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毒
《续名医类案》:枭毒
费建中治故友孙真老子,四岁,庚寅暮春,痘甚匀朗,稀疏而绽突。其热宜和,其神宜爽,乃躁乱干热,头汗如雨。盖枭热内扰,邪火外烁也。头为诸阳之首,先贤谓毒参阳位者死。幸初见势虽腾涌,而毒尚未有定位耳。大黄二钱,黄连六分,石膏、生地各三钱,佐以地丁、青皮、荆芥、蝉蜕、木通、山楂,三剂头汗收,热势减。减石膏、黄连,加丹皮、滑石、牛蒡,四剂。五朝仍壮热,红晕如珠,此痘起齐,毒火尽外发也。躁乱如前而更渴,大便日三四次,前方复用石膏、黄连,倍加生地。至九朝,浆甚老而乏滋润,红晕未淡,胃气不开,热亦未减,寐亦未安。再服,十二朝渐愈。(《救偏琐言》。)
严氏子一周,痘稀朗且红润,乃身热如烙,愁楚不堪,兼颗粒不松,此内有伏毒也。以大黄六分,石膏、生地各一钱半,荆芥、丹皮、山楂、蝉蜕、葛根、青皮,二剂,大便三四次。又二剂,热和神定,根窠亦松,宛然顺症矣。有阻之者,遂勿药。至八朝,仍热,叫哭失音,头面擦破,身上紫滞,幸未焦隐,前方倍大黄、生地、黄连,减葛根,入大桑虫,日二剂,以化毒丹调油胭脂如膏药贴之,次日痒止红活。又二剂,浆足热和。十二朝,用红花、地丁、生地、牛蒡、荆芥、木通、甘草、连翘、山楂,渐愈矣。痘初似顺,一有伏毒,便至如此,余可知矣。
臧氏子八岁,患疳,仅存皮骨。庚寅仲春见痘,羸惫如此,似宜培补矣。乃身热如烙,目红如火,燥渴不已,溺血如膏,椒红点滞,此枭毒挟烈火,发即内攻,若不通变,七日即内溃也。以大黄四钱,石膏七钱,生地两许,佐以桃仁、赤芍、荆芥、牛蒡、木通,临服,和猪尾血一盏,日二剂或三剂。六日,加黄连。自始至终,一方而已。约用大黄斤余,生地、石膏二十余两,猪尾血十余碗。良以毒火猛炽,苟不涤除净尽,功亏一篑矣。痘后精神焕发,饮食大进,肌肉生长,是以泻为补之一验也。
张仲文子癸未仲冬忽身热如火,神即昏愦,舌刺如煤,唇口焦黑,血斑无数,溺色红鲜,肉 筋惕,有如惊悸,宛然闷痘,断非轻剂可挽。即用石膏一两,大黄五钱,黄连三钱,生地一两,佐以青皮、荆芥、地丁、丹皮,天寒稍配蜜炒麻黄三分,姜一斤以行之。灌下即呕,费曰∶毒火上冲,水火搏激,两不相下故耳。十余剂见痘,及见,则以数记,唇犹黑,溺血依然。至九日后,黑退津生,神气渐省。十二日,溺血始淡,胃气日开,十六日全愈。服过大黄十余两,石膏、生地约二斤,是早图之一验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