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雄鸡
《医学入门》:乌雄鸡
乌雄鸡甘温补中,空心食之气血充,止心腹痛除麻痹,安胎续骨排疮脓,肝能强阴胆明目,肠 涩尿与肠风。
微温,无毒。主补虚弱,取一只治如食法,以五味 烂食之,生即反损。又止心腹痛,除风湿痹麻,安胎,治折伤,攻痈疽。肝及左翅毛,主强阴。胆,疗目不明,肌疮。肠,主遗溺,小便不禁。 里黄皮,微寒,无毒。主泄利,小便遗溺,除热止烦,止泄精、尿血,肠风泻痢,妇人崩中带下,小儿疟疾,鹅口不乳,并宜烧灰用之。头,主杀鬼。心,主五邪。肪,主耳聋。翮羽,主下闭血。血,主中恶腹痛, 折骨痛,乳难,痿痹及马咬疮。剥马被刺,热血浸之。屎白,微寒。主消渴,破石淋,消鼓胀风痹。又齿痛,烧末绵裹安痛处咬之。蜈蚣咬,醋和敷之。子死腹中,浓煎煮粥食之。产后小便不禁及妒乳,痈肿,烧灰酒下,抑论诸鸡补虚羸之最要,故食治方中多用之。
有风人及患骨热人不宜食。小儿未断乳,食之生蛔虫。又不可合犬肝、肾、芥菜同食。合兔肉食成泄痢,合水鸡食作遁尸。六指玄鸡白头及自死足爪不伸者不可食。抱鸡肉及蜈蚣伤者,食之杀人,发疽。凡用鸡胆、心、肝、肠、肪、 、粪等,以乌雄鸡为良,卵以黄雌,头以丹雄,翮以乌雄鸡为良。大抵丹者入心,白者入肺,黑者入肾,黄者入脾,总皆归于肝也。丹溪云∶属土而有金与木、火,性补。故助湿中之火,病邪得之则剧,然非但鸡而已,鱼肉之类皆助病者也。
《饮膳正要》:乌雄鸡
味甘酸,无毒。主补
中,止痛,除心腹恶气。虚弱者,宜食之。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乌雄鸡
肉∶微温。主补中,止痛。胆∶主疗目不明,肌疮。心∶主五邪。血∶主 折骨痛及痿痹。肪∶主耳聋。肠∶主遗溺,小便数不禁。肝∶及左翅毛主起阴。冠血∶主乳难。
里黄皮∶主泄痢,遗溺,除热,止烦。屎白∶微寒。主消渴,伤寒寒热,破石淋及转筋,利小便,止遗溺,灭瘢痕。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痿|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疟| 痰饮| 不寐| 痰| 汗| 淋| 喘| 疹|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暑| 火| 痹| 黄胆| 厥|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风| 麻木| 鼻| 赤白带下| 燥| 疮|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热| 血|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积| 保产| 咳血| 痛|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酒|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茗|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鸡| 磁石| 黄柏|