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痈
《外科大成》:小肠痈
小肠痈之发.必先关元穴隐痛不已.(穴在脐下三寸)初起发热恶风.脉芤而数.腹急肿痛.大便坠.小便涩.久则腹胀下淋.转侧有水声者.内痈成也.
由饱食负重.或醉饱入房.或产难弩力.或暴急奔走.致令气血壅遏.周旋失度.凝滞而成.如失治则流注关节.变为败症矣.
初起小腹殷痛.俨似奔豚.小便淋涩者.薏苡仁汤加大黄下之.如已成.腹痛胀满不食.小便淋者.薏苡仁汤主之.如腹痛重按则止.时时下脓者.毒未解也.牡丹皮汤并太乙膏主之.如下后脓多者.梅豆汤和之.如面白食少.气血虚也.加减地黄汤.十全大补汤加丹皮、五味子补之.
肠痈宜灸两肘尖各百壮.艾如绿豆大.则大便下脓血.立愈.肠痈为病不可惊.惊则肠断.凡坐卧转侧.俱宜徐缓.饮食宜少宜软烂.大宜滋补.固其元气.
脉则左寸洪数.又云.跗阳脉滑而数.知当屎脓.古为脓从脐出者不治.惟大补之亦有效者.
一人肠痈误治.腹胀如鼓.诊其脉细数而有力.视其腹.脐下一块光亮大热.腹内不时肠鸣.知为痈也.令备净桶一个入滚水半桶.盖之听用.随以薏苡仁汤加酒大黄三钱.徐徐服之.待腹觉痛.扶坐桶上.脓下如涌.其痛立减.随大补之而愈.
一人误作胀治.致毒内攻.腹痛连阴.阴器腐烂.色败无脓.水流臭秽.燥热口干.不治.果殁.
一妇腹如怀孕.疼痛不止.余用川芎、当归、炒蒲黄、炒吴茱萸、炒五灵脂、红花.水煎服.下血块斗许而愈.
□
牡丹皮汤 治肠痈冷症.腹濡而痛.重按则止.时时下脓者.
牡丹皮 桃仁泥 薏苡仁 白芷 人参 黄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各一钱) 官桂 甘草(各五分)木香(三分)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加味地黄汤 治肠痈溃后.淋漓不已.或精神减少.饮食无味.自汗盗汗等症.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白茯苓 丹皮 人参(等分) 黄 (倍之)
用煨姜三片.大胶枣二个.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
梅豆汤 治肠痈下后.脓多者.
薏苡仁(二合) 黑豆(百粒) 乌梅(一个)
水煎熟取汤一大钟.入阿胶一钱.生蒲黄一钱.再煎服.
天丁散 治肠痈内痈.已有脓者.
皂角刺(一两)
酒水煎服则脓下.
薏苡仁汤(见前内痈) 十全大补汤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