
延年益嗣丹(见血热论外方)
丹溪 大补阴丸(见《古方八阵·寒阵》)降阴火,补肾水。
黄柏(盐酒炒) 知母(盐酒炒各四两) 熟地(酒洗蒸捣烂) 龟板(酥炙黄各六两)
上为细末,用猪脊髓蒸熟,和炼蜜同捣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姜、盐、酒送下。
河车种玉丸(见《妇人规古方》)
紫河车(一具) 只要母气壮盛,浓大新鲜者,但去胞内瘀血,不必挑去鲜红血脉,以米泔水洗净,用布绞干,石臼内生杵如糊,用山药末四、五两收干,捻为薄饼八、九个,于砂锅内焙干,以香如肉脯为妙。
大熟地(酒洗烘干八两) 枸杞(烘干五两) 白茯苓(人乳拌晒三次) 归身(酒洗) 人参 菟丝(制)阿胶(炒珠各四两) 丹皮(酒洗) 白薇(酒洗各二两) 沉香(一两) 桂心 山茱萸 香附米(用酒、醋、水三物各半碗,浸三日,晒干略烘各三两) 大川芎(酒浸切片晒干二两)
上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余丸,空心或酒或白汤、盐汤任下。如带浊多者,加赤白石脂各二两,须以清米泔飞过用。服药后忌生萝卜、生藕、葱、蒜、绿豆粉之类。
乌鸡丸(见《妇人规古方》)治妇人羸弱,血虚有热,经水不调,崩漏、带下、骨蒸,不能成胎等疾。
乌骨白毛公鸡一只,重二斤半许者,闭杀之,去毛杂,外用艾叶四两、青蒿四两切碎,纳一半在鸡肚内,以小酒坛一个入鸡,并所剩蒿、艾,用童便和水灌令没鸡二寸许,煮绝干,取出去骨,余俱同捣如薄饼,焙干为细末,听用。
南香附(去毛净一斤) 分四份,用米泔、童便、酒、醋各浸一份,春秋一二日,夏一日,冬四日,取出晒干略炒。
人参 熟地 当归(酒浸洗) 生地 川芎 白芍(各三两) 黄 白术 川牛膝 柴胡 知母 丹皮(各二两)鳖甲(醋浸炙黄三两) 白茯苓(二两半) 秦艽(一两半) 黄连(炒) 地骨皮 贝母 玄胡索 干姜(炮焦各一两)
上俱为末,用酒、醋各半,煮烂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渐加至百丸,温酒、米饮任下,忌煎炒辛辣等物及苋菜。
又乌鸡丸
熟地 当归 白术 山药 山茱萸 枣肉 柿饼 莲肉(各四两) 黄 (蜜炙三两) 鹿角胶 狗脊 杜仲 枸杞 莲须 香附 阿胶 川芎(各二两) 乌药(一两半)
上药制净,用乌骨鸡一只,闷杀之,干去毛去杂,连骨捶碎,用酒、醋各半同药煮熟,去骨烘干,共为末,即将余汁少入面,打糊为丸,任意用引送下。
唐氏 乌鸡丸
人参 怀生地 怀熟地 青蒿子(去梗) 香附(四制) 鳖甲(各三两) 白术 枣仁肉 枸杞 麦冬 云苓 地骨皮(去骨) 丹皮(去骨) 白芍(各二两) 归身(二两半) 川芎 甘草(各一两)
上先将诸药备完,听用,乃取丝毛乌骨白公鸡一只,约重一斤许者,扑倒,去毛秽头足肠杂不用,将鸡切作四块,先以鳖甲铺铜锅底,次入杂药,以免焦腐,渐渐加童便约至斗许,煮至极烂,捞起晒干为末,将鳖甲去裙,并鸡骨俱以原汁醮炙至干为末,同前药炼蜜为丸,桐子大,每空心用清汤送下百余丸。
《局方》黑锡丹(见《古方八阵·热阵》)治痰气壅塞,上盛下虚,肾水亏竭,心火炎盛,或一应下虚阴寒、真头痛等证,及妇人血海久冷无子,赤白带下。
黑锡(去滓二两炒末) 硫黄(二两) 肉桂(五钱) 附子(炮) 木香 沉香 舶茴香 故纸 阳起石(水飞) 葫芦巴(酒浸炒) 肉豆蔻(面裹煨) 金铃子(蒸,去皮核各一两)
上用新铁铫将锡花开,下硫黄末,提起,以木杵擂极细,放地上退火毒,同余药研一日,至黑光色为度,酒糊丸,桐子大,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莹,每服四十丸,空心姜、盐汤下,女人艾、枣汤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