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通
- 《保婴撮要》:小便不通
- 《保婴撮要》:小便不通
- 《产宝》:小便不通
- 《傅青主男科》:小便不通
- 《仁术便览》:小便不通
- 《金匮钩玄》:小便不通
- 《金匮翼》:小便不通
- 《女科折衷纂要》:小便不通
- 《女科证治准绳》:小便不通
- 《盘珠集胎产症治》:小便不通
- 《评注产科心法》:小便不通
- 《奇效简便良方》:小便不通
- 《奇效简便良方》:小便不通
-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小便不通
- 《济阴纲目》:小便不通
- 《伤寒六书》:小便不通
- 《圣济总录》:小便不通
- 《卫生易简方》:小便不通
- 《也是山人医案》:小便不通
- 《医述》:小便不通
- 《医学纲目》:小便不通
- 《医学入门》:小便不通
- 《医学心悟》:小便不通
- 《是斋百一选方》:小便不通
- 《医碥》:小便不通
- 《医碥》:小便不通
- 《医宗金鉴》:小便不通
- 《杂病心法要诀》:小便不通
- 《证治准绳·类方》:小便不通
- 《证治准绳·女科》:小便不通
- 《证治准绳·幼科》:小便不通
- 《证治准绳·杂病》:小便不通
- 《周慎斋遗书》:小便不通
- 《竹林女科证治》:小便不通
- 《幼科铁镜》:小便不通
- 《重订灵兰要览》:小便不通
《保婴撮要》:小便不通
东垣云∶小便不利,有在气在血之异。夫小便者,足太阳膀胱之所生,长生于申,申者金也,金能生水,肺中伏热,水不能生,是绝小便之源也。治法∶用清燥金之正化,气薄之药茯苓、猪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瞿麦、扁豆之类,皆为淡渗,能泄肺中之热,而滋水之化源也。若不渴,热在下焦,是热涩其流,而溺不泄也,须用气味俱浓,阴中之阴药治之。二者之病,一居上焦,在气分而必渴,一居下焦,在血分而不渴,血中有湿,故不渴也,二者之殊,至易分别耳。窃谓前症,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泻利,而小便涩少者,宜分利。若热蕴于下焦,津液燥而小便不行者宜渗泄。若脾胃气涩不能通调水道者,宜顺气。若乳母肝心二经有热者,用栀子清肝散。肝经怒火者,用柴胡栀子散。若因父母曾服燥剂而致者,用四物、麦门、甘草。数而黄者,用四物加山茱萸、黄柏、知母、五味、麦门。肺虚而短少者,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阴挺痿痹而频数者,用地黄丸。热结膀胱而不利者,用五淋散。脾肺燥不能化生者,用黄芩清肺饮。膀胱阴虚,阳无以生而淋沥者,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阴无以化而淋沥者,用六味丸。若因乳母浓味酒面积热者,用清胃散、五淋散。仍参诸淋览之。
治验一小儿十四岁,肢体倦怠,发热晡热,口干作渴,吐痰如涌,小便淋沥,或面目赤色,身不欲衣,此禀赋肾虚阴燥也,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小儿五岁,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分利澹泄之药,益加不通,小便阴囊渐肿,先兄谓前药复损真阴也,用六味丸料加牛膝、肉桂、车前子,佐以补中益气汤而痊。
一小儿八岁,先小便涩滞,服五苓散益甚,加木通、车前之类腹胀吐痰,加枳壳、海金砂而胸满阴肿,遍身发浮,余用六味丸煎送滋肾丸而痊。此皆禀父气所致,其作湿热痰气治之,而殁者多矣。
一小儿八岁,先因小便黄赤,服五苓、导赤等散,后患便血,余以为禀父虚热也,用六味丸及补中益气汤而痊。
木通散 治小便不通,少腹作痛。
木通 滑石(各一两) 牵牛(半两,炒)
上为末,灯心葱白水煎,空心服。
八正散 治蕴热,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或咽舌生疮,小便赤闭,及热淋血淋。
车前子 瞿麦(炒) 大黄(面裹煨) 山栀 滑石 蓄 木通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入灯心水煎,食前服。
栀子仁散 治小便不通,脐腹胀闷,心神烦热。
栀子仁(五枚) 茅根 冬葵子(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
栀子清肝散
柴胡栀子散(二方见发热,即柴胡清肝散)
补中益气汤(方见虚羸)
黄芩清肺饮(方见百 内嗽)
加减滋肾丸(方见腹胀)
清胃散(方见内钓)
四物汤(方见急惊)
五苓散(方见五淋)
六味地黄丸(方见肾脏)
《保婴撮要》:小便不通
疮疡小便不通者,其因不一,当分经络虚实而药之。若心小肠热而不通者,用黄连导赤散。心经气虚,用养心汤。
肝经实热,用龙胆泻肝汤。肝经虚热,用地黄丸。脾经实热,用泻黄散。脾经虚热,用四君子汤。肺经实热,用黄芩清肺饮。肺经虚弱,用补中益气汤。肾经燥热,用滋肾丸。肾经虚热,用地黄丸。设若溃而恶寒发热,气血虚也,用八珍汤。手足并冷,阳气虚寒也,用四君子汤加干姜、升麻。手足不冷,乃脾气虚弱也,用四君、柴胡、升麻、半夏。寒热往来,气血虚也,用十全大补汤。大便了而不了,脾气虚而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切不可轻用疏导之剂,复伤元气,致肿者不能起发腐溃,溃者不能生肌收敛,须临症制宜而治,庶无误矣。
一小儿头患疮,小便不利,胸满少食,此脾肺气虚也,先用益气汤,饮食顿进。又用八珍汤加五味子,小便顿利,末用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患腹痈,小便不利,大便干实,此形病俱实,先用八正散二剂,二便随通;又用加味清胃散二剂,再用仙方活命饮一剂而痊。
一小儿两胁胸间,或两腿内侧患疮疡,小便不利,或作或辍,诊乳母肝脾脉洪数,母服加味逍遥散,子服栀子仁散加柴胡而痊。
一小儿臂疮,服败毒之药,小便不利,腹胀作呕,此胃气复伤,阳气虚弱而然耳,先用六君、姜、桂,一剂呕胀顿止,再用异功散,小便如常,后用托里散而疮愈。
一小儿患流注,小便不利,面白口干,手足时冷,悉因脾肺气虚之所致也,用益气汤加山药、五味子,诸症渐愈,又用托里散而疮愈。
一女子臂疮,饮食少思,小便不利,余谓脾肺气虚不能生化,先用四君、黄 、当归,小便寻利;又用五味异功散、托里散而疮愈。
一小儿患便痈,误服败毒之剂,亏损元气,不能成脓,余用托里之药溃之而愈。后小便不利,面色痿黄,四肢时冷,余谓脾肺气虚,不能下输膀胱,用补中益气汤。不信,另服渗利之药,呕吐腹痛,手足并冷,余先用四君、姜、桂;再用补中益气汤之类,元气渐复,小便渐利。
一小儿患腹痈,溃而脓清不敛,面色青黄,余谓肝木侮脾土,用六君、柴胡、升麻,及补中益气汤之类而愈,后小便频数而少,服木通、车前之类,乃纯阴淡渗之味,善伤阳气,经曰∶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非纯补气之药不救。不信,后果殁。
一小儿腹痈,溃而脓水清稀,烦躁时嗽,小便如淋,仍欲分利,余曰∶此脾肺气虚之恶症,分利导损真阴之所致也,急补脾肺,脾肺气旺,则小便自调,诸症自愈。奈何不悟余言,仍服前药,以致不起,惜哉!
栀子仁散 治小便不通,或兼见血,或脐腹胀闷,烦躁不安。
栀子仁(炒,五分) 茅根 冬葵子(各三分) 甘草(二分)
上水煎或为末服亦可。
八正散 治疮疡,内蕴热毒,大小便不利。
大黄(炒,三分) 山栀(炒) 蓄 车前子(炒,二分) 滑石 瞿麦 木通(各二分)
上水煎服。
海金沙散 治下焦湿热,不施化而小便不利。
海金沙 郁金 滑石 甘草(各等分)
上各为末,每服四五分,白汤调下。
清心莲子饮 治发热口干,小便不利或兼白浊,夜则安静,昼则发热。
黄芩(炒) 麦门冬 地骨皮 车前子(炒) 甘草(各三钱半) 石莲肉(捣碎) 茯苓 黄 (炒)
柴胡 人参(各二钱五分)
上每服二钱水煎。
黄芩清肺散 治肺燥而小便不调。
黄芩(炒,一钱) 山栀(一个杵)
上水煎服。
滋肾丸 治肾热而小便不调。
黄柏(酒拌炒黑,三两) 知母(炒,三两) 肉桂(三钱)
上为末,水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水调服亦可。
导赤散(方见臂痈)
内疏黄连汤(方见作痛不止)
八珍汤(方见发热不止)
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
活命饮
托里散(二方见热毒疮疡)
六君子汤(方见腹痈)
《产宝》:小便不通
产后脾胃气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往往小便短涩.切忌分利.当补以提之.益气生脉汤极验.
益气生脉汤
人参(二钱) 黄 (生二钱) 五味子(九粒) 麦冬(二钱) 当归(三钱) 茯苓(一钱) 升麻(四分) 葛根(一钱) 甘草(炙四分)
上药用水一盏半.煎七分热服.
《傅青主男科》:小便不通
膀胱之气化不行,即小便不通,似乎治膀胱也,然而治法全不在膀胱, 方用
人参 茯苓 莲子( 各叁钱) 白果( 贰钱) 甘草 肉桂 车前子 王不留行( 各壹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人参肉桂,盖膀胱必得气化而出,气化者何, 心包络之气也,既用参桂而气化行矣,尤妙在用白果,人多不识此意, 白果通任督之脉,走膀胱而引群药,况车前子王不留行,尽下泄之品, 服之而前阴有不利者乎。
又方
熟地( 壹两) 山药 丹皮 泽泻 肉桂 车前子( 各壹钱) 山萸( 肆钱)
水煎服。
此方不去通小便而专治肾水,肾中有水, 而膀胱之氣,自然行矣,蓋膀胱之開合,腎司其權也。
《仁术便览》:小便不通
有血虚,有痰,有风闭,有实热。
气闭用参、 、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 药中探吐。血虚四物汤,或芎、归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若痰气闭塞,加木通。一云木香、香附探吐。以上俱用探吐,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盖气承载其水也,有实热者当利之。沙糖汤调牵牛末二三分,或山栀之类。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孕之妇,多患小便不通,胞被胎压下故也。转胞论,用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甘草、姜、枣煎汤,空心服。
一妇人脾痛后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气滞于下焦,以二陈汤加木通,服后煎渣服探
《脉诀举要》∶鼻头色黄,小便必难。脉浮弦涩,为不小便。
《金匮钩玄》:小便不通
气虚、血虚、痰、风闭、实热。
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下之,盖气承载其水也。
气虚,用人参、黄 、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 药中探吐。
血虚,四物汤先服后吐,芎归汤吐亦可。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皆用探吐。
痰气闭塞,二陈汤加木香、香附探吐,实热利之。
一妇人脾痛,后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气滞于下焦。二陈汤加木通,初吃后,渣再煎服吐之。
《金匮翼》:小便不通
有下焦蓄热者,《内经》所谓膀胱不利为癃也,巢氏云∶膀胱与肾为表里,而俱主水,热气太盛,故令结涩,小便不通,腹胀气急,甚者水气上逆,令主腹痛呕,乃至于死,其脉紧而滑直者是也。
广济方
冬葵子 滑石 茯苓 通草(各三两) 茅根(四两) 芒硝(二两,汤成下)
水煮分温三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若不得溺,急闷欲绝者,以盐二升,大铛中熬,以布绵裹脐下 之,小盒饭渐通也。曾试有验。
《圣济总录》方独颗大蒜一枚,栀子仁三匕枚,盐花少许,三味捣摊纸上,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通。
掩脐法
连根葱勿洗,带土生姜一块,淡豆豉二十一粒,盐二匙,同研烂,捍饼烘热掩脐中,以帛扎定,良久气透自通,不然再换一剂。
有肺热不降者,东垣曰∶小便闭而不渴者,热在下焦血分,真水不足,膀胱干涸,乃无阳无以化,法宜苦寒之属,以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自化,则小便自通。其渴者,热在上焦气分,肺中伏火,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宜气味俱薄淡渗之药,以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
百合饮子(《外台》)
桑白皮(六分) 通草 百合(各八分) 白茅根(一分)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
有下焦阳虚不化者,夫肾开窍于二阴,肾中阳虚,则二阴之窍闭,闭则大小便俱不得出,如重阴冱寒,地道闭塞,惟与白通汤多加葱白,阳气一至,二便立通矣。
白通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加入尿五合尤佳。伤寒并用猪胆者,所以从上焦格拒之阴,此病独加人尿者,所以通阴中闭塞之阳也。
有下焦阴虚而阳不化者,其状脚膝软弱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是不可以淡渗之剂利之,利之则阴愈竭,而水益不行矣。宜苦寒之属以补肾与膀胱,所云使阴气行而阳自化也。
滋肾丸
黄柏(酒洗,焙,二两) 知母(酒洗,焙,一两) 肉桂(一钱)
上为细末,熟水丸芡实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百沸汤空心下。
《内经》曰∶热者寒之。又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故以为君;以知母苦寒泻肾火,故以为佐;肉桂辛热,寒因热用也。
丹溪云∶诸淋皆属于热,余每用滋肾丸,每百丸,可用四物汤加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香煎汤,空心吞服。兼灸三阴交,如鼓应桴,累试累验。
有转胞不得小便者,由胞为热所迫,或强忍小便,俱令水气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水应出不得出,小腹急痛,不得小便,不治害人。亦有虚人下焦气冷不治,胞系了戾者,宜分而治之。
滑石散
寒水石(二两) 葵子(一合) 滑石(一两) 乱发灰 车前子 木通(各一两)
上锉散,水一斗,煮取五升,时时服一剂即利。
八味丸 治肾虚小便不通,或过服凉药而闭涩愈甚者,及虚人下元冷,胞转不得小便,膨急切痛,经四五日困笃欲死者,每服五十丸,温盐汤下。
小便闭尿满方
小青菜子 炒枳壳 不拘分两,煎汤薰洗即通。
《女科折衷纂要》:小便不通
(附子淋、转胞、遗尿)
《大全》云∶妊娠小便不通,为小肠有热,热传于胞而不通耳。兼心肺气滞则致喘急。
陈无择云∶娠妇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肾气虚,清浊相干,则为诸淋。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若胎满尿出,名曰遗尿。
丹溪曰∶转胞病,胎妇禀受弱者、忧闷多者、性躁急者、食浓味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流通之药,鲜有应效,因思胞为胎所压,转在一边,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
立斋曰∶前症亦有脾肺气虚不能下输膀胱者,亦有气热郁结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为火烁,脾土湿热甚而不利者,更当详细施治。
《大全》云∶娠妊小便淋者,乃肾与膀胱虚热不能制水。然娠妊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斯症,甚者心烦闷乱,名曰子淋也。万密斋曰∶子淋之病须分二症∶一则娠母自病,一则子为母病。然娠母自病又分二病∶或服食辛热因生内热者,或自汗自利津液燥者。其子为母病者亦分二症∶或胎气壅热者,或胎形迫塞者。症既不同,治亦有别也。大抵热则清之,燥则润之,壅则通之,塞则行之,此治之法也。
立斋云∶前症若涩少淋沥,用安荣散。若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矣。
若服燥剂而小便频数或不利,用生地、茯苓、牛膝、甘草、知、柏、芎、归。若频而色黄,用四物加黄柏、知母、五味、门冬、元参。若肺气虚而短少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门冬。若阴挺痿痹而频数,宜地黄丸。若热结膀胱而不利,用五苓散。若脾肺燥不能生化,宜黄芩清肺饮。若膀胱阳虚,阴无所生,用滋肾丸。
若膀胱阴虚,阳无所化,肾气丸。
《女科证治准绳》:小便不通
〔大〕妊娠小便不通,为小肠有热,传于胞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气滞,则致喘急。陈无择云∶妊娠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肾气虚,清浊相干,则为诸淋。若胞系了泪,小便不通,名曰转胞。若胎满尿出,名曰遗尿。
〔丹〕转胞病胎妇禀受弱者,忧闷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浓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导药,鲜有应效。因思胞为胎所压,展在一边,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坠下,必有其由。一日吴宅宠人患此,脉之两手似涩,重取则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弦为有饮,血少则胞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隘,则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坠。遂以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吐出药汁,候少顷气定,又与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为的确,恐偶中耳。后有数人历历有效,未知果何如耶?
仲景云∶妇人本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其义未详,必有能知之者。一妇人四十一岁,妊孕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脚肿,不堪存活,来告急。予往视之,见其形瘁,脉之右涩而左稍和,此饱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边,气急为其所闭,所以水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血气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之理。遂作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带白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浓汤与四帖,任其叫啖。至次早,又与四帖,药渣作一帖,煎令顿饮之,探喉令吐出此药汤,小便立通,皆黑水。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二十帖与之,以防产前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一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诊其脉细弱。予意其血气虚弱,不然水载其胎,故胎重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补药升扶胎起,则自下。药力未至,愈加急满。遂令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 、升麻、大剂煮服,或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渐起,小便如故。
〔薛〕前证亦有脾肺气虚,不能下输膀胱者;亦有气热郁结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为火烁,脾土湿热,甚而不利者;更当详审施治。司徒李杏冈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诸药不应。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别用分利之药,肚腹肿胀,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远室,患此小腹肿胀几至于殆,用八味丸一服,小便滴沥,再以前丸之料,加车前子一剂即利,肚腹顿宛而安。
〔仲〕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见杂病虚劳。
每以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产〕疗小便不通及胞转。
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仲〕妊娠有水气,重身,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 主之。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大〕治妊娠卒不得小便。
杏仁一味去皮尖,捣丸如绿豆大,灯心汤吞七丸,立利。
〔丹〕朱宅妇人三十余岁,怀胎四个月,大小便闭,因与通利,冬葵子等药已通,但气未顺。此由性急,血耗气乱,须和其气,滋其血乃安。
陈皮 青皮 芍药(一钱) 人参 归身尾 川芎 地黄 白术(半两) 茯苓 木通 甘草(二分)
独圣散 治妊娠小便不通。
上用蔓荆子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浓煎葱白汤调下。
《盘珠集胎产症治》:小便不通
产后亡血,或又多汗,且劳倦脾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其生化之气不运,渗泄之令不行,是以上气不行而有咽干燥渴之症,下气不行而有胃肾关闭之候,治当助脾益肺,升降气血,则气血妄行,阴降阳升,自然津液充而小便利。
污血阻滞,瞿麦、蒲黄。
血虚热郁,六味丸、逍遥散。(补二、和五)
热气客于脬中,茅根汤。(寒三十二)
腹胀如鼓,闷乱不醒,冷气积于胎前也。用食盐填入脐中,捣葱白为饼,约一指浓,置盐上,用艾火隔葱饼灸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
湿气感于胞络,下阴肿胀,小水点滴不出。此肾虚,膀胱之气亦虚而不能化也。人参、白术、茯苓、肉桂、米仁、熟地、车前子。
血从小便出,热邪搏血,渗入胞中,而成血淋也。白茅根、瞿麦、车前子、通草、鲤鱼,水煎,入石首鱼石,末服。
大小便不通,阴血不足,津液枯燥。宜服牛乳、人乳;或恶血流入小肠,闭塞水道,小便不通;流入大肠,瘀积成块,形如鸡肝,肛门燥结,大便不通,宜服生化汤加桃仁、麻仁、郁李仁、瞿麦等味。(和二十四)
《评注产科心法》:小便不通
(又名转胞)
此症不比淋,淋乃频数,为子淋。不通则点点滴滴,甚至点滴不能下,症重于子淋矣。此胎坠于下胞系被压,故名转胞。其祸最速,如不急治,即浊污上逆,上吐清水,如关格者,可不危乎。升举胎气,朱丹溪先生用补中益气汤,服下随探吐之,大有义理。吾师钟龄先生用茯苓升麻汤,每效如神。古方有用四物汤加黄芩、泽泻,此治轻者而用也。又张仲景先生治转胞,方用八味汤。乃下焦偶感虚寒,胎气阴冷,密水断流,得暖则阳气宣通矣。
又有一症,为孤阳无阴,不能化气者,宜补其阴,古方滋肾丸是也。吾师用六味汤加车前、牛膝,亦多收功。斯二症一阴一阳,水火之分,极宜深究,不可错误。当诊其脉之迟数,察其人喜冷喜热,合而辨之,庶不误人。
补中益气汤(见前)四物汤(见前)六味汤(见前)
茯苓升麻汤
白茯苓(五钱) 赤茯苓(五钱) 升麻(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川芎(一钱) 苎根(三钱)
急流水煎服。
八味汤(即六味汤加桂附)
熟地(三钱) 萸肉(一钱) 山药(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泽泻(八分) 麦冬(一钱,代丹皮)肉桂(三分)制附子(三分,此二味胎中慎用)
水煎凉服。
滋肾丸
黄柏(一两,炒) 知母(一两,蒸炒) 肉桂(一钱,去净皮研)
蜜丸,开水下五钱。
《奇效简便良方》:小便不通
葱白连叶捣,蜜调,合包外肾上,即通。或杏仁(去皮尖)七枚,炒黄研末,米汤服。
或金针菜,煎水多饮。或陈麦草凉帽煎服,或菊根捣,白酒冲取汁,温服。
《奇效简便良方》:小便不通
甘遂末,水调敷脐下一寸三分,并将甘草节煎汤饮之。或白凤仙花连根叶熬水,乘热洗肾囊阳物及两胯内。或韭白煎浓汁,洗脐下一寸三分。或猪胆一个(留汁),以阳物插入胆中。如妇人,以胆汁滴入阴中。
又方 公鼠粪(两头尖的) 研末,酒调敷脐下一寸三分,或芹菜一把,捣融,用新白布包,扭出汁,蒸热温服,忌铁器。或葱头煎汤饮。
又百药不效者 蝼蛄(即土狗),烧灰酒服。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小便不通
大凡水道不行,其本在肾,合用牵牛、泽泻;其末在肺,合用葶苈、桑皮,二者得兼,必然中病。其间更以木通、滑石佐之,又能透达。虽然,大便、小便脉络相贯也,人有多日小便不通,但用神保丸、北亭丸辈,大泻数行,小肠自利。
《济阴纲目》:小便不通
(转胞)
大全云∶妊娠小便不通,为小肠有热,传于胞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气滞,则致喘急。陈无择云∶妊娠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肾气虚,清浊相干,则为诸淋;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若胎满尿出,名曰遗尿。
丹溪云∶转胞病,胎妇禀受弱者,忧闷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浓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导药,鲜有应效,因思胞为胎所压,转在一旁,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坠下,必有其由。一日吴宅宠人患此,脉之两手似涩,重取则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弦为有饮。血少则胞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隘,则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坠。遂以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吐出药汁,候少顷,气定,又与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为的确,恐偶中耳,后有数人,历历有效,未知果何如耶?仲景云∶妇人本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其义未详,必有能知之者。一妇人四十一岁,妊孕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脚肿,不堪存活。来告急,予往视之,见其形瘁,脉之右涩,而左稍和,此饱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旁,气急为其所闭,所以水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血气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之理,遂作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浓汤,与四帖,任其叫啖。至次早,又与四帖,药渣作一帖,煎令顿饮之,探喉,令吐出次药汤,小便立通,皆黑水,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二十帖与之,以防产前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一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诊其脉细弱。予意其血气虚弱,不能承载其胎,故胎重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补药升扶,胎起则自下,药力未至,愈加急满,遂令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 、升麻大剂煮服,或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渐起,小便如故。(又一法,以健人同病妇皆仰卧,将两足直伸相对,其健人以双足抵病患足,频频细耸,令病患身亦细细频耸,则胎自随耸而上,胞不了戾,而小便自通矣。其无妊妇人亦有胞系了戾,溺不出者,可令伶俐收生妇人,以手法转其胞,溺亦随出矣。又有将病妇两足倒提向上,如是数次,溺亦随通。并附之)
薛氏曰∶前证亦有脾肺气虚,不能下输膀胱者;亦有气热郁结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为火烁,脾土湿热甚而不利者。更当详审施治。
司徒李杏冈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诸药不应。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别用分利之药,肚腹肿胀,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远室患此,小腹肿胀,几至于殆,用八味丸一服,小便滴沥,再以前丸料加车前子一剂即利,肚腹顿空而安。
仲景云∶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卧而反得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见虚劳,每以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冬葵子散 治孕妇转胞,小便不通,及男子小便不通,皆效。
冬葵子 山栀子(炒) 滑石(各半两) 木通(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外以冬葵子、滑石、栀子为末,田螺肉捣膏,或葱汁调膏贴脐中立通。
全生茯苓散 治妊娠小便不通。
赤茯苓 冬葵子(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济生方加发灰少许,极效。
葵榆汤 治妊娠小便不通,脐下妨闷,心神烦乱。
葵子(研) 榆白皮(切,各一两)
上水煎,分三服。
独圣散 治妊娠小便不通。
蔓荆子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浓煎葱白汤调下。(蔓荆子凉诸经之血,其性轻扬,有升一之义)
归母苦参丸 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杂方治妊娠卒不得小便。
杏仁去皮尖,炒黄,捣丸如绿豆大,灯心汤吞七粒。一方捣杏仁入滑石末,饭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一方滑石为末,水和涂脐下。一方车前子捣汁,调滑石末涂脐周遭四寸,热易之。一方紫菀为丸,井华水调下二钱。一方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伤寒六书》:小便不通
小便不利者,邪气聚于下焦,结而不散,甚则小腹硬满而痛,此小便不通也。大抵有所不利者,行之,取其渗利也。若引饮过多,下焦多热,或中湿发黄,水饮停滞,皆以利小便为先。惟汗后亡津液,胃中干,与阳明汗多者,则以利小便为戒。设或小水不利,而见头汗出者,乃阳脱关格之病笃矣。引饮过多,小便不利,下焦蓄热,浮者,五苓散;沉脉,猪苓汤。太阳病,身黄,脉沉,小腹硬,小水不利者,知无血也,与阳明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必发黄,茵陈五苓散,黄自退而小便清矣。
《圣济总录》:小便不通
论曰肾脏不足,气不传化,膀胱有热,水道不宣,故小便不通也,令人少腹胀满,其气
上冲,心腹膨痞,甚则喘急不能升降,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者如此。
治膀胱积热,小便不通,通关瞿麦汤方
瞿麦穗 芍药 大黄(锉炒) 当归(切焙) 葵子 甘草(炙) 榆白皮(锉) 栀子仁 木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心少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膀胱热结,小便不通,立应散方
井泉石 车前子 滑石(各半两) 葶苈(纸上炒一分) 海金沙(一钱)
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食前调下,未通再服。
治小便不通,气上冲,心胸满闷,玉蕊丸方
丹砂(研) 砂(研) 滑石(研) 瞿麦穗 海金沙(各一分)
上五味,捣研为末,别研蓖麻子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十五丸,葱白煎酒下,小儿减丸数服。
治小便不通,葵子饮方
木通(锉) 冬葵子 甘遂 瞿麦穗(四味合半两细锉都微炒) 滑石(研二钱)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灯心,同煎至七分,和滓温服,未通再服。
治小便不通, 香子散方
香子(炒) 马蔺花(炒) 葶苈(纸上炒等分)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食前服,以通为度。
治小便不通,瞿麦汤方
瞿麦穗 滑石 木通(锉各半两) 海金沙 冬葵子(各一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心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小便卒不通,滑石散方
滑石(碎) 朴硝(研) 木通(锉各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以通为度。
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诸药不效者,续随子丸方
续随子(去皮一两) 铅丹(半两)
上二味,先研续随子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即旋合亦得。
治小便淋涩,疼痛不通,滑石散方
滑石(碎) 海金沙 木通(锉等分)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浓煎灯心汤调下,空心服。
治小便不通,或淋沥疼痛,滑石丸方
滑石(碎) 续随子(去皮研) 湿生虫(炒干) 木通(各一分)
上四味,捣研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煎灯心汤下,不拘时。
治小便不通,松烟散方
墨(好者水浓研汁半盏) 酒(半盏) 葱白(三茎拍破) 腻粉(研半钱匕)
上四味,同煎至七分,放温去葱白顿服,即通。
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散方
海金沙(一两) 腊茶(半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
治小便不通,气满闷,酸浆酒方
酸浆草(一握)
上一味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立通,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
治小便不通,膀胱热,朴硝散方
朴硝(不拘多少)
上一味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温 香酒调下,不拘时服,如热躁以蜜水调服。
治小便不通,诸药无效,蝼蛄麝香散方
蝼蛄(活者一枚)
上一味生研,入麝香少许,新汲水调下,立通。
治饮水过多心闷,着热小便不通。茯苓散方
赤茯苓(去黑皮三两)
上一味,捣罗为散,冷水调下二钱匕,如男子小便中,有余沥,漏精梦泄等,用温酒调,空心服妙。
治小便不通,独蒜涂脐方
独颗大蒜(一枚) 栀子仁(三七枚) 盐花(少许)
上三味捣烂,摊纸花子上,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通。
治小便不通,通脐法
上以白瓷瓶满盛水,以有字纸七重,密封瓶口,于患人脐内,用盐一捻,倒置瓶口,覆在脐上,偃卧,如觉大段冷,小便即通。
治小便不通,蜀葵子汤方
上取黄蜀葵子三四十粒细研,以汤冲绞取汁一小盏,顿服效。
治小便涩痛不通,蚕灰散方
上用蚕蜕纸,不拘多少,烧灰研细,入麝香少许和匀,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
治小肠积热,小便不通,葵根饮方
葵根(一大握) 胡荽(二两) 滑石(一两为末)
上三味,将二味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入滑石末,温分三服,亦治血淋。
治小便不通,久即成淋方
上以琥珀捣研成粉,每服二钱匕,浓煎萱草根汁调下,空心服。
治小便不通,少腹急痛闷绝,硝石汤方
硝石(碎) 瞿麦穗 葵子 滑石(碎) 甘草(炙锉) 大黄(锉) 木通(锉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葱白三寸,煎至七分,入生地黄汁半合,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卒不得小便,杏仁散方
杏仁(去皮尖双仁二七枚)
上一味,炒黄细研,米饮调下,立瘥。
治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女人血结腹坚痛,牛膝汤方
生牛膝(根并叶一握) 黄芩(去黑心半两) 当归(焙一两)
上三味细锉,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治膀胱积热,小便不通,防己散方
防己(一两) 海蛤 滑石 木香(各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浓煎木通汤调下。
治小便不通,桑螵蛸汤方
桑螵蛸(炙三十枚) 黄芩(去黑心二两)
上二味细锉,用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分温二服,相次顿服。
又方:车前草(半斤)
上一味细锉,用水七盏,煎至四盏,分温三服即通。
治小便不通,葵石汤方
葵菜根(锉半升) 滑石(为末半两)
上二味,除滑石外,粗捣筛,用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入滑石末,分温二服。
治小便不通,秦艽散方
秦艽(去苗一分) 冬葵子(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未通再服。
治膀胱积滞,风毒瓦斯胀,小便不通方。
上取葱津一蛤蜊壳许,入腻粉调如泥,封脐内,以裹肚系定,热手熨,须臾即通。
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石苇汤方
石苇(拭去毛炙三分) 徐长卿(炙半两) 茅根(三分) 木通(锉炒) 冬葵子(各一两)
上八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下朴硝末一钱匕,温服,空心食前日二。
治膀胱热,小便不通,舌干咽肿,滑石散方
滑石(碎) 桑螵蛸(炒) 桂(去粗皮) 大黄(锉炒各半两) 黄芩(去黑心) 防己瞿麦穗
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
治小便不通,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白芍药 瞿麦穗(各一两) 白术(三分)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葱白五寸,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小便不通,木通汤方
木通 石苇(去毛) 瞿麦穗(各二两) 冬葵子(一升)
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水十盏,煎取三盏,去滓内滑石末一两,分温三服,微利为治小便不通,脐下急痛,胀闷欲绝,盐熨方
盐(二升)
上一味,铛中炒令极热,布帛裹熨脐下,以小便通快为度。
治小便不通,鸡苏饮方
鸡苏(一握) 石苇(去毛三分) 冬葵子(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滑石(各一
上七味,锉如麻豆,以水十二盏,煎至四盏,去滓分温四服,如人行四五里未通再服治膀胱蕴热,小便不通,石苇饮方
石苇(去毛) 瞿麦穗 木通(锉) 葛根(锉) 麦门冬(去心焙) 黄芩(去黑心)赤茯苓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空心顿服。
治小便不利,石苇散方
石苇(去毛) 瞿麦穗 冬葵子(各二两) 滑石(碎五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水调下,食前服。
治小便不通方
蓬莪术(锉炒) 香子(炒) 茶叶(各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盐二钱匕,葱白二寸,煎至六分,和滓空心服。
《卫生易简方》:小便不通
治小便不通 用朴硝为末,每服二钱,茴香汤下。
又方 用蚯蚓杵,以冷水滤过,浓服半碗立通。大解热疾,不知人事欲死,服之甚效。
又方 用扁竹一握,水盅半,煎一盅,热服。
又方 用莴苣捣如泥,贴脐上;或用盐填脐内,艾灸三壮。
又方 用甜酸草捣汁,入砂糖水调服;或用磨刀交股水一盏服。
治腹胀小便不通 用琥珀一钱,研极细,人参汤调下。
治小腹胀满痛不得小便 用雄黄细研,蜜丸如枣核,纳溺孔中,及疗天行病。
治小便不利,茎中痛 用牛膝一大握,酒煮饮之,立愈,及治卒暴症,腹中石刺并妇人血结坚痛。
治小便不利,膀胱水气留滞 用浮萍日干,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
治小便不通 用针头草晒干三钱,灯心十茎,水一盏,煎八分,去渣,空心食前服。
治小便不出,胞转膨满欲死者 用乱发烧灰,冷水调下方寸匕。
又方 用发灰二钱,滑石末一钱,桃白皮煎汤调下,日进二服,大效。
治小便不通 用葱白三斤切细,慢火炒香熟,以帛包作两处,更熨脐下即通。
又方 用乌 木皮煎汤,调五苓散服,立通;如无药,只以 皮煎汤服亦可。
又方 用荆芥九钱,大黄一钱。煎服。
《也是山人医案》:小便不通
陈(三十)脉细面白.小溲不通.此属中气不足所致.经旨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倘投泄肺以展气化.是实邪治法.决不效验.
生黄 (三钱) 炒焦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白术(二钱)广皮白(一钱) 炙草(五分) 高丽参(一钱)
《医述》:小便不通
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缘胎前内积冷气所致。用盐填脐中,葱白捣饼安于盐上,以艾灸之,热气入腹即通。(《产乳集》)
胎前肠胃本有挟热,产后水血俱下,津液益加燥涩,故令二便不通。有产妇患此证,饮牛乳而利,人乳尤善。(《女科大全》)
《医学纲目》:小便不通
□
〔钱〕捻头散 治小便不通。
玄胡 川苦楝(各等分)
上同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捻头汤调下,量多少与之。捻头汤即汤中滴油数点。食前服。
□
〔汤〕木通散 治心经伏热,小便不通,啼叫。
木通(一两) 牵牛子(炒,半两) 滑石(一两)
上为末,灯心、葱白煎服。
冬葵子散 治小儿腹急闷。
冬葵子(一两) 木通(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煎服。
□
〔钱〕尿深黄色,久则尿血。小便不通,久胀满,当利小便。
《医学入门》: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本实热,
经曰∶膀胱不利为癃。候其鼻头色黄者,小便必难,肾主水,潴于膀胱,泄于小肠,实相通也。然肾应于心,心火盛则小肠热结,热微则小便难而仅有,热甚则小便闭而绝无,宜清热生津为主,单朴硝散、五苓散。脐下胀者,加琥珀,或单琥珀为末,蜜丸,人参、茯苓煎汤下,或捣生车前子自然汁,入蜜一匙调服。有利大便行而后小便利者,八正散加木香。热盛茎中涩痛者,导赤散加山栀、大黄,或麻子仁丸,冷热熨法。
有虚有痰有气结;
虚损久病自汗,五内枯燥,及诸疮失血过多者,人参养荣汤;有精竭不痛茎痒者,八味丸;有胃弱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及气虚者,四君子汤加黄 、升麻;有脾枯亡血及劳伤血虚者,四物汤;气血俱虚者,八物汤。痰涎阻滞,气道不通者,导痰汤加升麻。忿怒气结,闭遏不通者,二陈汤加木香、香附、木通。俱先服一盏,后煎渣探吐,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矣。实热,砂糖调牵牛末一二钱,探吐。
寻常赤涩宜清心,
上热者,导赤散加黄连、灯心;下虚者,滋肾丸;上盛下虚者,清心莲子饮。
胞痹肠痹分利诀。
胞痹,即寒淋,小便痛引脐腹,上有清涕,肾着汤。热者,泻肾汤。肠痹,乃飧泄,小便闭涩,津液偏渗后便,宜分利而已。
《医学心悟》:小便不通
(关格 孕妇转脬小便不通,谓之癃闭。癃闭与淋症不同,淋则便数而茎痛;癃闭则小便点滴而难通。东垣云∶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上焦气分也,宜用四苓散加山栀、黄芩等药以分利之。若大便亦闭,加大黄、元明粉之类。不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也,宜用滋阴化气之法,若滋肾丸之类是已。大法,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下元真阴不足,则阳气不化,必滋其阴;若下之真阳不足,则阴气不生,必补其阳。譬如水肿鼓胀,小便不通者,服金匮肾气丸,而小便自行,阴得阳以生也;复有除桂、附服之而亦效者,阳得阴而化也。
此阴阳气化之精义也。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格者,不得尽其命矣。宜用假苏散治之。又丹溪治孕妇转脬,小便不通者,用补中益气汤,随服而探吐之,往往有效。譬如滴水之器,上窍闭则下窍不通,必上窍开然后下窍之水出焉。丹溪初试此法,以为偶中,后来屡用屡验,遂恃为救急良法。每见今人治转脬症投补中益气,而不为探吐,且曰古法不效,有是理乎?予尝用茯苓升麻汤,治此有验。盖用升麻以举其胎气,用茯苓以利小便,用归、芎以活其胎,用苎根理胞系之撩乱,此以升剂为通之法也。附录于此以俟明哲。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桂枝 方见太阳腑病。
《是斋百一选方》:小便不通
赵史君云,其子年十余岁,因小遗为犬所惊,当时虽无它,后旬日忽小便不通,大便初觉自利,后复如常,率半月余方一小遗,饮食起居间皆无所苦,亦无腹涨、肢体肿满之患,凡防风半两,甘草一分为细末,煎麦门冬汤调下,不四、五日即通,服之不已即三日一通,终剂已两日一通矣。再服第二方用青皮、陈皮、通草之类,不能尽记,数服即平愈,第三方不曾用也。
《医碥》:小便不通
点滴不出,小腹胀痛,由气道闭塞。(六淫七情,痰食血气,内外诸邪,皆能闭气。)
气分上中下三焦。上焦之气肺主之,肺热则气不下行,治宜清降。中焦之气脾胃主之,湿盛或热盛,而气滞不行,须治湿热。若气虚而下陷不运,须升清以降浊。下焦之气肝肾主之,肾移热于膀胱,无阴则阳无以化,须纯阴之剂,滋肾丸。肝脉过阴器,肝火郁不伸,则癃闭,肝火疏泄,则为遗溺,治取肝经俞穴。又下焦脉在膀胱经前,胆经后,出于 中外廉,曰委阳,膀胱经络也。下焦火盛则癃闭,虚则遗溺。
又督脉,女子入系廷孔,男子循茎下至篡,其病癃闭遗溺,治取督脉俞穴。(不取膀胱俞穴者,以膀胱但脏溺,其出溺皆从三焦督脉及肝也。)丹溪云∶肺热不生水清金,乃隔二之治也。脾湿不运,清不升,浊不降,故肺气壅闭不下行,燥湿健脾,乃隔三之治也。若不关脾肺,但膀胱有热,直泻膀胱,乃正治也。东垣分在气在血,以渴不渴为辨。渴者热在肺,属气分,用淡渗之药,茯苓、猪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瞿麦、扁蓄等气薄之品,气薄为阳中之阴,从阳而下降者也。不渴者热在下焦,属血分,须用纯阴之剂,无阴则阳无以化,黄连、黄柏、知母、滑石之类。(淡渗之品,乃阳中之阴,非阴中之阳,勿用。)热实者,八正散(见淋)加木香。腹痛不可忍,木通汤。上喘,红秫散。肾虚寒,气不化者,甚而转筋,不救,肾气丸(见虚损)。此为下元冷秘,常有用桂附乃通者。气虚不化,而不急满,惟倦怠懒言,春泽汤(见伤湿)。津液藏于膀胱,气化乃能出,故用沉香、橘红之属。或用吐法,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如滴水之器,上窍开,下窍乃通也。(气虚而不升化,用参、 等药,先服后吐之,痰多闭气,用二陈,先服后吐之,更推类,以尽其余。)或由大便不通,而小便渐闭者,通大便则小便自行。瘀血闭气者,宜多用牛膝,实者桃仁煎、代抵当丸、(见血。)牛膝膏。(见淋。)渴而腹冷,水气也,(水蓄腹中故冷,停蓄不运,清气不升,津液不生,故渴。不降,故小便闭。)
栝蒌瞿麦丸主之,便利腹温为度。小便不通,及转胞危急,诸药不效,用猪尿脬一个,底头穿一小孔,贯一通透翎筒,线扎紧,翎筒口塞以蜡,从脬口吹气,满七分,线扎紧,再用手捻紧翎筒根,令不泄气,乃去筒口之蜡,将筒口插入茎物窍内,放手,(放开捻筒根之手也。)却捻猪脬,使气透入膀胱,小便即出。小便不通,呕逆,饮食不得入,名关格。若头汗出者(阳脱)死,脉细涩者(知阴亦竭)亦死。葱白一斤,碎切,入麝香五分,拌匀,分二包,先用一包置脐上,以炭火熨斗熨之,半炷香久,换一包,以熨斗盛冷水熨之,互相换熨,以通为度。或以木通、老葱煎汤服,顷时探吐,再服再吐,以通为度。
或身无汗,以葱汤入木桶内,令病者坐杌上,没脐为度,匝腰系裙以覆之,少时汗出尿亦出,即于桶中溺之,勿出桶,恐气收而尿又回也。孕妇胎满,逼压尿脬,胞转翻倾侧,胞系了戾,不得小便,名转胞。须举其胎,令稳婆香油抹手,入产户托起其胎,溺出如注。次以人参、白术、陈皮、升麻,加入四物汤(见血)内煎服,顷时以指探吐,如此三四次,则胎举矣。一法令孕妇卧榻上,连榻倒竖起,尿自出,胜手托。男子亦有转胞。妇人转胞,不必尽由胎压,多因尿急脬胀。而骤马驰车,飞跑疾走,致脬 翻,或水溢中焦,食满肠胃,下压膀胱,无处退避,以致闪侧翻转,(热攻气迫者可推。)并须吐法。滑石散。《金匮》,妇人病,饮食如故,(病不在胃。)烦热不得卧,倚息,(喘也,不下通则上干,故烦喘不得卧,阳被迫浮越,故热。)此转胞不得溺也,(此由虚寒,气不化,溺急胞胀,重坠翻转。)肾气丸。(即八味丸,见虚损。)
《医碥》:小便不通
黄柏(酒洗,焙) 知母(酒洗,焙,各二两) 肉桂(二钱) 为细末,熟水为丸,芡实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沸汤空心下。
□
木通 滑石(各半两) 牵牛(取头末,二钱半) 作一服,灯心、葱白煎,食前服。
□
蓄(一两半) 灯心(一百根) 红术黍根(二两) 上河水煎,空心,食前热服。
□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上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一升五合,下大黄、虻虫、桃仁等,不住手搅,良久出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晚不食,五更初温酒吞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虾蟆衣状,未下再服。如见鲜血即止,续以调血气药补之。(此方出《千金》,药峻,不可轻用。)
□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炮,一枚) 瞿麦(一两) 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小便利,腹中温,为之知。)
□
(治水气迫胞。)
寒水石(二两) 葵子(一合) 白滑石 乱发灰 车前子 木通(去皮节。各一两) 上锉散、水一斗,煮取五升,时时服,一升即利。
《医宗金鉴》:小便不通
通关丸
4。热实不化大便硬,癃闭八正木香痊,阳虚不化多厥冷,恶寒金匮肾气丸。阴虚不化发午热,不渴知柏桂通关,气虚不化不急满,倦怠懒言春泽煎。
【注】小便不通热实者,宜用八正散加木香。阳虚者,宜用金匮肾气丸。阴虚者,宜用通关丸,即知母,黄柏,肉桂少许也。气虚宜用春泽汤,即五苓散加人参也。
八正散
5。石淋犹如□结铛,是因湿热炼膀胱,一切热淋八正扁,通滑栀瞿草车黄。
【注】八正散,即扁蓄,木通,瞿麦,栀子,滑石,甘草,车前子,大黄也。
小蓟饮子6。血淋心遗热小肠,实热仍宜下之良,清热小蓟栀滑淡,归藕通蒲草地黄
【注】淡,淡竹叶也。藕,藕节也。蒲,蒲黄也。
海金沙散 鹿角霜丸
7。膏淋尿浊或如涕,精溺俱出海草滑,热盛八正加苍术,虚用秋苓鹿角佳。
【注】海,海金沙也。秋,秋石也。苓,茯苓也。鹿角,鹿角霜。糯米糊为丸也。
加味八正散
8。气淋肺热难清肃,八正石苇木葵沉,内伤气虚不能化,五苓益气自通神。
【注】八正散,加石苇,木香,冬葵子,沉香,五苓,合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 清心莲子饮9。劳淋内伤补中苓,肾气知柏过淫成,劳心清心莲地骨,耆芩车麦草参苓。
【注】内伤劳脾,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劳肾阳虚,用金匮肾气汤
。阴虚,用知柏地黄汤。思虑劳心,用清心莲子饮,是方即莲子,地骨皮,黄耆,黄苓,车前子,麦门冬,生甘草,人参,白茯苓也。
琥珀散
10。痰淋七气白丸子,热燥清热用滋阴,诸淋平剂琥珀木,葵蓄通滑归郁金。
【注】七气汤见诸气门。青州白丸子见类中风门。滋阴,通关丸也。
木,木香也。葵,冬葵子也。
桂附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加白果方 坎离既济汤加山萸肉五味子方
11。遗尿不禁淋尿白,桂附补中白果煎,补之不应或尿赤,生地知柏萸味攒。
【注】遗尿不禁,及诸淋,尿色白者,皆属寒虚。寒者,用桂附地黄汤加白果。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白果。凡遗尿不禁,诸淋,尿色赤者,或补之不应者,亦有热虚,用坎离既济汤,即生地,知母,黄柏,加山萸肉,五味子也。
《杂病心法要诀》:小便不通
通关丸
热实不化大便硬,癃闭八正木香痊,阳虚不化多厥冷,恶寒金匮肾气丸。阴虚不化发午热,不渴知柏桂通关,气虚不化不急满,倦怠懒言春泽煎。
〖注〗小便不通∶热实者,宜用八正散加木香。阳虚者,宜用金匮肾气丸。阴虚者,宜用通关丸,即知母、黄柏、肉桂少许也。气虚宜用春泽汤,即五苓散加人参也。
八正散
石淋犹如 结铛,是因湿热炼膀胱,一切热淋八正扁,通滑栀瞿草车黄。
〖注〗八正散,即 蓄、木通、瞿麦、栀子、滑石、甘草、车前子、大黄也。
小蓟饮子
血淋心遗热小肠,实热仍宜下之良,清热小蓟栀滑淡,归藕通蒲草地黄。
〖注〗淡,淡竹叶也。藕,藕节也。蒲,蒲黄也。
海金沙散 鹿角霜丸
膏淋尿浊或如涕,精尿俱出海草滑,热盛八正加苍术,虚用秋苓鹿角佳。
〖注〗海,海金沙也,秋,秋石也。苓,茯苓也。鹿角,鹿角霜。糯米糊为丸也。
加味八正散
气淋肺热难清肃,八正石韦木葵沉,内伤气虚不能化,五苓益气自通神。
〖注〗八正散,加石韦、木香、冬葵子、沉香、五苓,合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 清心莲子饮
劳淋内伤补中苓,肾气知柏过淫成,劳心清心莲地骨, 芩车麦草参苓。
〖注〗内伤劳脾,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劳肾阳虚,用金匮肾气汤。阴虚,用知柏地黄汤。思虑劳心,用清心莲子饮,是方即莲子、地骨皮、黄 、黄芩、车前子、麦门冬、生甘草、人参、白茯苓也。
琥珀散
痰淋七气白丸子,热燥清热用滋阴,诸淋平剂琥珀木,葵蓄通滑归郁金。
〖注〗七气汤见诸气门。青州白丸子见类中风门。滋阴,通关丸也。木,木香也。葵,冬葵子也。
桂附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加白果方 坎离既济汤加山萸肉五味子方
遗尿不禁淋尿白,桂附补中白果煎,补之不应或尿赤,生地知柏萸味攒。
〖注〗遗尿不禁,及诸淋、尿色白者,皆属寒虚。寒者,用桂附地黄汤加白果。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白果。凡遗尿不禁、诸淋、尿色赤者,或补之不应者,亦有热虚,用坎离既济汤,即生地、知母、黄柏,加山萸肉、五味子也。
《证治准绳·类方》:小便不通
〔气分热〕
清肺散(东垣) 治渴而小便闭或黄或涩。
茯苓(二钱) 猪苓(三钱) 泽泻 瞿麦 琥珀(各五分) 灯芯(一分) 蓄 木通(各七分) 通草(二分) 车前子(一钱,炒)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稍热服。
黄芩清肺饮(见淋) 猪苓汤 五苓散(并消瘅。) 茯苓琥珀汤(小便数。)
红秫散 治小便不通,上喘。
蓄(一两半) 灯芯(一百根) 红秫黍根(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用河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空心食前。
〔血分热〕
滋肾丸 治下焦阴虚,脚膝软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
黄柏(酒洗,焙) 知母(酒洗,焙。各二两) 肉桂(二钱)
《内经》曰∶热者寒之。又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故以为君。以知母苦寒,泻肾火,故以为佐。肉桂辛热,寒因热用也。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芡实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百沸汤空心下。
黄连丸 即滋阴化气汤(洁古) 治因服热药,小便不利,诸药莫能效者,或脐下痛不可忍者。
黄连(炒) 黄柏(炒)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温服,食前。如再不通,加知母。
导气除燥汤(东垣) 治小便不通,乃血涩致气不通而窍涩也。
知母(三钱,酒制) 黄柏(四钱,酒制) 滑石(二钱,炒黄) 泽泻末(三钱) 茯苓(去皮,二钱)
上和匀,每服半两,水煎,稍热空心服。如急闭小便,不拘时服。
〔水气〕
栝蒌瞿麦汤(仲景) 治小便不利而渴,亦气分药也。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炮,一枚) 瞿麦(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谓之知。)
八正散(《宝鉴》) 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赤,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并宜服之,亦气分药也。
瞿麦 蓄 车前子 滑石 甘草(炙)山栀子仁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桃仁煎(《本事》) 治妇人积血。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上四味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虻虫、桃仁等,不住手搅,良久出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蛤蟆衣状,未下再作,如见鲜血即止,续以调血气药补之。(此方出《千金》,药峻,不可轻用。)
代抵当丸(蓄血。) 牛膝膏(见淋。)
以上三方,皆血分药也。
木香流气饮(水肿。)
〔实证〕
白花散(《宝鉴》) 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
朴硝(不以多少,为末)
上每服二钱,用茴香汤调下,食前。
木通汤 治小便不通,小腹痛不可忍。
木通 滑石(各半两) 牵牛(取头未,二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盅,灯芯十茎,葱白一茎,煎至一盅,食前服。
〔虚证〕
八味丸 治肾虚小便不通,或过服凉药而秘涩愈甚者,每服五十丸,温盐汤下。(方见虚劳。)
琥珀散 治老人虚人心气闭塞,小便不通。用琥珀为末,每服一钱,浓煎人参汤下,有验。
利气散 治老人气虚,小便闭塞不通。
绵黄 (去芦) 陈皮(去白)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服,自然流通。
参 汤 治心虚客热乘之,小便涩数,数而沥。
赤茯苓(七钱半) 生干地黄 绵黄 (去芦) 桑螵蛸(微炙) 地骨皮(去骨,各半两) 人参(去芦) 北五味子(去梗) 菟丝子(酒浸。研) 甘草(炙。各二钱半)
上锉散,新汲水一盏煎,临熟入灯芯二十一茎,温服。
〔转胞〕
滑石散 治胞为热所迫,或忍小便,俱令水气迫于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小腹急痛,不得小便,小腹胀,不治害人。
寒水石(二两) 葵子(一合) 白滑石 乱发灰 车前子 木通(去皮节。各一两)
上锉散,水一斗,煮取五升,时时服一升,即利。
八味丸 治虚人下元冷,胞转不得小便,膨急切痛,经四五日困笃欲死,每服五十丸,盐汤下。(方见虚劳。)
葱白汤 治小便卒暴不通,小腹膨急,气上冲心,闷绝欲死。此由暴气乘膀胱,或从惊忧,气无所伸,郁闭而不流,气冲胞系不正。
陈皮(三两) 葵子(一两) 葱白(二茎)
上锉散,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洗方 治胞转,小便不能通。先用∶良姜 葱头 紫苏茎叶(各一握)
上煎汤,密室内熏洗小腹、外肾、肛门,留汤再添,蘸绵洗,以手抚于脐下,拭干,绵被中仰坐,垂脚自舒其气。次用∶蜀葵子(二钱半) 赤茯苓 赤芍药 白芍药(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煎取清汁,再暖,乘热调苏合香丸三丸,并研细青盐半钱,食前温服。
又法 炒盐半斤,囊盛熨小腹。
葱熨法 治小便难,小肠胀,不急治杀人。用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熟,以帕子裹,分作两处,更替熨脐下,即通。
治忍小便胞转方上以自爪甲烧灰,水服。
治男子妇人过忍小便胞转上以滑石末,葱汤调服。
〔通治〕
蒲黄散 治心肾有热,小便不通。
蒲黄(生用) 木通 荆芥 车前子 桑白皮(炒) 滑石 灯芯 赤芍药 赤茯苓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葱白、紫苏煎汤调服。
通心饮 治心经有热,唇焦面赤,小便不通。
木通 连翘(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不拘时,麦门冬煎汤或灯芯煎汤调服。
治小便不通,数日欲死者,神效。
桃枝 柳技 木通 旱莲子 汉椒 白矾(枯。各一两) 葱白(一握) 灯芯(一束)
上细锉,以水三斗,煎至一斗五升,用瓷瓶一个,热盛一半药汁,熏外肾,周回以被围绕,辄不得外风入,良久便通,如赤豆汁。若冷即换之,其功甚大。一方,无旱莲子。
独蒜涂脐方 治小便不通。
大蒜(独颗者一枚) 栀子(三七枚) 盐花(少许)
上捣烂,摊纸花子上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通。
牛膝汤 治小便不通,茎中痛,及治女人血结,腹坚痛。
牛膝(根叶一握,生用) 当归(焙,一两) 黄芩(去黑心,半两)
上锉碎,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日三。
〔妊娠〕
葵子茯苓散(仲景)
葵子 茯苓(各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归母苦参丸(仲景)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证治准绳·女科》:小便不通
〔大〕妊娠小便不通,为小肠有热,传于胞而不通耳。若兼心肺气滞,则致喘急。陈无择云∶妊娠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心肾气虚,清浊相干,则为诸淋。若胞系了泪,小便不通,名曰转胞。若胎满尿出,名曰遗尿。
〔丹〕转胞病胎妇禀受弱者,忧闷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浓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导药,鲜有应效。因思胞为胎所压,展在一边,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坠下,必有其由。一日吴宅宠人患此,脉之两手似涩,重取则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弦为有饮,血少则胞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隘,则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坠。遂以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吐出药汁,候少顷气定,又与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为的确,恐偶中耳。后有数人历历有效,未知果何如耶?
仲景云∶妇人本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其义未详,必有能知之者。一妇人四十一岁,妊孕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脚肿,不堪存活,来告急。予往视之,见其形瘁,脉之右涩而左稍和,此饱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边,气急为其所闭,所以水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血气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之理。遂作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带白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浓汤与四帖,任其叫啖。
至次早,又与四帖,药渣作一帖,煎令顿饮之,探喉令吐出此药汤,小便立通,皆黑水。
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二十帖与之,以防产前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一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诊其脉细弱。予意其血气虚弱,不然水载其胎,故胎重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补药升扶胎起,则自下。药力未至,愈加急满。遂令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 、升麻、大剂煮服,或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渐起,小便如故。
〔薛〕前证亦有脾肺气虚,不能下输膀胱者;亦有气热郁结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为火烁,脾土湿热,甚而不利者;更当详审施治。司徒李杏冈仲子室,孕五月,小便不利,诸药不应。余曰∶非八味丸不能救。不信,别用分利之药,肚腹肿胀,以致不起。
儒者王文远室,患此小腹肿胀几至于殆,用八味丸一服,小便滴沥,再以前丸之料,加车前子一剂即利,肚腹顿宛而安。
〔仲〕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见杂病虚劳。
每以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产〕疗小便不通及胞转。
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仲〕妊娠有水气,重身,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大〕治妊娠卒不得小便。
杏仁一味去皮尖,捣丸如绿豆大,灯心汤吞七丸,立利。
〔丹〕朱宅妇人三十余岁,怀胎四个月,大小便闭,因与通利,冬葵子等药已通,但气未顺。此由性急,血耗气乱,须和其气,滋其血乃安。
陈皮 青皮 芍药(一钱) 人参 归身尾 川芎 地黄 白术(半两) 茯苓 木通 甘草(二分)
独圣散 治妊娠小便不通。
上用蔓荆子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浓煎葱白汤调下。
《证治准绳·幼科》:小便不通
〔曾〕婴儿小便不通者,有阴阳二证。阴闭者,为冷湿乘虚入里,因而不通,名曰阴闭,以白芍药汤加南木香,及用炒盐以绢帕兜,令带热熨脐四围,并投五苓散入灵砂末,盐汤空心调服,其效尤速。阳闭者,因暴热所逼,涩而不通,名曰阳闭。
又有癃闭,与淋不同,《内经》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盖癃者,乃五内气虚,受热壅滞,宣化不行,非涩非痛,但闭不通,腹胀紧满,但以 咀五苓散加车前子、灯心、之类,及投木通散、玉露饮、益元散皆可用之,或贴姜豉饼于脐上取效,不拘阴阳二证,悉能疗之,并与万安饮尤妙。〔薛〕东垣云∶小便不利,有在气在血之异,夫小便者,足太阳膀胱之所主,长生于申,申者金也,金能生水,肺中伏热,水不能生,是绝小便之源也,治法,用清燥金之正化气薄之药,茯苓、猪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瞿麦、 蓄之类,皆为淡渗能泄肺中之热,而滋水之化源也。若不渴,热在下焦,是热涩其流而溺不泄也,须用气味俱浓,阴中之阴药治之。二者之病,一居上焦,在气分而必渴,一居下焦,在血分而不渴,血中有湿,故不渴也,二者之殊,至易分别耳。窃谓前证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泻利,而小便涩少者,宜分利。若热蕴于下焦,津液燥而小便不行者,宜渗泄。若脾胃气涩,不能通调水道者,宜顺气。若乳母肝心二经有热者,用栀子清肝散。肝经怒火者,用柴胡栀子散。若因父母曾服燥剂而致者,用四物、麦门、甘草。数而黄者,用四物加山茱萸、黄柏、知母、五味、麦门。肺虚而短少者,用补中益气加山药、麦门。阴挺痿痹而频数者,用地黄丸。热结膀胱而不利者,用五淋散。脾肺燥不能化生者,用黄芩清肺饮。膀胱阴虚,阳无以生而淋沥者,用滋肾丸。若膀胱阳虚,阴无以化而淋沥者,用六味丸。若因乳母浓味、酒面积热者,用清胃散、五淋散。
仍参诸淋览之。一小儿十四岁,肢体倦怠,发热晡热,口干作渴,吐痰如涌,小便淋沥,或面目赤色,躁不欲衣。此禀赋肾虚阴躁也。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而愈。一儿五岁,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分利澹泄之药,益加不通,小便阴囊渐肿。
先兄谓∶前药复损真阴也。用六味丸料加牛膝、肉桂、车前子,佐以补中益气汤而痊。一儿八岁,先小便涩滞,服五苓散益甚,加木通、车前之类,腹胀吐痰,加枳壳、海金砂,而胸满阴肿,遍身发浮。余用六味丸煎送滋肾丸而痊。此皆禀父气所致,其作湿热痰气治之,而殁者多矣。一儿八岁,先因小便黄赤,服五苓、导赤、等散,后患便血。余以为禀赋虚热也,用六味丸,及补中益气汤而痊。
〔钱〕捻头散 治小便不通。
玄胡索 川苦楝(各等分)
上同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捻头汤调下,量大小多少与之,食前服。(捻头汤即沸汤中滴油数点是)
〔汤〕木通散 治心经伏热,小便不通,啼叫。
木通(一两) 牵牛子(炒,半两) 滑石(一两)
上为末。灯心、葱白水煎服。
冬葵子散 治小儿腹急闷。
冬葵子(一两) 木通(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
〔张〕葵石散 治小便不通、闷乱者。
葵根(一握,锉) 滑石 木通(各一两) 牵牛子(半两,炒)
上件,捣为粗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大盏,入灯心、葱白各少许,煎六分,去滓,放温服,乳食前。
车前散 治热盛,积于小肠,甚则尿血。
牡蛎(烧为粉,半两) 车前子 甘草(炙微黄,锉) 川朴硝(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量儿大小加减。
芎黄散 治脏腑有热,小便涩,兼大便不通。
芎 (一两) 川大黄(锉,微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各七钱半)
上件,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温水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朱砂丹 治证同前。
朱砂(细研水飞) 续随子(各半两) 腻粉(一钱)
上件药,都研令匀,炼蜜和,如黍米大。每服七粒,以温水下,量儿大小加减,乳食后。
朱砂散 治心神烦躁,小便赤涩不通。
朱砂(一两,另研细) 滑石 犀角屑(各半两) 黄芩 甘草(炙微赤,锉) 车前子(各七钱半)
上件药,捣罗为散,入朱砂同拌匀。每服半钱,煎竹叶汤调下,食前。
〔曾〕白芍药散(见疝) 五苓散(见惊) 玉露饮 益元散 万安饮(俱见积热) 木通散(见惊)
清肺散 治渴而小便闭,或黄或涩。
五苓散加琥珀(半钱) 灯心 通草 车前子(炒。各二钱半) 瞿麦(半钱) 木通蓄(各一两七钱半)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食前服。
〔薛〕八正散 治蕴热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或咽舌生疮,小便赤闭,或热淋血淋。
车前子 瞿麦(炒) 大黄(面裹煨) 山栀 滑石 蓄 木通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入灯心水煎,食前服。
栀子仁散 治小便不通,脐腹胀闷,心神烦热。
栀子仁(五枚) 茅根 冬葵子(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
滋肾丸 栀子清肝散 柴胡栀子散(即柴胡清肝散,三方并见发热)
《证治准绳·杂病》:小便不通
丹溪大法,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有隔二隔三之治。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则清金,此隔二。如不因肺燥,但膀胱有热,则宜泻膀胱,此正治也。如因脾湿不运而精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则当燥脾健胃,此隔三。车前子、茯苓清肺也。黄柏、知母泻膀胱也。苍术、白术健胃燥脾也。《宝鉴》小便不利有三,不可一概而论。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泻而小便涩少,一也,宜分利而已。若热搏下焦津液,则热湿而不行,二也,必渗泄则愈。若脾胃气涩,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顺气,令施化而出也。东垣大法,小便不通,皆邪热为病,分在气在血而治之。以渴与不渴而辨之。如渴而不利者,热在上焦肺分故也。夫小便者,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主也。肺合生水,若肺热不能生水,是绝其水之源。经云∶虚则补其母,宜清肺而滋其化源,故当从肺之分,助其秋令,水自生焉。
又如雨如雾如霜,皆从天而降下也。且药有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是感秋清肃杀之气而生,可以补肺之不足,淡味渗泄之药是也。茯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子、木通、瞿麦、 蓄之类,以清肺之气,泄其火,滋水之上源也。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热在下焦血分,故不渴而小便不通也。
热闭于下焦者,肾也、膀胱也,乃阴中之阴,阴受热邪,闭塞其流。易老云∶寒在胸中遏塞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便,须用感北方寒水之化,气味俱阴之药,以除其热,泄其闭塞。《内经》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若服淡渗之药,其性乃阳中之阴,非纯阴之剂,阳无以化,何以补重阴之不足也。须用感地之水运而生大苦之味,感天之寒气而生大寒之药,此气味俱阴,乃阴中之阴也。
大寒之气,人感之生膀胱。寒水之运,人感之生肾。此药能补肾与膀胱。受阳中之阳热火之邪,而闭其下焦,使小便不通也。夫用大苦寒之药,治法当寒因热用。又云∶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气同,其终则气异也。如热在上焦,以栀子、黄芩。热在中焦,以黄连、芍药。热在下焦,以黄柏。热在气分,渴而小便闭,清肺散、猪苓汤、五苓散、茯苓琥珀汤、红秫散。热在血分,不渴而小便闭,滋肾丸、黄连丸、导气除燥汤。东垣治一人病小便不利,目睛突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服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曰疾急矣。非精思不能处,思之半夜,曰吾得之矣。经云∶膀胱者,津液之腑,必气化而能出焉。多服淡渗之药而病益甚,是气不化也。启玄子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甘淡气搏皆阳药,独阳无阴,欲化得乎。
遂以滋肾丸群阴之剂投服,再服即愈。渴而腹冷,水气也。《金匮》云∶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以小便利,腹中温为度。小便不通,腹下痛,状如覆碗,痛闷难忍者,乃肠胃干涸,膻中气不下。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膻中者,臣使之官,三焦相火,肾为气海也。王注曰∶膀胱津液之腑,胞内居之,少腹处间毛五内胞器,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下,气海之气不及,则隐秘不通,故不得便利也。先用木香、沉香各三钱,酒调下,或八正散,甚则宜上涌之,令气通达,便自通利,经所谓病在下,上取之。王注曰∶热攻于上,不利于下,气盛于上,则温辛散之,苦以利之。一方,煎橘红、茯苓汤,调木香、沉香末服之,空心下。丹溪云∶小便不通,属气虚、血虚、有实热、痰气闭塞,皆宜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盖气承载其水者也。气虚用参、术、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就参、药中调理吐之。血虚用四物汤,先服后吐,或就芎归汤探吐之。痰多,二陈汤,先服后探吐之。痰气闭塞,二陈加香附、木通探吐之。实热当利之,或用八正散,盖大便动则小便自通矣。或问以吐法通小便,方论中未尝有之,理将安在?曰∶取其气化而已。何则?《内经》谓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上中下三焦之气,有一不化,则不得如决渎之水而出矣,岂独下焦膀胱气塞而已哉。上焦肺者,主行荣卫,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肾之合足三焦,下输又上连肺,此岂非小便从上焦之气化者乎。张仲景有言,卫气行则小便宣通,其义亦在是矣。《内经》又谓脾病则九窍不通,小便不利,是其一也。此岂非小便从中焦之气化者乎。由是而言之,三焦所伤之邪不一,气之变化无穷,故当随处治邪行水,求其气化,亦无穷也。然而大要在乎阴与阳无相偏负,然后气得以化。若方盛衰论曰∶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夫肾肝在下,地道也。心肺在上,天道也。脾胃居中,气交之分也。故天之阳绝而不交于地者,尚且白露不下。况人同乎天,其在上之阳不交于阴,则在下之阴无以为化,而水道其能出乎。东垣引《八十一难经》谓,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而为内关,不得小便者。有或在下之阴虚,在上之阳盛,不务其德而乘之,致肾气之不化者,必泻其阳而举之,则阴可得而平也。
若此条所叙之证,皆用吐法,盖因气道闭塞,升降不前者而用耳。何尝舍众法而独施是哉。丹溪尝曰,吾以吐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上窍闭则下窍无以自通,必上窍开而下窍之水出焉。予尝推是开窍之法,用之多验,姑书一二证以明之。甲午秋,治一妇人,年五十,初患小便涩,医以八止散等剂,展转小便不通,身如芒刺加于体。予以所感霖淫雨湿,邪尚在表,因用苍术为君,附子佐之,发其表,一服即汗,小便实时便通。又治马参政父,年八旬,初患小便短涩,因服药分利太过,遂致闭塞,涓滴不出。予以饮食太过,伤其胃气,陷于下焦,用补中益气汤,一服小便通。因先多利药,损其肾气,遂致通后遗尿,一夜不止,急补其肾,然后已。凡医之治是证,未有不用泄利之剂者,安能顾其肾气之虚哉。表而出之,以为世戒。有瘀血而小便闭者,宜多用牛膝。《本事方》云∶顷在 陵,有一贵官妻外家,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众医皆作淋治,如八正散之类,数种皆治不通,病愈甚。予诊之曰,此血瘕也。非瞑眩药不可去。乃用桃仁煎,初服至日午,大痛不可忍,卧少顷,下血块如拳者数枚,小便如黑豆汁一二升,痛止得愈。此药猛峻,气虚血弱者,宜斟酌之。大抵小腹痛胀如覆碗者为实,亦分在气在血,气壅塞于下者,木香流气饮。
血污于下者,桃仁煎、代抵当丸、牛膝膏。经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小肠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液出焉。是属膀胱,乃肾之腑也。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是言之,膀胱藏水,三焦出水。治小便不利,故刺灸法但取三焦穴,不取膀胱也。小肠属肾、肺,故东垣用清肺饮子、滋肾丸利小便也。运气小便不利有三∶其一,属湿邪攻三焦。经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小腹痛肿,不得小便。又云∶水不及曰涸流,涸流之纪,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闭是也。其二,属风邪攻脾。经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病溏瘕泄、水闭是也。
其三,属燥热。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天气急,地气明,民病癃闭。初之气,其病小便黄赤,甚则淋。
又云∶少阴司天之政,地气肃,天气明。二之气,其病淋是也。良法治小便不通,诸药不效,或转胞至死危困,用猪尿胞一个,底头出一小眼子,翎筒通过,放在眼儿内,根底以细线系定,翎筒子口细杖子堵定,上用黄蜡封尿胞口,吹满气七分,系定了,再用手捻定翎筒根头,放了黄蜡,塞其翎筒在小便出里头,放开翎筒根头,手捻其气透于里,小便即出,神效。
【妊娠小便不通】妊娠胎满逼胞,多致小便不利,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转胞。丹溪以为多因胎妇虚弱,忧闷性躁,食味浓。古方用滑利疏导药鲜效,若脬为胎所坠而不通,但升举其胎,胞系疏而小便自行。若脐腹作胀而小便淋 ,此脾胃气虚,胎压尿胞,四物、二陈、参、术,空心服后探吐,数次自安。薛氏云∶前证亦有脾肺气虚,不能下输膀胱者;亦有气热郁结,膀胱津液不利者;亦有金为火燥,脾土湿热甚而不利者。更当详审施治。《金匮要略》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酒下十五丸至三十丸,日再服。)又云∶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又云∶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丹溪治一妇转胞,小便闭,脉似涩,重取则弦,左稍和,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弦为有饮。血少则胞不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溢,则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坠。以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甘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吐之,俟气定又与,至八帖而安。此恐偶中,后又治数人皆效。又一妇四十一岁,孕九月转胞小便闭,脚肿形瘁,脉左稍和而右涩,此饱食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边,气急为其所闭,所以水窍不能出也。宜补血养气,气血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之理。遂用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汤,浓与四帖,次早以渣煎,顿服探吐之,小便即通,皆黑水。
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砂仁二十帖与之,而得以安产。一孕妇小便不通,脉细弱,乃气血俱虚,胎压膀胱下口。用补药升起恐迟,反加急满。令稳婆以香油抹手,入产户托起其胎,溺出如注。却以参、 、升麻大剂服之。一法将孕妇倒竖起,胎自运,溺自出,胜手托远矣。
【产后小便不通】旧方用陈皮去白为末,空心酒调二钱,外用盐填脐中,却以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上,以火灸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按此唯气壅不得通者宜之,若气虚源涸与夫热结者,不可泥也。
《周慎斋遗书》:小便不通
小便以气化为主,盖膀胱为州都,津液气化所出也。如闭而渴,则热伤上焦气分,宜理肺气之化,生脉散加桔梗;闭而不渴,则热伤下焦血分,滋肾丸。中有湿热,亦不渴而闭,五苓小便不利腹胀,火在下焦也,血化为水,必成中满,用细辛升少阴肾水,以降其火,然后佐以利下药,其胀自消。
验案
一人大哭之后,小便不利而小腹痛。此乃悲哀伤肺,肺乃津液之化原,膀胱乃津液之腑;化原伤,膀胱津液亦枯,故命火为患,小便不利而痛也。以甘寒保肺生津之药调之。
一人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坚大如石,腿胀出黄水,双睛突出,昼夜不睡,饮食不能进。盖无阳则阴不长,无阴则阳不化。用滋肾丸。少时前阴火烧,便如泉涌而肿消。
一人年老,因入房忍而不泄,小便不利,诸药不效。此肾虚气滞血凝也,用土牛膝捣汁,酒服二碗。小便出物长三寸,长六寸者二虫,遂愈。
一人小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吴萸、牛膝二味煎服,即通。
一人心思过度,房劳不节,小便涩痛,心脉浮散,左尺涩如刀割。此心遗热于小肠,以致肾水枯涸,成阴虚火动也。用人参五钱,山药三两,茯苓、生地、枣仁各二两,元肉丸。
空心白汤送下。
《竹林女科证治》:小便不通
婴儿初生六、七日,不饮乳,不小便,用葱白一寸,分作四片,乳汁半钟,同煎,片时取乳分四次服,即通。
《幼科铁镜》: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由肺燥不能生水.当清肺中之热.而滋肾火之源.治宜用黄芩、黄连、天花粉、知母、麦冬、茯苓、木通、甘草.等分服之.
若脾湿气不上升.当健脾生金.先用泻黄散.随用六君子汤.若膀胱有热.涩滞其流.治用五苓散.
《重订灵兰要览》:小便不通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何谓气化,津液乃气所化也。(小便不通,是气化不行也。经谓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盖譬之蒸物然,汤气上熏釜甑,遂有液而下滴,此脾气熏蒸肺叶,所以遂能调水道而输膀胱也。故小便不通之症,审系所虚而水涸者,利之益甚,须以大补。人参少佐升麻,煎汤饮之,则阳升阴降,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也。自然通利矣。丹溪尝治一人伤寒,得汗热退后,脉尚洪,(伤寒得汗脉,必洪而无力。)此洪脉作虚论,与人参、黄 、白术、炙甘草、当归、芍药、陈皮,数日,其脉仍大,又小便不通,小腹下妨闷,颇为所苦,但仰卧则点滴而出,日以补药服之未效,于前药内倍加黄 、人参,大剂与服,两日而小便方利。强力入房,过忍小便而不通者,小菟丝子丸、六味丸治之,多服取效,下焦有热者,凤髓丹、滋肾丸之属。杨仁斋云∶大凡水道不行,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合用牵牛、泽泻、便自通。虚人老人,又不在此例。王海藏云∶年老人虚秘,是下亡津液也。以升麻汤举之,阳升阴降,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也,所以通利。又云∶小便不通,非小肠膀胱厥阴也,强力房劳,过忍小便之过也。一男子病小便不通,他医治以利药益甚,丹溪诊之,右寸颇弦滑,曰∶此积痰也。积痰在脉,脉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乃以法大吐,吐已病如失。经云∶膀胱者,津液之府,气化则能出矣。又云∶肺气通调水道,下泄膀胱。《脉诀》云∶肝胆同归津液府,所以太阳厥阴同为一治。又云∶膀胱肾合为精府。此肾主大小二便难也。着眼在肺气通调,水津四布二语。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