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肉
《医学入门》:象肉
象肉味淡不堪餐,皮可煎膏贴疮瘢,牙调漩溺祛痨痫,屑善生肌出刺钻,胸前横骨能浮水,胆用涂疮目疾安。
象,相也,大也,言其形也。肉味淡,不堪啖。多食令人体重。身有十二种肉,以配十二辰属,皆有分段,惟鼻是其本肉。象孕五岁始产,六十岁骨方完足。皮,煎膏药,去腐生新,易于敛口。牙,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小便多,烧灰服之。骨蒸、痨风、痫热,炙令略黄,锉末用之。生为屑,主诸疮痔 ,生肌填口最速。
又诸铁及杂物刺入肉,刮屑和白梅水研敷之,立出。若刺及诸骨鲠在喉中者,水调服之。凡使,旧牙梳尤佳。
胸前小横骨烧灰酒下,令人能浮水出没。胆不附肝,随四时在四腿诸肉中,春前左,夏前右,秋后左,冬后右。
主明目,治疳。以清水和涂疮肿上,瘥。含口中治口臭。眼睛,主目疾,和乳汁点之。
《饮膳正要》:象肉
味淡。不堪食,多食令人体重。胸前小横骨,令人能浮水。身有百兽肉,皆有分段,惟鼻是本肉。
《饮食须知》:象肉
味甘淡,性平。多食令人体重。象具百兽肉,唯鼻是其本肉。象胆干了,上有竹文斑光腻。春在前左腿,夏在前右腿,秋在后左腿,冬在后右腿。牙近鼠类,鼠皮则裂。世人知然犀可见水怪,而不知沉象可驱水怪。夏月合药,宜置象牙于傍。
合丹灶以象牙夹灶,得雷声乃能发光。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