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
《金匮钩玄》:哮
(专主于痰,宜吐法。)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治哮方∶用鸡子略敲,壳损膜不损,浸于尿缸内,三四日,夜取出。煮熟食之,效。盖鸡子能去风痰。
《临证指南医案》:哮
王 受寒哮喘。痰阻气。不能着枕。(寒)
川桂枝(一钱) 茯苓(三钱) 淡干姜(一钱) 五味(一钱同姜捣) 杏仁(一钱半)
炙草(四分) 白芍(一钱) 制麻黄(五分)
卜(十九) 哮喘。当暴凉而发。诊脉左大右平。此新邪引动宿邪。议逐伏邪饮气。小青龙法。
徐(四一) 宿哮廿年沉痼之病。无奏效之药。起病由于惊忧受寒。大凡忧必伤肺。寒入背俞。内合肺系。宿邪阻气阻痰。病发喘不得卧。譬之宵小。潜伏里 。若不行动犯窃。难以强执。虽治当于病发。投以搜逐。而病去必当养正。今中年谅无大害。精神日衰。病加剧矣。肾气去桂膝病发时。葶苈大枣汤或皂荚丸。
陈(四八) 哮喘不卧。失血后。胸中略爽。苇茎汤加葶苈大枣。
某(十三) 哮喘久咳。
桂枝木 杏仁 橘红 浓朴 炒半夏 炒白芥子
马(三二) 宿哮痰喘频发。(哮兼痰饮) 真武丸。
朱(五一) 宿哮咳喘。遇劳发。小青龙去麻辛加糖炒石膏。
邹(七岁) 宿哮肺病。久则气泄汗出。脾胃阳微。痰饮留着。有食入泛呕之状。夏三月。热伤正气。宜常进四君子汤以益气。不必攻逐痰饮。(气虚)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哮与喘。微有不同。其症之轻重缓急。亦微各有异。盖哮症多有兼喘。而喘有不兼哮者。要知喘症之因。若由外邪壅遏而致者。邪散则喘亦止。后不复发。此喘症之实者也。若因根本有亏。肾虚气逆。浊阴上冲而喘者。此不过一二日之间。势必危笃。用药亦难奏功。此喘症之属虚者也。若夫哮症。亦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更有痰哮咸哮醋哮。过食生冷。及幼稚天哮诸症。案虽未备。阅先生之治法。大概以温通肺脏。下摄肾真为主。久发中虚。又必补益中气。其辛散苦寒豁痰破气之剂。在所不用。此可谓治病必求其本者矣。此症若得明理针灸之医。按穴灸治。尤易除根。噫。然则难遇其人耳。(华玉堂)
《续名医类案》:哮
丹溪治一人哮,十日一发。此病在上焦,不得汗泄,正当十月,遂以麻黄、黄芩各二钱,入姜汁煎服,临卧进小胃丹三十粒而安。丹溪小胃丹∶芫花醋炒、甘遂、大黄、大戟、黄柏,内为末,白术膏丸。
圣济治一人,饮醋呛喉,喘哮不止,用粉甘草二两去皮,破开以猪胆六七枚取汁,浸三日,炙干为末蜜丸,清茶下三四十丸渐愈。
王宇泰治一人盐哮,用白面二钱,沙糖搜和,以糖饼灰汁捏作饼子,放在炉内 干,铲出切作四块,以轻粉四钱另炒,糁在饼内食之,吐痰而愈。(以上俱《大还》。)
龚子材治一人,哮喘十数年,发则上气喘促,咳嗽吐痰,自汗,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此气虚脾弱,与六君子加黄 、五味、二冬、杏仁、姜、枣,煎服而愈。
一人自幼患哮喘之症,每遇寒即发,发则喘急咳嗽,痰涎上涌,久不瘥,已成痼疾。与甘、桔、芩、连、栝蒌、贝母、二冬清肺,合六味补肾为方,名清上补下丸,服一料全愈。
孙文垣治查少川,夙有哮喘疾,每发则遍身如燎,上气短促,喉中痰声响若汤沸,每经七昼夜,汗出渐愈。(七日来复之义。)居恒嗜饮纵欲,不避风寒,有教以石膏、麻黄、杏仁、枳壳、细茶各一两,作大剂饮之,名曰五虎汤。喘至即以此御之,随饮而止,屡发屡进,应若桴鼓。凡三年饮五虎无算,因而腹大如覆箕,两腿光肿如柱,内外 疮,清水不竭,腥气逼人,不能伏枕者五阅月。诊时长至后一日也,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覆以棉被,足纳火箱,环列火盆,绒帽貂套,束之以帕,鼻亦绒套笼之,坐重幔中,犹凛凛畏寒,今已十日。其脉浮大无力,其色白中隐青。旧病由于气虚中满,新病由于寒邪在表而然,令先散之,以紫苏、马蹄、细辛、甘草、防风、白蔻仁、苍术、陈皮、人参、羌活、生姜,一帖得微汗,畏寒之状已去。独鼻尚寒,用防风、黄 二两,煎汤令熏其鼻,饭顷而止,日凡三熏,次日亦愈。呕恶不止,用人参温脾汤加丁香进之,一帖旋已。因欲利水,自食鲤鱼数斤,夜胀极,以平胃散入橄榄肉一两,(能解鱼毒)两剂而定。独腹胀小水不利,不能伏枕为苦,以附子理中汤加砂仁、补骨脂、赤小豆、桂心,连进四帖,小水略长。继以尊重丸,日三服之,每服五丸,五日后小水通利,可以卧矣。守此调理,胀消而平。
李士材治顾文学,十年哮喘,百药无功。诊其两寸数而涩,曰∶涩者痰火风寒,久久盘踞根深蒂固矣。须补养月余,行吐下之法。半年之间,凡吐下十次,服补剂百余遂愈。更以补中益气为丸,加鸡子、秋石,服年许永不再发。(补中益气与此病不相登对,其愈者攻补兼施之力也。王说是也,盖虚家非补未易用攻。)
施沛然治阮二华室,患哮喘过用凉剂,痰上壅,面目浮黄而肿,每昏晕则形静若死,苏则 之声,闻于外庭,医者望而却走。诊其六脉沉滑而弱兼紧,病得之冬伤于寒。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古人治此病,必用麻黄轻清辛散之剂。若投以寒凉,则邪气闭痼而不得泄,痰日胶结,上焦之气壅而不宣。乃用通关散涌其痰涎,凡三涌而痰气始清,喘息始定。后以三拗汤兼导痰汤出入调理,月余而安。《局方》三拗汤∶麻黄不去节、杏仁、甘草各等分,生姜五片同煎。《局方》通关散∶川芎一两,细辛五钱,甘草、川乌、白芷、抚芎各二两,龙脑、薄荷叶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葱白、茶清调下,薄荷汤亦得。
钱国宾治金陵青衿赵艳 母,年六旬,得痰症,昼夜吼锯,呕痰数碗,初尚能行,后渐不起,幸胃不病,饮食如常,多医罔效。脉之六部浮滑,右寸关更甚。浮主肺气虚弱,滑主脾经积痰,乃痰吼症也。用导痰加杏仁、麻黄,二十剂,病势不减,辞去。又更二医,反重,复求治。曰∶吾技尽矣,容思之。忽悟吼痰属太阴肺经之病症,肺乃清虚之脏,六叶两耳,四垂如盖。今胶痰固于肺缝中,呼吸而作吼锯之声。且胃主纳受,脾主运化,今胃纳而脾不运,停饮作痰,此症非劫剂不可也。以三白丸方示彼,用白砒三分 黄,贝母、桔梗各三分,捣饭为丸,黍米大,以冷茶临睡下七丸,七服痰止吼定。服理脾清肺药痊。大抵病危至此,不用客劫之味弗愈也,此神明于七方十剂之意者也。古人学力深,今人学力浅,再思能用野狼虎劫夺之剂,学力方到。若迎夺劫伏神兵,奇正当并用也。奚王道可以尽岐黄之技哉?如果见真,劫剂亦不妨暂用也。淡豆豉一两,白砒一钱为末,用饭三钱研烂,入末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七粒,白汤下,治冷哮极效。(文田按∶王氏所附方,可以治根深蒂固痰涎壅滞之症,曾见其效比比然。非万不得已不必用此。脏腑缘此致伤,他日亦终吐血,不可不慎也。)
《续名医类案》:哮
万密斋治胡三溪女,素有哮症,遇天欲雨则发,发则多痰。服五虎汤,九宝汤即止,不能断根。(五虎汤∶麻黄、杏仁、陈茶、石膏、甘草。九宝汤∶麻黄、陈皮、薄荷、玉桂、苏叶、桑白、腹皮、杏仁、甘草,姜煎。)曰∶是盖痰聚则作喘,痰去则止。痰者,水液之混浊者也。《难经》云∶肾主液。液者,水所化也。肾为水脏,入心为汗,入肺为涕,入脾为涎,此肾水泛为痰而喘也。乃以六味地黄丸服之,不复发矣。
陈三农治一小儿盐哮,遇阴雨即发,声如曳锯,以白砒一钱,入精猪肉四两内,以盐泥固齐,火 出清烟,取出研细,入江西豆豉一两,捣和为丸如黍米大,白水下二三丸,忌油腻荤腥,一月而愈。
朱丹溪治一男子,年十四岁,哮十日则发一遍。此痰在上焦,不当汗泄,正当九月十月之交,宜温散,仍与小胃丹佐之。温散如麻黄、黄芩,每帖用一钱半,入姜汁研细末,以水盏半,煎去渣饮之。每夜临卧时,与小胃丹十二粒,津下之。(此用麻黄,乃以开肺窍,非温散法也。)
冯楚瞻治朱姓儿,三岁,哮喘大作,数日,身热汗出。或以滚痰丸利之,益甚,脉洪数,胸胁扇动,扶肚抬肩,头汗如雨,不食不眠。曰∶久喘下元已伤,复以峻利伤之,故见诸恶候也。以人参、麦冬各五钱,五味三粒,肉桂二分煎服,日二三帖,喘顿减。至夜复作,盖夜属阴,而阴未有以配之也。以八味丸加牛膝、麦冬、五味,内熟地六钱,桂、附各四分,水煎冷服,午前后各一剂,睡醒食进喘止。但劳动则喘声微有,此未复元之故,以生脉饮,调理三四日全安。
《也是山人医案》:哮
杨(五六)久病痰哮.深秋复发.急宜温通.
川桂枝(一钱) 橘红(一钱) 杏仁(一钱) 制麻黄(七分) 茯苓(二钱) 淡干姜(二钱) 炙草(四分)
□
凌(六一)阳衰痰哮.气喘背寒.拟温通法.
粗桂枝(一钱) 制麻黄(五分) 炙草(五分) 杏仁(三钱) 橘红(一钱) 茯苓(三钱) 淡干姜(一钱)五味子(一钱五分)
《医学入门》:哮
即痰喘甚,而常发者。
哮促喉中痰作声,吐法必须量体行;
体实者,用紫金丹二十丸,吐去其痰;虚者止服二三丸则不吐,临发时,用此劫之。丹溪方去豆豉更妙。一法∶用二陈汤加苍术、黄芩,下小胃丹。体虚者,吐、下俱忌,须带表散之。
挟水挟寒须带表,
水哮者,因幼时被水,停蓄于肺为痰,宜金沸草散、小青龙汤倍防己,或古葶枣散、导水丸。有寒包热者,麻黄汤加桔梗、紫苏、半夏、黄芩。有风痰者,千缗汤,或用鸡子一枚,略敲壳损,勿令膜破,放尿缸中三日夜,取煮食之,效。凡哮须忌燥药,亦不宜纯凉,须常带表。
断根扶正金宜清。
欲断根者,必先淡滋味,然后服清肺金、扶正气之剂,如定喘汤、黄芩利膈丸是也。遇浓味发者,清金丸;久不得睡者,兜铃丸。单方∶猫儿头骨烧灰,酒调服二三钱,一服即止。
《杂病治例》:哮
专主于痰,必用薄滋味。
宣 宜春初吐之。
导痰顺气 清肺养正之药。
《针灸聚英》:哮
医者若欲灸人哮.天突尾穷骨尖高.又法背上有一穴.量穴须用线一条.环颈垂下至鸠尾.尖上截断牵脊背.线头尽处是穴端.灸至七壮真为贵.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