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
《本草纲目》:白鲜
「释名」鲜,音仙。亦名白、白羊鲜、金雀儿椒。
「气味」(根皮)苦、寒、无毒。
「主治」头风、黄疸、咳逆、风疮、疥癣、赤烂等症。
产后中风,但体虚不能服他药的病人,可用白癣皮加新汲水三升煮成一升,温服。李时珍指出:白鲜是治各种黄疸病和风痹的要药,但许多医生只用之于疮科,这是不够的。
《本草蒙筌》:白鲜
味苦、咸,气寒。无毒。山谷俱有,苗茎尺余。(嫩可作茹。)叶梢白似槐叶尤繁,花淡紫(四月开。)如蜀葵略小。根与蔓菁仿佛,心实皮色白黄。二月采根取皮,差晚则虚恶也。因 作羊膻气息,故俗加羊字呼名。(俗呼为白羊鲜。)恶桔梗、螵蛸及茯苓、萆 。疗遍身黄胆湿痹,手足不能屈伸。治一切癞毒风疮,眉发因而脱落。消女人阴肿或产后余疼,止小儿惊痫并淋沥咳逆。时热发狂,饮水多多,煎服尤宜。葛洪治鼠 有脓,熬白鲜皮膏,吐出立愈;李兵部理肺嗽不已,制白鲜皮汤,饮下即差。
《本草图经》:白鲜
白鲜(图缺),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今河中、江宁府、滁州、润州亦有之。
苗高尺余,茎青,叶稍白,如槐,亦似茱萸;四月开花淡紫色,似小蜀葵;根似蔓菁,皮黄白而心实。四月、五月采根,阴干用。又云∶宜二月采,差晚则虚恶也。其气息都似羊膻,故俗呼为白羊鲜,又名地羊膻,又名金爵儿椒。其苗,山人以为菜茹。葛洪治鼠 已有口,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汁服一升,当吐鼠子乃愈。李《兵部手集方》疗肺嗽,有白鲜皮汤方,甚妙。
《神农本草经》:白鲜
味苦寒。
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生川谷。
《名医》曰:生上谷及冤句,四月五月,采根阴干。
案陶宏景云:俗呼为白羊鲜,气息正似羊膻或名白膻。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