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厥
《伤寒捷诀》:阳厥
阳厥时时指爪温.心烦便闭口干论.脉来沉细中还疾.承气柴胡最可吞.
《黄帝内经太素》:阳厥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二。
黄帝曰:有病喜怒者,此病安在?[平按:《素问》、《甲乙》“喜怒”作“怒狂”;“在”作“生”,新校正云:“《太素》怒狂作善怒。”]岐伯曰:生于阳。问曰:阳何以使人狂?答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喜怒,病名阳厥。[平按:“喜怒”《素问》、《甲乙》作“善怒”。]问曰:何以知之?答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而动大疾①,此其候也?
足阳明人迎脉常动。有病名阳厥,以阳气暴有折损不通,故狂而喜怒,以其太阳、少阳不动而大疾,以为候也。
平按:《甲乙》“巨阳”作“太阳”。《素问》、《甲乙》“不动”下重“不动”二字。注“有病”,袁刻作“有疾”;“不动而大疾”,袁刻“动”误作“通”。
①“大疾”,萧本原作“太疾”。今据仁和寺本改。注同。
问曰:治之奈何?答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之食即已。使之服之,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长气,椎铁落自下气疾。
衰其食者,少食也。谷气热,故推入腹内,阴中长盛阳,所以憎于狂病。故夺于情少食,令服生铁落,病则愈矣。生铁落,铁浆也。
平按:“衰其食”《素问》作“夺其食”,新校正云:“《甲乙经》夺作衰,《太素》同。”“落”《素问》作“洛”。“夫生长气,椎铁落”《素问》、《甲乙》作“夫生铁落者”。又按:“生长气,椎铁”五字颇费解,当必有误,原钞如是,故仍之。
《圣济总录》:阳厥
论曰内经曰、有病怒狂者,生于阳也;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夫阴阳不可偏胜,偏胜则气逆,阳厥者、阳胜而气逆之谓也,盖阳气暴折。则郁而不散,故多怒而狂,怒则气上,故颈脉动而大疾者,为阳厥之证也,其治,夺食即已。盖食入于阴。长气于阳,阳盛故厥逆怒狂。夺食者,所以平其气也。
治阳厥善怒,除烦下气,铁落饮方
铁落(染皂铁浆是)
上一味,每服用重汤内温一盏饮之。食后。
治阳气厥,多怒而狂,颈脉复动,赤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一两) 人参 羚羊角(镑各三两) 远志(去心) 大黄(锉炒各半两) 甘草(炙锉一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治阳厥多怒。狂躁不安,上攻头颈,竹沥石膏汤方
竹沥(旋入) 石膏(一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 栀子仁 升麻 玄参 生地黄 知母(焙各三分
上八味,除竹沥外,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入竹沥半合,再煎三沸温服。食后临卧日三服。
治阳厥气逆,胸膈烦闷,忿忿饶怒,如发狂状,竹叶茯苓汤方
淡竹叶(一升) 赤茯苓(去黑皮二两) 生地黄(一升) 丹参 玄丹(各三两) 干蓝车前草(各一
上八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六钱匕,水二盏,入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半,去滓更入蜜半合,煎三沸、温服,不拘时,日二服。
治阳气偏胜,气厥多怒。心胸烦满,状如狂邪,颈脉皆动者,犀角丸方
犀角屑 防风(去叉各一两) 升麻 萎蕤(各三分) 枳实(麸炒) 石膏(碎各半两) 甘草(炙锉一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成,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熟水下,不计时候,日三服,渐加至三十丸。
治阳厥多怒,气逆发狂,胸膈闷。茯苓大黄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大黄(锉微炒) 羚羊角(镑) 黄芩(去黑心) 甘草(微炙锉)枳壳(去瓤麸炒各一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淡竹叶十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
治阳厥怒狂。防风茯苓汤方
防风(去叉) 赤茯苓(去黑皮) 萎蕤 白术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丹参(各一两三分) 细辛(去苗叶二两) 甘草(炙一两) 升麻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射干(一两)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二盏,大枣二枚劈破,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治气逆怒狂,阳气暴厥,竹沥汤方
竹沥(一升) 麻黄(去根节三分) 石膏(二两) 生姜 芍药(各一两) 大青 栀子仁 升麻 赤
上一十二味,除竹沥外, 咀如麻豆大,每服六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下竹沥半合,再煎三沸,温服日二。
治阳厥怒狂气逆,泄热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切焙)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芍药 杜蘅 枳实(去瓤麸炒) 细辛(去苗叶)
上九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竹叶十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治阳厥狂怒。定神丸方
白茯苓(去黑皮) 远志(去心) 防风(去叉) 人参 柏子仁(炒各一两一分) 龙骨(一两半) 牡蛎
上九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温熟水下。日再服。
治阳厥气逆,善怒狂妄不常,羚羊角汤方
羚羊角(镑) 五味子 葳蕤 茯神(去木) 远志(去心) 沙参(去芦头) 酸枣仁(微炒各三分) 龙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药症忌宜》:阳厥
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
忌升发,补敛,燥热辛温,诸药俱录后。
宜下,清热,甘寒,苦寒,咸寒。
大黄 芒硝 石膏 黄芩 黄连 山栀 知母 童便
如挟虚有痰者,宜麦门冬、竹沥、芦根汁、梨汁、牛黄、童便,如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厥者,药中以童便为君,加赤芍药、生地黄、牛膝、牡丹皮、桃仁,甚者大便结燥,加大黄、芒硝下之,通即止,勿尽剂。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