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
《本草备要》:牵牛
大泻气分湿热
辛热有毒,属火善走。入肺经,泻气分之湿热(肺主气,火能平金而泄肺),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通下焦郁遏。及大肠风秘、气秘,利大小便,逐水消痰,杀虫堕胎。
治水肿喘满 癖气块。若湿、热在血分、胃弱气虚人禁用(东垣曰∶牵牛苦寒误矣,其味辛辣,久嚼猛烈雄壮,所谓苦寒安在哉?乃泻气之药,比诸辛药泄气尤甚。若湿从下受,下焦主血,血中之湿,宜苦寒之味。而反用辛热之药,泄上焦之气,是血病泻气,使气血俱损也。王好古曰∶以气药引,则入气;以大黄引,则入血。时珍曰∶一妇肠结,年几六十,服养血润燥药,则泥结,服硝黄药,则若罔知。如此三十余年。其人体肥膏梁而多郁,日吐酸痰乃宽。此乃三焦气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不能下润肠腑,非血燥也。润剂留滞,硝、黄入血,不能入气,故无效。用牵牛为末,皂角膏丸,才服便通。外甥素多酒色病,二便不通,胀痛呻吟七昼夜,用通利药不效。予言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倍牵牛,三服而平。东垣补下焦阳虚天真丹,用牵牛盐水炒黑,佐沉香、杜仲、肉桂、破故纸诸药,深得补泻兼施之妙)。
有黑、白二种,黑者(亦名黑丑)力速。取子淘去浮者,舂去皮用。得木香、干姜良(此药汉前未入本草,故仲景方中无此。《别录》始载之,宋后始多用者)。
《本草便读》:牵牛
牵牛(图缺)
色形黑白宜分.泻肺行痰.消胀逐邪于气分.性味辛温有毒.搜风导滞.通肠利水达胞宫.(牵牛味辛性热.泻肺气利大肠.逐痰蠲饮.又能从治气分湿热坚结.但攻伐之品.肺与大肠无水湿邪滞坚结者.不可轻投.)
《本草从新》:牵牛
大泻气分湿热.
辛热属火.善走入肺经.泻气分湿热.(肺主气、辛能泄气.)达右肾命门.走精隧.通下焦郁遏.及大肠风秘气秘.利大小便.逐水消痰.杀虫坠胎.治水肿喘满. 癖气块.(东垣曰∶有谓牵牛苦寒、误矣、其味辛辣、久嚼猛烈雄壮、所谓苦寒安在哉、乃泻气之药、比诸辛药、泄气尤甚、若湿从下受、下焦主血、血中之湿、宜苦寒之味、而反用辛热之药、泄上焦之气、是血病泻气、使气血俱损也、好古曰∶以气药引则入气、以大黄引则入血、时珍曰∶一妇肠结、年几六十、服养血润燥药、则泥结、服硝黄药、则若罔知、如此三十余年、其人体肥、膏粱而多郁、日吐酸痰乃宽、此乃三焦气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不能下润肠腑、非血燥也、润剂留滞、硝黄入血、不能入气、故无效、用牵牛为末、皂角膏丸、才服便通、外甥素多酒色、病二便不通、胀痛呻吟七昼夜、用通利药不效、予思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倍牵牛、三服而平.)凡气虚及湿热在血分者大忌.(主治多在肺脾、肺脾之病、多因虚起、何赖泻药、况诸证应用药物、神良者不少、何至舍其万全、而就不可必之毒物哉、东垣谆复其词、以戒后人勿用、盖目击子和旦暮用之、故辟之甚力、世俗不知、取快一时、后悔奚及、丹溪曰∶牵牛属火善走、黑者兼属水、白者兼属金、若非病形与证俱实、不胀满、不大便秘者、不可轻用、驱逐致虚、先哲深戒.)有黑白二种.(此药本经不收、仲景诸方亦未见、别录始载之、宋后乃有用者.)黑者力速.(亦名黑丑.)取子.淘去浮者.舂去皮.酒蒸.研细.得木香、干姜良.(摘元方、用鸡子清调黑丑末、涂面上雀斑、夜傅旦洗、效.圣济总录、湿热头痛、黑丑七粒、砂仁一粒、研末、井华水调、仰灌鼻中、涎出即愈.生生编、小儿夜啼、黑牵牛末一钱、水调敷脐上、即止.)
《本草撮要》:牵牛
味甘气寒.入手足阳明太阳经.功专下气逐水.得茴香治水饮痛.得大黄治马脾风病.若湿热在血分.胃弱气虚人禁用.得木香、干姜良.堕胎.
《本草求真》:牵牛
(蔓草)入肺泻气分湿热
牵牛(专入肺。兼入大小肠)。有白有黑。白者其性入肺。专于上焦气分除其湿热。故气逆壅滞。及大肠风秘者。得此以治。黑者其性兼入右肾。能于下焦通其遏郁。故肿满香港脚。及大小便秘。俱得以治。但下焦血分湿热。湿自下受。宜用苦寒以折。牵牛气味辛辣。久嚼雄烈。服之最能泄肺。若以下焦血病而于气分有损之药以为投治。是以血病泻气。不使气血俱损乎。(杲曰。牵牛少则动大便。多则泄下如水。乃泻气之味。其味辛辣。久嚼猛烈雄壮。所谓苦寒安在哉?故肿受湿气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斯宜用之。若湿从下受。下焦主血。血中之湿。宜苦寒之味。反以辛药泄之。伤人元气。)惟是水气在肺。喘满肿胀等症。暂用以为开泄。俾气自上达下。而使二便顿开。以快一时。(时珍曰。一宗室夫人。年几六十。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甚于生产。服养血润剂。则泥膈不快。服硝黄通利药。则若罔知。如此三十余年矣。时珍诊其人体肥膏粱而多忧郁。日吐酸痰盈碗许乃宽。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气壅滞。有升无降。津液皆化为痰饮。不能下滋肠腑。非血燥比也。润剂留滞。硝黄徒入血分。不能通气。俱为痰阻。故无效也。乃用牵牛末皂荚膏丸与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觉肠结。一服就顺。亦不妨食。且复精爽也。)若果下焦虚肿。(虚字宜审。)还当佐以沉香补骨脂等味。以为调补。俾补泻兼施。而无偏陂损泄之害矣。(时珍曰。外甥柳乔。素多酒色。病下极胀痛。二便不通。不能坐卧。立哭呻吟者七昼夜。医用通利药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胀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乃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入牵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减。三服而平。)取子。淘去浮者。舂去皮。得木香干姜良。
《本经逢原》:牵牛
苦辛温,有毒。东垣云辛热有毒。有黑白二种,名黑丑、白丑,凡用生磨取头末。
发明 牵牛专一行水峻下之剂。白者属金利肺,治上焦痰饮,除壅滞气逆,通大肠风秘,除气分湿热。黑者属水,泻肾而兼泻脾胃之湿,消肿满香港脚,利大小便秘。但病在血分,或病稍弱而痞满者,不可用。东垣云∶牵牛非神农药也。《名医续注》云∶味寒能除湿气,利小便,治下注香港脚,此说气味、主治俱误。凡用牵牛,少则动大便,多在泄下如水,乃泻气之药。其味辛辣,久嚼猛烈雄壮,所谓苦寒安在哉。夫湿者,水之别称,有形者也。若受湿气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宜暂用之。况牵牛止能泄气中之湿热,不能除血中之湿热,每见酒食过伤病痞者,多服牵牛散取快一时,药过仍痞,以致久服脱人元气,犹不知悔也。
东垣治下焦虚肿,天真丹用牵牛,以盐水炒黑,佐沉香、杜仲、补骨脂、官桂诸药,深得补泻兼施之妙用,方见《医学发明》。
《顾松园医镜》:牵牛
〔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三经〕、下虫积有神,涂雀斑〔面上黑子。〕颇效。
辛辣迅速下泻之毒药。东垣深戒此品,慎勿轻用;孕妇大忌。。
《医学入门》:牵牛
牵牛苦寒利肿膨,走脾肾治脚腰疼,下气除嗽破 癖,堕胎泻蛊性不平。
出田野人牵牛易药,因以名之。有毒。利小便及大肠风秘,热壅结涩,善消鼓胀水肿。又治腰疼脚满及风毒香港脚,胫肿捏之没指者,行脾肾气故也。下一切湿热气壅,消痰嗽,破 癖气块,堕胎,泻蛊毒。海藏云∶以气药引之则入气,以大黄引之则入血。罗谦甫云∶味辛辣,泻人元气,非湿胜不得施泄以致便闭肿满,不可轻用。虚者尤宜慎之。况湿病根在下焦血分,饮食劳倦亦皆血分受病,如用辛辣泻上焦太阴之气,是血病泻气,俾气血俱病也。黑白二种,白属金,黑属水,其实感南方热火之气而生,故性烈而善走也。《局方》多用黑者。水淘去浮者,取沉者晒干,酒拌蒸三时,炒熟舂去皮,每斤取头末四两。生者尤急,治水肿以乌牛尿浸;治风气积滞,以童便浸。得青木香、干姜、山茱萸良。
《药鉴》:牵牛
气寒,味苦,属火善走,有治水肿之功,破症瘕痰癖,除壅滞气急,通十二水道。有黑白二种,黑者属水力速,白者属金力缓,非病形与症俱实者,勿用也。以气药引之,则入气分,以血药引之,则入血分。气用枳壳,血用大黄,此其法也。如气药用之,必须用白术茯苓白芍为主,而后用牵牛为良。盖苓术本补气药也,而有淡渗之功,兼以芍药之酸,以收真气,则泻之者,仅泻其气分之邪耳,于真气竟何损哉。如血家用之,必须当归川芎白芍为主,而后用牵牛为佳。盖芎归本补血药也,而有荣养之妙,兼以芍药之敛,以固真血,则泻之者,仅泻其血分之邪耳。于真血有何伤哉。畏巴豆。
《药笼小品》:牵牛
辛热。
惟善走泻气,宜下焦郁遏。
治大小便气闭不通,逐水消痰,杀虫堕胎。
凡气虚病在血分者大忌。
有黑白二种,黑者力速。
《药性切用》:牵牛
性味辛热,入肺而兼入肾命,大泻水饮而走精髓,通下焦郁遏,大肠风秘、气秘。有白二种,黑者力速,又名黑白二丑。取子淘净,炒研用。气虚者忌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